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测定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部分内容:1.1 概述: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是一种用于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的方法。
胆碱酯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负责降解和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该方法通过测定胆碱酯酶对底物的代谢速率,可以评估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具有简单、灵敏且高效的特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展开介绍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该方法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和说明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原理和机制。
随后,我们将重点讨论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在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部分,我们将介绍该方法的操作步骤、结果分析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给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和概述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包括在定义、发展历程、原理与机制、主要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方法的详细说明,旨在提供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知识框架,促进人们对该方法的理解与研究。
并且探索其在医学领域和农业领域中的更广泛应用,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建议与展望。
2.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 解释说明2.1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的定义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acetylcholinesterase dry chemical method 3400)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用于测定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
该方法基于胆碱和乙酰胆碱等底物在胆碱酯酶作用下水解生成乙酸和胆碱,反应产生的乙酸与对羟基苯甲开发出一定强度的颜色反应,可以通过比色反应来测量或计算出样品中的胆碱酯酶活性。
2.2 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的发展历程胆碱酯酶干化学法3400是在传统湿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高效、简便且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
肝功胆碱酯酶 检验误差

肝功胆碱酯酶检验误差一、引言肝功胆碱酯酶(CHE)检验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评估肝脏功能和疾病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然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此,本文对肝功胆碱酯酶检验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
二、肝功胆碱酯酶检验的误差类型1.方法学误差:主要包括免疫比浊法、酶速率法等测定方法的误差,不同方法之间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存在差异。
2.样本处理误差:采集样本时,容器、抗凝剂选择不当,以及样本储存和运输条件不佳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
3.仪器和试剂误差:仪器设备的性能、校准情况以及试剂的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操作人员误差: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操作规范性和经验等因素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三、误差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和酶活性。
2.样本质量:采集、储存和运输不当会导致样本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检验结果。
3.仪器设备:设备性能、校准情况、维护保养等因素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操作技巧: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经验以及操作规范性对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四、减少肝功胆碱酯酶检验误差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实验室设备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的方法。
2.严格规范样本处理:确保采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样本误差。
3.确保仪器设备和试剂的质量:选购高性能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选择优质试剂,并严格遵循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4.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规范操作流程。
5.加强室内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分析误差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五、结论降低肝功胆碱酯酶检验误差,需要从方法选择、样本处理、仪器设备和试剂质量、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以及室内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标准化操作规程,SCHE-SOP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标准化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临床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胆碱酯酶的活力。
