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食品中限量标准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食品中限量标准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致病菌,可以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此来规范食品生产和销售,保护用户的健康。

1.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简介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厌氧生长的特性,是一种耐热菌。

它可以在低温下生存,并且能够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如冷藏食品、腌渍食品、熟食等。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会引起李斯特菌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2.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针对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含量,各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不同的限量标准。

欧盟针对某些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限量标准为100个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而加拿大则规定某些冷藏食品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限量为100个CFU/g。

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避免食品中过多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保障用户的安全。

3.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存在对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以确保食品中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符合限量标准。

食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的抽检和监测,一旦发现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超过限量标准,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召回产品等。

用户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销售。

4. 针对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为了控制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含量,食品生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不受污染。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包括设施的清洁消毒、员工的个人卫生等。

对易受污染的食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高温加热等,以杀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食品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规定。

5. 结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病原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2001年11月以来,我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加拿大、 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二十多家肉类加工厂 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排等三十多批近千吨猪 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1996年至1999年,因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回收的食 品种类(来源:USDA及FDA报告)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的直接扩散 ② 通过内在素的介导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免疫性 • 本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粪带菌率高达10%
• 肝细胞是本菌主要寄居细胞之一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情况
• 李斯特氏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灰尘、土壤、 淡水、海水、家畜、饲料、粪便、屠宰污水等 均存在着李斯特氏菌
• 血清型与症状之间无相关性
• 血清型与地理分布似有一定联系,如北美地区以 血清型4b为主
• 目前全世界90%的病例由1/2a、1/2b、4b型引起
• 血清学分类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作用不大
• 基因DNA型
• 酯酶型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致病性
• 致病物质 ① 李斯特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LLO)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李冬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以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的名字命名
1、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onocytohenes) 2、 绵羊李斯特菌 (L.iuanuii) 3、 英诺克李斯特菌 (L.innocua) 4、 威尔斯李斯特菌 (L.innocua) 5、 西尔李斯特菌 (L.seeligeri) 6、 格氏李斯特菌 (L.grayi) 7、 默氏李斯特菌 (L.murrayi)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 ppt课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 ppt课件
产等。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可被污染。 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其易感人群主要为孕妇、老人、新生儿和免疫缺陷人群。大多数发达国家人类李斯特菌病 发生率约为每一百万人2-15例,死亡率为13-34% 加拿大由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肉制品引发李斯特菌病暴发,导致十几人死亡。很多国家都 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氏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按2009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的工作手 册
1.定性检测 2.定量检测
检样 25 g(ml)样品+LB 增菌液225 mL,均质
1
30 ℃±1 ℃,24 h 0.1 mL+10 mL LB 增菌液
2 30 ℃±1 ℃,18 h~24 h
科玛嘉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 36 ℃±1 ℃,24 h~48 h
表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选择性平板 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科 玛嘉显色培养基菌落为:蓝色,周围有白色 晕圈.
PALCAM琼脂菌落:为灰绿色,小的圆形菌落 ,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有些菌落有黑色 凹陷
L.M在 Chromagar培养基生长特征
L.M在OXA培养基生长特征
协同溶血试验 (cAMP):
在血平板上平行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红球菌 (R.equi), 在它们中两者之间垂直接种可疑李斯特菌 , 但不要触及它们, 于30℃培养24h~48 h, 检查平板 中垂直接种点对溶血环的影响。靠近金黄色葡萄 球菌接种点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溶血增强, 斯氏李斯特菌(L.seeligeri)的溶血也增强, 而伊氏 李斯特菌(L.ivanovii)在马红球菌附近的溶血增 强。
PALCAM琼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羊肝浸出液琼脂上的 菌落:圆形,光滑, 奶油状,稍扁平,用 透过光观察是透明的。
在5-7%的血平板 上,菌落通常也不大, 灰白色,刺种血平板 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 β-溶血环。
• 该菌生长需要B族维生素(生长素、核黄素、 硫胺素和硫辛酸)和氨基酸。
• 葡萄糖能促进所有的李斯特氏菌生长并生成 L(+)乳酸
五、致病性
• 该菌进入人体后是 否发病,与李斯特 氏菌的毒力和宿主 的年龄、免疫状态 有关
• 无免疫缺陷的未怀 孕的健康人对单核 细胞李斯特氏菌感 染具有很强的抵抗 力
• 很少有证据表明这 样的健康人能够感 染此菌
电镜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抵抗力
•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在土壤、粪 便、青储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
• 针对李斯特菌病疫情,加拿大卫生管理局给出了 食品安全的8项建议:
• 1.砧板的卫生状况很重要,要有专门切肉、蔬菜、 家禽、海鲜的砧板和刀,且每次烹饪完毕后一定 要对刀具与砧板进行全面清洁。
• 清洗盖子,开罐器在每次使用后也应该消毒。
• 3.将一些小型器具如食品加工机、绞肉机及搅拌 机分开,使用后进行全面清洁与消毒。
• 目前,中国输往欧、美、日的肉类产品, 李斯特菌是应检项目
• 2001年11月以来,中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加 拿大、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二十多家 肉类加工厂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排等三 十多批近千吨猪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沙 门氏菌等致病菌。
冰箱中的“杀手”!?
• 冰箱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却也伴 随着健康的隐患。
• 近年来由于吃放在冰箱里的食物而闹肚子、得胃 炎,甚至患上肺炎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 更为恐怖的是,无锡市疾控中心食品污染物监测 点在冰箱食物中竟然发现了一种致命细菌——李 斯特氏菌,该细菌喜冷不爱热,在低温环境中可 大量繁殖,如果人被感染,将有三成的病死率, 且大多数都是老人。

