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

合集下载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抗美援朝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防止美帝国主义从朝鲜打入中国,所以从内心对此是不领情不感恩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感谢我国的。

朝鲜为什么不感激中国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1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一是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与教训。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但当时的世界并没有正视中国人民。

在敌我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动了世人,不但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一扫中国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耻辱,使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时,大陆新解放区尚有一部分地区的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生政权也亟待巩固。

中国大陆的各种反动势力,气焰十分嚣张,大肆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围攻基层人民政权,扰乱社会秩序。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时,即以最大的决心,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步伐,把剿匪、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工作作为与抗美援朝战争相联的中心工作,为支援战争,也为恢复国内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基础。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并称为当时的“三大运动”。

至1953年底,基本肃清了反革命,剿灭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土地改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西藏也获得了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三是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晚清到民国,政府懦弱、民心涣散。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军队,强烈地振奋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中外名将点评朝鲜战争中的军队

中外名将点评朝鲜战争中的军队

中外名将点评朝鲜战争中的军队(1)彭德怀:美国空军用于朝鲜的虽不多,目前仍占优势但空军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时,空军也有它的困难。

敌人的坦克和炮兵暂时占优势,这是敌人比我们强的地方。

在战术方面我们就比敌人强,坚决勇敢,敢于近战,用炸药,拼刺刀,投手榴弹,这些都是敌人害怕的。

我军的政治素质比敌人高。

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捉,美军较强,死多活少。

一般无自由,易遭敌人联合兵种的袭击。

正面阵地从战术上分割敌人时,敌人并不害怕,因其白天可恢复原状。

敌最害怕的是威胁其战役供应线,渗入(敌)后方,首先打掉其火力阵地和指挥所。

我军无空军,必须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战斗(手榴弹,白刃战),必须采用长期手段调动敌人,乘其立足未稳,火力未展开时,予以猛攻。

敌人以大量飞机,坦克,火炮进攻,我仅持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少数山炮,并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抵抗,证明敌人攻击精神不强。

但由于敌火力猛烈,我伤亡相当大。

聂荣臻:美帝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支柱,政治军事都有一套,作战上非常客观,不株守成规,善于变化。

五个战役中各有其花样。

美国防部长马歇尔: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

他们的主要秘密——-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

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

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

麦克阿瑟: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

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

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

敌人供应良好,步兵训练优良,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充分,但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

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工业基地,甚至连建立,维持和运用普通海军所需要的原料也感缺乏。

它无法供应顺利进行地面战斗所必须的装备,如坦克,重炮和在战争中已被使用的其它科学发明。

军队编制仅属一支保安部队,而非战斗部队。

他们只有轻武器,没有海军和空军,缺乏坦克,大炮及其它许多军需品。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的评价

近日,中国中央军委某副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此举引起韩国许多政客和媒体哇哇大叫,说什么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不是正义战争,更有甚者还提出要中国道歉。

中国国内也有很多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人说抗美援朝是错误的,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如此等等;另外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负也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没有打赢,因为中国伤亡更大......真是众说纷纭。

韩国有些人说,朝鲜战争是朝鲜方面发起的,这场战争导致近300万人伤亡,所以中国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错误的。

这简直是瞎扯淡!朝鲜战争是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政权(当时韩国称其为北韩)发动对韩国李承晚政权(当时朝鲜称其为南朝鲜)的攻击,这是没有争议的客观历史。

但金日成发动的朝鲜战争是朝鲜内部一个政权消灭另一个政权(朝鲜称为非法政权)的国内战争,是以统一朝鲜半岛为目的的国内战争(朝鲜称为革命战争)。

这种国内战争在北南双方看来有不同的色彩:朝鲜方面认为是正义的,韩国方面则认为是非正义的;而在国际社会看来,朝鲜国内战争无所谓正义、非正义,因为朝鲜内战是国内矛盾的产物,这种国内战争并不直接影响国际秩序,因此国际社会无权干涉,只能等待战争的最终结果。

如果朝鲜战争持续一段时间后,双方谁也无法消灭对方,最后都不愿意再打了,于是战争的双方都向国际社会提出维和请求,这时国际社会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悍然驱使15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全面卷入了朝鲜战争,美国作为朝鲜境外的势力介入朝鲜战争并不是劝和或者维和,而是帮助战争的一方攻打另一方,因此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介入朝鲜战争是非正义的,是侵略行为(虽然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但终究改变不了侵略的性质,即使美国能纠集100或者200个国家参战也一样)。