4 检验方法本试剂采用丁酰胆碱底物测定胆碱酯酶的活力。
5 检验原理样本中胆碱酯酶水解丁酰硫代胆碱生成硫代胆碱,硫代胆碱与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代硝基苯甲酸,通过测定405nm处吸光度值的升高,可以计算出样本中胆碱酯酶的活力。
6 标本要求6.1 样本为血清或血浆。
及时离心分离样本,不得使用溶血或被污染的样本。
血浆样本可采用肝素或EDTA抗凝。
6.2 血清密闭贮存于2℃~8℃可稳定1周,经稀释后,在室温可稳定2小时。
7 试剂及配套品7.1试剂来源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胆碱酯酶试剂盒(丁酰硫代胆碱底物)7.2含非反应性保护剂和稳定剂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7.3.1 试剂在2℃~8℃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
7.3.2 试剂开封后在2℃~8℃条件下可稳定30天。
7.4试剂的变质指示:试剂混浊,或以纯水为空白,试剂在405nm处的吸光度大于0.800A(1.0cm光径)时,表明试剂已失效。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8.1 实验仪器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2试剂性能指标8.2.1空白吸光度:A≤0.800。
8.2.2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20。
8.2.3分析灵敏度:测试1U/L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005。
8.2.4 线性范围:50U/L~15000U/L;线性相关系数r≥0.9900;[50,2000] U/L 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500U/L;(2000,15000] U/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8.2.5 准确度:80%≤回收率≤120%。
8.2.6 测量精密度重复性:CV≤5.0%。
胆碱酯酶CHE测定

胆碱酯酶CHE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2 原理碳化丁酰胆碱+H2O 胆碱酯酶硫代胆碱+丁酸硫代胆碱+亚铁氰化钾 (Ⅲ) 亚铁氰化钾(II)+胆碱胆碱酯酶催化水解硫代胆碱和碳化丁酰胆碱。
硫代胆碱与黄色亚铁氰化钾(III)反映生成无色的亚铁氰化钾(II),这种颜色的减少可以在405和415纳米之间测得。
3 标本要求3.1使用新鲜血清,不使用血浆.3.2在采集血液后2h分离血清.3.3 8h内不能及时测定血清可存放于2—80C冰箱保存,3天后测定的血清置-150C―-200C 冰冻保存,但冰冻血清只能复融一次.3.4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标本不能作测定.4 试剂4.1 试剂: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CHE试剂盒,国械注进20142405056YZB/GER 5724-2014)4.1.1试剂盒组成如下:R1 焦磷酸缓冲液:92 mmol/L,pH 7.7;亚铁氰化钾(III):2.4 mmol/L。
R2 GOOD缓冲液:10 mmol/L,pH 4.0;碳化丁酰胆碱:46 mmol/L;稳定剂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2-8°C下保存期限:见试剂标签上的有效期;机上稳定期:4周4.1.4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则试剂不能使用。
4.2 校准品:使用罗氏多项生化校准品提供的CHE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实习三有机磷经皮染毒对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和意义1、学习经皮染毒技术,掌握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的方法。
2、观察有机磷经皮肤吸收后对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
3、掌握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二)仪器1.解剖剪刀、弯剪、镊子、灌胃针。
2.恒温水箱(37±0.5℃)。
3.离心机。
4.分光光度计,10mm比色皿。
5.血红蛋白吸管(20μl);刻度吸管(5.0ml,2.0ml,1.0ml);离心管(10ml);容量瓶(10ml,100ml);试管(10ml)、烧杯等。
(三)试剂1.受试物:有机磷(由指导教师自定);溶剂,根据受试物的理化性质选定。
2.磷酸盐缓冲液(1/15m mol/L,pH7.40):称取9.07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甲液);称取23.87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乙液)。
取甲液19.2mL与乙液80.8mL混合即得。
3.生理盐水:氯化钠8.5g/L。
4.硫代乙酰胆碱(ASCh):称取72.3mg ASCh(生物试剂)溶于生理盐水中,并稀释到1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10倍。
5.5,5′-联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溶液:称取19.8mg DTNB,滴加磷酸盐缓冲液(4.2),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溶液透明(大约加2mL),再用生理盐水(4.3)稀释至1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10倍。
出现黄色即弃用。
6.抑制剂毒扁豆碱:取1mg左右柳酸毒扁豆碱,溶于0.5mL生理盐水(4.3),临用时配制,严防污染其他试剂及器材。
7.1m mol/L谷胱甘肽标准溶液:精确称取3.07mg还原型谷胱甘肽用水溶解,移入1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此液1mL相当于1μmol谷胱甘肽。
因其易被氧化,应于用时配制,水必须先经煮沸去氧冷却后使用。
(四)实验步骤1.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可选择健康豚鼠或家兔,也可用大鼠。
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干化学法使用说明书

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干化学法)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干化学法)【包装规格】1人份/袋、10-100袋/盒;25人份/筒、50人份/筒、1-20筒/盒。
【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胆碱酯酶活性。
