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一)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更多一些,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有关企业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这些信息特别是一些专业信息、关于努力程度和决策的风险等信息,委托人是很难掌握的,或者即使能够取得也因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这就使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欺骗成为可能,委托人被迫承担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对国有企业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作为所有者的全国人民虽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但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众多,要掌握关于某一个国有企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也管辖着许多的企业,也很难获得关于某个企业的详细信息。再加上其官员本身既是委托人也是代理人,与企业没有直接的所有关系,不会像非国有企业的委托人那样,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获取各种关于企业的信息,所以其掌握的信息也是不够的。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信息优势去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放弃股东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委托一代理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

(二)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适当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

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假设,代理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在既定的制度下,代理人的行为目标是借助于委托人提供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就是说,代理人的行为取决于其生存的制度。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大体一致;相反,则使代理人的目标严重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但是在国有企业中,没有相应建立起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经理人员的责、权是不对称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择通常是一种干部任免,其收人与企业利益相关度很小,而且几乎没有设立经理人员的责任机制,经理人员作出错误的决策可以不负担任何损失,其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一方面,经理人员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各种剩余损失,可以不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经理人员尽力工作花费心血,搞好企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去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得不到相应的剩余收人。相比较起来,少花费一些心血,少承担一些风险,自己的收益没有减少,或者即使收益减少了,但比起少承担的风险和多获得的闲暇来说,也是值得的。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很难有压力也缺乏动力去努力工作。有些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甚至通过国家赋予的特权来寻求租金,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个人利益。

(三)在企业内部发挥约束功能的主要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很不完善的。主要是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限制了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和行使独立监督权的监事会成员的任用,主要采取干部委派制,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更小,加之责任机制缺乏,对各代理人努力程度和业绩的考察、监督更困难。而且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也都会存在着“搭便车”心理:一个人监督的成果要由很多人来享受,成本却只由一个人承担,而没人监督也追查不出这个人的责任。这样比较分析的结果是国有企业所有者严重缺位,没人承担国有企业股东的责任,没人监督经理层代理人。董事会和监事会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运作不规范,各级代理人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经理人员越权,

监事会成员地位不独立等情况时有发生,各级代理人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严重弱化。

约束机制的完善还突出表现在外部约束制度的建立,其中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代理人施加外在压力,督促和鞭策代理人的行为。所有者及其代理人通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利润、股票价格等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代理人的经营业绩。一般来说,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股票价格稳定增长,就说明代理人的经营业绩较好,代理人在市场上的价值就高;反之,代理人的价值就低。这种由市场来判定代理人业绩的做法,将代理人的行为与其未来潜在的收益直接挂钩,对代理人具有更大的约束功能也具有更大的激励动力。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非市场力量对企业经营行为还有一定的干预,因而产品市场还不能充分发挥其评价约束功能。加之国有企业中占最大比重的国有股不能流通,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代理人员还不能迫切地感受到接管的危险,失业的风险意识不强,资本市场的约束功能也被削弱。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也影响到代理人市场的发展,因为委托人难以获得关于代理人业绩的足够信息,对代理人的评价也就不客观,所以很难从代理人市场上挑选到合格的代理人。

二、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思路

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要转变思路,不是代理人不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工作,而是现行的制度决定了其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偏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总是受自身利益最人化驱动的,作为国有企业最终委托人的政府,其任务不是去试图改变代理人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尽可能地建立和维护既有利于社会,又能保证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制度框架和竞争规则,使得代理人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能够达到其自身利益与委托人利益的最大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制度改变了,经济人的行为也将随之改变。这项制度主要是指一套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激励约束制度,政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激励机制。

要使委托一代理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建立具有促进性的激励机制是首要的。这套机制的建立主要应该能够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其思路是使代理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委托人的利益也能够相应实现,也就是要追求两者利益的一致性。代理人的目标具有短期性,可以通过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办法使其拥有一部分剩余索取权,或者签订长期合同,把代理人的经济利益长期化。信息机制也可以发挥激励功能,将对代理人的激励信息包含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中,使代理人在决策时,不仅需要参考原有已获得的信息,而且需要参考由信息激励机制所发生的新信息。这些新信息能够使代理人不会因为隐瞒私人信息或显示虚假信息而获利,只会招致损失,从而保证代理人无论是隐瞒信息还是采用虚假的信息,都是徒劳无益的;反过来如果代理人根据信息激励机制的要求去做事,也一定有相应的收益,最终产生潜在的激励效果。

