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干流回顾水力发电大坝的开发
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 前言
湄公河是世界最大河流之一, 就其河长 4 880 km 居世界第六位; 就其河口平均流量 15 000 m 3/ s居世界第八位[ 1] 。它发源于中国青海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北麓, 在西藏昌都有 两大源流扎曲和昂曲汇入, 后始称澜沧江。它自北向南流经云南省西部 7 个地州, 从我国 西双版纳 224 号界碑处出境改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进入越南, 在越南 的胡志明市西南注入南中国海。各流域国在湄公河流域内所占的水资源情况见表 1。
1期
唐海行: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 析
17
从表 1 可看出, 中国境内干流全长 2 161 km、流域面积 16. 5 km 2, 分别占全流域面积 的 21% 和全流域水量的 16% 。老挝和柬埔寨的国土几乎都在湄公河流域内, 可见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在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和越南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河流, 有 “东方多瑙河”之称。
199 2 199 2
表 4 澜 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六个国家人口情况[4] Tab. 4 The population condition of six countries in the Lancang- Mekong river
2 710 23 500 ( 1966) 548 ( 1969) 1992
琅勃拉邦
2 761
268 000
3 804 15 200 ( 1966) 652 ( 1956) 1992来自万 象3 237
299 000
4 530 26 000 ( 1966) 701 ( 1956) 1992
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水坝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近邻各国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交往,积极开展以开发水能资源为主体的水坝经济合作,不仅很有必要,且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和沟通,消除误会,可为中国水坝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国际氛围,为云南省水坝经济的发展寻找可资比较的参照系,能够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和中国?D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未来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稀缺而可能发生的国际水事纠纷早做准备,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在发展水坝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实力,与次区域各国取长补短,促进中国水坝经济的对外开放,与东南亚各国共同研讨应对环保浪潮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必要性;水坝经济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又称“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所界定的特定区域。
亚行的发展中成员国位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亚行把这一地区称作“区域”。
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则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云南省的这部分地区”。
即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次区域”)是指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由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五个国家和中国云南省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其总面积为233.11万平方公里。
次区域周边与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接壤,柬埔寨、泰国、越南濒临太平洋,缅甸濒临印度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进程的推进,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水坝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湄公河流域的水坝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该地区水坝经济的发展,中国要站在流域整体的高度上推动和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的水坝经济合作,强化整体协调,实行一体化管理,争取多方共赢和实现国际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水能蕴藏量极其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需要加强水坝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亚洲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国际河流上的水电开发对下游的影响澜沧江_湄公河个案研究_ChinarongSre

