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不够到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并将分数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估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交流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以及分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用具(如分数卡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应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n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

2.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

张力买了一双32码的凉鞋,鞋底长( )厘米;爸爸的皮鞋鞋底长26.5厘米,是( )码。

3.六(1)班有a盒粉笔,每盒20根,用去80根后,此时粉笔还剩( )根,也可以说剩下( )盒。

4.学校买来8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65元。

65b表示( );a+65表示( )。

5.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

25厘米的鞋子用“码”作单位是( )码。

6.已知2x+5=9,那么2x=( )。

57.一本书有200页,明明每天看15页,看了a天,还剩( )页没看,当a=5时,还剩( )页没看。

8.一本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10页,看了b天。

这本书还有( )页没看。

9.长颈鹿的身高比羚羊身高的4倍少0.2米,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

,如果小明在地球上称得的体重是x千克,那么他在月10.在月球上称得的体重是在地球上称得体重的16球上称得的体重是( )千克。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x+x=x2。

( )12.c×c=2c。

( )13.x=6是方程3x−6=12的解。

( )14.方程a−1=0的解是a=1。

( )1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6.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表示。

A. B.C. D.17.下面各式中,得数一定相等的是( )。

A.2a 和a 2B.2(a +1)和2a +2C.a ×0和a +0D.3a 和a ×a ×a 18.一个数与它的17的和是19,如果把这个数设为x ,下面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动手操作 探究发现
通过割补的方法,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 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 了长方形后,面积( 相等)。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 等于 )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 拼出的长方形的宽( 等于 )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
老地主分地的故事
以前,有个地主,他给两个儿子 分地,给大儿子分长方形的地,给小 儿子分平行四边形的地,可是两个儿 子都认为分给自己的那块地小,都说 老地主偏心。
谁分到的地更大呢?
美好情境
40米
60米
长方形面积=6040=240(平方 米)
50米
60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不是两邻边 相乘,得到300平方米呢?
美好检测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是250米,高是400米, 共收小麦357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250X400=100000(平方米) 100000平方米=10公顷 35700÷10=3570(千克) 答:平均每公顷收小麦3570千克
美好拓展
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
1.如图,一块长方形1路6草。米地那,么 ,宽草 长是地方1部 0形米 分的, 面长中 积间 是有铺 多 16了 大米一 ?,条石子
1.你会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吗?
2.会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推 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3.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吗?
4.会运用公式进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吗?
美好知识
1.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X宽 ) 8X5=40(cm2)
美好知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对应的核心素养侧重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量感和推理意识。

学生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图形及特征,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多边形的面积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感受几何直观和符号意识的作用,渗透估测意识、策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单元目标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同时已经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在研究本单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研究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研究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根据学情及教材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式来探索规律,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会拼、摆、拆分各种组合图形,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通过实验、操作、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应用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活动,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chàn dǒu wǎlì tãng xiě jǐn shân cí xiáng jí duān ( ) ( ) ( ) ( ) ( ) ( ) chū bǎn hùn luàn fâi xū wā juã bào zhà yuán quán ( ) ( ) ( ) ( ) ( ) ( ) kāi pì xī rì chàn dǒu qí tú chū bǎn yōnɡ bào bēi tînɡ(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7分)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juǎn 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数.(shù shǔ)。

2、既然我是母亲,就应.(yìng yīng)及早教.(jiāo jiào)会他看.(kàn kān)病。

3、我妹妹见了生人有点腼腆.(tiǎn diǎn)。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2×3=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破烂不堪安图索骥心安理得B、喋喋不休误入歧途马不停蹄C、一如即往忐忑不安高瞻完瞩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B、孩子独自去看病,让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

C、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样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党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3、“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把“30万人”和“四分钟”对比,说明( )A、受到伤害的人多B、地震来的快,破坏力大C、地里时间短四、按要求写句子(2×3=6分)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语文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语文整体教学设计

⼈教版⼩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语⽂整体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母的爱》教学设计⼀、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母之爱”这⼀主题,编排了精读课⽂《地震中的⽗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慈母情深》、《学会看病》4篇⽂章。

这些课⽂,从不同的⾓度反映了⽗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崇⾼与⽆私,令⼈震撼,让⼈感动,引⼈思考。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对“⽗母之爱”这⼀主题的领悟与理解,使学⽣认识到:⽗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崇⾼与⽆私。

并学会⽤⾔⾏来表达⾃⼰对⽗母的关爱之情。

从中体会作者抓住⼈物的外貌、语⾔、动作和⼼理描写,反映⼈物的思想品质和⼈物情感的表达⽅法。

三、单元教学⽬标:1. 掌握本单元28个⽣字,会正确读写25个。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 了解⼈物的外貌、语⾔、动作和⼼理描写对揭⽰⼈物内⼼世界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

3. 品读课⽂并联系⽣活实际,体会课⽂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激发学⽣理解⽗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崇⾼与⽆私。

《⽗母的爱》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课时⾃主预习【学习内容】语⽂课本《地震中的⽗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学习⽬标】1、能正确读写⽂中词语,并能准确运⽤。

2、能正确流利朗读四篇课⽂,粗知课⽂⼤意。

【学习流程】⼀、故事导⼊⽼师看过⼀本图画书,特别有意思,今天和⼤家⼀起分享⼀下。

同学们,下⾯把你的眼神交给我,把你的⽿朵交给我,让我把美丽的图⽚带给你,把温暖的故事带给你。

题⽬是《我爸爸》,这是⼀本图画书。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的感受吧。

我们的第六单元就给我们讲了⼏个不同的⽗母,但是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做的事情,或⼤或⼩,都是源于对孩⼦的爱。

