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LC实验指导书.pdf

合集下载

PLC新实验箱实验指导书

PLC新实验箱实验指导书

电缆线冷压端子的分布是为了更换机型时接线方便而统筹考虑的。

如果用户机型已确定,为了避免误接或短路电路,可舍去多余端子。

公共端子较多的需用导线相互连接。

冷压端子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端子相连接时,应参考下面接线原理图及表1、表2接线。

1.输入端子接线原理图欧姆龙COM PLC 24V 三菱COM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端子端↓(工作电源端子)↓┌─┬─┬─┬─┬─┬─┬─┬─┬─┬─┬─┬─┬──┬──┬──┐│ 0│ 1│ 2│ 3│ 4│ 5│ 6│ 7│ 8│ 9│10│11│COM │+ -│ COM│└┬┴┬┴┬┴┬┴┬┴┬┴┬┴┬┴┬┴┬┴┬┴┬┴─┬┴┬┬┴─┬┘│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红││蓝│││││││││││││├─┘└──┤││││││扁平电缆线││││ (1)│ (3) (2)│◎◎◎◎◎◎◎◎◎◎◎◎◎◎││││││││││││││○┃○┃○┃○┃○┃○┃○┃○┃○┃○┃○┃○┃││○┃○┃○┃○┃○┃○┃○┃○┃○┃○┃○┃○┃┴+│││││││││││││┯-│└─┴─┴─┴─┴─┴─┴─┴─┴─┴─┴─┴──┴─…──┘输入信号公共端实验设备端实验箱内提供的24V电源↑注:(1)端红线接C20P、C20H、CPM1A、S7-200等机型输入公共端子COM上。

(2)端蓝线为F1、FX0S等机型单独使用。

(注意:不得与PLC的24V电源连接) (3)端24V电源端子可供工作电压为24VDC的PLC作为工作电源使用。

2. 输出端子接线原理图实验设备端实验箱内负载用直流5V电源实验箱内提供负载公共端-+的24V电源┌──┬──┬──┬──┬──┬──┬──┬○○供PLC工作和┌┴┐┌┴┐┌┴┐┌┴┐┌┴┐┌┴┐┌┴┐┌┴┐│输入信号使用└┬┘└┬┘└┬┘└┬┘└┬┘└┬┘└┬┘└┬┘│◎◎◎◎◎◎◎◎◎◎◎││││扁平电缆线│││││││││││││││││红│红│黄│黄│黄│黄│黄│黄│黄│黄│蓝┌─┼┬─┼┬─┼┬─┼┬─┼┬─┼┬─┼┬─┼┬─┼┬─┼┬─┼┐│+│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COM │└──┴──┴──┴──┴──┴──┴──┴──┴──┴──┴──┘ (工作电源端子) 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出端子表1: 输出信号扁平电缆线端子分布及接连接表:线号颜色C20H CPM1A-20-D CPM1A-20-A F1 FX2 FX0S S7-200-24V +24V +5V 0 1 2 3 4 5 6 7 -5V 红红蓝黄黄黄黄黄黄黄黄蓝-24V+24VCOM○○○○○○○○○××COM○○○○○○○○○××COM○○○○○○○○○××COM○○○○○○○○○××COM○○○○○○○○○××COM○○○○○○○○○××COM○○○○○○○○○表2 :输入信号扁平电缆线端子分布及接连接表:线号颜色C20H CPM1A-20-D CPM1A-20-A F1 FX2 FX0S S7-200+24V -24V 0 1 2 3 4 5 6 7 8 91011 +24V -24V 红蓝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黄红蓝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COM×实验箱与PLC机型无关,常见机型均可使用。

PLC新版实验指导书

PLC新版实验指导书

目录可编程控制器实验 (2)实验一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实验 (2)实验二四节传送带的模拟控制 (5)实验三水塔水位的模拟控制 (6)实验四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 (7)实验五数码显示的模拟控制 (8)实验六四层电梯的模拟控制 (9)实验七机械手的模拟控制 (12)实验八交通灯的模拟控制 (13)实验九五相步进电机的模拟控制 (14)实验十 Y/△换接启动的模拟控制 (15)PLC控制电机实验实验一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停 (16)实验二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 (18)实验三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Δ减压起动 (20)实验四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 (23)实验五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26)实验六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带限位自动往返 (29)实验一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

