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诀窍(文书特制)

合集下载

桡动脉穿刺技巧、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

桡动脉穿刺技巧、常见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

穿刺针回血良好,送入导丝时阻力 较大(2)
●导丝顶在桡动脉壁上:前送导丝不久即感 阻力,可回撤导丝,通过旋转穿刺针方向 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或改变穿刺针的进针 深度后再次送入导丝常能获得成功 ●桡动脉严重弯曲:透视下调整导丝的前进 方向后再试行通过弯曲段血管,必要时可 能需要更换穿刺部位。 ●桡动脉畸形:残余桡动脉、桡动脉发育细 小等原因也会造成前送导丝时阻力增大
局部麻醉的技巧
●应用“两步法”给予局麻药物—穿刺前皮下少
量注射麻药,穿刺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 定剂量的麻醉药物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误伤桡
动脉
穿刺的手法(1)
将患者的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 态。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 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 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 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 ,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 针的方向
The first is the best
第一次进针穿刺成功是最好的结果,但 对于某些很难做到“一针见血”的病例, 我们也不要过分强调第一针穿刺的成功率, 千万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术者只有保持 良好的心态,才能准确地判断导致穿刺失 败的可能原因,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关解剖
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 穿刺点出血 压力不够/绷带移位/减压过快 前臂血肿 穿刺口缓慢渗血 上臂血肿 导丝误入小血管致使破裂 处理 适当加压,停用肝素,局部用药 如欧莱油膏、皮硝外敷止痛消肿 少见 筋膜综合症 出血量大聚集在前臂腔隙内,压迫血 管造成组织坏死 处理 抽吸或切开减压 其他 椎动脉栓塞 颈部巨大血肿
穿刺的手法(2)
●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 。对于血管较粗 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 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血液流出, 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直至针尾部喷 血后再送入导丝 ●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刺针, 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刺针与桡动脉的位 置关系,再回撤穿刺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 再次进针 ●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 置后再重新穿刺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桡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血液分析化学技术,在医学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涉及到血液样本采集中的实际技巧,这也是桡动脉血气分析精准和可靠结果的关键。

1、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桡动脉穿刺技巧是获取精确血气分析结果的关键,需要正确选择桡动脉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才能确保良好的采样效果。

桡动脉血气分析应该选择正常的桡动脉,而且采集部位应该位于桡动脉曲线处,以确保桡动脉穿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穿刺点应该在肌肉比较薄的位置,以减轻紧绷感和疼痛。

具体步骤为:(1)消毒:用75%乙醇消毒穿刺点;(2)检查皮肤:检查穿刺点的皮肤是否健康,有无炎症、浮肿等;(3)滴液处理:滴上混合液,唤起桡动脉的血流;(4)穿刺:捏住穿刺点的皮肤,慢慢平移手指,然后以恒定的力推进穿刺针;(5)采样:当血液达到规定量,及时将穿刺针拔出,轻松取出血液样本;(6)止血:应立即用湿敷压迫穿刺点,做止血处理;(7)清洁处理:穿刺点应重新消毒处理,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穿刺点;(8)恢复:穿刺点处理完毕后,应当做一定的恢复处理,恢复血管壁正常的功能。

2、穿刺时的注意事项(1)穿刺前应进行皮肤及血管的检查,保证皮肤无损伤,血管通畅,以便穿刺时的正确性;(2)在穿刺点室内操作,保持温度恒定,减少温度对穿刺的影响;(3)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保证正确的采样效果;(4)采样过程中要保证穿刺针手柄和采样管的稳定性,以免失去精准度;(5)穿刺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有太多的人在一起,影响穿刺的过程;(6)在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流,以防止样本受到污染或破坏。

