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北京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应用光学-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

应用光学-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
物空间与像空间可能重合
49
实物成实像 虚物成实像
实物成虚像
虚物成虚像
50
完善成像的条件
1.完善像的定义:每一个物点对应于唯一的一个像 点,该像点称为完善像点,物体上每个点经过光 学系统后所成完善像点的集合就是该物经过关学 系统后的完善像
2.完善成像的条件: ①入射波面为球面波时,出射波面也为球面波 ∵球面波对应同心光束(会聚或发散) ∴ ②入射光束为同心光束时,出射光束亦为同心 光束
34
5. 费马原理(P8)
• 几何光学的三个基本定律,说明了光从一点传
播到另一点的传播规律,而费马原理则从光程 的角度阐述光的传播规律
• 费马原理,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定律,也
不是从数学上导出的定理,而是一个最基本的 假设。
• 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中光传播的理论基础。很
多定律和对事物总图像的描述,均可由其得到 正确的结果,但不是一种计算工具。
35
• 费马原理:光是沿着光程为极值(极大、极小或常量)的
路径传播的。(1679年)
• 可推导光基本定律 • 费马原理规定了光线传播的唯一可实现的路径,不论光线
正向传播还是逆向传播,必沿同一路径。因而借助于费马 原理可说明光的可逆性原理的正确性
• 对于光程取极大或常量的情况
旋转椭球凹面 反射镜
36
48
二 成像概念
物点:物光束的交点 像点:像光束的交点 成像:物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变为另一个同
心光束 实物、实像点: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虚物、虚像点:由光线的延长线构成的物像点 共轭:物经光学系统后与像的对应关系(A、A′对称性) 物空间:物所在的空间(包括虚物) 像空间:物所在的空间(包括虚像)

光学系统设计a-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光学系统设计a-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光学系统设计A》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光学系统设计A学分:3 学时:48 (其中实验学时:24)先修课程:应用光学一、目的与任务光学系统设计A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光电仪器设计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学习光学设计的像差理论和像差校正方法,掌握国际上流行的光学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①学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方法和像差理论知识,掌握采用各种像质评价方法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②学习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和程序,并掌握国内最为流行的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使用方法;③掌握各类典型光学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部分(24学时)第一章光学系统像质评价(4学时)§1-1 概述§1-2 共轴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光学特性参数§1-3 用几何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1-4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1-5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第二章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和程序(4学时)§2-1 概述§2-2 光学自动设计中的最优化方法§2-3 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2-4 怎样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程序进行光学设计§2-5 适应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2-6 怎样使用适应法程序进行光学设计§2-7 Zemax软件的使用第三章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理论(4学时)§3-1 概述§3-2 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方程式§3-3 薄透镜组像差的普遍性质§3-4 像差特性参数P,W,C的规化§3-5 单透镜的P∞,W∞,C和结构参数的关系§3-6 双胶合透镜组结构参数的求解§3-7 平行玻璃板的初级像差公式§3-8 单透镜像差性质的讨论§3-9 光学系统消场曲的条件——Petzval条件第四章望远物镜设计(4学时)§4-1 望远物镜设计的特点§4-2 用初级像差求解双胶合望远物镜的结构参数§4-3 用Zemax软件设计双胶合望远物镜§4-4 高级像差§4-5 二级光谱色差§4-6 用Zemax软件设计其它望远物镜§4-7 望远物镜像差的公差第五章显微物镜设计(3学时)§5-1 显微物镜设计的特点§5-2 显微物镜的类型§5-3 低倍消色差显微物镜设计§5-4 中倍消色差显微物镜设计§5-5 显微物镜像差的公差第六章目镜设计(3学时)§6-1 目镜设计的特点§6-2 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6-3 冉斯登、惠更斯和凯涅尔目镜设计§6-4 对称式目镜和无畸变目镜设计§6-5 广角目镜设计§6-6 目视光学系统像差的公差第七章照相物镜设计(2学时)§7-1 照相物镜的光学系统和结构型式§7-2 照相物镜设计的特点§7-3 用Zemax软件设计双高斯物镜§7-4 照相物镜像差的公差实验上机教学部分 (24学时)(1)ZEMAX软件使用(4学时)(2)光学系统像质评价(2学时)(3)光学自动设计程序使用(4学时)(4)望远物镜设计(4学时)(5)显微物镜设计(2学时)(6)目镜设计(2学时)(7)望远镜物镜和目镜合成设计(2学时)(8)照相物镜设计(4学时)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教研组集体复查,严把质量关。

