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内丹功
武当太乙养生医疗功

武当太乙养生医疗功第一节梳头姿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已学纯阳内丹功者,以站无极桩为好,但不可闭眼,本功不要求闭眼。
呼吸:自然呼吸。
全套功法都是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并弯曲。
用十指梳头,从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梳,为一次,重复梳八次。
第二节揉头和拍头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先炼揉头,双掌放在头部前面,从头部前面,轻轻向脑后揉摩,为一次,重复揉摩八次。
揉头时,双掌要柔和,但要稍微用点力。
再用左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来回揉摩,重复八遍。
又换为右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揉摩八遍。
接着炼拍头。
拍头时,双掌放在头部前面,还是从头部前面,轻轻拍向脑后,为一遍,重复拍八遍。
又接着,左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又换为右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拍头时,只能微微用力,绝不可力重,以免引起头昏。
通过梳头、揉头和拍头等功法,可使头部气血通泰,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工作效率。
对预防脑膜炎、脑瘤等疾病,也有积极意义。
同时还可使白发转青,常葆青春。
第三节擦面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两手掌合拢,轻轻摩擦,直到两手掌发热。
并将两手掌捂面,先按顺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擦面可活动面部肌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
久炼,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
同时,十四经络,皆通于面。
常擦面,有利于全身经络的疏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以提高人体素质。
此外,还可常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擦面。
常擦,可使面部白嫩。
这是道家注颜术之一。
第四节鸣天鼓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双掌跟捂耳,但不可按得太紧。
两手中指端按住风池穴(后颈窝两边凸陷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拢,食指放在中指上。
接着,两手的食指用力(但不可用力太大)往下弹;弹后,食指又放在中指上,再往下弹。
如此重复八次。
弹时,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像敲鼓一样,谓之鸣天鼓。
武当太乙内丹功---字诀

武当太乙内丹功---字诀字诀姿势:自然盘坐。
放一蒲团,坐蒲团上。
坐时两小腿交叉,左小腿在外,右小腿在内。
或者右小腿在外,左小腿在内均可。
身坐直,头正,下腭微收,口微合,舌抵上腭。
坐的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
手诀:左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微微并拢,不可用力。
拇指端捏住中指端。
右手拇指插入左手内,按住左手心内劳宫穴。
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左手背上,中指按住左手背外劳宫(手心为内劳宫,手背与劳宫相对处,为外劳宫)上。
此手诀为先天虚无太乙手诀,简称太乙诀。
手诀捏好后,放在肚脐处,左手劳宫正对肚脐。
呼吸:自然呼吸。
第一节意守天目法天目,在前额正中有小窝处。
两眼微闭,意守天目数分钟。
所谓意守,即意念稍微想到天目即可。
意念要轻,似想非想。
能达恍惚境界更妙。
第二节∴字诀存入法∴字为梵文,读伊字音。
上点为天罡,左点为日,右点为月。
在人身则是天目和左右两眼。
将∴字写在白纸上,字的大小与人的天目和左右两眼的距离一样大小。
将写有∴字的白纸贴在墙上。
