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酸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_王利民

合集下载

肉类排酸技术

肉类排酸技术

04 肉类排酸技术的实际应用 案例
牛肉排酸技术的应用
01
02
03
04
牛肉排酸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 牛肉中的乳酸含量,提高肉质
的口感和品质。
通过排酸技术,牛肉的pH值 得到调整,使其更接近人体酸 碱平衡,有利于人体吸收和消
化。
牛肉排酸技术可以延长牛肉的 保鲜期,提高肉质的稳定性,
减少变质的可能性。
排酸技术可以去除牛肉中的不 良味道和气味,提高牛肉的口
技术集成创新
通过集成创新,将排酸技术与新型保鲜技术相结合,可能会形成一种全新的肉类保鲜方法,具有更高 的保鲜效果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排酸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冷链物流的重要性
冷链物流是保证肉类新鲜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肉类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羊肉排酸技术的应用
羊肉排酸技术可以降低羊肉中的膻味和异味,提高羊肉 的口感和风味。
羊肉排酸技术可以延长羊肉的保鲜期,降低变质的可能 性,有利于羊肉的储存和运输。
通过排酸技术,羊肉中的乳酸和其他有害物质得到有效 去除,提高了肉质的卫生和质量。
羊肉排酸技术可以改善羊肉的质地和口感,使其更加柔 软多汁。
应用范围
肉类排酸技术广泛应用于牛肉、羊肉、猪肉等各类肉制品的 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于提高肉制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 要作用。
排酸技术的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最初的肉类排酸技术是通过简单的低 温冷藏来实现的,但效果并不理想。
改进阶段
现代化阶段
现代化的肉类排酸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 智能化控制,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排酸过程进 行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排酸效果和生产效 率。
优点

排酸羊肉有什么特点

排酸羊肉有什么特点

排酸羊肉有什么特点?
答:活羊放血后肌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对人体无益,因此进行排酸。

排酸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风速的作用下,将乳酸分解为H20、C02和酒精,使其挥发排出。

同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三磷酸腺苷在活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更易于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同时产生一种叫肌苷的物质,肌苷是味精的基本物质,肌苷形成的越多,肉的鲜嫩度越好。

经过排酸后的丹城优品羊肉,口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味道鲜嫩。

肉的酸碱度并改变,肌体新陈代谢残留物被排出,从而达到更大的无害化,同时改变了肉的分子结构,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羊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并且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肉羊养殖场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高羊肉品质对于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因素、年龄和性别、饲养管理等,想要提高羊肉的品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科学选种、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并要注意做好宰前的饲养工作。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羊肉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胆固醇含量低等优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有的肉羊養殖场单纯的追求量的提升,往往忽略了质的提高,这必然会影响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保证羊肉产量不受太大影响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羊肉的品质是目前各肉羊养殖场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羊肉的品质提高了,价格和销量也就有了保障,养殖收益也自然会增加。

影响羊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和饲养方式等,加强品种的选择、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和合适的饲养方式等,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

1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1.1 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羊肉品质有着明显差异,就山羊和绵羊来看,绵羊的肉致密、柔软,纤维较为柔软,肌间不夹杂脂肪,老龄羊的肉为暗红色,成年羊为鲜红色,而山羊的肌纤维较长,肉质较绵羊稍差一些,颜色也较深,但是也并不代表山羊的羊肉品质就差,山羊也具备绵羊没有优点,在选择品种时要综合性的考虑。

有研究表明:杂交羊的营养价值较高,并且风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2 性别和年龄同一品种的肉羊,性别和年龄不同所产羊肉的风味也不同,对羊肉品质的影响也很大。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育成公羊的肉质要相对的粗糙、坚硬一些,并且其中的营养成分也不同,公羊的肉膻味要大于母羊,公羊的脂肪中,支链脂肪酸以及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也要比母羊和羯羊高,因此风味不同。