50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分析

50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分析

50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分析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被广泛认为是引起严峻感染的致病菌之一。

本探究旨在对50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深度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1.1 年龄和性别分布:探究发现,5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从2个月到84岁不等,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占56%。

性别上,男女比例靠近1:1。

1.2 主要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腹泻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且严峻的症状,占84%。

体征方面,脑膜刺激征和腹部压痛较常见。

1.3 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探究显示,多数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其中包括肿瘤、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占78%。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止剂和器官移植等。

二、病原学特点分析:2.1 血培育结果:50例患者中,45例(90%)血培育结果呈阳性,其中40例为单纯感染,5例为混合感染。

2.2 菌株特点:经细菌学鉴定,探究发现79%的菌株属于4b型,其次是1/2a (13%),其他型别占比较小。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多数菌株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对等药物敏感。

三、诊断与治疗策略分析:3.1 诊断依据:诊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主要依据是病原学检测,如血培育、脑脊液培育等。

3.2 初步治疗: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依据菌株敏感性试验结果,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利福对等。

3.3 综合治疗:针对患者特定状况,综合治疗方案可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免疫调整治疗等。

重症患者还需加强监护和支持治疗。

3.4 随访与预防:对出院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了解病情进步和恢复状况。

同时,加强食品安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宣扬,有助于预防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

结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临床症状与其他感染相似,但本病对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重症脑膜脑炎1例的护理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重症脑膜脑炎1例的护理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重症脑膜脑炎1例的护理摘要: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LM)是一种常见的土壤腐生细菌,该细菌营养要求较低,以腐烂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李斯特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1]。

这种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冷藏食品中的李斯特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李斯特菌可以经粪-口途径传播,目前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成人急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第三位致病菌[2]。

2013年3月,本院中心监护室收治1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脑炎护理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21【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02-011 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农民,因“发热头痛3天、神志不清1天”入院。

患者于2013年3月2日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有恶心,在温岭县中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具体不详),并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以上;3月4日凌晨出现烦躁、行为异常,急诊转我院治疗。

在急诊行头CT示:后纵裂池可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行CT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压力>300mmH2O,蛋白含量128.2mg/dL;葡萄糖:1.80mmol/L。

诊断考虑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3月4日上午出现昏迷、烦躁、呼吸急促,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后收入我院中心监护室。