北京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北京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物理光学2003——2004,2007——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大学物理2006——2008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激光原理1999——2001,2005——2008电子电路2003——2005,2007——2008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信号处理导论2003——2008信号与系统1996——2002半导体物理学1999——2008电磁场理论1999——2000,2002——2008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电动力学2003——2004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生物化学1999——2008(注:2007年试卷共11页,缺P5-6页)生物化学(A)2005——2006,2008计算机专业基础(含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2007计算机技术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2003——2006计算机原理(含操作系统)1999——2002程序设计1999——2000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2004——2005 软件理论基础(含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1999——2005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机电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电子技术基础2007——2008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电磁学2005——2008量子力学2005——2008运筹学2001——2008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数学物理方程2002——2006数学物理方法2000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电动力学2003——2004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2003——2008高分子物理2005——2008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2003——2004安全系统工程2003——2005,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爆炸与安全技术2005爆炸及其作用2006爆轰理论2003——2005化学2002——2005传感与测试技术2004——2005算法语言199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传热学2000应用电子技术2004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 电子技术基础2007——2008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机械设计2001——2008机械设计原理2001机械制造工程基础2003——2008机械制造工艺学2002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精密机械设计2003——2008(其中2003年称“精密机械基础”)控制工程基础2003——2008微机原理及应用2004——2005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物理化学2003——2008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2005,2007——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处理2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化学(A)2008高分子物理2005——2008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2003——2004材料科学基础2003——2007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普通化学2008综合化学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电化学原理2003——2006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化工与环境学院自动控制理论1999——2000,2002——2008自动控制理论(非控类)2004过程控制原理2000——2005,2007——2008化工原理2002——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2003——2008电化学原理2003——2006环境微生物学2007——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1999——2008(注:2007年试卷共11页,缺P5-6页)生物化学(A)2005——2006,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细胞生物学2004——2006微生物学2005——2008分子生物学2007——2008有机化学1997——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药理学2007信号处理导论2003——2008信号与系统1996——2002电子电路2003——2005,2007——2008物理光学2003——2004,2007——2008应用光学1999——2008,2010(2010为回忆版)波动光学2002信号理论基础2007——2008计算机专业基础(含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2007计算机技术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2003——2006计算机原理(含操作系统)1999——2002程序设计1999——2000计算机系统结构基础(含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2004——2005 软件理论基础(含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1999——2005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2004——2008理学院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1999——2000,2002——2008大学物理2006——2008数学分析1995,1999——2000,2003——2008高等代数2003——2008电磁学2005——2008量子力学2005——2008电动力学2003——2004普通化学2008综合化学2008无机化学(A)2003——2007无机化学(B)2003——2005,2007——2008分析化学2003——2008分析化学(A)2006物理化学(A)2008物理化学2003——2008有机化学1997——2008理论力学1996——2008(96——98非原版)材料力学1997——1999,2002——2008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2003——2008数学物理方程2002——2006数学物理方法2000电路分析基础1999——2000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模拟与数字电路1999——2000,2002激光原理1999——2001,2005——2008微机控制与应用技术2002——2008爆炸与安全技术2005爆炸及其作用2006电化学原理2003——2006工程力学基础2007——2008流体力学基础2006工程流体力学2005微波技术基础1999——2000晶体管理原理与制造1999——2000管理与经济学院宏微观经济学2008管理学2003——2008(2003,2004名称叫做“管理学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820应用光学1999-08、11、13-14年(11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北京理工大学820应用光学1999-08、11、13-14年(11年回忆版)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汇编

第1页,共3页 一、问答题(共60分,每小题6分)
1.用显微镜观察相距0.0005mm 的两物点,采用划线对准的方式,视放大率至少要多少?
2.什么叫望远镜的视角分辨率和衍射分辨率?已知望远镜的视放大率为30×,出瞳距离为1.5mm ,求该望远镜的视角分辨率和衍射分辨率。

3.什么叫主平面?什么叫节平面?主平面和节平面什么条件下重合?
4.什么叫波像差?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5.已知棱镜展开厚度为d = 50mm ,折射率n = 1.5,求像面的移动距离。

