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合料2012

合集下载

GBT14902-2012_预拌混凝土免费

GBT14902-2012_预拌混凝土免费

预拌混凝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 性能等级及标记,原材料和配合比,质量要求, 制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搅拌站(楼)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交货后的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 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200 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 矿渣硅酸盐水泥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9142 混凝土搅拌机 GB 10171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 13693 道路硅酸盐水泥
4.2.2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 和表3的规定。 表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 单位为毫米
等级 坍落度
S1
S2 S3 S4 S5 等级 F1 F2 F3 F4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表3 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
扩展直径 ≤340 350~410 420~480 490~550
Q-Ⅱ Q-Ⅲ Q-Ⅳ Q-Ⅴ ≥2 O00, ≥1 000, ≥500, 电通量 ≥4 000 <500 QS/C <4 000 <2 000 <1 000 注:混凝土试验龄期宜为28 d。当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与矿物掺合 料之和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 时,测试龄期可为56 d。 等级 Q-Ⅰ
表7 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等级划分
3.4 自密实混凝土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无需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密实的混凝 土。 3.5 纤维混凝土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掺加钢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 3.6 轻骨料混凝土 lightweight-aggregate concrete 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等配制的干表观密 度不大于1 950 kg/m3的混凝土。

GB50208-2011_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_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1)3 基本规定 (2)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7)4.1 防水混凝土 (7)4.2 水泥砂浆防水层 (10)4.3 卷材防水层 (11)4.4 涂料防水层 (14)4.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15)4.6 金属板防水层 (16)4.7 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 (17)5 细部构造防水工程 (18)5.1 施工缝 (18)5.2 变形缝 (19)5.3 后浇带 (20)5.4 穿墙管 (21)5.5 埋设件 (22)5.6 预留通道接头 (22)5.7 桩头 (23)5.8 孔口 (24)5.9 坑、池 (24)6 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 (25)6.1 锚喷支护 (25)6.2 地下连续墙 (26)6.3 盾构隧道 (27)6.4 沉井 (30)6.5 逆筑结构 (31)7 排水工程 (32)7.1 渗排水、盲沟排水 (32)7.2 隧道排水、坑道排水 (33)7.3 塑料排水板排水 (34)8 注浆工程 (35)8.1 预注浆、后注浆 (35)8.2 结构裂缝注浆 (36)9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7)附录B 现行建筑防水工程材料标准和现场抽样复验 (39)附录C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调查与检测 (41)本规范用词说明 (44)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

1.0.3 地下防水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必须经过科学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新技术运用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审,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1.0.4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1.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地下防水工程对房屋建筑、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2011年4月2日颁布2012年5月1日执行前言•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

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水泥的选择:•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没有列入主要控制项目,但水泥出厂检验报告中有细度检验内容;三氧化硫、烧失量和不溶物等化学项目可在选择水泥时检验,工程质量控制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标准宣贯(南通)

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标准宣贯(南通)
(high strength concrete)
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交货检验 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混凝土 种类代号 强度等级 代号
19
自密实 混凝土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纤维 混凝土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GB/T14902-2012
2012-12-31发布 2013-09-01实施 GB/T14902-2003 GB/T14902-1994
2012-12-31发布 2013-09-01实施 GB/T14902-2003 GB/T14902-1994
7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3.术语和定义
重混凝土
用重晶石等重骨料配制的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 kg/m3的混凝土。 重混凝土中的重晶石骨料密度为4300~4500kg/m3,具有吸附γ射线的 性能,因此可用重晶石骨料混凝土代替金属铅板屏蔽核反应堆和建造科 研、医院防X射线的建筑物。
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性能等 级及标记,原材料和配合比,质量要求,制备,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搅拌站(楼)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共引用36部国家和行业标准
本标准不包括交货后的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9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地方性标准DB

北京市地方性标准DB
5
8
15
4
含水量,%不大于
1
5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6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F类粉煤灰
1.0
C类粉煤灰
4.0
注:1、Ⅲ级粉煤灰主要用于无筋混凝土,不应用于结构钢筋混凝土。
2、C类粉煤灰安定性试验须合格。
4.2
4.2.1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指标应满足表4.2.1要求。
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指标 表4.2.1
序号
3对于最小截面尺寸小于150mm的构件混凝土(例如现浇楼板混凝土),宜采用较小坍落度,矿物掺合料宜采用较小掺量;
4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或环境温度较低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宜采用较小掺量。
6.1.3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6.1.3的规定,配制C15强度等级及以下的混凝土,可不受此表限制。
2
2.1
2.1.1矿物掺合料: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份,具有规定细度,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粉体材料。
2.1.2粉煤灰:从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分为F类和C类。
1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2C类粉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
硅灰质量指标表4.3.1
项目
技术指标
比表面积(m2/kg)
≥15000
二氧化硅含量(%)
≥85
含水量(%)
≤3.0
烧失量(%)
≤4.0
需水量比(%)
≤125
氯离子含量(%)
≤0.02
4.4
4.4.1钢渣粉质量指标应满足表4.4.1要求。
钢渣粉质量指标表4.4.1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