入科查体:意识昏迷,体温38.4℃,脉搏115次/ min,血压148/78 mmHg,颈抵抗,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4mm,光反应未及;两肺呼吸音清晰,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未及杂音,腹部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张力可,余查体不合作。

3月7日患者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报告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确诊为:LM败血症和LM脑膜脑炎。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致新生儿败血症1例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致新生儿败血症1例
2 4 6 原发性 肝癌 ..
胶原:I I 型前胶原 肽 ;I型前胶 原 ;V型胶 原 ; I I I I I 型胶原 ; I V胶原 肽 。肽 酶 : 氨酸 羟化 酶 、 氨酸 肽 脯 脯
酶 。 胶 原 蛋 白 : 粘 连 蛋 白 ; 明 质 酸 。 细胞 因 非 层 透
子: 血小 板 衍 生 生 长 因子一B( D FB ) 转 化 生 长 B P G .B 、
治 愈出 院。
感染 , 其母 亲 因 中央型 前 置胎 盘合 并 发 热行 急 诊 剖 宫 产术 , 中见 羊水 混 浊 , 盘母 面 、 面分 泌 物及 术 胎 子 全 血送 细菌培养 , 结果 为产单 核细胞李 斯特 菌感染 。
细菌 鉴 定 : 5r 患 儿 静 脉 血 注 入 B A . 取 n l D B C T CM E T儿童含 树 脂 血 培 养 瓶 内 , B A T C95 用 DB C E 00 自动血培 养仪培养 , 荧光 法鉴定 。4 8h血培 养 阳性 , 直 接涂片 和转种血 平皿 ,5C 育过 夜 , 平皿 上可 3  ̄孵 血
可 引起 败 血症 , 肤损 伤 , 道炎 等 。近 年来 , 皮 尿 产单 核 细胞李斯 特菌 的感 染 呈 上 升趋 势 , 要发 生 在 免 主 疫 低下 的患者 , 因为该 菌为 细胞 内寄生菌 , 细菌对 它 的清除 主要靠 细胞免 疫功能 。健康 带菌者是 本病 的 主要 传 染 源 , 播途 径 是粪 . 也 可 通 过胎 盘 和产 传 口,
道感 染新 生儿 , 引起化 脓性脑 膜炎或 脑膜脑 炎 , 亡 死 率 达 7 %。本 文 所 述 患儿 的败 血 症 就 是 通 过 胎 盘 0
湿肺 ; B超显示 : 侧 脑 室管 膜 下 出血 , 侧 脉络 丛 左 右 出血 。血 培养 , 离 出产单 核细胞 李斯 特菌 , 分 脑脊液 培 养无菌 生长 , 临床根据 药敏调 整用药 , 改用 美洛培 南, 一周 内复查 血培 养 两 次 , 为 阴性 , 院 1 , 均 住 6天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is te ri am on oc yt o ge ne s)的培养方法。

这种培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有效地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供便利的实验操作流程和相关规范。

材料和试剂-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LB Br ot h)。

-平板培养基:L BA ga r平板。

-培养器具:试管、枪口鳌头瓶、平板培养基瓶。

-紧缩酶(R es tr ic ti o nE nz ym es):用于D NA修饰。

步骤1.准备试管:将适量的LB Br ot h培养基加入试管中,每株文化需要一个试管。

试管要标记清楚,以便记录。

2.孵育菌种: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取出,置于L BA ga r平板上,静置于37°C培养箱中孵育12-16小时。

3.菌种接种:从平板上挑取一小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用枪口鳌头瓶内的紧缩酶捉摄菌落悬液,均匀地滴入LB Br oth培养基试管中。

4.培养:将接种的试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

在培养过程中,营养条件适宜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会迅速繁殖生长。

5.存储:选择健康生长、菌量适宜的菌株,用含有20%甘露醇的L B Br ot h培养基制备菌液,并将其分装保存于枪口鳌头瓶中,并在-80°C低温冰箱中保存,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培养方法。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在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操作流程,并且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进行标准化操作。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帮助,并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