UNHYDRO 2004 Beijing国际河流上的水电开发对下游的影响澜沧江-湄公河个案研究Chinarong Sretthachau & Pianporn Deetes: Southeast Asia Rivers Network, 78 Moo 10, Tambol Suthep, Muang, Chiang Mai THAILAND,泰国清迈, 50200, pai@chmai2.loxinfo.co.th; searin@chmai.loxinfo.co.th摘要:澜沧江-湄公河的水电项目和河流开发已经对这条河的水文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减少了最低流量。
漫湾大坝(Manwan dam)修建后,湄公河泰老边境河段的平均最低流量减少了25%。
最低流量还存在着继续下降的趋势。
大坝的运转以及河流开发项目“湄公河上游航道改造计划(Upper Mekong Navigation Channel Improvement Project)”致使水位波动反常地迅速。
这些变化影响了下游丰富的流域生态系统、鱼类和下游渔业社群的生活。
在泰国老挝边境,人们发现,由于水位波动,捕鱼量下降了50%。
水电项目和河流开发已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跨边境环境问题。
因此,流域内的国家有必要立即监测这方面的影响,并在数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湄公河的开发项目决策过程中考虑遵循世界水坝委员会的建议。
关键词:下游影响,水位波动,最低流量,神态系统,渔业1 引言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滋养着流域内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国的数百万人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便在“西部大开发展战略”和澜沧江经济带计划之下,在湄公河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澜沧江经济带计划包括在湄公河干流实施梯级水电开发工程,进行工业建设和实施湄公河上游航道改造工程,使大型货船能够从中国的新茂(Simao)通向老挝的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上湄公河水位变化对水电开发的响应

W _ e v l s 0le 0Hy r p we V l p e t n t eUp e e 0 g v r a r t Le e p l d 0 0 r Re st De e0 m n p rM k n e i h
期 的低 水位 的 大幅 波 动 ;D0e Y 认 为澜 沧 江水 电大 坝 的负 r和 u
面 效应 包 括 了下 游流 域 的侵 蚀 、河 床 的 崩塌 、以及 鱼 类生 境 的严 再 干扰 。但 另一 些学 者 ,则认 为这 些 年澜 沧 江 湄 公河 流 域上 下
现 存 电站建 设 运行 对 下 游年 , 月尺 度 上 的平 均 值 水位 变化影 响 不
湄 公河 河 川径 流 的异 常 波动 是 由于 降 水量 减 少导 致 ,中 国在 湄 公
河 上 游修 筑大 坝 不是 导 致 湄公 河干 涸 的 主要 原 因 , 中国 不应 因此
受 责 ;何 大 明等 【 指 出 ,上 湄 公河 未来 梯 级 电站 的兴 建对 下湄 公 2 2 河 干 流径 流 的年 内分 配调 节作 用主 要 体 现在 汛 期径 流减 少 ,枯期
径 流增 加 ; c_] 少娟 等 指 出气候 因素 是导 致下 湄公河 的 MR 2 、李 】
枯 水 期河 川径 流 变化 的 主要 原 因 ;c g 1… 认 为澜 沧江 干流 梯 级 o es
水 电开 发 有利 于 下 游 国 家管 理 下 湄 公河 枯 水 期河 川径 流 的 变化 。
上 升趋 势 ;② 电站建 设 期 间 ,三 站年 平 均 、年 最 高 以 及 汛期 平
均 水 位 的年 代 际 变化 和年 际 变化 趋 势 相似 ;③ 电站 建 设运 行 期 间 , 电站 下 游 的 戛旧 站和 允景 洪 站 3 ~4 月平 均 水位 表 现 出 了逐 步上 升 的趋 势 , 而上 游 的旧 州站 则表现 出 了相反 的 下 降趋 势 ;④
蛰伏的澜沧江

蛰伏的澜沧江2019-07-22澜沧江也叫湄公河,它是亚洲唯⼀⼀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也是开展了长达五⼗载⽔运史的江河之⼀。
由于区域天然落差⼤,澜沧江总体发展以航电枢纽为主,相对的,五⼗年来的⽔运总体发展效益未尽如⼈意。
随着沿岸经济快速增长,对⽔运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唤醒澜沧江这条⽔运巨龙,探索⼀条库区⽔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带动库区周边群众早⽇脱贫致富道路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河之⼀,东南亚第⼀长河,也是亚洲唯⼀的⼀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被称为“东⽅多瑙河”。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流经西藏后⼊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
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公⾥,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公⾥,澜沧江⽔系主要由⼲流和众多的⽀流组成,流域⾯积⼤于100平⽅公⾥的⽀流有138条,流域⾯积⼤于1000平⽅公⾥的⽀流有41条,较⼤的⽀流⼀般分布在上游和下游。
⼀般⽀流较短,多为20~50公⾥,天然落差特别⼤,⼀般在2000~3000⽶。
