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汇总(4)
《石头记》(脂批汇评)

《石头记》(脂批汇评)戚蓼生序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
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
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
嘻!异矣。
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试一一读而绎之:写闺房则极其雍肃也,而艳冶已满纸矣;状阀阅则极其丰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写宝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减历下琅琊;写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笃爱深怜,不啻(chì、不止)桑娥(桑女:罗敷)石女(望夫石)。
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
盖声止一声,手只一手,而淫佚贞静,悲戚欢愉,不啻双管之齐下也。
噫!异矣。
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然吾谓作者有两意,读者当具一心。
譬之绘事,石有三面,佳处不过一峰;路看两蹊,幽处不逾一树。
必得是意,以读是书,乃能得作者微旨。
如捉水月,只挹(牵引)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庶得此书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千万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
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而寤者几希!德清戚蓼生晓堂氏。
】【甲戌:凡例《红楼梦》旨意。
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
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
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
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
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
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
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
【参考文档】脂砚斋评语摘录-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脂砚斋评语摘录篇一:脂砚斋评石头记读书报告浅谈《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千古奇书《红楼梦》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喜爱,除了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外,它也被翻译成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声名远播海外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民的欣赏与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自《红楼梦》诞生以来读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并由此形成了专门研究《红楼梦》文本及作者的学问称之为“红学”,而“红学”中也产生了诸多流派,例如评点派、题咏派、索隐派、考证派、解梦派、辩伪派等等。
而如今,《红楼梦》的故事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但却,相反它仍以如影视剧,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活跃在人们的面前,展示其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对于《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内涵,它主要就是以宝黛爱情为情节主线,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为主要内容,而广泛又细腻地描绘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状态,反映当时的世态人情。
其中的大观园正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千世界的缩影,人间里的功名利禄、悲欢离合,官场上的徇私枉法、争名夺利,嫡庶妯娌的结党营私、争风吃醋,市井细民的艰难困苦、麻木虚伪等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在这里有所体现。
因而,毛泽东也曾盛赞其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但是作为世情小说翘楚之作的《红楼梦》,其创作主题主要还是关乎于“情”的,在第一回中曹雪芹便将其定调,“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而这一点批着脂砚斋也是极力主张和反复强调的,并认为《红楼梦》是“一篇尽情文字”,“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甲戌本第八回夹批)。
