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玩具欣赏
中国民间玩具

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战国时期产生的鼗作为打击乐,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声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不能圆满准确的完成复杂的鼓点。
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已经在三个领域出现,一是礼乐之用;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商业之用则是指“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在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较特殊,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还有“四层拨浪鼓”由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每个鼓各有弹丸做的双耳,鼓下设光滑精致的手柄。一般而言,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 这里的四面小鼓大小不同,摇动时一起发声。根据此图,现在的人们复制了这种货郎鼓,摇之发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
传说难免有神秘的迷信色彩,但只要冷静地分析,其中不无科学道理。《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都记载有艾叶茗含芳香油,可用来杀虫,防止病害,亦可用作调香原料。早在先秦时期,艾就被采集作药用,制灸条治病。山西的五月初,正是春夏之际,虫害复生,时疫流行。此时人们首要的就是要消毒防病,民间艺人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除臭驱虫散浊,薰香去汗味,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耍起来小巧玲珑,香爽周身,真是一举多得。
旧题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更有精彩的拨浪鼓可观。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聚集行大傩舞,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右手持鼓举至额头左指;左手持鼓自胸前右指。两只拨浪鼓相同,都是两层鼓。上面的小鼓扁而圆,下面的鼓长而类似腰鼓。鼓面彩绘花纹;长鼓的鼓身铜镶小花,精致美观的程度为前所未有。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北京面塑为“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中国民间玩具

大阿福 猴 翻 跟 斗
中国民间玩具
泥咕咕:泥咕咕是一种可以吹 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 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 宜儿童玩耍。泥咕咕有很多种, 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中国民间玩具
老虎:布老虎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玩具和珍贵 的生日礼物,妈妈做一个布老虎给她的小孩,是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小老虎 一样活泼、结实,还希望小 老虎能够保护她的小孩平安, 妈妈把孩子的爱都做到布老 虎里边去,所以每一个布老 虎都做的不一样,但都很美。
骑 虎 娃 娃 大坐虎
中国民间玩具
木马泥 Leabharlann 鸡中国民间玩具母与子
泥人
搬不倒
人祖猴
中国民间玩具
中国民间玩具的发展:
(一)作为民间工艺品,逐步发展为重要的旅 游纪念品、民俗活动及节庆品,如大风车、泥玩具, 佛山的彩灯等。
(二)作为体育竞赛活动和表演及宣传用具, 开展国际友好交流竞赛活动,如风筝、象棋、陀螺、 毽子、木偶、空竹、秋千等。
中国民间玩具
中国民间玩具
中国民间玩具的历史:
在6000--10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制作玩具 了。传统的民间玩具,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 历史和文化,洋溢了大自然的万种神韵,证明了我 们祖先的创造才能。玩具包含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 美好愿望。
中国民间玩具
中国民间玩具
风筝: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 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 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 声音,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风筝 肥燕风筝五福捧寿 是用细竹条作骨架,贴上鲜艳的纸或丝绸, 再画上画。到了宋代,清明节放风筝就成为 一种我们喜爱的活动。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3. 民间玩具的代表作品及寓意4. 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与技巧5. 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难点:对中国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与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
2. 示范法:展示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各类民间玩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制作民间玩具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实践使用。
3.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播放和讲解。
4.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有趣的民间玩具,引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
