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

合集下载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处于模糊的阶段,其实教育孩子,应该让他们在合适的年龄做适合的事,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对孩子包办太多。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都没有好处。

下面,一起看看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

一、2-3岁尝试倒果汁或牛奶家长想要孩子可以自己倒果汁,首先需要等孩子有足够的腕部力量才行,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手的动作,不能将水倒在外面,家长可以把饮料先倒在塑料小凉杯中,这样孩子们倒起来会更容易。

二、3岁开始用手指蘸颜料画画三岁左右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已经处于“自由创作”阶段了,另外也不会出现把颜料吃进嘴里的危险,但是还是需要给宝宝一些无毒无害的颜料才安全。

三、3岁尝试自己穿衣服虽然让3岁的孩子自己系扣子是有些难,但是可以让孩子尝试穿脱有松紧口的裤子或是T恤就不是什么难事。

四、3岁从婴儿床改睡儿童床太早太晚让孩子换床都是不好,当孩子在婴儿床里习惯后,醒了还可以再睡着,但如果换成睡儿童床,可能会醒了睡不着。

五、4岁开始上游泳课孩子4岁左右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锻炼了肌肉力量与控制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开始最基础的游泳训练了。

六、5岁开始学习乐器大家知道,小宝宝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敲响小鼓了,但是要想学习乐器,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才行,这样才能懂得简单的乐谱。

七、5岁做运动当孩子上幼儿园后,就知道遵守规则与裁判,有了这种意识后,他们就可以进行一些团体运动,懂得合作了。

随着协调能力与注意力的发展,会让孩子们玩得更好,更开心。

八、5-6岁学会自己穿鞋孩子这个年龄段,手的控制能力会比较好,可以按顺序完成一些事情。

九、6岁尝试自己洗澡六岁左右的孩子平衡能力会很强,站着淋浴也不会跌倒,但是家长不能让孩子一个人留在浴室里,因为孩子们可能不知道怎么调节冷热开关,需要家长帮助他调节水的温度。

十、6岁开始接听电话虽然孩子从懂得说话时就尝试过接电话了,但是家长需要锻炼孩子接电话时注意懂得有礼貌。

十一、6-8岁尝式独自在朋友或亲戚家过夜孩子上了小学后,社会交往能力会变强,不但可以很好的与同学相处,而且与别人交流时也会更加自信,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在假期的时候尝试去同学或亲戚家过夜。

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

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

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人生,既漫长又短暂,而美好的青春更是短之又短。

人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做正确的事情。

不能太早,也不要太迟,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面对有些事情时,要懂得取舍,才能把握和拥有的更多,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少点遗憾。

我们总以为,所有的事都来得及,后面的果子会更加甘甜,我们也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可以控制住事态的发展,可以提前收获,殊不知,提前摘的瓜一般不熟,晚摘的瓜大部分都烂在了地里。

人生不能恢复出厂状态重新再来,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找回来,只能带着遗憾继续前行。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你行走在沙漠看见绿洲,即使不渴也一定要把水壶装满,因为下一个绿洲还不知能否找得到,一定要把握好身边的人和事,好不好,试过才知道。

我们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而有的人会想,那我就提前去做,机会更多,殊不知,提前背太多的水壶进入沙漠,只会大量消耗体力,能不能走到下一个绿洲都是个问题,懂得取舍才能得到更多。

现在的年轻人总抱怨工作压力大,没有经济基础,羡慕中年人不需要从事纷繁复杂的工作,有房有车,却不曾想过,20多岁的年纪,不正是工作累,积累经验和资本的年纪吗?在该读书的年纪不读书,总希望工作之后学习也来得及,等工作了才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该拼命工作的年纪得过且过,人到中年开始抱怨没有提升机会,没有涨薪资格,这是典型缺少了年轻时期的积累;在该生育的年龄不生育,等成了高龄产妇才发现怀孕生孩子已经变得风险如此之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该陪伴父母的时候,借口工作忙,没时间,结果——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无尽的遗憾。

