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原理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于土壤、果皮和发酵食品等环境中。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通过这种实验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酵母菌的分离、酵母菌的培养和酵母菌的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是实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采集到含有酵母菌的样品,比如果皮、土壤等。
将样品放入培养基中,利用其富含的养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促使酵母菌开始生长。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培养基中存在着许多酵母菌细胞。
选取单个酵母菌细胞,将其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再次进行培养。
经过多次的分离,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酵母菌的培养是纯培养实验的关键步骤。
酵母菌的培养基一般由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组成,提供了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养分。
培养基的配制需要根据酵母菌的需求来确定,以确保酵母菌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氧气供应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酵母菌对氧气的需求较高,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酵母菌的纯化是实验的最后一步。
在酵母菌培养物中,可能会存在其他微生物的杂菌。
为了获得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温度选择法、抗生素选择法和营养选择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添加抗生素或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来选择性地培养酵母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这些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可以用于研究酵母菌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纯培养的酵母菌也为酵母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起来,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这些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可以为酵母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也为酵母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中的菌种处理和观察步骤

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中的菌种处理和观察步骤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质或多肽。
该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酵母菌表面展示机制,并且可以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中的菌种处理和观察步骤。
一、菌种处理步骤1. 高效产酶酵母菌培养:选择适合酵母菌表面展示实验的菌种,常用的有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首先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接种高效产酶酵母菌,并在恒温摇床上培养过夜。
培养条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pm。
2. 菌液收获与洗涤:在接种的酵母菌培养液达到适宜菌体浓度后,采用离心管将菌液离心,沉淀后将上清液倒掉。
然后用适量的洗涤缓冲液重新悬浮菌体,将菌体再次离心沉淀。
洗涤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培养基以及其他杂质。
3. 菌体浓缩:将洗涤后的菌体用适量的缓冲液重新悬浮,通过离心使菌体沉淀。
去掉上清液后,用适量的缓冲液悬浮菌体,使菌体达到所需的浓度。
通过浓缩步骤可以获得更高浓度的酵母菌悬浮液,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
二、观察步骤1. 理化条件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准备好所需的显微镜和荧光染色剂。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用特定的抗体标记酵母菌表面展示的目标蛋白质或多肽,以便观察与之的结合情况。
2. 荧光染色: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染色剂,如FITC(荧光同种亲和素)或荧光标记的抗体。
将这些染色剂添加到酵母菌悬浮液中,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染色。
染色的时间取决于荧光标记剂的性质,一般需要在室温下孵育15-30分钟。
3. 观察与图像捕捉:将染色后的酵母菌悬浮液滴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菌体的荧光信号。
使用合适的荧光滤光片组对样品进行观察,并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捕捉图像。
4. 图像处理与分析:酵母菌表面展示的蛋白质或多肽通常以荧光信号的形式显示出来。
为了定量分析荧光信号的强度或分布,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实验四酵母菌霉菌放线菌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四酵母菌霉菌放线菌个体形态观察实验目的: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观察,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及区分方法。