为深⼊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珠江⽔运科学发展的若⼲意见》精神,为珠江上游库区⽔运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8⽉22⽇-26⽇,珠航局云贵办组织有关港航管理部门及设计院所科研⼈员到云南省开展澜沧江库区⽔运发展专题调研。
⽔运史风⾬五⼗载澜沧江⾃1954年开始航运以来,已历时近半个世纪。
河段⾃五⼗年代起就开始了航道整治的前期⼯作,从六⼗年代起,属地政府部门整治开发了南得坝以下航道,打下了⼀定的航运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改善云南省澜沧江航道通航条件,国家及云南省多次对澜沧江南得坝以下⾄中缅243号界桩262公⾥航道进⾏整治。
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澜沧江下游五级航道整治⼯程,澜沧江云南境内景洪港⾄关累码头航段由六级航道提升为五级航道,航道尺度为:航宽40⽶,⽔深2⽶,弯曲半径300⽶,可以全年通⾏300吨级船舶。
澜沧江湄公河地图简介

澜沧江湄公河地图简介澜沧江湄公河地图简介澜沧江是中国最长的南北向河流。
她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脉岗果⽇峰的扎曲,流⾄昌都后始称澜沧江。
南流⾄云南省南腊河⼝出境,出境后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太平洋。
长达4900公⾥的澜沧江-湄公河,连接着中国、缅甸、⽼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六国的⼈民共同拥有着这条⼤河。
在中国境内的澜沧江长达2100多公⾥,在⽼挝境内长777公⾥,有234公⾥是在⽼挝和缅甸之间穿过,有970多公⾥是⽼挝泰国之间界河。
在柬埔寨境内长500公⾥,在越南境内长230公⾥。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积81万平⽅公⾥。
澜沧江湄公河地图简介澜沧江上游以类乌齐河⼝为界,全长556公⾥,⼭势⼀般较平缓,河⾕平浅,年径流深度为200毫⽶。
以下为中游峡⾕区,全长821公⾥,河床坡降⼤,⾕形紧窄,⽔⾯宽120⽶左右,年径流深度为400~700毫⽶。
功果桥以下为下游,两岸⼭势降低,窄⾕与宽⾕相间出现,年径流量为200~400毫⽶,是河川径流量的主要来源。
戛旧以下进⼊西双版纳,地势更为低平,河道流经峡⾕和平坝,形成串珠状河⾕。
澜沧江是以⼤⽓降⽔补给为主,辅以地下⽔和⾼⼭冰雪融⽔补给的河流。
上游段⾼⼭冰雪融⽔占有⼀定的⽐重,地下⽔补给⼀般也占年径流量的50%左右。
⾃中游段开始,⾬⽔补给逐渐增⼤,地下⽔和冰雪融⽔补给相应减少。
⾄下游段,⾬⽔补给已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
上中游冬季的年径流量⼀般不到全年径流量的10%,春季可达10%以上,夏季可占50%左右,秋季径流量仍可占全年的30%左右。
最⼤流量⼀般出现在每年的7⽉或8⽉,最⼩流量多发⽣在1⽉或2 ⽉。
下游段每年7~10⽉都有可能出现最⼤流量,其中以8⽉为最多,最⼩流量以5⽉最多。
澜沧江的河床落差达4600⽶,平均⽐降为2.2‰,其⼲流蕴蓄的⽔能资源约为2700万千⽡,极具开发潜⼒。
中国已先后在澜沧江修建了漫湾、⼤朝⼭、⼩湾三座⼤型⽔电站,总装机容量共达705万千⽡。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

湄公河——澜沧江河流径流量湄公河——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以西4km的高地,河源海拔5388m。
源头河段称加果空桑贡玛曲,南流至尕纳松多后称扎曲,在西藏昌都与右岸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
再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与宁静山之间,然后穿过云南西部和云南南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31km河段在中缅边境,至南腊河口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继而沿缅老边境流,又沿老泰边境流至老挝南部西南角,再穿过柬埔寨中部,进入越南南端,在湄公河三角洲以多条汊道注入南海。
见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湄公河一澜沧江流域总面积约81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880km,平均比降为1.03‰。
万象以上为上游,万象至金边为中游,金边以下为下游。
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m3。
国际上有另一种命名,将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河段称上湄公(Up—per Mekong)河,把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境内的河段称为下湄公Lower Mekong)河。
上湄公河全长2395km(其中中国境内2130km,中缅边境31km,缅老边境234km),落差4700多米,流域面积19万多km2,其中缅甸约2.2万km2;下湄公河全长2485km(其中老挝境内河长777km,柬埔寨502km,越南230km;老泰边境976km),落差约400m,流域面积61.7万多km2。
湄公河一澜沧江地跨纬度25 。
,垂直高度下降超过5000m,具有寒带至热带的各气候带,矿产资源丰富,可开垦利用的土地潜力大,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800万kW,特别是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世界上著名的动、植物王国,适宜发展旅游业。
目前除联合国、亚太经委会等国际组织外,法、日、美、加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均在参与该地的开发,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开发热点地区之一。
