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细菌真菌和病毒
2019山东聊城度假区李海务中学 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八上)细菌真菌和病毒

初中八年级生物复习教案任课教师班级上课时间复习内容细菌真菌和病毒中考要求内容知识点要求细菌真菌细菌真菌菌落特点理解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及繁殖了解病毒病毒的分类了解病毒的结构及繁殖理解病毒与人类关系理解复习重点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及繁殖病毒的结构及繁殖复习难点病毒的结构及繁殖方法指导实验、观察知识结构细菌、真菌和病毒一、菌落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二、细菌与真菌的菌落特征项目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大小较小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态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无色或白色有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三、细菌和真菌的培养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冷却3.接种4.恒温培养四、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五、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可作如下归纳:基本生存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大多数还需要有机物特殊生存条件:如制酸奶的乳酸菌生存在无氧环境中(属于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醋酸杆菌必须生活有氧条件下(属于好氧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都能生存(兼氧型菌)六、细菌1.形态:细菌都是形体十分微小的单细胞个体,只有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虽然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球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
2.结构: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拟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另外有些细菌除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例如有些细胞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有些细菌在一定生活周期和一定条件下形成芽孢等。
如下图:①荚膜是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有的一层质地均匀、胶状的粘液层,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荚膜的厚度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八年级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银耳
可食用和药用。 传统认为银耳具 有“补肾、润肺、 生津、止咳”之 功效,可以治疗 肺热咳嗽、肺燥 干咳、久咳喉痒, 咳痰带血等疾病。
香菇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 用菌 。 营养丰富,味道
鲜美,被视为“菇中之 王”。它含有十多种氨基 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 的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 B1、B2及矿物盐.对于 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 治疗有良好效果。还可预 防血管硬化,降低人的血 压,特别是对婴儿佝偻病 治疗有益.
不同点:酵母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而 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
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与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构成。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 合作用,是自养生物;而酵母菌没有叶 绿体,只能从现成的有机物中获得能量,
是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及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 的重点知识。因为: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 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这样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 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从而了解 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 (3)因为蘑菇是大型真菌的代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价值很高, 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因为: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中学生知 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四)、对教材的整合: 生物知识学习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本人结合我校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教 学内容稍做改动,把课本64页“霉菌”内容变成实验探究题,组织学生进行可 行性小组实验,并在学生学完知识点之后,补充生活实例,对学生知识加以巩 固。而酵母菌形态结构因在八年级(上)93页“活动”中已观察过,故不再列 入本节实验行列。
八年级(初二)生物 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真菌和病毒
SARS病毒肆虐,人人谈之色变。
病毒是什么?它与细菌、真菌又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细胞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寄生、互利共生)。
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使人类患传染病,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如制作泡菜、酸奶需要乳酸细菌,利用病原菌预防疾病(疫苗),利用细菌处理污水等等。
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个体(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的个体(如霉菌、蘑菇)。
真菌的细胞虽然有细胞核,但真菌不能制造有机物,一般营腐生或寄生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型。
酵母菌、霉菌和蘑菇都属于真菌。
在酿造业、农业及医药业中真菌有着广泛的应用。
灵芝、冬虫夏草、口蘑、香菇、木耳及银耳是大型的可食用的真菌。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及其微小的生物,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所有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进行寄生生活。
离开寄主的活细胞,病毒的新陈代谢过程就停止了。
有些病毒能使人、动物或植物患病,对人类有害。
例如甲肝、乙肝、乙脑、狂犬病、流感、艾滋病、口蹄疫、鸭瘟、水稻矮缩病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这次在北京等地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也是病毒惹的祸。
有些病毒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防止农业害虫,对人类有益。
第1页共1页。
细菌、真菌和病毒教案

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总体而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然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零散的,模糊的,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所以兼顾两级分化和知识点的特征是很有必要的。
教材
以及
教法
分析: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生物多样性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教法中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分块来组织复习内容。讲练结合,细分、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充分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1、针对细菌和真菌(请学生先回顾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老师再逐一剖析)
(1)食品制作
注:食品的制作属于生活实践较多的类型,让学生通过实例连线从而将散乱的知识归纳起来。
(2)食品保存
①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
②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是什么?
