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测定

合集下载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

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以粮食 作原料的蒸馏酒或以酒精勾兑的白酒中 甲醇的含量应不高于 0.04 g/100 mL,在 薯干和一些代替物的蒸馏酒中的甲醇的 含量应不高于 0.12 g/100 mL。 杂醇油是一类高级醇类化合物, 是一种具有挥发性香味物,在白酒中 少量掺入杂醇油可构成不同风格的白 酒,但过量摄入含有杂醇油的白酒也 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在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测中 常见技术问题
温度在实验中的影响 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实验中温度 的调控影响实验数据的测量,在白酒 比色法的实验中,各温度在配制的调 控中也起到显著作用,如加入草酸硫 酸溶液褪色而放出的热量,再升高温 度时,若控制不好就会影响溶液的显 色反应,使显色不稳定,影响实验。 甲醇与乙醇的关系 甲醇显色灵敏度与乙醇浓度有密 切的关系,实验中样品显色灵敏度随 乙醇的浓度改变而改变,当乙醇浓度 越高时,甲醇显色灵敏度就会越低。 当乙醇浓度在 50% ~ 60% 时,甲醇显 色较灵敏。
总结
在白酒甲醇、杂醇油的检测中,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方法较简单地检 测出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含量,分 析出白酒的安全度。在白酒的比色法 中也较为简单地检测白酒是否安全。 假酒的生产中, 最大受害者是消费者, 做好食品安全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阐述了白酒检测方法,可更 有力度的打击假酒的生产,维护消费 者的利益。
120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9月
T
echnology
科技
分析与检测
பைடு நூலகம்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
□ 刘 华 徐新凤 刘敏晴 新疆石河子质量与计量检测所
DOI:10.16043/ki.cfs.2016.27.098 我国酒类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根本 原因在于未形成对企业全视角全方位全 过程的监管, 只能在出现问题后进行 “死 后验尸”,治标不治本,基于此,应制 定一定的监管机制防患于未然。 白酒造假主要在于掺加甲醇、杂 醇油等物质,国家卫生部 2004 年第 5 号公告中指出“摄入甲醇 5 ~ 10 mL 可引起中毒,如果摄入 30 mL 则可致 人死亡”。因此,加大对白酒的质量 检测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醇等标准醇液制作标准溶液、和一种 无杂醇油的乙醇标准检测溶液。之后 配制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用于试验检测。 4 根据结果制作色谱峰 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过程中,在 一管中注入标准的白酒样品运用色谱仪 测量出标准的色谱峰,制作出色谱图; 再在另一个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中柱注入 需要检测的白酒溶液,用色谱仪读出色 谱峰,绘制出色谱图并与原标准色谱图 作比较,并列数据分析,最后出结果分 析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的含量是否符合 国家食品卫生部对白酒的检测标准。 比色法检测白酒 使用品红 - 亚硫酸检测白酒,其 原理为品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硫得到 的无色物质,遇含醛基的物质反应显 红色,再遇到含酮基的物质不变色, 以此区别醛基物质和酮基物质。 在 国 家 标 准 (GB5009.48-B5) 中 要 求白酒中甲醇含量必须小于 0.4 g/L, 在检测中运用亚硫酸品红比色法,在 运用对亚硫酸品红比色法中绘制的试 验曲线进行分析。 1 试剂配制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的配制:称取 3 g 高锰酸钾,加入 15 mL 85% 的磷酸 试液,加水稀释至 100 mL。 草酸硫酸溶液的配制:称取含有 2 分子结晶水的草酸 7 g,溶解于冷藏的 硫酸溶液中,再配制于试管瓶中。 亚硫酸品红溶液的配制:用实验天 平称取 0.1 g 的碱性品红,溶解于 60 mL 的 80 ℃左右的热水中,在溶液冷却 后,在向溶液中加入 10 mL 配置好的亚 硫酸钠溶液中,再在此溶液中加入 1mL 左右的浓盐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 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把配制好的溶液贮 存于棕色瓶中, 在溶液显现无色后使用。 标准甲醇溶液的配制:用胶头滴 管精确的吸取一定的甲醇溶液,置于 容量瓶中, 再加入一定的水, 即可使用。 2 白酒的比色检测 取不同用量的标准的甲醇溶液, 放入 25 mL 的特定的比色管中,再加 入一定量的无水的甲醇乙醇,再加入 一定量的水进行配制,用滴管取出一 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轻轻的摇匀 放置一定时间,在用滴管精确的取出 一定量的配置好的草酸硫酸溶液,并 轻轻震荡摇匀,放置一定时间,等到 溶液褪色后,再用滴管取出一定量亚 硫酸品红溶液,轻轻地摇匀,放于室 温条件下显色 30 min,再与标准比色 卡比色,并绘制图像检测。 3 白酒检测结果 在绘制的工作曲线表中,在实验 表中甲醇浓度显现低浓度或高浓度图 表中的甲醇不呈线性关系,由此可检 测出白酒中的甲醇的含量。

