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培养基的制作
果蝇培养基的制作原理

果蝇培养基的制作原理
果蝇培养基是用于培养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一种特定的营养物质混合物,其制作原理如下:
1. 确定基础培养基:通常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基础培养基作为起点,例如:Drosophila 基础培养基、Instant Drosophila 基础培养基等。
这些基础培养基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和矿物质等。
2. 添加酵母提取物:果蝇是肉食性昆虫,需要补充蛋白质。
因此在制备果蝇培养基时,一般会添加酵母提取物,以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等必要的营养成分。
3. 添加糖类:糖类是果蝇培养基中重要的能量来源,常用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等。
适量的糖类可以提供果蝇所需的能量,并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4. 添加琼脂:琼脂是固化培养基的重要成分,可使培养基凝固成为固体状态,便于果蝇在其表面生长和繁殖。
5. 调节pH 值:果蝇培养基的pH 值通常在酸性到中性之间,调控pH 值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果蝇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以上步骤,制作出的果蝇培养基可以提供果蝇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支持果蝇的正常发育和繁殖。
【饲育资料】爬宠食品--果蝇饲养喂食容器及培养基自制方法!

【饲育资料】爬宠食品--果蝇饲养喂食容器及培养基自制方法!一直有爬友对如何方便饲养及喂食有疑问,故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一、饲养容器制作材料:一个塑料罐子(高的斗鱼杯亦可。
必须有盖,盖子不能太硬。
),一块纱布,一个离心管(直径1cm)。
离心管特写第一步:把离心管盖子和管低的尖头去掉。
第二步:在盖子边缘处剪一个直径略小于1cm左右的小洞,并在中间开一个大洞。
将盖子反放,纱布盖子盖子上,在纱布上盖在小洞处的地方剪一个小洞。
第四步:将离心管穿过纱布和盖子的小洞,如图所示第五步:将盖子夹着纱布盖到罐子上这样一个容器就做好了。
二、培养基制作果蝇培养基有很多种做法,最简单就是直接用香蕉,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弄,香蕉用两天就很容器出水,容器粘住成虫,倾倒果蝇时还相对不方便。
如果是能够附着于容器上且不易出水的培养基那就要方便很多。
以下是个人使用的一个配方,仅作参考,当然你觉得有自己喜欢用的方法也可以。
玉米粉20g麦麸10g酵母粉3g琼脂3g水250ml这个培养基里有琼脂,琼脂是需要加热的,凝固后就是果冻状物体。
保水性能很好,价格也不高,可以较长时间饲养。
第一步:准备好材料第二步:将材料放入可加热的容器中,此处是烧杯。
市售琼脂一般是条状,将其剪碎利于加热熔化。
第三步:按照配方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一下,加入热水可以减少加热时间。
第四步:用橡皮筋将纱布把杯口包起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分半到3分钟。
提醒:为了防止里面的东西沸腾慢出来搞得微波炉一塌糊涂。
一是扎杯口的橡皮筋要紧,二是可以半分钟半分钟加热,不要一下子开的时间太长。
等里面的琼脂熔化之后就可以了,像这是还未熔化的。
第五步:加热完毕后从微波炉里取出,注意不要烫伤,另外像烧杯这种容器加热后不要放到冰冷的瓷砖上以免炸裂。
第六步:将液态的培养基稍微冷却后,分装到繁育果蝇的容器中。
(不要滚烫的时候分装,以免烫坏塑料容器)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就可以使用了。
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做培养基的量,按照比例来确定5L里培养基中各成分的量。
04实验四 果蝇形态观察和生活史及培养基制备

3. 果蝇生活史观察:果蝇生活史与温度密切相关, 最适宜温度为25 ℃,30℃以上高温会造成不育或 死亡。
生活周史
20℃ 8天
20℃ 6天
04实验四 果蝇形态观察和生 活史及培养基制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生活史的观察:卵---幼虫---蛹---成虫; 2.成蝇的外部形态和常见的突变类型,区分
雌雄果蝇; 3.性状观察方法; 4.培养基的制备。
二)、实验步骤
1. 培养基的制备:琼脂3克 + 玉米粉20 克 + 白糖27 克 + 160毫升水,煮沸3分钟(使玉米粉熟化,琼 脂煮融),稍冷却,再加酵母粉1.4克和饱和苯甲 酸溶液 1毫升,充分搅拌均匀后分装到培养瓶中 备用(过24小时后可用)。
2. 对比两性果蝇的外形有何异同,文字说 明或图文结合加以说明。
3. 对比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外观差异, 列表加以对比(突变型要突出突变性 状)。
六、分析讨论
1. 就所得结果与教材所述比较,是否一致? 原因?