一步功面对∴字,∴字与三眼(天目和左右眼)距离为三尺。
两眼盯着∴字,尽量做到不眨眼,炼数分钟。
第一节意守天目法,两眼要微闭,本功两眼要睁开。
二步功两眼微闭。
吸气时,意想将∴字的上点吸入天目、左点吸入左目、右点吸入右目。
注意:吸气时,同时将∴字的三点吸入三目(天目与左右目)。
不管呼气。
如此反复吸气二十四次。
三步功意想吸入三目中的三点,为三点气光。
并意守三点气光数分钟。
意守时,意念不可重。
炼之日久,三点气光可逐渐凝聚为三团气光,但绝不可追求。
第三节∴字诀磨镜法磨镜法即运光法,用意念运转三目中的气光。
其路线是:从天目开始,意想将天目中的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如此重复运行八圈。
再从反方向运行,还是从天目开始。
意想将天目中的气光运到左目,又从左目将气光运到右目,再从右目将气光运回到天目,为一圈,如此重复运行八圈。
第四节收功接上节,当上节最后一圈运完后,气光还是回到天目。
南宗武当太乙功的抗寒能力

南宗武当太乙功的抗寒能力太乙气功乃全真派南宗武当太乙门修炼之术,有着千年历史,为道家正宗内丹派传统养生内功。
不畏风寒,这是太乙功很明显的特点之一。
一般气功都主张避风,而太乙功连霜雪都不怕,何况风乎!《太乙金华宗旨》在“回光证验章”第六篇指出:“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
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
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
既而遍体充实。
不畏风霜。
”事实上,正宗道家气功,炼到一定阶段,都可达到单衣过冬。
丹经中这段话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去验证。
“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一层次,标准是“遍体阳和”。
“既而万类俱寂,皓月中天。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二个层次,其标准是“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
”“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
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
”这是修炼金丹大道的第三个层次。
标准是“遍体充实,不畏风霜。
”即周身内气充盈,元气充足,不畏寒冷,甚至身着单衣也可过冬。
太乙功在命功阶段主要是炼气。
命功以培养元气为本。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钟吕传道集》曰:“真气聚而得安,真气弱而成病。
”育丹功中的三眼内视法,对于培养元气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功法是:站无极桩。
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柔弱婴儿。
整个姿势以舒适自然为度。
排除杂念。
运用三眼之神光内视丹田。
也就是将意念止于丹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
培养元气,只炼人体自身内气是不够的。
还必须外气内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
天地人三才之正气合而为一。
外气内收,功法甚多,现介绍如下几种主要功法:其一、采气法。
是外气内收的主要功法。
如丹田采气法。
其功法是:站无极桩。
第一步炼丹田开合法,为丹田采气打下基础。
丹田开合时,呼吸、意念和手的动作要配合一致。
全身要柔和,意念不可重。
慢慢做到丹田自然地随着呼吸一开一合。
第二步炼丹田采气。
初炼时要配合鼻的呼吸,慢慢忘掉鼻呼吸,好像是丹田在呼吸。
随着呼吸,外气源源而来,进入丹田。
武当太乙五行拳基础功——九宫旋转十二法之桩

武当太乙五行拳基础功——九宫旋转十二法之桩武当太乙五行拳基础功——九宫旋转十二法之桩练好基本功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基本功是九宫旋转十二桩法。
打松胯关节是入门关键,扎扎实实地练习基本动功。
重视架势方位与手型,把握每招每式的方向,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变换,错走一步,就会影响整套拳术的路线。
只有外形的准确,内功的理顺,才能得到“完整一气、浑然天成”的意境,达到通三关九窍,有利于整体合一,内外合一,方可进入内气的导引,混元气的培养,内丹的形成。
