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远志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远志溶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远志提取物对红细胞溶血作用的影响,了解其潜在的溶血活性,为远志药材的安全性和药效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溶解的现象。
药物或提取物引起的溶血反应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和非免疫性溶血。
免疫性溶血是指药物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引起的溶血,为II型和III型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溶血包括药物为诱发因素导致的氧化性溶血和药物制剂引起的血液稳定性改变而出现的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
本实验通过检测远志提取物对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评估其潜在的溶血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鸡血- 生理盐水- 远志药材- 1%三氯化铁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0.1mol/L盐酸溶液- 2%葡萄糖溶液2. 实验仪器:- 低温高速离心机- 酶标仪- 移液器- 离心管- 试管- 电子天平四、实验方法1.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取新鲜鸡血1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摇匀。
- 1000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 沉淀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弃去上清液。
- 加入生理盐水使红细胞浓度为2%。
2. 远志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远志药材5g,加入50ml蒸馏水,煮沸30分钟。
- 过滤,收集滤液,用0.9%氯化钠溶液定容至100ml。
3. 溶血实验:- 将2%红细胞悬液分为若干份,每份加入不同浓度的远志提取物溶液。
- 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三氯化铁溶液阳性对照组。
- 37℃水浴30分钟。
- 1000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 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混匀,静置5分钟。
- 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五、实验结果1. 远志提取物对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 随着远志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溶血作用逐渐增强。
- 生理盐水对照组吸光度值较低,表明未发生溶血。
- 1%三氯化铁溶液阳性对照组吸光度值较高,表明发生溶血。
2. 不同浓度远志提取物对红细胞悬液的溶血作用:- 当远志提取物浓度为0.1mg/ml时,溶血率为25.6%。
最新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OO五年三月指导原则编号:【Z】G PT 2 -1目录一、概述 (1)二、基本原则 (1)(一)实验管理 (1)(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三)试验设计 (2)三、基本内容 (2)(一)受试物 (2)(二)实验动物 (2)(三)试验分组 (2)(四)给药途径 (2)(五)给药容量 (2)(六)观察期限 (3)(七)观察指标 (3)(八)结果处理及分析 (3)四、不同情况的中药、天然药物急毒试验的要求 (4)五、参考文献 (5)六、附录 (5)附录Ⅰ (5)急性毒性试验一般可测定的几个反应剂量附录Ⅱ (7)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观察结果与可能涉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七、著者 (8)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急性毒性是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受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毒性反应。
其目的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4年颁发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颁发的《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于统一、规范中药急性毒性试验,推动我国中药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新药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对中药、天然药物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要求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局限性。
多数中药、天然药物作用相对温和,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合理的配伍,也可能使毒性减轻。
多数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其处方来源有些是古方,有些是医院制剂或临床经验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
但由于现代中药、天然药物制剂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甚至新的理论,与传统中药相比,物质基础和给药方式可能有明显改变,而有些改变带来的结果又是未知的,特别是当某些成分的含量明显提高后,其药理作用可能会明显增强,毒性反应也可能明显增大。
因此,中药、天然药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十分必要。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的特点,结合国际上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和我国药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而制订的。
补肾致远片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补肾致远片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孙旭,李得堂,黄育生,丘振文,闫雪,蔡庆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目的通过小鼠灌胃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观察补肾致远片的安全性,为后期药理实验剂量设置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14d急性毒性经典实验方法,以最大药液浓度(0.321 6 g.tnL-1)、小鼠最大灌胃体积(0.04 m L.g H)24 h内给药2 次,记录实验期间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生理状态以及死亡情况,计算肝、肾脏器指数。