3、穿刺后的护理措施(1)擦拭穿刺点:穿刺后,要用清水浸湿棉签或者干净纱布,轻轻擦拭穿刺点;(2)处理伤口:穿刺点处需要用消毒棉签涂布伤口炎膏,以预防感染;(3)处理止血:穿刺点应持续压迫5分钟,以止血;(4)观察伤口:穿刺后应定期观察伤口,发现炎症现象及时就医;(5)休息:穿刺后应保持休息,避免早期运动,以确保更好的恢复。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一、术前准备(一)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置于托板上,与身体保持20°- 30°夹角,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的导管操作。

(二)消毒铺巾:常规碘扑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包括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1/3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肱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右侧或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

一般离手腕横纹处愈近,桡动脉搏动愈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穿刺时导丝容易进入分支,使穿刺难度增加,并且如穿刺点离手腕横纹处过近,插入的动脉鞘管尾部靠近大鱼际,亦不便于导管操作。

故穿刺点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该处桡动脉搏动清楚,且距腕关节有一定距离,便于术后压迫止血.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四)局部麻醉:先以1%-2%利多卡因0.5-1ml在皮肤穿刺部位注射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小丘疹,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上,基本与皮肤平行,并避开浅表静脉。

应注意利多卡因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因局部皮肤胀起而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

然后再向桡动脉的下侧后方进针,补充注射利多卡因1-2ml,因利多卡因的弥散能力较强,这样即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不影响穿刺时清楚地触摸桡动脉搏动,并且还对该处桡动脉有一定的固定和向上的支撑作用,特别对于桡动脉搏动较弱者更为适用。

二、桡动脉穿刺1.以Cordis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桡动脉位置及走行,选好适宜的穿刺点并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感觉最敏感的中指或食指指腹置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指导穿刺针进针方向,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斜面朝上,向位于左手中指或食指指腹下方的动脉搏动较强处进针,并注意保持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方法及要点一、术前准备(一)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手臂呈自然外伸、外展位,臵于托板上,与身体保持20°- 30°夹角,可将腕部适当垫起,以便于穿刺桡动脉及随后的导管操作。

(二)消毒铺巾:常规碘扑消毒铺巾,消毒范围包括整个手掌、前臂、肘关节及肘上1/3处,以备必要时改行肱动脉穿刺,同时消毒右侧或双侧腹股沟部备用。

(三)穿刺点的选择: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

一般离手腕横纹处愈近,桡动脉搏动愈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穿刺时导丝容易进入分支,使穿刺难度增加,并且如穿刺点离手腕横纹处过近,插入的动脉鞘管尾部靠近大鱼际,亦不便于导管操作。

故穿刺点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该处桡动脉搏动清楚,且距腕关节有一定距离,便于术后压迫止血.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四)局部麻醉:先以1%-2%利多卡因0.5-1ml在皮肤穿刺部位注射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小丘疹,进针时针尖斜面向上,基本与皮肤平行,并避开浅表静脉。

应注意利多卡因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因局部皮肤胀起而不易摸清桡动脉搏动。

然后再向桡动脉的下侧后方进针,补充注射利多卡因1-2ml,因利多卡因的弥散能力较强,这样即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不影响穿刺时清楚地触摸桡动脉搏动,并且还对该处桡动脉有一定的固定和向上的支撑作用,特别对于桡动脉搏动较弱者更为适用。

二、桡动脉穿刺1.以Cordis公司桡动脉专用穿刺包为例: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确定桡动脉位臵及走行,选好适宜的穿刺点并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将感觉最敏感的中指或食指指腹臵于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指导穿刺针进针方向,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夹角,针尖斜面朝上,向位于左手中指或食指指腹下方的动脉搏动较强处进针,并注意保持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

桡动脉穿刺技巧

桡动脉穿刺技巧

在心内科,病人因肥胖或心功能不全不能平卧的老年病人较多,在抽取动脉血气的时候常首选桡动脉。

我们医院一般采用一次性的5ml空针进行穿刺,但因病人动脉搏动较弱或多次穿刺时,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在备物时选用5ml空针连接05mm的皮试针头进行穿刺(因0.5mm针头管径相对较小、针尖锋利,可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