【检验原理】胆碱酯酶催化水解乙酰胆碱(Ach)生成乙酸和胆碱,乙酸能使指示剂溴百里香酚蓝(BTB)发生颜色变化,通过颜色的改变反映生成乙酸的量,乙酸量的多少即可表示酶活力的高低;反应结果可与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比色表直接进行比色测定。
【主要组成成份】本产品系由20%乙酰胆碱(Ach)、3%溴百里香酚蓝等试剂固定在通过双面胶粘贴有中速滤纸的PVC板上,干燥后裁切成胆碱酯酶活性测定试纸。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在2-30℃干燥、阴凉、无酸碱腐蚀的条件下密封保存,有效期二年。
试纸开封铝箔袋后在无酸碱腐蚀的条件下可保存3小时,有酸碱腐蚀的条件下开封即用。
【样本要求】1、在无菌条件下采集静脉血样本,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以避免溶血。
2、检测时应使用新鲜标本。
3、常规抗凝剂不影响检测结果。
【检验方法】在进行测试前必须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
1、取测定试纸一片,放在培养皿中,向反应纸片中央加上8~10μl待测新鲜血清或血浆,盖上培养皿盖保持密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血清蒸发,同时防外界酸碱影响),放置37℃水浴箱中并开始记时。
2、11分30秒后取出,所呈现色泽与胆碱酯酶活力比色表(见图一)比较,即得胆碱酯酶活力单位。
3、如无水浴箱,根据测定时室温,查附表确定反应所需时间,在到达反应所需时间后立即比色。
4、正常值30-80单位,如低于30单位的标本,欲求得较精确的结果,可将时间延长一倍,再观察结果。
附表:20~40℃内反应终点时间表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时间22′15″21′19′45″18′45″17′45″16′45″16′15″15′45″15′15″14′45″14′15″温度(℃)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时间14′13′30″13′12′30″12′15″12′11′30″11′15″10′45″10′30″【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胆碱酯酶活力单位小于30。
胆碱酯酶的测定

胆碱酯酶(CHE)的测定
一、原理:血清及组织中CHE使乙酰胆碱水解成胆碱和乙酸,未被水解的剩余乙酰胆碱与羟胺作用生成乙酰羟胺,再与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形成棕色复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推算出酶的活力。
二、试剂:
1、试剂一:溶液60ml×1瓶,室温保存。
2、试剂二:乙酰胆碱粉剂×1支,-20℃保存,稀释液5ml×1瓶,4℃保存。
80μmol/ml 乙酰胆碱底物贮备液的配制:将一支乙酰胆碱碱粉剂倒入5ml稀释液中即成,4℃。
8μmol/ml 乙酰胆碱应用液的配制:贮备液:试剂=1:9稀释。
3、试剂三:甲粉剂×1支;乙液30ml×1瓶;丙液30ml×1瓶;室温保存。
试剂三应用液的配制:每次测试前将甲粉倒入乙液中,充分摇匀,根据需要量将甲乙混合液与丙液等量混合,充分混匀,配成试剂三应用液,现用现配。
4、试剂四:溶液30ml×1瓶,室温保存。
5、试剂五:溶液20ml×1瓶,室温保存。
6、试剂六:粉剂×1瓶,稀释液30ml×1瓶,测试前将稀释液倒入粉剂中,充分混匀,避光
4℃冷藏。
测各管吸光度值。
四、计算:
1、定义:血清中CHE的计算:每毫升血清在37℃和底物作用20分钟,分解1μmol乙酰胆
碱为1个活力单位。
2、计算公式:
血清中CHE活力。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注意事项
• 本法检测限为2.4μmol/L,线性范围为2.4~ 1000.0μmol/L。 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洗三次, 干燥后备用。 • 取血时不应过度挤压耳垂,如果采血时过度挤 压耳垂,采得的血液中血清和组织液所占比例 过多,会使结果偏低。 • 加碱性羟胺和盐酸(1+2)时,必须严格掌握振 摇时间,使其充分反应,否则会影响结果。
• 按式(2)计算酶活性的相对值:Y= Xs/ Xc
• 式中:Y—酶活性的相对值,%;
• Xs—被测血样中酶活性的绝对值, μmol(0.02mL·37℃· 30min);
• Xc—正常人血中酶活性绝对值, μmol(0.02mL·37℃· 30min)。 Xc=1.60μmol(0.02mL·37℃· 30min)
四、采样、运输和保存
• 用血色素吸管,取耳垂血20μL,注入比色 管中(事先加入0.98mL磷酸盐缓冲液),立 即进行测定。 • 如不能立即测定,可静脉取血0.5mL,注入 玻璃管中(含肝素或草酸钾抗凝剂),混匀。 于保温瓶中加冰运送,置于4℃冰箱中可保 存一周。
五、分析步骤
管号 乙酰胆碱标准 应用液(ml) 磷酸盐缓冲液 乙酰胆碱含量 (umol) 0 0 1.0 0 1 0.1 0.9 0.35 2 0.2 0.8 0.7 3 0.3 0.7 1.05 4 0.4 0.6 1.4 5 0.5 0.5 1.75 样品 A 血 0.02 ml 0.98ml 对照 B 血 0.02 ml 0.98ml
水浴 37℃ 5 分钟 乙酰胆碱 0.5ml 37℃30 分钟 羟胺 2 ml 羟胺 2ml 振摇 3 分钟 乙酰胆碱 0.5 ml 37℃30 分钟
碱性羟胺 1:2 HCl 100g/L FeCl3
2 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2
[参考值]
血清TP及ALB含量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相关(新生儿、婴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稍低)
血清TP中ALB和GLB所占的量分别为60%和40%
.
成人
新生儿
TP(双缩脲法)
60 - 80g/L 46 - 70g/L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2
1.主要检查项目 1.1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 1.2血清蛋白电泳 1.3血清前清蛋白检测 1.4血浆凝血因子检测 1.5血氨测定 1.6特殊蛋白检查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1
血清总蛋白 ( total protein,TP), 清蛋白 (albumin,ALB )
3. 因为肝脏有很大的代偿能力而且白蛋白半寿期较长, 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 血清TP和A/G比值的变化
4.肝病时血清TAG和A/G比值变化模式是:
ALB GLB
TP
A/G比值
或
不定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5
[临床意义]-2
1. 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增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减低
■ 血液浓缩
严重脱水 休克 饮水量不足等
■ 球蛋白合成增
加
多发性骨髓瘤时 巨球蛋白血症 慢性感染
■其他
■ 合成不足(肝细胞损害) ■ 营养不良(供给不足) ■ 蛋白质消耗增多(恶病 质) ■ 蛋白质丢失增多
肠瘘 大面积烧伤 肾病综合征
■ 血液稀释(妊娠中后期)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6
肝、胆、胰有哪些功能?