结果在急性毒性实验中,雌、雄给药组小鼠生长正常,未见死亡及任何中毒现象,雄性给药组与雄性对照组体质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肾脏器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肾致远片对雌、雄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提示补肾致远片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补肾致远片;最大耐受量;急性毒性实验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29X( 2021)03-0187-04Doi :10.12048/j.issn. 1674-229X.2021.03.008Experimental Study on Acute Toxicity of Bushenzhiyuan TabletsSUN Xu,LI Detang,HUANG Yusheng,QIU Zhenwen,YAN Xue,CAI Qingqun(T/i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Guangzhou University o f TCM,Guangzhou,Guangdong 510405 ,Chin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analyze the acute toxicity and observe the drug safety by intragastric gavage with Bushenzhiyuan tablets in mice,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etting the dose of later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M E T H O D S The classic acute toxicity test was used for 14 days. Mice were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by Bushenzhiyuan tablets with the m a x i m u m concentration at 0.321 6 g •m L1and the m a x i m u m gastric volume at 0.04 m L*g_1,twice in 24 hours.The body weight changes, physiological state changes and death of mice in each group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A n d the organ coefficients of liver and kidney were calculated. R E S U L T S In acute toxicity test,there were no obvious signs of poisoning and no death in the male and female mice.The difference of bodyweight in male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mal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exes of liver and kidney (P>0.05).C O N C L U S I O N Bushenzhiyuan tablets has no obvious acute toxicity to male and female m i c e,suggesting that i t i s safe and reliable to be taken at the prescribed dosage.K E Y^MORDS :Bushenzhiyuan tablets;m a x i m u m tolerance dose;acute toxicity test干眼症又名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引 起泪液质或量、流体动力学异常造成泪膜不稳定或 眼表损伤,从而导致眼部不适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种 慢性炎症反应[1]。
远志煎剂引起溶血的原理

远志煎剂引起溶血的原理远志煎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远志。
远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可入药。
远志主要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远志皂苷、黄酮类、萜类、甾醇、有机酸等。
远志煎剂在中医药学中常被用于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
远志煎剂可以引起溶血的原理与其中的活性成分有关。
首先,远志皂苷是一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当远志煎剂进入人体后,其中的远志皂苷会与红细胞膜结合,引起红细胞膜的破裂。
其次,远志煎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可能参与导致溶血的过程。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作用等。
然而,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对红细胞膜产生损伤,导致溶血。
此外,远志煎剂中的其他成分,如萜类、甾醇、有机酸等,也可能与红细胞膜结合,破坏红细胞结构,引起溶血反应。
总的来说,远志煎剂引起溶血的主要原理是其中的活性成分与红细胞膜结合,破坏红细胞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溶血是一种不良反应,是人体对于某些物质的异常反应。
在使用远志煎剂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在使用远志煎剂的过程中,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虚脱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不同个体对远志煎剂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可能对其中的活性成分更为敏感,容易出现溶血反应。
因此,在使用远志煎剂前,应告知医生有关自身的过敏史和用药史,以及现有的健康状况,以便医生能够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总之,远志煎剂引起溶血的原理是其中的活性成分与红细胞膜结合,破坏红细胞的结构,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
在使用远志煎剂时,应谨慎使用,避免剂量过高和长期使用,以减少溶血反应的发生。
同时,如果出现溶血相关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远志炮制品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

远 志 为 远 志 科 植 物 远 志 P lg l t n i o i i l. o y a a e u f l a W 1d 或 卵叶远志P l g l S b r c L 的干 燥根 ,具有安神益 oya a iiia . 智 ,祛 痰 ,消 肿 的功 效 ,用 于 心 ’ 交 引起 的 失眠 多梦 ,健 肾不 忘惊悸 ,神志恍惚 ,咳痰不爽 ,疮疡肿毒 ,乳房肿痛等 。本 草专著言其无毒 ,但前人在应用过程 中发现 生远志有戟人 咽 喉的副作用 ,内服常引起恶心 、呕吐等 胃肠道 反应 ,故 内服 多用 炮 制 品 ,现 代 对 远 志 的炮 制 多沿 用 甘 草 水 炙 、 蜜炙 及 姜 炙 等 …。本 实 验 将 通 过 生 远 志 、蜜 远 志 、 炙远 志 及 姜 远 志 的
作为 “ 小肠总长度 ”。从幽 门至墨水前沿 的距 离作 为 “ 墨汁 在肠 内推进距离”,用 以下公式计算 墨汁推进 百分率 ,从而 观察远志不同炮制 品对 小鼠肠运动 的影响 。结果见表2 。 墨汁推进率 ( )= % 墨汁在肠 内推进 距离 (m d 肠全 c )/ ,