6.一个发光圆盘(可视为朗伯光源),在与法线成30°角方向上的光强为I 。

求出射光通量。

7.什么是光圈数?在5.6、8、11这几个光圈数中,相同曝光时间下,哪个进光量最大?
8.投影仪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9.什么叫场镜?场镜有什么作用?
10.什么叫渐晕?渐晕大小如何表示?
二、叙述及证明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描述如何判断平面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

2.两组透镜组成倒像系统,对无限远物体成像,焦距分别为f 1′和f 2′,中间的两个透镜之间为平行光。

将倒像系统旋转180°,保持物、像位置不变。

证明系统总的视放大率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20 科目名称: 应用光学
★ 答卷须知
试题答案必须书
写在答题纸上,在
试题和草稿纸上
答题无效。

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介绍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算机基础(初试考物理光学者);物理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 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算机基础(初试考应用光学者); 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基础(初试考电子技 术者);应用光学+光电技术+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计

光学工程基础参考文献与习题

光学工程基础参考文献与习题

<<光学工程基础>>参考文献和习题1 光波、光线和成像参考文献:1. Walker Bruce H. Opt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Bellingham, Washington: SPIE,19982. 袁旭沧. 应用光学.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3. Ditteon Richard 着,詹涵菁译. 现代几何光学.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 Smith W J.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 Boston: The McGre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5. 陈熙谋. 光学近代物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钟钖华. 现代光学基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Ghatak A K, Thyagarajan K. Contemporary Optics. New York: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88. 彭旭麟,罗汝梅. 变分法及其应用. 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9. Kidger Michael J. Fundamental Optical Design. Bellingham, Washington: SPIE,200210. Jenkins F, White H. Fundamentals of Optics. New York: The McGreaw-Hill Companies, Inc, 197611. Hecht E. Optics.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87习题:1. 简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

2. 简述成像的基本概念。

3.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在水中呢在钻石中呢4. 画出折射角i '随入射角i 变化的函数曲线,条件是1=n ,n '是下列值:(a) ;(b) ;(c) 。

北理工820应用光学考研真题(1999-2014)

北理工820应用光学考研真题(1999-2014)

������
J
J’
������′
4. 已知主点 ������1、������1′、������2、������2′ 和焦点������1、������1′、������2、������2′,求像������′������′的物 AB。
第 2 页,共 6 页
������1 ������1′
������2 ������2′
3. 一望远系统物镜焦距为 300mm,物方视场角2������ = 8°,从目镜出射的像方视 场角为2������′ = 69.9277°,出瞳直径������′ = 6mm,物镜后方有一靴型屋脊棱镜(玻璃 折射率为 1.5163,棱镜展开厚度为 L = 2.98D)作为倒像系统,棱镜出射面到目 镜的距离为 40mm,求棱镜入射面的口径������棱1为多少?棱镜出射面的口径������棱2为 多少?望远物镜到棱镜入射面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物镜、目镜均按薄透镜计算) (10 分)
五、问答及证明题(共 15 分,每小题 5 分) 1. 证明点光源照明一微小平面时的光照度公式为
������ cos ������ ������ = ������2 其中 I 为发光强度,������为平面法线方向和照明方向的夹角,������为平面与光源之间的 距离。
2. 证明望远系统中用了场镜以后并不影响原有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在望远系 统中使用场镜有什么作用?
第 4 页,共 6 页
3. 画图并推导出理想光学系统物像关系的牛顿公式。
六、计算题 1. 一物镜焦距为 2200m 的平行光管用来测量一焦距为 100mm 的被测系统,在 被测系统的物方焦面上放置一直径为 0.1mm 的小孔,问此小孔经被测系统和平 行光管后,像的直径为多少?现在在平行光管后面加一负透镜,使小孔像放大到 8.8mm,并要求新像点在原像点后 200mm 处,求负透镜的焦距以及与平行光管 物镜之间的距离。(所有系统均按薄透镜系统计算)(10 分)

