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swsck_yhhjc_021_0601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合集下载

财务管理·闫华红基础班·第十一章(二)

财务管理·闫华红基础班·第十一章(二)

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P315【教材例11-5】某公司有三个业务类似的投资中心,使用同样的预算进行控制。

本年有关数据如11-4所示:银行借款有两笔:一笔借款600万,期限两年,利率6.02%;另一笔借款l000万,期限5年,利率7.36%。

两笔借款都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公司管理层利用历史数据估计的净资产的β系数为1.2。

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政府短期债券收益率是4%,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是l2%。

假设公司要求的最低利润率水平不低于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

要求:评价三个投资中心的业绩。

解答:(1)首先计算综合资金成本,以便得到最低利润率指标。

①计算权益资金的成本:R1=4%+1.2×(12%-4%)=13.6%②计算第一笔借款的成本:R2=6.02%×(1-33%)=4.03%③计算第二笔借款的成本:R3=7.36%×(1-33%)=4.93%④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银行借款总额=600+1000=1600万元资金总额=1600/40%=4000万元权益资本比例=60%第一笔借款的比例=600/4000=15%第二笔借款的比例=1000/4000=25%综合资金成本=13.6%×0.6+4.03%×0.15+4.93%×0.25=10%(2)计算各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指标和剩余收益指标:①计算投资利润率指标:甲投资中心=甲投资中心息税前利润/甲投资中心总资产占用额=190/900=21.11%乙投资中心=200/1000=20%丙投资中心=180/1000=18%②计算剩余收益指标:甲投资中心=甲投资中心息税前利润-甲投资中心总资产占用额×最低利润率指标=190-900×10%=100乙投资中心=200-1000×10%=100丙投资中心=180-1000×10%=80通过比较三个责任中心的投资利润率指标和剩余收益指标认为,甲投资中心最好,乙次之,丙最差。

17swsck_yhhjc_018_0505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17swsck_yhhjc_018_0505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教材例5-13】某安保公司现有旧设备一台,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准备予以更新。

当期贴现率为15%,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影响,其他有关资料如5-7所示。

表5-7 安保公司新旧设备资料单位:元由于两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不同,因此比较各方案的年金成本。

按不同方式计算如下:旧设备年等额成本=+10500=+3500×15%+10500=12742.56(元)新设备年等额成本=+8000=+4200×15%+8000=14966.16(元)上述计算表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为12742.56元,低于购买新设备的年金成本14966.16元,每年可以节约2223.60元(14966.16-12742.56),应当继续使用旧设备。

</hide>【教材例5-14】上述【教材例5-13】中,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应考虑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新设备每年折旧费为3200元,每年营运成本为8000元,因此:每年折旧抵税=3200×25%=800(元)每年税后营运成本=8000x(1-25%)=6000(元)新设备的购价为36000元,报废时残值收人为4200元,报废时账面残值4000元,因此:税后残值收入=4200-(4200-4000)x25%=4150(元)税后投资净额=(36000-4150)/(P/A,15%,10)+4150x15%=6968.64(元)综上,得:新设备年等额成本=6968.64+6000-800=12168.64(元)(2)旧设备每年折旧费为3000元,每年营运成本为10500元,因此:每年折旧抵税=3000x25%=750(元)每年税后营运成本=10500×(1-25%)=7875(元)旧设备目前变现价值为10000元,目前账面净值为23000元(35000-3000×4),资产报废损失为13000元,可抵税3250元(13000×25%)。

12注会财管闫华红基础班第四章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2)

12注会财管闫华红基础班第四章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2)

第四章 财务估价的根底概念第一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三、资金时间价值的根本计算〔终值与现值〕〔二〕年金1.年金的含义:等额、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项。

【提示】年金中收付的间隔时间不一定是1年,可以是半年、1个月等等。

2.年金的种类普通年金: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预付年金: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初收款、付款的年金。

递延年金: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收付的年金。

永续年金:无限期的普通年金。

〔三〕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1.普通年金终值F=A ×(1+i)0+ A ×(1+i)1 +A ×(1+i)2 +……+A ×(1+i)n-2+A ×(1+i)n-1=A ×i1i)(1n -+ 式中:i1i 1n -+)(被称为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F/A ,i ,n 〕表示。

