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教案标题:东北秧歌舞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东北秧歌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东北地区的文化和舞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展示东北秧歌舞蹈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这种舞蹈有初步了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东北秧歌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背景。

2. 解释舞蹈中常见的动作和技巧,如踢腿、转身等。

3. 讲解舞蹈的基本形式和编排结构。

三、动作学习(20分钟)1. 分步骤教授秧歌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踢腿、转身、手臂动作等。

2. 强调动作的节奏感和舞蹈的整体协调性。

3. 练习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四、编舞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秧歌舞蹈。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已学的动作和技巧,展示个人风采。

3. 指导学生在编舞过程中注重节奏和团队合作。

五、表演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编排的秧歌舞蹈。

2. 全班一起观看并评价每个小组的表演。

3. 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东北秧歌舞蹈的进一步探索。

教学资源:1. 东北秧歌舞蹈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2.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秧歌舞蹈的音乐。

3. 舞蹈教学辅助道具,如练功鞋、长裙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动作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编舞过程中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对东北秧歌舞蹈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东北秧歌舞蹈的实际演出。

2. 深入研究东北地区的其他舞蹈形式,如锅庄舞、葫芦丝舞等。

3. 探索东北地区的传统音乐和乐器,与舞蹈相结合进行综合艺术表演。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同时,教案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内容的合适性和可行性。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东北秧歌舞蹈教案东北秧歌舞蹈教案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艺术财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戏曲等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例如大家熟悉的以“二人转”为主的表演形式。

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东北秧歌舞蹈教案,希望对大家了解东北秧歌有帮助!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风格各异的汉族民间舞蹈作品,引领学生走进汉族民间舞蹈艺术殿堂中,从而学生能够逐步产生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中;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法了解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之间舞蹈动律、舞蹈风格的异同。

3.知识与技能:能够较好的完成东北秧歌组合。

能够用较为准确的舞蹈动作表现东北秧歌、胶州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

能够较好的掌握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或造型,并且了解汉族民间舞蹈之间的异同,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汉族民间舞蹈的欣赏,以及典型动作的学习与感受,了解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差异和形成原因。

使学生对汉族民间舞蹈的了解更加全面。

【难点】东北秧歌舞蹈动作元素以及舞蹈组合的学习。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汉族自古以来歌舞活动丰富多彩,并随历史的进程从未停止过传衍与发展。

对于今天的人民来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后人,已在逐渐忘却、脱离、以致根本不了解和不再会跳自己民族的舞蹈。

其实,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异。

即使是相同种类的歌舞,各地区生活环境、风俗信仰、审美习惯等都大不相同,因此在风格、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

同学们都知道那些汉族的民间舞蹈呢?(秧歌、高跷)图片展示:狮子舞、花灯、采茶舞、秧歌等。

汉族舞蹈种类繁多,不过经过艺术教育工作者整理加工后进入教学的主要有: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包括鼓子秧歌、海洋秧歌、胶州秧歌)等。

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

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

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东北秧歌的特色,感受秧歌的欢乐氛围。

2. 通过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秧歌步、秧歌十字步、秧歌转圈等。

2. 东北秧歌的舞步:小碎步、大踏步、跳跃步等。

3. 东北秧歌的道具:扇子、手绢、花环等。

4. 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和节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步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道具运用和音乐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气氛。

2. 基本动作学习:教授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

3. 舞步学习:教授东北秧歌的舞步,让学生分组练习。

4. 道具运用:教授如何使用扇子、手绢等道具,让学生分组练习。

5. 音乐节奏:讲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和节奏,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6.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所学内容,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步。

2. 学生能正确使用道具,并与舞步相结合。

3. 学生能跟上音乐节奏,表现出东北秧歌的欢乐氛围。

4. 学生对东北秧歌感兴趣,愿意继续学习和传承。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播放东北秧歌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秧歌的风格和特点。

2. 音响设备:播放东北秧歌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3. 道具:准备扇子、手绢等道具,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秧歌的魅力。

4. 教学图册:提供东北秧歌的动作图册,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七、教学步骤:1. 介绍东北秧歌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秧歌的历史背景。

2. 教授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如秧歌步、秧歌十字步等,让学生分组练习。

3. 教授东北秧歌的舞步,如小碎步、大踏步等,让学生分组练习。

4. 讲解道具的使用方法,如扇子的挥动、手绢的抛掷等,让学生分组练习。

东北秧歌教案

东北秧歌教案

东北秧歌教案
教案主题:东北秧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东北秧歌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秧歌舞蹈的欣赏和参与,培养学生对东北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
1. 东北秧歌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 秧歌动作和表演技巧。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将播放一段东北秧歌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东北秧歌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了解东北秧歌(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东北秧歌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起源、形成和演变过程。