美国侵略了谁?美国侵略了朝鲜(即韩国方面所指的北韩),因为金日成政权认为朝鲜拥有整个朝鲜半岛的主权,而当时的“三八线”只是停火线或者说实际控制线,并不是两个合法政权的分界线(当时的情形与现在朝鲜和韩国都加入联合国以后的情形自然不同),美国在没有得到朝鲜允许的情况下派兵朝鲜半岛就构成了对朝鲜政权的侵略,何况美国还是帮助韩国打朝鲜呢?但是,中国的抗美援朝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美国在宣布派兵入朝参战的同时,悍然宣布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公然宣称要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台湾。

中国人对韩国人说的最暴强的三十六句话

中国人对韩国人说的最暴强的三十六句话

震撼:中国人对韩国人说的最暴强的三十六句话(2008-10-28 12:20:41)1.你为何否认曾为中国藩属的事实?为何把以前来天朝进贡,以求大国勿起兵伐你的行为,无耻的说成是“两国友好往来,平等的外交互赠“?2.你盗用太极图案,剽窃五行八卦中的四卦和阴阳鱼,来当作你们的国旗,经过中国人民同意了吗?3.你们自古借用汉字,至今文字中仍夹着汉字,经过中国人许可了吗?4.你擅用中华民国的“民国“国号,跟中华民国政府打过招呼吗?你国家那么小,妄称“大“韩民国,这大字明显抄袭了统治你36年的前宗主国“大“日本帝国,你承认吗?5.你的所谓“大韩民国宪法“都是抄袭1948年在南京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你敢承认吗?你韩国的法律几乎和台湾的“六法全书“(宪法、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完全相同,你翻版当时中国的优秀法条你认不认?6.捷克人能不讳的说,就是因为靠着德国近,参照了发达德国的模式,取其地利之便才发展起来的,你韩国人愿意承认就是因为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非常近,因而学习技术方便和汲取了日本的成功经验,获得了近邻的好处吗?你为何否认?中国人不信你的东邻若是古巴、牙买加,亦或印尼、马达加斯加这样的落后岛国,你穷南朝鲜在1970年代能迅速崛起? 7.你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代在上海和重庆办公,今天你们独立了,你们有由衷地感谢中国吗?你们的教科书里有对蒋介石先生感恩载德吗?你们的教科书中有删去什么“中共军“干涉韩战的不实不敬言辞吗?8.原产中国的木槿花被你们改成叫“无穷花“,还当成了国花,知道你们的字典里还称呼为“槿花“吗?9.你们的国歌里还有视“长白山“为韩国疆土的不当歌词,那里是中国的领土你们知道吗?可以告诉中国人民何时修改吗?10.你们的语言中依然有“灭共“、“赤匪“、“武装共匪“、检举“共产党间谍“热线等这些汉字词,反共教育的遗毒仍在你们国民的脑海,你们检讨过教育政策吗?11.你们在独立后针对在韩华侨制定“外国人财产限制法“,这部恶法迫使华侨只能做些中餐饭馆小生意,买房子还得用韩籍老婆的名字,导致六万华侨不得不流浪美国、日本、台湾、阿根廷等地糊口生活,至今只剩两万老侨,你们排华比起印尼是如出一辙的,你们对此有歉意吗?12.你们独立后不久,就极端的推行“韩文专用“政策,排斥原来的“汉韩并用“,制定法规不准政府公文书中使用汉字,马路招牌和告示也都“国文化“,在小学不教汉字,中学减少教授汉字数量,只剩下报纸的标题上还偶尔用几个汉字以增加醒目效果,和少数大企业内部文件还在使用,几十年来“去中国化“的恶果,培养了汉字文盲的一代,你们的北方政权更是完全废除了汉字,你们的骨子里就是不喜欢中国的对吗?13.1960年代你们屡派官员到台湾考察经济建设和学习台湾经验,你们承认吗?1966年朴正熙总统到台北取经,拜见求教蒋介石,你们还记得吗?“兄弟之邦“自由中国(即台湾,韩国人当年如此称台当局)是兄长,你们是弟弟忘记了吗?14.1965年韩日建交,你们强迫日本不准用日本话的汉字读音来念韩国人的名字,要用韩国话的发音来拼读韩国人的汉字名字,吵着要日本政府改称汉城为片假名的“ソウル“(日本话读起来类似“馊捂了“),说这样才像韩语的原汁原味儿,实在无理取闹简直没事找事,日本国民普遍觉得无聊,但还是答应了;没想到四十年过去了,你这套又用到中国身上来了,1992年建交开始,你们就陆续致函中国外交部和教育部把汉城改“首坞尔“,中国没理你,你越闹越凶,2004 年张罗懂中文的韩国学者开会选字,鼓动市民签名给中国施压,2005年1月19日汉城市长李明博召开记者会径自宣布汉城的中文译名是:首尔。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最新)

