福建名医治糖尿病性腹泻(脾虚湿盛)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糖尿病腹泻效方四首 糖尿病并发症能治好吗

中医治疗糖尿病腹泻效方四首 糖尿病并发症能治好吗

中医治疗糖尿病腹泻效方四首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普遍,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均超过50%伴有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有10%~20%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顽固性腹泻,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肠蠕动能力下降,造成肠道中菌群失调,肛门括约肌功能下降,小肠黏膜萎缩、吸收功能下降等所致。

处方一:补脾益气方【药物组成】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炒怀山药15g,薏苡仁30g,茯苓15g,肉豆蔻5g,五味子6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舌苔白腻者加厚朴6g,佩兰15g,藿香10g;舌苔黄腻者加黄连6g,葛根15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6g,姜半夏10g;纳食差者加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0g;口渴多饮、舌红少津者加乌梅10g,木瓜10g;腹泻完谷不化,多在黎明前,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加肉桂6g,补骨脂15g,制附子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3例,治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经验心得】糖尿病失治及病程延长导致久病损伤脾胃,中焦气虚,脾失健运,谷气下泄,乃成糖尿病腹泻。

施今墨先生在治疗消渴病时亦谈到“除滋阴清热外,健脾补气实为关键的一环”。

本方在补脾益气法的基础上组方,党参、黄芪、炙甘草益气健脾;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和胃;炒山药、白术补脾肾而化湿止泻;肉豆蔻涩肠止泻;五味子和胃生津,诸药合用,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处方二:升清化浊方【药物组成】生黄芪30g,党参10g,葛根20g,炒白术20g,升麻10g,薏苡仁30g,山药20g,黄连6g,炒苍术10g,车前子15g,炙甘草6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升清,通腑化浊。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经验心得】脾气虚弱是消渴病的发病根本,清阳不升,浊阴不化是糖尿病腹泻的病机关键。

中药治疗腹泻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腹泻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腹泻的土方药方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稀便等症状。

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许多土方药方可以用来治疗腹泻。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土方药方,这些药方对改善腹泻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土方药方一:黄连汤组方:黄连 10克黄芩 10克栀子 10克半夏 10克豉 15克构杞子 15克甘草 6克麦冬 10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三天。

土方药方二:补中益气汤组方:人参 10克白术 10克茯苓 15克甘草 6克白芍 10克川芎 10克党参 10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五天。

土方药方三:建中汤组方:黄芩 10克苍术 10克半夏 10克陈皮 10克甘草 6克白芍 10克川芎 10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七天。

土方药方四:四君子汤组方:白术 10克茯苓 15克甘草 6克炮姜 6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三天。

土方药方五:藿香正气水组方:藿香 10克荆芥穗 10克青黛 10克良姜 10克罗布麻 10克白芷 10克射干 10克用法用量:将上述药材洗净,放入煲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10分钟,去渣保留药汁。

每日分数次服用,每次喝半碗药汁,连续服用五天。

这些土方药方中的药材都有一定的消炎、止泻、收敛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腹泻的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使用土方药方治疗腹泻前,最好请教中医师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除了中药治疗,饮食调理也是改善腹泻的重要措施。

治糖尿病性腹泻方

治糖尿病性腹泻方

治糖尿病性腹泻方
最终编辑百花草堂赵丁
方药:薏米90克,葛根、黄芪、党参各20克,茯苓、补骨脂、山药各15克,白术、吴茱萸各10克,炙甘草9克。

每日1剂,水煎取药汁200毫升分2次于早晚餐前30分钟服。

主治:糖尿病性腹泻脾虚寒湿型,症见反复发作顽固性腹泻,多于进食后30分钟发生,表现为肠鸣不适,水样便,不伴疼痛和出血,昼轻夜重,夜间腹泻次数较多,每日数次至二十余次不等,进食高蛋白或脂肪性食物后症状加重,有时伴里急后重或肛门失禁,腹泻可有间歇,与便秘交替出现,甚则黎明则泻、脂肪泻,大便常规和大便培养阴性,病人脘腹不适,肢倦乏力,消化道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改变。