不同工艺对风干羊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不同工艺对风干羊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ma v i or pi n a d m ana n g o a o n t y n r c s e o te g o i-d y me te l ro ree o u ng y a od c r u to n iti o d f v ri he dri g p o e s du t h o d ar r a o o fni t fc r l i i mae a,t n ie i oe o at h n ixda oe o n h n n t e s n n o t melfrmut n.T e me ti tr l hea ts pt r l fs l,te a to i ntr l fVC a d t e wi e i he s a o i g t hes l o i c t o h a s
不 同工艺对 风 干羊 肉感 官 品质 的影 响
贺学林 ,赵 文俊
( 榆林学院 生命学院 ,陕西 榆林 7 9 0 ) 100
摘要 :采用原料选择 、排酸 、腌渍 、真空干燥技术 ,探讨 了不 同工艺对风 干羊 肉感官 品质 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明 ,
绵羊肉及过肥 的山羊 肉因脂肪含量高 ,容易氧化 哈喇而不宜制作风干羊 肉;对羊 肉进行排酸处理并去除羊 肉中多余 的脂肪 ,可 防止羊 肉在长期的风干过程 中氧化变味 ;采用先腌 渍原料 ,后 自然风干工艺 ,腌渍料亚硝酸钠可保证风
关键词 :风干羊 肉;真空干燥 ;自然风干 ;感官品质 中图分类号 :T 2 1 + S5.2 4 文献标志码 :A d i 0 99 i n17 — 6 6X. 1. .1 o:1. 6 6s .6 1 9 (1 0 01 0 2 3 s 4 2 0
E et o Dfrn rcs o esr Q a t o i.a wMu o f c ie t oes nSno uly f rdy a t n sf e P y i A . r t

排酸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排酸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Shao Yufei,Luo Ruiming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摘 要:羊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重要肉食,羊肉品质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性 别年龄、排酸处理、营养状况等,其中,排酸处理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影响因素。本文笔者就针对排酸处理对羊 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肉的颜色一般是根据脂肪与肌肉的颜色进行确定
性质、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颜色、嫩度等。⑤肉的存储 的,同时与羊的性别、年龄、品种以及屠宰前后的工
方式,主要涉及风速、湿度及温度的控制等。⑥肌肉的 艺技术息息相关。要对羊肉的品质进行准确判定,就
变质、繁殖及生长等。⑦肌肉到实用肉的转变,主要 必须参照肉的色泽。肉的颜色变化主要是因为其内部
高,对于羊肉来说,其货架期的长短将对羊肉的加工、 投入到了肉品质的研究之中。相对而言,我国在肉品
销售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动物在宰杀后从肌肉到肉 质上的研究起步较晚,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对国外肉
的转变过程被称为宰后成熟过程,在经过排酸处理之 品质的研究工作进行引进翻译与介绍,之后才逐渐根
后的羊肉往往具有较长的保质期,能长时间进行保鲜 据我国猪种现状对肉品质进行测定,而且相关方面的
工艺技术 Process Technology
重要的课题,具体主要包括生化、遗传、肉类科学以 冷藏、解冻过程中对自身水分的维持能力,熟肉率则 及养殖科学等领域 [1]。国内外一些专家早在 20 世纪末 主要体现的是肌肉在进行蒸煮操作之后所发生的损失。
就已经从肉中分解出了几百种风味化学物质。由此可 对于羊肉来说,其失水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肉的营养、
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8.14.048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羊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类食材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羊肉的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饲养环境、屠宰方式、储存条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羊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以及改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和保障羊肉的品质。

一、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1. 饲养环境羊肉的品质首先受到饲养环境的影响。

如果羊只在封闭的环境中饲养,缺乏运动和新鲜空气,就会导致羊肉的口感变差,肉质变得粗糙,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羊肉的品质至关重要。

2. 饲料质量羊只的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羊肉的品质。

如果饲料中添加了激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就会对羊肉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的搭配也会影响到羊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3. 屠宰方式羊只的屠宰方式也是影响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

如果屠宰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羊肉的品质下降,例如在屠宰过程中过度激动、压力过大等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羊肉味道变差,影响羊肉的口感。

4. 储存和加工羊肉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储存温度不当,容易导致肉质变硬、口感变差。

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添加剂等也会对羊肉的品质产生影响。

二、改善羊肉品质的方法1. 优化饲养环境为了改善羊肉的品质,首先需要优化饲养环境。

在饲养过程中,应该给羊只提供宽敞的饲养空间,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和新鲜空气,避免饲养环境过度拥挤、空气污浊等问题,从而使羊肉的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2. 选择优质饲料为了提高羊只的肉质品质,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供给。