抽吸0.3ml含450u的抽血用肝素,套上针冒,将注射器管壁充分肝素化,再将注射器内的肝素排至针冒内,携用物至床旁。

初步选择穿刺部位,一般情况下,越靠近腕关节触摸到的桡动脉搏动越明显,因指腹比较敏感,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去触摸。

将患者手掌尽量向下垂或置一小枕于腕关节处,以充分暴露桡动脉搏动处以避免在穿刺时影响进针角度。

穿刺前,讲自己左手的食指、中指指尖和指腹彻底消毒。

将注射器针冒取下放于治疗盘内,排进注射器内的肝素,左手中指和食指感受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轻轻向尺骨方向压下,固定桡动脉,以波动不消失为好,右手拿注射器,以45度角,针头开口向心,对准波动最明显处,轻轻、快速刺入,注意观察注射器乳头部,一旦看到有回血马上停止进针,以右手单手固定注射器并抽血,操作完毕,拔针,将带有肝素液的针冒套上,可防止空气进入注射器官腔(以前是将针尖刺于处理过的瓶塞上,但那样的话还得多准备用物,为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现已采取直接套上针冒的办法)。

嘱患者要按压至少10分钟以上。

此方法经我科临床多次使用,初步显示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且成本低,安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桡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从而诊断和治疗。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从桡动脉中采集血液,然后进行血气分析,以获得血液中气体的含量和比例。

因此,穿刺的技术是获得可信的检查结果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穿刺桡动脉血气分析的要点。

一、穿刺部位为了保证结果准确,穿刺桡动脉血气分析应该使用正确的部位。

有两种方法可以确定穿刺部位:其一是使用视诊法,另一种是使用超声法。

使用视诊法时,可以轻抚桡动脉及其前面的肌肉,以找到桡动脉的位置;使用超声法时,需要对病人进行超声检查,以帮助确定穿刺部位。

二、穿刺步骤1.备工作:准备洁净的封口带、消毒液、消毒绒签、容器(可以用来装血液)、穿刺器(最常用的是5或10 cc的穿刺器)和穿刺器上的洁净绒签等;2.毒:使用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通常要消毒3cm以上;3.刺:注意,在穿刺时,穿刺器的头应该垂直插入皮肤,以便顺利穿刺桡动脉;4.血:调整穿刺器的吸力,使血液慢慢流入容器中,一般收取5-10ml即可;5.口:用封口带将穿刺口封口,以防止血液继续渗出。

三、注意事项1.果收取的血液有暗血、凝块或少量血渗出,则需要重新收血;2.血之前,应检查病人的脉搏,如果出现异常,则不能采血;3.刺点周围应该有较好的活动空间,以避免病人在穿刺过程中受伤;4. 使用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5.小患者的痛苦,使穿刺尽可能小,穿刺过程要尽可能快;6.刺前要充分说明穿刺过程,并让病人心理感到安全。

穿刺桡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即使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仍然需要临床护士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

穿刺护士应熟悉桡动脉的位置,以保证准确性;他们应该有效和安全地进行穿刺,并且应该根据病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有效地进行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不仅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而且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帮助。

以上就是有关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经验】手把手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

【经验】手把手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

【经验】⼿把⼿教你桡动脉穿刺技巧1、器械及药物准备2、穿刺点的选择①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越为表浅,但其分⽀也越多,因此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分⽀⾎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②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端,由于桡动脉的⾛⾏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且⼀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

假如原穿刺部位过于靠近近⼼端,也会给重新选择穿刺点带来⼀定的困难。

③通常情况下,穿刺点⼀般选择在桡⾻茎突近端1cm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相对较少,穿刺误⼊分⽀⾎管的⼏率较⼩。

④在局部浸润⿇醉时,穿刺前⽪下注射过多的⿇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增加穿刺的难度。

⑤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下打⼀⽪丘,再进针,回抽未见⾎液后⽅继续推注利多卡因。

⑥尽量不要局⿇便刺到桡动脉,导致⾎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不适。

3、进针体会持针以拇指、⾷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朝上,沿局⿇针眼进针;进针速度⼀定要慢,⼀定要慢,⼀定要慢(如下图)。