抗美援朝的评价 抗美援朝评价(最新)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70年前,朝中代表团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历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和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结束。

这场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几十年后,我们应怎样用历史的眼光评价抗美援朝,本刊特邀三位专家解答。

抗美援朝出兵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内各方面都面临艰难的情况下,抗美援朝决策确实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

毛泽东说,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困难的一个决策。

对于当时出兵参战的决策,您怎么看?张星星(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过慎重思考、深入讨论、反复权衡,独立自主作出的正确抉择。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中国在作出出兵决策之前,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美国发出警告,但是美国完全无视中国的警告,不断扩大对朝鲜的侵略。

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惧强敌的决心和信心,符合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得到全国各阶层和各民族人民的热烈拥护。

正如毛泽东当时所说的,抗美援朝出兵参战的决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

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对于当时的出兵决策,有观点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在苏联领导人的鼓动下毛泽东个人作出的决断,是当时的中共主要领导人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

也有人撰文认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也有反对中国出兵参战的意见,反对者陈述了各种理由,是毛泽东否定了不同意见。

……而从现在解密的联合国和美国档案得知,联合国、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并没有准备与中国作战,并且在努力防止这样的战争发生。

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中国人与韩国人作为邻居国家,两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也变得日益重要。

在许多韩国人的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既复杂又多样化,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首先,许多韩国人认为中国人勤劳、聪明。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许多中国人在韩国工作或留学,他们的勤劳、努力和智慧赢得了韩国人的尊重和认可。

韩国人认为中国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他们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这让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非常正面。

其次,韩国人也认为中国人热情好客。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注重人际
关系和待人礼仪。

许多韩国人在中国旅行或生活时,都受到了中国人热情的款待,这让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让韩国人感到温暖和舒适,也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另外,韩国人也意识到中国人在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发
展迅速,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韩国人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表示担忧,认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虽然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挑战和问题。

总的来说,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
面的看法。

中国人的勤劳、聪明、热情好客的形象让韩国人对他们感到尊敬和友好,但中国人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韩国人的担忧和警惕。

韩国人希望中国人能够继续努力,解决问题,取得更大的进步,共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合作。

抗美援朝辩论知识点总结

抗美援朝辩论知识点总结

抗美援朝辩论知识点总结综合考察中国参战的重要意义,以及战争胜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抗美援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形象。

而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为中国日后的国防建设和人民战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抗美援朝辩论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战争的背景、理由和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建立与作战经过、影响和意义等方面。

接下来将分别阐述这些知识点,以期全面了解抗美援朝这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一、战争的背景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一场重大冲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重新调整与重建。

但是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朝鲜半岛的形势却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统治朝鲜的情况改变,形成了北韩和南韩两个独立的政权。

然而,苏、美、中、英等多国却没有能够在未来的东朝鲜及南朝鲜的统治方向等问题上达成统一的态度。

最终,根据《开城协定》的规定,南北韩的临时政权诞生了,然而,双方在领土和政治问题上没有任何进展,朝鲜问题便由水面以下演变到水面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开始改变。

美国当时正处于“西区战略”的实施中,并且已在南韩驻有军队,并开始对南韩进行军事训练援助。

而朝鲜共产党政权对北韩的发展须要得到苏联和中国的支持,因此,美国在朝鲜的策·略中有些建在中国政策问提上。

在朝鲜的问题上,美国一方面想要保持朝鲜的分裂状态,并以此激化中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希望用两国之间的较量来影响中国政府的政策。