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规程

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规程
第 1 页 共 3页
文件编号:SOP-QC-010-2005
对照而定性。 5 定量 进 0.5μ L 标准使用液,制得色谱图,分别量取各组分峰高。进 0.5μ L 样品,制得色谱图,分别量取 峰高,与标准峰高比较计算。 5.1 计算(杂醇油以异丁醇、异戊醇总计算) m2 ×100 V2× V3/10102(60~80 目),气相色谱用。 3.2 甲醇:色谱纯 3.3 正丙醇:色谱纯 3.4 仲丁醇:色谱纯 3.5 异丁醇:色谱纯 3.6 正丁醇:色谱纯 3.7 异戊醇:色谱纯。 3.8 乙酸乙酯:色谱纯. 3.9 无甲醇、无杂醇油乙醇:按 C3.2.2.2 操作,并测其酒精度,取 0.5ul 进样无杂峰出现即可。 3.10 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取甲醇、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各 600mg 及 800mg 乙 酸乙酯,以少量水洗入 100ml 溶量瓶中,并加水稀释至刻度,置冰箱保存。 3.11 标准使用液:吸取 10.0ml 标准溶液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 C3.3.2.9 处理后的乙醇,控制其 含量在 60%,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冰箱备用(或根据仪器灵敏度配制) 。 3 仪器 3.1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2 微量注射器:1μ L、50μ L 3.3 操作方法:色谱条件 3.4 色谱柱:长 2m,内径 4mm,U 形不锈钢或玻璃柱。 3.5 固定相:GDX-102,60~80 目。 3.6 气化室温度:1900C。 3.7 检测器温度:1900C。 3.8 柱温:1700C。 3.9 载气(N2)流速:40ml/min。 3.10 氢气(H2)流速 :40ml/min。 3.11 空气流速:450ml/min。 3.12 进样量:0.5μ L 4 定性 以各组分保留时间定性,进标准使用液和样液各 0.5μL,分别测得保留时间,样品与标准出峰时间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 乙酸乙酯和杂醇油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 乙酸乙酯和杂醇油

2.4 方法的回收率 白酒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然后进行加标回
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回收率令人满意。
组份 乙酸乙酯
甲醇 异丁醇 异戊醇
表 3 样品加标回收率结果 Table 3 Recovery tests
本底值(g/L) 0.410 0.410
加标量(g/L) 0.450 0.901
测得值(g/L) 0.824 1.21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优化 实验研究了不同柱温、不同载气流速对被测组分分
离度的影响。当柱温为 5 0 ℃时,乙酸乙酯和甲醇的色 谱峰重叠;当柱温为 35℃,载气流速分别为 4.0、3.0、 2.0ml/min 时,乙酸乙酯和甲醇两峰的分离度分别是 1.2、 1.3、1.4,乙酸乙酯和甲醇的色谱峰未完全分离开;当 柱温为 30℃,载气流速分别为 2.6、2.0、1.5ml/min 时, 乙酸乙酯和甲醇两峰的分离度分别是 1.5、1.8、2.4,乙 酸乙酯和甲醇的色谱峰实现基线分离。综合考虑分离度 和分析时间两相因素,最终确定检测条件为柱温 3 0 ℃、 载气流速为 2.0ml/min。混合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见图 1, 白酒样品色谱图见图 2 。
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hanol, ethyl acetate and fusel oils in the Chinese spirit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was studied.It showed that the methanol, ethyl acetate and fusel oils contents are in good linearity (r>0.9954), with RSD value 1.1%~3.1%. The recovery rate is 91.7%~98.5%.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hanol, ethyl acetate and fusel oils in the Chinese spirit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K e y w o r d s:methanol;ethyl acetate;fusel oil;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Chinese spirits 中图分类号:O6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1-0232-03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
10 / ( .0mg ml 国家标 准物 质研 究 中心 ) 。 1 2 色谱 条件 . 汽 化 室 温 度 :8  ̄ 检 测 器温 度 : 10C; 10 ; 8 ℃ 柱温 :0C; 8 。 氢气 :. a 空 气 :. a 0 1Mp ; 0 1Mp ;
氮气 :. a进样体积 :t。 02Mp ; 2l , 13 检 测方 法 取 制备 好 的样 品 2 0 l 甲醇 、 . .肛 与 异 丁醇 、 异戊醇混合标准 2 0 l 1 2色谱条件下进 .肛 在 .
表 1 精 密 度 试 验 结 果
品红一亚硫 酸 比色法和气 相色谱法 。前者准 确度 低、 干扰因素多、 测定误差大、 操作繁琐费时 ; 后者用
固定 相 的填 充柱 ( GDX一1 2 , 0 )该柱 柱 效 低 、 型 拖 峰 尾, 能分 离 的组分 有 限 , 复杂 样 品分 离 度 较 差 , 对 一 般情 况下 只 能检 测 单 一 组 分 。而 毛 细管 柱 柱 效 高 , 分 离效 能强 , 析 速度 快 , 分 准确 度 重 复性 好 , 型 尖 峰 锐 且可 分析 多 种组 分 。本 实 验 利用 这 一优 势 , 用 采 F AP毛细 管色谱 柱 对酒 中甲醇 、 醇油 进 行检 测 , F 杂