⾸先当仔细感受⾎管⾛形,避开⾎管弯曲处,沿⾎管⾛形进针;穿刺失败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受此时穿刺针与⾎管搏动之间的关系,再退针重穿(如下图)。

进针的⾓度⼀般为30~45°,但对于⾎管深者,进针⾓度应稍⼤;⽽对于⾎管较细者进针⾓度应略⼩;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如下图)。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定要慢,要慢,要慢!不要“捅情敌”式的进针法,只有慢才有可能修正错误。

⼀定要沿动脉⾛形穿刺,不要“扇⾯”试探式进针,伤及分⽀、侧壁的可能⼤。

另外,在⼿术过程中,如果出现⾎管痉挛,硝酸⽢油有助于缓解痉挛,实在不⾏就换左⼿或股动脉,不能换⾎管就换穿刺⼈。

4、导丝植⼊体会①外撤穿刺外鞘时,切忌快速外撤,切忌扶鞘不稳,切忌见⾎⼼慌;②建议左⼿旋转式缓慢外撤;③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良好,左⼿⾷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送⼊导丝,动作应轻柔,⼀旦遇到阻⼒,应⽴即停⽌前送导丝(如下图);④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度或旋转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利前送,此时切忌强⾏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分⽀导致前臂⾎肿的发⽣;⑤切忌暴⼒,必要时可借助X线观察导丝⾛向,甚⾄可⾏⾎管造影,以免发⽣前臂⾎肿等⽆谓的并发症;⑥通常情况下要求前送导丝⾄少应超过尺⾻鹰嘴⽔平后再沿送鞘管。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

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桡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

在进行桡动脉血气分析之前,需要进行穿刺技巧的培训和掌握,并且注意术前准备和穿刺过程中的操作细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桡动脉血气分析穿刺技巧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术前准备:1.检查医嘱和病人病历,了解医生要求和病人的相关情况。

2.备齐所需的穿刺工具和试剂,如血气分析仪、消毒剂、注射器、针头、试管等。

3.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4.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穿刺技巧:1.预备穿刺部位:选择患者尚有手活动能力的一侧手腕的桡动脉处为穿刺部位。

可以通过观察动脉搏动、动脉的位置和轮廓等来确定。

2.术者站于患者侧面,与桡动脉保持90度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接触到血管。

3.用洗手液和消毒剂进行双手消毒和穿刺部位消毒,保证穿刺区域的清洁。

4.术者戴上无菌手套,并使用酒精球涂敷消毒剂。

5.将穿刺用的针头和注射器充分消毒,并将适当大小的针头与注射器组装好。

6.用无菌针头穿刺桡动脉,尽量避免扎中神经。

正常情况下,应感到动脉的搏动。

7.穿刺时要求病人保持手部肌肉松弛,可以通过停止握拳放松手部肌肉。

8.缓慢推入针头,并留意注射器内是否有血液进入,表示已成功进入桡动脉。

9. 把适量的血液抽入注射器中,一般需5ml左右,根据医生要求可以视需要调整。

10.从针头中拔出,将血液转移到试管中,注意不要接触到外壳部分,以免污染血样。

11.在试管中加入抗凝剂,轻轻倒转试管,使其充分混合。

12.标记血样的类型和相关信息,确保准确性和追溯性。

13.彻底洗手和处理穿刺用具,保持无菌和安全。

注意事项:1.在进行穿刺时,要求术者熟悉手的解剖结构和动脉的位置,避免扎伤神经和其他血管。

2.穿刺过程中要求术者手法轻柔、细致,避免过度插入和创伤血管。

3.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针头和注射器,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动脉穿刺经验分享
Wo穿刺桡动脉已至少400例了,有些心得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有不足的地方希望指出,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批评,希望大家也能拿出自己的经验分享,献丑了,谢谢。

