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
【诗人大全】关汉卿简介_关汉卿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关汉卿简介_关汉卿的资料介绍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简介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简介
关汉卿(约1241年-1323年),中国元代戏曲作家和演员,被誉为“元曲四杰”之一,以其深情厚意、才情横溢的作品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关汉卿的艺术成就进行赏析,并探讨他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1.1 生平简介
(在此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关汉卿的出身、故乡等基本背景信息)
1.2 创作背景与时代特点
(这部分可以了解元代时期戏曲表演的兴盛以及社会背景的变迁,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关汉卿创作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2.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欣赏
2.1《窦娥冤》
(在此部分可以详细分析该剧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解读)
2.2《弟子规》
(同样,可以在这里详细介绍该剧,对人物形象、情节等进行赏析)
2.3 其他重要作品
(列举其他几个关汉卿的著名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3. 关汉卿对戏曲艺术及文化的影响
3.1 戏曲艺术发展
(在此部分,可以深入探讨关汉卿对后世戏曲艺术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引用相关文献和学者观点来支持论述)
3.2 文化传承与弘扬
(考虑关汉卿作品的教育意义以及后世如何传承和弘扬关汉卿大师的艺术成就)结论
通过本文旨在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了解他对中国戏曲发展
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汉卿独特而充满情感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
当时的戏曲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无论是他创造出来的精彩剧目,
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推动和传承,都使关汉卿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
要人物。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中国传统京剧剧目,以它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广泛欢迎。
这个剧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代宫廷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忠诚的宫廷歌妓关汉卿的悲惨命运。
关汉卿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以美丽动人的外貌和非凡的才华为宫廷所倾倒。
然而,由于嫉妒和阴谋,她最终被迫下嫁给一个下层官员。
这个剧目以虚构的方式展示了关汉卿的人生经历,其中充满了爱恨情仇、痴情忠诚和家国情怀。
田汉的《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戏剧元素,成功地描绘了关汉卿这个角色的复杂内心世界,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传递了深刻的情感。
《关汉卿》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京剧剧目,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伦理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这个剧目通过关汉卿的悲惨命运,展示了宫廷斗争、人性的扭曲以及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时,它也强调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呼吁人们探索自我价值、追求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总之,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富有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戏剧作品。
它的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宫廷中,但其中所揭示的普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剧中关汉卿这个形象的塑造,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通常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关于田汉《关汉卿》的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关汉卿和田汉《关汉卿》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并探讨《关汉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田汉《关汉卿》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古代诗人名人关汉卿人物介绍PPT

诗词特点
杂剧特点
人物塑造上,关汉卿重视平民生活,塑造平民角色。不同于传统文人书写 王侯将相,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基于了平民全方位的描写,在其现存的18部 作品中,11部作品是以平民生活为主题,涉及日常生计、婚丧嫁娶,债务 官司等多方面。其中女性角色是关汉卿书写的重点,他共计写了12本作品 是以妇女为主角的“旦本戏”,这些女性形象大多既有中国女性温柔善良 的传统美德,又有同恶势力抗争的坚毅刚烈品格。关汉卿对其抱有讴歌、 赞美和同情的情绪,将其塑造为具有才智、品德和力量的反抗角色,如六 月飞雪的窦娥、抗争改命燕燕和冷静周旋的谭记儿。
诗人生平
晚年生活
八十多岁时,关汉卿自杭州乘船沿古运河北返,经扬州返回祁州,同 行者有杨显之,费君祥等人。因妻早亡,晚年是儿子陪在他身边。在 晚年,关汉卿仍旧未停止元曲创作,据考证其代表作《窦娥冤》就是 在其晚年,甚至是去世前才创作完成的。据考证,关汉卿卒于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到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二年 (公元1322年)年间,死后葬在祁州伍仁村。
完结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 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 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人物评价
元代《析津志》作者熊自德: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 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明代《太和正音谱》作者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 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中国戏曲史研究先师王国维:元 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 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 元人第一。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简介关汉卿(1245年—1323年),字明叔,号希文,山东汶上(今属曲阜市)人,是中国元代的一位著名戏剧作家和文学家。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四大才子”之一,与郑光祖、郑光祖、贾仲明并称。
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主要以晋剧、河北梆子和秦腔为代表。
关汉卿是元代初期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代表性。
他的戏剧作品大多以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对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和对话的精心刻画,展现出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情感。
