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阅读素养课件好小猫和老虎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3 猫【第1课时】|长春版(共28张PPT)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新中
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 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 须沟》《茶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我会认
戏场所。 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的确 屏息凝视 屏 的 dí( bǐng( 屏幕 ) 目的 )
折
dì( 折腾 shé(
)
píng(
)
zhē(枝折花落) )
3.我能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找一个近义词。 (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 • • •
确实 ) 勇敢 )
(2)可是它又那么勇猛,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3)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 •
温暖 )
(4)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 •
温和 )
4.我能将下面句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换成文中的词语。 (1)猫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非常多。 ( 变化多端 ) (2)猫总是那么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天真可爱。( 生气勃勃 ) (3)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条断了, 花朵也凋谢了。( 枝折花落 )
绍猫的。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想一想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给我们介绍 猫的。 作者是从猫的性情古怪和刚满月时的
“淘气”两个方面来介绍猫的。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 喜爱之情。
1.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猫高兴的时候会让主人给它抓yǎng( 痒 ),有时会跳上桌来,在 gǎo( 稿 )纸上cǎi( 踩 )印几朵小méi( 梅 )花。它玩耍时经常 diē( 跌 )倒,zhuàng 撞 ( )疼了也不哭,随后又开 pì( 辟 )新的游
小学三年级语文《猫是老虎的先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猫是⽼虎的先⽣》是鲁迅先⽣的作品,它主要讲述了⽼虎跟猫学艺的故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猫是⽼虎的先⽣》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猫是⽼虎的先⽣》原⽂ 那是⼀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株⼤树下的⼩饭桌上乘凉。
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的爬搔声,⼀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 “你知道吗?猫是⽼虎的先⽣。
”她说,“⼩孩⼦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虎的师傅。
⽼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
猫就教给它扑的⽅法,捉的⽅法,吃的⽅法。
这些教完了,⽼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不过它了,只有做⽼师的猫还⽐⾃⼰强,要是杀掉猫,⾃⼰便是的⾓⾊了。
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
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跳,便上了树,⽼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
猫还没有将⼀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只⽼虎,终究是很怕⼈的。
【篇⼆】⼩学三年级语⽂《猫是⽼虎的先⽣》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谜趾搔授侥”5个⽣字,积累词组“猜谜、眼睁睁、传授、侥幸”,辨析形近字“趾—扯,挣—睁,侥—绕,断—继”,能正确使⽤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内容。
3、在⽇常⽣活中要有较强的⾃我保护意识,提防⼼术不正,居⼼叵测的⼈。
4、进⼀步激发学⽣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巩固复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质疑问难。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把⽂中关于猫的故事讲给⼤家听。
教学过程: ⼀、揭⽰课题。
1、(出⽰猫和⽼虎图⽚)在你的印象中,猫是怎样的?那⽼虎呢? 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猫和⽼虎的关系可不同⼀般。
(板书课题)齐读。
这⾥的“先⽣”指的是什么呢,预习过课⽂的同学就知道课⽂中⽤了另⼀个词解释,那就是——师傅(板书)读好这个词(单独读时是第四声,连成词时读轻声) 2、课⽂中,课题后⾯有个①代表什么意思?打开书,读读注释,你能⽤⼀两句话介绍⼀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吗? 3、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讲鲁迅⼩时的故事,⽂中第⼀⼈称“我”指的就是鲁迅。
新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壁虎与小猫》教学课件

小猫和壁虎的外形特征
相同点: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五个部位。
小猫和壁虎的外形特征
相同点: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五个部位。
不同点:
体表 小猫 披覆细毛 壁虎 披覆鳞片
足 有肉垫;有抓住猎物的利爪 有可以粘附墙壁的皱褶
3.讨论:除了运动方式和外形不同, 小猫和壁虎还有哪些不同?
繁殖方式 其他
小猫
直接生出小猫 会哺育后代 不冬眠
壁虎
生出卵 不会哺育后代 会冬眠
4.哪些动物与壁虎相似,哪些与小猫相似? 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蜥蜴
牛
老鼠
乌龟
与壁虎相似的动物
乌龟
蜥蜴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体表覆盖鳞或甲
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个部分组成 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 繁殖方式:产卵繁殖后代
第一单元 观察动物
第3课 壁虎与小猫
小猫在追壁虎。 小猫为什么爬不上墙?
运动方式与身体特征有关系吗?
1.小猫和壁虎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小猫和壁虎的运动,并尝试模仿。
壁虎的运动方式: 爬
(四肢向外侧延伸, 腹部着地,匍匐前进)
小猫的运动方式: 走、跑、跳
.观察小猫和壁虎的外形
(1)小猫和壁虎的足有什么不同? (2)除了足,小猫和壁虎的外形还有什么不同?
哺乳动物
7. 海豚属于哪一类动物?
海豚的身体特征 繁殖方式:直接生产小 海豚,并有哺乳行为
哺乳 动物
8. 蛇属于哪一类动物?
蛇的特征:
1.体表覆盖鳞或甲 2. 繁殖方式:产卵繁殖后代 3.有冬眠现象
爬行 动物
谢谢 大家
爬行 动物
小学三年级语文《猫是老虎的先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猫是老虎的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它主要讲述了老虎跟猫学艺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猫是老虎的先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猫是老虎的先生》原文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一株大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
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你知道吗?猫是老虎的先生。
”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傅。
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
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
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做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的角色了。
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
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
猫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只老虎,终究是很怕人的。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猫是老虎的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谜趾搔授侥”5个生字,积累词组“猜谜、眼睁睁、传授、侥幸”,辨析形近字“趾―扯,挣―睁,侥―绕,断―继”,能正确使用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内容。
3、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防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人。
4、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巩固复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关于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猫和老虎图片)在你的印象中,猫是怎样的?那老虎呢?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里,猫和老虎的关系可不同一般。
(板书课题)齐读。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什么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课文中用了另一个词解释,那就是――师傅(板书)读好这个词(单独读时是第四声,连成词时读轻声)2、课文中,课题后面有个①代表什么意思?打开书,读读注释,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吗?3、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讲鲁迅小时的故事,文中第一人称“我”指的就是鲁迅。
03019_三年级上册第3课《壁虎和小猫》教学课件

