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介绍
九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歌》学习要点

《桂林山水歌》学习要点【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画屏、胸襟”等词语。
2、了解本诗采用信天游形式增强了民族感且便于吟咏歌唱的特点。
【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有感情朗读诗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建设祖国的豪情。
【学习重点】朗读,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所表现出的情感。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如何借桂林山水的美景来抒发自己的爱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憧憬。
2、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学习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学习本诗,要注重朗读。
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
要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联想,领会诗人移注在形象上的主观情感,并对主要意象作简要分析。
要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体会本诗采用信天游的民歌体形式的特点。
一、作者简介贺敬之,别名贺进,1924年生,山东峄城人,现代诗人、剧作家。
1949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大型歌剧《白毛女》,获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
五六十年代以创作政治抒情诗闻名。
代表作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等,出版诗集《放歌集》。
他善于从历史的与思想的高度来提炼诗骨,坚持吹响时代的号角。
贺敬之作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向以“量少质精”著称于世。
诗作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题材,具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浓烈的时代精神。
他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其火一样的激情和阶梯式的形式名扬我国诗坛,《回延安》《三门峡歌》等意境、音韵精美的抒情短章,亦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贺敬之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化部代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鲁迅文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文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重点字词(1)注音:画屏(píng)叩(kòu)门胸襟(jīn)掺(chān)箩(luó)(2)释义:画屏:用图画装饰的屏风。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原文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原文小学课文《桂林山水》原文桂林山水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文《桂林山水》原文,欢迎阅读。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原文 1原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创作背景此文写于1962年5月,节选自作者的散文《漓江春雨》,文题是课本编者所加。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其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此文即是作者与友人慕名而游之后写的游记散文。
文学赏析《桂林山水》系游记散文中上佳之作。
此文描写的景色个性特征鲜明,静态美如一幅水墨画,动态美令读者似随作者信舟漓江,节奏美似一部优美的交响曲,令人心旷神怡。
海是波澜壮阔,西湖是水平如镜,而漓江的水则柔情刻骨静、清、绿;泰山是峰峦雄伟,香山是红叶似火,而桂林的山则豪气冲天——奇、秀、险。
作者通过与其它景物的对比,把桂林山水的个性特征生动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让人尽情感受它的美轮美奂。
《桂林山水歌》2

整体感知
• 概括《桂林山水歌》的内容。
• 这既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 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
•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运用了以虚衬实、 虚实相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方法。诗人在 写桂林山水时,既有对景点本身的描摹, 又充满着奇思遐想,甚至将神话引入诗中, 使现实、想象与神话熔于一炉,洋溢着浪 漫主义气息。 • 作者在诗中,避开了具体描写和以实物相 比喻的手法,而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 美感。诗的开头诗人另辟蹊径,以虚拟实。 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美感,把无限广 阔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
本文的诗体有何特点?
布置作业
• 1 .这首诗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写起, 结束于“桂林山水——满天下”。两句诗 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意境却大不相同。 作者为什么用“满”字替换“甲”字呢? 谈谈你的理解? 2 .积累诗歌中的优美句子,并加以背诵。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山:奇、秀、险 甲天下 水:静、清、绿
5 桂林山水歌

5 桂林山水歌【基础须知】文学常识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重点梳理】结构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4节,传神而又含蓄地道出了桂林山水的美。
在写法上,诗人避开了前人对桂林山水以实写实的手法,采取了独特的以虚喻实的方法,在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内发掘出新的美。
让我们看到的不是桂林山的具体形象,也不是漓江水的具体样子,因为桂林山漓江水给人们的印象是难以具体描绘的。
如“神姿仙态,如情似梦”都不是如实描写真山真水,只是让学生进行想象,神和仙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但云雾中绰绰出现了仙女的形象,由此而引起想象,神仙有多么美的姿态,桂林山水就有多么美的姿态;情爱和梦境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桂林山水就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
第二层,5—10节,由写景转入抒情,联系个人的感受抒发热爱桂林山水的真挚感情。
浪涛、风沙、马鞍、沙盘,是具体景物的描写,再现了诗人和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迎着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沙,走向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过的锦绣河山之中,并为之而浴血奋战的悲壮情景。
第三层,11—14节,这是全诗的转折之处,从这里开始,《桂林山水歌》在对客观景物作了概括的描绘之后,转向主观心境的抒发。
诗人紧紧抓住对桂林风景的特点的描写,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借老人山的形象,慨叹历史上的祖国一直愁云笼罩;借还珠洞的神话,抒写对于光明和解放的幢憬;面对鸡笼山、屏风山,联想到雄鸡高唱,屏风开放,山河放出异彩;又从穿山景状,表明大地洗尽愁容,面对明洁的喜悦。
第四层,最后12节,由赞美桂林山水扩展到对祖国美好山河的歌颂,对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的祖国的歌颂。
这一层是主题的升华,由桂林山水的可爱,概括到祖国江山的美丽,由普通的吟咏山水之情,而发展成为爱国主义的颂歌。
《桂林山水歌》赏析

