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

合集下载

龙泉青瓷历史现状及各方面比较

龙泉青瓷历史现状及各方面比较

龙泉青瓷历史现状及各方面比较一、龙泉青瓷的历史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

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

龙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造就了青瓷的辉煌,在这里烧制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赢得文人骚客的追捧,一度成为贡品。

1.龙泉青瓷发展期始于三国两晋,至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

其艺术风格初形成于晚唐北宋,“晚唐北宋以来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风会,更注重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宋代讲究的是细节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它与上唐之鲜艳,下与明清之俗丽,都迥然不同。

”龙泉青瓷在南宋达到鼎盛。

2.龙泉青瓷衰落期由于元、明代青花瓷的崛起,”明瓷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彩瓷时代”。

加之社会制度等因素影响.龙泉瓷业逐渐衰落,至清代终于陷入绝境而停烧。

3.龙泉青瓷恢复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逐渐恢复,改革开发以来,党和政府对龙泉青瓷的发展极为重视.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

龙泉青瓷一些失传的传统工艺逐渐得到恢复,并烧制出一批具有国宝级水准的作品,青瓷产业又迎来一个高峰。

4.龙泉青瓷转折期如今的龙泉青瓷面临行内热行外冷的现象.艺术青瓷以徐朝兴,毛正聪等大师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各种拍卖市场拍出很好的价格.让人们看到了传统青瓷工艺的市场艺术价值。

但日用青瓷市场.无论是在名气上还是在销售上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规模化、市场化不够。

市场开发、销售能力非常有限.销售网点寥寥无几.普通老百姓认可率低。

二、龙泉青瓷的现状2021年9月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曾芹记古窑坊也被列为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同时选定了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为代表的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队伍,目前,已有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位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6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具有中级工艺美术师达上百人。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类,在中国南方浙江省的龙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泉青瓷以其色泽柔和,釉面清透,质地细腻,造型简洁,装饰简约为
特点,享誉海内外,被誉为“五大名瓷”之一。

龙泉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时期,龙泉窑的制瓷工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
的水平,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瓷器生产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泉青瓷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宋代,成为了中国青瓷制作的代表和典范。

宋代龙泉青瓷的产量和品质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峰,成为了当时交流和贸易中的中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龙泉青瓷的产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并在明清时期
达到了最低谷。

直到现代,随着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龙泉青瓷开始得到了重视和
保护,并逐渐走向复兴。

现代龙泉青瓷的制作技艺在传承和拓展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
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的元素,使得龙泉青瓷在艺术和工艺上都更加精湛和多元化。

今天,龙泉青瓷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宝库。

其千年发展史
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现代青瓷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龙泉青瓷的发展也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历史档案。

因此,保护和传承龙泉
青瓷文化,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龙泉青瓷.doc

龙泉青瓷.doc

龙泉青瓷一、龙泉青瓷的历史与现状(一)龙泉青瓷的兴起据《中国青瓷史略》中介绍,“龙泉开始烧造的时期,大约在五代以后,越窑衰落了,龙泉就代之而起。

”龙泉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等地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

龙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水初元年”(公元420年)墓葬品中有青瓷“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黄釉。

据专家考证,系为龙泉青瓷创始年代的产品。

此时的龙泉窑业规模不大,操作简单,制作租糙。

[2](二)龙泉青瓷的发展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

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皆淡青色釉青瓷。

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

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

尤其是哥窑和弟窑,“凡瓷器之处于此二窑者极其精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然今人家亦鲜有者,或一瓶一钵,动辄博数十金。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龙泉至青田的大溪大规模疏浚整治。

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沿大溪从南区向东区延伸,为龙泉青瓷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南宋财政非常困难,所以奖励对外贸易,以海关税收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瓷器就是中国输出海外的重要物品。

南宋时,产品销售到亚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外销以碗、盘为主,如刻花莲花荷叶碗,内底印“金玉满堂”“昆阳片玉”铭文碗,折腹平底盘等。

到了南宋中期,随着白胎厚釉精美青瓷的烧成,龙泉青瓷深受人们的喜爱,纷纷争购,当作珍贵的礼品和日用瓷,外销量进一步增加。

“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菽园杂记》中的这句话,或许可以更好的体现当时的龙泉青瓷工艺之美与销售之火热。

[3]南宋末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到战争破坏和越窑、婺窑、瓯窑相继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

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末期窑场28处,大窑村后有个叫“官厂”的地方,民间传当时是“京官”住此监造青瓷的窑厂。

龙泉青瓷发展现状研究的开题报告

龙泉青瓷发展现状研究的开题报告

龙泉青瓷发展现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优秀的陶瓷品之一,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早在
唐代就已经声名远扬,并被称为“天下第一瓷”。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
泉青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