疗效:治疗48例,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

治糖尿病性腹泻中医有招

治糖尿病性腹泻中医有招

治糖尿病性腹泻中医有招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并发症。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腹泻由于消渴日久,脾胃虚弱,纳化无力所致;若脾病及肾,阳虚气弱,腐熟无权,清阳下陷,浊阴上逆则为纳呆、泄泻;若饮食失调,湿热内蕴,升降失常,亦导致泄泻。

临床多见脾气虚损所致,可分为三型辨治。

脾胃气虚型
症见面色萎黄,精神倦怠,食欲不振或食后作胀,脘腹隐痛,泛吐清水,便溏稀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气厚肠,药用:太子参15g(或人参6g),云茯苓15g,怀山药、炒苡仁各30g,炒白术、枳壳、陈皮各10g,炙甘草5g。

腹胀而痛者,加木香、厚朴;纳少食呆者,加山楂、鸡内金;泛酸冷痛者,加砂仁、延胡索;便下水泻者,加车前子、泽泻。

脾肾阳虚型
症见顽固性腹泻,便质清稀,腹肌力弱,或兼有内脏下垂,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舌淡苔黄白,脉细而迟。

治宜健脾温肾,益气固肠,药用:人参、制附片、炒白术、桂枝、枳壳各10g,黄芪、赤石脂各20g,云茯苓、车前子各15g,升麻、五味子各4g。

湿热内阻型
症见胸脘痞闷,胃嘈纳呆,或便下黄褐,臭秽不爽,或便秘,肛门灼热,腹胀而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燥湿,和胃止泻,药用:葛根15g,黄芩、白头翁、栀子各10g,黄连、豆豉、甘草各6g。

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纳呆者加槟榔、鸡内金;便秘或泻
下不爽者,加木香、大黄。

糖尿病性腹泻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应食用少油、少渣、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且宜少食多餐,还可以配合食疗方法进行治疗。

(黄利慧江苏省建湖县)。

中医对药治腹泻的方子

中医对药治腹泻的方子

中医治疗腹泻的方子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方子,但请注意这仅供参考,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四君子汤:
- 组成:白术、茯苓、半夏、甘草。

- 功效:健脾胃,固表止泻。

- 适应症: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

2. 黄连阿胶汤:
- 组成:黄连、阿胶、白术、甘草。

-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泻。

- 适应症:脾胃湿热引起的腹泻。

3. 八正散:
-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川芎、炙甘草、大枣、生姜、大黄。

- 功效:调和脾胃,止泻健脾。

- 适应症:脾胃失调引起的腹泻。

4. 荆防败毒散:
- 组成:荆芥、防风、败酱草、黄芩、黄连、大黄。

-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 适应症:湿热型腹泻,尤其是由湿热邪毒引起的。

请注意,中医药方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调整,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如果腹泻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脾虚湿热中医验方医案

脾虚湿热中医验方医案

脾虚湿热中医验方医案
脾虚湿热是中医常见的证候之一,其临床表现多为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运化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湿热内生。

本文将介绍一组中医验方医案,希望能对脾虚湿热的治疗有所帮助。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7岁,因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初步诊断为脾虚湿热,中医验方治疗。

二、中医诊断
1. 脾虚湿热证候
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四肢乏力等症状。

2. 证候分析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运化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湿热内生。

本病患者,脾虚湿热证候明显,故诊断为脾虚湿热证。

三、中医验方治疗
方名:健脾消湿汤
组成: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白芍10克,炒陈皮6克,桂枝6克,泽泻10克,车前草10克,苍术10克,炒姜3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一天3次,每次1剂。