【例题3·计算题】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一是5年后付120万元,另一方案是从现在起每年末付20元,连续5年,假设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答案】方案1的终值:F=120万元方案2的终值:F=20×〔F/A ,7%,5〕=20×5.7507=115.014〔万元〕方案2的终值小于方案1,应选择方案2。

2.普通年金现值P=A ×(1+i )−1+A ×(1+i )−2+A ×(1+i )−3+……+A ×(1+i )−ni n i)(11A -+-⨯=式中:i i 11n -+-)(被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 ,i ,n 〕。

【教材例题•例4-4】某人出国3年,请你代付房租,每年租金100元,设银行存款利率为10%,他应当现在给你在银行存入多少钱【答案】P=A 〔P/A ,i ,n 〕=100×〔P/A ,10%,3〕查表:〔P/A ,10%,3〕=2.4869P=100×2.4869=248.69〔元〕。

17swsck_yhhjc_003_0201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17swsck_yhhjc_003_0201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财务管理计算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估值模型会与后面一些章节结合考核。

2017年教材变化2017年教材与2016年教材相比,重新界定了风险的概念。

删除了个别原有表述不规范的文字解释。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1.含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货币资本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差额。

2.量的规定性通常情况下,它是指没有风险也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

【例题·单选题】下列指标可以用来表示货币时间价值的是()。

A.企业债券利率B.社会平均利润率C.通货膨胀率极低情况下的国债利率D.无风险报酬率【答案】C【解析】应是无风险、无通货膨胀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

二、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一)利息的两种计算方法单利计息: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各期利息相等。

复利计息:既对本金计算利息,也对前期的利息计算利息,各期利息不同。

(二)终值与现值的概念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F。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

(三)一次性款项终值与现值1.一次性款项终值【教材例题2-1】某人将100元存入银行,复利年利率2%,求5年后的终值。

【答案】F=P(1+i)n=100×(l+2%)5=110.41(元)。

复利终值系数表1元的复利终值系数,利率i,期数n,即(F/P,i,n)2.一次性款项现值【教材例题2-2】某人为了5年后能从银行取出100元,在复利年利率2%的情况下,求当前应存入金额。

【答案】P=F/(1+i)n=100/(1+2%)5=90.57(元)。

复利现值系数表1元的复利终值系数,利率i,期数为n的复利现值系数(P/F,i,n)【例题·计算题】某人拟购房,开发商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现在一次性付80万元,方案二是5年后付100万元,若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是7%,应如何付款?【答案】(1)用终值比较:方案一的终值:F=800000×(1+7%)5=1122080(元)或F=800000×(F/P,7%,5)=800000×1.4026=1122080(元)方案二的终值:F=1000000所以应选择方案二。

财务管理·闫华红基础班·第一章(一)

财务管理·闫华红基础班·第一章(一)

财务管理·闫华红基础班·第一章(一)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财务管理的基础章节,主要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但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来说,可以说是为后面的章节打基础,要求考生要理解本章的基本内容。

把握这章关键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理论要搞懂,不要求大家死记硬背,但应该知道含义、知道概念的名称是什么,后面讲到这些概念的时候要明白是什么,主要是理解。

从考试来说,近几年分数较少,一般不超过5分,题型只能是客观题。

大纲的总体要求:1.掌握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2.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3.熟悉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4.了解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方法。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本节要点:1.财务与财务管理的含义(理解)2.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重点掌握)3.财务环节(一般了解)一、财务与财务管理的含义1.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前者(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经济利益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2.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理解财务管理的含义要注意三个方面:(1) 财务管理是人所做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工作。

企业有很多管理,如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子系统。

(2)财务管理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的主要区别:首先,财务管理是资金(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价值),财务管理是资金(价值)的管理;其次,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管理工作。

如人事管理是管人的;物资管理是管物的;生产管理是管生产运作环节的;财务管理是管资金的,是资金的管理或价值的管理。

企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资金,资金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管资金,其管理的对象决定他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而不是一种专项的管理。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3) 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处理企业与各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例1·单项选择题】根据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被称为()。