一、澜沧江1 概述澜沧江全长2161km(含中缅边境河段31km),平均比降2.12‰,流域面积16.74万km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分析及上游水库影响

收稿日期:2020-05-14;网络首发时间:2020-12-09网络首发地址:https :///kcms/detail/.20201208.1000.001.html基金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项(HY0145B152017)作者简介:刘慧(1985-),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
E-mail :文章编号:1672-3031(2020)06-0479-0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8卷第6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分析及上游水库影响刘慧1,杨泽川2,许凤冉1,张学君3,白音包力皋1,穆祥鹏1,胡宏昌4(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38;2.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北京100038;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北京100038;4.清华大学水利系,北京100084)摘要:干旱是威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农业和生态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本文分析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特征,并选取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两场典型干旱进行对比,揭示澜沧江水库发挥的作用。
结果表明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的气象和水文干旱无显著趋势性变化,各区间变化趋势不一。
2012/2013年气象干旱总体较2009/2010年严重,然而同期湄公河干流并未发生水文干旱。
澜沧江梯级水库在2012/2013年干季下泄流量较多年平均来水量增加43%,对缓解湄公河干流水文干旱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水文学;干旱;特征;对比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水库调度中图分类号:TV1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4/ki.jiwhr.202000581研究背景干旱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对农业、渔业、供水、环境等方面造成巨大影响[1-4]。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连接东南亚六国的重要纽带,该地区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对降水和湄公河依赖度高[5]。
近年该流域在干季(12月至次年5月)干旱频发(如2004/2005、2009/2010、2012/2013、2015/2016、2019/2020年等)[6],给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7-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湄公河干流~回顾水力发电大坝的开发
围绕湄公河水资源管理的国际框架变迁
2000年以后,在湄公河,干流的水坝开发发展迅速。
这项计划历史较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
这一年,在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Far East=ECAFE)1大会上,日本、美国、法国等国提案,向湄公河开发计划提供援助。
接受此次大会建议,成立「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Committee for Coordination of Investigations of the Lower Mekong Basin),统称「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Committee)。
湄公河委员会是,开发湄公河进行水力发电及灌溉维护的国家间的协调机构,加盟国为湄公河下游4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
但是,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年~1954年)爆发以后,湄公河下游流域陷于战乱时代。
在1975年,老挝、柬埔寨、越南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除去因内战而孤立的柬埔寨以外,加盟湄公河委员会的其它3个国家,从1978年开始,以「湄公河临时委员会」(Interim Mekong Committee)的形式,继续开展工作。
虽然如此,却看不到实际的协调开发动向。
在柬埔寨和平建立后的1995年,再次由下游4国政府合意商定通过「湄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Agreement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ekong River Basin)、统称「湄公河协定」(Mekong Agreement),湄公河临时委员会,重组为现在的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MRC)。
