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长寿研究的概括与展望

合集下载

巴马老人百岁之谜

巴马老人百岁之谜

巴马老人百岁之谜巴马位于广西西北部,人口不到25万,却有百岁老人81位。

其区域长寿人口比例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

自1991年巴马被确定为世界长寿之乡以来,各路专家走进巴马,揭开鲜为人知的长寿秘诀。

专家们发现:这些老人虽然年过百岁,但依然耳聪明目、头轻眼亮、上山砍柴、下地干活、生活自理很少得病,一年四季不吃药,从头到脚没毛病,甚至医院都没去过。

不是有人提醒,我们还没意识到,他们都出生在1898年甲午战争前后,他们都是清朝人!他们是清朝人!他们活了100多年!他们有秘诀?千年火麻走上餐桌祖传食谱吃出百岁奇迹在巴马的石山上盛产火麻。

当地村民们把火麻仁磨碎、去皮、过滤之后加上青菜,就做成“火麻汤”了,当地人都叫它“长寿汤”。

火麻作为“药食同源”植被早已载入《中华药典》,但在其他地方却很少能买到,而在巴马却是百岁老人每日必吃的食物,每日必吃,吃出了健康,吃没了疾病,吃出了百岁奇迹!在国家免费为巴马百岁老人的体检当中,这些百岁老人血压正常、血糖不高,血管弹性相当于壮年。

巴马人的长寿由来已久,早在清朝嘉庆15年,嘉庆皇帝就曾为142岁的瑶族老人蓝祥写过一首贺岁的诗:四朝雨露一身罩,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薪问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

1898年光绪帝也曾为96岁的邓老赐匾“惟仁者寿”,至今仍保存在巴马历史博物馆内。

那么火麻与巴马人的长寿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本草纲目》语出“神仙”现代医学验证不老神话!据《本草纲目》47页记载:“火麻仁,味甘、性平、无毒。

补中益气,长时间服食,轻身健康强壮,犹如神仙。

它能治中风出汗、治水肿,利小便,破积血,疏通血脉,用小便浸泡后,还可以滋润五脏,治大肠热,便秘”。

现代医学研究则证明:火麻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钙、镁、锌、硒、蛋白质、卵磷脂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多不饱和脂肪(α- 亚麻酸、亚油酸)含量高达76.4%,有“植物脑黄金”之称。

火麻中的α-亚麻酸能通过肝脏代谢产生EPA、DHA等多种有益因子,中和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改变酸性体质;净化血液、排除血液垃圾;抑制血小板凝集,杜绝血栓形成;降低心梗、脑梗的发病率。

巴马长寿研究报告

巴马长寿研究报告

巴马长寿研究报告1. 引言巴马,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世界上长寿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有许多村庄里,人们能够健康长寿地活到百岁以上。

巴马长寿之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究巴马长寿的原因,以期对其他地区的养生和健康习惯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数据收集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在巴马地区开展了一项综合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10个村庄,并对每个村庄选取了500名长寿者进行深入访谈及体检。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收集了以下信息:•年龄:记录长寿者的年龄分布情况;•饮食:了解长寿者的饮食结构和食物习惯;•生活方式:探究长寿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活动范围;•家庭结构:了解长寿者的家庭结构及关系;•家族遗传:探索巴马长寿人口中的家族遗传因素。

3. 长寿原因分析3.1 饮食结构和食物习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巴马长寿者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总食物摄入量的80%以上。

他们的饮食习惯注重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同时适量食用鱼类和畜禽肉。

巴马长寿者普遍遵循“五谷杂粮为主食,蛋白质均衡摄取,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原则。

3.2 日常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巴马长寿者注重适度运动和锻炼身体。

早起晚休,经常参与草木间的户外活动,如采摘、剧石、种田等。

巴马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宜,加之长寿者常年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3.3 家庭结构和社交关系巴马地区的家庭结构以多代同堂为主,长寿者能够与家人共同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爱。

长寿者的社交关系丰富多样,常参加村庄活动和社区聚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4 家族遗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巴马长寿者中有较高的家族遗传因素。

长寿基因在他们的家族中相对集中,父母、祖父母多有长寿者。

4. 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巴马长寿人群的饮食结构和食物习惯健康且符合膳食宝塔推荐的均衡饮食原则;•长寿者注重适度活动和户外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为长寿者提供了更好的关爱和照顾;•基因遗传在巴马长寿人口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广西巴马“长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广西巴马“长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广西巴马“长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广西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下辖10个乡镇,2013年总人口28.46万人。