二.实验内容1.线圈驱动指令LD、LDI、OUTLD,取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LDI,取反指令。

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OUT,线圈驱动指令,也叫输出指令。

LD、LDI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是X、Y、M、S、T、C,用于将接点接到母线上。

也可以与ANB 指令、ORB指令配合使用,在分支起点也可使用。

OUT是驱动线圈的输出指令,它的目标元件是Y、M、S、T、C。

对输入继电器X不能使用。

OUT指令可以连续使用多次。

LD、LDI是一个程序步指令,这里的一个程序步即是一个字。

OUT是多程序步指令,要视目标元件而定。

OUT指令的目标元件是定时器T和计数器C时,必须设置常数K。

2.接点串联指令AND、ANIAND,与指令。

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I,与非指令。

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AND与ANI都是一个程序步指令,它们串联接点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就是说这两条指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操作试验箱注意事项:1. 在接线前,试验箱的电源必须保证关闭,以免误接线时损坏仪器2. 不能短接24V电源。

为避免事故,请用红线把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到输入、输出的COM接口,其他用别的颜色的线连接。

3、实验完毕后,请不要保存程序、关闭电源、拆除所有接线后再离开。

编程软件使用说明:1. 双击桌面上的图标:“PLC编程工具”,进入编程软件环境阶段.2. 新建文件,“设备名称”自定,“设备型号”选择“CPM1(CPM1A)”,“设置(S)”中“CPU类型”选择“CPU30”,按“确定”3. 将己编制完成的程序梯形图,输入电脑软件环境,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4. 在“PLC”项下选择“在线工作”5. 在“PLC”选项下,按“传送”到“PLC”6. 在“PLC”选项下,“操作模式”选择“运行”实验一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实验目的:用PLC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实验设备:(1)TVT-90 PLC学习机(2)连接导线一套。

实验内容:(1)控制要求:自动开关合上后,东西方向绿灯亮4S闪2S灭;黄灯亮2S灭;红灯亮8S;绿灯亮········循环,对应东西方向绿灯亮时南北方向红灯亮;接着绿灯亮4S 闪2S灭;黄灯亮2S灭;红灯亮8S ········循环。

(2)I/O分配:输入输出控制开关0000 东西红灯1000 南北红灯1003黄灯1001 黄灯1004绿灯1002 绿灯1005(3)按程序清单输入程序。

(4)调试并运行程序。

程序清单:地址指令地址指令0000 LD 0000 0001 AND-NOT TIM03 0002 TIM 00 0003 TIM 01#0060 #00800004 TIM 02 0005 TIM 03#0140 #01600006 LD 0000 0007 AND-NOT TIM00 0008 TIM 04 0009 OUT 1200#0040 0010 LD 12000011 AND-NOT TIM04 0012 OUT 12070013 LD 1200 0014 ANDNOT TIM000 0015 AND TIM010 0016 OUT 11020017 LD 1102 0018 OR 12070019 OUT 1002 0020 LD TIM00 0021 AND-NOT TIM001 0022 OUT 10010023 LD TIM001 0024 AND-NOT TIM0020025 OUT 1201 0026 TIM 050027 LD 1201 #00400028 AND-NOT TIM05 0029 OUT 12040030 LD 1201 0031 AND-NOT TIM020032 AND TIM010 0033 OUT 12060034 LD 1204 0035 OR 1206 地址指令地址指令0036 OUT 1005 0037 LD TIM020038 AND-NOT TIM03 0039 OUT 10040040 LD-NOT 1001 0041 AND-NOT 12000042 AND 0000 0043 OUT 10000044 LD-NOT 1201 0045 AND-NOT 10040046 AND 0000 0047 OUT 10030048 LD-NOT TIM011 0049 TIM 0100050 TIM 011 #0003#0006 0051 END编程练习:(1)增加手动控制,不管何时输入点0001开关S2闭合时,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

plc综合实训指导书

plc综合实训指导书

《PLC综合实训》一、设计课题(见附录)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其掌握完成设计内容的方法。

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数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 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

4) 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

5)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

6) 如果条件允许,应对自己的设计线路进行试验论证,考虑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

