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抗生素选择原则
抗生素使用指南

抗生素使用指南抗生素使用指南一、背景及目的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
因此,为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特制定本抗生素使用指南。
二、适应症1.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咽炎等轻型感染可暂不使用抗生素,应以对症治疗为主。
- 合并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者,推荐使用第一代口服抗生素。
- 重症病例、合并炎症扩散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推荐使用静脉注射的广谱抗生素。
2.下呼吸道感染:- 轻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急性阻塞性肺炎等,可采用第一代口服抗生素治疗。
- 重症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等多重病原体感染者,推荐使用第三代静脉注射抗生素。
3.尿路感染:- 轻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可使用第一代口服抗生素治疗。
- 重症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推荐使用第三代静脉注射抗生素。
4.皮肤软组织感染:- 浅表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织炎等,可使用第一代口服抗生素治疗。
- 深部感染,如皮下组织感染、伤口感染等,推荐使用第三代静脉注射抗生素。
三、抗生素选择1.根据感染类型:- 轻型感染:可选择狭谱抗生素。
- 重症感染:推荐使用广谱抗生素。
2.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老年患者或特殊人群:- 对于老年患者、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优先选择对其较为安全的抗生素。
四、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剂量- 抗生素使用时间一般为7-10天,严重感染可延长至14天。
- 抗生素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五、药物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相关性肠炎等。
- 禁忌症包括对该类抗生素过敏、肾功能不全、妊娠期等。
六、抗生素联合使用- 抗生素联合使用需慎重,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且应在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的指导下进行。
七、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1:常见抗生素药物说明书- 附件2:抗生素使用记录表- 附件3:抗生素耐药性监测报告八、法律名词及注释:- 1.抗生素耐药性: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抗生素无法有效治疗感染。
重症感染抗生素使用策略

亚胺培南. 院内重度(危及生命)感染经验治疗
严重感染的起始治疗
重症社区.院内获得性肺炎(CAP.HAP)是呼吸科最 常见、最严重的感染,死亡率很高。
重症肺炎和严重败血症的不适当治疗增加死亡率。
必须在开始怀疑有严重感染时立即启动经验性广 谱抗生素治疗,以确保充分覆盖可能的病原体。
小
结
起始适当治疗降低死亡率,对于重症患者使用强力广谱抗生素 以实现起始适当治疗是关键 细菌耐药是不适当治疗的主要原因 不适当的抗生素使用方式可促进耐药发生 降阶梯治疗可以降低抗生素的耐药选择压力 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完善降阶梯治疗策略 对于部分患者,目前的广谱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不可行,有必要 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原因是:
严重感染的危重病患者 起始的“不适当治疗”
事实!
早期不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增加死亡率。
Kollef MH et al. Chest 1999;115:462-474. Ibrahim EH et al. Chest 2000;118:146-155.
起始不适当治疗的定义
抗生素不能覆盖感染致病菌
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
新指南抗感染治疗理念
48-72小时根据临床反应+微生物数据再次评估 是否改用窄谱抗生素:阻止耐药产生、降低毒性、减少 花费 常规抗炎治疗7-10天,但取决于临床反应 一旦确定临床状况由非感染原因导致,立即停用抗生素
临床经验治疗感染药物推荐
头胞吡捂,头孢他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院内中至重度(非危及生命)感染经验治疗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社区中至重度感染经验治疗
降阶梯治疗的可能受益群体
HAP VAP 菌血症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脑膜炎
重症HAP的定义
因肺炎入住ICU 呼吸衰竭 需要机械通气或需要吸氧浓度>35%以维持SaO2>90% 胸片病灶迅速进展,出现多叶病变或空腔形成 存在严重Sepsis的证据 休克(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需用血管活性药物>4小时 少尿,每小时尿量<20ml 急性肾衰需要透析
老年重症肺炎的抗生素选择

降阶梯疗法 ( eecl intea y d —ra t hrp )策略,即指初期经验 治疗 ao 选 择抗菌谱广 的 、能抑制所有 可能 引起 感染 的病 原菌的抗 生 素 ,可考虑所在医院或当地 以往所检测的病原学的耐药资料进 行选用 ,切勿将广谱抗生素 留作最后的治疗手段,当细菌培养 结果一旦获得 ,尽可能根据 临床情况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修 改 治疗方案 ,改用针对性 强的 ,甚至窄谱的抗菌药物予以降阶梯 处理 从 临床 资料 的分析中笔者体会N-要降低重症肺炎的病 ‘ 死率 ,首先要 提高对本病 的认识 ,尽 早明确诊断 ,方能决定是 按一般肺炎处理 ,还是按重症肺 炎给予降阶梯抗 生素 治疗 。 3 并发 症 重 症肺 炎患者除肺 部受累外 ,常常合 并有 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 、冠心病 、糖尿病 等基础病 ,使得临床表 现 多样化,而 低钠 血症的 临床 症状 :食 欲不振 ,恶心呕 吐,腹胀 ,疲乏 , 表情 淡漠 ,肌痉 挛 ,腱 反射减退 ,神智恍 惚等 ,往 往被认为 是重症肺 炎本 身 的症状 ,故易漏 诊 以至于 影响治疗 效果 。重 症肺 炎合并低钠 血症 的机 制可 能是 :①重症肺 炎多 有胃肠道 功能紊 乱 ,产 生不 同程度 的厌食 、恶心 、呕吐 ,腹胀 、腹泻 等 ,致 摄入钠量 减少 ,丢失量增加 。②低氧 、高碳 酸血 症和 严重肺部 感染,可发 生 “ H 异常综 合征”血浆 中 A AD DH溶 度增 高,使远端 肾小管及 集合管 回吸收增加 导致水钠潴 留, 引起稀释 性低钠血症 。③合 并心力衰竭 时:a限制钠盐摄入 , 反复使用利尿 剂 ,使钠离子排 出增 多;b心排血 量减少 ,有效 血容量减 少刺激 位于大 的肺 静脉 、左心房 、颈 动脉窦及 主动 脉 弓的压 力感 受器 ,促使 AD 分泌增多 ,造成水 潴 留加重 , H 引起稀释 性低钠 血症 。④合 并 中毒 性脑病 时限制钠盐 ,并反 复使用甘 露醇等 高渗性利尿 剂导致 钠排出增加 。⑤呼吸 性酸 中毒时 ,细胞 外的 2个钠离子及 1个氢离子和细胞 内的 3个 钾离子交 换 ,使 得细胞外 液的钠离 子 向细胞 内转移 。⑥ 补充 过多 的低张液 体可造成稀释性低 钠血症 。 在 综合 治疗重症 肺炎 的同时 ,要注 意合并 低钠血症 的可 能,因为在合并低钠血症的重症肺炎 治疗过程 中,忽视低钠血此 ,在 治 疗 重 症肺 炎患者时,应常规监测 电解质 以及时发现低钠血症,并及 时纠正,维持内环境稳定 ,提高危重病患抢救成功率 。 参 考 文献