毒 理 谱 法 测 定 涉 水产 品 中 1 元素 5种
刘杨 , 吉钟 山, 马永 建 (江 苏省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江苏 南京 2 00 1 0 9)
【 文献标识码】 B lo图分类 号】 R一3 【 e 3 文章编号】 1 0 —9 7 ( O8 O 一O6 一O O 6 O O 2 0 )1 0 2 2
表 2 加 标 回收 率试 验 结果
1 1 仪 器与试剂 G 4 1 气相色谱仪 ( . C 01 北京东西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

e r i e s i s 9 1 . 7 % 一9 7 . 3 % .A n d he t d e t e r mi n a i t o n m e ho t d p o r v i d e s a g o o d l i n e r a r e s p o n s e(≥0 . 9 9 9 0 )w h e n t h e c o n c e n -
Ab s t r a c t : A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m e t h o d o f m e ha t n o l a n d f u s e l o i l s i n C h i n e s e s p i i r t s b y 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

1 O 9・
第2 4卷
第2期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0 1 4 年 6月
1 实验部分
1 . 1 仪器 与试 剂
组分峰高。进 1 . 0 I L L样品, 制得色谱图 , 分别量取峰 高与标准峰高比较计算。
1 . 1 . 1 仪器
G C一 1 4 B气相色谱仪 、 带F I D检测器
加标 平均 回收率在 9 1 . 7 %~ 9 7 . 3 %之间 , 并 且甲醇及杂醇油浓度在 0 . O 0— 1 . O 0 g / L内有很好的线性范围 , 相关 系 数均在 0 . 9 9 9 0以上 , 实验结果表 明该 方法简便 、 快速 、 准确 , 适用于 白酒 中甲醇和杂醇油 的同时分析测定 。
C h i n e s e s p i r i t s b y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方法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方法

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检验方法摘要:在白酒的检验过程中,对其中含有的甲醇、杂醇油的检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众所周知,白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是在酿造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一些甲醇和杂醇油,这不但会给白酒的风味带来很大不利影响,甚至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现本文就对白酒中甲醇、杂醇油进行分析,探讨其检验方法。

关键词:白酒;甲醇;杂醇油;检验;品质白酒作为常见的一种饮品,种类十分丰富,制作过程也多种多样。

但不管是采取何种工艺制作的白酒,都需要确保其中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不能超过相关要求的规定。

因为甲醇杂醇油含量是白酒的重要卫生指标,过量的甲醇会引起失明甚至死亡,杂醇油的含量影响了白酒的风味。

那么采取哪种方法对白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进行检验才更加科学准确呢?在此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探讨。

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材料与方法1.1仪器GC-2010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FID氢火焰检测器,AOC-20i自动进样器,FFAP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N,m),EYELAN-1000型真空旋转蒸发仪,气相小瓶。

1.2试剂和标准甲醇、异丁醇和异戊醇混合标准溶液均购自中国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甲醇1.00mg/ml、异丁醇1.00mg/ml和异戊醇1.00mg/ml各取一定量于10ml容量瓶中,用60%无甲醇、杂醇油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1.3气相色谱分析参考条件FFAP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载气高纯氮气。

