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正文内容:1.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定义和作用1.1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定义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是一种记录和跟踪问题解决过程的文档。
它记录了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和相关责任人等信息。
1.2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作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有助于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并提供了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
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 编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步骤2.1 确定问题描述在编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时,首先需要准确描述问题。
描述应该清晰、简洁,并包含足够的细节,以便其他人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
2.2 进行原因分析在问题描述之后,需要进行原因分析。
这包括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可以采用五个为什么的方法,逐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2.3 提出解决方案在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切实可行,并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同时,还需要考虑实施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2.4 指定相关责任人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后,需要明确相关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具备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资源,并负责推动解决方案的实施和跟踪。
2.5 跟踪和评估一旦解决方案得到实施,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
这包括监测解决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如果解决方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重新进行原因分析和调整。
3.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注意事项3.1 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在编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时,需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这包括准确描述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准确的记录可以帮助他人理解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3.2 及时跟踪和评估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价值在于及时跟踪和评估。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安环)标准单带备注

责任部门:签名:日期:
验证结果:
经询问,各部室负责人已意识到严格执行标准的重要性,明确全员参与的要求,主要负责人规范化、标准化、质量、环境意识得到一定的提高。
验证部门:分管领导签名:日期:
此单送达:
请贵方接获此单后进行原因分析,并环)
编号:OR/16.9-14
(潜在)不合格事实:
管理评审提出:强化管理人员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质量/环境意识。
发生部门:签名:日期:
原因分析(确立责任部门):
体系标准学习不到位,部分部门存在体系运行中部分人员参与(未达到全员参与的要求)的现象。
原因分析部门:签名:日期:
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
序号:
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
生产部、品控部:我公司 6 月 24 日所发 7WS082 合同批次产品,客户明确提出
不允许出现公司标识,但由于生产部门的疏忽和品控部门的监督不到位,造成所
发货物依然有公司标记,给公司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给客户处理造成困难,客
户向我们发出了质量反馈。
填写和定单下发。在今后的包装和发货时作好监督。
备注:
品控部:XXX
日期:07.7.16
完成情况:
1、 从即日起,认真审验定单,规范填写《托盘及包装箱制作要求通知单》,另
在入库时按照定单作好自检。(附《托盘及包装箱制作要求通知单》)
2、 由生产统计按正规定单下发程序下发定单并由巡检签收,发货时严格按要求
检验。
责任部门负责人:XXX XXX
日期:07.7.16
验证结果:
按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作为日常正常工作程序进行实施,检查了《通知单》的
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1、 严格按照定单要求制作包装材料,制定了《托盘及包装箱制作要求通知单》,
包装组以正规形式传达要求,保证包装环节不出现问题。
2、 生产定单发放到品控巡检员手中,在发货时认真对照定单,根据要求进行检
验。
责任部门负责人:XXX XXX 日期:07.7.16 品控部:XXX 日期:07.7.16
填表人:XXX 日期:07.7.16
原因分析:
1、 当时下发的定单没有汉字说明,接到定单后安排制作木箱,仅以口头形式下
达说明,造成木工大意,没有按照现场品控没有正规形式的生产定单,查阅不便,在发货时又没有与生产及时
沟通,询问要求,造成发货时检查不到位。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提出部门
生产部
负责人
辛吉声
不合格事实描述采取措施计划回应时间:2011-5-20
在设备检查中,X53K铣床不运转,提出维修。
描述人:辛吉声日期:2011-5-20
2重新审核,审核包括API Q1的补充要求和6A、16A的产品要求的内容,包括以往审核的要求。
责任部门:高述彭日期:2011-8-3
事实效果认证:
12011年8月4日组织内审员进行培训,培训6A16AQ1和内审控制程序。
22011年8月16-19日重新审核,审核包括API Q1的补充要求和6A、16A的产品要求的内容,包括以往审核的要求
不合格原因分析
铣床齿轮轮齿损坏,导致机床无法运转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1指派维修人员尽快更换和维修
2设备管理员对设备检修结果进行验收和记录。
责任部门:机修组日期:2011-5-20
事实效果认证:
设备管理员2011年5月21日对设备检修结果进行验收合格,并提交设备维修纪录。
验证人:辛吉声
日期:2011-5-21
。
分析人:辛吉声
日期:2011-5-8
■纠正■预防措施:
由销售部于顾客沟通,以后防喷器表面取消镍磷镀(顾客要求),直接喷漆,这样可增加漆面附着力且质量会好很多
责任部门:高述彭日期:2011-5-10
事实效果认证:
已将防喷器表面镍磷镀取消,直接喷漆,增加了漆面附着力,漆面脱落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验证人:杨超
事实效果认证:
生产部于2011年8月8日对车间部分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例子)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
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
填表人:日期:
原因分析: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质量主管:日期: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验证结果:
纠正措施有效。
验证部门:日期:
备注: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文件控制程序,提高文件管理意识;修订《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纳入其中。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管理者代表:日期:
完成情况:
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其文件管理意识已提高。已修订《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已纳入其中。
完成情况: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验证结果:
验证部门:日期:
备注: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QR/CBSL-8.5-01
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
公司《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中没有规定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填表人:日期:原因分析:
车间规定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办公室没有将其整理成文纳入到《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中。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第1页共1页文件编号:
存在质量问题潜在质量问题不符合项描述
(如为选择项目,请在方框内打√)
现场未能提供电镀工序的作业指导文件
填写部门:外审组填写人:日期:20年2月10日