(二)建立约束机制。

1.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是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尽量减少通过干部任免制度来挑选国有企业的代理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通过代理人市场,根据市场对其的评价来进行选择。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人员的工资应该与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董事

会、监事会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其行为目标就将与企业的目标一致。其次,还要严格《公司法》规定明确各级代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强化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在国家与代理人签订的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代理人的职责及完不成职责应承担的责任,还要加人代理人保证不损害委托人的条款并要求代理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担保。当代理人没有完成职责或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时,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或用其财产补偿。这种措施主要是使代理人承担一定的代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剩余损失。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委托一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获取充足的信息量也可以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中纳入尽可能多的必要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委托人信息的不足。

进一步减持国有股份,分散股权,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也能促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国有股减持,并不是说要动摇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只是适当削弱国有股权在企业治理中的发言权,改变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家说了算”的局面,适当引入其他股东进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其他董事与国有股代理人之间的行为制衡,强化对国有股代理人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功能的发挥。

2.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代理人的外部约束。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市场机制约束功能的发挥。政府应尽量避免对产品市场的干预,鼓励企业之间自由竞争,允许国有产权的自由流动,在市场的导向下自发进行产权交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企业经营不好,就由市场决定其兼并还是破产,以及由谁来兼并等问题,而不是由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委托人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上获得关于代理人的比较客观的信息,可以有效地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委托人还可以凭借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获得的信息,到代理人市场去挑选合格的代理人,减少行政任免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经营良好的企业价值高,经理的价值也就高;反之,经理的业绩差(排除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经营不良),经理的价值就低。不仅是委托人,代理人也可以通过市场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价值,这是与其未来的潜在收益直接联系的,其行为就不得不从仅仅追求自身利益转向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作者:傅小梅来源:《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资产效率化运营制度构建探究 李建军刘军亮 (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系统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认为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以及内部人控制,侵害国有资产本质上都是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认为只要设计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规范代理人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就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率化。本文对建立国资委的情况下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国有资产代理成本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之所以要改,其基本的、直接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国有企业的低效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其一,国有企业所有者事实上的缺位,造成内部人控制以及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国有资产流失;其二,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的过多干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多或过于依赖政府而效率低下。从理论和逻辑上看,只要能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经营性国有企业真正实现经营化,降低其代理成本,国有企业的效率化是可以实现的。本文试从代理的角度系统分析国有企业低效的原因,并探求实现国有企业效率化的制度安排。 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状况分析 Michael Jenson和William Meckling把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名义决策权付给代理人”。代理关系的产生随之产生了代理人成本,按Michael Jenson>和William Meckling的定义,代理成本指的是企业所有者由于缺乏关于代理人努力客观状态的充分信息所导致的权益损失。这是一种以充分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契约所实现的利润所实现的利润水平为基准,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次优契约所出现的预期利润的偏差的一种估算。代理成本一般分为两类:管理人员(代理人)的监督成本和因对管理人员(代理人)监督不力而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代理人成本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一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目标追求不一致;其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其三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代理人实施监控成本大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除鲁滨逊·克鲁索简单经济中的一人企业(克鲁索公司)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外,几乎所有存在两个以上相关人的企业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当然本文讨论不涉及企业内部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只限于产权治理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较一般产权理论所述的委托代理关系要复杂。在未引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简称国资委)情况下的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1.1 第一级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资产在本质上是属于全体人民所共有,但全体人民不可能共同一致行使所有权,由于全体人民人数众多,集体行使资本所有者的相关权能其交易成本以及监督成本趋于无穷大,而国家作为全民利益的代表其自然而然成为资产的代理人代全民行使所有者的相关权能,也正是由此人们通常把全民所有等同于国家所有。但国家作为一个国际法权概念难以人格化,不可能具体代行所有权,而政府作为行使国家职能的重要机构自然成为事实上的资产

2021年委托管理协议书(协议示范文本)