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300℃,进样量1μl,10:1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初温60℃,保持3min;以20℃/min升温至100℃,保持2min。

2、结果与讨论2.1色谱条件的优化柱温和载气流速直接影响待测组分的分离度,保留时间和灵敏度。

实验可知初始柱温70℃程序升温时,甲醇峰和乙醇溶剂峰不能完全分离;而采用初始柱温60℃程序升温,流速1.5,3.0和4.5ml/min时,发现流速为3.0ml/min甲醇峰和杂醇油峰对称,且保留时间短,因此流速选3.0ml/min。

气相色谱——直线回归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

气相色谱——直线回归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

收 辅 :0 1 0 1 】 20 — 3 0 c 立 编辑 : 军 1 本 张
流行 病 学 杂 志 .96 5 11"9一 19 .(7 :5 2 ,
气相 色谱一 直 线 回归 法测 定 白酒 中 甲醇 和杂 醇 油
余 继 刚 。 春 发 李 继 业。 邓 。
(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卫生学校 .30 0 2 武 汉市东西湖区卫 生防疫 站) 1 4 04 ;
g 10 r ) 用 1 0 进 样 器 分别 取 上述 不 同浓 度 的混 台 标 准稀 / 0 d r
白酒 中 甲醇 、 醇 油 的 古量 测 定 杂 国标 果 用 比色 法 和气 相 色 谱 法 l 用 气相 色谱 法 测 定 白酒 中 甲 醇 和杂 醇 油 的 古量 已有 报 l 道 ,笔 者参 考有 关 文献 , 反 复 实 验 , 索 出较 好 的 测定 酒 中 甲 经 摸 醇 和杂 醇油 音量 的气 相 色谱 一 直 线 回 归 法 酒 样 不 经任 何 前 处 理 . 接 进 样 . 同 时 测 定 酒 中 甲 醇 和 杂 醇油 的 吉 量 , 果 理 想 直 能 结
4 r m/ i 。 a a r n
比色法的I 系数小 者均 值接 近 经统 计学 处理差 异无 显 燕异 两
经 加 标 回 收 试验 . 谱 法 甲醇 和 杂 醇 油 回 收 率 均 色
用 本 法 和 比色 洼 同时 测 定 白酒 样 品 , 果 基 本 结
优 于 比色 法 。见 表 2 回 收 率 =t 测 值 一本 底 值 )加 标 值 : , 实 / 致, 经垃. 学 处 理 差 异 无 显 著 眭。 见 表 1 计
度) 3 与 比 包 法 比较
1l 仪器 进样器。
12 试 剂