长 ( m) × 1 0 a 0%
半 ,随 机 分 为 生 远 志 组 ,姜 远 志 组 ,炙 远 志 组 和 蜜 远 志 组 , 共 4 , 每 组 5 只 ; 各 小 组 内 的 相 邻 组 间剂 量 比为 10 7 , 组 O :. 5 分 别 为8 1. 、2 . 、3 . 、 5 m / g 、 3 7 1 1 2 5 0 g k ,按 0 2 l lg 胃 .m/O 灌 给 药 ,观 察 1 d 记 录 死 亡情 况 ,并 对 死 亡 动 物 进 行 尸 解 , 4, 发 现 死 亡 小 鼠 的 胃 充 气 , 肿 胀 , 胃壁 变 薄 , 胃体 积 显 著 膨 大 。第 1 d 组 小 鼠的 活 动 情 况 减 弱 ,有 耸 毛 现 象 , 食 量 减 3各 少 , 生 远 志 组 尤 其 明 显 。 对 死 亡 老 鼠 记 数 , 按 改 进 寇 氏公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思路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思路一、本文概述中药毒理学,作为中医药学与现代毒理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旨在深入探索和研究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本文将从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以期为中药的安全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回顾中药毒理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中药毒理学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明确中药毒理学的研究目的,即通过对中药毒性作用的深入研究,揭示中药毒性产生的机理,为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阐述中药毒理学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保障中药的安全使用,提高中药的疗效,还能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接着,本文将介绍中药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包括中药毒性成分的分析、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毒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这些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将为中药毒理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展望中药毒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医药学的深入发展,中药毒理学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提出中药毒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以期为中药毒理学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药毒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毒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中药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科学,其基本概念涵盖了中药的毒性、中药毒性的形成、中药毒性的评价以及中药毒性的预防与控制等多个方面。
中药的毒性是指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源于中药本身所含有的有毒成分,也可能由于药材的种植、采集、炮制、配伍等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因此,对于中药的毒性,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在使用中药时能够避免或减轻其毒性作用。
中药毒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配伍方式、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目的:探讨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
方法根据霍恩氏法,共分21.5g/kg BW、10.0g/kg BW、4.64g/kg BW和2.15g/kg BW四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采用经口染毒途径进行试验。
结果在给予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染毒后,动物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且以最高剂量组最为严重。
乳香8种等中药提取物的增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皂角刺和茯神的增重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另外,凌霄花、淡竹叶提取物高剂量组的增重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
至试验结束,最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动物死亡。
结论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21.5g/kg BW,属于无毒级。
标签:乳香;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我国是一个中药提取物的生产大国。
中药提取物被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国对于中药提取物的毒理研究还不是很多,针对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则更加少见,很多中药提取物的LD50值根本无据可查,这给相应的毒理学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近期完成的乳香等12种中药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进行了汇总,供同行们参考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初步的安全性评价资料。
1 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所有动物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
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 2007-0005。
动物按照SPF环境饲养。
动物自由摄食和饮水。
每种中药提取物均使用40只ICR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正式试验开始前将动物随机分为四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并先在本实验室适应环境5天。
1.2 样品1.2.1 样品来源和描述:所有中药提取物均来自于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共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分别是乳香、凌霄花、玫瑰花、葛根、旋覆花、垂盘草、石斛、百部、皂角刺、淡竹叶、茯神、钩藤的水提取物。
中药药理学中的毒性研究

中药药理学中的毒性研究一、前言中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疗效,但中药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毒性较大、治疗难度较高的药物。
