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流程

合集下载

更换道岔大修作业标准(

更换道岔大修作业标准(

现将《南宁铁路局整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标准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南宁铁路局整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试行)根据铁道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作业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整组更换道岔的作业条件、作业组织、作业程序及要求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整组更换道岔施工。

1作业条件1.1施工封锁及放行列车条件:施工封锁时间180min及以上。

线路封锁前1小时,限速25km/h。

线路开通后限速条件:(1)复线自动闭塞区段开通后1小时限速25km/h,其他区段线路开通后前二列限速25km/h,其后至次日机械保养前限速45km/h。

(2)采用大型养路机械保养开通后第一列限速60km/h,第二列限速80km/h,24小时后恢复常速;采用小型养路机械保养后限速60km/h、80km/h各不少于24小时,其后恢复常速。

1.2施工单位应配备道岔纵横向移动的滑轮、道岔岔排起落设备、拉伸器、轨缝器、齿条和液压起道机、锯轨钻孔、气割、焊接、探伤等设备,配备数量根据每天更换道岔数量确定。

1.3施工车辆和动力配备:应配备重型轨道车、轨道吊机,轨道平车等。

配备数量根据每天更换道岔数量确定。

1.4夜间施工时,需配备地面、作业车辆照明设备。

1.5另需配备后勤保障用的汽车、宿营车、生活车、材料工具车等附属车辆。

2作业组织2.1施工原则由专业大修施工队伍承担。

2.2施工单位应根据大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制订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施工“三图一表”,提出开工报告、封锁计划和施工配合要求,按规定程序报局工务、运输处审批。

工务处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开工报告后,组织设计、施工及设备管理单位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

2.3按《南宁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立由施工所在地车务段(直属站)主管领导或指定人员任组长,行车组织、施工、设备管理及其他有关单位主管领导任组员的施工领导小组。

于开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施工协调会和施工准备会,审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定施工计划、封锁天窗、限速条件、材料供应、施工列车运行、施工配合、安全监督和施工机械车辆、宿营车存放、转移等有关事宜;每日施工结束后组织召开施工总结会和次日施工准备会,分析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组织及安全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确定次日施工方案。

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流程

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流程

附件: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及作业标准流程一、安全风险点及控制措施:1.更换后的道岔静态时密贴不良。

控制措施:连接转辙机之前,由工务向定反位拨动道岔,观察道岔密贴情况,发现密贴不良时及时找工务处理。

2.设备、机具侵限。

控制措施:钻孔、挖电缆沟及施工停用期间设置专人对机具放置是否侵入限界进行检查,恢复影响施工的箱、盒、信号机等设备时对限界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确保不侵限。

3.道岔跳线安装不全。

控制措施:停用施工前对道岔跳线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道岔跳线安装齐全。

4.新上道的转辙机开向、型号及配线错误。

控制措施:施工前转辙机到位后安排人员对转辙机开向、型号及配线进行核对。

5.室内修改组合配线时扩大影响范围,误动使用中的设备。

控制措施:修改配线、通断道岔组合断路器时仔细确认组合位置,不得扩大范围。

6.联锁试验不彻底。

控制措施:试验时专人指挥、专人核对,做到室内外表示一致。

室内人员人员及时填写联锁试验表。

7.道岔密贴、缺口、故障电流调整不标准。

控制措施:作业使用手摇把摇动道岔进行调试密贴,电动试验做到4MM不锁闭2MM锁闭,故障电流、道岔缺口符合标准。

8.容易发生砸、挤、扭伤等人身伤害的问题。

控制措施:搬运转辙机时使用专用工具,人员安排充足,统一指挥、协调动作。

9.使用中的电缆被工程机械推断。

控制措施: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探测,对过道电缆做好标记。

对电缆深度不够的进行下卧,实在下卧不了的施工前与工务部门做好沟通,施工时进行重点看护。

二、成组更换道岔停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工务准备工作进度,对预铺好的道岔进行钻孔、安装跳线、绝缘、安装装置等工作,并将安装装置的杆类进行绑扎固定。

