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志铭合集

合集下载

古代墓志铭碑文精选

古代墓志铭碑文精选

古代墓志铭碑文精选
在今天,我们向那些安息于墓地的先祖致敬。

他们是古代社会的见证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让我们用诚挚的话语,向他们致敬,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墓志铭碑文精选如下:
1. 在生命的尽头,我们追寻永恒。

这些墓地是我们的终点,也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起点。

2. 殡葬之地,已沉默千年。

古代先人的墓志,带给我们深思和启示。

3. 在这片安详的土地上,永远居住着我们敬爱的祖先。

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安息,让我们铭记。

4. 他们是古老文明的见证者,他们的名字在墓志铭中永存,他们的灵魂在天堂中永生。

5. 他们的人生如同星光瞬息,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

6. 故人已逝,殒落尘埃。

然而,他们的勇气、智慧和慈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7. 惭愧的是,我们永远无法报答那些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愿我们怀着感恩和敬意为他们守望。

8. 这些墓志铭记录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仿佛一本打开的书,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9. 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我们向过去的辉煌致敬,也为未来的希望祈福。

10.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让他们的故事流传下去,让他们的灵魂在天堂中安息。

这些墓志铭碑文是我们对那些离我们而去的先祖的致敬,他们为我们的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智慧。

让我们永远怀着感恩和敬意,铭记他们的存在。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 1魂往齐都,不愧田横之客。

其词曰:如马唐臣,犹龙周史,弘道百世,迈德千祀。

奇伟间出,才雄代□,□种仍传,兰芳不已。

世济不陨,推公挺生,光流玉润,响振金声。

英姿□晕,雄略从横,蹑云高□,搏风共征。

运属道销,时逢改卜,朱旗爰举,素灵已哭。

野战群龙,原驰走鹿,竞窥周鼎,争亡秦族。

遭时蠖屈,乘运凤翔,劬劳百战,经营四方。

振荡六合,牢笼八荒,始开楚鼎,终基汉皇。

爵穷五等,位登九棘,帷幄参谋,高衢骋力。

逸足方远,修□未极,从壑摧鳞,摩霄坠冀。

阴陵迷路,尸乡陨身,长男丧楚,少女□□。

惊魂靡托,返葬何因?列树松?贾,唯余故人。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南卷第一册)№武德002【盖】失。

【志文】夫人讳,字耶书,京兆万年人也。

五霸迭兴,叔孙称其世禄,二相继踵,孟坚美其华宗。

岂止渎上文儒、流四始之誉,杜陵风采,定七庙之仪。

照谍映图,可略言矣。

曾祖旭,司空公。

祖■,逍遥公。

父世冲,上开府营州总管,民部尚书。

夫人禀质端庄,天资婉顺,班家名教,德著官闱;蔡氏门风,艺兼真草。

张丞相之求婿,即许萧咸,郗太尉之选姻,悬欣逸少。

笄许之年,粤归于氏。

西平待封,与隽薛而编名,益寿树功,共张李而齐骋。

太师则经纶王业,太尉亦夤亮天功。

於君承弈世之英仪,诞名公之风韵。

吹荣虚枯,足称机辩。

析豪分理,时屈帐中。

伯宗谅□,数申裁正;巨源鉴识,犹资褒贬。

岂止忧勤中馈,辅佐进贤而已哉。

大业十年,从夫述职。

铜梁亘五千之?,王垒经九折之危。

鱼轩遥遥,已载怀於逾阈;锦车杳杳,实伤情於顾瞻。

萱树莫徵,琼茅难再。

义宁元年八月十日遘疾,卒於蜀郡之城都,时年卅四。

呜呼哀哉,於君悼?华於桃李,恸贞洁於琳琅,鼓庄瓮而心沮,对番簟而神伤。

重弃官於明宪,痛营魄於他乡。

爰命世子,崎岖反葬。

世子奉柩霄逝,泣血星行。

卜兆开茔,筮日迁窆。

乃以武德三年太岁庚辰二月乙未朔八日壬寅归葬於万年县之福闰里樊川原,礼也。

色既华而遽落,德惟茂而先衰。

昔朱*而同往,今丹旒而独归。

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第二册

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第二册

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第二册
一、张天骄
张天骄,金门州阳谷县(治临江)县守,字叔珪,是唐朝末年的官吏和太守,本籍广西灵山县,先传洛阳,早任邺县尉,初被贬撤唐正军尉,遂罢入国藩,被任贡官,又征伐南宫。