1、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摸清桡动脉的大概走行。

2、局麻,先打个小皮丘,局部皮肤不要隆起太高,以免影响穿刺,注意回抽,要避开桡动脉,可边进针边回抽边打麻药。

3、然后用手指尖(任意手指的指尖,本人习惯用食指)摸清桡动脉远心端的搏动最强点,这时指尖用力或轻轻的按压皮肤,直到感觉搏动最强的力度才是按压最合适的力度。

4、在最强搏动点进针,进针时的角度30-45度为宜,一旦针尖刺进表皮,可立即压低进针角度(我觉得30度以内合适),使针的方向沿血管的方向继续刺入。

这样压低进针角度,刺进桡动脉的几率会大些。

当然进针的速度不要太快,不然很多时候看不到回血。

5、进针时不管有没有回血都要刺到底,如果第一针没有回血,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进针速度太快;二是没有刺进桡动脉管腔内。

6、不管是那种情况,先不要着急拔出钢针,而是要用手摸摸针体的两边,感觉一下桡动脉的搏动在针体的里面还是外面,这样可以为下一针指清进针点,增加命中率。

7、退针(软针)时一定要缓慢,可以边转边退,直至喷血,随即停止退针,这时进导丝。

如果不喷血,我认为导丝一定不在管腔内,或者在静脉内。

8、如果喷血后导丝进不去,可能如下:一、软针角度问题,这时可以调整软针的方向再进导丝。

二、桡动脉迂曲,这时可以拔出针,在桡动脉近心端重新穿刺。

三、在边支内,这时可以拔出针,在桡动脉近心端重新穿刺。

四、桡动脉痉挛。

9、实在不行,可穿刺尺动脉,或者左侧桡动脉。

10、如果以上都不行,还有一个绝招,穿刺股动脉!!!呵呵。

同意楼主的在30度左右的穿刺技巧,这个确实是真金白银,我穿刺桡动脉约700例,这点体会较深,超过45度,成功率会较明显下降。

另外每个人指下最敏感与最精确(精确更重要)的部位都不一样,自己一定要感受和琢磨自己指下最精确区域在哪,我本来一直都用中间三指指端,不过偶然发现拇指下感受搏动更精确,所以我现在都是左拇指来做。

上面这位仁兄提到的那个问题,我的体会是:①如果病人较胖,那么这个茎突就不是很突起,之后的压迫止血不存在顾虑,那么就可以选择,如果较瘦,茎突明显凸起,可能会架空止血器械(有的地方用的是螺旋压迫器,而不是充气的),影响压迫,我不会选择。

②实际上这一段搏动最强点的血管较弯曲,会影响成功率,而茎突近心端2-3cm的桡动脉段常常较直,搏动稍差但成功率反而更高(呵呵,我的体会而已),所以我会常规选择近心端1-2cm来做,除非连这一段都搏动非常弱(只碰到3例),才会去选择桡骨茎突处的最强点。

希望对你有用。

个人的一点体会,桡动脉穿刺时,体位也是很重要的,使手采用过伸位,前臂充分暴露,有助于穿刺及其后的操作;还有就是麻醉一定要充分,刚开始的时候也被要求只打一个皮丘,但术中发生痉挛的几率明显升高,看其他地方一些有经验的医生在麻醉的时候总是延桡动脉走形充分麻醉,对穿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术中痉挛的几率明显下降,即使用桡动脉做复杂病变时也很少痉挛!
以前有次开会时有个大连的专家来我院做手术,他穿刺绕动脉手法独特。

就是斜着进针,既穿刺针与桡动脉走形不在一个垂直平面上,钢针不在桡动脉上方,而在桡动脉侧面;穿刺针在手臂外侧与手臂有个约20度的角度,次方法成功率很高,当时我们请教过他,专家说这是他自己的习惯,可以避免桡动脉滑动,我试过,还不错。