白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检测

白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检测

0.20ml
0.122 A
0.191
0.307
0.163
0.411
0.274
五、计算
• X=m/(V1×V2/10×1000)×100 • =3.6/(1×0.1×1000)×100 • =3.6(g/100ml)
六、结论
• 因为本实验方法杂醇油的最低检出限为 0.03g/100ml。 • 所以本实验符合标准
七、注意事项
• 1、本实验方法杂醇油的最低检出限为 0.03g/100ml。 • 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显色剂应现用现 配,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该显色 2 × 剂应沿管壁缓慢加入,否则会因温度升的 太快而影响显色。
白酒中杂醇油含量的检测
组员:闫九玲、王晶、李鑫
• 一、实验原理 • 杂醇油成分复杂,包括正(异)戊醇、正 (异)丁醇和正(异)丙醇等,其中的 异 戊醇和异戊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分别生成戊 烯和丁烯,再与无二甲氨基苯甲醛作用生 成在520nm处有吸收峰的橙色物质。其吸 光度与异戊醇和异丁醇的含量成正比关系, 通过与标准品比较可实现定量分析。
二、仪器与试剂
• 1、仪器 • 分光光度计、 容量瓶、 比色管 • 2、试剂 • 蒸馏水、 硫酸、对二胺苯甲醛、乙醇、 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无杂醇油的乙 醇、杂醇油标准液、杂醇油标准使用液 • 3、实验材料 • 市0ml 含量 样品 0.30ml 0.40ml 0.50ml 1.00ml
二仪器与试剂分光光度计容量瓶比色管蒸馏水硫酸对二胺苯甲醛乙醇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无杂醇油的乙醇杂醇油标准液杂醇油标准使用液市售白酒三步骤四数据含量000ml020ml030ml040ml050ml样品100ml012201910307016304110274五计算36g100ml六结论因为本实验方法杂醇油的最低检出限为003g1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结果只写自 己测定的部分)
讨论: 1.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来源 2.实验结果与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并进行评价。
品红亚硫酸溶液5ml,混匀,37℃静置30min
目测比色
五、结果记录与计算
我国蒸馏酒卫生标准:以谷物为原料者甲醇含量≤0.04g/100ml,以 薯干等代用品为原料者应≤0.12g/100ml(以60°蒸馏酒折算)
六、注意事项
1. 新配制的品红-亚硫酸溶液放冰箱中24~48小时后再用 为好,亚硫酸品红溶液呈红色时应重新配制。 2. 当试验加入草酸-硫酸溶液褪色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此 时需适当冷却,才能加入品红-亚硫酸溶液。品红-亚硫 酸显色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0-30℃。另外,标准管和 试样显色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因为温度对吸光度有影 响。
四、操作步骤
管号
甲醇标准 应用液
样品 无水乙醇 去离子水
0
1
2
3
4
5
样1
样2
0
0.2
0.4
0.6
0.8
1.0
1.0 1.0
0.3 4.7
0.3 4.5
0.3 4.3
0.3 4.1
0.3 3.9
0.3 3.7 4.0 4.0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 2ml,混匀静置10min 草酸-硫酸溶液2ml,混匀后静置至溶液褪色,冷却
五、结果记录与计算
0
杂醇油标准使用 液/ml 相当杂醇油的含 量mg
1
2
3
4
5
样1
样2
0.00 0.00
0.10 0.01
0.20 0.30 0.02 0.04
0.40 0.06
0.50 0.08
0.00 0.00
吸光度
五、结果记录与计算 m × 10 × 100 X= V × 1000
——X为样品中杂醇油含量(g/100ml)
3
二、实验原理
酒中甲醇在磷酸溶液中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甲醛, 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锰用硫酸 -草酸溶液除去,甲醛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
色醌型色素,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 草酸-硫酸溶液 品红-亚硫酸溶液 甲醇标准溶液
甲醇标准应用液甲醇
无甲醇的乙醇溶液 10%亚硫酸钠溶液。
管号 杂醇油标 准应用液 样品 去离子水 1.0 0.9 0.8 0.7 0.6 0.5 0 0.0 1 0.1 2 0.2 3 0.3 4 0.4 5 0.5 样1 样2
0.3 0.7
0.3 0.7
冰浴,沿管壁缓慢加入2mL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同时摇 匀 沸水浴15min 加入蒸馏水2ml,混匀 冰浴中放置10min 放至室温,以0管调零点,于520nm波长处测吸光度
白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测定
带教:邓秀娟 指导老师:杨燕 教授
中山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实验目的
1. 掌握醇油的卫生标准
2
白酒中甲醇的测定
(品红-亚硫酸比色法)
一、甲醇危害
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 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 迷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昏睡、头痛、消化 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
3. 白酒中原来存在以及反应中经高锰酸钾氧化后由醇类变 成的醛类,与品红-亚硫酸作用也显色,但在一定浓度的 硫酸酸性溶液中除甲醛可形成经久不褪的紫色外,其他 醛类则历时不久即消退或不显色,故无干扰。因此,操 作中要严格控制时间。
白酒中杂醇油的测定
(变色酸法)
一、危害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 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 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 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
二、实验原理
杂醇油成分复杂,本法以异戊醇和异丁醇表 示杂醇油,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不饱和 烯烃(异戊烯和异丁烯),再与对二甲胺基苯甲
醛作用显橙色,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5%对二甲胺基苯甲醛-硫酸溶液 无杂醇油的乙醇
杂醇油标准溶液
(异丁醇:异戊醇=1:4)
杂醇油标准应用液
四、操作步骤
——m 为显色液中杂醇油的质量(mg)
为样品体积(ml) —— 10 为稀释倍数
——V
我国规定蒸馏酒及配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以异丁醇 和异戊醇计)应≤0.20g/100ml(以60°蒸馏酒折算)
六、注意事项
1、在加入显色剂时,要在冰水中进行,并要沿管壁缓慢加入。
2、在放入沸水中加热时,要将比色管的盖子打开。 3、使用分光光度计时,要注意开盖调“0”,盒盖调“100”。 并在使用前先进行预热。 4、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显色剂应现用现配,放置时间最多 不能超过2天,该显色剂应沿管壁缓慢加入,否则会因温度升 得太快而影响显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