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肺曲霉菌菌感染诊断思考

合集下载

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

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

伏立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细胞内: 细胞膜重要成分麦角固醇合成路径上的14-
α-固醇去甲基酶
人体无14-α-固醇去甲基酶,抗真菌机制本身无安全 性问题
细胞膜: ß(1,3) 葡聚糖合成酶(合成细胞壁重要成分
ß(1,3) 葡聚糖)
人体无ß(1,3) 葡聚糖合成酶,抗真菌机制本身无安 全性问题
• COPD患者长期使用激素 • 高剂量全身激素>3周 • (如换算强的松龙剂量>20mg/d)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行RRT • 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 • 误吸 • 糖尿病
如果无法确诊IA,下一步怎么办?
临床诊断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的蛛丝马迹 •影像学特征
IA临床表现
感染部位 免疫状态
寻找曲霉的蛛丝马迹
非培养方法 -GM -G试验(非特异性,筛选) -PCR -IFD -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 -烟曲霉lgG抗体检测
21
GM试验与G试验的比较
种属 念珠菌属 镰刀菌属 隐球菌属 曲霉菌属 青霉/拟青霉属 接合菌纲
G试验
GM试验
微生物学诊断—G、GM
• 对于特定患者亚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SCT),推荐使 用血清和BALF-GM,作为诊断 IA 的精确标志物(强烈推 荐;证据级别高)。
住院COPD 住院COPD 住院COPD 住院COPD
2000 2007 2013 2016
Garnacho-Montero J et al. Rev Esp Quimioter 2013;26:173 Mareș M, Moroti-Constantinescu VR, Denning DW. J Fungi (Basel). 2018 Mar 1;4(1). pii: E31. doi: 10.3390/jof4010031.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探微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探微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探微发布时间:2023-01-04T05:41:08.709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1期作者:张贵英[导读] 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方案张贵英黑龙江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150028【摘要】目的: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方案。

方法:将2020年09月-2021年07月72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两组均接受痰液镜检,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G试验,研究组予以GM试验,对比微生物检验结果并评估临床治疗差异。

结果:研究组对肺曲霉菌的阳性检出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

结论:GM试验微生物检验肺部曲霉菌感染具有较高准确率,其检测结果可为肺部曲霉菌感染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部曲霉菌感染;微生物检验;痰液镜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July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6) and the study group (n=36). Both groups received sputum microscopy.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G tes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he GM test. The microbial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differenc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GM test has a high accuracy in detecting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and its detection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spergillus infec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optimiz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Aspergillus infection in the lung;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Sputum microscopy 曲霉菌的分布条件十分广泛且种类繁多,其中黑曲霉、土曲霉、黄曲霉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08 期
203
·临床研究·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吕思缘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摘要: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免疫缺陷伴慢性肺疾患伴有空洞形成者,为肺真菌感染提供了诱因和基础。肺曲霉 菌感染和与肺毛霉菌感染发病机制相似、症状相近、诊断困难,本文对肺曲霉菌感染和肺毛霉菌感染文献的对比 , 总结以下鉴别要点:①肺 毛霉菌感染鼻窦的症状通常突出,并且其临床上进展迅速,病情大多较凶险。② G/GM 实验可能阴性对诊断肺毛霉菌感染更具有价值,阳性 则对于肺曲霉菌感染有价值。PCR 技术对鉴别肺毛霉菌与曲霉菌有优势,值得研究推广。③胸部 CT 的主要区别:肺毛霉菌胸部 CT 常表现为 >10 个肺结节;出现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大;更易出现大面积片状高密度影。而新月征则为肺曲霉菌的特征性 CT 表现。④肺曲霉菌感染的首选 药物是伏立康唑,使用伏立康唑可能成为患有肺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真菌感染;鉴别诊断;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8.099 本文引用格式:吕思缘 .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08):203-204.
黏蛋白 5B 抗原在毛霉菌菌壁上不表达,其在 90%的曲霉菌 菌壁上表达。黏蛋白 5B 又是正常人体鼻腔鼻窦分泌黏液的主要
成分,这样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毛霉菌的识别、监 视和排斥能力,从而形成毛霉菌所导致的黏膜损伤和临床经过较 曲霉菌为重 [4]。
流行学调查表明:患有血液病恶性肿瘤、化疗、糖尿病、应用糖 皮质激素、风湿免疫性疾病、大面积创伤、其它消耗类疾病为患肺 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另有研究表明血清铁上升是患有肺毛霉 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去铁治疗有效,有待进一步讨论。肺 毛霉菌感染进展迅速,大多病情凶险,180 天死亡率为 56.7%,且 死亡大多发生于 1 月内 [5]。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抗真菌药物治疗需遵循足量、 足疗程的原则,以确保疗效, 防止复发。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是肺部真菌感染治疗的 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补充营养、控制体温等
措施。
支持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免疫 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症状 ,为抗真菌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 采用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特殊 支持治疗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
对临床医生的启示
01
02
03
提高警惕性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恶性血 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 警惕性,及时诊断和治疗 ,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预防为主
临床医生应重视预防肺部 真菌感染的发生,采取有 效措施减少患者与病原体 接触的机会。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 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生存率。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的特点临床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CONTENCT