关汉卿尤其擅长表达人物的痛苦与坚韧,他的作品经常通过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和奋斗,传达出对人生意义和悲剧境界的深刻思考。
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是晋剧《窦娥冤》,这是一部描述窦氏母女在北魏末年因与宦官之间的纷争而遭受迫害的悲剧。
该剧以其悲情、激烈和激昂的表现手法,揭示了社会黑暗势力对人性的摧残和残酷。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通过窦氏母女的道德高尚和正义感,展示了人的尊严和独立精神的力量。
此外,关汉卿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单刀会》、《贞观长春》和《吕洞宾三度凡间》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成为元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的戏剧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还表现在他对戏剧表演艺术的改进和推动上。
他在剧本的创作中,注重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丰满,故事更加曲折和动人。
在戏剧表演方面,他注重节奏和舞台流畅性的呈现,通过对音乐及舞蹈的运用,使剧目更具表演特色和戏剧感。
关汉卿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并在中国传统戏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关汉卿诗词

关汉卿诗词关汉卿的诗词作品,很多。
我们也许能记住几首,或者说背诵几句:如《不伏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等。
这些篇目,语言质朴、简洁,又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原文:不伏老,争教岁岁年年,朱颜绿鬓,常做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管领春夏秋冬四季风光。
白酒酿成千钟,黄金散尽一身,只为图名利。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来与人无争,宴清都,灵驾返瑶池,仙姬战罢玉楼空。
寿酒满斟齐祝圣,愿保千年,天高地厚。
原来富贵也劳劳,苦把虚名高位熬;若不是枕席儿女哄,怎显的俺男儿大丈夫。
是甚么文章盖世,学富五车,词压四座,人比显官势要高。
比着那厮则强。
情中情多,恩中恩多,直似把可汗脐儿拖破。
醉来时闷往往,愁时闷多,闷来时抽,来时闷多,多时闷煞。
锦上珠,花下珠,闷杀也那堪宿。
锦儿上缺了玉,花儿上折了枝,烦恼着那其间低声厮唤,你可便会得伊么?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情中情多,恩中恩多,直似把可汗脐儿拖破。
天那,天也多咱!忘不了,忘不了!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老了姓叶的,少了姓花的,只有俺孤身,也想的梅子熟了,杏子肥了。
清明节过,黄花儿绿,白发儿稀,服侍着这些儿孙。
死的去了,走的去了,也有那咽气的,丧了天良的。
这早晚不是家中坐,早晚家中睡。
却待怎么?有一日春衫儿薄。
把一日愁来,两日病,三日四日消磨了。
那其间才把的身子疾与痊可。
到晚来思量我好一会家私破。
七八分,气的我咽咽的疼难呵,咳嗽声发似雷,气的我当厅扑地倒。
左手扶着我这东床上,右手指着我这纱厨下。
可便似杀人的场院,和那不要钱买的猪羊。
他每每只顾偷鸡盗狗,咬脐扯袖,抢到跟前,待干罢,打罢,骂罢,苦苦告,哭告,哀告。
关汉卿(元曲编剧)人物简介

• 关汉卿的作品在元代及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 他的作品对后世元曲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与影
响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在元曲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与其他元曲编剧的比较
• 关汉卿是元曲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
• 关汉卿与元代其他著名编剧如白朴、马致远等人相比,
• 关汉卿受到家庭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03
关汉卿的生平事迹
• 曾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
• 以才情出众,成为著名的元曲编剧
• 与当时的文人、艺人有广泛的交往
元曲的发展与关汉卿的成才
元曲的起源与发展
•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起源于民间歌谣、曲艺
• 元曲在元代达到鼎盛,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 文学瑰宝
关汉卿元曲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汉卿元曲作品的影响
• 关汉卿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关汉卿的作品在现代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他的作品成为元曲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 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影响
05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窦娥冤》
《窦娥冤》的故事梗概
• 《拜月亭》是一部描写战乱中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
• 《拜月亭》在戏剧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具
情故事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关汉卿通过这部作品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对爱情进行了
• 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受观众喜爱
深刻的探讨
关汉卿元曲作品经典赏析:《西华山陈抟高卧》
关汉卿

《窦娥冤》剧情 窦娥冤》
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她出生在 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 书香之家,父亲是“幼习儒业,饱有文章” 书香之家,父亲是“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书 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丧母, 生。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 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从小养成了孝顺的 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 品格。父亲为了抵债,忍心将她出卖, 品格。父亲为了抵债,忍心将她出卖,让她成了 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 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 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伤。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岂料至17 17岁 即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 岂料至17岁,即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窦 娥随即变为寡妇。 娥随即变为寡妇。 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 窦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债来收取“羊羔儿利”, 无力偿还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 无力偿还债务的赛卢医起了杀蔡婆婆之心,蔡氏 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 在危难之际意外地被张驴儿父子救出。
第二节 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 关汉卿之《窦娥冤》 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 赵氏孤儿》 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 人交搆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 人交搆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 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 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 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窦