1.肝脏
蛋白质、糖、脂类、胆汁酸和胆红素、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代谢 酶合成及排泄、 生物转化和解毒器官
2.胆囊:
胆汁、脂类消化吸收。 胆道疾病:经胆道排泄的酶类、胆红素等升高。
3.胰腺:
胰岛素,在糖代谢章节介绍。 淀粉酶
“肝功能试验”
通过肝脏代谢功能、生物转化和解毒排泄功能、酶学指标等实验检 测,了解是否有肝、胆、胰病变及其受损情况和功能状态。
由白蛋白减低或球蛋白增高所致 见于: 1. 严重肝功能损害
( 如肝硬化时) 2. M蛋白血症
[原理] 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均会向
阳极泳动 。蛋白质粒子大小、等电点及所带的负电荷多少不 同,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五个区带。
(二)血清蛋白电泳 -1
正常血清蛋白2电1 泳分析扫描图
肝胆胰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授课内容
1.基础和关联知识 2.肝、胆、胰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3.肝、胆、胰常用生化检查及临床意义
3.1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3.2 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检查 3.3 血清酶学检查 3.4 肝脏纤维化相关标志物检查 3.5 肝癌生化标志物检查 3.6 其他检查(摄取排泄功能等) 4.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查
(二)血清蛋白电泳 -2
肝病型
M蛋白血症型
22
肾病型
其他型
23
(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1
前白蛋白 (prealbumin,PAB)
1. 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62000)比白蛋白小
2. 电泳图谱上是位于ALB前方的染色很浅的区带 (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时向阳极泳动速度比白蛋白快)
物有 质利 交于 换肝
细 胞 和 血 液 之 间 的
肝脏的基础和关联知识
肝脏组织结构(组织学)
肝脏双重血液供应: 肝动脉接受体循环血液从肺及其它组织运来的氧和代谢物
肝
脏
有
两
条
胆 道 系
肝 静 脉
输 出 通 道
统
与与
肠体
道循
环
肝、胆、胰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1.了解肝脏是否受损害及其功能状态 2.了解肝脏疾病转归和进程 3.了解肝脏疾病的病原 4.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5.用于健康普查和卫生预防
[临床意义]-3 2.血清球蛋白
增高
总蛋白>80g/L 球蛋白>35g/L
高球蛋白血症: ① 慢性肝脏疾 病 ② M蛋白血症
降低
① 3岁以下的婴幼儿 (生理性减少)
② 免疫功能抑制 ③ 低γ-球蛋白血症
(先天性)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7
[临床意义]-4
3.A/G 比值减低或倒转
清蛋白由肝脏合成(每天约合成120mg/kg), T/2为15-19天 分子量较小(66000)
主要功能及作用:
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是内源性营养源 作为一种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 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为非急性时相蛋白
球蛋白 ( globulin,GLB )
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 球蛋白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胸系统(非肝细胞)合成 球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浆粘度密切相关 包括: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蛋白测定值增加3%) 4. 乳糜标本 (因含脂类较多影响检测)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4
[临床意义]-1
1.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2.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害时它们多为正常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1
1.关联知识
1.1 肝脏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 1.2 肝细胞合成蛋白质: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
多种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 纤溶及纤溶抑制因子
2.肝功异常 2.1 清蛋白减少(出现浮肿,胸水、腹水等) 2.2 凝血及抗凝血因子、纤溶及纤溶抑制因 子发生变化 2.3 血氨增高(出现肝性脑病,肝昏迷)
ALB(溴甲酚绿法) 40 - 55g/L 28 - 44g/L
ALB/GLB(A/G)比值 1.5-2.5 : 1
(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3
[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
1. 运动 (激烈运动后数小时血清总蛋白可增高 4-8g/L)
2. 体位 (卧位比直立位总蛋白浓度约低3.5g/L) 3. 溶血 (标本中每存在血红蛋白1g/L可引起总
肝、胆、胰常见疾病?
1.炎症:
肝炎(病毒性、自身免疫性、酒精性、脂肪性等) 胆囊炎、胆管炎 胰腺炎
2.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
3.肿瘤———良性、恶性 4.纤维化
反映肝、胆、胰功能状态的检测项目
1.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2. 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检查 3. 血清酶学检查 4. 肝脏纤维化相关标志物检查 5. 肝癌生化标志物检查 6. 其他检查(摄取排泄功能等) 7. 肝炎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