• 引言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流
行病学特点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
床表现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
断方法

CONTENCT

•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 疗方法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微生物学诊断
血液和痰液培养
通过采集血液和痰液样本进行真菌培养,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 重要手段。血液培养阳性可确诊为血液系统真菌感染,痰液培养 阳性则提示肺部真菌感染。
抗原检测
检测血液或痰液中真菌抗原,如隐球菌抗原等,有助于快速诊断 隐球菌等特定真菌引起的感染。
组织病理学诊断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中采取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中采取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

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中采取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讨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中采取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把30例接受治疗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对比组15例,采用痰液作为标本进行检验,实验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检测指标。

结果:不同微生物检验对阳性检出率比较,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验高于1,3-β-D葡萄糖检测,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曲霉菌感染为寄生型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咯血,而侵袭型的患者临床症状是咳嗽、发热,寄生型曲霉菌与侵袭型曲霉菌的各项临床症状存有差异(P<0.05)。

结论:应用微生物检验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准确率,更有利于患者后续相关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

【关键词】肺部;曲霉菌感染;微生物检验曲霉菌是属于细菌种类的一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也较为广泛,该细菌具有耐高温、生产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有很高的危险性。

近些年随着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等药物的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也在逐年增加[1]。

当患者肺部受到曲霉菌感染后,多会出现肺部肿瘤、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曲霉菌作为一种独立的重要威胁因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检测肺部曲霉菌对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关键所在。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性[2]。

为进一步观察对微生物检验诊断效果优势性,本文针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检测效果进行分析。

1 基础资料与鉴别方案1.1 基础资料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把30例接受治疗的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方案的对象。

患者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54.12±0.03)岁,2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其中,13例侵袭型、17例寄生型。

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断价值

探讨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的作用。

方法:抽取58例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例,均来自2022年(1~12月),实施微生物检验,分析结果。

结果:对寄生型、侵袭型肺部曲霉菌感染,实施3种微生物检验法,GM实验对二者的检出率偏高,(p<0.05)。

结论:肺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症,曲霉菌为其中一种致病菌,非常顽强,通过微生物检验及早发现其存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可优化抗感染治疗效果,提高用药合理性,而多种微生物检验中,GM实验阳性检出率更高,准确性更有保障。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肺部曲霉菌感染;痰培养;G实验;GM实验肺感染相关的致病微生物中,曲霉菌有着耐湿、耐高温、传播性强的特点,十分顽固,感染后机体支气管与肺血管都会受到波及[1]。

感染初期通常并无突出的症状表现,因此很难察觉感染的发生,造成患者措施早期干预机会[2]。

此外,明确感染微生物的具体类型,也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基础。

本研究此次对58例确诊患者实施3种微生物检验法,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58例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例,均来自2022年(1~12月),男/女43/15(74.14%/25.86%),年龄(49.36±5.89)岁,寄生型/侵袭型40/18(68.97%/31.03%)。