2.观察过程中是否发现其他类型的突变型, 查阅有关蝇性别
性别 个体 腹端 腹端
腹背条纹数
性梳
♀ 大 尖 无黑斑 7 条(可见 5 条) 无
♂ 小 钝圆 有黑斑 5 条(可见 3 条) 有
⑹ 突变型及其表型
品系名称 基因符号 表现型
野生型
+
灰体、长翅、红眼、直刚毛
白眼
w(Xw) 复眼白色
基因座位 X 1.5
棒眼 残翅 小型翅 焦刚毛 黑檀体 黄体
果蝇的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的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生命历程和遗传特征,了解果蝇基因的遗传规律。
实验原理:果蝇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生物,它具有生命周期短、培养容易、繁殖能力强等优点,因此成为遗传学的经典模型生物。
这里介绍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制作培养基:将50g玉米粉、25g酵母粉、75g糖和1.5g琼脂混合均匀后加入800ml蒸馏水中煮沸,煮沸后加入10g麦芽糖搅拌均匀,然后加入5ml5%酸性苏打溶液,再加入1.5ml甲基对羟基苯甲酸(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均匀后煮沸5min。
2、制作接种用液体:将20只成年果蝇挑选出来放入一个小玻璃瓶中,加入3ml20%甲醇溶液。
3、取出培养基,晾凉后将培养基先倒入瓶底1cm处,然后加入接种用液体,再用润滑油封瓶口。
4、将装有接种液的瓶子放入恒温器内,设定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60%~70%,24h-48h后开启显微镜。
实验结果:观察果蝇约经过2周的时间后,开始产卵。
果蝇的卵是白色小圆球状的,直径约0.8mm。
果蝇的卵在经过1-2天的时间孵化出小型幼虫。
小型幼虫经过3天左右的时间进入成长期,变成有脚的大幼虫。
成长期大约持续5天。
成长期结束后大幼虫停止进食,脱离食料后,挖掘地洞,变成蛹。
蛹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硬壳,颜色为棕黄色。
蛹期持续6-7天。
成虫期发生在蛹孵化之后。
成虫首先从头部和胸部破壳而出,身体尚未展开,翅膀和颜色尚未发育。
成虫经过4-5天后颜色最浅,紫色的队形在翅膀中形成。
再过2-3天,成蝇翅膀干燥并膨胀到正常大小。
到第10天,成蝇已完全成熟,可以进行交配和产卵。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果蝇的生命周期。
我们还发现了果蝇的遗传特征,比如说果蝇红眼与白眼间的遗传规律是隐性缺失。
这意味着前代中有一个显性基因,因而两种不同染色体中都含有这种基因的果蝇就显示为红眼或白眼;否则,果蝇将拥有两个隐性基因,它就表现为白眼果蝇。
通过对果蝇这一模型生物的观察和遗传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比如说:果蝇的生命周期短,容易培养、繁殖等特点,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生物之一;在果蝇遗传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基因的遗传规律,如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这些规律对了解遗传学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帮助。
《果蝇培养基配制》课件

称量原料
根据配方称量所需的 原料,如琼脂粉、葡 萄糖、水等。
加热溶解
将称量好的原料加入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 水,加热至沸腾,搅 拌至原料完全溶解。
调整PH值
用酸或碱调整培养基 的PH值,使其符合 要求。
分装和灭菌
将培养基分装到灭菌 后的培养皿中,进行 高压蒸汽灭菌。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培养基凝固不好
03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培养基的成分与作用
课程总结
培养基的配制步骤与注意事项 培养基的质量检测与保存方法
课程收获
课程总结
掌握了果蝇培养基的 基本知识
了解了培养基质量对 果蝇实验结果的影响
学会了如何选择和配 制适合果蝇生长的培 养基
课程总结
课程不足 部分同学对某些培养基成分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称量不准确、试剂未完全溶解等