养浩然之气,达到身心双修,水到渠成把住整体和内外合一,注意循序渐进,做到持之以恒。
对初学者来说必须力求放松、均缓,消除拙力。
不仅要求外形姿势正确,而且要做到缠韧、柔中有刚,从松柔入手,化刚为柔,继而积柔成刚,最后达到刚复归柔的练功步骤。
在复杂、连贯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整体合一。
把基础打牢固,才能有利于拳架成型、技术提高。
力争做到整体放松,心静意专、柔韧圆活、绵绵不绝、神形兼备、内外相合、身法中正、任凭阴阳,使内外合一,但绝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要求不急躁、不厌烦、心平气和,循规蹈矩,在行功走架上怡养浩然之气,达到身心双修,自然水到渠成。
实事求是,务真进取武当太乙五行拳虽然是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可以调剂、改善生理功能,增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但不是长生不老药,不能治百病。
练习者还是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有病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医务治疗,再结合自身实际病情进行练拳,只有双方有机的结合,因人因病而宜地锻炼,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预备势(无极势)两脚并步站立,面南背北,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腋空,肘微屈,双手呈八字掌,掌心朝里,虎口朝前,中指对裤缝处。
头正竖项,虚灵顶劲,舌抵上腭,身正自然,目视正南。
起势(混元一气):1.两脚尖外展,如“V”字形,宽与肩同。
两脚跟外分,与两肘尖上下相对,脚尖微内扣如“八”字形。
膝微屈,上体与两手臂姿势不变(图1)。
2.两脚不动,两臂由体侧向前屈腕,徐徐提起,高与肩平,两臂屈肘成圆弧形。
武当太乙门洞藏绝技-太乙金龙功

武当太乙门洞藏绝技-太乙金龙功太乙金龙功的修炼以内功为主;其修炼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三个桩法(太乙金龙桩、玄武桩、阴阳桩):其中太乙金龙桩(又称:大乙聚灵桩) 是以聚气,蓄气为目的(聚集高级能量获得高层次内功效果),本功始终以修此功法为主;玄武桩是将太乙金龙桩所蓄之气加以强化。
提高的一个途径;故每隔五天加练习玄武桩一次。
以作提高功力之用;阴阳桩是太乙金龙功的高层次内功修炼法门,它将作为隔空发力技击和内功至高层次修炼主导法门,此桩练习数日(七天左右)可在自身分出阴阳(一般刚开始左凉右热,熟练后可随意转变)进而可修成霸道异常的阴阳追魂手。
此乃三个主修桩法的特点及功效。
本功三个层次即为:七日筑基、21日实修、见奇特功效!下面将详述本功的几个桩功的训练方法:1、太乙聚灵桩太乙聚灵桩(又称:大乙金龙桩)由五个桩架组成;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本机功效显著,立竿见影。
修炼此桩当天即可得气,三天体内丹田形成气丹,丹田及小腹即可抗打,七天至二十天修炼即可内气发力,运用内气开砖破石,易如翻掌。
百日修炼,内气可贯串全身,不畏拳棍击打。
可作数十种内外功夫发力表演,并可使气丹在中下丹田运转,开发出自身的潜能,从而引发高能量聚集。
功法:(1)阴阳合一:双脚叉开站立,略宽于肩,脚尖内扣成内八字型;全身放松,自然站立;采用顺腹式呼吸,舌顶上鄂。
双目微闭,气沉丹田。
此时,双手自然分开,打开双臂;由身体两侧缓缓上升至头顶,两掌相对,隔距约20公分,翻掌体前贯气缓慢下降至下丹处,双掌重叠捂在下丹田上(左内右外)。
(2)金龙飞升:接上式,双手捂住丹田上,半分钟后,双腿同时下蹲成小架马步,下蹲时吸气,向上站立时呼气,连续三次。
练习时一定要引降缓慢,动作柔和。
(3)双龙戏珠:接上式,三次下蹲后自然站立,双臂及两手由体侧升至膻中穴前,掌心向着身体呈抱球状,双手指尖相对约十公分远。
两腿微曲自然放松,意念专注,静静体验两手的气感;呼气时两手相内吸,吸气时两手向外顶。
武当太乙内丹功(全套)

武当太乙内丹功(全套)武当太乙内丹功第一部分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曲。
松胯,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含,眼微闭。