3. 展示:展示各类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其造型、色彩、寓意等特点。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件简单的民间玩具,体会制作乐趣。
5.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的能力和创意表现。
3. 学生对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玩具展览,加深对民间玩具的了解。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
3. 开展民间玩具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传承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民间玩具欣赏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3.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水平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2. 欣赏和评价民间玩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对中国民间玩具文化内涵的理解;2. 运用欣赏和评价的方法表达对民间玩具的喜爱。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系列中国民间玩具图片,如泥人、风筝、剪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玩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课堂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间玩具的分类,如泥玩具、木玩具、布玩具、纸质玩具等;(2)讲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如造型独特、色彩艳丽、寓意丰富等;(3)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寓意吉祥、传递祝福等。
3. 欣赏与评价(1)教师展示更多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欣赏;(2)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的喜爱,并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民间玩具的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制作;(2)教师提供制作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动手制作;(3)学生完成后,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玩具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民间玩具的信息,拓展对民间艺术的了解;(3)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以“我喜欢的民间玩具”为主题,绘制一幅作品。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分类及特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3. 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民间玩具图片及视频资料;2. 制作民间玩具的材料和工具;3. 相关民间艺术的书籍和资料。
第一章民间玩具PPT课件

民间艺术欣赏
经济贸易系
第一章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概述
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早在 汉代史料中,便记录了马骑、假面、偶人、 泥车、瓦狗等玩具。唐宋时,陶瓷玩具已很 普及,还出现了丝绸制作的人形玩具;《东 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梁录》、 《武林旧事》均提及玩具生产情况;李嵩和 苏汉臣《货郎图》中,所绘玩具有几十种。
华山泥叫叫一般由村里老人用当地粘 性强的泥土,以揉、搓、拍、捏等工艺制 作,富有独特想象力。粗犷古朴、形神兼 备的三头牛、麒麟送子、猴子骑老虎、狮 子、龙、猪、狗、羊、鸡等泥叫叫,做好 坯,然后进行焙烧、涂松香,这种乌黑烁 亮的泥哨玩具,给人一种神秘感,深受儿 童喜爱。
鸳鸯、雄鸡、孔雀、报喜鸟
十 二 生 肖 之 鼠 、 猴
每逢端午节到来之前,妇女们绣制装有 中药、香料的荷包,馈赠亲友,佩带在身, 以除蛟、蝎、蜈蚣、跳蚤等害虫,不受其害。 平日有的把制成的虎头、扫帚、簸箕、黄瓜、 葫芦等连成一串,叫“虎头串”,挂在身上, 象征虎镇百兽,鬼怪不敢侵身,“苕 帚”“簸箕”用来去除邪恶和疾病。
香包
香包,古人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 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 造的一类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 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二)布玩具
布玩具是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很早以前,广 大乡村妇女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 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后 来,这种民间工艺逐渐商品化,畅销国内外。布 玩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是一个受各国 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布玩具品类繁多,工艺精 巧。它将形、色、情、意、融为一体,构思新奇, 夸张合理,具有对比鲜明、造型生动逼真等特点。 它是用彩色丝绸、绢缎、绒布、皮毛、彩线、金 银线、空心珠等,经过复杂细致的手工劳动,精 心缝制而成。
竹节人ppt课件

03
竹节人表演艺术与技巧
基本表演动作示范
站立姿势
双腿微屈,身体前倾,保持平衡 。
行走步伐
左右摇摆,模拟竹节人的行走方式 。
手部动作
双手握拳,模拟竹节人的关节,进 行屈伸运动。
高难度技巧展示
连续翻滚
通过身体的协调运动,实 现竹节人的连续翻滚动作 。