实验器材:1.酵母菌:酵母菌培养基、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2.霉菌:霉菌培养基、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3.放线菌:放线菌培养基、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
实验步骤:1.酵母菌的观察:(1)取一片酵母菌培养基,用微量移液器吸取适量酵母菌悬浊液滴于盖玻片上;(2)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40倍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2.霉菌的观察:(1)取一片霉菌培养基,用微量移液器吸取适量霉菌悬浊液滴于盖玻片上;(2)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40倍镜下观察霉菌的形态特征。
3.放线菌的观察:(1)取一片放线菌培养基,用微量移液器吸取适量放线菌悬浊液滴于盖玻片上;(2)将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上,用40倍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1.酵母菌的形态特征: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呈卵圆形或肾脏形状,大小约为5-10微米。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呈透明或微黄色,细胞表面光滑,没有菌丝或分枝。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
2.霉菌的形态特征:霉菌是多细胞真菌,细胞呈丝状或孢子状,构成了菌丝体。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菌丝呈无规则分枝状,菌丝上有许多孢子。
菌丝和孢子的颜色和形状有所差异,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霉菌。
3.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形态特征类似细菌。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放线菌呈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时菌体呈分枝状。
放线菌是严格需氧菌,所以通常在培养基的表面形成菌落。
放线菌的菌落通常呈灰黄色、红色或蓝绿色等,形状不规则。
放线菌还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菌丝结构,孢子链,它们是放线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方式。
实验结论: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观察,我们可以区分它们的外观特征。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没有菌丝或分枝,呈卵圆形或肾脏形状;霉菌是多细胞真菌,构成了分枝的菌丝体,菌丝上有多个孢子;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菌体类似细菌,可产生分枝状的菌体和特殊的孢子链。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取少量酵母菌样品,使用选择培养基(例如固体葡萄糖、面粉琼脂培养基,添加有特殊药液和增菌剂的选择培养基有利于酵母菌的筛选)进行分离纯化。
2. 筛选出发酵力良好的菌落并进行纯培养。
在酒精发酵实验中发现典型的酵母菌菌落可移种至综合生化管培养箱中进一步鉴定。
3. 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酵母菌扩大培养,准备好无菌吸管和无菌锥形瓶,将酵母菌从锥形瓶中转移到试管中。
4.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准备血液培养皿和牛肉膏琼脂培养基,接种菌液到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并繁殖,观察生长情况并进行计数。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对酵母菌进行纯培养,请确保所有使用到的工具和试剂都经过灭菌处理。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观察酵母菌注意事项

观察酵母菌注意事项简介观察酵母菌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其小型、生长快、易于培养和操作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本文将介绍在观察酵母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并以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实验材料准备在进行酵母菌观察前,您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1.酵母菌培养基:选择适合您的研究目的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YPD培养基、SD培养基等。
2.无菌培养皿或小型试管:用于培养和观察酵母菌。
3.显微镜:用于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预实验准备在进行正式观察之前,您需要进行一些预实验的准备工作:1.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将酵母菌菌种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如过夜),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2.检查培养物:在正式观察之前,对培养物进行检查。
观察培养物是否清晰,有无杂质等。
确保培养物质量良好,不影响观察结果。
3.调整显微镜: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确保观察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观察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样本:根据您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酵母菌样本进行观察。
不同类型的酵母菌在形态和生长特性上可能存在差异。
确保您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使用规范的操作技巧:在进行观察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操作技巧。
