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信心;五是加强教育投入和改革教育政策,提高国民教 育水平,从而促进长期消费水平的提高。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未能考 虑更多可能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如个人信用、金融市场发展等。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已成为国内城镇 居民的重要消费项目之一。旅游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可支配收入、消费 观念、地区差异等。因此,研究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 意义。本次演示将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献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消费的概念、 特征和影响因素;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的 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差异。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提供了重 要的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次演示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进行研究。首先,我 们选取了2010-2019年的全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 计局。然后,我们运用OLS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
六、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及 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消费习惯、未来预期、社会保 障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 惯的影响最为显著,未来预期和社会保障的影响次之,教育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其中,α为截距项,β1至β6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利用 EViews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结果如下:
α = 2000 β1 = 0.65*** β2 = -0.10*** β3 = 0.15*** β4 = 0.10*** β5 = 0.15*** β6 = 0.05*** R-squared = 0.92*** F-statistic = 120.5***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居民消费水平反映着人们对于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本文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Eviews软件对我国1993年至2011年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得出各种主要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正文:一、文献综述:1.居民消费水平经济学背景消费,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消费的水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是按国内生产总值口径,即包括劳务消费在内的总消费进行计算的;是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的数量指标;消费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为:2.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⑴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⑵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自来水普及率、煤气普及率、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⑶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晶的消费比例等;⑷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平均每人消费基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额、平均每人用于各项生活消费的支出等;3.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改革开放后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出口贸易也因此受挫,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如何刺激国内消费以拉动经济一时间成为全国热点话题,这引起我们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思考;二、实证模型1. 变量选取:居民的消费水平往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需要分析各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本文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共选取1993~2011年的数据,将居民消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2. 模型初步提出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大小,我们选取Y 为居民消费水平,X2为国内生产总值,X3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5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6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的对数模型如下:Y=β0+β1X 2+β2X 3+β3X 4+β4X 5+β5X 6+u i(1) 用Eviews 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作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2、x3、x4、x6的t 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145.2)519(025.0=-t ;说明经t 检验这4个参数均显着不为0,即为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显着影响;并且,模型中149.4247=F ,明显大于18.2)19,5(05.0=F ,说明各因素联合起来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着;3. 多重共线性检验 1计算变量间相关系数:从上图可知, x2与x3,x3与x5,x3与x6,x5与x6之间都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2 进行逐步回归,直至模型符合需要研究的问题,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 对X2,X3,X4,X5,X6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其中加入X2的方程调整的可决系数最大, 以X2为基础, 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经比较,新加入X4的方程调整可决系数改进最大, 各参数的t 检验也都显着,但是x4参数的符号与经济意义不符合;所以提出变量x4,以x2,x3为基础继续做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当加入x5时,2R 有所增加,但其参数的t 检验不显着;加入x6时,2R 也有所增加,但其参数为负值不合理;综上可以看出x4、x5、x6引起了多重共线性,予以剔除;保留x2和x3;得出Y 对x2 x3的回归结果如下: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4. 异方差检验1分别绘制残差平方序列e2对变量x2和x3的散点图,如下:由散点图中可以看出,残差平方e2对解释变量x2和x3的散点图主要分布在图形的下三角部分,大致看出残差平方e2随x2和x3的变动增大的趋势,因此,模型很可能存在异方差;但是否确定存在需要进一步检验;2采用White 检验法,得到下图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nR 2=,有White 检验可知,在05.0=α下,071.11505.02=)(χnR 2 =>071.11505.02=)(χ,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存在异方差; 3异方差修正选取多个权数分别做回归分析后比较,发现w1=1/x2x3的效果最好;下面仅给出权数w1的结果: 最终;消除异方差后的模型为:R 2 = DW= F=5.自相关处理样本量为19,两个解释变量模型,10%显着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835.0d =L 265.1d U = 模型中DW<L d ,显然模型中有自相关;由残差图也可以看出,残差的变动有系统模式,连续为正和连续为负,表明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模型中t 统计量和F 统计量的结论不可信,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生成残差序列,使用e t 进行滞后一期的自回归,可得到方程其中6948.0ˆ=ρ,对原模型进行广义差分,得到广义差分方程: 由上图可得回归方程为:Se=t= R2= F= DW=其中,133*3122*21*6948.0,6948.0,6948.0----=-=-=t t t t t t t X X X X X X Y Y Y由于使用了广义差分法数据,样本容量减少了1个,为18个;查1%显着水平的DW 统计表可知259.1,805.0d ==U L d ,模型中U DW d 109.2>=,说明在1%显着性水平下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不必再进行迭代;可决系数R 2、t 、F 统计量也均达到理想水平;由差分方程式有由此,得到最终的居民消费水平模型为通过最终的模型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指标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其中国民收入每增加1亿元,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元; 三、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才是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因此,国家应当着重于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此,我有如下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降低民用电价,要对垄断行业和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公路收费和降低信息通信服务价格,减少商品流通成本;目前我国公路违规收费、超期收费问题突出,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物流成本,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制约了旅游、运输等与交通行业密切相连的行业的发展;在信息通信领域,由于垄断和垄断经营的存在,信息通信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抑制潜在消费能力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成本;2.保持物价稳定;平稳的物价水平是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前提;2002年以来,随着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到来,我国居民住宅价格快速上升,近两年来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虽然住宅作为居民投资品不直接计入居民消费蓝子中,但房价大幅上涨对居民其他消费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从中长期看,导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的原因还很多,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保护成本的显性化,以及粮价上涨的推动等;为此,应该从加强企业间竞争、为企业减负和提高供给能力等方面维护物价的基本稳定;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证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虽然已经基本构建,但这一制度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一些重要问题仍有待解决;无论是医疗保障还是养老保险,都存在着覆盖面较小,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居民能够放心的消费,降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消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由于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

