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介绍

二、 “ 活教育” 思想体系
( 1 ) “ 活 教育 ” 目的: 做人, 做 中 国人 ,
一
育” 理 论 和“ 活教育 ” 运动的开始。1 9 4 2 作现 代 中 国人 。“ 做人 ” 是‘ 活 教育 ” 最 为
般 意义 的 目的。 陈 鹤琴 认 为 , 人之所 以
师, 授教 育 学 、 心理 学 和儿 童 心理 学 。期 设 附小 、 附幼 。他 兼 任 幼专 、 幼 师 两校 校
间投身 教育 改 革 ,创 办 中 国第一 所 实验 长 , 继 续 他 的“ 活教 育 ” 实验 。 幼 稚 园— — 鼓楼 幼 稚 园 。1 9 4 1年 1月创
办《 活 教 育》 杂志 , 标 志 有 影 响 的“ 活 教
自然 , 大社 会 都 是 活教 材 。所 谓 近 儿 童 心 理 的 学 说 和 我 个 人 的
“ 活教材” , 是指 取 自大 自然 、 大 教 学经 验 写成 的 。我 的 目的是 与 社会 的“ 直 接 的书 ” , 即让 儿 童 在 格 ( 格里高来) 、 詹( 詹姆 士 ) 二 氏
3 0 青 年 教 师
√ 名 师讲坛 - 求知 ◆
设 的 能力 ” ;第 三 , “ 要 有 创 造 的
五, “ 要服务” 。
在 陆地 上 学是 没 ( ( 活教育》 月刊 各卷 , 1 9 4 8年 汇编 践 。譬如 游 泳 ,
能力 ” ;第 四 , “ 要 能够 合 作 ” ; 第 成 集 , 由上海 新华 书 店 出版 。陈 有 用 的 。譬 如烧 饭 , 在 教 室里 讲
∥
求知・ 名师讲坛 毫
陈鹤琴一 活教育~ 思想介绍
陈鹤琴的活教育学思想

陈鹤琴的活教育学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思想: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
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的要求。
①要具备健全的身体。
②要有建设的能力。
③要有创造的能力。
④要有合作的态度。
⑤要有服务的精神。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课程论的概括表述。
他认为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陈鹤琴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就是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1、“活教育”的课程原则①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
②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需要情况而灵活安排。
2、“活教育”的课程编制阶段①采用大单元编制。
②除国语及算数外,用大单元及活动中心编制。
③除国语及算数外,采用活动中心编制。
3、“活教育”课程类型活教育的课程类型也叫做“五指活动”,主要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三、“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这些教育原则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1、强调以作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同时,他也看到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做的同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
2、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
3、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以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陈鹤琴(1870-1942)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的活教育思想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贡献。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首先,陈鹤琴强调以教育使学生有利于实践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从实际的经验中获得和理解的知识,他认为:“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地受教育”。
其次,陈鹤琴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识学生的个性为前提,采用科学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陈鹤琴着重重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他提出:“一个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他认为教育要恰到好处地利用游戏、体育锻炼和志愿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陈鹤琴认为,教育要坚持力求实效,实行有效的教育考核,以衡量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从而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学习环境,坚持力求实效。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智力,思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时期思想贡献。
从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看,教育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维水平,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应以实践为导向,让学生有机会浸润实践环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环境要建设良好,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性格,因材施教。
教育要有效考核,重视学生在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教育的宗旨,坚持力求实效,将学生发展成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型人才。
今天,我们要坚持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 1 -。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陈鹤琴(1872-1930),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研究了世界教育发展史,受到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从实践出发,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学习自然科学,重视科学朴素性,扩展学生视野,传授学生综合性的知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陈鹤琴认为,学生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走出一条个性化的路。
一、以实践为准则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以实践为准则,强调将学生的思维联系到实际。
他认为,学生首先要经历实践,通过实践了解或分析社会现实,从而扩展视野,掌握技能,加深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最终建立完善的实践认识体系。
因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
二、强调学生学习自然科学陈鹤琴强调学生要学习自然科学,他指出,自然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
此外,他也主张要结合实践来教授自然科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实践,将自然科学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为未来科学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还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他认为,学生要在学习中训练自己的综合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综合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陈鹤琴在提出活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强调了对学生的教育。
他认为,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有能力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
他把教育不仅仅限于学习,而是着重教育学生应该具备的总体的技能,使学生具备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直接连接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重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以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923年创办可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是个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思教育,提倡活教育: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1)教育观:必须以“自动代替主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2)教育目标:实现或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3)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
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教育原则:活教育的17条原则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3.幼儿园课程理论:(1)课程的中心:陈鹤琴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将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2)课程结构: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项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3)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的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
在我国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他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惊声,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陈鹤琴的活教育原则