3. 学习秧歌动作(25分钟)
教师领导学生一起学习秧歌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动作、脚步和身体移动等。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秧歌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节奏感。

4. 分组演练(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秧歌表演,要求每个小组都能展示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和欣赏(10分钟)
让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秧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教师在展示结束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和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东北秧歌的历史和特点,学习了基本的秧歌动作和表演技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通过展示和欣赏,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同了东北秧歌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2024年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2024年东北秧歌舞蹈教案

2024年东北秧歌舞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东北秧歌舞蹈教程》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基本动作、舞蹈组合以及秧歌表演的节奏与韵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

2. 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节奏和韵律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节奏与韵律感知,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以及对秧歌表演风格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秧歌服装、道具(扇子、手绢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扇子、手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东北秧歌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秧歌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

3. 实践教学(10分钟):a. 教师示范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的秧歌舞蹈组合,分析动作要领和节奏韵律。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按照例题要求,进行舞蹈组合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b. 学生进行舞蹈组合展示,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东北秧歌舞蹈》2. 主要内容:a. 东北秧歌历史背景b. 基本动作与舞蹈组合c. 节奏与韵律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个东北秧歌舞蹈组合的练习,并拍摄视频。

2. 答案:a. 视频要求:清晰、连贯,能展示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

b. 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秧歌比赛,提高舞台表现力。

b. 邀请专业秧歌演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东北秧歌。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第四章《东北秧歌》。

详细内容包括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身段及组合练习。

具体章节为:4.1节“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4.2节“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4.3节“东北秧歌组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3. 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配合、组合练习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镜子、把杆。

学具:舞蹈服装、扇子、手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东北秧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基本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讲解并示范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让学生跟随老师练习。

3. 手势与身段学习:讲解并示范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让学生分组练习。

4. 组合练习:将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融合,进行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所学内容,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2. 内容:基本步伐:前进步、后退步、踏步、十字步等手势:抓、绕、翻、扔等身段:扭、摆、颤、跳等组合练习:步伐+手势+身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30秒的东北秧歌组合,要求包含所学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

2. 答案示例:步伐:前进步、后退步、踏步手势:抓、绕、翻身段:扭、摆、颤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更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视频,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舞蹈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民间舞蹈比赛,锻炼舞台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配合、组合练习的节奏感。

2.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东北秧歌基本动作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东北秧歌基本动作
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练习
2、课小结:布置课外练习,宣布下次课内容
教学反思
8、撤左脚,右前踏步位,双护胸右手揽回,4拍,并右脚,1点正步位,双护胸左手揽回,4拍。
9、双护胸,右起划圆动律,2拍1次,做4次。
10、撤左脚,迅速并右脚,压右旁腰,2拍退,分2组做。左右脚交替快速上步,上身划圆动律2次,1拍1次,右前踏步位,微蹲。
11、并左脚,右起划圆动律,2拍1次,做4次。
12、同动作11。
多媒体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课代表整队集合、点名、检查 着装。
2、师生问好
基本部分
体态动律训练组合
准备:双手胯前交叉打开至两侧,双叉腰手位。
1、压脚后跟,4拍1次,做2次。
2、左起上下动律,4拍1次,做2次。
3、压脚后跟,2拍1次,做4次。
4、右起前后动律,2拍1次,做2次。右起划圆动律,2拍1次,做2次。
2、三种动律在“艮”与“扭”的关系中,由脚下的“艮”(即点)带动腰部的“扭”(即线)
难点:压脚后跟强调起的低,压的快,分量沉重,重拍在下,切分不容易把握,强调稳、艮,压脚后跟压在正拍上,上身动律把在附拍上,艺诀称“踩在板儿上,扭在眼儿上”。
教学手段与方法
示范法、动态纠正法、静态纠正法北秧歌(体态动律训练组合)一
教学课时
第8课时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特征、手位、脚位。
2、东北秧歌的动律训练:压脚跟、上下、前后、划圆动律,“扭”。并掌握常用舞姿,为今后的综合训练奠定基础。
3、认识鼓的叫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东北秧歌的韵律核心为“艮中扭”,动律训练中强调“扭”。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东北秧歌基本动作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东北秧歌基本动作

音乐与舞蹈扭秧歌——东北秧歌扭秧歌——东北秧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人音版)第二单元第一节课教学。