松肩,两手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静站三分钟。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放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做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第三节洗髓法炼功时,意想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一直洗到脚心,淋洗时,是从外到内逐层淋洗;1洗皮肤,2洗肌肉,3洗血液,4洗内脏,5洗骨髓。
淋洗时,意想将身体从外到内的浊气、病气、废气等洗干净,有病处应多洗,从外到内逐层洗完为一遍共洗三遍,初练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还是洗三遍,不宜多洗,因此法为泻。
少洗有益,多洗有害。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吸气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将新鲜空气从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周身毛孔闭拢,将外气收于体内。
忘掉口鼻呼吸,用毛孔呼吸代替口鼻呼吸。
共呼吸八次,此法为补,多采也可。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过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八遍。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脉系溯源(六)——金门呈盛世

金 晶子所 创 。其 内涵 十分 丰 富 , 几
乎 涵盖 了所 有上 古文 化 的精 髓 。 现 从 几 个 方 面 阐述 其 博 大 精 深 的 内
涵:
1 _ 武 当太 乙十 三 桩 的 阴 阳
学 说
“ 自虚 无 生 一 气 , 从 一 气 道 便
分 阴 阳 …… ” 传 统 文 化 中 , 常 在 经
听到 “ 阴一 阳一太 极 ” “ 一 、太极 者 ,
阴 阳而成 ” 阴 阳太 极学 说是 华夏 。
五 千年 传统 文化 的精 髓 , 它构成 了 传 统文 化 的理论 框架 。 无论 是谈 佛 论道、 天文地 理 、 医药 卫生 , 几乎 所
有 的领 域 中无 处 不在 。 传统 的太 极 理论 认 为 , 任何 事 物都是 有双 重性
盛易 2O(2 期 15 3 ) 0・总 7
形式 上可分 为动静 两 大类功 法 。 动 功类 的功 法 主要 以行 功 为
说 : 七 星 在 人 为 七瑞 , 斗 居 天 “ 北
宇宙 观 。
之 中 , 昆仑 之 上 , 转 所 指 , 当 运 随
U 武 当太 乙十三 桩 的象形 艺
到 战 国时 期 的尹 喜 ,一 直 都延 续 门 。
着 。这 种 延续 在 漫 长 的 历史 长 河
宙大 干世界 。
武 当 太 乙 门 内功 文 化 的风 格
内功 以武 当太 乙十 三桩 为例 。
中, 基本上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传 承 着 。这 种 传 承 方式 在武 当太 乙 门中 , 被称 为 星野传 承 。这一 段时 期 称 为 星野 时 期 。这 一现 象 一 直 延续 到 隋唐 。 隋唐 是 中国道 教 的一 个 鼎 盛 时期 。 因为 , 自李唐 时期 的皇族 崇 尚道教 , 渊 自称 是道 家鼻 祖老 子 李 ( 李耳 ) 之后 裔 , 氏得 天下 后则更 李 坚定 了这一 说 法 , 于是 大 兴 其 道 , 道 教也迎 来 了一个 崭新 的春 天 。 唐 代 中期 , 武 当道 教 的兴盛 是 时期 , 当节 度使 姚简后 来 也成 为 武 著 名 的道士 。据史 载 , 代著 名 的 唐 药 王孙 思 邈 和 八 仙 之一 的 吕洞 宾 均 曾在 武 当 山修 道 。各 门各 派 相 继产 生 , 时 间 出现 了群芳 争艳 的 一 局面 。就 在这个 时期 , 当隐修 道 武 人金 晶子 祖 师将 老 子 的清 净无 为 之 道 ,文 始 的 内炼 成 丹 的金 丹 之 法 , 武 轮先 祖 元 圣 真 灵 子 ( 秦 与 先
太乙功让我获得健康

龙源期刊网 太乙功让我获得健康作者:逄和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10期当今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寻求健康更是每个人的目标,但获得健康的途径也各有千秋。
我选择的方法是修炼武当太乙内丹站桩功。
通过数年的修炼,使我受益匪浅。
我在练功前曾患有顽固性鼻窦炎,体质虚弱,怕寒怕冷,稍有不慎,必患感冒无疑。
