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曲《天山诗画》演奏析

合集下载

中国扬琴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扬琴的历史与发展
二、中国扬琴演奏技术及扬琴
第一、中国现代扬琴的演奏技法
扬琴流传中国这段历史上,演化出各种演奏技术,却混乱烦杂。至《琴学新篇》出版才提出“传统扬琴竹法十度的规范”,20世纪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沂甫将扬琴演奏技术概括为“八法”;扬琴演奏家项祖华针对扬琴的技术特点、音乐符号,以及术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提出“新十度”的扬琴技术。这些演奏技法和策略就是扬琴的技术。因为理论和技术的提出,为扬琴理论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一、中国扬琴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扬琴的三大体系
扬琴作为击奏弦鸣乐器,它遍及世界,要想了解扬琴的艺术风格,了解它的体系是基本。为区分它而进行了分类,现在扬琴被分成: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中国扬琴体系三个体系。
(一)、欧洲扬琴体系
欧洲的扬琴起源几乎没有记载,但扬琴确实在欧洲的乐器中有重要的地位,自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扬琴活跃有机会活跃社会各阶层,掀起一阵扬琴潮流,受到人们的爱慕。演奏的声响浓厚不失格调,鼎盛时期已经有无数扬琴奏鸣曲、协奏曲、重奏、独奏诞生。
(三)、四川扬琴流派
四川扬琴的发展就是四川琴书的发展,四川琴书是四川地方音乐的曲艺表演形式之一,一边说一边唱是其特点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点,扬琴的加入无疑是一个进步,到现在扬琴现已是这一派中的主杆,发展出两派为北南两派,一派主调豪放、依赖技巧;一派柔婉、细致、音润醇厚。
(四)、东北扬琴流派
东北扬琴音乐在南方不多见,它的发展方向很多受东北皮影戏音乐的影响,现东北扬琴发展至今所走过的百年历史上,已经是东北艺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东北皮影戏少不了伴奏,扬琴和四胡经常用作伴奏乐器,但并不固定也非主奏乐器。东北扬琴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吸收和创新,通过这股兼容性和开放性,使它拥有多样的技法清脆而豪放的艺术风格,这是东北扬琴发展下来的坚实的基础。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分析与解读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分析与解读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分析与解读摘要:黄河是我国当代著名扬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不仅在扬琴的演奏及教学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扬琴作品的创作上同样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本文通过对《天山诗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创作风格以及演奏技巧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来展示天山的绮丽风光,天人合一的意境。

关键词:扬琴创作特点演奏技巧扬琴是一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击奏弦鸣乐器。

扬琴又称洋琴、扇琴、蝴蝶琴等,14世纪流行于欧洲,自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一件重要的并且是惟一的民族击弦乐器。

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击弦乐器,中国扬琴以其音色明亮、颗粒性强、音域宽且节奏感明显等特点在民族乐器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扬琴曲《天山诗画》的背景起源黄河,我国当代扬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早年他跟随扬琴大师项祖华教授和郑宝恒教授学习,1982年留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目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扬琴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黄河老师热爱祖国的山河大川,把自己所闻所感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带领我们一起去感受新疆天山的壮丽与秀美。

这是一首富有新疆风格的曲子。

引子部分是对天山风光的总体呈现,作为全曲的第一句,八度齐竹的六连音营造了一种纵目远眺绮丽风光的氛围。

慢板部分以轮音与左右手交替的单音技术为主,音乐掺入了人的情感,采用了二声部对位写法,加强了复调音乐的色彩性和对比性,深情的赞美了大自然的绮丽美景。

华彩插部是集中力量宣泄情感的部分,连续快速的和声音程演奏,自由的节奏表达了激情豪放之情。

快板部分的音乐视角由自然风景转向描写欢快热烈的民俗场景。

二、扬琴曲《天山诗画》的作品分析1.曲式分析。

(1)旋律构成。

整部作品以单一旋律为主,变奏的手法在各个段落之间相互结合,八度齐竹和大段轮音的使用,使乐曲变得富有张力。

创作者还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调式语言,以使得音乐更有表现力。

(2)复调运用。

在慢板的轮音中,主调与复调音乐之间呼应,丰富了音乐形象,加强了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音响效果前后呼应。