程 砚 秋 饰 窦 娥
娥 冤 剧 照
Hale Waihona Puke 悲剧命运的因素: 悲剧命运的因素:
1、高利贷 2、张驴儿父子的出现 3、官府的黑暗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创作
现知关汉卿的剧本有66种,今存18种。
《窦娥冤》、《单刀会》、《哭存孝》、 《蝴蝶梦》、《调风月》、《救风尘》、 《金线池》、《切脍旦》、《绯衣梦》、 《谢天香》、《拜月亭》、《双赴梦》、 《玉镜台》、《裴度还带》、《陈母教子》、 《单鞭夺槊》、《五侯宴》、《鲁斋郎》。
对于上述现存的十八种剧本,按照习惯,可 以分为三类:
关汉卿与杂剧作家杨显之为“莫逆之交”, 与杂剧作家梁进之是“故友。
与杂剧作家费君祥、散曲作家王和卿关系 密切。
并与杂剧名艺人珠帘秀及一些艺人、歌妓 交往甚密。
他经常出入歌楼舞榭,过着玩世不恭、放 浪形骸的生活,有时还参加戏剧导演和演 出活动。
元朝一统后,关汉卿曾南游杭州,写了 散套[南吕۰一枝花]《杭州景》,描绘了
说这几十年以来,元朝的社会风气很坏, 做官的人习惯于贪污,他们的作为与盗 贼没什么区别,他自己不感到耻辱,别 人也不以此为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冤狱冤案很多。
据《元史》记载:大德七年一年,发现 的冤案就有 5 1 7 6件,因为贪赃过错被 革职的官员有 1 8 4 3 7人,这个数字占 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七。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一空倚傍,自 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 元人第一。
关汉卿多才多艺,在当时戏曲界有很高 的威望。
他的大半生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他广 交演员朋友,很熟悉舞台演出,他自己 也曾经粉墨登场。
这些不仅能使他的作品反映时代和社会, 而且还很适宜演出,他的剧本都有良好 的演出效果。
1、生平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戏剧家的关汉卿,其 生平情况,只能以现存的一些片断材料 推知大概。
《录鬼簿》记载:“关汉卿,大都人, 太医院尹,号己斋叟。”
据考证,元代无“太医院尹”的官职名。 《录鬼簿》有的版本作“太医院户”,太 医院户即太医院管辖的医户。因关汉卿 “不屑仕进 (《青楼集序》),此说较可靠。
这座南方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生活。
他还到过扬州,在散曲《赠珠帘秀》中 写道:“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赞美元代杂剧名伶珠帘秀的 。
关于他的为人和个性,他本人的《南吕一 枝花۰不伏老》套数中有更透彻的自白, 他毫无惭色地自称: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 班头”。 在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
当然,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 他一方面主张”人生贵适意”,主张及时享 乐。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
一朝便宜。”
(《双调乔牌儿·无题》)
同时(特别是在他的戏剧作品里)又表现出 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 迫者的同情和赞颂,这和许多具有官员身份 的文人出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同情人民 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在这里很少有理念的成 分,而更多地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 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e)
公案剧(社会剧)——《窦娥冤》、《蝴蝶 梦》、《鲁斋郎》等为公案剧的代表,也有 归类为“社会剧”的,这类作品往往具有悲 剧色彩。
这些剧作通过公案故事,揭示了深刻的社会 问题,尤其是黑暗的政治势力和邪恶的社会 势力对弱小者的残酷压迫,表现了广大民众 对于公平的社会秩序和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爱情婚恋剧——《救风尘》、《拜月亭》、 《金线池》、《谢天香》等为代表的爱情婚 姻剧。这类作品往往具有喜剧色彩。
在作品中,这两方面的冲突不仅仅是两 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而且深化为传 统道德与不道德现实的激烈冲突。
在作品中,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主要 是守节守贞的传统道德同蹂躏节操、鄙 夷贞节的不道德行为的冲突。
第一折中窦娥埋怨蔡婆婆不该“改嫁” 的几只曲子(《后庭花》、《青哥儿》、 《赚煞》),就是明证。
她说:“我将这婆侍养,再将这服孝守, 我言词须应口。”
——第一折《天下乐》
要守孝、要守节,守孝守节,我说到要做 到,为了来世的幸福一定说到做到,这是 她不安于现状,对她内心来说她是不安于 现状的,但是她又不得不去安于现状。这 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就是对天地鬼神的信仰和怀 疑。 对天地鬼神窦娥相信吗?好像是相 信的,因为当她对自己不幸的遭遇百思不 得其解的时候,她唱道: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 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 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 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 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 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 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 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 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 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 谐滑稽的风格。
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 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 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 鬼神的伟大作品。
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 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 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
同时也为了歌颂“王法”毕竟是维护道德 的:“今日个将文卷重新改正,方显的王 家法不使民冤。”
除了外在的传统道德与不道德现实的冲突以 外,作品还以形象的笔触揭示了表现在窦娥 内心的意志冲突,即: ¤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 ¤不相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相信天地鬼神; ¤明知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的冲突。
关于他的籍贯,此外还有祁州(今河北安 国)、解(hai)州(今山西运城)等几 种不同的说法,但通常以《录鬼簿》中的 大都人为据。
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元末朱经在《青楼集序》 里,把关汉卿、杜散人、白朴等称为“金之 遗民”,可推知他生于13世纪初。
关汉卿晚年写过《大德歌》十首,其中有 “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等 语,〔大德歌〕是当时刚流行的小令,可知 他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大德 (1297 — 1307) 初年。
第三讲 关汉卿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 帅首、捻杂剧班头”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 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还被誉为 “梨园领袖”、“杂剧 班头”,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 化名人之列。
为了突出全剧的道德冲突,作品还在两个 方面进行了渲染。
首先是窦娥对蔡婆婆的一片孝心,倘若不 是出于诚挚的孝心,以窦娥如此刚烈的性 格,何至于容忍张驴儿和他父亲死乞白赖 地留在家中?又何至于为使蔡婆婆免遭酷 刑,竟然屈打成招?