奉诏受任金门州守,他曾勇猛战胜邗漤營,率军攻克枳宫,一举大获万胜。

他在李白叛乱时,义冒尽危,苦保大历阳谷县,捍卫安稳,当受大罪,有功于唐朝。

张天骄生前,封原海爵,谥恭贵と欧太郎、石勇、于的等,以示尊重和奖励他的英勇表现。

二、Learn
Learn,寿春郡丞(治杨浦),字伯山,号两岸,是唐朝末期的官吏和太守,他封权原禺疆公、千金、元恭长庆等,其以清正、勇抗叛乱而进歌不断,因此卓得朝廷所重,屡次演化重任,受封劳日科尉、桂川王儿假里令、寿春郡丞、东川王家等职。

Learn执掌寿春郡,深受百姓爱戴,劝戢叛乱军,集百余家财物,应对洪门叛乱军,而未受伤害,实为举世罕见的卓著壮举。

其贤能,益彰弘远,以至于当时朝廷,皇室也十分推崇,并以“明德之泽,辅弼大历”以示表彰。

墓志合辑(2016)

墓志合辑(2016)

墓志合辑(2016)1、魏步兵校尉袭封安平县开国子江文遥母吴夫人之墓志铭……正始四年(507)正月十九日2、魏故奚君(阿成)墓志铭……正始四年(507)三月二十四日3、大魏故臣武威太守章仪卓吴仁妻武功苏阿女墓志铭……神龟元年(518)四月二十四日4、魏故封使君(之秉)墓志铭……孝昌二年(526)十一月十九日5、濮阳郭明府(珍)墓志铭……武泰元年(528)三月6、魏故使持节都督东秦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东秦州刺史刈陵县开国子杜君(欑)墓志……永熙二年(534)十一月廿五日7、梁州褒忠郡褒忠县曹寔墓志铭……天和元年(566)二月二十五日8、大周光州刺史拓拔君(昇)墓志……天和二年(567)三月一日9、齐故侍中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摄选食北豫州成皋郡幹昌黎郡开国公宁都县开国伯长安男冯公(琮)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月二十二日10、齐故假仪同三司太仆卿洛州刺史郭公(嵩)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日廿八日11、齐杜鸿墓志……武平四年(573)九月廿六日12、齐故龙骧将军员外谏议大夫徐南郡太守竹迴安(静)墓志……武平五年(574)一月廿四日13、隋故使持节上仪同三司泉州刺史刘君(弘)墓志……开皇十三年(594)五月十六日14、大隋上柱国彭国公(刘昶)夫人宇文氏墓志……开皇十七年(598)六月廿八日15、隋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河渭封交四州诸军事四州刺史故县开国公田君(集)墓志铭……开皇十八年(599)五月十四日16、大隋故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吉州诸军事吉州刺史金乡县开国伯请使君(世珍)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月廿三日17、大隋故帅都督井州司马皇甫君(纮)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一月十八日18、隋故博州高唐县令于府君(斌)墓志……大业二年(606)十一月廿二日19、隋故北地郡赞治樊公(览)墓志铭……大业十一年(615)七月十九日20、大隋故持节上柱国怀义公裴使君(通)之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廿九日21、大隋故河堤使者西河公窦君(俨)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十八日22、大隋工部侍郎检校西平太守通议大夫钜鹿公窦府君(彦)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三十日23、大隋故礼部尚书高都公夫人元氏(保宜)殡志……大业十二年(616)十月二日24、大隋故国子监太学助教包先生(恺)墓志……大业十三年(617)正月十日25、隋故岐州刺史上柱国沛国达公郑君(译)墓志之铭……武德五年(622)十二月十四日26、唐西韩州刺史故鹿使君(裕)墓志之铭……贞观元年(627)十二月十七日27、隋故钜鹿公魏府君(元凯)墓志铭……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日28、大唐故采女王氏(净言)志文……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七日29、大唐符玺郎上护军临川郡公(邓弘业)墓志铭……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廿二日30、大唐故太中大夫濮州刺史薛使君(万述)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31、大唐故简州治中济阳县开国子殷府君(秦州)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二日32、大唐果州朗池县令上轻车都尉魏君(基)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八日33、隋故膳部员外侍郎王君(仲卿)墓志铭……贞观二十三年(649)二月九日34、大唐故右卫率府长史清化县开国男侯莫陈君(幹)墓志铭……永徽元年(650)十月五日35、大唐故侍中礼部尚书永宁懿公(王珪)夫人杜氏(柔政)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八月廿三日36、大唐故校书郎弘文馆助教费君(涛)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十二月十四日37、大唐故番禺府折冲都尉上柱国阳夏县开国子袁府君(石)墓志铭……永徽三年(652)正月十五日38、大唐抚州刺史杜君(孝奖)墓志铭……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39、