多年来为了治病去过多家医院,吃了不少药,也练了几种功法,然而收效甚微。
即使通过药物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一旦停药,不久便又复发了,感冒也随之而来,对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正当我感到困惑无望之际,于1996年有幸结识了太乙功,仅一个月的时间鼻炎竟奇迹般的基本治愈了。
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奇迹为我增添了动力,练功也更投入了。
又经过二个月的苦练,不仅鼻炎彻底根治了,而且还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数年来,不管气候如何变化,不管是冻着或凉着也不再感冒,身体对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
我一位同事,由于多年来喜爱打鱼、打猎活动,常常爬冰卧雪或浸泡在水中,由此患了惧寒症,而且也常爱感冒,每到春、秋季节,衣服穿的总是比别人多许多,照样还是冷得簌簌发抖,周身起鸡皮疙瘩。
到冬季,对他来说尤如灾难降临,晚上睡觉时还常伴有憋闷和心脏骤停的现象。
我教他练太乙功,大约3个月的时间,所有症状全部消除,而且还特别抗寒了。
我认为太乙功是我们获得健康的一把金钥匙。
由于我的悟性较差,对本门的沟通也较少,所以我的功境层次与本门寒暑不侵、固精不漏、胎息等高层次还相差甚远,还须不断努力。
太乙功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无副作用。
功架结构科学合理,内容全面,法简效宏,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抗寒、根治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堪称一绝。
太乙功不仅是一种用以健身治病的功法,也是气功门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太乙(纯阳)内丹术(站桩)育丹功第一节预备功姿势:两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宽,两膝微曲。
腹微收。
身直,头正。
微收下腭。
上下齿轻轻扣拢,口微合,眼微闭。
松肩,两手臂自然下垂。
整个姿势要以舒适自然为度。
此为无极桩。
呼吸:自然呼吸。
功法:全身放松,一点不用劲,排除杂念,意守两手心劳宫穴,静站三分钟。
【说明】:意守劳宫有定心安神之作用, 比意守其他穴位更易于入静。
乃太乙门秘法。
第二节放松法(一)三面放松法:所谓三面即身体的前面、背面和侧面(两侧,包括手在内)。
炼功时,先放松前面,意想从头顶百会松,面部松、胸腹部松、两脚前面松、一直松到脚心涌泉,同时默念“松”字。
再松背面,由头顶百会经脑的后面、背、脚的后面,一直松到脚心涌泉。
同时默念“松”字。
最后放松两侧,还是从头顶松到脚心,同时默念“松”字。
按前面、后面、侧面的顺序,三面各放松一次为一遍,共八遍。
(二)整体放松法:炼功时,意想整个身体从头松到脚,同时默念“松”字。
反复做八遍。
【说明】:一、以上两种功法,初炼时不管呼吸。
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放松,并默念“松”字。
二、功法熟练后,可直接炼整体放松法。
炼功时,要求全身柔和,一点不用劲。
三面放松,主要炼肌肉的放松。
整体放松,不仅炼肌肉的放松,更重要的是炼身体内部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放松。
五脏六腑,经络血管,里里外外,无一不轻松柔和。
越轻松柔和全身气血就越通泰,周身气血畅通,全身细胞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时还可顺利排除人体内的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强全身各细胞的生命活力,从而延长人体寿命。
放松法分两层炼:一从体外到体内,无处不放松,不柔和。
使周身气血通泰,利于排除病气,对治疗慢性病,有良好的功效;二从头松到脚。
引导气血下行,对治疗头部和心血疾病,以及消炎去肿毒,有着积极意义。
第三节洗髓法本功从外到内,分五层洗。
炼功时,意想太空中,有一股清泉,从头顶往下淋洗,好像沐浴一样,从头一直洗到脚心。
第一层洗皮肤。
意想清泉从头顶洗下来,边洗边想把皮肤上的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炼第二层洗肌肉。
洗肌肉时,意想皮肤不存在了,太空中的清泉在淋洗鲜血的肌肉,从头洗到脚,边洗边想将肌肉上的病气、浊气,从脚心排除。