然而,随着国内外陶瓷市场的竞争和多样化需求的出现,龙泉青瓷的市场占有
率逐渐下降,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研龙泉青瓷目前的现状,确定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
挑战,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
1. 了解龙泉青瓷的历史、产地、制作工艺及特点;
2. 调研龙泉青瓷在国内外市场的现状和市场需求;
3. 探究龙泉青瓷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 分析龙泉青瓷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调研研究法:对龙泉青瓷历史、产地、制作工艺、特点等方
面进行全面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

2.实地调研法:走访龙泉青瓷产地、企业和其他陶瓷相关机构,了
解其生产情况、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

3.问卷调查法: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发放
问卷,了解龙泉青瓷在市场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

四、研究意义
研究龙泉青瓷的发展现状,对于推动龙泉青瓷产业的发展和探索龙泉青瓷更多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龙泉青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龙泉青瓷在市场中的应用,促进龙泉青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一大名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对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起源于南宋时期,主要产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市一带。

青瓷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并具有细腻光洁的釉面。

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艳丽的器型而闻名于世。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南宋时期,这个阶段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奠基阶段。

宋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瓯府窑式、钦州窑式和飞青式等。

瓯府窑式以茶具为主,因为当时茶叶的普及使得茶具成为最主要的使用对象。

钦州窑式以盛水壶为主,外形犹如莲花,精美绝伦。

飞青式则以器形轻盈、器壁薄透而著称。

接着是元代,这个时期是龙泉青瓷制作工艺的巅峰时期。

元代龙泉窑青瓷器型主要有雨点青、撒花青和彩绘青等。

雨点青器型最为典型,以其器表布满小颗粒的釉孔而得名。

撒花青则是指器表均匀散布有许多薄脆的胎质片状,则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况。

彩绘青则在工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采用了彩绘技法,使得器型更加多样化。

明清时期,龙泉窑青瓷的发展不如前两个时期那么辉煌,但仍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展。

此时的青瓷以山水纹饰、花鸟纹饰和人物纹饰为主,这些纹饰的使用增加了青瓷的观赏价值。

自明清时期之后,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逐渐式微,直到20世纪60年代重新被重视和发现。

此后,通过对龙泉窑青瓷的传统工艺和技艺的研究,龙泉窑青瓷得到了新的发展。

研究者们根据古代生产方法,借鉴了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使得青瓷在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

目前,龙泉窑青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

龙泉窑青瓷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保值增值的功能。

龙泉窑青瓷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为世人所喜爱和追捧。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

龙泉窑青瓷发展的简述龙泉窑青瓷作为中国瓷器的卓越代表,历经千年仍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以及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龙泉窑青瓷的发展进行简述。

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经了数百年的变迁。

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继续流传至明清时期。

其中以南宋时期的青瓷为最为著名,被誉为“青如蓝、薄如纸、声如磬”的龙泉青瓷,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之一。

宋代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釉薄体轻、开片有肌理,并且釉色多为青绿色,因而得名“青瓷”。

在龙泉青瓷的制作工艺中,需经历多道繁复的工序。

其制作包括制胎、修坯、刻花、上釉、烧制等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的操作。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素三彩”和“粉青瓷”,它们在工艺和装饰上都有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喜爱。

素三彩始烧于南宋初年,是继青瓷之后龙泉窑的又一杰出代表。

粉青瓷是南宋的另一种重要青瓷,因采用矾和红铜粉掺合而成的绿釉而得名。

这些青瓷不仅在工艺上有所突破,而且在装饰上也颇具匠心,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龙泉青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元代在瓷器制作上的发展为龙泉青瓷增添了新的元素,但因为元代的政治动荡,龙泉窑的生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在明代,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逐渐式微,制作工艺也相对落后。

后人们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不断探索与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的青瓷工艺,使得龙泉青瓷在明代中后期有了一定的复兴。

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是青瓷发展的关键所在。

明代以后,随着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青瓷在装饰和制作工艺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清代时期,青花瓷的兴起使得龙泉青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量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市场上,迅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了时代的宠儿。

而在当代,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异常活跃,不断涌现出许多创意独特的青瓷作品,推动着青瓷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器文化的璀璨明珠,其发展历程充满着辉煌与传奇。

传承与延续-精选文档

传承与延续-精选文档

传承与延续龙泉青瓷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不仅没有没落,还广受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就是其制作工艺和艺术在不断的创新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成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龙泉青瓷的传承,对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崭新的发展机会。