近几年来,在政府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借助“世界长寿之乡”这一品牌,巴马长寿养生文化旅游发展极快。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负面影响也正逐渐暴露出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如何“长寿”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巴马“长寿”旅游业发展概况广西巴马自1991年被世界自然医学会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后,巴马“长寿养生”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政府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巴马县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业迅猛发展。

据媒体报道,2006年全县的旅游接待人数仅为11万人次,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则飙升至263万人次,七年间游客增加了近24倍。

2014年又上升到3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6亿元,全县人均旅游总收入达1.17万元。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带动了部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其中,坡纳屯的做法还获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陈武主席的充分肯定,他要求:“今后要大力推广坡纳屯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旅游扶贫这篇大文章。

”[1]2014年,巴马县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先进县。

同时,巴马还先后被评为“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中国县域旅游之星”“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

当今巴马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全国旅游热点地区。

二、巴马在“世界长寿之乡”盛名之下面临的“长寿”旅游业发展困境近年来,在旅游和养生热潮的助推下,纷至沓来的各方游客,蜂拥而至的“候鸟人”以及悄然勃兴的旅游地产,让长寿之乡巴马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临“长寿旅游业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生态环境遭受很大破坏随着巴马长寿旅游的不断开发,巴马盘阳河生态环境污染、水质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之乡——巴马长寿秘诀是什么?

长寿之乡——巴马长寿秘诀是什么?

巴马长寿秘诀是什么?多年来,有不少到过巴马考查的专家和学者点点滴滴地说出了巴马长寿因素了,我就从许多专家、学者的文章中粗略整理了一下,虽然不是专业,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了<<百科探迷>>之后,网友们众谈纷纭,炒得沸沸扬扬。

多年来,有不少到过巴马考查的专家和学者点点滴滴地说出了巴马长寿因素了,虽然不很连贯,但是也没有人去挖掘整理。

下面,我就从许多专家、学者的文章中粗略整理了一下,虽然不是专业,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万物都有它们的互通规律。

大自然讲究阴阳,人也是如此。

万物之首,要讲究一个阴阳平衡,就像人太肥不得,太瘦不成,太饱不得,太饿也不成,体劳过量不得,不体劳也不成等等。

人的阴阳是什么?它和人类长寿有什么关系?人的阴阳就是人身体的内因和外因。

从许多专家的文章中看,影响人的长寿因素内因是遗传基因和精神状态,外因是自然环境、食物和体劳,具体来讲可分为八大因素,即遗传基因、心态、地磁、空气、水、阳光、食物和运动。

健康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平衡。

比如只有好的遗传基因(内因),尽管人高马大,但如长时间去练马拉松(外因),透支体能,仍然不会长命寿的,虽然天先遗传基因有差,但是,人小体弱的经过适当体劳调和(内外平衡),健康长寿都是有可能的。

巴马长寿秘诀是什么?一、虽然遗传基因对人体健康影响有一定因素,但是份量并不是很重要,不少学者提出,遗传基因影响长寿因素的只占17%。

从巴马现存的81位百岁老人后代来看,虽然高龄,一般都在85岁左右,但大多数没有超过一百岁,这证明长寿基因对长寿的影响是有限的。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我不认同中央电视台十频道那位专家对巴马长寿现象是近亲说法,理由有二点:1)、在我了解到的巴马百岁老人中,父母没有近亲结婚。

在巴马一带和周边县,最忌近亲结婚,近亲结婚会被人耻笑的;2)、巴马百岁老人不仅局限罗和韦两个姓,兰姓和其它姓氏的百岁老人也很多,如兰家百岁三姐妹。

广西巴马长寿村: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

广西巴马长寿村: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

广西巴马长寿村: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同长寿作斗争的历史,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寿比南山,哪怕活过那棵不老松也可以。

但不论你多么有钱、有权、有势、有才,死亡总是你最后的归宿,正如某个小品所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妖怪们渴求长生不老,到古代帝王梦想活一万岁,但长命百岁也没听说过。

现代医学再发达,能活一百岁的也是寥寥无几,依然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的就屈指可数了。