本节课内容是通过欣赏舞蹈片段,让学生了解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秧歌;通过重点学习东北秧歌的风格和韵律,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汉族秧歌产生兴趣,进一步去了解它,去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一)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通过重点欣赏、分析、学习、体验东北秧歌的节奏、基本动律、道具和步伐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舞蹈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我国汉族舞蹈的兴趣,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开展多元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通过舞蹈视频赏析和肢体动作感知,使初步了解秧歌的相关知识,重点了解和学习东北秧歌风格特点:①“打”东北秧歌节奏中休止符的特点和在舞蹈动作中的体现;②“跳”东北秧歌舞蹈“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风格特点在基本动律中的体现,重点学习稳、艮、俏的基础动作。

③“转”东北秧歌独有的亮点“手中花”中的道具手绢花转法的了解与学习,完成舞蹈小组合。

④“扭”最具秧歌特色步伐——十字步的学习与体验。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引导学生观看、感受、体验东北秧歌的节奏、动律等风格特点,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去感受东北秧歌舞蹈动作稳、艮、俏等风格韵律,体验东北秧歌独特的美和魅力,提升了对东北秧歌以至于传统民间舞蹈的审美认知。

艺术表现:在东北秧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舞蹈动作体验,感受到东北秧歌独特的美带来的乐趣,乐于参与其中,并能伴随感性经验积累深化对东北秧歌的理解,在之后的合作创编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体现团队协作能力。

文化理解:秧歌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通过学习了解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最具北方特色的秧歌——东北秧歌的风格和韵律;从而熟悉和热爱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让学生产生对我国传统汉族民间舞蹈以及其他民族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针对性教
学方案、学生自
学、分组教学
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以理论
促进实践
0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鼓相:
双插腰
二、基本动律
1、压脚跟
2、上下扭
3、前后扭
4、划圆扭
三、组合练习
一、鼓相:
1、右手单手绕花
用手腕带动手绢花逆时针绕,左手相反
2、双手绕花插腰
双手拿手绢从下拿起25度,双手绕花后双插腰。
二、基本动律
2—4重复
前后扭节奏动律:
1—4身体右前方扭
5—8身体左前方扭
2—4重复
划圆扭节奏动律:
1—4身体右侧向前划圆扭
5—8身体左侧向1、压脚跟(一点方向)
四拍一次,共做八次
2、压脚跟(七点方向)
四拍一次,共做八次
3、上下扭(五点方向)
四拍一次,共做八次
4、前后扭、(五点方向)
教学重点:
学习东北秧歌动律组合,亚脚跟、上下扭、左右扭、划圆扭,把握训练的步骤与要领。
教学难点:
由于各个学生的基础不同,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克服动作僵硬,音乐节奏感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知识点
教法详细设计
学法详细设计
时间分配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学习动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四、分组学习
1、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各小组选出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互相学习,练习完后每组单独演示,旁边两组进行观摩,指出每组的错的地方和对的地方,进行相互学习。
双插腰节奏动律:
5—8双手绕花插腰
压脚跟节奏动律:
5—8双手绕花插腰
1—4压后脚跟
5—8重复
上下扭节奏动律:
1—4身体往左下扭
5—8身体往右下扭
舞蹈《东北秧歌》教案
授课教师:唐舒雯授课课程:舞蹈
舞蹈名称:东北秧歌
计划课时:1
授课班级:15学前8班
上课人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各个地域的民间风俗习惯来理解东北秧歌舞蹈。
能力目标:掌握东北秧歌基本动律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正确的训练。
素质目标: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舞蹈艺术。
四拍一次,共做八次
5、划圆扭、(五点方向)
两拍一次,共做八次
四、学生分组进行互相学习,相互评判练习。
5
5
5
5
5
10
1、双插腰,双脚并拢,身体微微前倾,脚后跟抬起,再往下压,重心力量在压的时候。
1、身体上下扭动,头部随着身体上下扭动而左右倾头,眼睛看向前方,同时压脚跟动作配合。
1、身体前后扭,左边身体往前,右边身体就往后,相反右边身体在前面,左边身体往后;
2、眼睛看向一点方向,跟着前后动律左右倾头,同时压脚跟动作配合。
1、身体划圆扭动,在前后扭的基础上划圆扭,右边身体从前往下至上划圆的同时,左边身
体和右边相反方向动作。
三、组合练习
1、把所学的单独动作合并成组合
2、组合动作包括:压脚跟、上下扭、前后扭、划圆扭。
3、压脚跟动作朝一点方向做四个八拍,转向七点方向做四个八拍,转向五点方向做四个八拍上下扭,四个八拍前后扭,两个八拍划圆扭,做完后停住不动,组合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