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知心理学 注意
认知心理学(注意)PPT课件

对①和②两个模型的评价
2)区别:(衰减模型的改进)
✓衰减模型的过滤器的“全或无”工作方式 改为:衰减。
✓单通道模型改成了多通道模型。
✓衰减模型承认注意在通道间的分配,比过 滤器模型更有弹性。
二、知觉的基本模型
③反应选择模型
1)
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并不在 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 时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 做出反应,对不重要的不作出反应。这种重 要性安排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提示 语等(如,追随耳的信息就比非追随的重要, 但是姓名等也很重要)。
3)解释:
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 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所以, 在运用以耳朵为单位的再现方式时,被试可注 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并只需要从右耳转到 左耳或者从左耳转到右耳,即只需转换一次, 因而再现的效果好。而运用双耳刺激成对再现 的方式,则在双耳之间至少需作3次转换。被 试因不能注意每只耳朵的全部项目而导致一些 信息迅速丧失,因此其再现效果差。
一.什么是记忆?
1.定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
程。 注意和意识的区别: ①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 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②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 意识比较清晰。
一.什么是注意?
2.特性
①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信息 ②集中性:排除无关的刺激 ③持续性: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④分配性:同时做两件或以上的事情
但是!
➢Gray和Wedderburn(1960)
1)过程:像双耳分听一样,但是呈现的是 有意义的材料,例如:
2)结果:被试报告听到了“objective”。 3)说明: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 通过。 弊端:有意义的材料的实验极易引起注意迅 速转移,不能否定模型。
认知心理学-注意

选择性注意
01
02
03
定义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 时呈现多种刺激时,有选 择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 其他刺激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选择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 刺激特征和任务需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双耳分听实验、视觉分心 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选择性 注意的存在。
集中性注意
定义
集中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务或刺 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集中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难度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实验证据
持续注意任务、警觉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集中性注意的存在。
分散性注意
定义
分散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将注意力分散到多 个任务或刺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分散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多任务处理实验、干扰任务等实验证明了分散性注意 的存在。
注意在工作中的应用
任务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员工需要 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避 免分散注意力,以提高工 作效率。
团队合作
在团队工作中,成员之间 需要相互关注、协调配合, 以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领导力
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需 要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 关注团队的整体状况,以 发挥领导力。
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课堂学习
04 注意的应用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通驾驶
人际交往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集中注意 力观察路况、判断交通状况,以确保 安全行驶。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关注他人的 言行举止,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 影响,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 身体状况,注意饮食、运动和休息, 以保持身体健康。
《认知心理学注意》课件

注意与人工智能的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研究如何利用注意机制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借鉴人类的注意机制,以 提高机器的学习和决策能力。通过研究注意在信息处理中 的作用,可以设计出更加高效和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
注意与其他领域的研究
总结词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心理学、教育学、医学 等。
衰减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逐渐衰减,但重要的信息 会相对保留下来。
详细描述
衰减理论认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通道容量、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导致信息逐渐衰减。 但是,对于重要的信息,其衰减的速度会相对较慢,更容易 被大脑所识别和加工。
后期选择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只有被识别为重要的信息才会被进一步加工处理。
注意在广告中的应用
吸引消费者
广告商通过创造吸引注意力的广 告来吸引消费者,例如使用醒目 的颜色、独特的形状或引人入胜
的故事。
传达信息
广告中的注意策略可以帮助迅速 传达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信息,使 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关键信息
。
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注意力,广告 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
为。
《认知心理学注意》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注意的实验研究 • 注意的应用 • 注意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注意的定义与特性
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而是伴随心理活动存在的心理现
详细描述
注意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许多其他学科有着 密切的联系。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注意在教育、医 学等领域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 践指导。
《认知心理学之注意》课件