因而,不管是作者描写的宝黛爱情,红楼儿女之情还是世态人情都无不贯穿着同一个主题—“情”。
而这里的世态人情也同样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多个情感层面的,它既包含了作者所珍爱和赞颂的爱情、亲情、友情、主仆情谊等等,然而又包含了作者所竭力鄙夷和批判的嫡庶之争,官场上的污浊混乱,对于民众的压迫剥削之状以及市井小民的势利之心等所反映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最新)脂砚斋批语总汇

(最新)脂砚斋批语总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还原脂砚斋——二十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全面清点欧阳健著备考目录备考一甲戌本脂批总汇 A0001-A1587备考二己卯本脂批总汇 J0001-J0745备考三庚辰本脂批总汇 G0001-G2319 备考一甲戌本脂批总汇说明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存 16 回,即第 1,8 回,第 13,16回,第 25,28 回。
本总汇将甲戌本全部批语,逐条誊录校订,统一编号,【】每条批语均以“ ”号标出类型,如回前总批标“ ” 【甲戌回前】,回后总批标“ ” 【甲戌回后】,夹批标“ ” 【甲戌夹】,侧批标“ ” 【甲戌侧】,眉批标“【甲戌眉】”等等,并以字母“A”为版本代号,冠于编号之前。
甲戌本之总批均用墨笔,夹批、眉批、侧批皆用朱笔,为示区别,用墨笔者标以“?”号,用朱笔者标以“◎”号。
为保持版本原貌,正文与批语所有错字、别字,一律不加改动。
与甲戌本批语相关的己卯本、庚辰本及有正本的批语,以括号注明其间的异文,与有正本批语相同或相近者,标以“,”号,与其它脂本批语相同或相近者,标以“,”号。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
A0001【◎甲戌侧】自占地步。
自首荒唐,妙。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
A0002【◎甲戌侧】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
于大荒山。
,A0003【◎甲戌侧】荒唐也。
(有正同)无稽崖。
,A0004【◎甲戌侧】无稽也。
(有正同)炼成高经十二丈。
,A0005【◎甲戌侧】总应十二钗。
(有正作“照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
,A0006【◎甲戌侧】照应副十二钗。
(有正同) 441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
,A0007【◎甲戌侧】合周天之数。
(有正同)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A0008【◎甲戌侧】剩了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
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重评”与“初评”辨

栗华
,
:
而 不是 脂砚 斋 的 二 评 本 这 一 问 题
,
“
”
。
因 为 从版本 学
。
的 考证 上 可 以 证 明 甲戌 本 过 录 于 曹雪 芹 甲戌 年 前 的 新 成 稿 本 并 较 好地 保 持 了 曹雪 芹 原 稿 的 面 貌
”
, , 。 , ,
。
而 甲戌 本
,
双 行批语 全 是 曹棠村及 诸公 的 旧 批 语 ; 有 双 行批 语 的 各 回 是 《风 月 宝 谧 、的 旧 稿 无 双 行 批 语 的 各 回 内 的 是曹雪芹的新成 之 稿 则 因 此 我 们认 为 甲 戌本 在 《红 楼 梦 》 研 究 中的 地 位 应 是 极 为 重 要 的
“
”
,
并不
是 注 明 甲戌 年 是脂 砚斋 的 二评
,
, “
再 评 在 这里 的 本 意 是 说 在 曹 棠 村首 评 《 石头记》 之后 脂 砚
, “ ”
。
”
,
,
石头 记 》 斋是 第二个 来评 点 《 的 人 是 在曹 棠村 首评 《石 头 记 》 之后的 再 重 新评
但是 对 于 脂
、
,
砚斋 来说 甲戌 年 却是 他第一 次 评 点
”
。 , ,
,
。
’
嗡 但这 句 话
,
,
却
而很少 有人相 信 反
19 6 1
:
“
这 个 甲戌 本 在 四
, ,
红 楼梦 》 版 本研 究上 曾 有 过 划 时 代的 贡 献 十 年来 《
甲戌 本 长期 在胡 适 手 中 可 他 却 从 来 没 有
脂砚批注石头记用心良苦:恋半生晚年成夫妻,密码全在一首诗

脂砚批注石头记用心良苦:恋半生晚年成夫妻,密码全在一首诗甲戌本“凡例”是脂砚斋四评《石头记》所写的引子,从这引子足可看出脂砚重评《石头记》的一片苦心,她一面解码唯恐读者不解“其中味”,一面设防极力保护作者只怕踩了政治红线,其心日月可鉴!假如作者有知定会抱拳相谢、终身铭镌在心!原来全为那段情!《红楼梦》本名叫《石头记》,红楼梦故事所讲的是“皇家事”,红楼梦第一作者乃废太子胤礽,其作品主旨“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这些所有玄机都深藏在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的“凡例”之中。
脂砚批注《石头记》用心良苦:恋半生晚年成夫妻,密码全在石头记凡例最末一首诗。
一、凡例中脂砚斋说:“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
”书中多处出现“长安”之说,故有研究者苦苦寻求“长安”之据证。
所以脂砚先觉而指出:书中凡写“长安”并非真正的“长安”,是愚夫妇幼家常口角,是文人笔墨中从古有的一种称呼。
原来是作者为躲避文字狱而抛出的“烟雾弹”,如果写真实地名“北京”,岂不“露馅”受牵?。
二、凡例中脂砚斋说:“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脂砚斋在说,书中所写的“中京”是躲避东南西北的准确方向,但“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