不同剂量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同剂量比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阿培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被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重症肺炎。
对于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剂量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
本文将探讨不同剂量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阿培南的常规剂量为每6到8小时给予1克,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较高剂量阿培南可能更有效。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每6小时给予2克阿培南的患者,其症状改善和病死率低于每8小时给予1克阿培南的患者。
这表明,较高剂量的阿培南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使用较高剂量阿培南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阿培南的不良反应包括肾损伤、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
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每6小时给予2克阿培南的患者,其肾损伤风险增加了1.5倍。
这表明,较高剂量的阿培南可能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为了平衡疗效和安全性,有研究尝试了阿培南连续静脉输注的策略。
一项研究发现,在每小时给予8克阿培南持续静脉输注的患者中,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每6小时给予2克阿培南间断静脉输注的患者。
这表明,连续静脉输注可以提供较高剂量的阿培南,同时减少剂量间隙,从而更有效地杀灭细菌。
个体化的剂量调整也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
一项研究发现,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感染的严重程度,调整阿培南的剂量可以减少肾损伤的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的剂量调整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不同剂量阿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较高剂量的阿培南可能有更好的疗效,但可能增加肾损伤的风险。
连续静脉输注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可能是解决方案之一。
仍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确定最佳的剂量选择。
重症肺炎的抗感染治疗指南

重症肺炎的抗感染治疗指南抗感染治疗是重症肺炎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以下是一份重症肺炎抗感染治疗指南,1200字以上:一、治疗原则:1.早期治疗:早期采取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2.减轻炎症反应:使用抗生素选药要考虑到对炎症反应的干预效果,以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组织损伤;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剂量和疗程,并进行药物监测。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对于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感染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首选药物;2.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3.氨基糖苷类药物:适用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并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4.硫胺类药物:适用于肺炎支原体、军团菌等感染;5.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6.复方磺胺甲硝唑:适用于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感染;7.其他抗菌药物:包括利福平、利奈唑胺等药物,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用。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适当使用联合治疗: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特别是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应用两种或以上抗菌药物;2.个体化给药: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并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3.定期评估疗效:每日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变化,如果疗效不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使用的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象、电解质等指标,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5.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果存在真菌感染的可能,可以考虑使用适当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四、抗感染治疗的疗程和病情评估:1.疗程: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疗程一般为7-14天,具体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判断;2.病情评估: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象、痰液培养等指标的变化,评估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重症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摘要: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本文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从病原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重症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重症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重症肺炎的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二、病原学及病理生理学1.病原学重症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毒性肺炎主要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真菌性肺炎主要由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