避免污染样本和培养基,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观察培养基上的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培养基上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注意生长的密度、颜色和形态等特征。
可以记录下来并与您后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4.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
注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酵母菌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
5.注意观察时间和温度:观察酵母菌时,注意观察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酵母菌在特定的温度下会显示出不同的生长特性。
确保您在合适的时间和温度下进行观察,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6.记录观察结果:在进行观察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分离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

1. 学习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酵母菌的分离纯化技术。
3.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将混合菌液中的酵母菌分离纯化,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形态和特征。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啤酒酵母菌2. 培养基:酵母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GA)3. 工具:接种环、酒精灯、无菌试管、无菌棉签、培养皿、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菌种活化:将啤酒酵母菌菌种接种于YGA培养基中,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分离纯化:取活化后的酵母菌菌液,用无菌棉签涂布于YGA平板上,用接种环进行平板划线,划线时注意不要划破菌落。
将平板倒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观察与计数:观察平板上的菌落,记录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用无菌棉签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新的YGA平板上,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获得纯化的酵母菌。
4. 酵母菌形态观察:将纯化的酵母菌接种于YGA培养基中,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用无菌吸管吸取少量菌液,滴加于载玻片上,用无菌盖玻片覆盖,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1. 菌落特征:酵母菌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颜色为乳白色。
2. 酵母菌形态:酵母菌为单细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明显,细胞壁较厚。
1. 通过平板划线法,成功分离纯化了酵母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2. 酵母菌在YG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特征明显,便于观察和识别。
3. 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分离纯化了酵母菌,掌握了酵母菌的分离纯化技术。
2.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了解了酵母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 平板划线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酵母菌的培养及观察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
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
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
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材料器具甜酒酿汁液,新鲜酵母,豆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皮,玻璃棒,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漏斗架,玻璃斗,量杯,三角烧瓶,烧杯,天平,量筒,棉絮;蔗糖,乳酸,碘液。
步骤1.观察酵母菌(1)用滴管从甜酒酿的汁液中吸取一滴汁液,滴在载玻片上,用针摊开,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甜酒酿的汁液中悬浮着无数酵母菌。
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一个酵母菌,可以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个细胞,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也有几个大的液泡(图示)。
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的芽体。
芽体成长脱落,就成为新的个体,有的芽体在从母体脱落前又长出突起。
这种繁殖方法叫出芽繁殖。
(2)在盖玻片一边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把染液引入盖玻片下。
不久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变成蓝紫色的淀粉粒。
2.培养酵母菌(1)用蔗糖液培养在盛有100毫升的三角烧瓶里加5克蔗糖,煮沸。
等到溶液稍稍冷却,加一小块鲜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用棉絮塞紧瓶口。
然后把烧瓶放在25~30℃的温暖地方,数小时后就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