浅析扬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浅析扬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浅析扬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扬琴曲,其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充满
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本文将从曲调、节奏、和声、情感等方面做出浅析。

首先,这首曲子的曲调是明快的,起初用高低错落的音符勾勒出一副典型的田园风光,随后开始上涨,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意愿。

然后在演绎过程中,曲调频繁变化,包括了跑调
技巧、揉合二胡演奏的技巧,进一步增强了曲子的活泼与欢乐。

其次,节奏方面,这首曲子是中规中矩的2/4节奏,音乐节奏显然是有两个节拍。


奏稳定带有规律的拍击和押韵方式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生命力,使人难以抗拒这种节奏的
感染力。

在演奏过程中,曾出现过小幅度的音符延长(就是“呼长呼短”),如同在绿色
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荡起的微风,格外的引人入胜。

再次,和声方面,这首曲子主要是由钢琴、古琴、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奏,不难发现,
整首曲子在谐和乐旋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独特的旋律,柔中带刚。

而这些独特的旋律则凸
显了民族音乐的特殊性,更增添了色彩斑斓的感觉。

最后,情感方面,这首曲子表现了民族情感深沉而独特的一面,这种情感从曲子一开
始就显然。

旋律随着情绪的转化,渲染出一种欣喜、激动的情绪,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土地
和收成丰收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曲子后半部分曲调愈发热烈,经过细节的装饰,使整个
曲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鲜活有力。

总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扬琴曲,以其独具特色的旋律,畅快欢乐的情感,
以及强烈的生命力,成为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经典作品。

无论是在平静的日子里还是在
激情四溢的日子里,它都将永远地流传下去,感动数代人。

浅谈节奏在扬琴演奏中的作用

浅谈节奏在扬琴演奏中的作用

M us ic浅谈节奏在扬琴演奏中的作用■文/刘欣鑫【摘要】扬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性乐器,在风格流派上根据各地的发展特色而形成了四种流派,也成充分展示了各地的特点,在扬琴演奏的过程中,节奏多变,让人有强烈的共鸣,本文简要分析节奏在扬琴演奏过程中的应用,希望对扬琴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节奏;扬琴演奏;作用扬琴在十七世纪传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在风格流派上根据各地的特色也有明显的划分:广东地区的扬琴演奏节奏明快活泼,就像广东一样充满活力;江南地区扬琴演奏节奏悠扬婉转,和江南水乡一样温柔清新;东北地区的扬琴演奏节奏深沉奔放,和东北人民一样热情好客;四川地区的扬琴演奏节奏刚劲有力,和四川地区一样充满力量。

在不同地区的演奏风格不同,但又都有各地的风格融入,因此扬琴演奏的节奏直接和各地的风格相结合,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完善了扬琴演奏节奏的应用方式。

一、音乐的节奏性和扬琴演奏节奏高度统一观众对于音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听觉感受,音乐在人们的认识中并没有一个形象的表现,歌词、曲谱、乐器都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能代表音乐又不能完全代表音乐,能代表音乐是因为这都是音乐中的组成部分,在音乐的演奏上都有重要的发挥,不能完全代表音乐是要保证音乐的完整性,就像如果只有歌词那只是文字,不能直接代表音乐艺术,其他因素也是一样,因此在音乐中,需要注意各种因素的完整性,保证人们的听觉欣赏过程。

扬琴是在各种音乐艺术中都广泛运用的乐器,包括琴书、丝竹、小调、说唱、戏曲、地方性艺术等音乐艺术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为音乐的表现力增添色彩。

音乐家表现音乐艺术的方式就是根据特定的声音和节奏来塑造音乐形象,根据自己对于社会和生活的体会来改变拍子,形成固定节奏,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心理变化通过拍子的变化表现出来,然后就成为变化的节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这就是音乐的节奏性。

扬琴在传入我国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扬琴又称为打琴、敲琴、蝴蝶琴,蝴蝶琴是对扬琴形状的形容,如一只欲飞的蝴蝶一般悠扬美丽。