2.病理生理学重症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肺泡炎症: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引发肺泡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壁损伤,肺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
(2)肺泡损伤: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陷,影响气体交换。
(3)肺血管损伤:炎症反应导致肺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引起肺水肿。
(4)呼吸衰竭:肺泡炎症、肺泡损伤、肺血管损伤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起呼吸衰竭。
三、临床表现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2.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体征:肺部啰音、呼吸音粗糙、发绀等。
4.并发症:呼吸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四、首选治疗方案1.病原学治疗(1)细菌性肺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
(2)病毒性肺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可试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3)真菌性肺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重症肺炎怎样合理应用抗生素

重症肺炎怎样合理应用抗生素肺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是由致病体感染所致,所涉及致病体包括: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厌氧菌等,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咯痰、气促、食欲下降、湿性啰音等症状,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老年群体临床发生比例相对较高。
临床针对肺炎患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血常规检查予以确定,并可通过痰培养检验方式对其病原体予以明确。
1.重症肺炎概述我国针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均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提出的标准,上述标准除了对肺炎疾病本身予以辨别之外,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是否存在器官功能性障碍,其内核仍然为美国感染病学会所研制的标准为主。
一般而言,现阶段各国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均按照美国感染病学会于2007年所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诊断指南,该指南中针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十分明确,其中2项重症肺炎主要诊断标准中,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同时该标准中涵盖9项次要标准,符合3项次要标准也可判定为重症肺炎。
英国则采用CURB65评分标准予以综合诊断,其中,超过3-5分即可判定为重症肺炎,需接受ICU治疗。
目前在临床中符合如下1项主要标准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其一,需采取气管插管方式予以机械通气;其二,合并脓毒症休克,并采用液体复苏后仍需要治疗。
而次要标准需符合至少3项方诊断为重症肺炎,包括:其一,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其二,氧合指数不足250mmHg;其三,多肺叶可见浸润症状;其四,意识障碍;其五,血尿素氮超过7.14mmol/L;其六,收缩压不足90mmHg。
2.重症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2.1重症肺炎患者的降阶梯治疗降阶梯是一种梯度性逐步减低临床用药剂量的治疗方式,是当前多种重症细菌感染疾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在最初阶段给予重症肺炎患者起效快的抗生素,尽量选择广谱药物予以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待痰液培养试验结果得出后,依据其致病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应针对当地各种致病菌种耐药情况监测资料及药物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连续应用2日后,针对患者临床表现、细菌培养检验及药敏试验确定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效果较好,可继续予以临床治疗;如效果不佳,则需更高目前的治疗方案,调整更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抗菌药物。
肺炎与合理选择抗菌素

产ESBL菌株:肺炎克雷伯、大肠杆菌 增多
流行病学
HAP 是我国第1位的医院感染类型 ICU是普通病房的数倍至数十倍 胸腹部手术是其他手术的38倍 机械通气是非机械通气的7~21倍 病死率为20~50%
痰细菌培养
合格的痰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并最终确 定致病菌
不合格痰: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 倍视野。(可能上呼吸道)
提示可能来自下呼吸道:鳞状上皮细胞 ﹤10个/低倍视野,见到纤毛柱状细胞和 肺泡巨噬细胞。
咽拭子和鼻咽吸出物检查
适用呼吸道病毒检测及进行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及军团菌PCR检测
针对G+细菌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呋西地酸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斯沃) 其它:克林霉素、磷霉素钠(广谱)
针对G-细菌
头孢三代: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头孢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合成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抗假单胞菌类青霉素: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单胺类: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其他措施
尽量避免气管插管,采用无创通气 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和经口插入胃管比经鼻好,
避免鼻窦炎发生。 连续吸出舌下分泌物,可降低早发性VAP的
危险。 气管导管气囊内力20CmH2O以上,一般为
(25~35)持续声门下吸引。 患者体位保持半卧位(30~45度)
其他措施
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深静脉导管血源性 感染发生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双肺或多叶病变 4. 收缩压<90mmHg 5. 舒张压<60mmHg 6. 肝功能损害(排除基础肝病
和药物性损害)
诊断:1条主要标准或2条次要标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参考Niederman,待发表)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3