接着炼第三层洗血液。
炼功时,意想清泉淋洗肌肉里面的网状血管,从头洗到脚,并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接着炼第四层洗内部器官。
清泉先洗大脑(脑髓)、气管、肺、心、肝、胆、脾、肾、膀胱、大小肠,经过两腿,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炼功时不必想得这样细,五脏六腑笼统洗即可)。
接着炼第五层骨髓。
洗骨髓时,意想全身没有肌肉了,只有人体骨骼,即只有骨架,没有肌肉。
意想清泉先洗颅腔,往下洗颈椎、肩胛骨、上臂骨、下臂骨、手指骨、脊椎、肋骨、盆腔骨、大腿骨、小腿骨、足趾骨。
还是从脚心排除病气、浊气。
从外到内,五层洗完为一遍,重复洗二、三遍,此为泻法,不可多洗。
少洗有益。
初炼时不管呼吸,待功法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即呼气时,意想清泉从头往下洗。
【说明】:洗髓法是通过意念活动洗掉身上的病气、浊气等废物,炼功时意念不要想得过细,只要掌握从皮肤向内一层一层洗就行了。
洗皮肤时,想清泉在淋洗皮肤。
洗肌肉时,想清泉在淋洗肌肉,洗血液时,想清泉在淋洗血液,洗内部器官时,想清泉在淋洗内部器官,洗骨髓时,想清泉在淋洗骨髓。
洗髓法排除病气之秘法。
凡是有病之处都可排除。
哪一层有病就洗那一层,那一部位有病就可单独洗那一部位。
一般无病之人笼统洗即可。
炼洗髓法时还可想像:观音大士站在太空之中,用杨柳枝沾着宝瓶中的神水,从太空中洒下来,淋洗的是神水,病气很快会消除。
第四节毛孔采气法毛孔采气法分两层功法。
第一层毛孔开合法吸气时,两手臂同时各向左右张开(张开的幅度在30度以内),同时意想全身毛孔张开;呼气时,两手臂回复自然下垂姿势,同时意想全身毛孔闭合。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做八遍。
第二层毛孔采气法(一)、吸气时,两手不动,意想毛孔自然张开,将宇宙间的新鲜空气和大自然的能量,从全身毛孔吸入;呼气时,意想全身毛孔自然闭拢,将吸入的新鲜空气和能量关入体内。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做八遍。
(二)、不想鼻呼吸,好像就是毛孔在呼吸,一吸一呼为一遍,重复做八遍或八的倍数。
【说明】:炼毛孔采气法时,要先择空气好的地方或地磁场较强的地方炼功。
炼毛孔采气法时,还可意想自己站在宇宙太空的中心,一吸,天地之灵气、宇宙之精华全部从周身毛孔吸入体内,一呼,周身毛孔自然关闭,将天地间的灵气和宇宙间的精华关入体内,不想鼻呼吸,好像似周身毛孔在呼吸,渐渐将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恍恍惚惚,飘飘渺渺,此乃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修炼方法。
若能达此境界,对身心都是一次大的解脱,以后的功法都可以不炼了。
若达不到这种境界,以后的功法还是要炼的。
毛孔采气法是一种补法,可多采,有益无害。
此法实为体呼吸法,炼到高层次,可停止鼻呼吸,完全采用毛孔呼吸。
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内气不出,外气反入”。
育丹功主旨在于培育内气。
只炼自身内气还不够,还必须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天地人三才之正气合而为一。
”所吸者,天地之正气自外而入。
根源牢固,元气不损,呼吸之间,可以夺天地之正气。
以气炼气,散满四大,清者荣而浊者卫,悉皆流通。
纵者经而横者络,尽得舒畅。
寒暑不能为害,劳苦不能为虞,气爽神清,永保无疆之寿,长为不老之人。
”(《钟吕传道集》) 此太乙门秘法也。
第五节丹田聚气法吸气时,意想毛孔及体内各个细胞均在吸气;呼气时,意想将周身之气聚于丹田(脐下一掌入里一寸三分处)。
越聚越拢,逐渐在丹田部位形成一热气团(不可追求,意想聚成一热气团就可以了)。
呼吸八次或八的倍数。
【说明】:丹田聚气法的主旨就在于将内气聚于下丹田而形成内丹。
丹田聚气而形成的内丹也称丹母,亦称真种子,这是炼丹的初级阶段。
第六节丹田运气法先将丹田看成是一点,再意想丹田的热气团围绕丹田这个点运转,先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再反时针方向运转三十二圈。
运转时,意念不要重。
一顺一反各运转三十二圈为一遍,共做二遍。
运圆圈,以丹田为中心,圆圈直径约三寸。
圆圈同小腹平行,与地面垂直。
【说明】:炼功时只要意念想到热气团即可,绝不可追求。
运转圈数是个概数,不可拘泥。
有时间,可多转;无时间,也可少转。
初炼时也可用手掌在腹前作圆圈运动,以带动内气作圆圈运动。
第七节丹田内视法内视时,要用三眼内视,人只有两眼,第三眼为额部正中有小窝处的天目。