MRC对在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进行协调。
负责灌溉维护及枯水对策、航运、水利发电、洪水对策、渔业、流域开发管理、环境、观光等领域。
从1996年开始,根据中国和缅甸合作框架,两国结成「对话伙伴」关系,两国至今(2013年8月)未正式加盟。
MRC由三个常设机构组成:即理事会(Council)、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秘书处(Secretariat)。
在理事会和联合委员会中,有各成员国的内阁官员和政府高官参加。
4个成员国,各自有“国内湄公河委员会”(National Mekong Committee=NMC)。
另外,MRC还与日本、欧美各援助国及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成的“援助小组”(Donor Consultative Group)每年举行会议,援助小组有时会对MRC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干流大坝的开发2
湄公河委员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
始,推行在湄公河下游的发电及灌溉水坝
计划,为此,进行调查来确定建设地点。
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制定了
在湄公河下游的7所大规模多功能的瀑布
水坝建设计划。
在1970年的「水资源开
发计划」中,提案的这些水坝,是以水利
发电、洪水对策、灌溉及航运的改善为目
的,总计拥有2万3,300兆瓦(MW )的电
力供给能力,计划将湄公河的年流水量的
3分之1以上用于蓄水。
但是,由于担忧
这些项目对社会及环境带来影响,及资金
调配困难,印度支那地区纷争等原因,最
终没有施行。
湄公河委员会,此后为了减
少居民迁移,提案「修正水资源开发计划」
(1987年),比起之前的计划,此次提案
修建的干流水坝规模小,数量多。
另一方面,湄公河临时委员会秘书处,在
解散前的1994年、制定了在湄公河下游建设11座超大水坝的报告书。
这份报告
书中的一系列水坝计划,是要连续建设高度为30~60米的水坝,其蓄水池在湄公河全水域内达到600km ,预计伴随迁移居民5万7,000人。
另外,这份报告书还提案说,总发电能力1万3,350MW 的9座大坝,优先施工。
现在,包括泰国民企提出的项目在内,除去中国缅甸部分,在湄公河干流已经有12处水坝建设计划。
其中老挝的沙耶武里水坝的建设,已从2012年正式开始了。
图1 湄公河干流下流大坝计划
图表湄公河下游干流水坝项目名称及概要
来自中国的上游开发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作澜沧江。
中国政府在2001年,第10次5年计划中,决定施行「西电东输」工程。
这是一项把在国内西部丰富的水资源得到的电力,输送到电力持续不足的广东、上海等东部地区的送电计划。
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被认为水利发电的潜在力最高。
澜沧江的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为7%左右,预测在2020年前,规划中的8处水坝全部开始运营工作后,其利用率达到58%。
在8处水坝中,小湾(Xiaowan)、功果桥(Gongguoqiao)、景洪(Jinghong)、大朝山(Dachaoshan)、漫湾(Manwan)、糯扎渡(Nuozadu),这6处水坝已经完成,处于运转状态。
橄榄坝(Ganlanba)和孟松(Mengsong),这两处还在规划中。
其中,小湾大坝是一座高度为292m,混凝土制的拱形坝,其规模仅次于中国国内最大的三峡大坝。
小湾大坝,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及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电站。
装机容量为4,200MW,约有一半的发电量会输送到广东省及其它中国沿海省份。
看不到湄公河的可持续发展性
如前所述,中国未正式加入MRC ,有关于湄
公河的开发,在下游各国协商中,中国没有
席位。
另外,中国政府认为,澜沧江大坝群,
对下游影响很小。
对澜沧江作为国内河流来
进行单独开发的态度没有改变。
在下游流域
也有同样问题,老挝在单方面地建设沙耶武
里大坝。
这样一来,作为协调机构的MRC
的存在意义,就值得商榷了。
我们现在了解
到,在支流上的大坝开发,已经带来了巨大
的侵害3,在湄公河流域建设大坝,破坏自
然环境,而且威胁着赖以生存的人们的生
活。
但是,在1995年湄公河协定缔结的时
候,没有以在湄公河开发上有重要利害关系的流域居民、普通市民及专业研究人员在
MRC 中参与政策决定为前提。
现在所必须要做的,不是以水力发电大坝建设为前提的湄公河开发,而是要对流域整体开发后的累计影响,做详细调查和评估,以此为基础,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为了湄公河可持续发展,强烈要求,不仅是在政府间或开发机构间对话,而是要构建一个以当地居民为首的有广泛利害关系者来参加的新的框架。
<参考资料:英语>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MRC).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about-the-mrc/organisational-structure/(2013年7月31日阅览)
<参考资料:中文>
中国新闻网「中国水能开发重点西移 藏青滇可能成为重点」2009年8月11日
/GB/9833213.html
(木口由香)
1 现在的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ESCAP )。
2 具体内容参照,BP 2-2「干流水坝开发~没有协商就施行的沙耶武里大坝建设」。
在此BP 中,会整理此前在湄公河干流上的水力发电大坝的开发历史。
3
参照BP 2-4「跨越国境的环境问题」、BP 2-5「飞速发展的支流开发和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
图2 澜沧江大坝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