12注会财管-闫华红基础班-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1)

12注会财管-闫华红基础班-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1)

第十七章标准本钱计算本章大纲要求:掌握标准本钱的制定和本钱差异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本钱计算的账务处理。

2021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与2021年教材相比,删除了本钱控制概述的有关内容。

本章根本结构框架第一节标准本钱及其制定一、标准本钱的概念【提示】讨论标准本钱制定时,“标准本钱〞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本钱;讨论本钱差异计算时,“标准本钱〞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本钱。

二、标准本钱的分类〔一〕标准本钱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本钱和正常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到达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在标准本钱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本钱。

【例题1•单项选择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本钱是〔〕。

A.根本标准本钱B.理想标准本钱C.正常标准本钱D.现行标准本钱【答案】B【解析】理想标准本钱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到达的最低本钱。

【例题2•单项选择题】正常标准本钱从数额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本钱,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本钱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本钱,也大于历史平均本钱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本钱,但大于历史平均本钱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本钱,也小于历史平均本钱【答案】A【解析】正常标准本钱考虑了难以防止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本钱,正常标准本钱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表达鼓励性。

【提示】所谓生产的根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根本标准本钱才需要修订。

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根本条件的重大变化。

【例题3•单项选择题】以下情况中,需要对根本标准本钱进行修订的是( )。

〔2021年新〕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答案】A【解析】根本标准本钱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根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本钱。

17swsck_yhhjc_019_0506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17swsck_yhhjc_019_0506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第五节 公司并购与收缩资本运营是指对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资本运营包括并购与收缩两种运营模式。

一、公司并购 (一)并购的概念【例题·单选题】以主并企业法人地位存续为前提,将目标公司的产权折合为股份,连同相应的资产与负债整合到主并企业之中的资本运作方式为( )。

A.控制权性收购B.非控制权性收购C.新设合并D.吸收合并 【答案】D【解析】吸收合并也叫兼并,是指以主并企业法人地位存续为前提,将目标公司的产权折合为股份,连同相应的资产与负债整合到主并企业之中的资本运作方式。

(二)并购动因1.获取公司控制权增效2.取得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指的是两个企业组成一个企业之后,其产出比原先两个企业产出之和还要大的情形,即俗称的“1+1>2”效应。

3.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息4.降低代理成本5.管理者扩张动机【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并购动因的正确表述有()A.获取公司控制权增效B.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高估的信息C.降低代理成本D.取得协同效应E.限制管理者扩张【答案】ACD【解析】并购的动因包括:获取公司控制权增效、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息、降低代理成本、取得协同效应以及管理者扩张动机。

选项BD说反了。

(三)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1.折现式价值评估模式(1)计算公式①目标公司整体价值=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V=式中:V—目标公司价值;FCF—目标公司自由现金流量;K—折现率;t—期限;n—折现期。

②目标公司股权价值=V-目标公司债务价值(2)现金流量折现模式的重要参数的确定①期限确定并购估值中期限一般取无穷大,将期限再划分为明确预测期内和明确预测期后的期限两部分。

【提示】确定明确的预测期的通常做法是:逐期预测现金流量,直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预测感到不安为止。

在公司估价实践中5~10年,尤其是5年的预测期最为普遍。

17swsck_yhhjc_015_0502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17swsck_yhhjc_015_050202-基础班-闫华红(财务)(全26讲)

(四)现金流量估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确定投资方案相关的现金流量时,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只有增量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现金流量。

1.区分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3.要考虑投资方案对公司其他项目的影响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一)非贴现法1.投资回收期法(1)含义投资回收期,是指收回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

(2)两种形式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3)计算①公式法(特殊条件下简化计算)1)特殊条件: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且相等的流量之和大于或等于建设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

2)计算公式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PP′+建设期【教材例5-3】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需要投资4500万元,设备使用6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500万元;乙方案需要投资4000万元,设备使用6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1600万元。

计算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并判断选择投资方案。

由于甲、乙方案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则投资回收期为: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4500/2500=1.8(年)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4000/1600=2.5(年)从计算结果看,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比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短,所以选择甲方案。