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二三天后吸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已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注意事项1.观察酵母菌时,视野里杂质较多,有淀粉粒、半分解的淀粉团块、曲霉孢子和其它杂菌等等,只要掌握住酵母菌的形状和体内具有液泡,尤其是染色后体内具有褐色的核和蓝色的淀粉粒这些特点,就可以跟其它杂菌区分开来。
2.发酵在缺氧的环境里仍能良好地进行,不必为了增加氧气去搅拌已放入菌种的培养液。
酵母菌培养实验报告

酵母菌培养实验报告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具备着高效
的发酵能力,因此在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
利用酵母菌,我们进行了酵母菌的培养实验,下面是本次实验的详细
过程和结果。
材料与方法:
材料:枸杞果酱、葡萄糖、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方法:
1、准备培养基:按照配方将枸杞果酱、葡萄糖和蒸馏水混合均匀,加热至沸腾,去掉表面的泡沫;
2、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取一小块酵母菌添加至培养基中;
3、培养:常温下放置培养瓶中,观察酵母菌生长情况并记录;
4、观察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生长情况,如形态、数量、颜色等,并记录;
5、计算生长曲线: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酵母菌生长曲线。
结果分析:
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最初的24小时内酵母菌数量迅速增长,然后
逐渐趋于平稳。
观察到酵母菌形态呈圆形或椭圆状,颜色为乳白色或
淡黄色。
而后续的观察结果表明,酵母菌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下降。
此时,我们计算了酵母菌生长曲线,发现其呈现出“S”形状,这表明酵母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如何绘制酵母菌生长曲线。
同时,我们也将在未来的实验中,更加深入地研究酵母菌的特性与应用,来促进食品、饮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
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
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
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材料器具甜酒酿汁液,新鲜酵母,豆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皮,玻璃棒,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漏斗架,玻璃斗,量杯,三角烧瓶,烧杯,天平,量筒,棉絮;蔗糖,乳酸,碘液。
步骤1.观察酵母菌(1)用滴管从甜酒酿的汁液中吸取一滴汁液,滴在载玻片上,用针摊开,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甜酒酿的汁液中悬浮着无数酵母菌。
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一个酵母菌,可以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个细胞,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也有几个大的液泡(图示)。
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的芽体。
芽体成长脱落,就成为新的个体,有的芽体在从母体脱落前又长出突起。
这种繁殖方法叫出芽繁殖。
(2)在盖玻片一边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把染液引入盖玻片下。
不久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变成蓝紫色的淀粉粒。
2.培养酵母菌(1)用蔗糖液培养在盛有100毫升的三角烧瓶里加5克蔗糖,煮沸。
等到溶液稍稍冷却,加一小块鲜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用棉絮塞紧瓶口。
然后把烧瓶放在25~30℃的温暖地方,数小时后就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
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二三天后吸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已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注意事项1.观察酵母菌时,视野里杂质较多,有淀粉粒、半分解的淀粉团块、曲霉孢子和其它杂菌等等,只要掌握住酵母菌的形状和体内具有液泡,尤其是染色后体内具有褐色的核和蓝色的淀粉粒这些特点,就可以跟其它杂菌区分开来。
2.发酵在缺氧的环境里仍能良好地进行,不必为了增加氧气去搅拌已放入菌种的培养液。
分析和讨论酵母菌是少数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较长时间的一种微生物,它属于兼性菌类。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
如环境中有丰富的糖类,它进行缺氧呼吸。
其过程如下:1.C6H12O6+6O2→6CO2+6H2O+2.87×103兆焦(有氧呼吸)2.C6H12O6→2CO2+2C2H5OH+109×103兆焦(缺氧呼吸)建议培养酵母菌还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1.用乳酸、豆芽汁和蔗糖液培养(1)取10克豆芽放入100毫升水中,加热煮沸半小时,盛起,用细布过滤。
在滤液里加5克蔗糖和5毫升乳酸,配成液体培养液。
(2)把鲜酵母半块或老面(发酵后晾干的面粉团)打碎,投入培养液中,放在黑暗温暖的地方,二三天后就可以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2.用巴斯德培养液培养酵母菌需要的无机营养来自外界环境。
如果在培养液内适当增加氮、磷等元素,效果会更好。
巴斯德培养液的配方如下:蔗糖15克,碳酸铵1克,磷酸氢钾0.2克,磷酸钙0.02克,硫酸镁0.02克,蒸馏水100毫升,培养方法跟上述的相同。
于运联中学生物学实验大全1994年12月酵母菌的培养与转形作用Ⅰ.目的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很有用的真核生物,他拥有生物的特性,可用原核生物的方式培养,其基因组较小,复制时间短,可作为基因分析,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突破,很多都是以它为材料。