四、设计任务课程设计要求是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表达,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名称、用途、基本结构、动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的简要介绍。

2) 拖动方式、运动部件的动作顺序、各动作要求和控制要求。

3) 联锁、保护要求。

4) 照明、指示、报警等辅助要求。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1. 简介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提供一系列实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PLC的使用方法。

2. 实验设备2.1 PLC主机:本实验使用模拟PLC主机。

具体型号为XXX。

2.2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传感器的信号并输入给PLC主机。

具体型号为XXX。

2.3 输出模块:用于控制外部执行机构,如电动阀门、电机等。

具体型号为XXX。

3. 实验一:PLC基本控制原理3.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PLC的基本控制原理,理解PLC工作的流程和信号的输入与输出。

3.2 实验内容:3.2.1 搭建实验电路:将PLC主机、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按照指导书上的电路图连接起来。

3.2.2 编写控制程序: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一个简单的控制程序,使得当一个开关被按下时,某个输出模块输出高电平。

3.2.3 上载程序到PLC主机: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上载到PLC主机中,使其开始运行。

3.2.4 运行实验:按下开关,观察输出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4. 实验二:PLC在自动化流水线中的应用4.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PLC在自动化流水线中的应用,学会使用PLC进行自动化生产控制。

4.2 实验内容:4.2.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指导书上的电路图,搭建一个模拟的自动化流水线系统,包括传送带、气缸等。

4.2.2 编写控制程序: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一个控制程序,使得流水线能够按照一定的节奏,自动将产品输送到下一个工位。

4.2.3 上载程序到PLC主机:将编写好的控制程序上载到PLC主机中,使其开始运行。

4.2.4 运行实验:观察流水线系统是否按照预期工作,产品是否能够顺利地传送到下一个工位。

5. 实验三:PLC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5.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PLC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学会使用PLC进行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PLC)简介一、可编程控制器的由来可编程控制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适应品种、小批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PLC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共同构成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过去复杂的继点-接触器控制系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为了解决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保证现代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从而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需要设计出一种工作更可靠、维修更方便、更能适应工艺条件要求经常变动的控制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出现的。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PLC是应用领域广泛、发展十分迅速的工业自动化装置,在工厂自动化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PLC能够代替传统继电-接触器实现逻辑控制,其主要功能如下:1、控制功能(1)逻辑控制功能PLC设有与、或、非等逻辑指令,能够描述继电-接触器点的串联、并联、混联等各种连接,代替继电-接触器进行组合逻辑与顺序逻辑控制。

(2)定时控制功能PLC设置了定时指令并为用户提供了若干定时器,用户可以在编程时对定时时间进行设定,使用简单。

(3)计数控制功能PLC设置了计数指令并为用户提供了若干个计数器,用户可以在编程时对计数制进行设定,操作方便。

计数功能是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所不能实现的。

2、数据处理功能PLC还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并进行运算指令,能对两个数据进行并行传送和逻辑运算,能够进行数据检索、比较、数制转换等操作。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编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3、运算功能强大4、通用性强,使用方便5、模块化组合,灵活方便6、体积小,能耗低四、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随着PLC开发成本的不断降低,功能日益增强,PLC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目前,PLC在冶金、能源、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PLC 的特点,可以将其应用形式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PLC实验指导书(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

PLC实验指导书(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

实验四装配流水线的模拟控制一、实验目的了解顺控功能指令和移位寄存器指令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编程方法。

二、选用组件1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MRDT20、MRDT22三、实验原理使用移位寄存器指令(SFTR、SFTL),可以大大简化程序设计。

移位寄存器指令的功能如下:若在输入端输入一连串脉冲信号,在移位脉冲作用下,脉冲信号依次移到移位寄存器的各个继电器中,并将这些继电器的状态输出。

其中,每个继电器可在不同的时间内得到由输入端输入的一连串脉冲信号。

四、控制要求在本实验中,传送带共有十六个工位。

工件从1号位装入,依次经过2号位、3号位 (16)号工位。

在这个过程中,工件需分别在A(操作1)、B(操作2)、C(操作3)三个工位完成三种装配操作,经最后一个工位后送入仓库。

注:其它工位均用于传送工件。

该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下:D(LED1-4)→A(操作1)→E(LED5-8)→B(操作2)→F(LED9-12)→C(操作3)→G(LED13-16)→H(进入仓库)→循环工作要求使用状态转移图和顺控功能指令完成控制程序,整个程序可以考虑由三个模块组成:1.初始状态程序(梯形图)2. 装配流水线模拟控制主体程序(状态转移图)3.循环控制(梯形图)五、装配流水线模拟控制的面板图图1为实验模块面板图。