世界公平吗?不公平,永远也不会公平。

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吗?大部分时间也不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获寥寥才是常态,但是付出总会有收获,不能收获粮食,最起码可以收获烧火料,但是不付出呢,啥也没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说“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的句子

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的句子

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的句子
1. 10岁: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应该开始学会独立洗漱,穿衣,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16岁:16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孩子们应该开始学习驾驶汽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3. 18岁:成年之后,人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4. 20岁:在20岁的时候,应该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25岁:25岁是一个适合开始规划未来的时候,可以考虑买房,结婚,生子等重要决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

6. 30岁:在30岁的时候,应该开始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规划自己的投资,理财计划,为将来的退休做准备。

7. 35岁:35岁是一个适合关注家庭和事业平衡的时候,要学会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不要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8. 40岁:在40岁的时候,应该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体检,注意饮食,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9. 50岁:50岁是一个适合开始规划退休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如何
安排退休金,如何享受退休生活,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实而幸福。

10. 60岁:在60岁的时候,应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多和家人朋友相处,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身心健康,享受晚年生活。

人应该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作文

人应该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作文

人应该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作文
标题:做与年龄相符的事,彰显生命每个阶段的精彩
人生的旅途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每一个年龄段都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

正所谓“人生阶段各不同,岁月有序莫相违”,我们应当在每个阶段去做符合自己年龄的事情,让生命的每一刻都焕发应有的光彩。

小时候,我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童话王国,应该尽情享受童年的纯真和快乐,去游戏、去探索、去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为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时,我们应该做的事就是无忧无虑地成长,以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纯真的心灵感受生活。

青少年时期,我们开始步入知识的海洋,理应把握青春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提升自我,挑战未知。

这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业,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积累能量。

到了成年,我们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需要拼搏事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

这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坚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懂得关爱他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步入老年,我们收获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更应珍视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和淡然,发挥余热,传承智慧,享受天伦之乐。

此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颐养天年,分享经验,传承美德,为后辈提供生活的启示和精神的支持。

总的来说,人应该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这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角色的合理承担。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使命,只有做好当下,才能使生命的链条更加完整,让人生的画卷更加丰富多彩。

在合适的时间去做合适的事情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人的一生说长很

在合适的时间去做合适的事情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人的一生说长很

在合适的时间去做合适的事情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人的一生说长很短暂,说短也比较漫长,但要活得有意义,必须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去完成应该完成的基本的人生目标。

例如,幼儿时,只能接受父母的抚育,慢慢成长壮大,学龄时,进入学校,去完成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学业,工作时,就是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和上级领导交付的工作任务,做一个对社会、对公司有用的人,也为家庭带来力所能及的收入,退休后,就是可以享受社会给予的养老福利,安度幸福的晚年。

然而,对于一件原本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人生不合适的时间段去做,要么完成那件事情,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甚至经过努力,最终仍难以完成。

例如,学龄时就应该完成的学业,如果某人由于家庭经济贫穷或者学习不努力等其他原因,而难以完成,并推迟至他工作时才进行,或许那时候经济条件已经足够支持他去完成未竟的学业,但是,他的生活比起学龄时将更加忙碌,或许是工作业务繁忙,或许是恋爱交友等等,使得他难以象学龄时能够从容不迫,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业之中,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或者是学习效率下降,或者是学习成绩下滑,如果那个人的未竟学业推迟至他的退休年龄段去进行,那么虽然经济已经不再是障碍,但他的体力、精力、记忆力等方面已经对学业的完成构成障碍,难以完成学业。

农活也需要根据农历24节气适时进行,伴随春夏秋冬4季度周期性变化,农历24节气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并对相应的农活也提出了适时进行的要求。