尽量选择无激素、无抗生素的饲料,保证营养全面,避免添加化学物质对羊肉的影响,从源头上提高羊肉的品质。

3. 规范屠宰方式在羊只屠宰过程中,应该规范屠宰方式,避免过度激动、压力过大等操作不当,保证屠宰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对羊肉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5. 提倡绿色有机养殖为了提高羊肉的品质,我们还可以提倡绿色有机养殖,即通过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提倡自然生态、防治疾病的方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从而保证羊肉的品质和健康价值。

排酸过程中不同胴体间距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排酸过程中不同胴体间距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排酸过程中不同胴体间距对羊肉品质的影响作者:胡鹏汝医王维婷杜鹏飞王守经柳尧波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第12期摘要:本试验通过对湖羊羊肉pH值、肉色、剪切力值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排酸过程中不同胴体间距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宰后7 h内,处理组(胴体间距>0 cm)胴体的温度下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0 cm胴体间距)(P0.05);宰后排酸8、16 h和24 h,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羊肉的亮度(L)值显著增高(P0.05)。

总之,结合试验结果与生产需求,选择羊胴体间距10 cm为宜。

关键词:胴体间距;羊肉;排酸;品质中图分类号:S872:TS251.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12-0103-04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cass spacing in cooling flushing period on the quality of mutton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pH value, meat color, shear force valu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mutton from Hu Shee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op rate of carcass temperatu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greater than 0 cm of carcass spacing)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 cm of carcass spacing) within 7 hours after slaughter (P0.05).Keywords Spacing of carcass; Mutton; Cooling flushing; Quality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羊肉消费量日益攀升,消费者对羊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1]。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及改善方法羊肉是我国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羊肉的品质也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探讨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并提出改善方法。

饲养环境是影响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场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羊的生长情况和肉质的优劣。

合理的饲养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泄物处理设施、适宜的光线等条件。

要确保饲养的羊种来源正规,避免遗传疾病和品种杂交导致的品质下降。

改善饲养环境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

饲料质量也是影响羊肉品质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饲料成分和配比会直接影响羊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羊肉的嫩度和口感。

为了提高羊肉品质,应选用优质的饲料,并进行合理的营养配方调整。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也可以提高羊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羊肉的品质。

屠宰和加工过程也会对羊肉品质产生影响。

科学的屠宰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羊肉的污染和损伤,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口感。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安全,合理分割和包装,以保持肉质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

适当的冷藏和保鲜措施也是保证羊肉品质的重要环节。

烹饪方式和技巧也对羊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煮、炖、烤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会使羊肉的质地和口感产生差异。

在烹饪过程中,要根据羊肉的属性和品质选择合适的调料和烹饪方式,使羊肉更加鲜嫩可口。

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包括饲养环境、饲料质量、屠宰和加工过程以及烹饪方式等。

通过改善饲养环境、优化饲料配方、科学的屠宰加工和合理的烹饪方法,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羊肉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12-21作者简介:王利民(1966-),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

羊肉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两用、营养丰富的肉类食品,也是冬季人们暖身滋补的佳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男子适合经常吃。

冬季食用,可以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功效。

现代营养学发现羊肉的粗蛋白含量(12.8%~18.6%)近于牛肉(16.2%~19.9%),高于猪肉(13.5%~16.4%)。

粗脂肪含量(16%~37%)低于猪肉(25%~37%),高于牛肉(11%~28%)。

然而,羊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较低。

每100g 羊肉脂肪中含有胆固醇仅29mg,而每100g 牛肉脂肪中含胆固醇75mg ,每100g 猪肉脂肪为胆固醇74.5~126mg 。

这就决定了其营养成分的独特性,羊肉中蛋白质比猪肉高,与牛肉相近;脂肪和热能高于牛肉,低于猪肉;胆固醇比猪肉和牛肉低,特别是大大低于猪肉。

正好满足人们所追求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的特点。

且羊肉的蛋白质效价很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其组成极接近于人体,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

另外羊肉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如Ca 、P 、K 、Fe 、Zn 等,以及VB1、VB2、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羊肉中被看成人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丰富,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

此外,羊肉中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含量都高于牛肉、猪肉和鸡肉。

这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以及对特殊病人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羊肝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5%,富含VA 、Ca 、P 、Fe 等。