因此,中药药理学中的毒性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中药药理学中的毒性研究,包括毒性评价方法、药理机制等方面,以便广大中药研究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毒性评价方法1. 急性毒性评价急性毒性是指受试动物在接触大剂量药物后,在短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内)出现的致死结果或其他严重的生理、病理反应。
应用急性毒性评价方法旨在为中药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依据,包括中毒症状(如会阴痉挛、震颤、呼吸困难等)、致死剂量(LD50)等。
2. 慢性毒性评价慢性毒性评价方法着重考虑长期内药物使用量或给药周期及其对组织、器官的影响,主要测定药物对肝、肾、神经和血液系统等的异物质毒性,包括长期用药后引起某些疾病模型的发生率、特异性毒性症状乃至对机体各生理系统的损害情况等。
三、药理机制1. 毒性相关因素中药毒性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药物化学结构的特征、生物转化、药物的组织分布,加之其它体质因素,如年龄、性别、身体状态、遗传背景等。
2. 毒性机制分析毒性并非简单的破坏,而是与针对细胞、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通俗地讲,就是毒性作用是通过药物与机体关键物质作用发生的。
3. 毒性评价方法毒性的评价有很多种方法,包括体外试验、小鼠、大鼠、狗等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等。
由于动物试验的权威性较高,广泛应用于毒性药物筛选。
四、典型中药的毒性研究1. 三七:三七具有止血和降脂的功效,但其中的三七毒素却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物质,具有大量服用后会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危险,应注意用量和服用方法以及及时监测。
2. 迷迭香:迷迭香既是一种中药,也是常见的调味料。
但有证据表明,长期接触大量迷迭香和其制剂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生殖系统毒性。
3. 当归:当归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在使用该药时需要注意其毒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胃肠症状、肝脏损害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观察远志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明确远志的半数致死剂量(l50和95%可信区间,为亚急性和慢性毒理实验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用健康昆明小鼠,实验中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动物。
采用“上-下”法进行试验,应用美国毒理协会设计的aot425软件进行实验,计算l50和95%可信区间。
按全球统一毒性分级系统ghs和欧盟毒性分级标准eutgs进行危害评估和毒性分级。
结果l50和95%可信区间:远志水提取液l50为1750mgkg,95%可信区间为756-3400mgkg。
结论按ghs标准,远志水提取液为4类,按eutgs标准为有害。
【关键词】远志;毒性反应;l50;毒性分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5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07-02 远志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和腹泻等症状[1]。
众多的研究表明远志[2-5]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理学作用,提示远志是一种在老年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经典药剂,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远志的急性毒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因此,为了更好的指导远志临床上用药的安全性,明确其毒副作用,本实验利用急性毒理实验的“上-下”法,在昆明小鼠经口染毒不同剂量的远志后,观察了实验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异常毒性中毒症状,应用美国毒理协会设计的aot425软件计算远志水提取液l50和95%可信区间,并按ghs和eutgs进行危害评估和毒性分级。
为亚急性和慢性毒理实验提供实验依据,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部分实验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2实验仪器ab104型电子天平;f6c1089in型纯水机;rh-basicl-双显加热磁力搅拌器。
1.3实验用药与试剂远志水煎液的制备方法亦是先浸泡24h,煎煮3次,合并3次的滤液,浓缩,4℃冰箱储存备用。
1.4实验方法
1.4.1“上-下”法采用苦味酸标记实验动物,实验中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动物。
采用“上-下”法进行急性毒理试验,应用美国毒理协会设计的aot425软件进行实验,经口染毒剂量初始为175mgkg,后续染毒剂量按照aot425软件给出的剂量灌胃。
1.4.2观察指标
1.4.
2.1观察体重、进食、进水等一般状况。
1.4.
2.2观察异常毒性症状,包括:①行动:活动减少、不安定、多动、发声;②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调、姿态异常;③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汨、排尿、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④死亡。
1.4.3半数致死量和95%可信区间的计算计算l50和95%可信区间。
1.4.4毒性分级标准按ghs和eutgs进行危害评估和毒性分级。
1.5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应用美国毒理协会设计的aot425软件计算远志的半数致死量(l50和95%可信区间。
2实验结果
2.1远志水提取液对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存活实验动物的体重、进食、饮水正常,动物一般状态良好。
2.3远志水提取液急性毒性的l50和95%可信区间根据表1.的染毒剂量和实验动物存活、死亡情况,由aot425程序自动计算给出l50为1750mgkg,95%可信区间为756-3400mgkg。
2.4远志水提取液毒性分级根据半数致死量(l50,按ghs标准,远志水提取液毒性为4类;按eutgs分级标准为有害。
3讨论
中药远志具有改善学习记忆[2]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3]的药理学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
关于远志的急性毒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
因此,为了更好的指导该药剂的临床应用,本研究进行了急性毒理实验,结果提示远志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明确远志的急性毒性,有利于指导其临床应用以及为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研究提供实验研究依据。
4结论
4.1远志水提取液染毒剂量≥1750mgkg时可能出现轻微毒性反应。
4.2远志水提取液l50为1750mgkg,95%可信区间为756-3400mgkg。
4.3按ghs标准,远志水提取液为4类;按eutgs标准,远志为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