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与教学探究

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与教学探究

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与教学探究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与教学探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复兴和弘扬,扬琴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古琴乐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扬琴曲《天山诗画》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备受青睐。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究《天山诗画》的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以期对扬琴爱好者和学生有所裨益。

《天山诗画》是一首描绘中国辽阔的西北山脉天山的美景和诗意的音乐作品。

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融入了天山的元素,通过琴音表达出峰峦叠翠、云影飘渺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山川之间。

演奏《天山诗画》需要琴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首先,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技巧是演奏《天山诗画》的前提。

扬琴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琴声控制和琴弦的运用等。

指法的灵活运用能够使琴音更加流畅,琴声的控制则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琴弦的运用是指使用不同的琴弦以达到不同的音色效果,例如用金弦演奏可以使音色更加明亮,使用铜弦可以增加音色的厚重感。

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表达作品的音乐意境。

其次,在演奏《天山诗画》时,还需要注重音乐的表达与感情的传达。

《天山诗画》是一首较为悠扬的音乐作品,表达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演奏时应通过灵活运用速度、音量和音域的变化,来展现作品中的动感和静美。

同时,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用心去诠释作品的意境,以求更好地传达出作曲家的创作初衷。

教学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天山诗画》主要需要掌握基本扬琴演奏技巧和乐曲的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指法灵活性,并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音符的位置和演奏手法。

同时,可以辅以乐曲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音乐语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表演要求。

在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更深层次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方法。

例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层面,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理解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天山诗画》这样一首作品。

扬琴演奏技巧常见误区探究李建萍张少轩

扬琴演奏技巧常见误区探究李建萍张少轩

扬琴演奏技巧常见误区探究李建萍张少轩发布时间:2023-06-01T03:44:44.126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6期作者:李建萍张少轩[导读] 扬琴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

但与同属弹拨乐系列的其他乐器(二胡、琵琶、古筝等)相比学习人数要少一些,例如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计,2022年山东省艺考二胡学生的人数是12078人,但同期的扬琴艺考人数只有300人。

因此,从事扬琴相关教学的人员更少。

因此,正宗的扬琴演奏技法是否在全国可以得到较好的传播学习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江西工程学院江西新余 338000摘要:扬琴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

但与同属弹拨乐系列的其他乐器(二胡、琵琶、古筝等)相比学习人数要少一些,例如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统计,2022年山东省艺考二胡学生的人数是12078人,但同期的扬琴艺考人数只有300人。

因此,从事扬琴相关教学的人员更少。

因此,正宗的扬琴演奏技法是否在全国可以得到较好的传播学习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因此,本文就扬琴演奏时容易遇到的三个误区进行探讨与分析。

希望本文可以为部分扬琴爱好者提供一些演奏上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扬琴;发力;误区;演奏1 持竹方法误区1.1 借力许多扬琴学习者,在持竹过程中手指存在各种问题。

例如:有些扬琴学者在演奏的时为了更好的借助外力,手指只是轻轻的握住琴竹,敲击时任由琴竹在手中上下左右跳动。

造成一种,即使从来没有仔细练过扬琴基本功的人,也可以弹出不错的轮音的错觉。

习惯于借力是人类肌肉组织正常的运动行为,这种行为是隐藏在人类基因中的。

因此,一些扬琴学者喜欢借力也在合情合理之中,可想要将扬琴练习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要求学习者与自己的身体习惯相抗衡迫使自己的关节肌肉不得借力要单独发力。

因此,借力这个习惯改正起来较为困难。

1.2 大拇指与食指持竹部分扬琴学者不清楚在演奏扬琴时,食指和大拇指应该保持一种怎么样的配合姿势。

中国扬琴

中国扬琴
Key words: Yangqin Chinese Yangqin Art Style Development "Tianshan Poetry and Painting"
一、作曲家人物简介
黄河,1954年生人,与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同一天出生即12月16日,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曾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并师从于著名扬琴演奏家项祖华。学习期间,黄河不断摸索扬琴的演奏方法,沉淀自己,为成为一名扬琴演奏家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黄河发现,单单靠扬琴演奏技巧远远不够,演奏与创作是完全分不开的。因此,黄河在扬琴演奏与创作上都开始下功夫。还出国参加国际访问演出,受到高度称赞。得到当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的大量赏识和器重。同时也是一位尊贵、严谨治学的教育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扬琴专业人才。现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他将扬琴这一民族气息浓重的乐器推上了更大的音乐舞台,为扬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代表作有《黄土情》《川江韵》《天山诗画》等。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ulcimer, the 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dulcimer works and playing techniques.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skills of the dulcimer "Tianshan Poems and Paintings" further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style of the dulcimer,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ulcimer through the history, techniques and works of the Chinese dulcimer.