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丹稜县令王府君(弘道)墓志……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40、大唐故左领军将军原州都督上柱国汶川男赵公(孝祖)墓志铭……显庆二年(657)二月二日41、大唐故营州都督府司马兼东夷都护府司马上柱国狄府君(本)墓志铭……龙朔元年(661)十一月廿九日42、唐故鸭渌道行军副总管薛君(万备)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二日43、唐故左屯卫将军上柱国戴公(义)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八日44、唐故镇军大将军沔阳公孙公(武达)妻安福郡夫人故马氏墓志铭……麟德元年(664)十月十一日45、大唐故果州朗池县令魏君(基)王夫人(淑)墓志铭……乾封元年(666)十一月十日46、大唐故中书舍人鸿胪少卿东阳郡开国公杜府君(敬同)夫人襄武郡君韦氏(苕华)墓志铭……总章二年(669)二月廿三日47、大唐故使持节蓬州诸军事蓬州刺史吴县公陆府君(敬义)墓志铭……咸亨元年(670)三月廿三日48、大唐尚书右丞韦府君(悰)妻河东郡君裴夫人(贞)墓志铭……咸亨元年(670)十一月三日49、大唐故梓州长史裴府君(爽)墓志铭……咸亨四年(673)二月十六日50、唐故秦州长川府折冲都尉刘府君(才)墓志铭……咸亨六年(675)十一月四日51、唐故国子学生薛君(玄育)墓志……永隆二年(681)二月六日52、大唐故朝请大夫太子洗马行渝州长史萧府君(沈)墓志铭……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53、栎阳县令李府君(烈)墓志铭……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十日54、大唐故司稼正卿韦府君(整)夫人河东郡君柳氏(无量力)墓志铭……载初元年(689)六月廿八日55、隋故校书郎杨府君(整)墓志……天授二年(691)二月十八日56、大周故永乐县主墓志铭……长寿三年(694)正月廿五日57、大周文林郎上骑都尉刘府君故吴夫人(遍净)墓志铭……延载元年(694)正月廿日58、大周故飞骑队正米府君(仁庆)墓志铭……延载元年(684)十月廿日59、大唐故博州刺史韦府君(师)墓志铭……垂拱四年(688)正月十三日60、大周故致仕游击将军前右金吾卫夏州顺化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国许君(传擎)墓志铭……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廿八日61、大周清庙台令戴君(恭绍)故夫人乐寿郡君阎氏(履)墓志铭……天册万岁二年(696)正月廿八日62、大周故朝请大夫上柱国行汉州什邡县令马府君(惟一)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十一日63、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浠水公田君(宝)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廿三日64、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涪州诸军事涪州刺史柱国谯县男戴府君(恭绍)墓志……圣历三年(700)二月二日65、周冠军大将军行左清道率府频阳折冲都尉高乙德墓志……大足元年(701)九月廿八日66、大周故朝请大夫随州长史上轻车都尉李府君(自勖)墓志铭……长安二年(702)五月卅日67、大唐故工部侍郎使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上柱国谯县开国侯刘府君(野王)墓志铭……唐隆元年(710)七月廿四日68、大唐故盐州刺史王公(达)墓志铭……景云二年二月二十七日69、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光禄少卿致仕上柱国渤海高府君(元思)墓志铭……开元三年(715)二月廿日70、唐京兆法寿寺故都维那(下阙)……开元四年(716)闰十二月十二日71、大唐故通议大夫夏州都督司马君(崇敬)志铭……开元五年(717)七月二十三日72、大唐故通事舍人李君(凤)墓志铭……开元六年(718)正月一日73、大唐荥阳郑处士妻孔氏(果)墓志铭……开元八年(720)二月十四日74、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邢州刺史上柱国汶阳县开国男韦府君(铣)墓志铭……开元八年(720)十一月75、大唐故怀州刺史卢府君(师丘)夫人金城郡君陇西李氏(优钵)墓志铭……开元九年(721)十月十一日76、大唐故太子宾客赠太子少保荥阳郡公郑府君(惟忠)墓志铭……开元十年(722)七月廿一日77、唐故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庞君(承训)墓志之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四日78、大唐故正议大夫行内给事上柱国冯君(客)墓志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十六日79、有唐(裴友直妻)平原夫人(渤海封氏)墓志铭……开元十五年(727)二月廿九日80、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尹府君(元縡)神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1、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夫人闻喜县君闻喜县太君(裴冬日)神道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2、