调查法
调查法具有便捷性和广泛性,能够快速收集大量数据 ,并从不同角度探究注意的规律和特点。
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试提问或发放问卷来研究注意现象 的方法。研究者会设计一系列问题或问卷,以了解被 试对注意的认识和体验。
调查法可以了解被试对注意的认识和态度,有助于从 更广泛的角度探究注意现象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选择功能
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加 工,忽略无关信息。
保持功能
使心理活动能较长时间 地保持指向某一对象或
信息。
调节和监督功能
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和 行为,确保任务的有效
执行。
整合功能
将各个分析器所获得的 感觉信息整合起来,形
成完整的知觉映像。
02
注意的理论模型
过滤器模型
总结词
该模型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过滤机制,能够选择性地处理信息。
04
指向性
注意能够选择性地指向某些刺 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非所
有刺激。
集中性
注意能够使心理活动长时间地 保持指向和集中在某一对象上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过滤作用
注意具有过滤信息的功能,只 让部分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忽
略无关信息。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能够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 和行为,确保任务的有效执行
。
注意的功能
了解注意的机制和过程。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注意现象的方法。研究者会观察被试在日 常生活中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以探究注意的规律和特点。
观察法具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够直接观察被试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更准确地反 映被试的注意状态。
观察法可以探究被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的表现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注意在实际应 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认知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认知心理学核心知识点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它试图揭示人们如何获取、存储、加工和运用信息。
以下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一、感知觉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在视觉方面,我们的眼睛能够感知光线的波长和强度,从而分辨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视觉还涉及到形状、大小、位置和运动的感知。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大脑会迅速整合来自双眼的信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和三维形状。
听觉让我们能够感知声音的频率、振幅和音色,从而分辨出不同的声音。
除了常见的语言声音,我们还能通过听觉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线索,如脚步声、风声等,从而获取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
感知觉并非完全客观的反映,而是受到我们的经验、期望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期待听到某个声音时,可能会对其更加敏感;而当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时,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感知信息。
二、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具有选择性、集中性和分配性等特点。
选择性注意使我们能够从众多的刺激中选择出关注的对象。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能够专注于与他人的对话,而忽略周围的其他声音。
集中性注意则让我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某个对象的高度专注,从而有效地进行认知加工。
注意的分配能力让我们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这种分配是有限的。
例如,我们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但如果路况复杂,就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
三、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信息进入大脑的第一站,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储大量的感觉信息,但这些信息很快就会消失,如果不加以注意,就无法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 7 ± 2 个组块。
通过复述等方式,可以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存储我们一生中的知识和经验。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注意

采用加工方式得不同导致判定速度得不同
被试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所进行得自动加工,就是在长期得 实践中分辨字母和数字得结果
Schneider & Shiffrin,1977b
– 实验方式:给被试视觉呈现一系列字母; – 被试任务:要求被试搜寻目标字母,目标字母得
两种注意模型得比较
知觉选择模型——早期选择模型—— 知觉选择——觉察/识别之间
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识别/反应之间
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得比较
不同点:
(1)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得位 置
(2) 注意得知觉选择模型研究得就是集中性注意,而注意 得反应选择模型则反映得就是分配性注意
争论仍在继续。。。。。。。。。
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Treisman,1960,1964)
内容: 1、 Treisman认为,过滤器不就是只允许一个通道得信息
通过,其余通道得信息也可通过,只就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2、 已贮存得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得兴
利用追随程序双听技术
实追随耳和非追 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得事先规定(即复 述追随耳所听到得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实验推论: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得信 息都能通过得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 注意两个通道得刺激
两个模型得比较
相同:
出发点: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容量有限,需要过滤器来调节; 过滤器位置: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得意义分析之间; 过滤器作用: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得知觉分析水平
两种加工过程(Schneider & Shiffrin, 1977)
3.注意(认知心理学)

不一致的实验结果 左耳: OB 2 TIVE
右耳: 6 JEC 9 被试听到: Objective . 即不是以耳朵为单位, 而是按意义再现. 这表示过滤器允许不止一个通 道的信息通过。
Treisman 的实验
右耳(追随耳):Thes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结果:
被试有两种再现方式 A.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受的信息,如 493, 627; B. 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如 4,6;9,2;3,7。 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正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 现的,正确率为20%。如果不规定被试的再现方式,则 多数采用第一种方式.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 大声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 信息。 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 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 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 实验结果说明 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 工、处理; 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没有被人们所 接受。
◆ ◆Shiffrin(1974)关于辅音的识别的实验,也得到类似
结果
(四)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的比较
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
知觉选择 反应选择
刺激
觉察
识别
组织输出
反 应
第二节 注意是如何分配的?
•双作业操作实验范式:即让被试进行同时进行两种作业, 考察被试作业进行的特点,从而了解注意的机制。 •你可以一边„,一边„?
(二)练习与自动加工—促进
其中,在一个视觉搜索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 中搜寻目标字母,而目标从1—6个随机变化,因变量 为反应时间。结果发现: ①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 加。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