2021 年委托管理协议书(协议示 范文本) The agreement between parties A and B after friendly negotiation stipulates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that must be performed between each other ( 协议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 精品合同 / Word 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 年委托管理协议书(协议示范文本)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受托方:(以下 简称乙方) 第一条给排水、房屋的维护、维修管理 1.所区内给排水系统的管道,设备的维护、维修、运行管理,包括道路、室内外上下水管道、水泵、污水管道、供热管道、消防供水系统、化粪池等; 2.房屋的小修服务,包括:修理门窗、更换玻璃、照明灯具、门锁、水嘴、小五金修配,疏通下水管道等; 第二条供电、用电设备的管理

1.供电系统的维护、检修、运行和管理,包括:配电室、变压器、 由配电室至办公区域、实验室、生活区、公共场所的配电箱、柜、 供电线路、照明设施、光源; 2.电梯的维护、运行的管理; 3.节日、重大活动彩灯悬挂与维护;第三条环境卫生、保洁管理1.所区环境包括:道路、人行道、自行车棚、公共场地、体育休闲 场所、宣传栏、和门前三包区域的清扫和保洁; 2.工作区建筑物内部的楼道、大厅、报告厅、会议室、所领导办公室、院士办公室、电梯门、公共场地、卫生间的清扫和保洁;第四条绿地、绿化管理 1.所区内绿地、花木、造型物的维护与管理; 2.节日、大型会议和活动的花卉摆放; 3.受研究所委托参加各级政府、科学院召开的绿化会议,签订绿化责任书并组织落实; 第五条食堂管理为职工、学生等提供用餐服务,为来所工作、访问人员提供工作餐,提供会议用餐等服务; 第六条非机动车、机动车和车务管理 1.所属机动车的保养、维护和维修; 2.用车服务、车务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3.自行车停放管理; 第七条传达与邮件、报刊的收发管理 1.接待来访者,协助联系被访问者,来访人员登记;

浅议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摘要:在某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起作用,而这些部门是社会再生产又需要这些部门。国家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保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国企就必须在某些领域存在。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 ,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集于政府一身 ,企业只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在这种政企合一的模式中 ,委托代理关系被弱化了。但是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试点的改革 ,以及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开始显现出来。 关键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委托管理机制

浅议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扭亏增盈成效显著,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普遍效率低下,经营缺乏活力,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手段单一、方式陈旧,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积极性受到挫伤,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来看,多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员工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相配合,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出来。由此,寻找科学的方法和机制激励员工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十分重要的课题。 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权责不清,激励低效,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或虚位),使得国有企业中所有权关系模糊,国有产权虚置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委托人的链条和层次之中。从整体上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是所有权代表,但如果从 10 具体情况分析又都不是所有权主体,谁也不肯承担经济责任,国有产权并未有效行使,没有人真正关心国有产权的利益。所有权约束的软化导致经营者责任的缺乏,经营者形不成激励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有企业的委托人,在企业外部对代理人进行约束,常常导致对企业直接的行政干预。经营者由政府任命、管理,而不是产生于市场竞争之中;素质、能力较差;经营者关心的是个人升迁,随时准备着上级的调动,缺乏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长期经营的动力,不利于激励机制的落实。