1龙泉青瓷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及新体制不断改革的大环境下,龙泉青瓷行业通过不断研发和引入先进技术,提升了龙泉青瓷的烧造水平,改良了龙泉青瓷釉色发色的稳定性。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龙泉青瓷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烧造质量和品种提高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龙泉青瓷在拍卖市场也逐渐被人们看好,龙泉青瓷市场逐渐复兴繁荣起来。

然而在繁华的背景下却隐藏着危机。

当前龙泉青瓷无论从设计样式、材质的选用,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本土艺人们不敢打破传统的束缚,缺乏艺术创新性,因此也就难以融入当代艺术创作中。

2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延续真如绿水中,一朵芙蓉出”从这样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龙泉青瓷优美的姿态。

龙泉青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实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名窑名瓷之一。

龙泉青瓷以其碧玉般的釉色,古朴典雅的造型,流畅优美的线条博得人们的喜爱。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延续,龙泉青瓷依然拥有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2.1龙泉青瓷的历史传承与延续龙泉青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开创期、发展期、成熟期、鼎盛期、盛衰期、衰落期六个时期。

龙泉青瓷在开创期时,其制作工艺并不高,主要传承的是越窑的制作工艺,因此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拥有越窑瓷的特点,通过人们的不断实践和摸索,逐渐在越形成属于自己独特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直至清末明初,龙泉青瓷才逐渐衰落。

窑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并根据各个朝代的发展特点2.2建国后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和扶持下,龙泉青瓷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政府组织寻找龙泉青瓷的传承人和技工,使得龙泉青瓷的匠人们开始恢复龙泉青瓷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烧造青瓷。

由“工”到“艺”——浅议龙泉青瓷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由“工”到“艺”——浅议龙泉青瓷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 龙泉 青 瓷衰 落 期
由于 元 、明代 青 花瓷 的 崛起 . 明瓷 的 装饰 手 法 .彩 绘 已成 为
主 流 .标 志 着 中 国 陶 瓷 已 由 青 瓷 时代 进入 彩 瓷 时代 ” ,加 之 社 会 烧。
现 的 手 法 ,描 摹 自 然 ;摄 影 大部 分 镜 头 直 对 自然 、 风 土 人 情 .
和融 合 。
制 度 等 因 素影 响 ,龙泉 瓷业 逐 渐 衰 落 ,至 清 代 终 于 陷 入绝 境 而 停 对 自 然 的 忠 实 记 录 缺 少 对 外 界 新 事 物 、新 观念 的 接 受 、 更 新
3. 泉 青瓷 恢 复期 龙
发 以来 .党和 政 府 对 龙泉 青 瓷 的 发展 极 为重 视 积 极 推 动产 业 的 批 具 有 国宝 级 水 准 的 作 品 ,青 瓷 产 业 又 迎 来 一 个 高 峰 。 4 龙 泉青 瓷 转折 期
主要 以古 代 礼 器 中 的 玉器 和 青 铜 器 作 为 蓝本 :第三 种 借 鉴 、模 仿
长久 以来 ,我 们 把青 瓷作 品 归类 为工艺 品 ,强调 ” ”与 “ 工 技 术 。 艺术 与技 术 是 有 区别 的 ,在 我 们 的观 念 中 ,制 造 青 瓷 是 一 种 技 术 ,在 生 产过 程 常 被 冠 以 ” 术 ”两 字 ,如 拉胚 技 术 、施 釉 技 技 术 、烧 制 技 术 等 ,导 致 我 们 的 青 瓷 产 业 在 陶 瓷市 场 走 下 坡 路 .
() 2 龙泉 青 瓷设计 观 念 跟整 个世 界 艺术 潮流 发 展存 在 断痕 。 自
新 中 国 成 立后 ,在 周 恩 来 总理 的 关怀 下 逐 渐 恢 复 ,改革 开 2 0世纪 2 0年 代 以来 .西 方 出现 了各 种 设计 流 派 .在 颠覆 传 统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6期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12月Vo l.30No.6JOURNAL OF LISHUI UNIVERSITY Dec.2008龙泉青瓷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杨吴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龙泉青瓷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分析了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并在研究龙泉青瓷艺术之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龙泉青瓷;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749(2008)06-0007-04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Longquan CeladonArt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Y ang Wuw ei(College o f A rts,L ishui U niver sity,L ishui Z hejiang323000,China)Abstract:Lo ng quan celadon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ceram ic art,w hose artistic value and cu-l tural v alue is of g reat sig nificance in chinese culture,T he paper analysed the ar trstic sty le of Longquan celadon and po inted o ut the developing tren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of Longquan celado n ar t.Keywords:Longquan celado n;the status quo;developing trend瓷器是我国重要发明之一。