羊肚胃富含蛋白质、脂肪、水分、VB1、VB2。

多吃羊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

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

1排酸羊肉发展概况排酸处理能降低羊肉的膻味,改善羊肉品质。

国外,羊肉从排酸、冷藏、运输直到消费一系列过程中,均处于0~4℃冷链中,且在5~7d 内到达消费者餐桌。

国内,羊肉在0~4℃排酸库处理1d ,接着转入到零下18℃的速冻库进行速冻冷藏,羊肉最终以冻品的形式流向市场,流通期一般为180~365d 。

这样在流通中羊肉品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对羊肉进行解冻时,大量汁液流失,微生物迅速生长,羊肉品质和可食性大大降低。

2排酸肉成熟机理所谓排酸,即动物经宰杀后,在严格控制的0~4℃、相对湿度90%的冷藏条件下,放置8~24h ,使屠宰后的动物胴体迅速冷却,肉类中的酶发生作用,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同时排空血液及占体重18%~20%的体液,从而减少了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肉品质的一系列肉类后成熟工艺。

一般情况下,羊胴体的排酸时间为12~24h ,牛胴体的排酸时间因其胴体体龄和胴体厚度不同而不同。

猪、牛、羊被屠宰后,肉中会出现明显的生物化学变化,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对血液的氧气供应停止时,肌肉中任何贮存的糖原(肌糖原,动物的能量供应)被降解成乳酸,pH 值从活体的7.0~7.2下降到最终的5.5~6.5之间。

体内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有害毒素,若不及时经过充分的排酸处理,则积聚在组织中的乳酸和毒素会损害肉的品质。

在排酸过程中,胴体在冷却温度0~4℃下,使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再分泌毒素,肉中的酶发生作用,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较长的肌纤维发生断裂,同时排空血液及占体重18%~20%的体液,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了肉品的膻味,确保了肉品的安全卫生和口感;与冷冻肉相比,排酸肉由于经历了较为充分的解僵过程,其肉质柔软有弹性、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较高。

冷冻肉在低于零下18℃的条件下以冻结方式保存,与之相比,排酸肉具有汁液流失少,营养价值较高的特点。

3排酸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3.1羊肉的色泽羊肉的色泽和风味是鉴定羊肉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风味。

羊肉色泽要求鲜亮,肌肉有光泽,红色或稍暗,脂肪洁白或微黄色,肉质紧密坚实,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不粘手,切面湿润不粘手,解冻后指压凹陷恢复较慢,具有鲜羊肉固有的气味,无臭味,肉汤澄清透明或稍有浑浊,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浓郁的香味和滋气味(GB2708-1994)。

排酸过程中,羊肉的色泽由鲜红色逐渐转变为鲜亮色,颜色较深。

由于羊胴体一直处于跟腱吊挂状态,血液和占体重18%~20%的体液基本全部淋出,加之低温效用,膻味逐渐减小,滋气味增加,风味更浓。

口感由差到好的改变是由胴体的僵直和解僵导致的,排酸后,嫩度增加,口感更好。

3.2羊肉风味肉类在排酸加工过程中,肌肉通过自溶酶的作用,使部分肌浆蛋白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成为肉浸出物的成分。

同时,ATP 分解成次黄嘌呤核苷酸,使肉变得柔嫩多汁,并具有良好的味道和气味。

从安全卫生方面讲,肉类在排酸加工过程中,肌肉中的肌糖原酵解生成乳酸,乳酸可以杀灭肉中含有的微生物,不但使其在食用时更安全,同时也可以延长保存期限。

排酸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王利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中图分类号:S 87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07(2009)01-0100-01(下转112页)排酸肉的生产是在受控的条件下,经历僵直硬化、解僵软化和成熟的全过程其实质是在屠宰后的特定条件下,蛋白质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正常降解,肌肉的部分肌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成为肉浸出物的成分,同时在酶的作用下,经脱磷酸、脱氨等反应分解成5′-次黄嘌呤核苷酸,使肉变得柔嫩多汁并具有良好的滋味和气味。

3.3羊肉嫩度肉的嫩度是指口腔咀嚼时对肌肉组织状态的感觉,即肉的老嫩程度;它是由牙齿切断肉所需的力,肉的多汁性和咀嚼后肉在口中的残渣量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