今天就让我们⼀起⾛进第六单元,去感受⽗母之爱。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6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6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6教材分析1.能力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自然公园和村庄,如: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2)能用一般疑问句询问自然公园及村庄的基本情况并作答,如:Is there a mountain ? Yes, there is.Are there any rivers in your village ? No, there aren’t.(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The Panda”。

2.知识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中的四会单词和Read and write 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能够了解字母组合er, or, wh 的发音规则及其中例词的读音。

(3)能够听、说、认读Let’s learn 中的三会单词及Let’stalk 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Task time 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文化目标:了解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及熊猫的生活习性。

二、单元内容分析1.本单元重点学习用There be 句式的一般疑问句询问并应答,其中难点是B Read and write。

教材在第五单元A部分的Read and write 以及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B Let’s talk中都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这些铺垫,减轻教与学的难度。

2.另外,本单元There be 句型一般疑问句中any一词的用法及字母组合er, or, wh的发音规则比较难以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

3.C部分的Story time 、Good to know、Task time 等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学进度适当调整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内容

第六单元主要内容一、认识长方形1. 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相等的边,且对边相互平行。

在长方形中,较长的两边称为长边,较短的两边称为短边。

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2. 认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边和短边的两倍之和,即周长=2×(长边+短边)。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边和短边的乘积,即面积=长边×短边。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相互平行的边。

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所有边长之和,即周长=边1+边2+边3+边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和高的乘积,即面积=底×高。

三、认识竖式计算1. 竖式加法和减法竖式加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加的运算方法。

竖式减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减的运算方法。

2. 竖式乘法和除法竖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乘的运算方法。

竖式除法是指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除的运算方法。

四、认识数学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逆运算的方法,将未知数的系数带入等式中求解。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用代数和消元的方法,将方程转化为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五、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1. 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是指将图形沿着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而保持其大小和形状不变。

任何平移都可以由两个连续的平移合成。

2. 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指以某一点为中心,使图形绕着这个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旋转可以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 图形的翻折图形的翻折是指围绕着一条直线,使图形在这条直线的两侧对称。

翻折可以分为水平翻折和垂直翻折。

总结: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竖式计算、数学方程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展开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常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周练题
一、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chàn dǒu wǎlì tãng xiě jǐn shân cí xiáng jí duān
( ) ( ) ( ) ( ) ( ) ( )
chū bǎn hùn luàn fâi xū wā juã bào zhà yuán quán
( ) ( ) ( ) ( ) ( ) ( )
kāi pì xī rì chàn dǒu qí tú chū bǎn yōnɡ bào bēi tînɡ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juǎn 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
的手指数.(shù shǔ)。

2、既然我是母亲,就应.(yìng yīng)及早教.(jiāo jiào)
会他看.(kàn kān)病。

3、我妹妹见了生人有点腼腆.(tiǎn diǎn)。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破烂不堪安图索骥心安理得
B、喋喋不休误入歧途马不停蹄
C、一如即往忐忑不安高瞻完瞩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这句话的意
思是( )。

A、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B、孩子独自去看病,让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

C、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样饱受担心与
痛苦的折磨,所以党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3、“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把“30万人”
和“四分钟”对比,说明( )
A、受到伤害的人多
B、地震来的快,破坏力大
C、地里时间短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缩句)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3、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英国去!”(改为第三人称
转述)
五、描写人物时,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写,请判断
下面的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种。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
2、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 )
3、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
4、我有个慈祥的母样,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
5、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 )
6、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
7、她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8、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六、【语感挑战】我知道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吧!
①欣喜若狂②信赖和骄傲③非常坚定④绝望和悲痛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2.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3.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4.“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
七、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
2.“妈——”我一边喊,一边用眼睛搜寻母亲的身影。

()
3.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八课文回放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

( )
(2)《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一年美国地震中,一位母亲冒着危险,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 )
(3)“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

()
(4)父母是因为巴迪写的一首诗而说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样不同的话语。

()
(5)“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句话中的“我”是指儿子,“你”是指父亲。

()
(6)巴迪认为自己幸运是因为妈妈对自己的鼓励和赞赏。

()
2、按课内容填空。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作者认为爱有两种形式;一是来自的爱,是一种的爱;二是来自的爱,是一种的爱。

(2)读完《慈母情深》一文,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情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

3、,朋友笃诚信。

4、爱亲者,;敬亲者,。

5、我们经常看到人家的书房里挂有这样一幅对联:非淡泊,非宁静。

意思是:
九、阅读。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极:①顶端,最高点;②最,达到顶点;③竭尽。

(1)精彩极.了()。

(2)极.端()(3)极.目远望()
断:①断绝,不继续;②一定,绝对;③决定,判定;④长形东西截成两段或几段。

(1)断.言()(2)不断.()
透:①穿过,通过;②极度;③显露;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1)糟糕透.了()(2)透.气()(3)白里透.红()
2.文中说的两股风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这里“我生活的小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生活的小船”或“哪一股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努力向前驶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回答问题。

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

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

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

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

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

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

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①自然段的“年近花甲”,“花甲”指的大约是岁。

2、②自然段中加点词“家长里.短”“里”的意思是。

(A、家长B、街坊C、里边)(2分)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自然段补充完整。

4、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震颤的原因是:。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
第二次:
十一习作。

题目:抹不去的记忆
提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在你享受爱的同时,别忘了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