大家可以一试。

我个人体会也是角度小些好(除非太胖),这样可以避免鞘管与动脉角度过大,角度过大一是不好进,二是对动脉损伤也大。

局部麻醉要充分,手腕部组织较疏松,皮丘一压就全部散开了,一般不会导致麻醉前能够摸清楚的桡动脉在麻醉后就摸不清楚了。

桡动脉穿刺为什么难呢?一是因为直径较小,2mm左右,难以刺进去,二是因为周围组织较少,容易滑动,好不容易刺进去又滑掉了,所以李为民教授说斜刺法好,从外侧进针,桡动脉回被中间的肌腱和下面的桡骨挡住而相对固定,而从内侧往外进针就不行,没有了肌腱的阻挡,桡动脉滑动幅度大多了,而垂直进针,因为有桡骨的阻挡也可以成功,角度小些,皮下走形的距离往往要长些,麻醉不充分回引起疼痛的。

为什么股动脉不能穿透,而桡动脉要穿透呢?穿透桡动脉还是因为怕他滑跑了。

所以穿刺点在动脉正上方偏外侧好,角度30度左右好。

也见过很多高手深刺,快刺,慢退的操作,很有效的。

其实对于桡动脉穿刺最重要的是找对位置,其他的都是顺其自然。

一般要穿刺500例以上可能才会有点感觉,本人觉得你在穿刺到1000例以上后基本上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以上。

找位置我个人喜欢用食指的指腹,先轻压上去找一个最强波动点,不要太偏到桡骨头处(如果是旋钮的止血带无所谓),然后我是借鉴中医把脉的轻中重的压法再次确认下面是桡动脉!然后确认是最强波动点,然后轻压桡动脉固定,30-45度进针穿透壁即可,记住!如果没见到回血一定不要草率的认为没扎中,缓慢退针,有时候可能是进针快没回血,所以一定要慢。

其实在做的多了的时候在穿刺的时候你会自然有感觉的,什么时候扎中什么时候没中手里自然都知道的,不一定非见到回血。

一般如果针有落空感那大多是没扎中!但是有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见到喷血再进导丝!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见到少量渗血便冒然用力进导丝很危险!
我是介入科医生,我的体会:1、反复触摸,定准桡动脉波动点(可双手定位,左手中指、食指沿桡动脉波动触摸+右手食指垂直触摸,这样可准确定位桡动脉,定准穿刺点)。

2、在穿刺点给予少剂量麻醉剂(约《0.5ml,约0.5cm的皮丘,本人反对给予很多麻醉剂,造成再次触摸困难)。

3、穿刺针沿在穿刺点呈30度-45度缓慢进针(若桡动脉波动表浅,进针角度宜偏小,反之可45度进针),反对快速深插后再缓慢退出,这样容易出现穿刺血管后壁,造成损伤加大,血管损伤越多,在穿刺过程中易出现皮下血肿我的体会:缓慢进针,见到喷血后即可送入导丝,多能成功。

本人体会,应用上述方法,很少失手。

桡动脉沿桡侧腕屈肌外侧走行,当患者做屈腕动作时,桡动脉暴露更清楚。

穿刺桡动脉遇到基本难题:
1、穿刺喷血,导丝进不去,未出针尖。

解决方法:抽回导丝:首选继续沿原方向深插,直到不喷血,然后慢慢回撤,直到喷血良好,试验导丝,多数成功,如不成功,调整方向,试验,应该成功了,记住全程试验过程中,进导丝一定要轻轻捻动导丝,这是必须的。

2、穿刺喷血,导丝进不去,已出针尖较多,但未全进。

解决方法:透视导丝,观察进入多少,如出针尖4cm以上(凭感觉),在透视下,进鞘管,不要超过导丝,记住进鞘管一定固定导丝。

3、桡动脉摸不清。

解决方法:排除反关脉,向近心端摸,仍没有,嘱患者咳嗽,此时你可能感觉到一点搏动,然后穿刺,先穿感觉点多方向辐射扫穿,部分可成功。

4、再补充一点,吴永健教授遇到穿不到的,喜欢快速深插,呈扇状扫描,然后缓慢拔针时见血。

基本上没有失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