图1 实验模块面板图图中的A~H表示动作输出(用LED发光二极管模拟)。

另外有三个控制信号:启动(开关)、复位(按钮)和移位(按钮),系统在启动后,每按动一次移位钮,在不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具体参见第四部分的“具体工作流程”。

六、接线列表。

PLC实验指导书

PLC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原理。

2、 掌握自锁、电气互锁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 熟练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气主电路、控制回路。

二、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生产机械或电器设备等改变运动方向,这就要求电动机能实现正、反转。

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来说,可通过两个接触器来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以改变定子旋转磁场旋转方向达到实现电机正、反转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GDDS —2C 智能型电工电子系统实验装置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内容:根据图示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图,在实验装置上搭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通电检验控制功能。

FRKM1FUL 1L 2L 3QKKM2实验步骤:1、 掌握GDDS —2C 智能型电工电子系统实验装置中有关电动机控制部分的使用方法。

2、 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

3、 检查无误后通电检验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功能。

五、预习要求:1、认真复习相关教科书的内容。

2、认真研究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方法与步骤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确定实验步骤。

4、各实验小组应预先对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等进行讨论,统一意见。

分配好小组人员的工作,轮流布置和检查线路。

六、思考问题:1、如需频繁改变电动机运转方向,你如何优化控制线路?并作出电路图。

2、如果不需要经过停止按钮的操作能直接实现正反转控制,如何改变控制电路?3、自锁、电气互锁如何实现?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实验二 电动机的Y —△起动一·实验目的:4、 通过实验验证三相笼型电动机的Y —△减压起动控制原理。

5、 掌握自锁、电气互锁的概念及时间继电器的应用。

3、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Y —△减压起动电气主电路、控制回路。

二·实验原理:三相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简单、经济、操作方便。

但对于容量较大的电动机来说由于起动电流大,会引起较大的电网压降,所以必须采用减压起动方法,以限制起动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类别:课程内实验实验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自动化适用课程:《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与PLC》实验用PLC机型:欧姆龙CPM1A和CPM2A开课院、系及教研室: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及电气工程教研室PLC硬件的连接和软件的使用1.PLC实验系统硬件的组成和线路的连接整个实验系统由PLC系统和实验区组成。

PLC系统包括OMRON型PLC主机CPM1A一台、适配器CPM1-CIFO1一个、串口线一根(包括9芯针、孔接头各一个);或CPM2A一台,串口线一根。

实验区包括开关量输入区、混料实验区、交通灯实验区、电机控制实验区和电梯(直线)实验区等,每个实验区有不同的输入按键、指示灯和相应的插孔。

另外,实验面板上面有24V电源插孔,24V和GND;还有一排输入端子排DIGITAL INPUT00~23、输入的公共端子1M、2M、3M、4M接24V;输出端子排DIGITAL OUTPUT 00~15,其公共端子1L、1L接GND;另有插接线若干。

开关量信号单元介绍:输入信号分为不带自锁按键和带自锁按键,各有8个,共16个,按键按下时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由公共端决定,不带自锁按钮的公共端是COMS1,带自锁按键的公共端是COMS2,按键的公共端子COMS1、COMS2接GND。

输出信号是2组输出指示灯和一个蜂鸣器声音信号,其中一组指示灯的信号是低电平点亮,标示为LED1-LED4,另一组指示灯的信号是高电平点亮,标示为LED5-LED8。

声音信号的接口标示为BEEP,接通低电平信号时蜂鸣器响。

具体线路的连接如下:(1)电源开关下的两根线为220V电源线,与PLC主机的L1和L2相连。

(2)PLC输入端的0CH(0通道)00~11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INPUT00~11相连,1CH(1通道)00~05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INPUT12~17相连。

(3)PLC输出端的10CH(输出0通道)00~07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OUTPUT00~07相连,11CH(1通道)00~03端子分别与实验面板上端子排的OUTPUT10~13相连。