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沁州诸军事沁州刺史致仕上柱国李公(登)墓志铭……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83、唐故特进邓国公张君(暐)夫人封邓国夫人故许氏(日光)墓志……开元廿三年(735)十一月十日84、唐故胜夏二州都督司马公(崇敬)夫人河内郡君苟氏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正月五日85、唐故雍州录事参军陇西李府君(超)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十一月甲申日86、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彭山县令上柱国长孙府君(楚璧)墓志铭……开元廿五年(737)七月十三日87、大唐故朝议郎庆王府文学柳公(正勖)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十日88、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十月十四日故会州刺史张府君(琬)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月十四日89、大唐故朝议大夫彭州司马崔府君(从令)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一月廿六日90、大唐故处士井君(庆)墓志铭……开元二十八年(740)二月十五日91、大唐故庆王府文学柳府君(正勖)夫人崔氏墓志铭……天宝元年(742)四月廿八日92、仪王府录事参军李齐俗故夫人(韦氏)墓志铭……天宝二年(743)正月二十日93、大唐故朝议大夫前行尚书司勋郎中上柱国天水姜公(昂)墓志铭……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七日94、唐故德阳郡什邡县令韦府君(长卿)墓志铭……天宝三载(744)七月十二日95、唐故内侍省掖庭监作独孤府君(大隐)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二月三日96、大唐故朝请大夫平阳郡洪洞县令韦府君(懋)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五月廿一日97、唐故朝散大夫柱国行景城郡清池县令柳府君(从俗)墓志铭……天宝七载七月十四日98、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延王傅上柱国李公(齐之)墓志文……天宝九载(750)正月十九日99、大唐故杭州刺史河东县开国男裴府君(翁喜)夫人安定夫人皇甫氏(彼岸)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月100、大唐故朝议郎通事舍人上骑都尉博陵崔府君(景祥)夫人(天水尹氏)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一月五日101、大唐故李府君(茂谦)墓志铭……天宝十二载(753)正月十三日102、大唐故文部常选雁门郡茹府君(全)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八月十日103、唐故豫章郡参军秦府君(洽)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闰十一月廿九日104、唐故左武卫司戈张府君(庭晖)墓志铭……乾元二年(759)四月十三日105、大唐赵君(伏盖)墓志铭……上元二年(761)八月十三日106、口口金吾卫将军试太常卿上柱国卫国公向公故夫人赵国夫人李氏墓志铭……宝应二年(763)十月癸酉日107、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牛府君(惟彦)墓志铭……大历三年(768)七月乙酉日108、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彭城郡开国公赠户部尚书韦公(元甫)墓志铭……大历七年(772)正月乙酉日109、唐故乡贡进士薛府君(简)墓志铭……大历八年(773)五月五日110、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潞府大都督府司马赐绯鱼袋河东裴公(士安)墓志铭……大历十一年(776)七月廿四日111、唐夔州刺史班公(愻)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大历十三年(778)正月二日112、唐英武军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萧国公赠灵州大都督论公(惟贞)墓志铭……建中二年(781)十一月卅日113、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颍川郡公元府君(载)墓志铭……兴元元年(784)十月二日114、大唐故秘书监赠扬州大都督王府君(遇)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四日115、大唐故凉国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廿三日116、唐故承议郎守夔州刺史扶风班公(愻)墓志铭……贞元六年(790)十一月二十八日117、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吏部侍郎彭王傅赠太子少师会稽郡公东海徐府君(浩)夫人临汝郡夫人河南侯莫陈氏墓志铭……贞元七年(791)八月廿六日118、唐故大理评事高府君(鄪)墓志铭……贞元十一年(795)四月十八日119、唐故朝散大夫殿中丞硖州司马姜府君(邑高)墓志铭……贞元十三年(797)二月廿八日120、唐故杨州高邮县尉尉迟府君(恕)