但在广西巴马县,那里的老人自古就可以活一百岁,甚至110岁也不在话下,那里的老人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富贵病,很多人是自然死亡。

这么神奇的地方,请跟着夏风秋云的镜头去探访这个世界上最长寿的地方。

地处桂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简称巴马县,在19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瑶族、壮族、汉族等12个民族。

巴马靠近云贵高原的贵州,因而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好山好水好空气,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据2012年的数据,巴马县常住人口27万,却生活着80多位百岁老人。

联合国对长寿乡规定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

而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所占比例比联合国规定的标准高几倍,是典型的世界长寿之乡。

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巴马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

在世界5个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前苏联的高加索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巴马县排名居首。

而在巴马县西北2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巴盘屯的小村子,全屯500多人,百岁老人多达6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160倍,成为名符其实的长寿村,也是巴马长寿乡的典型代表。

巴盘屯因其百岁老人所占比例之高而享誉国内外,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前来寻求养生、长寿之道,从而引发了“候鸟”荒。

很多人常年住在巴马,喝长寿水、吃长寿粮、呼吸长寿空气,神奇的是,这里的水土对某些疾病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探讨:巴马人如何长寿的?

探讨:巴马人如何长寿的?

探讨:巴马人如何长寿的?
广西巴马是世界五个长寿之乡之一。

截至2011年1月,巴马长寿村健在的百岁老人共有93人,这里每10万人中就有百岁寿星30多人,高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

那么,巴马人如何长寿的呢?巴马长寿村:水资源巴马长寿村宜居的一个因素在于巴马之水。

穿越巴马境内的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晶莹剔透,经专家检测,盘阳河里的水是“长寿口服液”,盘阳河水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弱碱性水,富含24种微量元素,对人体非常有益。

巴马长寿村:地磁高地磁是巴马人长寿的另一重要因素。

科学研究证明,适当的磁场对人体有好处,能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使心脑血管发病率降低,身体免疫力提高,地磁还可以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据了解,地球上一般地区的地磁约为0.25高斯,而巴马地区可达到0.58高斯,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巴马长寿村之:空气好据调查研究发现,巴马人长寿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巴马地区空气质量非常好。

据监测,一般城市里每立方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仅100—300,而在巴马长寿村的含量可达3万—5万每立方米。

清华大学博导林金明介绍,空气负离子如同阳光一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它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性,因此又被称为“空气维他命”。

尤其是生态级负氧离子对人体影响更大。

巴马人就是这样被称为世界五个长寿之乡之一的,有没有想去长寿村走一圈,想的话就赶快行动吧。

巴马长寿村的长寿养生之道

巴马长寿村的长寿养生之道

巴马长寿村的长寿养生之道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总人口24.12万人。

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毗邻。

巴马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

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

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

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身体才是自己的。

关爱自己,从现在做起!与你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一起来广西巴马长寿村感受这里的养生环境和风土人情,是你一生中最聪明的选择。

百岁老人到处可见,还能劳作!这里70-80%的人都是“候鸟”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多是来养生养老和疗病的。

巴马为高地磁地区,产生高达0.58高斯以上地磁,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

这里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每立方米高达5万个,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大氧仓……;盘阳河水的PH值在7.2-8.5之间,属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强地磁对失眠多梦症明显改善。

尤其是对糖尿病、痛风病、胃病、心脑血管和高血压症有明显疗效。

有一位体验者,自去年12月初来到巴马,亲身体验:过去吃药像吃零食的我经常感冒头痛厉害、失眠多梦、心悸、困倦、痛风和膝盖疼痛等现象全无,再也没有“吃零食”了。

现在精神状态很好!如何获得更多的巴马长寿养生信息?巴马长寿村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会分享巴马关于长寿,养生,风景,本地特产等等相关的文章,如果你想去巴马旅游,想了解巴马所有的风景区,那么你只需要关注“巴马长寿村”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巴马”两字,即可获得最全最详细的巴马旅游路线图及巴马最全的风景区介绍,旅游养生人都关注的微信号,你一定不能错过。

巴马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巴马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巴马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巴马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县城,以其丰富的壮族文化、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养生旅游资源而闻名。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放松的需求不断增长,巴马养生旅游蓬勃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寻求传统的养生方法。

本文将分析巴马养生旅游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巴马养生旅游的现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