课程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新型培养基配方,提高果蝇生长效率 研究培养基成分对果蝇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课程展望
改进措施
1
2
加强理论教学,深入讲解培养基成分的作用机制
3
增加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的 准确性
课程展望
01
对同学们的建议
02
多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研究进展
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可能是原料比例不对或加热时间不够 ,可以适当调整原料比例或延长加热 时间。
培养基PH值不准确
培养基污染
可能是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污染 ,需要重新灭菌并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
பைடு நூலகம்可能是酸或碱的量不对,可以重新调 整PH值。
培养基的保存和灭菌
《果蝇培养基配制》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如何制备优质的果蝇培养基。掌握这一关键技能是进行果 蝇研究的基础。
概述
果蝇培养基的制备是进行果蝇实验研究的关键步骤。本节将介绍培养基的组 成及其重要性。
材料准备
果蝇卵
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获得新鲜 的果蝇卵。
瓶子和盖子
使用干净无菌的玻璃瓶和盖 子作为培养基的容器。
麦芽粉、酵母、玉米粉 和糖
这些材料是构成果蝇培养基 的关键成分。
制备步骤
1
准备容器
使用洗净的玻璃瓶和盖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麦芽粉、酵母、玉米
粉和糖,并称量后加入容器中。
3
加入水和搅拌
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确保混合
蒸煮培养基
4
物充分溶解。
使用自制的压力锅对培养基进行蒸煮,
时间约为30分钟,以确保杀灭细菌。
5
灭菌
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冷却和倒入培养皿
6
保证其无菌性。
待培养基冷却后,将其倒入准备好的培 养皿中,以准备加入果蝇卵。
结束语
基础步骤
制备果蝇培养基是进行果蝇研究的重要基础步骤。
后续实验
有了无菌的培养基,我们才能进行后续的果蝇实验和研究。
果蝇培养基制备与保存注意事项

果蝇培养基制备与保存注意事项沈妍(果蝇资源与技术平台)果蝇是经典的模式生物,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遗传物质简单、突变体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遗传,发育,生理和行为学等研究领域。
果蝇培养基是一切以果蝇为模式动物开展试验的基础,在果蝇品系保存以及各项果蝇相关试验中,适宜的培养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总结果蝇培养基配制与保存的注意事项。
一培养基制备前注意事项1 原料果蝇培养基的配方主要包含水、玉米粉、大豆粉、蔗糖、麦芽糖、酵母、琼脂、丙酸和苯甲酸钠等。
玉米粉是培养基制备的主要原料。
目前,市场上玉米粉种类繁多,我们需选择糯性玉米粉。
糯性玉米粉制成的培养基蓬松粘稠,更适合幼虫生长。
而非糯性(粳性)玉米粉颗粒粗,制成的培养基较为稀薄,冷却凝结后会出现分层现象。
琼脂粉影响培养基硬度。
每一批次效价不同。
每次新订购的琼脂粉应先做预试验,根据食物硬度确定琼脂粉的用量。
2 培养基制备容器的选择根据培养基制备体积的不同,我们需选择不同的加热工具。
配制少量培养基,1L以下,选用微波炉。
配制1L到5L培养基,选用电饭锅。
配制10L以上的培养基,选用专业的带有搅拌功能的加热容器。
二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加热前的准备在加热前,应先将玉米粉、大豆粉、蔗糖、麦芽糖等原材料用冷水搅拌均匀,勿用热水搅拌,热水会使玉米粉、大豆粉结块,溶解不充分。
2 酵母粉发酵温度的控制干酵母粉需要和温水混匀后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应注意水温的控制,水温以25℃到30℃为宜,高温会使酵母失活。
发酵时间以十五分钟左右为佳。
3 水位的控制在配制过程中,培养基的体积最多只能加到容器体积的三分之二,必须留出三分之一沸腾的空间。
在培养基接近沸腾时要时刻关注其状态,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过度而漫出容器外,而沸腾不充分会导致培养基分层。