高空跳跃
利用腿部力量,使竹节人 跳起并在空中保持平衡。
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
随着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 关注度提高,竹节人市场规模逐渐扩 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步增长。
竞争格局
目前竹节人市场上,知名品牌较少, 但竞争日益激烈。各品牌应注重产品 创新和质量提升,加强品牌营销和推 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数字化保护
利用数字技术记录和保存竹节 人技艺,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和
数据库。
国际化推广
加强与国际文化交流机构的合 作,推动竹节人走向世界舞台
。
多元化发展
鼓励竹节人与其他艺术形式结 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
的作品。
产业化运作
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竹节人 产业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
竹节人作为独特的民间文化现象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可以推动民间文化交流。
竹节人制作工艺的展示和传承, 可以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资
源,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通过竹节人的国际化推广和交流 ,可以促进中国民间文化在国际
舞台上的传播和认可。
THANKS
感谢观看
腿部制作
截取两段较粗的竹子,长度约8-10厘米, 作为竹节人的腿部。用刨子将其修整平滑 ,并在一端刻出脚部的形状。
1、2年级第一课-民间玩具欣赏

1.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泥、纸、竹、皮、面、木、步。) 2.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 逼真、色彩华丽、对比强烈 )
大阿福
用泥做的
造型朴拙、圆润 饱满、色彩鲜明、 健康快乐的儿童 形象。
头戴牡丹花寓意: 富贵
身穿五福衣寓意: 纳福 胸佩长命锁寓意: 长寿 怀抱青毛狮寓意: 辟邪 足登红底靴寓意: 登第
皮影戏
制作一个人物皮影要四五天的时间,而且对于长期制作皮影的老艺人来说,一到冬天, 手上就会开裂,根本就不能再做了。 制作皮影一般要经过选材、处理、绘画、雕刻、着色、整平、组装和调试8个步骤, 工序很是复杂。选材时,用于表演的皮影最好选用比较厚实的生牛皮,牛皮的透明度 越高越好。虽然如此,也不能跳过处理这一步,因为要想真正做出好的皮影,必须使 用特殊的药水将皮影的透明度提高。 前两步是做出皮影的准备工作,接着就是绘画了。首先要在纸上画好人物轮廓,一般 而言,皮影人物头和身体的比例是1:9(正常人体大约是1:13),这样表演时才会 栩栩如生。画好了之后,再用钢锯条做成的刀雕刻出人物形象,但是必须要有垫板垫 着才行。目前最常用的是蜡板、木板和软板,根据人物身体不同部位的柔软程度和实 际需要垫着不同的垫板,才能把皮影做得更有真实感。 从很大程度上说,要想让观众分辨出人物的形象,主要归功于着色。着色要两面进行, 色调要一致。最困难的是在上完一道色后,必须等它干了,才能上下面的色,否则两 种色彩很容易混在一起,前面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 在雕刻和着色之后,皮影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形,这时就需要将皮影晾干,并用两块玻 璃把皮影夹在中间,使其与外界隔离,压住两三天。这样就能保持皮影的平整。由于 人物的各个部分是活动的,所以在做的时候是一块一块的,这就要求在最后把它们组 装起来,还不能让观赏皮影的人看见用来接缝的线。 现在用的是钓鱼线。“钓鱼线的透明度比较好,外面的观众是看不到的!” 最后只要再调试一下,一个生动的皮影人物就完成了。
《中国民间玩具》

惠山泥人大阿福
泥人张
泥人张是指天津的彩塑世家。泥人张的制作技术之精湛,造型之准 确生动。其第三代传人张景祜一生创作作品过万,许多表现社会现 实的作品充满了浓郁 的生活气息,可使人们从中窥见当 时的社会风 貌。
泥人张人物系列
泥人张彩塑系列
泥人张红楼梦系列
泥人张红楼梦系列
凤翔泥塑
陕西凤翔泥塑相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凤翔泥塑多为浮雕挂片。其制 作工艺是:将加工好的胶泥翻模制成,待干后用白粉打底,再用红、黄、绿等 鲜艳的颜色描画图纹,最后罩上蛋清。凤翔泥塑以泥虎最有特色,如“虎头挂 片”、“坐虎”的造型夸张生动,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色彩鲜艳,对 比强烈,头部及身体画满各种图案及文字,立起的大耳朵和尾巴则缀以随风颤 动的小花、小鸟和蝴蝶,使之于威猛之中凭添几分妩媚,充满了童趣。
虎头挂片
喜庆
(陕西)
四季长青
(陕西)
富贵
(陕西)
多子多福
(陕西)
浚县泥咕咕
河南浚县泥咕咕是一种能吹的泥玩具,包括各种不同的鸟类,如斑 鸠、小燕子、小麻雀、孔雀和鸽子等等,因其可吹出喔喔的声音,故有 此名。
咕咕狗
鸽子
孔雀
淮阳泥泥狗
河南淮阳泥玩具“人祖猴”,民间艺人称它是祖爷传下来的,其形 象为半人半猿,概括简练的坐像,满身披有毛发,腹部绘有女阴符号。 黑色打底,彩绘奇幻,给人以神秘古拙之感。 研究者认为人祖猴是伏 羲的形象、始祖女娲的造型、远古人类的图腾偶像等。
民 间 玩 具
元代磁州窑拐磨子牵马
元代黑釉玩具马
民 间 玩 具
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阶段,其生产格局,风格样式和 技术品类已基本完备。其材质之丰富、行工之熟巧、形制之精美、题材之 广泛,均超出了以往的水平,还有许多技艺品类为清代新创,如无锡的 “印段镶手”技法,南京的“西洋镜”,苏州的“影戏洋画”、“自走洋 人”,北京的“猴戏”、“鬃人”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玩具欣赏》
教学目的:
1. 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 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 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
学生:1. 美术书。
2. 课前搜集本地民间玩具的资料、图片或实物。
3. 每人一份手工娃娃的装搭配件。
教师:1. 有关民间玩具的图片。
2. 中国民间玩具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师在一张彩纸上迅速剪出一图案贴在黑板的彩纸上。
)
师:小朋友,请看这是一幅什么作品?