例如立春时节,表示春天降临大地,一切有创造性活动即将展开;雨水节气,是农作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时大地解冻,雨水充沛,是农作全面展开的季节;惊蛰节气,游蛰在雨水之后,随春雷鸣动起来,春雷惊醒了冬眠垫伏的虫类,提醒农民适时种植,注意虫害;清明时节是一个祭祖扫墓的日子,代表我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慎终追远的精神;谷雨节气乃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气候非常清爽,田里的农作物欣欣向荣,有充沛的雨水量,正好切合谷物成长的需要;立夏节气,春天播种的植物都已长大;小满节气,指田里的稻子和小麦虽后未全熟,却已经盈满了,农作物距收成尚有一段时日,未来还有可能遭受干旱、虫害、雷雨的灾害,农民要注意抵御灾害;芒种节气是谷物生芒结种的季节而称之,农民更要注意对庄家的维护;霜降节气形容深秋时天寒地冻、露结为霜的情景,农民要注意避免庄家遭遇霜冻,不过一般收成已接近尾声,农民脸上总是绽着笑容,辛劳了3个季度,看着谷物入仓,成为他们最大的满足,等等。

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议论文

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议论文

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议论文人们常说,到了适当的年纪就去做该做的事,一旦错过了,也许就是一生的遗憾,而我正是如此。

在我的人生字典里,脚踏实地也许是最常用到的词语。

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肯努力,肯一步一步去迈开步伐,终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属于自己的。

但在如今这个社会里,貌似很多时候脚踏实地往往会让你一败涂地,所以,在适当的年纪里,还是要多闯一闯,以自己的梦想为目标,练就鸟儿坚实的翅膀,当机会来临,不要犹豫不决,展翅高飞,抢占先机,才能让你的脚踏实地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使我懊悔一生,适当的年纪要学会转换思维,要明白此路不通彼路通的道理,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时,忽然跌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

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往上爬了。

有人会为蚂蚁的坚持不懈喝彩,这种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这只可怜的蚂蚁只需改变一下自己向上爬的方位,便会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处处顺心。

善于变通,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

做人会不会变通,将决定你的一生成败。

适当的年纪不要以为你的未来还有很多时间,荒废如此,要学会认真对待,珍惜眼前,要记得:认真的人们是真实的,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这辈子是我最失望的,今后一定改正。

适宜的年纪做适宜的事 8件事小孩不能做太早

适宜的年纪做适宜的事 8件事小孩不能做太早

适宜的年纪做适宜的事8件事小孩不能做太早许多家长都期望儿女能成龙、成凤。

他们在哺育小孩的进程中不断“加速”,总想及早激起宝宝潜力,完结一些超越同龄人的事。

其实,培育小孩的才能,有必要考究“在适宜的年纪做适宜的事”。

假设违背了成长规那么,不但会加重小孩的担负,乃至会阻碍他们的健康。

1岁学走路。

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隼介绍,太早要求小孩行走,由于其下肢负严峻,腰背部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躯体分量,会阻碍下肢骨骼发育,乃至致使儿童时期的“O形腿”。

一路,婴儿避世后视力发育不健全,多是“近视眼”。

过早学走路,小孩会由于看不清远处景象,而尽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如此简单组成视疲惫危害,久而久之或许阻碍视力。

2岁画直线。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王菁通知记者,两三岁宝宝画画,是肌肉操纵力、手眼和谐才能、想象力和制造性的归纳开展。

25到30个月时,应该能自己画垂直线、水平线。

到3岁时,宝宝应能仿照画圆、十字形。

需求着重的是,宝宝开端握笔,在一张白纸上乱戳,已是质的腾跃。

爸爸妈妈应该保护其爱好,不要过早提太多要求。

不然,灵敏的宝宝会因此拒绝涂画。

两三岁学外语。

学习外语的时刻,过早或过晚,作用都会明显下降。

研讨标明,两三岁儿童的舌头肌肉没有熟练定型,是言语开展的重要时期,在语音区分、语音仿照、辞汇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更有利于其说出地道标准的外语。