重症肺炎类型
社区获得性(CAP)
医院获得性(HAP) •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 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 • 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等
精选课件
4
重症CAP诊断标准
(IDSA/ATS )
主要标准:1条
次要标准:3条
感染性休克需用升压药物 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
通气
精选课件
15
初始抗生素的选择注意点2---覆盖广
2.迟发性、有MDR菌危险因素的HAP,VAP和HCAP,
由于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的肺炎克
雷伯菌、不动杆菌属等细菌,初始经验性抗生素应选
用抗假单胞菌头抱菌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碳青
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β一内酞胺酶抑制
重症肺炎抗生素选择原则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精选课件
1
•重症肺炎类型 •重症肺炎界定标准 •重症肺炎抗生素选择
精选课件
2
重症肺炎---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
▪ 重症肺炎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 ▪ 重症肺炎是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其ARDS
的发生率约12%。 ▪ 与一般肺炎抗生素使用策略不同。 ▪ 诊断与治疗均困难。
精选课件
6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
(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气管插管或开始机械通气48小时以后发生 是ICU中最常见的感染,感染率为6-52% 呼吸道插管病人发生率比无插管病人高6-21倍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后发生肺炎的危险性每天增加1-3% 死亡率比非VAP病人高10倍
剂(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联合一种抗假单胞菌喹诺酮
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
精选课件
16
初始抗生素的选择注意点2---覆盖广
3.如怀疑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可加用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如疑为嗜 肺军团菌,可加用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对MDR病原菌,初始必须接受联合治疗,以 保证广谱覆盖和减少不适当初始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可能性。但应当注意,如果患者新近曾使 用过一种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治疗时应避免使 用同一种抗生素,否则易产生对同类抗生素的 耐药性。所有治疗都必须根据当地抗生素的耐 药情况来选择药物。
精选课件
17
初始抗生素的选择注意点3---剂量足
需要使用合理的剂量、疗程和正确的给药途径。严重
HAP或VAP患者必须使用充足剂量的抗生素以保证最大的疗效。
如:ATS推荐,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成年患者来说,常用
抗生素的剂量如下:头孢吡肟和头抱他啶的充分治疗剂量是
⑦ 少尿:尿量<20 ml/h,或<80 ml/4 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 透析治疗 上述出现1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 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收住ICU(RICU)
精选课件
9
重症肺炎抗生素选择
精选课件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症肺炎治疗方案选择
“升级治疗”—已不适合重症肺部感染
“重拳猛击,降阶梯治疗"---是重症感染治疗 策略的一大进展.
"先开枪,后瞄准“
精选课件
11
重拳猛击和降阶梯治疗的具体措施
降阶梯治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⒈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重锤猛击,Hitting hard)
2.后续有针对性的序贯治疗(目标治疗,Target)
精选课件
12
重拳猛击和降阶梯治疗的具体措施
初始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要求在治疗初始 即选用最佳的广谱抗生素,以覆盖革兰阳性和 阴性等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致病菌,迅速控制 感染,即采用抗生素“一步到位,重锤猛击” 的原则。
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对重症肺炎提出了明确的诊断
标准:
①意识障碍
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 Pa02 <60 mm Hg, Pa02/Fi02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动脉收缩压<90 mm Hg;
⑤并发脓毒性休克;
⑥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
50% ;
Pneumonia in Adults (Clinica精l I选n课fec件tious Diseases 2007; 44:S27–72)
5
重症HAP诊断标准(ATS)
• 与CAP标准相同,但呼吸频率改为需要入住ICU (1995年)
• ATS/IDSA 2005年HAP指南未强调重症HAP,而 强调MDR!
精选课件
7
重症VAP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 意识障碍 2. 感染性休克 3. 肾功能损害:尿量
<80ml/4h或原无肾 功能损害者血肌酐 升高 4. PaO2/FiO2或肺顺应性进 行性下降,或气道阻力 进行性升高而未发现非 感染性因素可以解释 5. X线上肺部浸润48h内扩 大>50%
次要标准
1.过高热(≥ 39 ℃ )或体温 不升(≤36 ℃ )
肾衰? 肺炎快速发展?
呼吸≥30次/分
PaO2/FiO2 ≤250 双肺或多肺叶浸润 意识障碍 尿毒症 血WBC <4000 /mm3 血小板<100,000 /mm3 体温(深部)<36°C 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要大量静脉补液
IDSA/ATS: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精选课件
13
初始抗生素的选择注意点1---时间早
美国ATS和感染病协会(IDSA)的指南均要 求患者人院4h或感染发生4h内即开始正确的经 验性抗生素治疗。当然,治疗前应尽可能采集 标本行病原学检查。
精选课件
14
初始抗生素的选择注意点2---覆盖广
. 没有MDR菌危险因素、早发性的HAP,VAP患 者,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对抗生素敏 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初始经验性抗生素可选择 头抱曲松,或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 星,或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美罗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