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中国酒店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酒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酒店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7月目录1、存量时代,中高端连锁酒店是下一竞争高地 (4)1.1、增速放缓,进入存量整合时代 (4)1.2、有限服务连锁酒店方兴未艾 (6)1.3、成本压力下,ADR 提升迫在眉睫 (7)2、航空视角下的酒店周期轮动 (9)2.1、酒店周期属性具有特殊性 (9)2.2、航空高频数据可以及时跟踪需求恢复情况 (10)2.3、酒店投资时钟与估值 (12)3、酒店成长三重奏:结构、集中度、地域 (14)3.1、结构性机会来自中高端酒店增长:成长驱动力 (14)3.2、连锁化是集中度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成长高度 (16)3.3、三四线城市潜力依然较大:成长广度 (20)4、疫情凸显连锁酒店投资回报率、抗风险力优势 (22)4.1、高投资回报率下,新进入者更愿意加盟经营 (22)4.2、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品牌连锁酒店将涅槃重生 (23)5、企业分析 (24)5.1、三足鼎立,全品牌矩阵 (24)5.2、透过数据看酒店集团竞争优势与潜能 (25)5.3、锦江酒店(600754.SH) (28)5.4、首旅酒店(600258.SH) (29)1、存量时代,中高端连锁酒店是下一竞争高地酒店业经过近20 年高速发展,正在步入成熟阶段。
行业增速放缓的背后,是酒店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
存量竞争下有限连锁酒店方兴未艾,较传统星级酒店更贴近新兴消费群体的偏好。
成本压力下,经济型酒店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1.1、增速放缓,进入存量整合时代截至2018 年末全国住宿设施共48.2 万家,客房总规模1816.4 万间。
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饭店星级评定标准,星级饭店评定体系的住宿设施最小客房数规定为15 间。
以15 间客房为限,可以将我国住宿业市场分为两个部分。
15 间以上规模的设施,称为酒店类住宿业(以下简称“酒店”),通常在提供住宿之外,亦为住客提供餐厅、会议等服务;15 间以下的,称为其它住宿业,包括民宿、公寓、露营等。
Fastdata极数:2019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 NASA推出太空酒店接轨空间 站预计2024年开业
• 亚朵 LAB 正式发布 • 锦江国际筹措35亿资金,支持
旗下流动性困难酒店渡过难关 • 首旅如家:有还款压力的特许
加盟酒店可将还款展期3个月 • OYO在美国裁掉了约360人 • 住集团旗下超5000多家酒店,
推行智能化无接触服务 • 疫情期间酒店业停摆
• 2018年9月,战略轮10亿 美元,软银、光速、红 杉及CREENOAKS投资
• 2018年9月,Grab战略投 资1亿美元。
• 收购联合办公初创企业Innov8、 欧洲民宿品牌Leisure、中国连 锁酒店品牌千屿,推出中国战 略2.0
• OYO酒店进驻中国超过2000个 市 县 , 合 作 酒 店 超 过 19000 家 , 客房超85万间。
2019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Fastdata极数
数据说明
• 移动端数据:通过SDK的形式获取用户移动端APP使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频次、时长、浏览路径、订单、移动支付等维度数据的收集,上报、存 储及统计分析。
• PC端数据:针对特定类型平台进行不同维度及口径的数据抓取、数据结构化处理、存储及统计分析。 • 宏观数据:来源渠道主要包括Wind、choice、彭博及国家相关统计机构等。 • 统计周期:报告重点数据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由于疫情影响,未采用2020年1-2月相关数据,在行业摆脱疫情影响恢复正常经营后,我们
同比增速(%)
中国星级酒店市场规模(亿元)
18%
1,500 1,200
900
1,023
1,167
1,263
1,287
1,305
15% 12% 9%
上海酒店行业分析报告

上海酒店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酒店行业也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本报告旨在对上海酒店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前的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市场概述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
酒店行业也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
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的酒店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同时,上海的酒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档酒店和花园式酒店在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三、市场竞争上海的酒店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有众多的酒店品牌。
其中,国内品牌如如家、锦江之星等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国际品牌如万豪、希尔顿等也在上海拥有多家酒店。
此外,共享经济的兴起也给酒店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民宿和短租公寓等新兴业态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四、消费者需求分析上海的酒店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且不断变化。
一方面,商务人士对高品质的商务酒店需求较高;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的增长也带动了中低档酒店的需求。
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高端酒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五、经营状况分析上海的酒店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大部分酒店保持稳定的入住率和收益增长,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过,也有一些小型酒店面临经营困难,难以与大型酒店集团竞争。