②一般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设最后一项为负数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为m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PP-建设期【教材例5-4】某企业计划投资一个项目,需要投资10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有关资料见表5-1。

表5-1 甲、乙两个方案有关资料表5-1 甲、乙方案现金流量(改)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1+4000/5000=1.8(年)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3+2000/8000=3.25(年)从计算结果看,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比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短,所以选择甲方案投资。

A.计算简便B.便于理解C.直观反映返本期限D.正确反映项目总回报【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点是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都有可能出现。

2017年教材主要变化2017年教材与2016年教材相比主要是修改了应收账款信用决策的例题,将原来的错误修正。

第一节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营运资金的概念及特点(一)概念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

二、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1.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种类【提示】这里的流动资产通常只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的存货、应收款项以及现金等【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为了降低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提高资产的收益性,决定保持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据此判断,该公司采取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是()。

A.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B.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C.匹配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D.稳健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答案】A【解析】在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下,企业维持较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可以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

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2.选择何种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应考虑的因素(二)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 1.流动资产的特殊分类地满足企业的经营需要的自然性流动负债,如( )。

A.预收账款B.应付职工薪酬C.应付票据D.根据周转信贷协定取得的限额内借款E.短期融资券 【答案】ABC【解析】自然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人为性流动负债是指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选项D 属于人为性流动负债。

3.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种类及特点 (1)期限匹配融资策略(2)保守融资 策略(3)激进融资策略【提示】1.自发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权益资本为融资的长期来源;临时性流动负债为短期来源。

2.临时性负债属于短期筹资性负债,筹资风险大,但资本成本低;三种战略中激进型融资策略的临时性负债占比重最大;保守型融资策略的临时性负债占比重最小。

图6-1 可供选择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用长期资金来源满足非流动资产和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而用短期资金来源满足剩余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全部波动性资产的需要,则该公司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是()。

A.激进融资策略B.保守融资策略C.折中融资策略D.期限匹配融资策略【答案】A【解析】在激进融资策略中,公司以长期负债和权益为所有的固定资产融资,仅对一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使用长期融资方式融资。

短期融资方式支持剩下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所有的临时性流动资产。

所以,选项A正确。

第二节现金管理一、持有现金的动机【例题·多选题】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主要有()。

A.交易性B.流动性C.预防性D.盈利性E.投机性【答案】ACE【解析】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为:(1)交易性动机;(2)预防性动机;(3)投机性动机,所以选项A、C、E正确。

二、现金管理方法(一)制度管理国家关于现金的管理规定;企业内部的关于现金管理的制度。

(二)预算管理现金收入管理、现金支出管理、现金余额管理。

三、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1.决策原则年平均现金占用额2.决策原则图现金的成本构成【提示】使持有成本与转换成本相等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3.计算公式最佳现金持有量Q*=最小相关总成本=【例题6-1】假设某企业明年需要现金8400万元,一只有价证券的报酬率为7%,将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转换成本为150元,则最佳现金持有量应为:Q*==600000(元)即企业应持有现金60万元以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的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报酬率为l0%。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10000B.该公司的现金持有成本为2500C.该公司的转换成本为3000D.该公司现金管理的相关成本为5500【答案】B【解析】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50000(元)现金持有成本=50000/2×10%=2500(元)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现金相关总成本=2500+2500=5000(元)【提示】当最佳现金持有量时,现金持有成本=现金转换成本。

四、现金收支日常管理(一)现金周转期1.现金周转期的含义2.各种周转期的含义(1)存货周转期:是指从收到原材料到加工原材料,形成产成品,到将产成品卖出的这一时期,称为存货周转期;(2)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产品卖出后到收到顾客支付的货款的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应收账款周转期;(3)应付账款周转期:企业购买原材料并不用立即付款,这一延迟的付款时间段就是应付账款周转期。

3.计算公式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例题·单选题】某公司存货周转期为16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9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100天,则该公司现金周转期为()天。

A.30B.60C.150D.260【答案】C【解析】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60+90-100=150(天),选项C正确。

