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英 美 文 化 阅读译文

1.英美文化之 American Family 美国家庭「请将火鸡与配料递给我。
」这个简单的请求令你想起什么?如果你是美国人,你会想到感恩节。
对美国人而言,火鸡大餐象征感恩节。
感恩节提醒了美国人哪些事情呢?--他们的家人。
感恩节是家人聚集的时间,在这个节日,家人聚在一起对着火鸡以及鸡腹中的调味材料大快朵颐;家人享受一起看游行、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以及同聚的时光。
到底家庭对于美国人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美国家庭被称为「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包含了先生、太太和小孩子,今日美国的一般家庭有二个或三个小孩(或者再加上几只宠物)。
在一些文化里,大家庭住在一起,甚至好几代的人同住。
在美国,只有极少的情况下才会有超过一个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
美国人看重对家人回家时热诚的欢迎。
许多家庭用民主政治般的方式来治理,家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利,公平观念广泛存在于美国的家庭当中;除了敬畏之情外,孩子们也将父母亲当成好朋友,夫妇经常彼此共同分担家务;许多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卧室内享有隐私权;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便有理财的责任,他们可能每个礼拜会有零用钱或是出去打工;父母亲常会给孩子们自己做决定的自由,学龄前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穿什衣服或买什么玩具,青年人则可自由选择职业及结婚的对象。
正如许多其它文化一样,美国的家庭也面对许多问题。
社会的压力正将愈来愈多的美国家庭解体。
现在,超过半数以上的婚姻在美国是以离婚做结束;每四个小孩中就有超过一位是由单亲养育长大的,它的结果是造成了许多人相信美国家庭有麻烦了。
即使如此,还是有盼望。
许多机构正努力巩固家庭。
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相信家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大多数人也认为传统双亲式的家庭对小孩子是最好的。
他们明白近来家庭生活的问题,已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结果。
所以,愈来愈多的人将家庭视为第一优先。
许多妇女辞去工作在家陪孩子。
全家人一起渡假或出去玩,丈夫与妻子一起集中心力使婚姻稳固。
联合国已宣布一九九四年为国际家庭年。
英美文化论文:浅谈英汉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映射关系

浅谈英汉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映射关系在认知语言学中,映射( mapping)一般指人类对不同认知域之间意义的产生、转移和处理的认知能力,它主要指的是概念间的认同关系( identical rela-tion)和对应关系( corresponding relation) ,或称匹配关系( matching relation) .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映射是各种认知能力中存在的一种主要的,而且是较为普遍的认知现象,其过程就是通过把某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上去,从而形成相似或相异的匹配关系。
( Lakoff,1987: 5-11)人们进行思考和交流时,就是在构建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
这种映射是言语者用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去指称和激发另一个心理空间概念的认知操作过程。
( Fauconnier,1997: 8-10)由于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因此认知映射理论不仅可用来阐释隐喻等诸多语言使用现象,还可用于考察语言之间翻译转换的复杂过程。
转换过程是翻译根本性的区别特征。
(王建国,何自然,2014: 7)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翻译活动主要涉及源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产出这两个阶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对源语的理解是译者依赖或者借助于源语的语言信息,在大脑中构建对源语文本的认知心理空间的过程。
这种心理空间一旦在译者的大脑中形成,就会通过目的语映射到目的语的心理空间中去,同时通过对源语文本心理空间的映射比对,最终获得认知的结果---译文。
这两大心理空间的构建和相互投射都要受到各自认知模式( cognitive model)的制约和影响。
一般来说,认知模式由“源认知域”( source do-main)和“目的认知域”( target domain)构成,这两个认知域的具体组成成分是各自的“认知价元”( va-lence) .(刘华文,2003: 56)由于不同民族认知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各自的心理经验,因而不同民族心理经验的异同就会造成不同语言认知体系的差异。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2482018年41期总第429期ENGLISH ON CAMPUS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文/张植晟引言英汉翻译是通过使用语言机制,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目标,也是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多种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想要达到思想交流,就需要以翻译作为媒介,由于其属性特点,翻译需要依赖文化而存在。
目前,英语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沟通时使用的官方语言,因此保证其翻译精准度十分重要。
一、文化对于英语翻译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双方沟通交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脚步加快,建立与他国有效沟通是必然发展要求,英语翻译作为重要工具,可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程度,改变固有“闭门造车”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引入国外优质文化,还能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
在英汉翻译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在于推进两国之间有效联系,从根本上来看,一切翻译工作均有其实际意义,除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在保证交流质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共享文化”的理念,实现文化互动,建立与他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多种影响1.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
地域差异的影响往往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其日常生活中涵盖着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因此相关语言的运用要符合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
翻译人员要重点注意,不能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分析其文化背景,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white代表着纯净与天使,因此新娘需要身穿白色婚纱,而在我国文化中,red(红色)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中式婚礼上,新娘往往要穿大红色喜服。
在美英民族中将红色视为血液的颜色,意为危险、可怕。
为中华民族中,则用白色表示对已逝亲人的哀悼。
不同的地域会繁衍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英语翻译受到一定影响。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众多的名著和经典典故。
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典故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为其涉及到文化差异和语境转换。
本文将介绍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技巧方法。
一、了解文化背景首先,翻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需要了解其所处的文化背景。
比如,有些典故是基于希腊神话或罗马史诗,而有些则是基于英国或美国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
翻译时需要根据典故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翻译处理。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句经典台词,意为“生存还是毁灭”。
这句话是哈姆雷特在考虑人生意义时说出的,表达了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在翻译时,要结合表达的意思和文化内涵,尽可能还原其原意,并体现其诗意和韵味。
二、考虑语境其次,在翻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时,还要考虑语境。
有些典故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其含义,因此翻译要考虑到上下文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语气变化,特别是在字符转换上,需要正确理解字符和单词的含义,并避免语音混淆造成意思不明确的错误。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妹妹琼斯(Lydia)在妹夫维基姆(Wickham)离开后,她开始对他怀恨在心,并表示:“他不管已经到哪里去了,我都要在智利追随他。
”这里“智利”实际上是指“天涯海角”,旨在表达她决心一定要找到他的意愿。
因此,在翻译时,不要只看文字表面的字面意思而要读懂作者的实际意图和语言意义。
三、注意文学特色最后,翻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还要注意其文学特色。
有些典故是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包含诗歌、比喻等语言形式,需要随着文学特色的变化而适当调整翻译。
同时还要注意翻译的时候不能破坏原作的文学特色,同时要尽可能保持其语义的丰富性和美感。
例如,约翰·柯尔律治的诗歌《一位箱底石版画女神》(The Lady of Shalott),讲述了一个神话情节,要求翻译者不仅要理解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意义,也要细致感受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美学,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原作的情感和意蕴。
西华大学选修课《英美文化与翻译》第10讲-英美文化中的概念与知识翻译