(4)需要联机调试或下载程序时将适配器与PLC主机相连接,用串口线将适配器与电脑的任意一串口相连接。

2.PLC编程软件的简要介绍在工程工作区内,用户可以实现对以下项目的查看与操作:符号:可编程控制器所使用的所有全局和本地符号。

I/O表: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所有机架和主框的输入输出。

设定:所有有关可编程控制器的设置。

内存:内存的数据值。

扩展指令:扩展指令的赋值。

梯形图界面切换到助记符界面输出窗口中包括:编译:显示程序编译时的错误和警告。

寻找:显示查找操作的结果。

传输:显示与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传输过程。

观察窗口用来在线显示给定地址中的数据值,是程序调试时的好帮手。

实用中用户一般应该先在离线状态下产生程序,编译无误后再切换到在线状态。

梯形图程序输入时主要利用相应的工具按钮或"插入"菜单中的相应项选择放置各器件,除了常用的线圈和接点外,其他指令要使用"新PLC指令"按钮来实现,各器件间用"新水平线"和"新垂直线"根据其逻辑关系来连接。

实验步骤:1.新建一工程,设置PLC型号:在工具菜单下选择选项,再选择PLC标签,PLC类型若是CPM1A就选择CPM1A,CPU类型选择CPU30;若是CPM2A就选择CPM2*,其他不变。

2.编写源程序。

3.编译源程序,检查语法错误:在程序菜单下点击编译。

4.连接PLC和PC:在PLC菜单下点击在线工作。

5.下载程序:在PLC菜单下选择传送-到PLC.6.运行程序:在PLC菜单下选择操作模式-运行。

3.熟练使用PLC梯形图和逻辑语句表编程软件任意编写一程序,能够熟练的进行编辑、保存、调入,能够在梯形图和逻辑语句表两者间进行切换,最后将程序下载到PLC中并运行,检查实验结果,要求能够对较熟练掌握PLC软件的使用。

4.实验报告要求:进入实验室之前要有预习报告,包括每个实验的目的,控制要求,具体的PLC梯形图或指令表。

实验过程中对写入的程序及其结果进行记载,分析PLC输入输出工作的原理,能够结合实验上的接线画出PLC的实际输入、输出电路(按键和指示灯的回路),实验完成后要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并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编程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梯形图指令。

2.熟练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内容:1.用PLC内部的两个定时器产生周期为4秒,占空比为50%的方波,用一个计数器对该方波脉冲进行计数,当计数到10次后,定时器计数满,用其输出控制一指示灯亮。

2.计数器用两种复位方式:上电自动复位或手动按键复位。

3.注意各种元件的命名方法。

4.如果在梯形图中输入计数器不方便的话可以将界面切换到逻辑语句输入界面,通过汇编指令将计数器输入到程序中。

5.注意定时器和计数器都必须设定定时值和计数值,否则程序会出错。

6.最后用辅助继电器来实现自锁。

7.用实验箱上的键盘作为输入,指示灯作为输出。

8.根据上面功能要求编制梯形图。

9.实验报告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载,分析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功能是否实现,写出I/O 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

实验二:数据传输与比较类指令的运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编程软件及编程方法2.掌握一些特殊辅助继电器的运用3.掌握数据处理:比较、传送等常用功能指令的运用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内容1.将S2赋值为10H,然后通过三个按键分别给S1赋值为00H、10H、20H,再来比较S1与S2的大小,根据比较的结果来输出给LED指示灯,要求如下:S1<S2,指示灯1亮;S1<=S2,指示灯2亮;S1=S2,指示灯3亮;S1>S2,指示灯4亮;S1>=S2,指示灯5亮;S1=S2,指示灯6亮。

2.按下不同的按键,则给S1赋不同的值,S2赋值为10H,这都需要用到传送指令;另外比较两数的大小,需要用到比较指令,比较的结果可以通过特殊的辅助继电器的状态来得到,并用了控制输出。

3.实验报告要求:写出I/O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中发生的问题、错误、故障和解决方法。

实验三: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一、实验目的:1.巩固所学的PLC知识,进一步掌握梯形图知识。