2.对需要新设的电缆进行敷设。

对角钢类型的安装装置根据安装图册对角钢进行钻孔。

3.当需要修改室内配线时,提前对继电器插座进行预配线。

4.对A、B机间的电缆配线进行预配线,在电缆盒上写明所属道岔号。

5.根据转辙机安装位置对道岔电缆盒以及道岔连接装置的型号进行核对。

浅谈铁路成组道岔的快速更换方法

浅谈铁路成组道岔的快速更换方法

毕业实习报告浅谈铁路成组道岔的快速更换方法目录摘要: (3)一、工程概述 (4)(一)工程项目及地点 (4)(二)既有道岔状态 (4)二、施工组织机构及部署 (4)(一)施工人员总数量及来源: (4)(二)技术准备 (4)(三)物资、材料准备 (4)(四)工机具准备 (4)三、技术标准 (5)(一)道岔: (5)(二)钢轨: (5)(三)接头连接件、扣配件: (5)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一)道岔测量放样: (5)(二)配轨计算: (6)(三)预铺场地布置: (6)(四)道岔组装 (6)(五)安装转辙机及外锁闭装置 (6)五、封锁施工更换P60-1/12道岔(横移就位法) (6)(一)封锁前一天准备工作 (6)(二)封锁换岔前一小时 (7)(三)封锁换岔施工(共限时180分) (7)六、换岔封锁施工后慢行期间的工作 (9)七、注意事项 (9)八、结论 (10)九、致谢 (11)浅谈铁路成组道岔的快速更换方法摘要:铁路既有线更换道岔是铁路项目施工中一项安全风险高、组织施工难、精度控制严、时间要求短、涉及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大型施工项目,施工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需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利用施工天窗点快速组织突击施工。

本文以更换XX线XX站内6号道岔施工为例,讲解XX公司XX在XX铁路技术改造中快速更换道岔施工作业的经验,着重介绍如何利用天窗封锁点进行快速更换整组道岔的方法,压缩施工要点时间,安全高效,降低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关键词:封锁施工;道岔;成组更换Abstract:To renew the railway switches to the existing railway line is a large-scale risky construction project, which requires a short time span and strict accuracy,and is hard to organize,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projects。

更换道岔施工作业流程研讨

更换道岔施工作业流程研讨

充分准备严格卡控确保更换道岔施工平安按路局及段支配要求,在2009年共更换道岔42组,其中对管内动车组径路的木枕道岔全部进行了更换,在更换道岔施工中,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细心准备,落实措施,严把各关,按时、保质、平安圆满地完成更换任务,未发生一起影响行车和人身平安的问题。

下面是我们在更换道岔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做法。

第一部分:施工准备一、施工依据依据年度大修支配,依据年度内集中修支配,对涉及正线的道岔支配在集中修期间进行更换,对不涉及正线的道岔,按段重点工作支配要求刚好支配更换,对客车径路上的木枕道岔提前支配进行更换。

此项工作由线路科大修组负责。

二、看现场准备预铺道岔在接到段大修更换道岔施工支配后,对所要更换的道岔进行全面调查,并和新道岔进行比对,如:原道岔类型、道岔全长,道岔号数及道岔图号等技术资料。

并对预铺道岔的位置进行选定,选定预铺道岔位置时,要依据站场环境条件及施工作业影响范围,通过更换道岔修正线路设备的不良处所,如线间距不良、道岔前后线路方向不良等。

对预铺位置需清理的,刚好支配预铺道岔车间进行场地清理,以便影响道岔岔枕和钢轨卸车。

现场调查后应在大脑中有一个更换道岔整体的思路,道岔定位是岔前还是岔后,轨排是纵移、横移还是横纵移,旧料哪出,是否轨道车协作,岔前岔后轨型变更等等。

此项工作由线路科大修组和施工科负责调查和支配,在支配更换道岔前30天完成。

三、卸路料由材料科负责将岔枕、钢轨及联结零件运到预铺位置,原则上由负责预铺道岔车间负责卸车,并由线路科和施工科派人盯控卸车。

留意岔枕和钢轨侵入限界,岔枕和钢轨要放置钢轨外侧1.5米以外,以免影响站内调车和行车平安。

此项工作应在更换道岔前20天完成。

四、组装道岔组装道岔原则上由更换道岔的车间负责组装,在组装道岔时应留意既有道岔的绝缘位置,组装后应对新道岔基本轨方正进行检查,不方则刚好调整。

差量小的,可利用配轨来调整。

此项工作应在更换前10天完成,并由当地所在车间进行验收,并做好新道岔的各项标记,如有问题由组装道岔车间进行整修。

最新成组更换道岔施工报告

最新成组更换道岔施工报告

施工报告12#道岔成组更换施工报告制作组:第五组组员:周润、曹杨、田猛孙钧锋、陈昊华2014年4月4日12#道岔成组更换施工报告一、更换道岔按准备作业、基本作业、整理作业三大程序进行。