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人们开始研究添加外加剂的方法。

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强强度、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抗裂性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标准。

二、外加剂分类1. 水泥外加剂2. 矿物掺合料外加剂3.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4. 防水、防冻外加剂5. 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三、水泥外加剂标准水泥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加速剂、减水剂、膨胀剂等。

其标准如下:1. 缓凝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2. 加速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3. 减水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4. 膨胀剂:应符合GB8076-2008中的规定。

四、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标准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等。

其标准如下:1. 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2005中的规定。

2. 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2008中的规定。

五、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高效增强剂、高效稳定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高效减水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2. 高效增强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3. 高效稳定剂:应符合JG/T223-2007中的规定。

六、防水、防冻外加剂标准防水、防冻外加剂包括防水剂、防冻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防水剂:应符合GB/T18473-2008中的规定。

2. 防冻剂:应符合GB/T26527-2011中的规定。

七、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标准其他特殊功能外加剂包括防腐剂、防火剂、纤维增强剂等。

其标准如下:1. 防腐剂:应符合GB/T18474-2008中的规定。

2. 防火剂:应符合GB/T8624-2012中的规定。

3. 纤维增强剂:应符合JG/T3064-1999中的规定。

八、添加外加剂的比例根据不同外加剂的性质和用途,添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2012.3.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一、修订背景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是在原GB 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近20年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近二十年来,现代混凝土技术及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1、混凝土生产方式从现场生产逐渐变为工厂生产为主,今后预拌混凝土是发展方向;2、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渐提高,强混凝土应用日益增多,有应用,对混凝土质量保证要求提高;3、混凝土结构相关标准相继修订,配合比设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新老《标准》目录对比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说明:新《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二、《标准》适用范围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培训三、混凝土质量性能要求3.1 拌合物性能坍落度、维勃稠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低塑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新增新增表3.1.2-2 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等级划分表3.1.2-3 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F1F2F3F4F5F6坍落度测定维勃稠度测定仪示意图扩展度测定扩展度测量表3.1.2-4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3.1.3 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是施工要求的前提3.1.5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表3.1.8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说明:⏹3.1.9 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含3.2 混凝土力学性能3.2.2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3.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3.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3.3.2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水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注:表3.3.2引用自《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说明: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气候分有抗渗要求的结构,应根据所承受的水头、混凝土水化生成物—硫酸盐反应抗硫酸盐侵蚀试验采用干湿循环法:3.3.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说明RCM法测量混凝阳极NaOH溶液阴极NaCI溶液直流稳压电源有机硅橡胶套说明:在海洋等氯离子侵蚀环境下,氯离子2、当采用电通量划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50%时,测试龄期可为56d。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应采取保证连续供应的措施,并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进场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D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

同一生产厂家、同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O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2)对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指标进行检验,压碎指标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检验。

应对细骨料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进行检验。

3)应对矿物掺合料细度仕匕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抗压强度比)、烧失量指标进行检验。

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硅灰不超过30t为一检验批。

4)应按外加剂产品标准规定对其主要匀质性指标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检验批。

5)当采用饮用水作为混凝土用水时,可不检验。

当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或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来源水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验。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

(3)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方应提供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和混凝土运输单。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浇筑前现场应先检查验收下列工作:1)隐蔽工程验收和技术复核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检查并确认施工现场具备实施条件;4)应填报浇筑申请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天然类
按来源分
人工类
工业废 料类

分类
胶凝 性的

按化 学活 性分 火山 灰活 性的 惰性 的
常用种类
矿渣微粉
概述
粉煤灰
常用 种类
硅灰
天然沸石粉
概述
应用
20世纪 世纪50~60年代 节约水泥 年代: 世纪 年代
80年代 环境保护 年代: 年代

80年代 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 年代: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 年代 90年代 改善混凝土的 年代: 年代 性能, 性能 高强高性能砼
矿物掺合料