学习时要遵从言语的规那么,第一是增强听力和表达,随后是读写。

另外,对待儿童的言语过错要宽恕和有耐性。

只需不阻碍正常的教育、外交,就不要当即加以纠正。

幼儿的注意力超级时刻短,学习外语有必要用游戏的方式,不断搬运其注意力。

死记硬背只会添加其心理压力和背叛心。

4岁能看电脑。

电脑的电磁辐射会阻碍幼儿脑细胞发育,长时刻凝望电脑屏幕,对幼儿的眼睛也超级晦气。

一样,4岁宝宝能够少数触摸电脑。

如用电脑看相片、录影带,或运用一些幼儿“教育游戏”软件。

在每个年龄段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浪费时间名句

在每个年龄段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浪费时间名句

在每个年龄段做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浪费时间
名句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6、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立不动。

——席勒
7、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

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8、人生有一道困难,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即是一寸生命。

9、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气力。

——郭沫
10、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布封
11、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1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轻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高尔基
13、时间就是生命,无故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实在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
然后收到了中国电信发来的短信,大致是说:您的流量包月已用完并超额,您的短信包还太剩余,只使用了20多条,您的通话包月还剩560分钟。

不禁感慨了下:真浪费。

但是却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得赶紧用完。

开始很坦然的接受自己这个浪费。

然后想到了大学的时候很多时光。

那时候对于每分钟1毛2的话费绝对很计较。

对于使用15块还是10块的短信包套餐,会纠结许久。

为了改个5块钱的套餐能在营业厅排队2个小时。

对于中国移动推出的“情侣号”能5块钱打300分钟绝对想每个月都换个对方号绑定。

对于怎么省话费进行了无数的对比和研究。

想给对面楼上的女同学打个电话的时候,也得考虑要不要过了22点钟好进入夜间时间可以便宜点。

那时候的话费要是逼近100元,绝对是充满了愧疚之心,然后到营业厅打印出通话单,拉着长长的纸条,感慨下这个月打了这么多电话。

那时候充话费都是10块20块的充,还要跑到小卖部找“空中充值”,还是在收到“你的余额不足10元”的时候去。

那时候多么盼望不用为话费而犯愁,多么希望有个免费的电话打个够,或者有无限多的钱冲话费。

时光冉冉,毕业多年。

在这个城市为未来打拼的时候,蓦然发现很多和当年并不一样了。

充话费不再10块20块的充,而是每当看到欠费短信的时候,会直接从支付宝充入三五百,免得麻烦总充。

然后话费经常徘徊在200左右也不觉得有什么。

突然对比了下现在和以往的生活,不禁发现实现了大学时候的一个梦想:打电话不用纠结话费。

是的,现在有事就会直接拨给谁,从来不去想话费多少,通话多久。

不会再去计算和这个人通话花了多少钱,不会再去纠结这个短信要怎么写可以1条完成而不必2条。

虽然电话
不是免费的,但已不会再被其所限制,而是完全实现了通话自由。

微信、QQ语音的发达,也直接导致了这些套餐用不完,用来闲聊的时间和人也越来越少。

但是我发现我的快乐并不比那时候多,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曾经特别想要的东西已经得到了。

我的痛苦换成了:
要买个华为大屏手机还是ipad mini+旧手机;要在四环内租个小但是方便的房子还是到五环外租个大房子;要赶紧攒钱买房娶媳妇还是应该自由的过好青春。

我所有的纠结又归为一个原因:太穷。

钱不够才让你如此纠结。

于是我想努力挣钱,实现这个梦。

我去请教那些买了房的人,他们的痛苦却也不亚于我:孩子应该去交借读费去私立小学还是少交点去公立,现在的比亚迪应该换成宝马还是留着钱给孩子将来用。

他们也十分努力的想挣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缺钱。

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拿着我消费不起的爱疯5s,开着“别摸我”的车,住在北京四环里是一件幸福。