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六月十三日121、亡嫂河东裴氏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十月十三日122、唐故谏议大夫韩公(汯)墓志铭……贞元廿一年(805)四月十日123、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楚州诸军事守楚州刺史充淮南营田副使本州团练使赐紫金鱼袋达奚府君(抚)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口月廿五日124、唐故京兆府兴平县令郑府君(锋)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十二月廿五日125、唐故夏州部落大首领曹府君(秀兰)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二月十口日126、唐故正议大夫守户部尚书赠太子太傅广平刘公(从一)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五月丙申日127、唐故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裴府君(位)合祔墓誌銘……元和三年(808)十月十三日128、唐故检校工部尚书游击将军左千牛卫大将军太原县开国男食邑百户太原王府君(杲)墓志铭……元和六年(811)十月廿三日129、唐故正议大夫授通王傅上柱国京兆韦公(庠)墓志铭……长庆四年(824)七月十四日130、唐故舒州刺史王府君(永)墓志铭……宝历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31、唐故朝议郎行司农寺丞兼监察御史里行上柱国源府君(序)墓志铭……宝历二年(826)七月八日132、唐故中大夫行尚书虞部郎中上柱国赐鱼袋荥阳郑公(逌)墓志铭……宝历三年(827)二月丁酉日133、唐故司农丞监察御史源公(序)故室陇西牛夫人墓志铭……开成元年(836)八月五日134、唐琼王友扶风班公(滋)夫人张掖乌氏墓志铭……开成四年(839)二月十四日135、唐故咸宜观主三洞法师李练师(洞真)墓志铭……会昌二年(842)三月二十日136、唐故朝议大夫章陵台令上柱国河东裴公(濛)合祔墓志铭……大中二年(848)五月廿六日137、大唐兴唐寺故内道场三教讲论大德左街僧录应制引驾赐紫沙门子明大师墓志铭……大中三年(849)十月廿一日138、唐故岭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京兆韦公(正贯)墓志铭……大中六年(852)二月庚申日139、左神策军押院兵马使兼押衙知将朝散大夫行亳州司仓参军兼监察御史赵氏(弘武)康夫人墓志铭……大中七年(853)二月壬戌日140、唐故太仆少卿崔公(础)墓铭……大中十二年(858)二月廿一日141、唐故博陵崔君(藨)墓志铭……大中十二年(858)八月廿四日142、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河间邢公(昌)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四月廿五日143、唐故东阳郡君郑夫人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十二月十九日144、唐故颍川郡陈公(师举)夫人程氏墓志铭……大和十四年(860)闰十月三日145、唐故扶风万府君夫人赵郡李氏(息真)墓铭……咸通五年(864)二月廿七日146、唐故口口县主(李玄氲)墓志铭……咸通八年(867)十一月147、大唐故口口郎守鄂王友南阳张府君(淮澄)墓志铭……咸通九年(868)七月十八日148、唐故安南经略招讨处置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府君(涿)墓志铭……咸通九年(868)十月廿四日149、唐故岭南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管领诸军行营兵马朝请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邕州诸军事守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公(眈)墓志铭……咸通十五年(895)四月十八日150、大唐故京兆府好畤县丞李府君夫人刘氏墓志铭……乾符二年(875)五月十四日151、故姬范阳卢氏(成德)墓志铭……乾符三年(876)四月二十日152、唐故天平军节度恽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恽州刺史御史大夫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薛公(崇)墓铭……乾符四年(877)十二月十九日153、唐故朝散大夫行内侍省内寺伯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清河张公(彦敏)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八月十五日154、唐故河间定州观察巡官刘府君(运)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十一月十七日155、唐大同军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武威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段公(文楚)墓志铭……广明元年(880)四月十四日156、唐前义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成公夫人会稽县君夫人(康氏)墓志铭……广明元年(880)食邑二十日157、太子司议郎綦毋諠妻大唐故苏夫人墓志铭并序夫人讳淑,武功人也。