《桂林山水歌》赏析《桂林山水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任监察御史。
据记载:“禹锡至楚,以诗寄子由,子由和之。
”可见,这首诗是刘禹锡来到湖南以后,与朋友游览桂林山水所创作的。
你看那漓江的水呀,清得像一块透明的玻璃;漓江的山啊,秀丽俊俏,奇形怪状,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漓江的水就像温柔善良的仙女一样,缓缓地流动着,滋润着美丽的桂林城;漓江的山就像勇敢无畏的壮士,陡峭险峻,直插云霄,风景奇异!漓江的水不仅清澈、秀丽、灵巧,而且还比喻成“温柔善良的仙女”、“勇敢无畏的壮士”,简直是太贴切了!要是把这首诗的内容改为对联,也是恰到好处的。
你看,那上联是:“江水清澈灵巧秀美;下联是:“山石陡峭挺拔俊俏”。
在江中,一个“清”字,一个“灵”字,再加上“水”与“山”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把漓江的水比作“温柔善良的仙女”;又把漓江的山比作“勇敢无畏的壮士”,写出了桂林山水的奇特、秀丽、俊俏。
漓江的水是用来“滋润”桂林的,它的品质优雅,温柔;漓江的山是用来“保卫”桂林的,它的性格刚强,直冲云霄,有无限的力量。
如果说漓江的水是一位温柔多情的女子,漓江的山则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小伙儿。
你瞧,他正站在山脚下,望着这秀丽的山色,欣赏着山中的美景。
桂林的山也很秀丽,有的像巨人一样高耸入云,有的像骄傲的公主挺立在高高的山顶,有的像一个巨大的蘑菇长在地面上……而且还各有各的特点呢!你看那边,这些像黄绿色宝石的山叫做叠彩山。
他旁边有个池塘,碧绿的水映着周围的青山,景色十分迷人!那里,有一片竹林,你听: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叮咚叮咚的,好听极了!走近细看,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弯,有的直,有的长……还有的像毛笔,有的像竹子……这里真是一个天然的竹子展览会呀!……这种景色,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仙境。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都市被灰蒙蒙的烟雾笼罩着,即使白天,看不到蓝天,鸟儿飞翔的痕迹,水儿轻抚着身体的感觉,土壤中泥沙弥漫着空气的感觉……我想,如果桂林的山是“勇敢无畏的壮士”,那么漓江的水就是“温柔善良的仙女”,如果桂林的山是“勇敢无畏的壮士”,那么漓江的水就是“温柔善良的仙女”,两者相结合,定能孕育出世界上最纯洁、最清澈的地方——桂林。
献给祖国的颂歌——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赏析

献给祖国的颂歌——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赏析"献给祖国的颂歌——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赏析",这是一首赞美祖国传统文化的歌曲,作者贺敬之将对祖国的热爱倾注于此。
《桂林山水歌》讲述了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以及隐藏在它背后的传统文化。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述,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的美好景色,并鼓励我们去探索、了解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在这首歌中,作者还称赞了桂林山水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表达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敬之情。
这首歌不仅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敬的表达。
1. 《桂林山水歌》的背景与创作《桂林山水歌》是著名的民族歌曲,由著名的作曲家贺敬之创作。
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民族文化复兴的呼声日益高涨。
贺敬之在创作《桂林山水歌》时,正是受到了这种民族文化复兴的热潮的启发。
贺敬之选择了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为创作背景,并将桂林山水作为歌曲的主题。
桂林山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景之一,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写生、题诗。
贺敬之在创作《桂林山水歌》时,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启发,并将其美丽的景色描绘在歌曲中。
《桂林山水歌》的创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贺敬之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描绘出桂林山水的美丽,还要融入对中华文化的尊敬之情。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收集资料、调整歌词,最终才使《桂林山水歌》成为了一首优秀的民族歌曲。
2. 《桂林山水歌》的歌词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歌》是著名的民族歌曲,其歌词内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歌词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赞美桂林山水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敬。
首先,歌词中对桂林山水的描述十分细腻生动。
作者用桂林的众多景点来描述桂林的美丽,如:"十里画廊绕山城"、"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些描述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桂林的美丽,使人们对桂林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歌词中还赞美了桂林山水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019-桂林山水歌word版本 (1页)

2019-桂林山水歌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这是一首歌唱祖国壮丽河山的优美诗篇。
它不仅展示了桂林的山水之美,抒发
了诗人爱桂林、爱祖国的感情,而且让人感受到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朗读时,要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语气,轻松的节奏,活泼自如的韵调,读出诗人的山
水情,祖国心。
从朗读新诗入手,坚持朗读训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桂林山水》名言警句及诗词散文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5)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
自主预习2
诗人所抒写的“乡”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教学后记:
(《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
自主预习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诗人为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曾采用过多种诗体形式.他的政治抒情诗大多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式和热情奔放、约束较少的自由体,抒情短章则常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体.《桂林山水歌》歌咏桂林山水,显然适于采用清新明快、委婉抒情的民歌体,以构成一种近于咏叹调的形式.诗人娴熟地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调子,可与另一名篇《回延安》相媲美.一赞南方桂林山水,一赞北方革命圣地,同曲异彩,令人颂倒.诗句均由两行一节组成,语言自然流畅,有如行云流水,音韵节奏和谐,便于吟咏歌唱.此诗因其意境、音韵俱佳、思想、艺术均有独到之处,在贺敬之的抒情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歌]《桂林山水歌》原文及
介绍
【--自我介绍】
原文:
《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
1959年7月,旧稿
1961年8月,整理
(选自《贺敬之诗选》,山乐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相关介绍:
《桂林山水歌》作者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
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
贺敬之作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向以“量少质精”著称于世。
诗作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题材,具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浓烈的时代精神。
《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其火样的激情和阶梯的形式名扬我国诗坛;《回延安》、《三门峡歌》等意境、音韵精美的抒情短章,亦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桂林山水歌》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
诗句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诗人没有停留于单纯描摹桂林山水上,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寄情山水,心潮起伏,进而抒发一个革命战士对于祖国的深挚感情。
正因为诗人是以战士的眼光、战士的胸怀去感受和描绘桂林山水的,因而他笔下的就不仅是山水,其中还有“对此江山”油然而生的那一股强烈的自豪之情。
景美情深,诗人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山水诗借景抒情、以形传神的手法。
诗的结尾更是神来之笔:“——意满怀呵,情满胸,/恰
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
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闪光。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诗人为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曾采用过多种诗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