定义

以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 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 为主要成分 水泥、 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 水泥、改善混凝 土性能且掺量大于水泥质量 具有火 大于水泥质量5%具有 具有火 土性能且掺量大于水泥质量 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的粉体材料。 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混凝土的第六组分 。
均匀性
多数国家没有规范 我国标准中未规定 美国、 美国、日本等有规定 粉煤灰的性能对混凝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粉煤灰的品质指标
表 粉煤灰的分级及品质指标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细度(45um 方孔筛筛余), (不大于/ %) 需水量比,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烧矢量,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含水量,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不大于/ mm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F 类粉煤灰 5.0 C 类粉煤灰 1.0 4.0 3.0 1.0 5.0 8.0 15.0 95.0 105.0 115.0 技术要求(不大于/ %) Ⅰ级 12.0 Ⅱ级 25.0 Ⅲ级 45.0
需水量比——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 需水量比——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
Pw(%)=G2/G1×100 = 式中Pw——需水量比 需水量比(%) 式中 需水量比 G1——水泥胶砂需水量 水泥胶砂需水量(ml) 水泥胶砂需水量 G2——粉煤灰胶砂需水量 粉煤灰胶砂需水量(ml) 粉煤灰胶砂需水量 粉煤灰分级的重要依据: 粉煤灰分级的重要依据 Pw不大于 不大于95% 不大于 Pw不大于 不大于105% 不大于 Pw不大于 不大于115% 不大于 Pw不仅与细度有关 还与颗粒形状有关 细小的球形颗粒减水效 不仅与细度有关,还与颗粒形状有关 不仅与细度有关 还与颗粒形状有关: 果好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耐久性 烧失量——抗冻性与抗碳化能力 抗冻性与抗碳化能力 烧失量 水化热 水化速度减慢, 水化速度减慢,水化热减少 干缩及弹性模量 干缩减少;弹性模量早期下降, 干缩减少;弹性模量早期下降,后期 逐步提高
高炉矿渣微粉
定义 在高炉炼铁过程 中排出的非金属矿 物熔渣, 物熔渣,通过粉磨 所得到的一种粉状 物料 分类 气淬矿渣 水淬矿渣 碱性矿渣——CaO、 碱性矿渣 、 Al2O3含量高于二氧化硅, 含量高于二氧化硅, 活性高 酸性矿渣——二氧化硅 酸性矿渣 二氧化硅 含量较高, 含量较高,活性低
粉煤灰的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 结晶矿物 矿物组成
铝硅酸盐矿物:莫来石, 石英 铝硅酸盐矿物:莫来石,α-石英 硫酸盐矿物:磁铁矿, 硫酸盐矿物:磁铁矿,赤铁矿
玻璃体: 以硅、 玻璃体: 70%~85%以硅、铝氧化物 以硅
炭粒: 炭粒:少量
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 对粉煤灰性质的影响:活 性 低钙粉煤灰——玻璃体成分、结构、性质,正常温度是惰性,玻 玻璃体成分、 低钙粉煤灰 玻璃体成分 结构、性质,正常温度是惰性, 璃体含量越高, 璃体含量越高,活性越高 高钙粉煤灰——富钙玻璃体,活性较高,有一定自硬性,结晶 富钙玻璃体,活性较高,有一定自硬性, 高钙粉煤灰 富钙玻璃体 矿物的作用
细度和比表面积
影响需水性的原因
空隙填充效果 大颗粒中含炭量高 大颗粒中多孔的海绵状颗粒数多 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45微米筛余百分数为细度指标 微米筛余百分数为细度指标 测定方法 筛余百分数( 微米筛余百分数为细度指标 微米筛余百分数为细度指标) 筛余百分数(45微米筛余百分数为细度指标) 勃氏法 粒径法
CaO含量 含量
有害成分 惰性碳分:使活性成分减少; 惰性碳分:使活性成分减少; 用水量增加; 用水量增加; 密实度降低; 密实度降低; 使引气剂、减水剂等掺量改变; 使引气剂、减水剂等掺量改变; 外观颜色和均匀性。 外观颜色和均匀性。 限制规定: 限制规定: 5%,8%,15%(烧失量) , , (烧失量)
粉煤灰
分类 GB/T1596-2005《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 煤灰》 煤灰》 依技术要求不同分三个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与粘土相似) 化学组成(与粘土相似)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SiO2、Al2O3、Fe2O3、CaO、未燃尽的炭粒 、 、 、 、 主要活性物质:活性SiO2(玻璃体 玻璃体SiO2),活性 主要活性物质:活性 玻璃体 ,活性A12O3 (玻璃 玻璃 游离氧化钙) 体A12O3 ), f-CaO(游离氧化钙 游离氧化钙 化学组成的要求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对其性能有一定性影响,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对其性能有一定性影响,有时甚至是关键性 的影响。 的影响。 一是规定能够确保粉煤灰质量的有效成分的最小含量; 一是规定能够确保粉煤灰质量的有效成分的最小含量; 二是限制粉煤灰中有害成分的最大含量。 二是限制粉煤灰中有害成分的最大含量。
火山灰活性指数
火山灰反应 火山灰材料与氢氧化钙作用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 产物的反应 火山灰活性 表征在常温下火山灰与氢氧化钙之间反应能力的 指标 两方面的含义: 两方面的含义:反应发生的潜力 反应发生的速度
火山灰活性指数
火山灰活性成 分 主要是玻璃微珠和海绵状玻璃体 主要是玻璃微珠和海绵状玻璃体 结晶体如石英、莫来石基本上是惰性的, 结晶体如石英、莫来石基本上是惰性的,炭粒也是 惰性,富铁微珠活性也较低, 惰性,富铁微珠活性也较低,甚至是惰性的 火山灰活性的评定方法 化学试验方法——化学反应性(活性) 化学反应性(活性) 化学试验方法 化学反应性 力学试验方法——强度(粉煤灰化学活性与物理性 强度( 力学试验方法 强度 能两方面的贡献) 能两方面的贡献)
安定性与干缩性能
影响安定性的成分—耐久性 影响安定性的成分 耐久性
MgO 高钙粉煤灰中的f-CaO 高钙粉煤灰中的
干缩性能—开裂 干缩性能 开裂
来自水泥石的干缩 不同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水泥石的干缩影响不同, 不同粉煤灰、不同掺量对水泥石的干缩影响不同, 一般地,在相同水胶比下,当掺量小时, 一般地,在相同水胶比下,当掺量小时,干缩增大 当掺量大时, 当掺量大时,干缩减小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烧矢量,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含水量,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三氧化硫,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不大于/ mm 强度活性指数,不大于/ %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70.0 C 类粉煤灰 5.0 F 类粉煤灰 C 类粉煤灰 1.0 4.0 3.5 1.0 8.0