清代名人墓志铭

清代名人墓志铭

清代名人墓志铭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康乾乾雍时期,更是中国史上文化、经济、科技、艺术等领域的高峰期。

在这个灿烂的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名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勤劳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名人的墓志铭,记录着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变迁。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清代名人墓志铭。

一、文学家墓志铭1.吴敬梓墓志铭(1724-1775)——“桃花扇”作者墓志铭摘录:“君子似乎复亡矣,某治大邦之斧斤,不肖终身,有负于君子。

虽欲贻客竹林之乐,而离群者已少;虽欲畜友玉堂之诚,而红颜已逝。

幸有‘桃花扇’之语相寄,罔叹儿女不成才,嗟叹蒿草生不尽。

”吴敬梓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桃花扇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儒林外史》和《后山诗话》至今仍受到文学家们的推崇和研究。

他的墓志铭,是对他生前事迹和文学成就的概括,表达了他为铭记先贤之哀和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墓志铭摘录:“昔者河汾之士,除有李杜之盛名,而芹生之奇才,一世难逢。

乃删滞寡闻,尤以‘尚三分走马平原’,自讽沉痛,其志可嘉。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文学家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

他的墓志铭,通过对他生前创作活动的回顾和评价,反映了一个文化名人的悲怆和坚定,也表达了一个人对自己才华的感慨和无奈。

1.李鸿章墓志铭(1823-1901)——辛亥革命前夕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墓志铭摘录:“惟公之在世,潜以致知,展以自功,厥业垂全,庶自惠而神明保焉。

公之在民,匡济者多,故萬方遗之而思,亿命繁而安。

惟汝之子孙拘常清静,能受先人之教,毋蹈其非,方后族绪永继,可以或有千年之基业。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的卓越贡献,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也对现代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墓志铭通过对他生前事迹的回顾和赞誉,强调了他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对后人的楷模作用。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齐隋隶书墓志铭三种》为北齐太宁二年(562)之《法懃禅师墓志》、隋仁寿四年(604)之《马少敏墓志》和隋开皇九年(589)之《关明墓志》。

《法懃禅师墓志》高三十五厘米,宽四十八厘米,志文十九行,满行十四字。

河南安阳出土。

《马少敏墓志》志、盖高、宽均为四十六厘米,盖为覆斗形,盖题为阳文篆书[马君志铭]。

志文十七行,满行十七字。

一九二五年洛阳城东杨湾村出土。

《关明墓志》志、盖均高四十八厘米,宽五十厘米,盖为覆斗形。

近代碑帖大观.第一集《天津古籍出版社何绍基吴昌硕等名家》包邮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全30卷) 天津古籍出版社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全30卷)》共收隋唐五代墓志拓本五千余种,按收藏地域和单位分为以下九部:《洛阳卷》《河南卷》《陕西卷》《北京卷》(附《辽宁卷》)〈北京大学卷》《河北卷》《山西卷》《江苏山东卷》《新疆卷》这些卷已把现存的绝大多数隋唐五代墓志囊括其中。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全30卷)》以图版为主,志文清晰,附有说明文字,对墓志的出土时间、地点、撰人、书丹人、收藏等情况详为介绍。

《洛阳新获墓志》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
齊運通編《洛陽新獲七朝墓誌》。

墓志铭,古代墓志铭

墓志铭,古代墓志铭

墓志铭,古代墓志铭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

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布衣疏莨,常至断炊。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真是繁华如一梦,忆时空惘然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聪慧能干从不弃慈爱如母感天地英年早逝痛不已清风明月永思念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身处贫贱,志行坚贞;积善成德,宜享其隆庇佑子孙,事业有成;铭碑纪表,后世显荣完来大璞眼天地留得和风惠子孙清名终古长留有才有德事业长存道至今犹在为国为民斯人可法留有勤劳典范美德堪称吾侪典范继承革命家风遗言长示后世儿孙长记慈惠传后世永留典范在人间多年教导,音容笑貌永铭心下,教子耕读成大器一朝诀别,言谈举止化为儿行,嘱孙文武继良风寿越八秩,惠言惠行炳后世含辛茹苦,独当风雨四十载仙游九天,仁爱仁心传千秋呕心沥血,力践耕读一百年节俭律己,抱儿育女,恩情难忘严父荣归,想念惟流伤感泪勤力持家,养子扶孙,功德圆满子孙哀悼,惭愧未报养育恩完来大璞眼天地留得和风惠子孙著作等身身不老子孙维业业长存慎终不忘父母志追远常存孝子心正气一身昭日月仁德两字传子孙养育千恩,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喻嗣不忘!养子女功德比山重敬父母不忘养育恩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古代墓志铭