2.利用所学PLC知识进行简单编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了解PLC控制的特点。

二、实验学时:3学时三、实验内容:1.PLC实验箱上有专门的交通灯控制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按启动按钮后,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南北车辆可以通行;10秒钟后,南北绿灯闪烁,东西红灯亮,南北车辆通行警告;2秒钟后,南北黄灯亮,东西红灯亮,南北车辆禁止通行;2秒钟后,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东西车辆可以通行8秒钟后,东西绿灯闪烁,南北红灯亮,东西车辆通行警告;2秒钟后,东西黄灯亮,南北红灯亮,东西车辆禁止通行2秒钟后,东西红灯亮,南北绿灯亮;南北车辆可以通行;周而复始,重复执行,直到按下停止按钮,所有指示灯都熄灭。

2.根据控制要求,先画出各个灯亮灭的时序图。

3.根据时序图编制梯形图程序。

4.将梯形图程序下载到PLC中,根据程序要求,连接各个输出继电器到各个灯的控制端。

5.实验报告要求:写出I/O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启动以后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载,分析时序图,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四:传输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PLC编程原理及方法。

2.掌握传输控制的技巧。

3.了解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内容:1.实验箱上有专门的传输实验区,使用PLC数字量输入、输出来控制传送带启、停。

其中,YSS1、YSS2、YSS3分别代表三个工位2.编程要求:按启动键后,给出YS1信号,检测各工位,工位1时,停1秒,传送带1启动;工位2时,停2秒,传送带2启动;工位3时,停3秒,传送带3启动,然后再到工位1,依次循环。

3.实验报告要求:写出I/O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错误、故障和解决方法。

实验五:混料罐液位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PLC编程原理及方法。

2.掌握液位控制的技巧。

3.了解传感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内容:1.实验箱上有专门的混料实验区,使用PLC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混料罐液位。

2.编程要求:进入PLC程序,先开进料泵1,低液位报警时,出料泵关,进料泵1开;中液位报警时,进料泵1关,进料泵2开;高液位报警时,进料泵2关,混料泵开;3秒后,关混料泵,出料泵开。

3.输入、输出量:三个输入量分别接高液位报警HLS1、中液位报警HLS2、低液位报警HLS3;四个输出量为HL1表示进料泵1、HL2表示进料泵2、HL3表示出料泵、HL4表示混料泵。

4.实验报告要求:写出I/O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错误、故障和解决方法。

实验六:电机正、反转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编程软件及编程方法。

2.掌握用PLC代替继电器接触器来控制电机的方法。

二、实验学时:3学时三、实验内容:1.利用仿真实验区上的转盘来模拟电机的转动,要能控制电机的启动、停车,正转和反转并且带有互锁功能。

2.编程要求:根据电气控制部分的电路图用PLC的梯形图来进行替代并加以实现,电机启、停控制端为DJTD,电机正反转控制端为DJZF。

具体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后,转盘先顺时针转动3圈,再逆时针转动2圈停止。

3.实验报告要求:写出I/O分配表、梯形图程序、语句表清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中发现的问题、错误、故障和解决方法。

实验七:电梯控制一、实验目的:1.利用PLC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

2.掌握电梯控制的技巧。

二、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内容:1.使用PLC数字量输入、输出控制电梯的升降,电梯门的开关。

2.输入输出需要用到以下量:输入量17个:电梯实验启动信号S1、传感器输出CG4(第四层到达信号)、传感器输出CG3(第三层到达信号)、传感器输出CG2(第二层到达信号)、传感器输出CG1(第一层到达信号)、第四层请求下信号S4、第三层请求上信号S6、第三层请求下信号S6、第二层请求上信号S8、第二层请求下信号S7、第一层请求上信号S9、到第四层信号S10、到第三层信号S11、到第二层信号S12、到第一层信号S13、开门信号S3、关门信号S2。

输出量14个:上升信号DX1、下降信号DX2、第四层请求下指示灯QQ1、第三层请求上指示灯QQ3、第三层请求下指示灯QQ2、第二层请求上指示灯QQ5、第二层请求下指示灯QQ4、第一层请求上指示灯QQ6、电梯开门指示灯KM、电梯关门指示灯QT、第一层驱动信号DD1、第二层驱动信号DD2、第三层驱动信号DD3、第四层驱动信号DD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