巴马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在自然景观方面,巴马有美丽的山水和清新的空气,这使得它成为追求身心健康的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巴马还有许多天然的温泉,这些温泉以其独特的矿物质成分和温泉疗效而吸引了许多游客。

在人文资源方面,巴马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的歌舞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

市场需求方面,养生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和平衡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健康、身体保健和心理平衡。

因此,巴马养生旅游正逢时机,满足了游客对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预测巴马养生旅游未来的趋势。

首先,养生旅游市场将继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将更愿意选择养生旅游作为假期的首选。

而巴马作为具有独特养生资源的地方,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其次,养生旅游将变得更加定制化。

传统的养生旅游方式以参观名胜古迹和享受温泉为主,但未来的养生旅游将更注重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体验。

巴马应该致力于提供更多的养生选择,如瑜伽、按摩、草药浴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三,数字化技术将在养生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数字化服务和体验的需求也在增加。

巴马可以利用各种新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为游客提供更丰富、便捷的养生旅游体验。

第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养生旅游的主要关注点。

考虑到自然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巴马必须在发展养生旅游的过程中采取可持续的措施。

这包括限制游客数量、推广环保措施和加强当地社区的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马长寿研究的概括与展望
发布时间:2007-05-10
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曾是历史上一方人瑞地。

清朝嘉庆皇帝曾给当地一名142岁,名叫蓝祥的老人赐诗一首。

至今亭毁碑尚存。

晚清广西提督冯子才给巴马平林一名邓姓有功老人赐匾《唯仁者寿》至今为邓家传世之宝。

东山陈氏家族谱中,85年记载的186人中,6位上百岁,15位在90岁以上。

东山巴布屯龙凡家族谱中前后50年间有7位百岁老寿星。

在巴马西山弄京加乱屯韦卜新一家6代同堂。

甲篆乡平安村有过16位百岁老人,1949年后调查,巴马发现最长寿的是东山乡长桥村兰也坤老人131岁,所略乡尚勤村罗妈政老人128岁。

长寿人口最密集的是东山乡巴布屯、西山乡西卡屯、巴马镇法福村、介莫、龙洪村、甲篆乡平安村、松吉村、百马村、凤凰乡凤凰村、长河村、所略上勤村。

这些村都有五位百岁以上老人。

在巴马长寿地区,百岁村屯、百岁家族、百岁同胞兄弟、百岁姐妹、百岁夫妇、百岁妻妾、百岁父子,几乎寻常得很,一点不稀奇。

巴马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有过很多民间记载,巴马长寿多的证据。

1956年我国第一次人口调查发现巴马长寿人多,百岁老人突出,当时省公安厅统计有15名百岁老人,引起国内外人类学家及医学界的重视,当时由于交通及语言等方面的因素未果。

1958年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长寿科学研究,1959年广西省统计巴马15万人口中有90岁以上86人,百岁老人28人。

武汉医学院长寿科研组到巴马考察了18名长寿老人。

揭开了巴马长寿人确实多的序幕。

1962年后国内专家进行过多方面长寿的医学研究课题。

60年代后期70年初期、中期由于历史原因中断,无人再最闯“生命哲学”禁区。

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国家恢复了各个科学研究协会,1979年成立中华老年医学会,由国家卫生部牵头,组织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省区25个大专院校、医院单位的专家教授,在广西卫生厅领导带领下开进巴马,对巴马长寿人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察。

当时考察了50名百岁老人。

由广西卫生厅编辑出版了巴马长寿考察论文专集,以众多的科学依据,论证了巴马长寿基础因素,并将其作为一个中国超长寿县向境外公布。

1982国家最权威学术刊物《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创刊的第一篇论著便是巴马长寿研究报告。

巴马人瑞消息,在1982年人民日报头版报导,新华社用世界各种语言向世界播发,美国之音、法国路透社、香港大公报、明报、文汇报均同时转载。

1981年中国老年医学会推荐巴马长寿研究成果在西德汉堡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医学大会上交流,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确认巴马为中国长寿县。

先后有法国路透社、美联社、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泰国、新加坡、马来亚、丹麦、西班牙
等、比利时、港、澳、台老年医学专家新闻媒体记者慕名到巴马研究、观光、访问和拍专题片。

80年代初至今巴马成为世界长寿科学研究的中心热点。

巴马长寿科学研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50年余的艰辛,经历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均证明巴马百岁老人逐年增加,比率很高。