选取国民收入总额、前一年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平均货币流通量、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逐步回归和自回归建立起较为合理的模型。

从数据中得知,前一年的消费额、国民收入总额和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国民收入总额和前一年居民消费总额对城镇居民消费总额有正向影响,并且以国民收入总额占主要地位,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对居民消费总额有较强的负效应。

但是居民消费对当年物价指数反应相对不明显,说明居民相对来说更注重经济的安全性。

居民收入水平和货币流通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参照本文研究可以得出:健康的消费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稳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深化税制改革无疑不是促使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创新点是采用逐步回归消除多重共线性,采用广义差分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数据稳态检验。

【关键词】居民消费;逐步回归;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目的和意义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方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居民消费是指花费在最终商品与服务上且能符合需要和获得满意的各项开支,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的研究居民消费状况,本文选取城镇居民消费为典型,从侧面反应居民消费状况,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的最快,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有较强的经济意义。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描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在定性论述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消费水平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购买力,还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全面探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各种因素。

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社会人口、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认识,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能为其他领域的消费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凯恩斯在其消费函数中明确指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且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即存在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实证支持,他们通过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除了收入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例如,价格水平、消费者信心、社会保障制度、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等都被认为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其中,价格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消费者信心则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决策;教育水平则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来影响消费水平;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也会对消费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

居民消费水平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因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近几年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几个主要因素。

二、理论分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总额和城市居民上年消费水平这几个方面,选取1995年至2013年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分析以上因素对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影响。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直接影响其消费能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预期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

对于税收,在同等条件下,税收的增加可以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因此,预期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税收成负相关。

国民生产总值,即GDP的增长可以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预期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GDP 成正相关。

居民储蓄总额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去消费支出的部分,因而在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总额的增加会降低消费支出。

因此,预期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储蓄总额成负相关。

城市居民上年消费水平。

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连续性,上一年的消费水平会对下一年产生影响。

下表是从中国统计年鉴选取的具体数据。

三、模型假定用Y表示城市居民消费水平,X1、X2、X3、X4、X5依次表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总额、城市居民上一年消费水平。