扬琴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扬琴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其具有的节奏和速度 在流淌一般 ,不会再是 平平谈 谈的一 段双声部 弹奏 . 像是一 滩死水 毫无生命 力。 再例如乐 曲 《 天 山诗 画》 ,它描绘 的是 天山的风光 :雪峰、森林 、草地 、鲜花 … 水天一色 的美景尽收眼底 ,是那 么的如 诗如画、朦胧飘渺 。人与 自然的和谐统一是 作曲家给予作 品的思想 。 这 首曲子是扬琴 曲 的代表 , 所 以弹奏 的人也不计其数 ,相对 的 这首曲子的谱 面要求 是较多的, 但是 还是有 可以再创作的地方。谱 例 :

,- 一 一— ■ 。 ~ _ 一
l 5 1 ±

; 5 i
- - 璺

Ol


鳃 露 驰魁 i S l 昭 蠛! 遗 1 0 : 5 2 每两小节 为一个单位 ,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处 理 , 力度 由弱到强 再到 弱 ,同时速度 由慢 到快再 到
文史 艺术 2 0 1 3年 9期 ( 上)
扬琴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李瑶
( 湖 南涉外 经济学院音 乐学院 湖南 长 沙 4 1 0 2 0 5 )
所谓二度创作 , 是指演员在熟练地完成 原创 所规 定的艺术 内容的同时 , 注人人物情 感 和思想的内涵意蕴 , 使创作的作品的形式 与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 从而塑造 出具有性 格的鲜明生动的形象。任何艺术作 品由于理 解、 体验 和感 受的不同 , 很可能会对原创作 者所规定 的内容做某些变化 、调整或补充 , 以更好地表现 隋感和精神世界 。 而进行二度 创作, 是把原创作者作 品的内容化作 了表达 人物 的情感和思想 的语言再现 , 使再现 的形 式与 内容达到完美 的结合与高度 的统一 。 扬琴二度创作 的要领 : 扬琴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 , 扬琴演奏者 应当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技巧 , 才有利 于表 达音乐的 内在涵义 。 熟练 的演奏技术 和技巧 是二度创作 的基本保障 。其次 , 音色 的控制 在扬琴演奏 的二度创作 中是非常重要 的, 演 奏者通过演奏 出来 的音色传达音乐作 品,因 此, 在 忠实于原 创的基 础上 , 演奏者必须经 过 自己 的二度 创造来 把握 何时 该 出现什 么 样的音色 。 演奏者 只有增强分辨音色 与选择 适宜音色 的能力 ,把握多种音色演奏方法 , 才能赋予 自己的二度创作更多 的色彩 、 更 丰 富 的情感 。为了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 ,理解 作品是必须 的。 查 阅大量的资料 , 借助 与扬 琴作品相关 的各类文学作 品来启发灵感 , 更 好地把握乐 曲的 内涵 , 使扬琴演奏者 了解作 品 的风格与背景 。 扬琴演奏者要拥有广 泛的 学 习能力 ,不仅要熟悉音乐理论 、音乐史 , 最好还要学 习其他 的乐器 ,以及 戏剧 等表演 艺术 。在不断的广泛学习中获得阅历 、受到 感染 、 得 到启示 , 更好地完成扬 琴演 奏的二 度创作 。 扬琴二度创作 的注意方法 : 二度创作不是 随意 、无限制 的,它有一 定 的原则 和范围。二度创 作必须 在一 度创作 所规定的主体 内容 的范 围里进行 ,即不 能走 偏越界 ,也不能改变内容和作者的基调 , 违 背作者一度创作 的初衷 。 二度创作是一 度创 作 的延伸 ,一定要把一度创作作为源头 。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曲《天山诗画》演奏析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是中
央音乐学院教授,扬琴演奏家黄河
的作品.这首扬琴独奏曲描绘了天
山的旖旎风光:银白色的雪峰,茂
密的森林,鲜花盛开的草地……有
如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首曲
目旋律优美动听,整个乐曲有种大
起大落之感,速度对比度强,力度
反差大,是抒发内在情感的一首优
秀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演出时,
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影响颇大.
1.引子的开始,用一串八度音
程先松后紧再松奏出
然后深呼一口气由弱渐强带出,
这一段主要掌握音的由慢渐快渐
慢的松紧度.这一段描绘的是从远
处纵目远眺,风光绮丽的天山美
景,要求旋律音阶清晰连贯,两手
均衡,体现新疆风格的小调色彩.
2.主题慢板部分,分为2层,
第一层运用大小调交替的色彩,体
现了浓郁的新疆风格,要特别注意
连续的轮音演奏,这是本段的难点,
轮音技巧是扬琴的重要基本功,这