古代龙泉青瓷则是我们民族文化珍贵遗产的一部分,它不仅历史久远,规模大,产品多,质量精,在陶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影响深远,对于交流中外文化、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龙泉窑始于南朝,结束于清代,是我国制瓷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一个瓷窑体系。

在长达1000多年的制瓷史上,大致来说,南朝至北宋时期属开创阶段,南宋后期至元代是它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南宋后期,青瓷的工艺技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龙泉窑名闻中外。

到明代,龙泉瓷业逐渐衰落,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处于藕断丝连的状态,生产规模急剧下降,濒临灭绝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龙泉青瓷的恢复工作。

周恩来总理在南京会议上提出了要恢复濒*收稿日期:2008-10-25作者简介:杨吴伟(1982)),女,浙江云和人,助教,硕士。

临绝境的青瓷的指示。

工业厅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多位专家和龙泉瓷厂的老艺人共同对龙泉青瓷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考古发掘,走访民间艺人,开展生产试验,终于使龙泉青瓷得到了恢复生产,失传300年的龙泉青瓷在上个世纪的中期重放异彩,恢复青春。

一、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青瓷是瓷器的最早形态,美丽的青瓷釉色晶莹丰润,冷时如冰似雪,暖时温润如玉。

优秀的青瓷作品,不但有翡翠之秀色、碧玉之润泽、紫口铁足和釉面开片,还有古朴优美、凝重大方的造型。

用复杂的工序烧造出的瓷器釉色青碧,釉层厚润,可与翠玉媲美,人们常用/千峰翠色0来形容青瓷釉色之美。

龙泉青瓷釉层丰厚,制作精细,式样优美,釉质柔和滋润,宛如美玉雕琢而成,它是我国青瓷工艺的结晶。

釉层大都很匀净,富有玉质感,色调柔和。

哥窑青瓷质坚胎薄,釉层饱满,釉色有翠青、粉青、灰青、浅青等,其中以粉青为贵。

利用胎、釉两者膨胀系数不同,经高温烧成冷却后产生的釉面自然裂纹和造型中优美线条作为装饰手段,有金丝铁线之美称(如图1)。

它胎为黑色,底脚露胎,胎足如铁,器口薄釉处微露胎而泛紫色,称为紫口铁足,与釉面的纹片相映衬托,显得古色古香,端庄典雅。

弟窑青瓷白胎厚釉,釉层丰满,釉色青翠,光泽柔和,晶莹、纯粹、无瑕如美玉(如图2)。

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蟹壳青等不同色调,以梅子青为佳。

瓷面采用浅浮雕手法装饰,其棱线处微露白痕称/出筋0,脚呈朱红色为/朱砂足0,它与青翠晶莹的釉面相衬托,苍劲挺拔,浑朴凝重,被誉为青瓷之花[1]。

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来说,龙泉青瓷/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0。

她/夺得千峰翠0,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她/温润纯朴色形备0,不必有所附丽;/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0,她独立成景,又意味深远,情景交融;/洁比悬黎,光不浮而镜净,美同垂棘,色常润而冰清0,她无生命,但具有高远的人格象征[2]。

5文心雕龙6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满则意满于海。

0延伸此言,我们要说:/欣赏青瓷,则情意满于青瓷。

0哥窑质坚耐藏,釉色淡白,浅白断纹[3];弟窑釉色青翠,光滑整洁,表面无断纹。

由此,有人据其外形之不同,言说哥窑因其碎纹而具有悲剧的美学特性,而弟窑因无碎纹便是一种喜剧的美学意味。

二、现代龙泉青瓷艺术的发展现状青瓷作为陶瓷艺术一个独特的分支,需要融入到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去,紧随时代步伐,与现代生活和艺术更紧密的相连,走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来。

1.龙泉青瓷的艺术新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大致趋势在于:观念更新,工艺发展,材质多样,手法丰富。

这也就是龙泉青瓷所需要发展的趋势。

传统观念会束缚人们的思路,艺术创新首先要观念更新才能出现新的风格。

龙泉青瓷的发展不但要遵循传统,更重要的是要更新观念,创造新的形式和风格,更加适应现代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陶瓷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重大的变化。

手工成型、机械成型、注浆成型,其成型工艺不同,制作出来的产品外观也大不同。

现代陶艺制作结合许多工具和不同的材质综合应用,产生不同的艺术肌理,这种新的装饰工艺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龙泉青瓷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其独特的泥、釉料配方,哥弟窑不同的泥料发色和釉面效果,与现代多种材料和技法相结合所能产生的艺术效果,对现代陶艺制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目前龙泉青瓷艺术在探索更多和现代陶艺的结合点,生产更适应现代需求的产品。