什么意思呢?本来作者想要写的“北京”不可实写,故以“中京”而代之,暗示“北京”也。
因为红楼梦故事发生地是满清皇家居所“北京”。
三、凡例中脂砚斋说:“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不得谓其不备。
”脂砚说,此书不敢干涉朝廷,更不敢唐突朝廷之上,所以在此特意备注。
此说正应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也,因为红楼梦故事正反两条线,正面写儿女情缘,反面写朝廷权争(九子夺嫡事件和弘皙逆案事件),所以作者以“风月宝鉴”暗示反面看方可看懂,当你看懂了之后发现恰恰通篇在干涉朝廷、唐突朝廷之上,好险啊!所以脂砚斋在此有意设防,意则保护作者只怕踩了政治红线而受政治牵连。
石火光阴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石火光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甲戌本”: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1927年胡适在上海购得。
1962年胡适去世后。
将此本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现被上海博物馆购藏。
这个本子只存了第一至第八回。
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
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
共十六回。
这其中还有很多书页残缺。
这是现存的抄本《红楼梦》中年代最早的。
不过这个抄本早的意思是说这个抄本年依据的底本是最早的书中第一回叙述书名的文字中。
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仍用《石头记》”一句。
所以学术界断定这个抄本所据底本的年代。
因而简称它为“甲戌本”。
中文名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语言,中文。
类别,小说。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等。
别名,风月宝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
简介。
甲戌本。
现存《红楼梦》较早的版本之一。
又称脂残本。
脂铨本。
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
指明所据底本年代。
故名甲戌本。
甲戌年。
是乾隆十九年。
存十六回。
即一至八回。
十三至十六回。
二十五至二十八回。
第四回回末缺下半叶。
教庚辰本少94字。
第十三回上半叶缺左下角。
有错字。
抄重。
抄错现象。
四回一册。
共四册。
每半叶十二行。
行十八字。
甲戌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种。
内容。
第一回第一页第一行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行空一字书“凡例”二字。
第三行空二字起凡例五则。
末题诗一首。
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
共四百一十四字。
为此本独有。
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
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
与正文混同。
遂成了正文开始。
凡例之后的七律题诗。
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脍炙人口。
为论红著作所常引用。
第一回第四页下第一行“丰神迥异”句下至第五页上末行“大展幻术将”句之间。
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
恰好两页。
424字。
又第五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与警幻之妹兼美成亲的一段情节。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汇总(4)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汇总(4)(卷4.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本卷共四回有批语308条,其中第二十五回91条,第二十六回89条,第二十七回59条,第二十八回69条: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若要直点名唤他来使用,一则怕袭人等寒心。
1269【侧批】是宝玉心中想,不是袭人拈酸。
二则又不知红玉是何等行为,若好还罢了。
1270【侧批】不知“好”字是如何讲?答曰:在“何等行为”四字上看便知。
玉兄每情不情,况有情者乎?都擦胭抹粉,簪花插柳的。
1271【侧批】八字写尽蠢鬟,是为衬红玉,亦如用豪贵人家浓艳饰插金带银的,衬宝钗、黛玉也。
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
1272【夹批】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
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可知上几回非余妄拟也。
忽见袭人招手叫他。
1273【侧批】此处方写出袭人来,是衬贴法。
众人只说他一时身上不快,都不理论。
1274【侧批】文字到此一顿,狡猾之甚。
展眼过了一日。
1275【侧批】必云“展眼过了一日”者,是反衬红玉捱一刻似一夏也,知乎?王夫人见贾母不去,自己也便不去了。
1276【侧批】所谓一笔两用也。