内视时两眼还是要微闭,用三眼稍微“看”到丹田即可。
内视丹田就是闭着眼睛,用意念“看”着丹田。
注意意念不要重。
炼功时间在十分钟左右。
【说明】:内视法即回去光法,亦称返照法,是太乙门修炼的秘法,切不可等闭视之。
丹经曰:“圣圣相传,不离返照”。
《太乙金华宗旨》曰:“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圣胎可结矣。
”本节也可分三层炼:一层,按功法要求炼。
二层,意念减轻,做到似“看”非”看”。
三层,连似看非看的意念也没有,忘掉一切,处于恍惚飘渺之中。
若能按此三层去炼,就可不炼空空法和无为法。
若达不到以上要求,本节炼十分钟后接着炼空空法。
内视法不等于意守法。
比如意守丹田,即意念想到丹田即可。
内视丹田,是意想用眼“看”着丹田。
内视时应保持下腭微收的姿势,以免颈椎得病。
第八节空空法分两层炼:一、全身空:默念“空“字,同时意想全身皆空,似乎人都不存在了。
二、宇宙空:意想整个世界皆空。
又好象自己飘浮在太空之中,飘飘渺渺,恍恍惚惚。
初炼时,要默念“空”字。
待全身皆空以后,就不念了。
【说明】:空空法是从有为法向无为法过渡的桥梁,是引导入静的妙法,绝不可等闲视之。
第九节无为法空空法是过渡无为法的桥梁,当一切皆空以后,这时不加任何意念,没有任何功法,一切顺其自然,保持空空法中的那种飘飘渺渺、恍恍惚惚的境界,就是无为法,无为法是空空法的必然结果。
飘渺恍惚的境界,就是自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炼功时间不限,以不疲劳为度。
第十节收功全身放松,柔若婴儿,一点不用劲。
意守丹田(意念稍微想到丹田)三至五分钟。
炼功前和收功后,可将周身活动一下。
如弯腰、提腿、甩手、擦脸等活动均可,以做养生医疗功为好。
说明育丹功既是本门各功的基础,又是一套完整的独立功法。
各节功法,既可单独炼,也可选择其中几种功法炼。
一般说,整套功法一起炼为好。
若有选择性的炼,每次必先炼预备功和放松功,炼完后要收功,整套功法都要站无极桩,呼吸都是自然呼吸。
炼功注意事项1、“松、静、自然”是炼太乙功必须遵守的总原则。
2、整个炼功过程都要注意意念不要重。
“恍惚之中求真经”。
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要炼功。
4、炼功前后,都要活动一下身体,最好是做《养生医疗功》。
5、过饱过饥不要炼,过悲过喜不要炼。
6、雷雨天气不要炼。
下雨可炼,打雷不能炼。
7、选择安静、空气好的环境炼功。
主张室外炼,不能在室外炼,室内亦可,同样有效。
8、炼功方向问题。
早面东,午面南,上午对东南;晚对西,夜对北,下午对西南。
夏开九点钟以后,不可面对太阳炼功(太阳光太强)。
9、初炼时,每次炼功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逐渐增加,一般以三、四十分钟左右为宜。
10、炼功次数,治病者,每天早晚或上下午均可炼;强身者,每天早晚各炼一次就可以了。
至少每天必须坚持一次,多炼亦可。
11、炼功中,要顺其自然,不追求。
不管有没有反映,只要坚持炼下去,就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12、炼功中,要防止急躁情绪。
欲速则不达,反而有害。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13、每次炼功,以不疲劳为度,不要硬炼,更不能随便以意引气,乱引会出现身体不适感,功法资料上没有的,不要乱加。
14、炼功的最佳时间,是子(23:00—01:00)、午(11:00—13:00)、卯(05:00—07:00)、酉(17:00—19:00)四个时辰,其他时间当然也可炼功。
每天能定时炼功为好,若不能定时,就顺其自然。
15、功法中说的次数和时间,都是大概数字,多几次或少几次或时间多点少点都没关系,不可拘泥。
不必去数次数或看时间,以免影响入静。
对功法不可想得太细,想得细,意念就重了。
16、炼功中,如果炼到某节感觉效果很好,就多炼。
要灵活掌握,不要把炼功当成完成任务。
17、炼功中如突然发生意外的干扰,不可紧张,应注意全身放松,并意守丹田即可。
18、饮食以清淡为好,但不提倡人人吃素。
如有吃素者,必须保证营养。
19、初炼阶段,以性生活少为宜。
但不提倡禁欲。
如能炼成不漏之体,根本不存在性生活问题。
20、炼功时,要宽衣松带,不带手表。
功后半小时不洗手、不洗澡,不小便。
2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定时。
三餐定时定量。
酒要少饮,烟要少吸,不饮不吸更好。
为人处事,心平气和。
22、行善积德,多做好事。
处处为他人着想,绝不做损人利己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