六、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上海酒店行业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上海国际旅游中心的建设和不断增加的国内外游客,酒店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兴业态如民宿和短租公寓也将逐渐发展壮大。
七、结论上海酒店行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形象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上海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但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酒店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酒店行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八、参考文献1. 《上海酒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华泰证券研究报告,2019年。
2023年酒店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酒店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申明 (4)一、酒店业发展模式分析 (4)(一)、酒店地域有明显差异 (4)二、酒店企业战略选择 (5)(一)、酒店行业SWOT分析 (5)(二)、酒店企业战略确定 (6)(三)、酒店行业PEST分析 (6)1、政策因素 (6)2、经济因素 (7)3、社会因素 (8)4、技术因素 (8)三、酒店行业政策环境 (8)(一)、政策持续利好酒店行业发展 (8)(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9)(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9)(四)、宏观环境下酒店行业定位 (10)(五)、“十三五”期间酒店业绩显著 (10)四、2023-2028年宏观政策背景下酒店业发展现状 (11)(一)、2022年酒店业发展环境分析 (11)(二)、国际形势对酒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2)(三)、酒店业经济结构分析 (13)五、酒店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分析 (14)(一)、中国酒店市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4)(二)、酒店行业结构分析 (15)(三)、酒店行业各因素(PEST)分析 (16)1、政策因素 (16)2、经济因素 (16)3、社会因素 (17)4、技术因素 (17)(四)、酒店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8)(五)、酒店行业特征分析 (18)(六)、酒店行业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19)六、酒店业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19)(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酒店业的影响 (19)(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对酒店业的影响 (20)(三)、国内突出经济问题对酒店业的影响 (20)七、酒店产业发展前景 (21)(一)、中国酒店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估 (21)(二)、酒店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1)(三)、中国酒店行业市场增长点 (22)(四)、酒店行业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2)(五)、酒店产业与互联网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3)(六)、酒店国际合作前景广阔、人才培养市场大 (23)(七)、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4)(八)、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5)(九)、酒店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5)八、“疫情”对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26)(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酒店业的建议 (26)(二)、关于酒店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27)(三)、突破酒店企业疫情的策略 (27)九、酒店行业多元化趋势 (28)(一)、宏观机制升级 (28)(二)、服务模式多元化 (28)(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8)(四)、社会化特征增强 (29)(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9)(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9)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29)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30)(七)、呈现集群化分布 (30)(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酒店发展 (31)(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31)(十)、个性化定制受宠 (31)(十一)、品牌不断强化 (32)(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32)(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32)(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33)十、未来酒店企业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33)(一)、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结构 (33)(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34)1、制定总体人才引进计划 (34)2、渠道人才引进 (35)3、内部员工竞聘 (35)(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35)十一、酒店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36)(一)、在酒店行业中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商机 (36)(二)、借助酒店行业市场差异赢得商机 (37)(三)、借助酒店行业服务差异化抓住商机 (37)(四)、借助酒店行业客户差异化把握商机 (38)(五)、借助酒店行业渠道差异来寻求商机 (38)申明中国的酒店业在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下逐步发展,呈现出一个积极整合资源以提高粘连性的耐寒时代。
传统酒店的转型--“旅居养老”型酒店

12农场经济管理 (2019/8)Farm Economic Management【作者简介】付菡(1991—),女,硕士,安顺学院,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
传统酒店的转型付菡(安顺学院)【摘要】 近年来,酒店盈利压力与日俱增,竞争越发激烈。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养老观念不断进步,“旅居养老”概念深受老龄人士青睐,酒店转型进入养老行业有较大的可行性。
本文主要从酒店转型为旅居式养老型酒店的可行性和转型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面临转型的酒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酒店转型;“旅居养老”;养老型酒店—“旅居养老”型酒店据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在2019年4月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酒店市场景气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酒店平均景气指数为-9,与2018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1个指数点,降幅显著,而中国酒店供给数量增幅虽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持续增长趋势,对整个酒店行业来说,竞争越加激烈,酒店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
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突破2.95亿,占总人口的17.9%,而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万张,每千名老龄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很难满足老龄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养老产业的市场将快速增长。
自2016年起,以开元酒店管理集团和首旅集团为代表,将北京、杭州的部分酒店业态改造成养老机构、养老综合旅居体,进军养老市场,获得了较为不错的收益。
除养老机构外,“旅居养老”模式也逐渐受到低龄化老人和健康活力型老人的喜爱。
一、“旅居养老”及“旅居养老”型酒店概述1.“旅居养老”2015年12月由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评价标准》对“旅居养老”这一概念做了定义:老年人在常住地域以外的地域旅行并居住,单次旅居时间超过15日,在旅居过程中,享受各类适老服务,进行养老的生活模式。
“旅居养老”融合了“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特点,与传统旅行团的行程紧凑、行色匆匆不同,“旅居养老”更多体现了“旅游+养老”的一种慢生活、养身心特质,老龄人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较为深入地体会到不同地域的不同生活方式,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旅养”的目的。
华住集团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华住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酒店管理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酒店住宿服务。
本文通过对华住集团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根据华住集团2020年度财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526.2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384.80亿元,非流动资产为141.41亿元。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从资产结构来看,华住集团流动资产占比较大,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同时,非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小,说明公司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集中于主营业务。
(2)负债结构分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住集团负债总额为452.2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356.80亿元,非流动负债为95.41亿元。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从负债结构来看,华住集团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同时,非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小,说明公司长期偿债压力相对较小。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2020年,华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0.48亿元,同比增长5.98%。