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
1277【侧批】用《金刚咒》引五鬼法。
那贾环正在王夫人炕上坐了,命人点上灯,拿腔作势的抄写。
1278【侧批】小人乍得意者,齐来一玩。
只有彩霞还和他合的来。
1279【侧批】暗中又伏一风月之隙。
没良心的,才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280【夹批】风月之情,旨系彼此业障所牵。
虽云“惺惺惜惺惺”,但从业障而来。
蠢妇配才郎,世间固不少;然俏女摹村夫者犹多。
所谓业障牵魔,不在才貌之论。
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话。
1281【侧批】是大家子弟模样。
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内。
1282【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
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
1283【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
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说短的。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第九章第一节 脂砚斋批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第九章第一节脂砚斋批第一节脂批概况最早发现的脂批真本《红楼梦》(只有白文、没有脂批的旧钞本不属本文范围)有四:(一)“甲戌抄阅再评”本(大兴刘铨福原藏,后来转归胡适,胡为此炮制了《考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见《新月月刊》创刊号页一一〇-一四〇)。
(二)“己卯本”(陶心如先生藏,后归北京图书馆,有少量脂批)。
(三)“庚辰秋定本”(北京徐氏原藏,后归燕京大学图书馆,胡又作《跋乾隆庚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一文)。
(四)有正戚序本(德清戚蓼生原藏,后归狄平子,由有正书局石印,一种大字本,一种小字本,据陶心如先生言,小字本即由大字剪贴缩印,或谓是“重缮上石”的实为误说。
)这四本之中,第(一)本文明说“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其卷首亦即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但第(三)已经每册注明为“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本子,却也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所以大概可以说乾隆时候的《石头记》抄本,大都是题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
今于行文时常提“脂本”,并不单指任何一本,而是这些真本的统称,用以别于程刻本、坊肆流行的王刻本及其翻刻本或其他刻本。
这些脂本,都各自保存下一部分评语;因为是脂本上的批,故此称之为“脂批”,但“脂批”一词很笼统;为了明白脂批的真象,不能不进而分析他的内容。
胡适在《新材料》一文中曾单“研究”戚本的批,他列表如下:第一回有评第二回无评第三回有评第四回无评第五回有评第六回无评第七回有评第八回无评第九回有评第十回无评第十一回无评第十二回至二十六回有评第二十七回至三十五回无评第三十六回至四十回有评并说“看这个区分,我们可以猜想当时钞手有二人,先是每人分头钞一回,故甲钞手专钞奇数,便有评;乙钞偶数,便无评;至十二回以下甲钞手连钞十五回,都有评;乙钞手连钞九回,都无评。
”因为他“仔细研究戚本前四十回,断定原底本是全有批评的,不过钞手不止一个人,有人连评钞下,有人躲懒便把评语删了。
”但我们如今细检戚本,实际情形绝不同胡适所列;乃如下表:第一回至第五回有评第六回无评第七回有评第八回无评第九回有评第十回无评第十一回无评第十二至二十六回有评第二十七回无评第二十八回有评第二十九至三十二回无评第三十三至四十回有评不独甲钞奇数、乙钞偶数的整齐说法不尽然;我以庚辰本逐字校毕戚本,乃知凡戚本无批的地方,在庚辰本里也没有;而且戚本不但未曾抄漏一条批,如第十三回十四回中,反有五条是庚辰本所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批语汇总(4)(卷4.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本卷共四回有批语308条,其中第二十五回91条,第二十六回89条,第二十七回59条,第二十八回69条: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若要直点名唤他来使用,一则怕袭人等寒心。
1269【侧批】是宝玉心中想,不是袭人拈酸。
二则又不知红玉是何等行为,若好还罢了。
1270【侧批】不知“好”字是如何讲?答曰:在“何等行为”四字上看便知。
玉兄每情不情,况有情者乎?都擦胭抹粉,簪花插柳的。
1271【侧批】八字写尽蠢鬟,是为衬红玉,亦如用豪贵人家浓艳饰插金带银的,衬宝钗、黛玉也。
却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
1272【夹批】余所谓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
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可知上几回非余妄拟也。
忽见袭人招手叫他。
1273【侧批】此处方写出袭人来,是衬贴法。
众人只说他一时身上不快,都不理论。
1274【侧批】文字到此一顿,狡猾之甚。
展眼过了一日。
1275【侧批】必云“展眼过了一日”者,是反衬红玉捱一刻似一夏也,知乎?王夫人见贾母不去,自己也便不去了。
1276【侧批】所谓一笔两用也。
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