四、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腹泻、腹胀、口干、舌苔黄腻、
四肢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再次就诊时,患者的诸多症状已经消失,体检结果也正常。

五、总结
中医验方治疗脾虚湿热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健脾消湿汤能够调理脾胃功能,清热解毒,具有良好的疗效。

但需注意,中医治疗需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处方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处方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处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注重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1. 养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内热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知母、黄连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2. 健脾益气法:适用于脾气虚弱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党参等,具有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的功效。

3. 补肾益精法:适用于肾精不足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具有补肾益精、固精止遗的作用。

4. 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郁气滞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川芎等,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的功效。

5.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丹参、红花、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6. 化痰利湿法:适用于痰湿内阻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等,具有化痰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7. 温阳散寒法:适用于阳虚内寒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肉桂、干姜、附子等,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

8.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功效。

9. 调和阴阳法:适用于阴阳失衡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息风、调和阴阳的作用。

10. 益气养阴法: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有人参、麦冬、五味子等,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处方需由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师开具。

同时,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位名中医提供的糖尿病神方,大家一定要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4位名中医提供的糖尿病神方,大家一定要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4位名中医提供的糖尿病神方,大家一定要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文/许久久•让中医传承,让家人健康,让众生无疾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在调理这类疾病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现整理4位全国名老中医的验方秘方,供各位学习参考。

01董建华:息消灵【组成】黄芪15g、山药10g、黄精10g、石斛10g、花粉10g、生熟地各10g、竹叶10g、地骨皮10g、僵蚕粉8g(分冲)。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敛气固精。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主治】糖尿病,属阴虚燥热者。

症见渴饮无度,尿频量多或有甜味。

【方解】方中黄芪、山药益气健脾;生熟地、黄精、石斛、花粉阴养流津;竹叶、地骨皮清热降火而止渴;僵蚕止渴降糖。

全方具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敛气固精之功效。

【加减】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者,加生石膏、知母;心烦易怒者,加栀子、丹皮;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丹参;遗精者,加金樱子、菟丝子;阳痿不举者,加巴戟天、阳起石;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牛膝;皮肤疮疖者,加黄连、连翘。

【验案】张某某,女,57 岁。

口渴引饮,尿频量多2年余。

患者烦渴多饮,口于舌燥,小便频数量多,伴气短乏力,时有心悸,腰酸腿软,日渐消瘦。

空腹血糖13.7mmol/L,尿糖(+++),西医诊断为糖尿病,曾服用降糖灵、优降糖等药,效果不甚明显。

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滑。

此为气阴两伤,肺胃蕴热所致消渴,治以益气滋阴,佐以清热。

予上方去黄精、生地,加山菜萸10g,葛根 15g。

服 14 剂,同时嘱其节制饮食。

症状改善,复查尿糖(+)。

继守上法化裁调治月余,症情平稳,再服丸药巩固疗效。

【简介】董建华,生于1918 年,逝于2001年,上海青浦人,师从上海名医严二陵先生。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医系第一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

02汪履秋:二地降糖汤【组成】地锦15g、地骨皮15g、南沙参12g、麦冬10g、石膏30g(先煎)、知母10g、生地10g、僵蚕10g、青黛5g(包)、泽泻30g、苦参15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名医治糖尿病性腹泻(脾虚湿盛)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苍术、白术、藿香梗、苏梗、白芷、薏苡仁、山药、山楂、陈皮各l0克,升麻3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理气化湿。

用于糖尿病性腹泻,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型。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创方者:张蕾
福建名医治糖尿病性腹泻(肝郁脾虚)方
处方:苍术、白术、防风、陈皮、白芍、木香、郁金、淮山药、乌梅各10克,茯苓l5克,柴胡、薄荷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补脾,调畅气机。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

症见腹痛泄泻,每因情绪诱发或加重,急躁易怒,胸闷胁胀,时时太息,腹胀,矢气多,大便先硬后溏,舌淡红,脉弦。

创方者:张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