古代墓志铭

魏晋十六国南朝1 司马馗妻王氏墓志【志阳】惟晋太康三年十一月,我王皇妣大妃王氏薨。

纯三月,协榇于皇考大常戴侯陵。

王孝慕罔极,遂逊衮列,侍于陵次。

以营域不夷,乃命有司,致力于斯坑,役夫七千功。

天朝遣使临焉。

国卿一【志阴】令二,以统事。

既克其功,大祚宣流,上宁先灵,下降福休。

子子孙孙,天地相侔。

陇西国人造2刘宝墓志《刘宝墓志》,1974年3月山东邹城郭里镇独山村出土。

墓志为石碑形,下为长方形碑座,有卯榫,碑身直插座中。

碑长44、宽22、厚5.5、座高17厘米。

碑额圆形。

石灰岩石质,局部风化剥蚀,额题篆书“晋故”二字,下为隶书志文七行,行九字:“待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关内侯、/高平刘公之铭表。

/公讳宝,字道真,/永康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永康为西晋惠帝司马衷年号,永康二年为公元301年。

刘宝籍贯“高平”,其地望在今邹城市西南郭里镇和微山县两城镇一带。

据《后汉书郡国志三》载“山阳郡辖高平”,本注曰:“侯国,故橐,章帝更名,有茅乡城。

”刘宝墓志是山东地区发现极少的西晋纪年墓志,其形状为石碑状,刻工精细。

志文布局自如,结体严谨,笔势古朴。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书体演变的重要转折时期,经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变革,刘宝墓志的发现对研究魏晋时期墓志形制及书法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墓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邹城博物馆。

3 温峤墓志祖济南太守恭,字仲让,夫人太原郭氏。

父河东太守衤詹,字少卿,夫人颖川陈氏,夫人清河崔氏。

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夫人高平李氏,夫人琅玡王氏,夫人庐江何氏。

息放之,字弘祖。

息式之,字穆祖。

息女膽。

息女光。

隋1北周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墓志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廿三日乙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殂谥曰武德皇后其月廿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

2李和墓志大隋使持节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李史君之墓志铭/公讳和,字庆穆,陇西狄道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墓志铭合集
魏晋十六国南朝 1 司马馗妻王氏墓志【志阳】
惟晋太康三年十一月,我王皇妣大妃王氏薨。

纯三月,协榇于皇考大常戴侯陵。

王孝慕罔极,遂逊衮列,侍于陵次。

以营域不夷,乃命有司,致力于斯坑,役夫七千功。

天朝遣使临焉。

国卿一
【志阴】令二,以统事。

既克其功,大祚宣流,上宁先灵,下降福休。

子子孙孙,天地相侔。

陇西国人造
2刘宝墓志
《刘宝墓志》,1974年3月山东邹城郭里镇独山村出土。

墓志为石碑形,下为长方形碑座,有卯榫,碑身直插座中。

碑长44、宽22、厚5.5、座高17厘米。

碑额圆形。

石灰岩石质,局部风化剥蚀,额题篆书“晋故”二字,下为隶书志文七行,行九字:“待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关内侯、/高平刘公之铭表。

/公讳宝,字道真,/永康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永康为西晋惠帝司马衷年号,永康二年为公元301年。

刘宝籍贯“高平”,其地望在今邹城市西南郭里镇和微山县两城镇一带。

据《后汉书郡国志三》载“山阳郡辖高平”,本注曰:“侯国,故橐,章帝更名,有茅乡城。

”刘宝墓志是山东地区发现极少的西晋纪年墓志,其形状为石碑状,刻工精细。

志文布局自如,结体严谨,笔势古朴。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书体演变的重要转折时期,经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变革,刘宝墓志的发现对研究魏晋时期墓志形制及书法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墓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邹城博物馆。

3 温峤墓志
祖济南太守恭,字仲让,夫人太原郭氏。

父河东太守衤詹,字少卿,夫人颖川陈氏,夫人清河崔氏。

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夫人高平李氏,夫人琅玡王氏,夫人庐江何氏。

息放之,字弘祖。

息式之,字穆祖。

息女膽。

息女光。


1北周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墓志
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廿三日乙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殂谥曰武德皇后其月廿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

2李和墓志
大隋使持节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李史君之墓志铭 /
公讳和,字庆穆,陇西狄道人也。