其次,作品第四折描写了窦天章对窦娥 “十恶大罪”的训斥,其目的也是为了表 白窦娥纯洁无瑕的道德品质。
第一折,蔡婆索债险遭杀害,张驴儿父子 硬入其家;
第二折,张驴儿误杀亲父,嫁祸于窦娥;
第三折,法场三桩誓愿; 第四折,父为女平冤。
1、《窦娥冤》的主题
惨烈悲剧是由社会的极度 不公造成的。
超现实化的悲剧情节是对 黑暗现实从根本层次上的 控诉。
元代深刻的社会矛盾的反 映。
底层百姓忍无可忍的抗争 之路。在控诉之余也表达 了对仁政的企望。
就像桃杌太守的上场诗“我做官人胜别人,
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 推病不出门”。
结果道德被昏庸和贪婪所吞噬,窦娥被 冤枉地判处了死刑。
第四折中窦娥唱道:“我不肯顺他人,著 我赴法场;不辱我祖上,把我残生坏。” ——《雁儿落》 窦娥冤案的主要根源,竟然是坚守传统的 道德!在不道德的现实社会中,坚守传统 的美德反而把人们推向火坑,这正是作品 对元代现实社会的深刻揭露。
这种意志冲突是道德冲突的内化与深化。
窦娥对自己3岁丧母、7岁离父、17岁守寡的悲惨 命运,怨愤满怀,难以抑止,这是一种极其悲惨 的命运,她对自己这种悲惨的命运百思不得其解。
一出场就唱道:“满腹闲愁,数年坐受,常相守, 无了无休,朝暮依然有。”
——第一折《点绛唇》
多年来一直忍受着这种闲愁,白天晚上一直环绕 在心头,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这种怨恨,她的 心是难以安于现状的。但是守节尽孝以修来世之 福的愚昧认识,又迫使她不得不安于现状。
故事题材来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 《搜神记东海孝妇》。但是《窦娥冤》 的主要思想锋芒是指向元代社会的。关汉 卿在写作这部剧本时,渗透了自己对于现实 社会的认识和体验,所以它完全没有历史传 说故事的气息,而给人以活生生的感受。
有记载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 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为耻人 也不以为怪”。
这些作品不是孤立地描写男女恋情,也很少 直接细致地刻画青年男女缠绵曲折的情感, 而总是将爱情婚姻故事同现实生活、社会矛 盾结合,着力展示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对幸 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通过这种追求和向 往彰显道德的力量。
历史剧(英雄豪杰)——《单刀会》、 《西蜀梦》、《哭存孝》等为代表的 历史剧。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群众倍受压迫、 欺凌,因此窦娥的悲剧发生在这样的时窦娥冤》,此剧现 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 《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 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四折加一楔子
楔子,窦天章以女抵债,上京应试;
按一般说法,关汉卿大约生活于(1225年— —1302年)。
2、性格 《辍耕录》:“高才风流”; 《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
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
可见他的性格风貌。关汉卿是个多才多艺,而不以仕 途功名为念,为人豁达开朗,风流倜傥,滑稽多智, 热情洋溢而不拘礼法的人。他还是个饱学之士,这从 他的作品中一再的提及易、诗、书、春秋、周礼、礼 记、四书等经书并加以诠释可知。这种性格风貌在元 代曲家中颇有代表性,如杜仁杰“性善谑,才学宏 博”,王和卿“滑稽佻达”,王晔“善滑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