③想一想:根据食物变质的原理,你能说出几种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
对散乱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归纳整理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食物与本节知识的联系。
食物的反腐属于理解层次,学生需要把记忆的知识变成理解后应用,故老师要讲透讲懂。
简单熟悉知识提到即可。
加强知识的应用。
四、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简要提点知识点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介绍
介绍本节课的知Biblioteka 要点:1、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解释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真菌、细菌和病毒》 说课稿

《真菌、细菌和病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真菌、细菌和病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微生物世界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生物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相关的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真菌、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3)认识真菌、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比较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菌真菌病毒”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图示的方法,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2.概述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3.尝试设置对照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4.在识图练习和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
复习过程:导入:老师呈现春天的校园里花开花谢的景象,由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问使花瓣化作春泥的是谁?引出本节课题任务一: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请根据课前的复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特征。
(5分钟)(课本P72-77,90),让学生回顾知识,为进一步详细复习做好铺垫。
重点突破一:细菌、病毒、真菌的形态和大小关键点拨:1.细菌个体微小、都是单细胞的,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2.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3. 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有个体大的也有个体微小的重点突破二:青霉和蘑菇的结构让学生看课本的图示,然后完成学案上的填图,老师找学生交流答案,并对知识进行总结。
关键点拨:1.青霉着生孢子的结构呈()状2.多细胞真菌的菌体都是由()构成。
重点突破三: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请同桌互相描述下图中各结构名称并填写)本知识点以识图为主考查,先让学生正确识图并填图。
弄清各结构有什么区别。
关键点拨:1.鞭毛、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有的没有。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生物。
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细菌与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
4.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和()组成,没有()结构。
重点突破四:细菌、真菌、病毒的生殖(通过图示让学生总结)关键点拨:1.真菌主要进行()生殖,酵母菌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可进行()生殖。
2.芽孢是细菌的(),不是繁殖结构。
3.形成()和快速繁殖的特点使细菌分布广泛。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和病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是对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总结,重点突出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这两个方面。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把氮气转变成氮肥,提高土壤的肥效。
提倡积极利用微生物的有利方面,更多的为人类造福。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对于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知微生物对于整个生物圈的作用,从情感上认同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微生物在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2,培养宏观分析能力和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难点1,腐生细菌、真菌在生物圈氮循环中的作用2,对已有的知识形成体系,宏观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大家知道圣诞节的前一夜叫什么吗?(平安夜)那平安夜我们一般吃什么啊?(苹果)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些苹果,要奖励本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
可是老师刚刚在这些苹果发现了这样一个苹果。
展示腐烂掉一部分的苹果。
(先展示完好的一面,问学生想不想吃;然后展示腐烂的一面,问学生看到这种情况,还有没有胃口。
)学生:看到好的一面说想吃,当看到腐烂的一面便纷纷摇头。
教师:这种腐烂现象是什么生物引起的?学生:微生物教师:我们看到这种腐烂的苹果会大倒胃口,并且微生物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浪费。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微生物的这种导致腐烂的作用对于生物圈却是立了大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在我们要学习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节课里面。
(通过事物的两面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知识回顾教师: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呢,我们先回顾几个我们以前学习的生物知识。
细菌真菌病毒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部分细菌、真菌、病毒第一章细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特点。
2、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及与人的关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归纳及解决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纠正学生一提到细菌就联想到各种疾病从而误认为所有的细菌都是十分可怕的,十分有害的片面认识,教育学生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命活动的特点(营养、生殖)2、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
教学手段:投影仪、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分析讲解、综合归纳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分布广泛的植物,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结构十分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分布更加广泛,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一些微生物,这就是细菌、真菌、病毒。