其中,酒店业务收入为135.82亿元,同比增长6.21%;其他业务收入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5.26%。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酒店业务收入占比最大,表明酒店业务是华住集团的核心业务。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但仍有增长空间。
(2)毛利率分析2020年,华住集团毛利率为29.81%,较上年同期提高0.82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酒店业务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
(3)净利率分析2020年,华住集团实现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7.77%。
净利率为3.48%,较上年同期提高0.17个百分点。
三、经营成果分析1. 经营规模分析2020年,华住集团客房总数达到628.72万间,同比增长4.69%。
疫情后酒店行业复苏情况分析

疫情后酒店行业复苏情况分析1酒店:龙头领衔疫情后行业复苏,长期成长确定性高1.疫情改变供需格局或驱动周期拐点加速到来酒店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疫情前行业已进入探底磨底阶段。
本轮酒店复苏周期始于2015年底,在供给结构优化、需求企稳回升的背景下,中国酒店行业开启了新一轮景气周期;18Q3以来,受宏观经济/消费下行压力以及高基数的影响,酒店经营数据增速持续回落,19Q1三大酒店龙头同店RevPAR增速转负,已经进入供需关系调整的探底磨底阶段。
20Q1受疫情冲击,RevPAR历史性下挫,三大龙头酒店华住/锦江/格林均下跌超过50%,大幅击穿此前周期底部位臵。
图1:酒店龙头全部门店RevPAR同比增速2疫情后酒店需求快速反弹,呈现V字形复苏趋势。
20Q1季度后国内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出行需求自2季度来快速恢复。
根据据民航局10月15日公布数据,9月完成旅客运输量4793.9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5%,其中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4775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国内航空需求已经基本恢复。
尽管入境旅客住宿需求难以修复,但出境游旅客中休闲为目的的旅客大概率转向境内旅游目的地,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该部分需求(根据2019年数据,我国出境游和入境游人次基本持平,一般而言,酒店客户中商务和休闲旅客各占一半)。
受益需求回暖,龙头酒店入住率20Q2相比Q1同比降幅大幅缩窄,华住9月RevPAR同比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参照往年周期情况,行业景气指标入住率与PMI强相关:当前整体PMI已于3月起回到荣枯线上方,尤其是与酒店需求直接相关的商务活动、服务业PMI,3月以来维持上涨,9月数据已经接近了2013年以来的历史高点。
看好未来商务休闲出行需求持续复苏,驱动酒店行业入住率回增。
图79:民航及铁路客运量图80:TOP4酒店龙头入住率图81:近期PMI回暖图82:PMI是入住率进一步回暖的预示性指标疫情加速酒店供给出清,或驱动周期拐点加速到来。
财务分析报告锦江酒店(3篇)

第1篇一、引言锦江酒店作为中国著名的酒店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酒店服务。
本报告通过对锦江酒店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锦江酒店资产总额逐年增长,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大,主要为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这说明锦江酒店在经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回收资金,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2)负债结构分析锦江酒店负债总额逐年增长,其中流动负债占比最大,主要为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
这说明锦江酒店在经营过程中,主要依靠短期借款来满足资金需求。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锦江酒店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主要得益于酒店业务的拓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其中,客房收入占比最大,其次是餐饮收入。
(2)毛利率分析锦江酒店毛利率在近三年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锦江酒店在提升酒店服务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盈利能力。
(3)净利率分析锦江酒店净利率在近三年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锦江酒店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成本控制。
三、盈利能力分析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毛利率锦江酒店毛利率在近三年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锦江酒店在提升酒店服务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盈利能力。
(2)净利率锦江酒店净利率在近三年内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锦江酒店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成本控制。
2. 盈利能力分析结论锦江酒店在近三年内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波动较大。
这主要得益于酒店业务的拓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流动比率锦江酒店流动比率逐年提高,说明锦江酒店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锦江酒店速动比率逐年提高,说明锦江酒店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 偿债能力分析结论锦江酒店在近三年内偿债能力较强,短期偿债风险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2010
2011
2012
2013