准备作业;选择方案:人工更换法和机械更换法.施工时选用何种方法,应根据道岔所在位置、行车密度、人力和机械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人工更换法:主要由现场更换法和预铺移设法.现场更换法是把拆除旧道岔和换入新道岔的全部过程都安排在封锁时间内进行,根据封锁时间的长短可一次完成或分段进行.现埸更换法适用于线路密集,地势狭窄没有存放新道岔空地的道岔施工.预铺移设法是事先将新道岔组装成形,在封锁时间内,使用特别的带车轮的小车或其它滚动、滑动装置,将预先组装好的道岔横移就位.预铺移设法适用于有空地的处所.机械更换法:主要由吊车更换法与双吊车更换法.吊车更换法是利用轨道吊车,先将成组的旧道岔吊出,再吊入预铺好的新道岔.吊车更换法适用于大站埸咽喉区,道岔群、复式交分道岔的更换,以及凡有吊车条件的皆可用此法.双吊车更换法是将预铺好的道岔装在平板车上,运到道岔更换位置附近,用两台吊车抬吊就位.双吊车更换法适用于大号道岔,交分道岔的更换,当埸地无条件预铺新道岔或施工有困难时,均可使用.以下采用预铺移设法对道岔进行铺设:技术参数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轨表”铺轨编号依次铺设长钢轨。

2、左右两股钢轨的胶接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联合接头左右股相错量不大于100mm,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轨枕边缘不宜小于100mm。

3、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

枕间距为600mm,允许偏差为±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为3m±30mm。

4、轨道中心线与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

施工流程:一、按设计要求确定轨型、道岔号数,测量道岔中点、岔道位置及岔全长,在场地开阔处预铺组装道岔;(1)将需要组装的道岔所用的旧枕木、钢轨用轨汽运到选好的地点搭设平台,平台必须牢固、平稳、高度适宜。

更换道岔步骤

更换道岔步骤

更换辙岔步骤1.更换辙岔前,进行班前会议,由CP讲述现场情况,例如;如何摆放工具,当轨道车到达位置后,如何放置新的辙岔,旧辙岔卸下后如何摆放,人员如何分配问题,换完辙岔后检查工作,还有需要哪些工具,出现意外情况时该如何应付。

2.准备工具;6把单口扳手2把活扳手4把大锤一把支距尺一把道尺10根撬棍12根滚筒一个压机2个枕木墩3根吊带一根活接头2把钳子螺纹拐子2把四六拐子2把2盘50线盘一个角磨机一个拉钩一把剁斧扭力距扳手一把一把劈刀10个接头螺栓梅花垫圈和弹簧垫圈各10个10cm细铁丝各型号轨距块10个4个磨片准备完工具后检查是否能用(建议把工具装到轨道车上,用工程车的话,一方面工具不好搬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节省时间)3.更换辙岔,将所有工具装到轨道车,穿好防护用品,等EPIC建完工程领域后,做好防护措施,由2-3人把新辙岔卸下放到摆好的滚筒上,特别注意,在卸辙岔时一定要看好辙岔的方向,辙岔心向尖轨方向,其余人员把所有工具摆放到指定的位置,卸完工具和辙岔后所有人离开轨道,CP把轨道车调走,由四人拆卸夹板(建议有四人配合拆除夹板,那样会节省时间)然后让信号人员剪去电缆,把夹板和电缆卸完后,在用剩余的滚筒铺到旧辙岔旁边,用撬棍把旧辙岔放到滚筒上,然后用活接头和吊带把旧辙岔拉出,检查辙岔下面的垫片是否齐全,清理垫片和道床上混凝土,然后把新的辙岔换上,上好夹板,砸好扣件,在由CP 调动轨道车,把旧辙岔装好轨道车,固定牢固,,让轨道车离开撤区,然后检查辙岔的几何尺寸是否合格,用扭力矩扳手拧紧接头螺栓,最后让信号人员焊上电缆,最后清理道床,清点工具,把所有工具装上轨道车,出清现场,如出清无异常,CP通知EPIC更换辙岔作业已完成,所有人员已离开现场,防护已撤除,可以注销。