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验证实为肺部曲霉菌感染;(2)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拒绝参与;(2)合并其他影响检验结果的肺部感染。

1.2方法痰培养:采集痰液标本、以培养皿接种,24h时长培养菌落,随后对形状、颜色加以观察。

G实验:以动态显色法对1,3-β-D葡聚糖展开监测,其作为真菌细胞壁重要成分,在真菌中存在广泛,当检测结果中该指标数值>100pg/ml时,作为阳性判定标准。

GM实验: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24h内离心,酶联合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以cut-off>10.5ng/L为阳性标准。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其中221例(8.2%)患者被诊断为IFI,45.3%为恶性血液病 (AML:42%....)
Lehrnbecher T,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0; 61:259–265
结果1. 肺部真菌感染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
12%
10%
8%
6.6%
6%
8.6%
4%
2%
鉴于面面兼得的数据有限,故本幻灯 中: • 首先考虑标本来源; • 其他科室、肺外数据作为参考;
研究 1 :日本尸检研究
研究特点:全部为白血病和MDS患者 日本年度病理性尸检病例
(1989年,N=1557;1993年,N=1388;1997年,N=1105)
Kume H, et al.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3:744–750
Chen KY, et al. CHEST 2001; 120:177–184
结果1. 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
• 共计入选140名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61%为免疫抑制患者, 其中21%为白血病和淋巴瘤)
(N=94) (N=46)
Chen KY, et al. 2001; 120:177–184
结果2. 曲霉是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8%
14%
21%
57%
曲霉 隐球菌 念珠菌 其他
Chen KY, et al. CHEST 2001; 120:177–184
汇 总:肺部真菌感染情况
日本研究 (2003)
恶性血液 病患者 (%)
100%
德国研究 (2010)
45.3%
诊断方法 尸检 尸检
80% 76%
70%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

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到本院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人100例,其中寄生型50例、侵袭型50例,对全部病人实施微生物检验(GM实验、痰液培养检验、G实验),分析检验价值。

结果:GM实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比痰液培养检验方式、G实验检验方式,P<0.05;寄生型曲霉菌病人临床表现一般为咳血症状、咳嗽症状、呼吸困难症状,而侵袭型曲霉菌病人临床症状表现一般为咳嗽症状、发热症状、啰音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

结论:运用GM实验微生物检验方式对肺部曲霉菌感染检验,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部曲霉菌感染;GM实验;痰液培养检验;G实验;临床表现肺曲霉菌感染为临床中好发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致病因素和烟曲霉菌感染具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烟曲菌酶的生存力较为顽强,具备高传播性、高耐温性、高耐湿性,存于自然界。

若是发生感染之后,会累及到病人支气管、肺部血管,造成肺部感染出现,使得病人肺部组织发生炎症,产生坏死和糜烂,伴随疾病逐步加剧,对其肺血管产生侵袭,亦会引起病人咳血[1-3]。

对此,需尽早给予其诊断,早期进行针对性处理。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肺部曲霉菌感染应用微生物检验的诊断价值,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到本院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人100例,其中寄生型50例、侵袭型50例,对全部病人实施微生物检验(GM实验、痰液培养检验、G实验),实验组病人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16±4.28)岁。

1.2 方法痰液培养:交由医院检验科室中专业技术人员采集病人痰液,运用沙保罗平皿对痰液标本接种,处于35℃的恒温状态下培养曲霉菌,在24h之后对菌落的形态和颜色观察。