利用Eviews分别对各解散变量同被解释变量做散点图,结果如下: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税收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GDP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居民储蓄总量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上年消费水平与城市消费水平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Y 与各个解释变量之间都存在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初步假设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基本模型为:Y=β0+β1×X 1+β2×X 2+β3×X 3+β4×X 4+β5×X 5+μ四、对模型的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用Eviews 软件对被解释变量与这五个解释变量做初步回归,所得结果如下: 取显著水平α=0.05,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解释变量的系数违背了经济意义,且不是所有的解释变量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目录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模型设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理论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变量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的形式确定为以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参数估计值范围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参数估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模型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经济意义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统计意义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显着性检验(F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显着性检验(t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量经济意义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自相关的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学号:11304423136学院:金融分院班级:经济本一班姓名:张文娟摘要: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1993年至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加了解我国消费的因素。

提出问题;搜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问题,并依此提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收入;Eviews;建议一、经济背景及研究的意义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消费。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消费在全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可以这样概括的说,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一系列决策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既源于消费,又回归到消费。

正因为如此,研究消费水平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理论综述(一)居民消费水平的定义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它主要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

(二)理论综述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09税务2班刘超2009280092摘要:民生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的热点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决策层到普通百姓都高度重视我民生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我国分配制度和收入水平的变话,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新问题。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

Abstract:Livelihood issues is the current hot topics, from central to local, from the national decision-makers to ordinary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my livelihood issues and solution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s economy has shown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trend, our allocation system and the income levels chang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urban residents in the well-of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have emerged in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and new problems. Based on the data of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econometricmethods. Som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sumer analysis, and find the main reason affecting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正文: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一定的调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扩大内需”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其规律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大有裨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居民消费水平计量经济分析目录一、研究的目的要求消费行为理论为我们研究居民消费增长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的纯收入也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应该和当年的物价水平相联系。

为了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各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所谓消费水平,从宏观角度考察是指社会全体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或者说是社会提供给众多消费者用于生活的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也就是说,消费水平的含义既包括了消费品,又包括了消费服务,而且从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看,消费服务将越来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包括了数量也包括了质量;质量的因素不仅是消费水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消费水平高低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志。

消费水平从微观上考察,就是消费者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或者讲是消费者及其得到或可支配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金融资产的状况。

我们对消费水平的考察着重于宏观方面,即对消费水平的研究还要结合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模型设定1、理论综述:关于消费,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不同方面的研究,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本国的经济发展,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发展本国经济,认真研究消费是很必要的。

我国对于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在1998年后成为经济学热点问题之一。

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

莫迪里安尼认为居民消费是根据生命周期与其相应收入来决定的。

而弗里德曼则认为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

他们的理论各有千秋,各有不足。

郑春梅和单迎彬在《当代经济》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深层思考——兼论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中,讨论了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梁纪尧和董长瑞在《山东经济》上发表了《关于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该文基于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寻求理论上的借鉴,通过建立模型、科学测算经济变量、实证研究分析了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先期消费的关系。

在该文中研究的范围内得出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前期消费的结论。

2、变量选取:为了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选择“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选择“居民人均纯收”作为居民的收入水平;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表。

这样解释变量就可以设定为“居民人均纯收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变量。

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可以收集到如下数据1990——2007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及相关数据年份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元全国人均纯收入X1/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219908331991932199********199313931994183312211995235519962789199730021998315921621999334622149720003632200138692002410620034411200449252005546320066138358710120077081414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国家统计局官网3、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为分析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和人均纯收入(X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2)的关系,作如下图所示的散点图:X1与Y的散点图 X2与Y的散点图由图可以看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是近似于线性的关系,而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与消费水平的关系不够明显,也近似的看做线性关系,则模型的数学形式可以看作是如下的式子:Y t =β1 + β2X1 + β3X24、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的形式确定为以下模型:Y t =β1 + β2X1 + β3X2 + u t5、参数估计值范围的确定:β2表示人均纯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由经济学常识可知,随着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也增加,因此0<β2;β3表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由经济学常识可知,随着价格指数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降低的,因此β3<0.三、参数估计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8/10 Time: 10:54Sample: 1990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18ntX1X2var. dependent varAdjusted R-squared.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criterionSum squaredSchwarz criterionresid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onProb(F-statistic)statY^=++()()()t=R2=0.9942 F= n=18四、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β^2=,且β2>0,符合经济意义,β^3=>0,但是β3<0,不符合符合经济意义,先保留数据,看接下来的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1)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人均纯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综合对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2)显着性检验(F检验):有两个解释变量,则k=3,共有18个样本观测值1)提出假设,H0:β2=β3=0;2)在H0成立的条件下:F服从F(k-1,n-k),即服从F(2,15)3)检验:(2,15)=F=>(2,15)=则拒绝原假设H0:β2=β3=0,说明回归方程显着。