系曲仁而导绪,阐魏而开基,会稽以秉节流名,汝南以雄 /风著称。

自兹厥后,英贤世袭。

祖俨,大将军、秦河凉三州牧、河南王。

父辩,镇西大将军、河州/刺史、陇西公。

令望嘉声,传诸史策。

公含璋天挺,禀秀笃生,蹈颜冉而为俦,蹑韩彭而可辈,/孝友绝人,诚亮有本。

魏之末年,政去王室,蝟毛峰起,寓县沸腾。

公思极横流,志存匡合,于/是拂衣聚众,擐甲治兵,与夏州刺史元子雍同心起义,策勋王府,帝有嘉焉。

俄而元树宗 /支,窃据谯邑,公戎车长迈,不日而平。

诏除安北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赏功也。

寻为大都督、/出防徐州。

值天子西移,关河路断,公乃崎岖崄岨,归卫乘舆,封新阳县开国伯,五百户。

复/为持节、安北将军、帐内大都督。

窦泰蚁徒,轶我城保;高欢伪类,据我弘农。

公负羽先鸣,蒙/皮追北,河桥沙苑,功最居多。

进爵为公,增邑五百,出为汉阳太守,兼城防大都督。

累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

昔轭辂进辞,方闻改族,同乡旧狎,始得移宗,以古况今,独称高视。

出为夏州诸军事、夏/州刺史。

周元年增邑一千,从班例也。

改封阐熙郡公,还为司宪中大夫。

笃志平反,留情报/讞,同景兴之宽恕,有君达之哀矜。

改封义城郡公,除洛州诸军事、洛州刺史。

褰襜践境,远/肃百城,行部露章,申威属县。

又改为德广郡公,天和二年,总率洛迁金上四州士卒,纳粮/于秭归、信陵二城,而蛮酋向武陵、向天玉等侍险凭山,旧为民害。

公因兹耀武,示以威怀,/群蛮凶惧,相继降款。

还除大将军,使持节如故。

出为延绥丹银四州、大宁、安民、姚襄、招远、/平独、朔方、武安、金明、洛阳、源启沦十防诸军事、延州刺史,总管之内,编杂稽胡,狼子难驯,/枭音靡革,每窥蕃政,有斁边疆。

公未及下车,仁声已畅,倾陬尽落,偃草从风。

实仓廪而息/干戈,劝农桑而变夷俗。

就迁柱国,余如故。

建德六年,群稽复动,天子以公旧憓在民,遗风/被物,率众三万,所至皆平。

出为荆淅淮湖纯蒙礼广殷霍郑豫溱十三州诸军事、荆州总/管。

复为延州总管,加上柱国。

细侯再抚,比迹易追,子虞重临,方之何远。

公状貌魁梧,腹尺/瑰丽,尊君奉上,不二其心,御下临民,有一其德,恭以自基,让以明礼。

七札可穿,尝云未艺,/五行俱瞻,终夜忘疲。

献策陈谋,则手书削稿;弼违补阙,则知无不为。

而遘疾弥留,奄从怛/化,开皇二年四月十五日薨于家,春秋七十七。

有诏赠使持节、司徒公、徐兖邳沂海泗六/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谥曰肃,礼也。

其年岁次壬寅十二月辛未朔廿六日丙申,葬于冯翊/郡华池县万寿原。

子广达等痛结蓼莪,惧深陵谷,播兹遗爱,用展如疑,乃为铭曰: /
系出高阳,源因柱史,乍分上蔡,时移槐里。

赵北称良,汉飞传美,不褰不坠,寔惟夫子。

爰始/成童,以擅豪雄,回戈舍日,免胄趍风。

联嗣驳马,宛转琱弓,尺书制敌,雅曰临戎。

自此拥麾,/扬声漠垂,入司貔虎,出总熊蠄。

有怀退让,秉操谦卑,佳官屡转,好爵频縻。

分竹为守,丹帷/作屏,胡塞无尘,蛮方载静。

麦秀岐穗,禾低同颖,寇君宜□,邓侯难请。

从容退仕,偃息田家,/约游□剑,徐转安车。

前驱驷马,后卧鸣茄,方期克壮,遽逐西斜。

嗟矣摄生,扃哉人世,颖如/石火,危深秋蔕。

宿草向芜,高松行蔽,不有镌勒,孰传来裔。

3徐之范墓志
隋仪同三司徐公墓志 /
公讳之范,字孝规,东莞姑幕人。

汉太尉防之后,十二世祖饶,汉郁林太守。

属汉魏纠纷,避地江表,居/东阳之太末。

昔者先道后德,帝祀配于西成;布义行仁,王灵被乎东国。

黄河九折,源既深焉,华岳四/方。

基亦峻矣,家祥克茂,无假神钩,世德其昌,不因灵笇,斯故公侯必复,卿长相惭,所以炳蔚丹青,惭/扬金石者也。

祖徐文伯,宋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东莞兰陵太山三郡太守,陈登湖海,气重金陵之/地;许询风月,声高紫盖之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