1277【侧批】用《金刚咒》引五鬼法。
那贾环正在王夫人炕上坐了,命人点上灯,拿腔作势的抄写。
1278【侧批】小人乍得意者,齐来一玩。
只有彩霞还和他合的来。
1279【侧批】暗中又伏一风月之隙。
没良心的,才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280【夹批】风月之情,旨系彼此业障所牵。
虽云“惺惺惜惺惺”,但从业障而来。
蠢妇配才郎,世间固不少;然俏女摹村夫者犹多。
所谓业障牵魔,不在才貌之论。
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话。
1281【侧批】是大家子弟模样。
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内。
1282【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
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
1283【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
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说短的。
1284【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
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
1285【侧批】已伏金钏回矣。
凤姐三步两步,跑上炕去。
1286【侧批】阿凤活现纸上。
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
1287【侧批】补出素日来。
急的又把赵姨娘数落一顿。
1288【侧批】总是为楔紧五鬼一回文字。
凤姐笑道。
1289【侧批】两笑,坏急。
便说是自己烫的,也要骂人为什么不小心看着。
1290【侧批】玉兄自是悌弟之心性,一叹。
到明儿凭你怎么说去罢。
1291【侧批】坏急。
总是调唆口吻,赵氏宁不觉乎?知道他的癖性喜洁,见不得这些东西。
1292【夹批】写宝玉文字,此等方是正紧笔墨。
林黛玉自己也知道有这件癖性。
1293【夹批】写林代玉文字,此等方是正紧笔墨。
故二人文字虽多,如此等暗伏淡写处亦不少,观者实实看不出。
知道宝玉的心内怕他嫌脏。
1294【夹批】将二人一并,真真写他二人之心,玲珑七窍。
免不得贾母又把跟从的人骂一顿。
1295【侧批】此原非正文,故草草写来。
又向贾母道:“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
”1296【侧批】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浑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
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有许多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
1297【侧批】贼婆先用大铺排试之。
贾母听了,点头思忖。
1298【眉批】“点头思忖”,是量事之大小,非吝涩也。
日费香油四十八斤,每月油二百五十馀斤,合钱三百馀串,为一小儿如何服众?太君细心若是。
若是为父母尊亲长上点,多舍些不妨;像老祖宗如今为宝玉,若舍多了到不好。
1299【侧批】贼盗婆是自“太君思忖”上来,后用如此数语收之,使太君必心说诚服愿行。
贼婆,贼婆,废我作者许多心机摹写也。
便又往各院各房问安,闲逛了一回。
一时来至赵姨娘房内。
1300【侧批】有“各院各房”,接此方不觉突然。
可是我正没了鞋面子了。
1301【侧批】见者有分是也。
他还是个小孩子家,长的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也还罢了。
1302【侧批】赵妪数语,可知玉兄之身分,况在背后之言。
我只不服这个主儿。
1303【侧批】活现赵妪。
一面说,一面伸出两个指头儿来。
1304【侧批】活现阿凤。
走到门前,掀帘子向外看看无人。
1305【侧批】是心胆俱怕破。
明不敢怎样,暗里也就算计了。
1306【侧批】贼婆操必胜之权,赵妪已堕街中,故敢直出明言,可畏可怕。
我那里知道这些事。
罪过罪过。
1307【侧批】远一步却是近一步,贼婆贼婆。
靠你有些什么东西能打动了我?1308【侧批】探谢礼大小,是如此说法,可怕可畏。
便叫过一个心腹婆子来,在耳根底下嘁嘁喳喳说了几句话。
1309【侧批】所谓狐群狗党,大家难免,看官着眼。
那婆子出去了,一时回来,果然写了个五百两欠契来,赵姨娘便印了手模。
1310【侧批】痴妇痴妇。
并不顾青红皂白,满口里应着。
1311【侧批】有道婆作干娘者,来看此句。
“并不顾”三字,怕弑人,千万件恶事,皆从三字生出来,可怕可畏可警,可长存戒之。
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颜红发的鬼来。
1312【侧批】如此现成,更可怕。
1313【眉批】宝玉乃贼婆之寄名儿,况阿凤乎?三姑六婆之为害如此。
即贾母之神明,在所不免,其他只知吃斋念佛之夫人太君,岂能防悔得来?此作者一片婆心,不避嫌疑,特为写出。
看官再四着眼。
吾家儿孙,慎之戒之。
便倚着房门出了一回神。
1314【侧批】所谓“闲倚绣房吹柳絮”是也。
看阶下新迸出的稚笋。
1315【侧批】妙妙。
“笋根稚子无人见”,今得颦儿一见,何幸如之。
一望园中,四顾无人。
1316【侧批】恐冷落园亭花柳,故有是十数字也。
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1317【侧批】纯用画家笔写。
都在回廊上围着看画眉洗澡呢。
1318【侧批】闺中女儿乐事。
林黛玉笑道:“可是我倒忘了。
”1319【侧批】该云“我正看《会真记》呢。
”一笑。
林黛玉道:“我吃着好。
”1320【侧批】卿爱因味轻也。
卿如何担得起味厚之物耶?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1321【侧批】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