这一节我们先学习有关细菌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讲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细菌使食物腐败变质,于是就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我们将对细菌的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
㈠细菌的形态特点1、讲述: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大小)只有用显微镜的高倍镜才能观察到。
2、提问:在显微镜下的细菌有几种类型呢?(出示投影片学生观察并回答)3、启发讲述:看,有的细菌相互连接成球团或长链,但这些细菌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分开后都可以独立生活(投影片)㈡细菌的结构特点1、出示有荚膜的细菌结构挂图,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有关文字,分析回答细菌的结构有哪些?2、出示植物细胞结构挂图,与细菌结构图比较一下:引导学生分析一下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3、板书细菌的结构:(略)㈢细菌的生殖方式——裂殖(出示挂图)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回答:细胞分裂)2、讲述: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分裂出来的细菌长大后又能进行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1.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D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符合题意。B.真 菌一般是多细胞,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不 符合题意。C.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 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DNA 的集中区,不符合题意。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 于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 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等物质的循环。符合题意。 2.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 )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成熟的酵母菌,向外生出的突起,叫芽体,芽体脱落后,成为新的酵母菌。 当酵母菌发育到一定的阶段时,一个酵母菌会产生几个孢子,每个孢子发育成一个新个 体,这叫做孢子生殖。 2.霉菌 霉菌也是分布很广泛的真菌。食品、皮革、布匹等保存不好都有可能生长霉菌,引起发 霉。较常见的霉菌是青霉和曲霉。 (一)形态结构 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有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
(二)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3.蘑菇 蘑菇是大型的真菌,许多的种类都可以食用,也有一些的种类有毒,误食后使人中毒甚 至引起死亡。蘑菇往往生长在潮湿的草地、树桩等处。蘑菇也是由菌丝构成的。 (一)形态结构 由菌丝构成。地上部分的菌丝形成子实体,包括菌柄和菌盖。 (二)营养方式 营腐生生活,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在菌盖的下面有放射状 排列的片状菌褶。菌褶的表面生有孢子。孢子是生殖细胞,当它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孢子 萌发长出菌丝,以后可以形成子实体。 (三)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三、病毒 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2.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寄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物活性。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进行繁殖,对寄主构成危害。 3.病毒的类型 按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痢疾杆菌噬菌体。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引起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疾病。例如:鸡瘟、猪瘟、人的脊髓灰质炎、烟草的花叶病等 等。 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和防治农业害虫。
卵形,单细胞。 (二)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三)营养方式 ——腐生:酵母菌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必 须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以维持生活,这一点与细菌相似。 有氧气时,把萄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气时,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四)生殖方式
第 4 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
要点精讲
一、细菌 1.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有球形的(叫球菌)、杆形的(叫杆菌)和螺旋形的(叫螺 旋菌),许多细菌可以连接成长链或成团,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细 菌的结构。 2.结构: 单细胞个体。 共有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有:荚膜,具保护作用;鞭毛,运动作用; 有些细菌可以形成芽胞,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3.细菌通过简单的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一个细菌直接分裂成两个细菌,叫分裂生殖。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有机物丰富、温度适宜),经过 20-30 分钟细菌就可以分裂一次, 速度相当快。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营养、气体、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菌很难这么快的繁殖。 4.细菌一般不含叶绿素,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包括 腐生和寄生。 (1)如果细菌是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的遗体而生活,叫腐生。 (2)如果细菌是从活的动物、植物体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则叫寄生。 二、真菌 1.酵母菌 (一)形态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都对人类有利 【答案】B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 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 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 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细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有单细 胞也有多细胞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细菌、真菌、病毒体内, 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细菌是分 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病毒以宿主细胞内物质为原料进行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故该 选项不符合题意;D.细菌、真菌、病毒对人类有利也有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3.真菌和细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 ) A.细胞内无叶绿体 B.没有细胞壁 C.有真正的细胞核 D.都是多细胞生物 【答案】C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 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DNA 集中 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