在工业上酵母菌也很重要,例如:啤酒、面包、酒、重组胜 和蛋白质之合成皆与酵母菌有关。
在重组DNA技术中,酵母菌(yeast)乃是一种很重要的寄主生物,可用质体DNA为媒介物引入外来DNA并表现之。
转型技术与大肠杆菌相似,但其方法需修饰以瓦解其细胞壁,常用的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的转型作用,一是使酵母菌形成Spheroplast,此法较麻烦需将细胞壁去掉,另一种是用碱性阴离子(例如:LiCl或RbCl)加上热休克快速地处理完整的细胞,本实验用后者来实行,收集对数生长期的酵母菌细胞,经碱性阴离子及热休克处理,可使细胞外鞘发生变化,有利于吸收质体DNA,正如大肠杆菌一样(参照实验5),不同的因子会影响效率,质体DNA吸收能力与质体的大小、DNA的构形、寄主品系、筛选步骤有关,与大肠杆菌的转形作用相比有显着的差别是转形效率,酵母菌的转型效率在每1 m g质体DNA中,约可获取103-104转形细胞。
II.酵母菌的培养1.仪器用具:a. 30 ℃恒温箱b. 酒精灯c. 接种环2.药品与试剂:a. yeast 菌株:EGY48〔MAT α, ura3, his3, trp1, LexAop(x6)-LEU2〕YM4271〔MATaura3-52, his3-200, lys2-801, ade2-101, ade5, trp1-901, Leu2-3,112, try1-501, gal 80∆gal 4∆ade5::hisG〕Y187〔MATα, ura3-52, his3-200, ade2-101, lys2-801, trp1-901,Leu2-3,112,gal4∆, gal 80∆, cyhr2, LYS2::GALUAS -HIS3TATA-HIS3,URA3::GAL1UAS -GAL1TATA-LacZ〕Y190 [MATa, ura3-52, his3-200, ade2-101, lys2-801, trp1-90, leu2-3, 112, gal4∆,gal80∆, cyh r2,LYS2::GAL1uas-HIS3TATA -HIS3, URA3::GAL1uas-GAL1TATA-lacZ]b. YPD培养液、培养基(参照实验4)3.方法与步骤:1)单一菌落(single colony)之分离,请参照实验4。
分别将酵母菌养于YPD培养液或培养基中,至于30 ℃之培养箱中约3-5天。
2)隔周实验前,取出酵母菌落并观察。
III.酵母菌转形作用1.仪器用具:a. 30 ℃培养箱b. 离心机c. 干浴器d. 冰浴2.药品与试剂:a. minimal synthutic dropout(SD)base agar(clontech)b. –Urac. 1 x TE/LiAc(0.1 M LiAc in TE溶液)d. 40﹪PEG4000e. DMSO3.方法与步骤:1)制备胜任酵母菌的前一天,接种酵母菌EGY48于3 ml YPD培养液中,置于30 ℃恒温箱中振荡培养(230-250 rpm)过夜。
= 0.4~0.6。
2)准备10 ml YPD培养液,加入300 μl过夜菌液,使OD6003)在室温下以2200 rpm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液,加入5 ml水悬浮酵母菌。
4)在室温下以2200 rpm离心5分钟,倒去上清液,加入新鲜的100 μl1 x TE-LiAc悬浮。
5)加入0.1~0.5 μg p8OP-LacZ质体DNA及0.1 mg片段精子DNA携带者。
6)加入600 μl PEG-LiAc(0.1M LiAc, 40﹪PEG in TE)混匀,置于30 ℃恒温箱中振荡培养(200 rpm)30分钟。
7)加入70 μl DMSO,混匀并热休克42 ℃ 15分钟,迅速至于冰浴中2分钟。
8)在室温下以14,000 rpm离心5秒,倒去上清液,以100 μl TE悬浮并涂于SD/-Ura培养基中,置于30℃恒温箱中3~5天。
.tw/~life-science/exp/choice.htm实验4 质体DNA之基本操作技术I.目的本实验介绍培养液(broth)或培养基(plate)的制备、大肠杆菌的培养、菌种保存与生长曲线所使用的基本技术。
II.培养液(基)的制备1.培养细菌或酵母菌(yeast)其培养基必须提供下列几种基本的营养条件:(1)碳源作为能源(2)水分(3)氮源(4)磷(5)硫(6)不同的矿物质养分,如铁和镁。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能在只有一种碳源(如葡萄糖)与简单的氮源(如氯化铵、硫化铵及磷、硫等矿物质)的简单培养基中生长,酵母菌则还需要几种维生素。
实验研究上常用到一些复杂的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则由复杂的养分(包括植物或动物)所提供的一些不详萃取物。
例如LB和YPD培养液,其主要成分是酵母菌萃取物(yeast extract)和蛋白月柬(peptone,一种水解的蛋白质)所组成,这些材料和胺基酸以及不明的辅助因子混合在一起,如维生素等形式提供不同的碳源和氮化合物。
液体培养基就是将各成分溶于水中即可,若加入洋菜(agar,从红藻中萃取出来的复杂萃取物,与洋菜胶agarose不同,请勿用错)则成固体培养基。
洋菜是固体微生物培养基理想的凝固剂,因它具有良好的溶解特性,但对大部分细菌及酵母菌而言则不具营养价值。
固体洋菜在90~100 ︒C会溶解,液体洋菜在约42 ︒C时凝固。
灭菌步骤可去除所有活的微生物,培养基在做纯系培养时必须将所有的微生物去除,培养容器则要密封或用棉花、锡箔盖住以避免灭菌后又遭污染。
纯系培养过程中所用的液体及容器可用不同的方法消毒,包括高温、放射线照射、过滤等将微生物杀死。
制备培养基常需要高压灭菌锅(autoclave),让培养基在特定时间内暴露于高温高压中,通常是121 ︒C的高温,蒸汽压15 Psi,灭菌20分钟。
2.仪器用具:a. 高压灭菌锅(autoclave)b. 磁性搅拌器c. 天秤d. pH metere. 水浴槽f. 无菌操作台3.药品及试剂:a. Tryptone(代替peptone)b. yeast extractc. NaCld. Agare. ampicillin4.方法步骤:全班区分数组各制备不同的培养液或培养基。
(A)LB培养液:1 g NaCl,加水至100 ml刻度并用磁性搅拌器混匀,瓶口以铝箔纸盖住。
若用玻瓶装,则旋松盖口(待灭菌后降温再旋紧)。
2)高温灭菌锅消毒。
注:高压灭菌后必须等它慢慢排气,只有当气体完全排除后,才能安全地打开灭菌锅,戴耐热手套取出材料,消毒20分钟实际需要约40分钟,因为还要把空间加热及排气时间包括在内。
(B)LB固体培养基:1)在500 ml锥形瓶中加入1 g tryptone + 0.5 g yeast extract + 1 g NaCl + 1.5 g agar,加水至100 ml刻度并用磁性搅拌器混合,agar此时无法溶解成悬浮状,瓶口以铝箔纸盖住。
2)高温灭菌锅消毒。
3)灭菌后,小心将瓶放在50 ︒C水浴中,使其降温30分钟。
4)在培养基凝固前,倒入微生物用的培养皿(petri dish),置于抽风柜中,以防污染,待完全凝固后,盖紧盖子标明"LB plate"及日期,放在室温或4 ︒C中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