第五章注意1、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及其分配2、普通心理学: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强调注意在模式识别中的信息选择功能,提出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3、注意的研究简述:(1)冯特(1908):注意是伴随着心理内容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一样,是以一定阈限为边界的一个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
在该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最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
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
(2)James(1892):在《心理学教科书》一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特征之一。
(3)近代,谢林顿、埃克尔斯和克里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都有所阐述。
4、注意模型有人也把注意模型看作为模式识别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5、过滤器模型: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知觉和通讯》(1958),这部专著的出现,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又重新回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可以将整个神经系统看成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
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
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
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
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模型示意图:实验验证:1 刺激呈现是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同时呈现,每秒2个数字(每对数字到达双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间隔0.5s),如,左耳=734,右耳=215。
任务是,被试自由报告。
2 被试的两种再现刺激的方式(大多数被试先左耳后右耳。
)第一种是(报告单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左耳=734,右耳=215;正确率65%;第二种是(两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7-2,3-1,4-5;正确率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意的作用就象过滤器一样,通过它的 过滤,使输入通道的一些信息能够通过 内部容量有限的通道进入高极中枢过程, 而其它的信息则被过滤掉。因此,注意 的工作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
3、过滤器模型无法解释的事实
(1)鸡尾酒会效应
…
Anny…
…
(2) Gray & Wedderburn 的实验(1960)
激活一些兴奋阈限很低的信息。
物 追随耳 理
特 征 非追随耳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 。。
意 义
。。 分
反
。。 析
应
器
。。
衰减模型简图
对两个模型的评价
• 1、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是认为注意发生 在对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换言 之就是因为有了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有了对刺 激信息的意义的获得。 2、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 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 予与调节,这样才有注意这种心理机制。 3、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 式,而衰减模型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雷斯曼承认在信息的传输通道上存在 着某种过滤的装置,由它进行对信息的 选择。然而注意的工作方式不是以全或 无的单通道方式,而是多通道方式工作, 但是在多通道的信息加工中,每个通道 的信息得到加工程度是不一样的。
• 衰减模型认为,接收的信息要经历三种 分析或检验:
– 首先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 – 确定刺激是否语言,如果是,就将它们分为
• 具体来说,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所有刺激 都会进入高级分析过程。中枢则根据一 定的法则进行加工,对重要的信息才作 出反应。而不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快被新 的内容冲掉。
注意并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 择对刺激的反应。
3、支持证据
• Hardwick (1969)
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其中包括 给右耳或左耳随机呈现特定的靶子词, 要求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 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分别作出反应。 结果是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 超过50%,达到59%—68%。
追随耳
There is a house on a hill.
• 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由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会将 注意转向另一耳朵,表现出对意义的追随。
Treisman实验
• 左 耳 : Many linguists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ogical form of a sentence and its
认知心理学 注意
•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关键在于牺牲某些事物的处理,以 便能有效地处理其他事物——James
再现方式两种: 任意顺序(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 收的信息);时间顺序(按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 序成对地再现)
实验结果: 通常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93%; – 分听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降低到65%; – 分听方式+时间顺序:正确率降低到约20%。
6 JEC
9
OB 2 TIVE
3 AUNT
4
追随耳
OBJECTIVE DEAR AUNT JANE
DEAR 5
JANE
• 表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能得到一定的识别
(3) Treisman 的实验 (1964)
Knowledge of on a hill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deep structure. The former / side of the road
seemed to be filled with singing birds; the path itself looked smooth and inviting. • 右耳:At long last they ca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but did not know which way to go. The
1、代表人物:Treisman(1964) 根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
级分析的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 进,提出了衰减模型。
• Gray & Wedderburn (1960)和Treisman (1964) 的实验表明信息的选择取决于材 料的语意关系。当同时输入的信息具有 某种语意关系时,人们不仅能从被注意 的通道中获得信息,而且也能从未被注 意的通道中获得某些信息。
trees on the left / term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ogical subject and object; the latter to what is called “meaning.”
二、衰减模型( attenuation model )
• Shiffrin 实验(1974)
让被试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识别一个特 定的辅音。实验条件分为3种:用双耳听, 同时注意双耳;只用左耳听,只注意左 耳;只用右耳听,只注意右耳。
音节和单词; – 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
的信息仍可以进行高级加工。
– 信息通过过滤器之后,未衰减的信息和经过 衰减的信息都继续输送到神经系统较深层的 水平,并且激活了较高水平的知觉分析器或 词典单元。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
仍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衰减的信息也有可能
• 实验表明:当两种输入的信息同时到达 信息加工系统时,其中一种信息将受到
选择,而决定信息选择的条件是刺激物 的物理特性。
(2)Cherry 的双听追随实验(略)
不管是双听实验还是双听追随实验, 被试只能注意到一个通道,一般是追随 通道的信息,而常常无法报告或觉察另 一个通道的信息。 核心概念:追随程序
• 因此两者联合起来,称之Broadbent-Treisman过 滤器—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 择模型。
三、反应选择模型
1、代表人物:Deutsch & Deutsch (1963)
2、主要思想
追随耳
感觉登记
非追随耳
知觉分析
反
应
组织输出
反应
选
择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 这个模型主张,所有输入的信息在知觉 阶段都将得到充分的分析,而选择作用 只发生信息加工的后期,而不是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