粉煤灰的颗粒组成 粉煤灰的颗粒组成
渣状颗粒
海绵状玻璃渣粒: 海绵状玻璃渣粒 燃烧温度不够高 炭粒: 形状不规则的多孔体, 结构疏松,易碎 易碎,吸水性高 炭粒: 形状不规则的多孔体, 结构疏松,易碎,吸水性高
钝角颗粒
未熔融或部分熔融的颗粒, 大部分是石英颗粒,数量不多 未熔融或部分熔融的颗粒 大部分是石英颗粒 数量不多
粉煤灰的颗粒组成 粉煤灰的颗粒组成
珠状颗粒 漂珠:薄壁空心,有的壁上有极小针孔状洞穴粒粗, 漂珠:薄壁空心,有的壁上有极小针孔状洞穴粒粗,能浮 于水面, 较高( 于水面, SiO2较高( 55%~61%)壁薄易碎,绝热和绝缘 )壁薄易碎, 性能好 空心沉珠: 厚壁 壁密实无孔占 壁密实无孔占50%~70%, 不能漂浮 强度很 不能漂浮,强度很 空心沉珠 厚壁,壁密实无孔占 高, 对砼性能贡献重要 复珠: 子母珠, 复珠 子母珠 粗的薄壁微珠黏结了细小的玻璃微珠 密实沉珠: 密实沉珠 含量多 富铁微珠: 颜色深,有磁性 富铁微珠 颜色深 有磁性
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SiO2、Al2O3、Fe2O3含 量
SiO2、Al2O3是铝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含量多些为好,尤其 是铝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含量多些为好,尤其SiO2 的成分应 有保证 Fe2O3成分看法不一 我国三者含量在70%以上,规范中没有作规定。 以上, 我国三者含量在 以上 规范中没有作规定。
经济组分
功能组分
矿物掺合料
作用
形态效应: 轴承滚珠” 形态效应:“轴承滚珠”
微集料效应:细度比水泥粒子小,最密 微集料效应:细度比水泥粒子小, 实填充——强度、抗渗性 强度、 实填充 强度
化学活性效应:氧化硅、 化学活性效应:氧化硅、氧化铝与氢氧 化钙的火山灰活性反应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优良特性, 避免或减弱不良影响。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优良特性, 避免或减弱不良影响。
粉煤灰
定义 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粉状材料, 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粉状材料, 燃煤电厂(排放大户)排出的主要固体废 燃煤电厂(排放大户) 物。
粉煤灰
分三个阶段形成
比表面积最小的密实球体 比表面积减小的玻璃体 多孔炭粒
粉煤灰
分类 GB/T1596-2005《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 煤灰》 煤灰》 依煤种不同分 F类——无烟煤和烟煤 ——无烟煤和烟煤 C类——褐煤或次烟煤,氧化钙含量 ——褐煤或次烟煤, 褐煤或次烟煤 大于10% 大于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