应用光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用光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用光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应用光学学分:4 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8)先修课程:大学物理一、目的与任务应用光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习几何光学、典型光学仪器原理、光度学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近轴光学、光度学、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学习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光电仪器的初步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部分(56学时)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4学时)1.2.3.4.5.6.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14学时)1.2.3.4.5.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6.7.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8.9.10.11.12.13.14.15.16.17.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7学时)1.2.3.4.5.6.第四章:平面镜棱镜系统(9学时)1.2.3.4.5.6.7.8.第五章: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5学时) 1.2.3.4.5.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第六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10学时) 1.2.3.4.5.6.7.8.9.10.11.12.13.15.第七章: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7学时)1.2.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3.4.5.6.7.8.9.实验教学部分 (8学时)(1)光线成像实验(2学时)(2)目视光学仪器原理实验(2学时)(3)光具座演示几何像差实验(2学时)(4)计算机演示波像差和光学传递函数实验(2学时)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本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教学,采用全英文命题,统一阅卷,教研组集体复查,严把质量关。

成绩评定:考试占90%,平时作业、实验及日常考核质疑等占10%,按百分制给出最终成绩。

四、大纲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适当考虑我校教学改革要求而制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光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
学分:4 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目的与任务
应用光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习几何光学、典型光学仪器原理、光度学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近轴光学、光度学、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学习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光电仪器的初步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56学时)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4学时)
1.光波和光线
2.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3.折射率和光速
4.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5.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
6.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14学时)
1.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2.符号规则
3.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4.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
5.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
6.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
7.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
8.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像
9.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
10.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11.物像空间不变式
12.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关系
13.节平面和节点
14.无限物体理想像高的计算公式
15.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16.理想光学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17.单透镜的主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7学时)
1.人眼的光学特性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5.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
6.双眼观察仪器
第四章:平面镜棱镜系统(9学时)
1.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2.平面镜的成像性质
3.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
4.棱镜和棱镜的展开
5.屋脊面和屋脊棱镜
6.平行玻璃板的成像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
7.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像方向的方法
8.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
第五章: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5学时)
1.光阑及其作用
2.望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3.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
4.场镜的特性及其应用
5.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
第六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10学时)
1.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
2.辐射度学中的基本量
3.人眼的视见函数
4.光度学中的基本量
5.光照度公式和发光强度的余弦定律
6.全扩散表面的光亮度
7.光学系统中光束的光亮度
8.像平面的光照度
9.照相物镜像平面的光照度和光圈数
10.人眼的主观光亮度
11.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的主观光亮度
12.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13.投影仪的作用及其类别
15.投影系统中的光能计算
第七章: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7学时)
1.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2.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球差
3.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
4.几何像点的曲线表示
5.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6.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7.各类光学系统分辨率的表示方法
8.光学传递函数
9.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
实验教学部分 (8学时)
(1)光线成像实验(2学时)
(2)目视光学仪器原理实验(2学时)
(3)光具座演示几何像差实验(2学时)
(4)计算机演示波像差和光学传递函数实验(2学时)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本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教学,采用全英文命题,统一阅卷,教研组集体复查,严把质量关。

成绩评定:考试占90%,平时作业、实验及日常考核质疑等占10%,按百分制给出最终成绩。

四、大纲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应用光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适当考虑我校教学改革要求而制定的。

2.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删节。

3.本大纲适合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各专业。

4.本课程为中英文双语教学。

五、教材、参考书
选用教材:李林,安连生,李全臣,黄一帆. 应用光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李林,黄一帆,王涌天. 应用光学(英文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李林,黄一帆.应用光学概念题解与自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母国光,战元龄.光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胡玉禧,安连生.应用光学[M].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编写教师:李林
责任教授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英文课程介绍
《Applied Optics》
Course Code: ******
Course Name: Applied Optics
Class Hour:64
Credit:4
Course Description
Applied Optics is a fundamental technical course for the specialties of optical engineering, optical measurement, control instruments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urse mainly includes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geometrical optics, typical optical instruments, optical measurement, color measurement, optical fiber systems, laser systems and infrared optics. The knowledge above mentioned is a must for the opto-electronic students’ learning.
The course start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geometrical optics, where the imaging properties of the ideal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 and image for the symmetrical spherical system, the instruments for the human eyes, the mirror and prism systems and selection of image rays in optical systems are described. Then the course discusses the radiometry and photometry, where the calculations of radiometry and photometry for various optical systems are introduced. The last part of the course incorporates the image quality of an optical system, where geometrical aberrations, wavefront aberrations and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are described. And, the theories of telescope, microscope and camera systems are also includ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