段轮音要松弛均匀,优美动人,线
条起伏要大,这对演奏者的轮音基本功有较高要求,要求演奏者手腕要放松,运用腕,指结合的原理,控制好力度,使轮音能够均匀,松弛, 连贯,并且旋律线起伏连贯对比明显.基本秉承了从低音到高音渐强, 从高音到低音渐弱的基本原则.这一
层次朦胧,第二层从
{j霹薹
扬缳谤画》褰析
开始,这一层次有美似钢琴的
演奏手法,演奏时要求控制好双手的力度,协调能力要好,特别要加
强左手手腕练习,旋律在左手上, 右手起辅助作用.这一层次自由随意,时而迭宕起伏,时而缠绵舒缓. 整个主题慢板部分的表现力较强, 要求演奏者有较好的音乐感受力. 在演奏时可通过身体的前倾,后移,左移,右移,手腕的轻松抬起,
落下充满表现地进行演奏,更能保证轮音的连贯,旋律线条的起伏.
3.华彩插部,这一段激情豪放,
格调新颖,虽然不长,但也是整首
乐曲的难点之一,连续的三连音的演奏比较难掌握,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这部分的三连音速度
较快,力度要求也很难把握,每一
组都由弱渐强,由慢渐快,要求演
奏者力度,速度控制都要十分适当,稍微掌握不住,就会出现破音,
或是音色太噪,或是速度跟不上.
这里需要注意演奏时臂腕结合,并找准击弦的正确位置,即每个音都要落在距离琴码两厘米的位置. 4.快板部分,分为2层,第1
层模仿新疆的手鼓声,描述的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双音力度要求有弹性,颗粒性要强,十六分音符不
能含糊,要求每个音都清楚饱满,
要突出手鼓节奏特点,如果演奏得拖泥带水,又刮弦又碰码,那么其
它乐段演奏得再好,再有表现力,
也不会引起共Ⅱ乌的,整个乐曲也失去了它的味道.第2层从
开始,左手连续支轮演奏,因
速度太快,可根据个人需要改成交替演奏,即
●王薇
弹奏时要有层次
一l—I
是前一句的模进,要比前面更
强,力度也逐渐一句比一句强,直
到高潮持续强奏,达到极限后,戛
然而止.整个快板部分热烈欢快,
情绪高涨,演奏者一定要把左右手
控制好,突出重音,十六分音符要清楚干净,整段对力度,速度要求较高,演奏者一定要从慢开始练, 再逐渐加快练习,要加强运用腕臂的结合.
最后一部分是主题的再现,仍
是一段连续的轮音演奏,描写的是人们在宁静幽远的天山美景中天人合一的情景.在前面大段的快板之后,一定要调整好呼吸,完全放松下来,再开始弹轮音,由慢起弱起进到第一个轮音,避免出现两手轮音时打架,或掰不开.俗话说: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虽然结尾部分只是再现,但仍要注意旋律线条,^的起伏连贯,强弱对比,演奏时一定要强而不躁,弱而不虚.
,#一-~一一'1一


句弱
觉画面
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