野鹏2012年5月11日。

营业线更换道岔标准化作业

营业线更换道岔标准化作业

营业线封锁更换道岔标准化作业一、作业制度:1 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 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南宁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宁铁运[2008]162号)3 作业队制订的《XX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营业线道岔更换施工三、人员配备基本配备:现场施工总负责人1人,驻站联络员不得少于1人(视现场需要定),安全员2人,防护员不得少于3人(视现场需要定),技术负责人1人,工班长1人,技术人员1人。

四、施工作业标准营业线更换道岔主要有两种方法施工:⑴成组道岔移铺法;⑵换枕散铺法。

在行车密度大,行车速度快的线路上施工重量重的混凝土枕道岔应采用成组道岔移铺法进行道岔插铺或更换;木枕道岔、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预铺或预铺地点距设计位置较远难以移动到位、行车密度不大,速度不高的次要线路,可采用换枕散铺法进行道岔插铺或更换。

采用成组道岔移铺法时一般应遵循“先横后纵,纵横结合”的原则选定移铺方案,即:有条件直接横移到位的道岔就直接横移到位,不具备直接横移就位条件时,可采取纵移或纵、横移结合的方法就位。

1、作业流程如下:封锁更换道岔成组移铺法施工流程示意图封锁更换道岔换枕散铺法施工流程示意图2、施工过程关键工序的控制及技术与方法⑴预铺道岔调查:对现场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调查,评估预铺道岔的可行性,清列施工范围内各铁路建筑设备可能对施工的影响,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营,确保界限安全的前提下就近选择最佳预铺场地,尽量减少道岔拨移距离。

⑵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按“先横后纵,纵横结合”的原则选定推移方法,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上级部门批准。

道岔更换流程

道岔更换流程
9
滑移准备工入滑轮。
60
10
将道床顶面找平,低于原道床3-5cm
60
11
道岔滑移作业
(30分钟)
前方使用棕绳拉道岔
30
12
道岔、线路整修作业(120分钟)
回填道碴、整修道床
90
13
配轨、线路连接
90
14
电务设备连接、调试
60
15
起道捣固整修
120
16
拨道整修
30
各工区
封锁施工时间节点控制:
序号
作业项目/时间控制
作业内容
单项作业时间控制
(分钟)
责任单位
1
既有道岔设备拆除
(20分钟)
钢轨拆除4根
(1根6894mm、1根6838mm、2根9500mm)
20
2
夹板拆除,将道岔整体分为三段
15
3
电务设备拆除,同时将影响道岔滑移的电缆盒、固定桩拆除电务转辙设备
20
4
旧道岔
装车运输
(60分钟)
拉出2对拆除钢轨
20
5
吊出三段旧道岔轨排,
60
6
挖出道碴(60分钟)
安排两辆自翻车装运挖出的道碴,挖至轨面以下 毫米,并整平压实基础
7
铺设混凝土基础垫层
(60分钟)
铺100毫米道碴垫层,并整平压实,然后铺提前拌好的半干混凝土,厚度为100毫米
8
铺花岗岩底碴
(60分钟)
用提前装好的1自翻车道碴作为底碴摊平,厚度为250毫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流程
附件:
成组更换道岔作业标准
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及作业标准流程
一、安全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1.更换后的道岔静态时密贴不良。

控制措施:连接转辙机之前,由工务向定反位拨动道岔,观察道岔密贴情况,发现密贴不良时及时找工务处理。

2.设备、机具侵限。

控制措施:钻孔、挖电缆沟及施工停用期间设置专人对机具放置是否侵入限界进行检查,恢复影响施工的箱、盒、信号机等设备时对限界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确保不侵限。