G实验:在病人处于空腹状态的时候,抽取其静脉血液3ml,在24h之内开展离心操作,将血清分离,运用显色法实施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尸检研究
研究特点:包括约半数恶性血液病患者
研究简介:德国法兰克福某大学附属医院;1993.1.1-2005.12.31间 2707例尸检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尸检率:26.7%);
其中221例(8.2%)患者被诊断为IFI,45.3%为恶性血液病(AML: 42%....)
Lehrnbecher T,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0; 61:259–265
Chen KY, et al. CHEST 2001; 120:177–184
结果1. 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
• 共计入选140名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61%为免疫抑制患者, 其中21%为白血病和淋巴瘤)
抗真菌治疗
IFD具有高发、隐蔽、危重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IFD相关发病 和死亡至关重要
与时俱进
(治疗观念) 诊断技术发展 使诊断驱动治疗策略 应时而生,兼顾及时 性和针对性,是 抗真菌治疗的趋势
与时偕行 (临床实践) 从可靠性和
可行性评价, CT是诊断驱动治疗 的重要诊断手段
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抗真菌药物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的所有要求 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评估,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利益最大化与损害最小化
1. Ullmann AJ,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335-347; 2. Wingard JR, et al. Blood. 2010;116:5111-5118. 3. Kontoyiannis DP,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0;50:1091-1100.; 4. Sinko J, et al. Transpl Infect Dis. 2008;10:106-109. 5. Chamilos G,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
结果1. 肺部真菌感染呈显著上升趋势
Lehrnbecher T,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0; 61:259–265
结果2. 肺部曲霉感染>>念珠菌感染
曲霉 (N=112)
念珠菌 (N=5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部感染例数 曲霉 vs. 念珠菌
101例
22例
4.6 : 1
Lehrnbecher T,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0; 61:259–265
Kume H, et al.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3:744–750
结果2. 呼吸系统 - 曲霉是最常见致病菌
肺和支气管的总计感染数为493次,各种真菌所占比例:
Kume H, et al.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3:744–750
30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血液恶性 肿瘤
移植
AIDS
实体 肿瘤
其他
0
血液恶性 肿瘤
移植
AIDS
实体 其他 肿瘤
1993-2005年间,法兰克福大学附属医院,共计10151病逝;对其中2707例患者进行尸体解剖,221例为 IFD。该调研目的在于分析此段时间内院内真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
(2001) (2006) (2007)
(2006)
Ullman Wingard Transnet Sinko Chamilos (2007) (2006) (2010) (2008) (2006)
1. 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1;86:862-807; 2. Pagano L,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 3. Cornely OA,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6:348-359; 4. Chamilos G, et al. Haematologica. 2006:91:1068-1075.
Lehrnbecher T, et al. J Infect. 2010 Sep;61(3):259-65.
血液科真菌诊疗面对巨大挑战
❖ 由于大剂量化疗的广泛应用,曲霉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但:
– 曲霉的诊断困难--传统诊断方法报告的诊断率低;
急性白血病患者 尸检
异基因HSCT受者 尸检
Pagano Pagano Cornely Chamilos
血液科肺曲霉菌感染诊断思考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始终是IFD的高危人群
各类患者曲霉感染发病率(%) 各类患者念珠菌感染发病率(%)
• 随着患者基础情况、医疗技术手段等不断改变,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始终是侵袭 性真菌病(IFD)的主要高危人群
1993-1996年1997-2000年 2001-2006年
30
1993-1996年 1997-2000年 2001-2006年
肺部是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主要部位
• PATH Alliance®注册研究(包括美国和加拿大25个中心的前瞻性监测网络)
中2004-2008年的960例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
多部位感染患者中81例有肺部 感染,故全部人群中肺部感染
的发生率为84.4%
患者百分比 (%)
Steinbach WJ, et al.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2; 65: 453-464
感染部位
日本尸检研究
研究特点:全部为白血病和MDS患者 日本年度病理性尸检病例
(1989年,N=1557;1993年,N=1388;1997年,N=1105)
Kume H, et al.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3:744–750
结果1. 1989-1997年, 侵袭性真菌病的致病菌中曲霉增加,念珠菌降低
台湾研究
研究特点:贴近临床、严格的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
诊断肺部真菌感染需符合:胸片明显肺部病变,及以下任一项: (1)开胸、胸腔镜、经支气管肺活检或超声引导的经皮细针穿刺, 分离到真菌; (2)胸腔积液或血液分离到真菌,同时无其他肺外感染的表现; 研究简介:台湾某大学附属三级医院,1988.1-1997.12 所有肺部 真菌感染的患者(社区获得+医院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