一般100L的锅,我们最多只能配制60L培养基。
4 搅拌培养基不管使用哪种加热工具,在加热过程中,都需要不停搅拌培养基,防止粘锅和结块。
果蝇实验常用培养基配制

果蝇实验常用培养基配制
1、香蕉培养基将熟透的香蕉捣碎,制成香蕉浆(约50g),把1.6g琼脂加到48ml的水中煮沸,溶解后拌入香蕉浆,继续煮沸3—5分钟。
待稍降温后加入1ml丙酸以防止发霉,充分调匀后分装于培养瓶中。
使用前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干酵母粉或1—2滴酵母菌液。
若作为临时培养果蝇的培养基,可以直接剥去已熟透且已腐烂的橡胶的皮或苹果的皮,把剥去皮的香蕉或苹果放入培养瓶中即可。
2、玉米粉培养基将1.5g琼脂捣碎放入38ml的水中煮溶后,加入10g白糖,制成琼脂糖混合物,再将9g玉米粉和37ml的水加热搅拌成糊状倾入正在煮沸的琼脂糖混合物中,煮沸3—5分钟。
待稍降温后加入1ml丙酸,或加入溶于95%乙醇的苯甲酸少许以防腐,搅拌调匀后,将配好的培养基倒入经灭菌的培养瓶中(1—1.5cm厚),倾倒时应注意勿将培养基粘到瓶口或瓶壁上。
用灭菌的纱布棉塞塞好瓶口,冷却待用。
暂时不用的培养基应放入4℃冰箱中或清洁阴凉处保存。
使用前在培养瓶中加入适量干酵母粉或1—2滴酵母菌液。
3、米粉培养基将琼脂2g加入到75ml水中,加热煮沸溶解后再加入白糖10g,米粉7g(或麸皮),不断搅拌煮沸数分钟。
稍降温后加入丙酸1ml,调匀后分装到培养瓶中。
使用前加少许酵母液或适量干酵母粉。
以上三种果蝇培养基的配方(100ml)见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出锅;隔断热源,自然降温,待压力表指针回 到零,打开排气阀,稍等一些时间,再开盖取物。
作业
1、果蝇作为遗传学经典实验材料具有哪 些优点?
2、制作果蝇培养基的关键是什么? 3、棉塞是否能用大小等同的硅胶塞代替,
为什么?
SUCCESS
THANK YOU
2020/2/2
米糠饲料 100
2
10
-
8
8
-
1.5
1
香蕉饲料 100
3
-
-
-
-
100 1.5-2 1
SUCCESS
THANK YOU
2020/2/2
玉米粉培养基的制备
A:琼脂1~1.5克、蔗糖10克加入40毫升水中煮沸 溶解; B:玉米粉15克,加入60毫升水中搅拌成糊状混 匀;
将B慢慢倒入A中,并不停搅动混合,加热 成糊状后,再加1.5克酵母粉,混合均匀,稍冷 却后加入1毫升丙酸,调匀后即可分装到培养瓶 中。
三、培养基的制备
果蝇在水果摊或果园里常可见到, 但它并不是以水果为生,而是食生长在 水果上的酵母菌,因此实验室内凡能发 酵的基质,均可作为果蝇饲料。
果蝇培养基配方
几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水 琼脂 蔗糖 玉米粉 米糠 麸皮 香蕉浆 酵母粉 丙酸
玉米饲料 100 1-1.5 10 15-17
-
-
-
1.5
1
果蝇的饲养和培养基的制作
果蝇简介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 染色体数目少、饲养简便等特点, 是研究遗传学的经典材料。
一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 它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 →成虫。
受精卵 一龄幼虫 二龄幼虫 三龄幼虫
蛹 成虫
图1、果蝇生活史图解
二 果蝇的培养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 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则 使它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减低,果蝇 培养的最适温度20—25℃。
培养容器
培养果蝇的饲养瓶,常用的有牛奶瓶,大 中型试管,并用纱布包裹的棉花球作瓶塞。
试管棉塞不但能保护试管内物质不受外界 微生物污染,并且能保证管内有供果蝇呼吸的 气体。
棉塞的制作
培养基的分装
将熬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 1、每支试管中分装30ML (约3~4厘米 试管高
度)。 2、分装时勿将培养基大面积粘灭菌
(1) 灭菌前的准备: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内桶取出, 向外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将内桶放入。
(2) 装放待灭菌物品:将已包扎好的培养基放入内 桶。盖上锅盖,以两两对称方式同时旋紧螺栓,勿使 漏气。
(3) 加热排气:接通热源,同时打开排气阀,待见 有大量水汽排出时,维持3---5min,锅内空气排尽, 关上排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