陈鹤琴的活教育原则现代活教育思想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主要由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十七条教学原则和十三条训育原则组成,现对此作一扼要述评。
1.活教育的三大纲领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主要是指活教育的目的论论和活教育的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日的论,是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陈鹤琴明确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理论认为,“做人”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也是真正的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传统教育“以获得知识、预备升学为目的”不同,活教育注重“培养儿童适应环境,控制不是抽象存在物,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
所以,教育具有民族性,不仅要做人,而且要做中国人。
陈鹤琴认为,由于中同社会有其发展特质,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意义自然也受这一特质规定。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做现代中国人就必须负荷这样的任务:“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争取民族独立;对内肃清封建残余,建树科学民主。
”为了担当起这样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健全的身体。
活教育理论认为,身体的好坏,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牛活事业及其抱负都有极大的影响。
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有理想,乐观、积极、有毅力,才能担负起现代中国与世界给予的任务。
二是创造的能力。
活教育理论认为,儿童中蕴藏着半富的创造潜力,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不难养成他们的这一种创造的能力。
而培养这种创造力的方法,就是用科学武装儿童的头脑,让他们从做中学,做中求创造,以手脑并用的方式去劳动,去创造。
二是服务的精神。
活教育理论认为,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只有知识技能而不服务,只知自私自利,就失去了教育的目的”。
动物与人的区别也正是在此。
所以,活教育主张培养儿童的服务精神,指导儿童去帮助别人,去了解大我的意义。
四是合作的态度。
活教育理论认为,要通过教育努力矫正中国社会和国民性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改变“一盘散沙”的形象。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陈鹤琴(1909-1961),教育家、心理学家,辽宁省张家口妇幼保健院的副院长,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被尊称为“。
以其对活教育思想的特殊贡献,在中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赞成因材施教陈鹤琴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
他强调要根据学生的特性、特征和学习需要,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智能和性格,进而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情况。
他认为,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同伴,而不是教条的传授者,以活泼的、变通的、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
#### 二、坚持实践教育陈鹤琴坚持实践教育,认为实践教学是探究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重视实践,勇于探索和改革的求知欲望,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他强调,实践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发掘和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
#### 三、主张关注和尊重学生陈鹤琴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
他提出,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征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性、特征和问题,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益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避免制约和压迫,积极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注重生活中的教育陈鹤琴认为,家庭与学校、生活与学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利用家庭和学校的优势,通过社会活动和学校实验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学习成果,发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塑造学生成熟稳健的个性。
他主张,要把生活与学习有机结合,利用生活中的机会教育学生,发挥家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在做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活教育的方法论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好儿童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财富,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代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内容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活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他认为活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他把活教育视为“一切教育之父”,于是他在论文、文章中提倡活教育,他把实践实践教育认为是最好的教育,实践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唯实践教育实为有效”,也就是说,
实践教育是有效的,而没有实践的知识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同时,他还认为,实践教育中还应该包括对生活经验的深入思考、反思和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识。
这样,学生能够利用实践教育去巩固和扩大学习经验,使学生成为更好的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陈鹤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实践生活,通过磨练意志、探究真理、培养平衡的心理状态来提高人的素质的。
他强调教育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性、独立性,他把这一理念称为“活教育”。
他认为,活教育中的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是实践,因为实践是通过动手参与实践来学习的,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才能够取得学习成功。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有“活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活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实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活教育,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经验,培养更强的技能,从而发展更好的人格特质;而实践教育则是以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取得学习成功。
整体上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一种实用的教育体系,它能够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