3.道岔跳线安装不全。

控制措施:停用施工前对道岔跳线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道岔跳线安装齐全。

4.新上道的转辙机开向、型号及配线错误。

控制措施:施工前转辙机到位后安排人员对转辙机开向、型号及配线进行核对。

5.室内修改组合配线时扩大影响范围,误动使用中的设备。

控制措施:修改配线、通断道岔组合断路器时仔细确认组合位置,不得扩大范围。

6.联锁试验不彻底。

控制措施:试验时专人指挥、专人核对,做到室内外表示一致。

室内人员人员及时填写联锁试验表。

7.道岔密贴、缺口、故障电流调整不标准。

控制措施:作业使用手摇把摇动道岔进行调试密贴,电动试验做到4MM不锁闭2MM 锁闭,故障电流、道岔缺口符合标准。

8.容易发生砸、挤、扭伤等人身伤害的问题。

控制措施:搬运转辙机时使用专用工具,人员安排充足,统一指挥、协调动作。

9.使用中的电缆被工程机械推断。

控制措施: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探测,对过道电缆做好标记。

对电缆深度不够的进行下卧,实在下卧不了的施工前与工务部门做好沟通,施工时进行重点看护。

二、成组更换道岔停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工务准备工作进度,对预铺好的道岔进行钻孔、安装跳线、绝缘、安装装置等工作,并将安装装置的杆类进行绑扎固定。

2.对需要新设的电缆进行敷设。

对角钢类型的安装装置根据安装图册对角钢进行钻孔。

3.当需要修改室内配线时,提前对继电器插座进行预配线。

4.对A、B机间的电缆配线进行预配线,在电缆盒上写明所属道岔号。

5.根据转辙机安装位置对道岔电缆盒以及道岔连接装置的型号进行核对。

6.对到位后的转辙机开向、型号进行核对;转辙机内部按标准化作业程序预先在地面进行检修达到《维规》标准,并按照图纸对配线进行校对,确保线位准确无误。

三、出工前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1、工具:每个作业小组带2套检修工具,管钳子、24-32的套筒扳手、电工刀、万用表、转辙机专用抬杠、通信工具(电台或作业电话)。

2、材料:道岔固定螺丝、铁绑线2米、白布带、成组绝缘、机油。

四、停用施工时工作:
1.施工开始前分好作业组,可分为室内作业组、道岔组、轨道电路组、电缆看护组等,并设置好防护员。

由室内值班人员对有关的轨道区段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

2.停用开始后,各作业组根据分工进行轨道电路引接线拆除、电缆配线、对妨碍施工的设备移设、室内修改配线等项工作。

3.既有道岔拆除后,工务机械进行清筛时,使用中的电缆防护作为重点工作。

4.当室内外配线修改完毕后,按照图纸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有条件时可以要点进行空机试验。

5.新铺设的道岔就位后,工务进行作业时,对道岔静态密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良时及时与工务部门进行沟通进行处理。

同时对妨碍施工而进行移设的设备进行复位,确保设备不侵限,并对设备限界进行测量、做好记录。

与限界台账进行核对,发现不一致时,修改台账。

6.轨道电路作业组对轨道电路进行恢复,检查有关轨道电路区段引接线、导接线、道岔跳线的安装情况和状态,发现不良及时处理。

7.轨道电路恢复后,室内值班人员对有关区段进行测试,重点对分路残压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当发现分路不良时,先做好记载,待压道后再次进行测试,如果仍然存在分路不良的问题做好登记和明示。

7.当道岔静态密贴良好时,将转辙机与安装装置各杆类进行连接。

并使用手摇把对道岔进行调整密贴和缺口等工作,按照先调密贴后调缺口的顺序进行,在进行道岔缺口调整时同时对好缺口标记。

8.在联锁试验时间内进行彻底的联锁试验。

试验时专人指挥、专人核对,做到室内外表示一致。

扳动道岔时,采用单操和选路两种方式进行,室内联锁试验人员及时填写联锁试验表。

室外作业人员做好测试。

9.试验良好后对设备进行一次复查。

10.设备开通后认真执行新开通设备复查制度。

(1.开通使用6小时内,每次列车通过后施工单位和接收单位检查一次并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通后6-24小时内,施工单位和接收单位每2小时检查一次并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开通24-72小时内接收单位每3小时检查一次并记录。

开通72小时后接收单位每天日常养护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道岔稳定运用(道岔缺口无变化,动作电流稳定、不超标)。

2.新道岔开通后,工务整治道岔必须有电务配合。

开通24小时内由施工单位和接收单位共同进行配合,以施工单位为主;开通24小时后由接收单位配合。

3.开通后3天内每天对道岔安装装置的各部螺丝紧固一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