注释:CAGR为复合年均增长率=(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年数)-1
36.1 3.3
CAGR=26.6%
2014
国内旅游人次(亿)
50.0
44.4
40.0
4.6
3.9 3.4
2015
2016
2017
70.0
59.4
60.0
5.1
50.0
40.0
酒店提前预定天数
61.0%
7天及以上 6
5
4
3
10.1%
1.4%
1.8%
2 提前1天 当天
2.5%
3.5%
5.4%
14.3%
提前7天及以上 提前6天
提前5天
提前4天
提前3天
提前2天
提前1天
当天
14
时间偏好——什么时间预订?
七成以上用户会选择下午或夜间预定酒店
酒店预定时间
凌晨 5.1%
上午 20.8%
2000.0 1900.0
11080 2151.5
CAGR=-2.6%
10466
9861
2106.8 2027.3
9775 2158.0
CAGR=-2.3%
11500
11000
10500
10000
9586
9500
9000
1988.4
8500
1800.0
800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
30.0
20.0 10.0
0.0
2018E
6
酒店业产业链图
资源端
国内酒店集团
渠道端
OTA综合平台
营销端
UGC社区
酒店预订平台
分
国外酒店集团
销
万豪&喜达屋
招待所
希尔顿
单体酒店
旅店
洲际
民宿
传统渠道 旅社 酒店
华住 首旅如家
其他渠道
铂涛旅行
媒体
直销 & 服务触达
分销
用户端
营销
7
酒店业运营现状——传统式酒店
下午 37.7%
夜间 36.4%
6.1% 6.0% 6.1% 6.0% 6.2% 5.4%
4.4%
6.6% 6.9% 6.5% 6.4% 6.4% 6.5%
6.0%
4.5%
2.4%
2.8%
1.2%
0.6% 0.3% 0.2% 0.3%
我国酒店行业品牌集群已形成,三巨头的品牌布局清晰完善
酒店集团CR10市场份额
CR10=67.2%
1.0%
首旅如家
港中旅
11.9%
1.1%
华住
都市 2.4%
尚美生活
11.7%
3.0% 格美 海航
东呈国际
5.9% 6.7%
2.5%
酒店三巨头品牌布局
高 端
精 品
简 约
2018-2019中国酒店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1. 酒店行业发展概况 2. 酒店用户多维洞察 3. 典型酒店预订平台用户画像 4. 酒店行业趋势分析
1
Part One
酒店行业发展概况
3
酒店定义
根据酒店的发展形态,将酒店分为传统式酒店和个性化酒店
酒店
传统式酒店
个性化酒店
• 定义:能为客人提供酒店和餐饮等综合性服务的专 门酒店设施
净利率高峰
三大有限服务酒店集 团达到净利率峰值
三公消费受限
出租率进入上升周期
营改增落地; 万豪收购喜达屋;
1996
2012
2014
2017-2018
1993
2010
2013
2016
经济型酒店萌芽
精品酒店快速发展
OTA诞生
共享住宿出现
锦江之星诞生
星级酒店评级标准
“互联网+”与酒
民宿管理办法出台
放宽参评酒店范围
注释:酒店数量为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中,完成经营数据填报的酒店
各星级酒店经营情况
条形长短代表同类数值大小
与2017Q4对比
2018Q1
数量
平均房价 平均出租率 (元/间夜) (%)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四星级 五星级 合计
62 1683 4613 2401 827 9586
105.9 161.2 208.2 328.7 626.5 343.1
42.3 47.5 47.7 50.8 56.5 50.6
9
酒店业运营现状——个性化酒店
依托于共享经济,共享住宿备受资本瞩目,处于高速增长期
共享住宿
交易规模
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交易规模约14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
房源数量
2017年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
参与者人数
2017年共享住宿参与者约7800万人,其中房客约7600万人
• 特点: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 包含:星级酒店、招待所、旅馆等
• 定义:由个人业主或商业机构为居住需求消费者提 供个性化设施及服务的酒店选择
• 特点: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性价比高 • 包含:青年旅社、民宿、农家院、共享住宿等
4
酒店行业发展阶段
历经黄金时代与微利阶段,如今共享住宿、智慧酒店为酒店行业增添新元素
出行中一次的频率占七成,出游是住客入住酒店的最大原因
出行频率情况
出行目的划分
1次 2-5次 5次以上
71.0%
7.7% 21.3%
商务出差 33.4%
家庭亲子 24.7%
朋友出游 14.9%
情侣出游 11.2%
独自出游 6.7%
其他 6.8%
代人预订 2.3%
时间偏好——提前多少天开始预订?
大多数用户选择当天或提前一天预定酒店,仅一成用户会提前一周及以上预订
豪华酒店 中高端星级酒店 经济型连锁酒店
金字塔结构稳定发展
1990-2001
中产崛起 政策红利
行业黄金十年
2002-2012
成本上行 同质化竞争加剧
行业进入微利阶段
2013-2015
品牌优势、文化优势 精细化定位、科技赋能
经营模式百花齐放
2016-2018
星级酒店崛起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第 一版《旅游涉外饭店 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高 端 中 高 端
商 旅
高 端
中 端
经 济
酒店业运营现状——传统式酒店
近五年来,星级酒店不断减少;营收在2017年有所增长,但整体仍呈现下降趋势
中国星级酒店数量营收情况
营收(亿元)
数量(家)
11245 2700.0
2600.0 2500.0
2400.0
2292.9
2300.0 2200.0 2100.0
融资情况
2017年共享住宿行业融资额约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180%
酒店业融资事件
智慧酒店、主题酒店、民宿三类酒店,最受资本追捧
2018年酒店业图表融标资题事件统计
2018年酒店业融资方向统计
40 34
26 19
天使轮
A轮
B轮
之后轮次
11
2
Part Two
酒店用户多维洞察
12
出行类型——出行几次?为什么出行?
店产业加速融合
智慧酒店、主题酒店成新宠
跨界合作不断
5
旅游业市场规模
2018年国内旅游人次有望突破60亿,大众旅游时代已然来临,刺激酒店业发展
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与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
8.0
CAGR=18.9%
7.0
6.0
5.0
4.0
3.0
21.0
2.0
1.3
1.0
26.4 1.9
32.6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