原因分析:
1.由于工序不是特殊和关键过程,因而忽略了对这一过程的控制;
2.对7.5.1条款认识不够。
签名/日期:20年2月10日
对7.5.1条款进行培训。
3.编制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4.编制监控记录表,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工序进行监控。
签名/日期:20年2月10日
措施执行记录(填写措施实施情况及完成日期)
1.已在2020年2月11日对工序进行研究,确定对工序控制方法。
2.已在2020年2月11日对7.5.1条款进行了培训。
备注:完成期限:20年2月28日
01版
3.已在2020年2月12日编制了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4.已编制监控记录表,并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对工序进行监控。
责任部门:生产部负责人签名/日期:2020年2月12日
措施验证:已经按计划实施了整改,并且已经对工序进行了监控,确保了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整改有效。
验证人(或审核员):日期:2020.2.13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例子)

填表人:日期:
原因分析:
车间规定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办公室没有将其整理成文纳入到《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中。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文件控制程序,提高文件管理意识;修订《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纳入其中。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
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
填表人:日期:
原因分析: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质量主管:日期:
完成情况: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验证结果:
验证部门:日期:
备注: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QR/CBSL-8.5-01
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管理者代表:日期:
完成情况:
已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其文件管理意识已提高。已修订《主要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已纳入其中有效。
验证部门:日期:
备注: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缺陷:
不符合事实描述/可能发生的不符合预见:
填单人/日期:
原因分析/潜在原因的分析:
原因分析部门: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
风险评估:
评估人/日期:
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制定人/日期:
纠正/预防措施评估:
评估人/日期:
完成情况:■完全改善□部分改善□未改善
整改通知书
设备
部门:
你部门在此次
中,发现存在有以下问题或缺陷,请
接通知问题或缺陷:
以上缺陷限期1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成。
GMP领导小组
二0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整改部门一份,出具方存根一份。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JL-07-112(共页,第页)
提出部门
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GMP认证检查组
提出者
检查组专家
责任部门
配合部门
措施类别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不合格
项识别
□A.质量管理体系
□F.投诉与反馈
□B.偏差
□G.供方
□C.召回
□H.工艺性能
□D.质量监测及趋势
■I.外部检查
□E.自检
□J.潜在
缺陷分类:■一般缺陷□严重缺陷
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监督抽验不合格□质量投诉□其它
确认人/日期:
措施效果评审结论:■措施实施有效□措施实施无效□重新实施并验证
验证人/日期:评估人/日期:
请__________部门接获此单后,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于1个工作日内,填写纠正措施后传回,经质管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评估同意后实施,实施将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一、背景介绍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跟踪纠正预防措施的文件,旨在确保组织内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该处理单通常由质量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填写和管理,以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处理单格式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处理单编号:每个处理单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方便追踪和管理。
2. 问题描述:清楚地描述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以便后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 纠正措施:列出针对问题的纠正措施,包括具体的行动计划、责任人和时间表。
4. 预防措施:列出针对问题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同样需要包括具体的行动计划、责任人和时间表。
5. 资源需求:如果纠正和预防措施需要额外的资源支持,如人力、物资或培训等,需要在处理单中明确指出。
6. 实施进度跟踪: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度,包括计划开始时间、实际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等。
7. 结果评估: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否有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等。
8. 审核和批准:处理单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以确保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示例
处理单编号:CPM2021001
问题描述:
在最近一次质量检查中发现,产品A的尺寸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大量产品需要返工或报废,给公司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纠正措施:
1. 重新培训生产工人,提高其对产品尺寸控制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调整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
3.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尺寸偏差。
预防措施:
1.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其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和重要性的理解。
2. 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产品尺寸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流程。
资源需求:
1. 培训师资:需要聘请专业的培训师,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
2. 检测设备:需要购买先进的尺寸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尺寸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进度跟踪:
- 纠正措施:
- 计划开始时间:2021年3月1日
- 实际开始时间:2021年3月5日
- 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3月15日
- 实际完成时间:2021年3月12日
- 预防措施:
- 计划开始时间:2021年3月15日
- 实际开始时间:2021年3月18日
- 计划完成时间:2021年3月30日
- 实际完成时间:2021年3月28日
结果评估:
经过纠正措施的实施,产品A的尺寸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再出现大量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同时,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审核和批准:
该处理单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并由质量总监进行批准。
四、总结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提高组织的质量水平和绩效。
在填写处理单时,需要清晰地描述问题、制定具体的措施,并及时跟踪和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
通过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能够不断改进和提升,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