但是,中国对于美国的意图深知清楚,并已预见到朝鲜半岛的问题所带来的全面爆发战争的风险。

黄风证明:指华北的黄河下游地域因大风而逐渐形成的特有的黄色风沙。

彝族锅庄:彝族的共同村寨的标识,是村庄内一大圈房屋相连接而成形如肺部的一个空间,形式上像个大锅,称为"锅庄"。

朝鲜战争中朝分歧 朝鲜对中国封锁情报

朝鲜战争中朝分歧 朝鲜对中国封锁情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朝鲜战争中朝分歧朝鲜对中国封锁情报
导语:朝鲜战争中,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过程,近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早在战争之前和初期就有心援助朝
朝鲜战争中,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过程,近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早在战争之前和初期就有心援助朝鲜,而直到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前,朝鲜领导人对于中国方面提供援助的愿望却始终拒之门外。

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披露了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得以缓解的途径,以使人们对此间中朝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1、关于中国出兵朝鲜问题
金日成欲以武力统一朝鲜
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来苏联商谈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

在4月10日-25日苏朝领导人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美国不进行干预和获得中国领导人的支持。

金日成保证,由于有苏联和中国作后盾,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

而毛泽东一向支持朝鲜解放全国的想法,并多次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将帮助朝鲜,如果需要还可以提供部队。

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

斯大林反复强调,苏联不准备直接卷入朝鲜事件,特别是如果美国冒险把部队派到朝鲜,金必须同毛泽东进行商议并获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通报了他准备进攻南方的计划。

尽管毛泽东感到意外,但在收到斯大林14日的电报后,仍表示支持。

在15日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毛泽东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对大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教科书如何看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爆发至今已60余年,其背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角色,也已越来越清晰。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韩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的呢?
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在韩国教科书中,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并挟苏联之命令迫使中国在美国参战时出兵,中国并不积极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

这种说法还是较为客观的,也未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强烈的反感。

但许多韩国民众认为,中国的介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一直认为中国阻碍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韩国教科书认为是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韩国并不赞同休战
教科书是塑造民众认知的重要媒介,要了解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韩国教科书是一个极佳的窗口。

韩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称作“6·25战争”,称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南侵:
“1950年6月25日,北韩发动全面战争。

四天后占领首尔,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底攻入韩国……另一方面,战争刚一爆发,联合国即通过决议,由美国主导成立联合国军介入战争。

韩国军与联合国军在8月初在洛东江一线开始反击。

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9月28日韩国军和联合国军夺取首尔,此后立即突破三八线,并继续向北韩进攻,致使元山、平壤陷入,10月末进攻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边。


“‘6·25’战争已经为了一场国际战争,世界各国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方面解除了积极主张战争扩大化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力图结束战争。

1951年6月,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休战,美国同意在联合国军和共产军之间展开休战会谈。

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反对,主张北进统一。

协商持续进行……一直到两年以后的1953年7月才签署停战协定。


中韩建交前后,韩国媒体曾一度要求中国就“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向韩国道歉
彭德怀与金日成(图),朝鲜战争前苏联和中国对朝鲜的支持(表,翻译见下图)
中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描述成南方首先侵犯北方,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美军入侵中国领空……”类似的观点一直以来遭到韩国媒体批评。

韩国三大报之一《东亚日报》,在中韩建交前后,撰文称中国应该对抗美援朝的历史向韩国道歉,声称两国建交时中方是否向韩国政府进行了正式道歉是中韩之间必须解决的问题,在1993年中,刊发七篇报道批判中国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把朝鲜战争描述南方首先侵犯北方。

那么,到底谁先发动侵略?沈志华等大多数学者对俄国解密的文件研究后,认为金日成发动了这场战争,斯大林为北朝鲜开放了绿灯,而毛泽东对此则表示同意和支持。

韩国民众大致与本国教科书意见一致,认为朝战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韩国教科书把朝鲜战争看作一场整个朝鲜民族的悲剧:
“朝鲜挑起的6·25战争是对自由与和平的挑战,也是同族相残的悲剧,无数人民在此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和财产。

此次战争中,韩国共有多达150万人的死伤者,并产生了无数战争孤儿和离散家属。


“经过此次战争,韩国土地荒废,工厂、发电站、建筑、桥梁、铁道等经济设施彻底遭到了破坏。

不仅人员和物质的损失十分巨大,人们精神上的伤害也同样巨大。

韩朝之间因为此次战争产生了严重的敌对情绪,其结果就是,和平统一无法实现,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民族悲剧持续至今。