生:这是剪纸作品。
师:
你们知道剪纸属于什么艺术吗?让老师来告诉你,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这些艺术作品都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关,它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艺和智慧。
在众多的民间艺术里,与我们小朋友最接近、最受喜欢的,当然是民间的玩具了。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 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非常悠久,早在5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过去人们称之为“耍货”、“玩艺儿”,不受重视。
但近几年来,民间玩具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纯朴的造型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
你看,那些生活在田间地头的人们,劳动之余,兴致所至,信手拈来几根麦秸,可编织出一只翩翩欲飞的蝴蝶;一根针,几根线,一小块布可以缝制成令人爱不释手的布老虎;一块一钱不值的冰凉的泥巴,可以很快地捏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娃娃。
一件件淳厚、朴实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表现并创造出来,那可真是美不可言。
(二) 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好,就请打开课文P30(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师: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
(三) 欣赏玩具实物
1. 观察民间玩具。
除了这些,金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民间玩具,请大家看看,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黑板及桌子上出示各种不同的玩具逐一展示。
)
请每组派几位代表,上来看看、摸摸、玩玩,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说出这些玩具的制作材料)
2. 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
(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
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
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
1. 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
师:先请看这只枕头,它与一般枕头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外形像青蛙、中间有个洞……)
师小结:这枕头都是母亲为自己的孩子缝制的,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像只青蛙。
枕头的中心挖了一个洞,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睡觉时能将耳朵放进洞中,不受挤压;同时又便于泪水的漏淌,不会让泪水打湿枕头,流进耳朵,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枕头色彩鲜艳,形象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
除了睡觉外,这枕头还是小孩们所喜爱的玩具。
小小的枕头,伴随孩子长大,这其中的一针一线,包含了母亲多少的深情厚意啊,这可是现代高档玩具所不能表达的。
2. 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
在蛙形枕头上图案绣得很精致,上面的莲花、莲蓬、莲藕和鲤鱼的组合,意味着年年有余,同样也有连生贵子,期盼多子的意思。
在民间玩具上,一般都绘有一些富有寓意或象征性的图形,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大家想了解一下吗?请看(出示投影附三:图案的寓意)
3. 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
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
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
人带来欢乐和喜悦。
4. 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
(出示实物套娃)
(引导学生说出套娃不仅集玩、观赏、贮藏于一身,而且存放方便的功能,展示套娃的七个套形。
)
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
(五) 欣赏本地玩具。
师:中国的民间玩具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各地都有。
我们家乡到底有那些民间玩具呢?老师课前曾叫同学们去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现在请你们来介绍一下。
(请课前搜集到玩具图片或实物的学生上台讲解)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
(出示投影附五)
四制作玩具,结束教学
总结:近几年来,民间玩具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玩具已步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国民间玩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各种具有民俗意义的玩具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旅游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国的民间玩具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
今后,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间玩具,为发扬和光大我国的民间艺术做一点努力。
今天,让我们也用灵巧的双手,去学做一件民间玩具好吗?(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乐曲中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学习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