卫生部老年科学研究所、广西卫生厅、国际自然医学会设下长寿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江滨医院、广西巴马长寿研究所不断地对巴马长寿现象进行长时期的研究,成果累累,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篇,省级发表论文约30篇。

1985年广西民族学院姚舜安教授对巴马长寿现象进地社会学调查,第一次拍摄了专题片于1986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受到各国专家的关注。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笔者在国内有关专家的帮助下,与境内72名百岁老人居住地理、气候、环境、社会婚姻、生活习俗、生活方式、食物结构及健康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的实地考察,根据已掌握的巴马百岁老人第—手资料,写成研究文章和科普读物刊在日本国际自然医学杂志、美国老年医学杂志、人民日报、健康报、健康指南上发表。

1991年9月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博士率世界长寿调查团对巴马进行考察,他根据历年的研究成果,及他本人考察资料认为巴马符合世界长寿乡特别称号。

于1991年11月1日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自然医学大会上正式宣布广西巴马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

笔者应邀出席了十四届、十五届国际自然医学大学,并作专题介绍了巴马长寿研究论文及状况。

国际自然医学会连续三届大会均以巴马长寿为主题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共有6次国际会议发表和交流巴马长寿研究状况,在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中为数不多。

从 1991年12月国际自然医学杂志开始刊登巴马长寿研究论文及图论报告,一连10年不1日断,巴马长寿内函吸引所在。

国际自然医学会将世界五大长寿乡图文资料集成图书向全世界发行,每期巴马长寿之乡的均占绝大篇幅。

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博士四次考察巴马,用他的话说:“巴马是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与世界几个长寿乡相比…就象中国龙嘴里的含珠子‟”。

1993年由日本富士电视台国际自然医学会、广西巴马长寿研究所联合拍摄的《桃源乡——巴马》中国超长寿村专题纪实片,于1994年4月26日在日本播放,有1/6日本观众收看了该片。

播放后有不少县市老年社团还组织了专门讨论会,在全日本掀起了一股巴马长寿热。

其中有东京、大阪、福冈、熊本、名古屋等老年纷纷到巴马考察、观光。

1994年台湾中视台到巴马拍摄“大陆探奇”第400集在东南亚播放再掀起巴马长寿热高潮。

韩国文化电视台到巴马精心拍片作为19 95年春节开篇节目。

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将巴马长寿风光片由中央一台至8台播出,巴马长寿乡的知名度一浪高过一浪。

美联社摄影记者北客说:“我所走过的地方巴马最美,长寿老人风彩最令人难忘”。

德国电视二台记者史大威到巴马拍长寿
专题片不但认同了北客的话,而且更有感触的说“我迟到为憾”。

澳大利亚海军退役将军凯温库克在巴马长寿考察中感叹:“巴马人瑞,景美都在自然中,令人向往,令人难忘”。

不少国家领导人、离退休干部都到巴马小住或常住,最认为巴马山美、水甜、空气新鲜,对慢性疾病有十分有好处。

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巴马地处亚热带与热带重要地理分界线上,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优越,风光秀丽的盘阳河两岸长寿人聚居地具有人类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巴马长寿人的自然条件十分充分,十分难得,是其它地区比之不及的。

国际自然医学会森下敬一博士到巴马进行了四次考察,重点都放在自然气能(生命能)的研究,他认为除了现代科学养生基础研究外,还要重视居住地区环境的自然条件,水、食物、地能放射。

他在研究中发现,巴马长寿人食物氧化还原值增高,居位地放射能高出东京的两倍,也就是说巴马长寿人除了生物遗传外,与居住环境、食物结构有密切关系,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巴马长寿因素在国内外取得大量的成果。

从60年代以来就有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空军总医院、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日本九州大学、中村学园大学、台湾中医学会、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山医科大学、广东省老年病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广西卫生厅、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区防疫站、广西江滨医院、广西巴马长寿研究所、广西巴马县人民医院、广西巴马卫生防疫站的科学家、专家、教授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填补了不少国内外有关老年医学研究方面的空白,还有一些研究项目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

为巴马长寿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有关成果请参阅论文材料。

巴马长寿资源为国内外科学家提供了可贵的科研平台,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国内外新闻媒体为巴马长寿研究及知名度架起桥梁,使巴马走向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