1322【侧批】此句还要候查。
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
1323【侧批】大大一泻,好接后文。
这里宝玉拉着黛玉的袖子,只是嘻嘻的笑,心里有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
1324【侧批】是已受镇,说不出来,勿得错会了意。
宝玉忽然“嗳哟”了一声,说:“好头疼!”1325【侧批】自代玉看书起,分三段写来,真无容针之空。
如夏日乌云四起,疾闪长雷不绝,不知雨落何时,忽然霹雷一声,倾盆大注,何快如之,何乐如之,其令人宁不叫绝。
登时乱麻一般,正都没个主见。
1326【侧批】写玉兄惊动若许多人忙乱,正写太君一人之钟爱耳。
看官勿被作者瞒。
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
1327【夹批】此处焉用鸡犬?然辉煌富丽,非处家之常也;鸡犬闲闲,始为儿孙千年之业。
故于此处必用“鸡犬”二字,方是一簇腾腾大舍。
别人荒张,自不必说,独有薛蟠比诸人忙到十分去。
1328【侧批】写呆兄忙,是愈觉忙中之愈忙,且避正文之絮烦。
好笔伏,写得出。
又恐香菱被人燥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
1329【侧批】从阿呆兄意中,又写贾珍等一笔,妙。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1330【侧批】忙到容针不能,以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
1331【夹批】忙中写闲,真大手眼,大章法。
次日王子腾自己亲来瞧问。
1332【侧批】写外戚,亦避正文之繁。
因此把他二人都抬到王夫人的上房内。
1333【侧批】收拾得干净,有着落。
贾政见不灵效,着实懊恼。
1334【侧批】四字写尽政老矣。
想天意该当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1335【侧批】念书人自应如是语。
赵姨娘、贾环等心中欢喜趁愿。
1336【侧批】补明赵妪进怡红,为作法也。
睁开眼说道,从今已后,我可不在你家了。
1337【侧批】“语不惊人死不休”,此之谓也。
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
1338【夹批】奇语。
所谓溺爱者不明,然天生必有是一段文字的。
一时又有人来回说:两口棺材都作齐备了。
1339【侧批】偏写一头不了又一头之文,真步步紧之文。
只闻得隐隐的木鱼声响。
1340【侧批】不费丝毫勉强,轻轻收住数百言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全在此处。
以幻作真,以真为幻,看书人亦要如是看为本。
想如此深宅,何得听的这样真切。
1341【侧批】作者是幻笔,合屋俱是幻耳,焉能无闻。
心中亦希罕。
1342【侧批】政老亦落幻中。
原来是一个癞头和尚与一个跛足道人。
1343【夹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
长官不须多话。
1344【侧批】避俗套法。
只因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
1345【夹批】石皆能迷,可知其害不小。
观者着眼,方可读《石头记》。
故此不灵验了。
1346【侧批】读书者观之。
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
1347【夹批】见此一句,令人可叹可惊,不忍往后再看矣。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1348【眉批】所谓越不聪明越快活。
沉酣一梦终须醒。
1349【侧批】无百年的筵席。
冤孽偿清好散场。
1350【侧批】三次锻炼,焉得不成佛作祖?至晚间,他二人竟渐渐的醒来。
1351【侧批】能领持颂,故如此灵效。
贾母、王夫人如得了珍宝一般。
1352【侧批】昊天罔极之恩,如何报得?哭杀幼而丧亲者。
林黛玉先就念了声“阿弥陀佛”。
1353【侧批】针对得病时那一声。
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
”1354【眉批】通灵玉听懒和尚三偈即刻灵应,抵却前回若于《庄子》反语录机锋偈子,正所谓物各有主也。
1355【眉批】叹不得见玉兄悬崖撒手文字为恨。
1356【回末批】先写红玉数行引接正文,是不作开门见山文字。
1357【回末批】灯油引大光明普照菩萨,大光明普照菩萨引五鬼魇魔法,是一线贯成。
1358【回末批】通灵玉除邪,全部只此一见,却又不灵,遇癞和尚、疲道人一点方灵应矣。
写利欲之害如此。
1359【回末批】此回本意是为禁三姑六婆进门之害,难以防范。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正是犹预不决神魂不定之际,忽听窗外问道。
1360【侧批】岔开正文,却是为正文作引。
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
1361【侧批】交代井井有法。
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
1362【侧批】潇湘常事出自别院婢口中,反觉新鲜。
林姑娘生的弱,时常他吃药,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
1363【侧批】闲言中叙出代玉之弱,草蛇灰线。
怕甚么,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到干净。
1364【侧批】此句令人气噎,总在无可奈何上来。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1365【侧批】此时写出此等言语,令人堕泪。
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
1366【夹批】却是小女儿口中无味之谈,实是写宝玉不如一鬟婢。
红玉听了,冷笑了两声,方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