说明解释变量X1和X2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显着的。

(3)显着性检验(t检验):①β21)提出假设:H0:β2=02)在H0成立的条件下:t服从t(n-k),即服从t(15)3)检验:(15)=t*=>(15)=证明H0为小概率事件,则拒绝H0,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X1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显着的。

②β3同理可以得出,t*=<(15)=没有通过t检验,即解释变量X2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着的。

结合上面的经济意义检验,得出X2与Y的相关性是不明显的,通过对二者做一元回归,也能很好的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因此,将该变量舍去。

则模型转变为:Y t = β1 + β2X t + u t现在对新确定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下表: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8/10 Time: 13:00Sample: 1990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18ntXXvarAdjusted R-. dependent varsquared.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criterionSchwarz criterionSum squaredresid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onProb(F-statistic)statY^ = +t =R2= R-= DW=3、计量经济意义检验:(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由于模型已经转变为一元模型,则不需要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2)自相关的检验:1)图示检验法:①先做e t和e t-1的散点图,如下图:大部分点落在第Ⅰ、Ⅲ象限,表明随机误差项u t存在着正自相关。

②按照时间顺序绘制回归残差项e t的图形:从上图可以看出,e t随着t的变化逐次变化并不频繁地改变符号,是几个正的e t后面跟着几个负的,则表明随机误差项u t存在正自相关。

2)DW检验:对样本容量为18,一个解释变量,5%的显着性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 L=,d U=,DW=<d L=显然,模型中存在自相关,且为正自相关。

(3)自相关的补救:①广义差分法:先得到ρ^=1-DW/2=2=由于Y t*=Y t-ρY t-1,X*t=X t-ρX t-1,β*1=(1-ρ)β1,β*2=β2, 则Y*t = β*1 + β2*X*t + v t进行回归可得Dependent Variable: Y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8/10 Time: 20:02Sample(adjusted): 1991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ntXXvar. dependent varAdjusted R-squared.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criterionSum squaredSchwarz criterion resid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onProb(F-statistic)statY^t* = +*t=R2=0.9694 F= DW= 其中Y*t=,X*t= 。

由于使用了广义差分数据,样本容量减少了一个,为17个。

查5%显着水平的DW统计表可知,d L=,d U=,模型中DW=,d L<DW<d U,落在了无法判断的区间,则可以认为模型已经没有自相关了,不必再进行迭代。

同时可见,可决系数R2、t、F统计量也均达到理想水平。

由差分方程有β^1=β^2=由此可得最终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 Y^ = +②科奥迭代法:由于模型要经过100次迭代要能得到ρ,但是原模型已经失真,因此不适用这种方法来修正.③德宾两步法建立一个多元模型 Y t=β1(1-ρ)+β2X t-ρβ2X t-1+ρY t-1+v t经过回归可以得到ρ^=,已知ρ的范围应该是-1≤ρ≤1,则得到的ρ不符合意义,沽也不能用这种方法估计参数。

那么,最终得到的全国居民消费模型为Y^t = +由上式的全国居民消费模型可知,人均纯收入的边际为,即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增加元。

四、模型应用1、经济结构分析所估计的参数为β=,说明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会增加元。

2、政策建议开始的时候,根据获得的数据,想要研究物价水平及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从我们的常识判断,认为物价水平应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反向的,而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应该是同比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