2024/1/26
27
评价反馈:总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024/1/26
学生自评
0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收获
和不足。
同学互评
02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
建议。
教师点评
03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优点和进步,指
猜谜游戏
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谜语或谜题, 让学生在猜测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 解和记忆。
2024/1/26
26
角色扮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
角色分配
根据课文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的小组,如壁虎、小猫、旁 白等。
表演准备
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准备,让他们熟悉各自角色的台词和动作 ,可以进行简单的排练。
上台表演
“小猫追了上来,想要抓住壁虎。”
这是一个含有目的状语的陈述句,表达了小猫的行为和目的。可以让学生使用这 个句型,描述其他动物或人物的行为和目的。
2024/1/26
13
语法知识归纳与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陈述句和含有目的状语的陈述句。陈述 句用于表达事实或描述情况,而含有目的状语的陈述句 则用于表达某个行为的目的或意图。
2024/1/26
19
05
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与拓展
2024/1/26
20
中西方寓言故事比较
故事主题差异
中国寓言多强调道德教训,西方 寓言更注重娱乐性和想象力。
角色塑造不同
中国寓言中的角色往往具有象征 意义,西方寓言中的角色更加多
样化,强调个性。
叙述风格区别
中国寓言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西方寓言情节曲折、描写生动。
朗读老虎和小猫教案

朗读老虎和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朗读故事《老虎和小猫》。
2. 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能够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故事的朗读和理解。
2. 故事中角色的表演。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老虎和小猫》的文本。
2. 老虎和小猫的面具或服饰。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动物的声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的声音,引出老虎和小猫的声音。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故事《老虎和小猫》。
2. 故事朗读。
教师用流畅的语音朗读故事《老虎和小猫》,并让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强语音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感情变化。
3. 故事理解。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例如,“故事中的小猫为什么要去找老虎?”“小猫和老虎是怎样成为朋友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比如老虎和小猫。
学生们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自行编排表演内容,或者根据故事文本进行表演。
通过角色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5. 朗读训练。
教师让学生多次朗读故事《老虎和小猫》,并进行朗读训练。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6. 情感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友情、勇气、善良等正能量,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到这些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7. 教学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朗读和表演的水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朗读并理解故事《老虎和小猫》,并能够通过角色表演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

《壁虎与小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壁虎与小猫》。
本文讲述了一只壁虎为了救被猫困在烟囱里的小猫,机智勇敢地与猫斗争的故事,赞扬了壁虎的聪明和勇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机智”、“勇敢”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壁虎的聪明和勇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友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壁虎的聪明和勇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卡片、作业本。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壁虎和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壁虎和猫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 初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精讲细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壁虎的聪明和勇敢。
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句子的理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练习题包括:用“机智”、“勇敢”造句;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壁虎与小猫聪明勇敢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把课文《壁虎与小猫》给家长读一遍,家长签字。
2. 写一篇关于壁虎和小猫的故事,可以是续编或者改编。
答案:1. 家长签字。
2. 示例:壁虎和小猫成为了好朋友,它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有一天,小猫被困在了一座高墙里,壁虎机智地找到了一条通道,勇敢地救出了小猫。
从此,它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壁虎与小猫的故事,让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体会到了友谊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上语文课件-猫是老虎的先生_沪教版

10
续编故事: 过了些日子,猫在树林里遇到老虎,
提示:
。
1、猫和老虎还会相遇,又会发生什 么故事呢?
2、想一想,再说一说,比比谁的故 事最精彩。
11
12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读形近字,并会组词。 趾( ) 迷( ) 扯( ) 谜( ) 侥( ) 受( ) 绕( ) 授( )
(2)了解“搔”的笔顺。 (3)理解词意:传授、 侥幸
6
我来写一写:
搔
7
说话练习: ( )的猫 ( )的老虎
8
说话练习:
猫想,如果( ),老虎就(
)。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的眼睛 ( )的爬声
1
教学目标: 1、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传授、侥幸”等词语
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学习用“如果……
就……”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 4、初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那些不怀好意
的人。
2
3
4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读准音,认清 形,了解字义。 (2)默读课文,思考:你有什么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