Cindy Sheehan
“The Peace Mom”
Issue: the Ban on Fox Hunting
➢ The traditional sport of fox hunting dates back to the 15th century.
➢ poor ➢ fat ➢ ugly ➢ old ➢ stupid
How is Culture Learned by Children?
➢ through everyday imitation of those around us. ➢ language - 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How can we study foreign cultures?
What is Culture?
➢the shared customs, ideas, beliefs and knowledge of any group - what we teach our children
➢the features of our everyday life, what we do for fun, the entertainment we produce - Pop Culture
➢Is language enough?
➢textbooks - sociology, anthropology
➢postmodern approach = anything that is a text, movie, novel, advertisement can all be seen as signs of the culture that produced them.
《英美文化与翻译》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27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英美文化与翻译》英汉颜色词的文 化内涵与翻译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典典故在国际间的传播和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典故的翻译往往充满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达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英美文学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
一、语言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时,翻译者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握原文的语境和内涵。
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可以适当进行意译和文化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习惯。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力求做到信、达、雅。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译文的通顺和流畅性。
有时候为了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可能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
但要注意不要丢失原文的意义和特色。
二、文化的差异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往往与当地的历史、宗教、传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时,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传达译文的意义和情感。
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审美习惯,尽量使译文的文化内涵与目标文化相契合。
有时候需要借助注释或者注解的方式,对译文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
英美文学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方法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英汉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素养,同时需要充分理解典故的语言、文化和背景内涵,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和传达。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灵活应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力求做到信达雅,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内涵和情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译文。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英美文学典故的英汉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英美文学典故在国际间的传播和交流。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448bc04b767f5acfa1c7cda6.png)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oductory Remarks
①.White elephant昂贵而无用的东西
②.Yellow publications低级趣味出版物
③.Lame duck跛鸭:不能连任的人
④.Disinformation假情报
⑤.Hegemony势力范围
⑥.Mentor保护人
⑦.Deep throat秘密消息的来源
⑧.Paint lily多此一举
⑨.Smoking gun确凿的犯罪证据
⑩.Be in high cotton兴隆
⑪.Barter trade交换贸易
⑫.BBS电子布告栏系统
⑬.Anonymous remailer匿名转信站
⑭.Cybersalon网络咖啡厅
⑮.Cyberspace网络世界
⑯.Online prank网络恶作剧
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⑱.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⑲.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
⑳.Mitnick affair米尼克事件
21.World Wide Web万维网,全球信息网
22.Cellular phone蜂巢式移动电话
23.Genetic engineering遗传工程
24.The economics of Cloning复制人的经济分析
25.G-7七大工业国集团
26.Reaganomics里根经济学
27.Junk bond垃圾债券
28.Face the music了解美国军队惩罚违纪士兵的方式方法
29.Talk turkey了解美国白人的伪善
30.Come down to the brass tacks了解美国工人的过去
31.Go to the dogs了解英美人破产的辛酸
32.Samaritan源自《圣经》中,指乐善好施者
33.Green Berets指头戴绿色贝雷帽的美国特种部队
34.An Eagle Scout指美国的飞鹰童子军
35.American Dream表意是“美国梦”
36.Forbes list指美国《富布斯》富翁排行榜
37.Madison Avenue是麦迪逊大街,代指美国广告中心
38.A rags-to-riches legacy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留下一笔‘白手起家发财’的遗产”
39.Social Security指美国的“社会保障条例”
40.Medicare指美国为65岁以上的老人专设的“老年保健医疗制”
41.Negative income tax指美国社会的“最低收入补贴”
42.A scapegoat替罪羊
43.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幸免于难
44.They that sow in tears shall reap in joy.含泪的播种人将在欢笑中收割45.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君难侍二主
46.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
47.The spirit indeed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ek.心灵愿意,肉身却软弱48.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贪财是万恶之源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