一般来讲,结缔组织含量低,尤其是弹性蛋白含量低、肌肉处于解僵状态、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松散、肌间脂肪均匀分布、肌肉含水量高时,肌肉的嫩度就好。

排酸羊肉经排酸处理后主要结构蛋白的降解造成肌原纤维结构弱化,包括Z 盘结构弱化、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僵直连接弱化、肌联蛋白细丝分裂、伴肌动蛋白纤丝片断化。

排酸肉在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具体变化包括:(1)Z 盘弱化降解,肌原纤维片断化。

(2)结蛋白降解使肌原纤维间的横桥交联断裂,肌原纤维片断化。

(3)肌联蛋白降解,肌联蛋白细丝联结肌球蛋白纤维,贯穿M 线到Z 盘。

肌联蛋白的降解弱化了肌原纤维的强度,提高了肌肉嫩度。

(4)伴肌动蛋白的降解,伴肌动蛋白位于肌原纤维的I 带。

(5)肌钙蛋白-T 消失,同时出现28~32kDa 的多肽。

这一多肽的量与肉品嫩度相关性很强。

(6)出现95kDa 多肽,但它的来源及其对嫩度的重要性至今还未知。

(7)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α-辅肌动蛋白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肉的嫩度增加,肉质得到改善。

排酸肉具有安全卫生、滋味鲜美、口感细腻和营养价值较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肉品消费市场的主流产品。

且在发达国家几乎达到了100%的市场占有率;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国内排酸肉市场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1]卢智.物理方法提高冷却羊肉嫩度和延长其保持期方法的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05.[2]马俪珍,卢智,朱俊玲,等.宰后处理方式对羊肉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173-175.[3]齐晓巍.浅谈肉的“冷却排酸”过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l):8-9.[4]李兰会,李艳琴,芦春莲,等.成熟排酸肉的结构蛋白变化[J].肉类工业,2008,(4):36-38.(责任编辑敦惠霞)(上接100页)收稿日期:2008-12-211选地整地选择适宜的地块忌涝洼地,选在岗地和地势较高的肥沃地块。

前茬作物为大豆、玉米、高粱均可。

前茬作物收割后及时灭茬,秋翻,翻深15~20cm ,之后立即耙压,春季随起垄施入标准腐熟农肥30~40m 3/hm 2,起垄宽65cm 。

2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抗病国标二级以上优质良种。

如:香谷29、铁谷7号、铁谷8号、小粒香、朝谷7号、金谷一号、绿香谷等。

3选种及播种用清水选种,清除秕谷、草籽,并在中午晒晾3~4h ,连续晒3~5d 。

在5月上旬,土壤墒情适宜时,采用机械或人工条播,沟深3cm 左右。

播种时施入基肥,施用标准有机肥250kg/hm 2,注意种肥隔离,而后播种覆土,压实。

用种量5kg/hm 2。

4田间管理谷子出苗后2.5~3.0叶期,要将行间苗全部拔掉,4~5叶间定苗,株距4.5~6.0cm ,不可过密,二遍中耕松土后,用小尖镐于三行苗的两个行间开沟,进行松土和根部培土,拔除杂草,结合三铲三耥,采用人工铲耥。

追肥:在谷粒旺长期和灌浆期(6~8叶),各施一次经有机组织认证的专用叶面有机肥(也可结合沼气建设开发利用沼液液面肥)。

5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和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田间套种等一系列措施来防治病虫害。

一旦发生病虫害,可以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或使用GB ∕T19630—2005规定的物质和措施。

6收获、运输、贮藏9月上旬左右,待稃皮变黄籽粒变硬,开始收割。

并做到单收、单打、单放,防止与常规生产谷子混放。

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等有污浆的地方脱粒、晒谷,并运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运输器具运输。

在通风良好、常温、干燥的地方保存,严防潮湿霉变,虫鼠害为害。

参考文献:[1]蒋自可.谷子绿色生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7):138.(责任编辑敦惠霞)有机谷子栽培技术王海英1,张福生2,桑英3(1.舒兰市农业环保监测站,吉林舒兰132600;2.舒兰市种子管理站,吉林舒兰132600;3.舒兰市朝阳农业站,吉林舒兰132600)中图分类号:S 515.04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0907(2009)01-011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