4.减少现金周转期的措施【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缩短现金周转期的有()。

A.减少对外投资B.延迟支付货款C.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D.加快产品的生产和销售E.增加存货储备【答案】BCD【解析】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如果要减少现金周转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来减少存货周转期;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来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减缓支付应付账款来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二)控制现金支出的方式控制现金支出的目标是在不损害企业信誉条件下,尽可能推迟现金的支出。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措施的是()。

A.推迟支付应付款B.提高信用标准C.使用现金浮游量D.争取现金收支同步【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现金的收支管理。

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

现金支出管理的措施有:(1)使用现金浮游量;(2)推迟应付款的支付;(3)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5)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6)使用零余额账户。

因此,选项A、C、D都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措施。

提高信用标准不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措施。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利用的现金浮游量是指()。

A.企业账户所记存款余额B.银行账户所记企业存款余额C.企业账户与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D.企业实际现金余额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之差【答案】C【解析】现金浮游量是指企业账户上的现金余额和银行账户上的企业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的成本1.机会成本(1)含义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2)计算【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5年度销售收入900万元,确定的信用条件为“2/10,1/20,n/30”,其中占销售收入50%的客户选择10天内付款,40%的客户选择10天后20天内付款、10%的客户选择20天后30天内付款。

假设甲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率为10%、全年天数按360天计算,则甲公司2015年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万元。

(2016年)A.4.2B.3.4C.3.2D.2.4【答案】D【解析】平均收现期=50%×10+40%×20+10%×30=16(天)应收账款机会成本=900/360×16×60%×10%=2.4(万元)【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5年度销售收入900万元,确定的信用条件为“2/10,1/20,n/30”,其中占销售收入50%的客户选择10天内付款,40%的客户选择10天后20天内付款、10%的客户选择20天后30天内付款。

假设甲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资本成本率为10%、全年天数按360天计算,则甲公司2015年度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为( )万元。

A.24B.40C.3.2D.2.4【答案】B【解析】平均收现期=50%×10+40%×20+10%×30=16(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900/360×16=40(万元)2.管理成本3.坏账成本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率4.收账成本二、企业信用政策(二)信用政策决策1.分析放宽信用政策:优点:增加销售利润缺点:增加信用成本2.计算公式决策原则:选择实施信用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最大的方案【教材例6-2】某企业生产某种家用电器,年销售量为100万台,每台单价8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800元,企业销售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为20%,企业为扩大销售,准备下一年度实行新的信用政策,现有A、B两个方案:A方案:信用条件是对所有客户实行“2/10,n/30”,这样销量可增加20万台。

客户中,享受现金折扣的占40%,其余享受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坏账损失率为销售收入的4%,收账费用为销售收入的2%。

B方案:信用条件为“2/20,n/60”,这样销量可增加50万台。

客户中,享受现金折扣的为20%,其余享受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2%,坏账损失率为销售收入的8%,收账成本占销售收入7%。

如果企业预计在下一年度里销售利润率保持不变,资金的机会成本率为8%,试评价两个方案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要求:分别计算两个方案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

(1)A方案的利润销售产品的利润:120×8000×20%=192000(万元)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10×40%+30×60%=22(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20×8000×22/360=58666.67(万元)应收账款占用资金=58666.67×(4800/8000)=35200.00(万元)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35200.00×8%=2816.00(万元)现金折扣数额:120×8000×40%×2%=7680(万元)坏账损失:120×8000×4%=38400(万元)管理成本:120×8000×1%=9600(万元)收账成本:120×8000×2%=19200(万元)A方案的利润:192000-2816-7680-38400-9600-19200=114304(万元)(2)B方案的利润销售产品的利润:150×8000×20%=240000(万元)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20×20%+60×80%=52(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50×8000×52/360=173333.33(万元)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73333.33×(4800/8000)=104000(万元)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104000.00×8%=8320(万元)现金折扣数额:150×8000×20%×2%=4800(万元)坏账损失:150×8000×8%=96000(万元)管理成本:150×8000×2%=24000(万元)收账成本:150×8000×7%=84000(万元)B方案的利润:240000-8320-4800-96000-24000-84000=22880(万元)根据计算可知,A方案的利润114304万元,B方案的利润为2288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