在一些青瓷艺术家的带领下,现代龙泉青瓷艺术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工艺技术上,手工拉坯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龙泉青瓷的造型变化,一改原来基本是注浆和压坯成型的呆板,作品更加具有活力。

绞胎泥的运用让作品更加有新意,呈现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图3)。

跳刀等技术在修坯上也有了广泛的运用,更增加了装饰性。

并且手工雕塑技法8丽水学院学报 2008年也运用到了青瓷创作中,结合露胎等工艺,生产出了许多风格新颖的作品(如图4)。

利用哥弟窑泥料、釉料都有不同的特点,综合运用开发了新产品(如图5)。

一大批青瓷企业投入到青瓷新产品的开发队伍中来,努力开发有自己特色的生产模式,使龙泉青瓷在市场上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例如龙泉古窑研究所研制了失传千年的龙泉青瓷冰裂纹艺术,使这项精美工艺重现于世。

龙泉正聪青瓷研究所生产的枫叶系列产品运用了哥弟窑结合技术极具特色。

龙泉朝兴青瓷苑,现已成为诸多陶瓷爱好者、美术院校师生了解和学习青瓷艺术的重要基地,其设计生产的各类商品位陈设瓷、礼品瓷、陶艺等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佳之韵浮雕瓷画厂的青瓷浮雕瓷画(如图6),作品精美,融青瓷、浮雕、书画、印章于一体,相比传统青瓷,更加灵巧,别具韵味,令人耳目一新,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并且青瓷浮雕瓷画首次突破了青瓷原有的/瓶瓶罐罐0这一千年以来固有的艺术形式,使青瓷的表现形式更广阔,内涵更丰富。

2.龙泉青瓷文化的发掘式发展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瓷在逐步的演进中,不断地丰富自身,它是民族心灵的物态化和结晶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青瓷把大自然优雅的青绿色揉入晶莹的釉层里,如同大自然的灵魂融入到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中,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陶瓷中灿烂而独特的一支。

龙泉青瓷风格定型并兴旺于两宋,而宋代的美学追求是/意境0。

追求意境,是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最大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对意境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所在。

因此,从美学角度看,龙泉青瓷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

龙泉青瓷要在现代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走结合文化内涵的艺术之路。

找到与相关文化的结合点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文化里的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等都有陶瓷的空间。

茶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时代生活密切相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线,颇具文化内涵,耐人寻味。

茶及茶具的使用,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活跃精神文化的阵地。

历代文人墨客与茶和茶具形成了中国隽永丰富的茶文化。

青瓷茶具在这里也占了一席之地,它质地厚重,古朴典雅,保温性能又好。

而青瓷茶具以龙泉哥窑最珍贵,胎薄质坚,釉层晶莹,如玉似冰;又以粉青最名贵,釉面显露纹片,且变化万千。

酒文化及陶瓷酒具的使用历史悠久。

美酒与青瓷酒具形成一种和谐美,是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的很好融合,令人在享用美酒的同时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饮食器用各种青瓷更让人在品尝各种美食的同时,吃出文化深度来。

还有诸如文化艺术载体的/文具0的使用,也让人们在方便使用之余,领略华夏悠久灿烂的文明。

三、龙泉青瓷的艺术化与实用化发展道路传统陶瓷艺术有浑厚的文化底蕴,它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它虽没有现代艺术那些张扬的个性,却自然朴实和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

现代社会中,工业化和非天然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使现代的人们因疲惫不堪而追求原始和天然的生活状态。

青瓷端庄、静穆,本身的特质正好迎合了现代人的需求。

它9第6期杨吴伟:龙泉青瓷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具备原始的艺术风格,又是天然的艺术佳品,于是青瓷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在现代生活的装饰风格里,青瓷艺术品具备很高的文化内涵,运用在家居环境和公共空间中都能提升文化氛围。

所以现代青瓷的设计生产应该更多的结合现代陶艺,以现代陶艺的内容和形式走进现代环境里,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更加艺术化地发展现代青瓷,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陶瓷因细腻如玉的质地,中国人对其情有独钟。

在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今天,一个静穆精美的青瓷,它的身份不再只是单纯的工艺品,它耐热、环保、易清洗、多次使用依然光亮如新等诸多优点,注定它会成为受百姓欢迎的日常用品。

因为外表美丽,青瓷作为日用品的同时还富有工艺品的魅力。

龙泉青瓷像玉一样细致莹润,却比玉器显得更贴近百姓。

青瓷能以日用品姿态出现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它将变得更亲切实用。

以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开发设计日用青瓷,路会越走越开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