就像我没有意识到打电话不再纠结话费,有微信可以免费短信而感到幸福一样。

我想我也会走向他们的路。

然后为更高的目标奋斗。

然后就觉得好可怕。

网上流行了一段乔布斯的遗言自述,我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我觉得很好:
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裁,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的典范。

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东西组成。

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地回忆起我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有没有?
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

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己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的乔布斯,和手机话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不去考虑的我是一样的。

或许我再努力奋斗20年,财富与我也会成为一种习惯。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为什么用不完这500多分钟的电话的时候,我归结了两个原因:1,不想打,觉得没意思。

2,找不到人打,不知道打给谁再去扯淡。

情境变了,曾经拥有的再拥有的时候已经体验不到幸福。

小时候我多么渴望拥有几毛钱去买下那块糖,长大后我有了无数倍的几毛钱,却不再需要那块糖,也无法再爱那块糖。

中学的时候,我很想像后排的姑娘表白,却被班主任无数次语重心长:等你到了大学,什么姑娘都有。

我大学后,却找不到“黑板上的数学题你舍得解开吗?”和“同桌的你”的感觉。

正如我现在觉得:赚到了钱,有了名利,稳定工作,买了车房,才会被人看得起,才能获得踏实,安心,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这些不过又是我的幻想:等我40岁的时候有了这一切后,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一定能在40岁的时候得到,但是,我可能再也不会想去约姑娘去天台看星星,再也不想学这学那,再也不想冲动换工作,辞职,炒老板。

再也不想坐3个小时的公交车去门头沟,再也不想对着大海大喊:你好吗?傻B。

再也不会做很多事情。

然后我又开始幻想:等我退休的时候,我就……然后在我老了的时候,我就想:假如我再年轻40岁,我就可以……
我们所处的每个情境,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和短板。

我们小的时候,有童心但没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有激情但没钱,我们毕业后有想法但没钱,我们有钱的时候蓦然发现:什么都没了。

人上了年纪,就什么都不想干了。

然后在垂暮之年遗憾:为什么我在没钱的时候不去做这些事。

为什么要让安全感阻碍了我想去做的事。

我觉得情境比钱和名利都重要,比安全感也重要。

情境就是我们当下时间所处的环境,包括我们的年纪、心态、朋友、资源。

这些才是限制一个人快乐的因素,钱和名利都不是。

然而我们总是盯着这一点没有的东西,在拼命消耗已有的东西。

这感觉像是:花了五千兵甲攻下了一个山头,突然发现他妈的,什么都没有,只是看起来很高。

当然,现在即使再匮乏,我还是很渴望打电话可以省话费。

这就是安全感。

我们总幻想着有了后才可以做一些事情。

但是有了后却不能体验到幸福,还要渴望有更多。

《为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等到舟足粮足再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你在该做的年纪都没做。

当你都有了的时候却发现:迈不动腿了,不想了。

终究不如“一瓶一钵”的过得快乐。

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只是乱七八糟的想到了一些东西。

我还发现: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能就是没有比有更容易快乐。

所谓知足常乐,就是利用你有的东西去做你这个年纪该做的事,还能想做的事。

而不是等着所有资源都具备了才去做。

如果我回到大学,我想我会:每个月多问老爸要200生活费,如果他不理解我就自己去借200块,让我快乐的给所有想打电话的女孩都打个遍。

那时候会担心给老爸负担,后来才知道:200块每月对老爸的负担远远小于我可能快乐,我现在所能赚到的200块也远远不及那时候的快乐。

因为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200块买回来。

现实是,不可能。

所以我不想再10年后,拿着2w块跟自己说:如果有可能,我愿重回青春做那些没来得及做的事。

“够用的财富”就是有地方住,有饭吃就可以了。

不必攀比,因为他们有的,你也会有,虽然不及他们多。

但是他们失去的,却是你现在唾手可得的。

那何必不比比现在拥有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