韩国民众的看法与教科书大致相同。

一方面作为韩国人,朝鲜率先入侵,自然对朝鲜不满,但又从整个朝鲜民族出发,认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民族分裂和同胞相残。

一位韩国民众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本来是同样的大韩民族国家,同样的血和肉,但是被战争这种东西分开了,导致政体不同、民族分裂,我们都认为这是悲剧。

”同时,认为:“每个人都认为这是由于苏联那边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他们的思想本质不一样,这是造成战争的根本原因了北韩和南韩的分裂。


韩国教科书认为中国的“抗美援朝”动员了大量军队,实行人海战术扭转了战争局势
涉及中国军队的部分,韩国教科书认为中国军队的入侵扭转了战局:
“韩国军队与联合国军一直进军到鸭绿江畔,眼看统一就在眼前,但由于中国军队的介入,不得不进行撤退。


韩国纪念朝鲜战争六十周年的电视剧《战友》中人民志愿军形象(摘自新华网)
“中国动员了大量军队,实行人海战术,将战线向南大幅推进,并一度占领首尔。

经过韩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奋力斗争,首尔得以再次失而复得,此后战线就在三八线周围呈胶着状态。

在战争处于攻防状态的同时,停战会谈开始召开,并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国史》、《大韩民国的建立》)
韩国老一辈主要不满是朝鲜,对中国的埋怨并不多,但认为中国介入加速分裂
学者董向荣指出,韩国教科书上朝鲜战争中中国的角色大致是,金正日挟苏联之命令迫使中国在美国参战时候出兵,中国并不是积极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

沈志华的研究也大体支持这种说法,“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并且正在准备解放台湾的战役,毛泽东仍然不希望朝鲜在此时发生一场可能给中国安全造成威胁的战争。

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责人,毛泽东又无法拒绝金日成的要求,特别是在斯大林已经表态之后,中国只能接受既成事实。


显然教科书这种描述没有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激烈的反感。

中国学者张琏瑰说,“我接触过一些韩国老人,他们经历过那场战争,当中一些曾经还是跟中国志愿军交过手的军人。

据我了解,他们的不满主要还是指向朝鲜,对中国的埋怨并不是很多……那场战争对当前的中韩关系影响不是很大。


但毕竟中国的参战确实改变了战争的局势,所以许多韩国人认为中国的介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

当然,阻碍朝鲜半岛统一的指责不光指向中国,在韩国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四大国都不希望半岛统一”
韩国年轻一辈:战争已经过去了五十年了,对朝鲜没有太大反感
在冷战时期,韩国教科书“反共”色彩浓厚,而在90年代逐渐淡化这种色彩,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的教科书也减少对中国共产党的“歧视”,所以韩国的80后90后年轻一辈,与老一辈韩国人那种激烈的立场不再一样。

一位韩国80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首先你们得了解随着时代、时间的过去,会有什么态度;就是看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的领导,什么样的人,会按照他的想法去教育国民。

所以到70后的那个年代,一般总统的想法是把朝鲜当成敌人,所以那个时候受教育的人,对北朝鲜会有反感。

但是80后的这个年代,进入到卢武铉政府时期,他们的想法对待北朝鲜是一种和平的,或者温和的态度。

所以那个时候比如说像我,受教育的人,就是对朝鲜没有什么太大的反感。

战争离我们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所以到这种年代,朝鲜的关心不像以前那么大,就是朝鲜就无所谓了。

像我这么年轻的,这样的人,就会不想了。

现在韩国的社会竞争太激烈,都想着工作什么的,就是说对朝鲜的关心不是特别大。


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韩国被访者“认为中国不支持南北统一”
中国介入使朝鲜半岛分裂,成为韩国人挥之不去的历史印记,从那时起,中国阻碍韩国主导半岛统一一直是韩国人的主流观点。

2010年中国学者在韩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0.15%的被访者认为中国不支持南北统一,73.1%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对韩国构成军事危险,对于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做的努力,只有半数(50.6%)被访者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韩国这种心态,韩国学者分析:“在北韩问题上,韩国人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对北韩施加影响力而解决问题,但中国出于自己的利益似乎不愿意对北韩施压。

这种情绪与其说是反华情绪,不如说是一种对中国的戒心。

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