浅谈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浅谈人才的重要性及企业如何留住关键性人才 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21世纪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人才,当今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毫无疑问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成为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 关键词:人才企业培养发展 21世纪最贵是什么?是人才。但如何留住关键岗位人才,始终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企业丢失了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对企业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人才,就将无法避免“复苏”后将要面临的人才危机。因此,保留和激励企业关键人才将是使企业远离危机的不二法宝。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有企业更应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口号。 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的引进、入职后的培养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吸取人才的源泉之一,主要致力于获得人才,而如何用好人才就要看企业的安排了。还有一种则是对关键岗位员工能力开发的投入中逐渐培养成才,但企业常常会陷入两难:不投入,关键岗位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无法提升或提升缓慢;高投入,关键岗位员工能力建立起来之后跳槽,企业为别人培养了人才。怎么办?在我看来投入是必须的,关键要在投入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约束条件。从企业的角度讲,对人的态度,标志着企业的文化定位,如果把人当作成本,就应着眼于节约和减员增效;如果把人当作资源,就应着眼于开发和利用;如果把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国有企业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 (一)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一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更多一些,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有关企业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这些信息特别是一些专业信息、关于努力程度和决策的风险等信息,委托人是很难掌握的,或者即使能够取得也因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这就使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欺骗成为可能,委托人被迫承担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对国有企业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作为所有者的全国人民虽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但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众多,要掌握关于某一个国有企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也管辖着许多的企业,也很难获得关于某个企业的详细信息。再加上其官员本身既是委托人也是代理人,与企业没有直接的所有关系,不会像非国有企业的委托人那样,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获取各种关于企业的信息,所以其掌握的信息也是不够的。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信息优势去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放弃股东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委托一代理问题也就更加严重了。 (二)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适当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尽可能地趋于一致。 根据产权经济学的假设,代理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在既定的制度下,代理人的行为目标是借助于委托人提供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就是说,代理人的行为取决于其生存的制度。有效的制度,能够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大体一致;相反,则使代理人的目标严重偏离委托人的目标。但是在国有企业中,没有相应建立起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经理人员的责、权是不对称的。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择通常是一种干部任免,其收人与企业利益相关度很小,而且几乎没有设立经理人员的责任机制,经理人员作出错误的决策可以不负担任何损失,其行为较少受到约束。一方面,经理人员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各种剩余损失,可以不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经理人员尽力工作花费心血,搞好企业,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去争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得不到相应的剩余收人。相比较起来,少花费一些心血,少承担一些风险,自己的收益没有减少,或者即使收益减少了,但比起少承担的风险和多获得的闲暇来说,也是值得的。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很难有压力也缺乏动力去努力工作。有些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甚至通过国家赋予的特权来寻求租金,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个人利益。 (三)在企业内部发挥约束功能的主要是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很不完善的。主要是多层委托一代理关系限制了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和行使独立监督权的监事会成员的任用,主要采取干部委派制,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更小,加之责任机制缺乏,对各代理人努力程度和业绩的考察、监督更困难。而且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也都会存在着“搭便车”心理:一个人监督的成果要由很多人来享受,成本却只由一个人承担,而没人监督也追查不出这个人的责任。这样比较分析的结果是国有企业所有者严重缺位,没人承担国有企业股东的责任,没人监督经理层代理人。董事会和监事会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身运作不规范,各级代理人之间职责划分不清,经理人员越权,

协议书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21804694.html,)/条据书信/协议书 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学校委托为了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规范学校食堂管理,提高食堂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稳步发展,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起到一定的辅助作。 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通用版】 订立协议双方: 甲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活办学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与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双方就甲方所属学校的委托管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经双方友好协商,订立本协议,以资共同信守: 一、管理对象与性质

甲方将所属学校委托给乙方管理。 二、管理目标与要求 乙方在受托期间,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改革试点中,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新区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多种资源和方式发展新区基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建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管理中期,被委托管理的学校要取得明显的办学成效。该成效的具体考核标准是政府教育督导的考核和评估以及社会 的评价和反响。 三、管理期限与形式 委托管理期限为一个教学周期,共年,从2005年年日起至年月日止,管理形式同国有公办学校,由法人单位管理。如果管理期间发生办学体制变更等有关事宜,应按规定的申报、审批顺序办理。 四、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 权利: 1、甲方依法对乙方的办学管理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国企进行再认识,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并进行研究,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下面对国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对于委托代理机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卖主掌握着许多有关自身商品实际质量的私人信息。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实际行业运作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与收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掌握取决于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委托人很难获得,或者因为取得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因此立约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可能会为最大程度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

浅谈如何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

浅谈如何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 发表时间:2012-01-19T15:43:43.78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1月供稿作者:林向星[导读]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林向星(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电编室福建南平 353000)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国有企业里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现代国企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哪些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了人才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着眼于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每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把握激发 前言 “以党治国”是一种党国同构的政治思维,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努力,最终出现了“党治”国家,同样的,一个国有企业也是“党治”的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他们的成功就是如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留住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才的成功。 一、思想政治工作为留住人才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而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人才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忽视了人才的重要性就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项如何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而一个企业的觉醒,则是对人才重视的觉醒!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人。一个高层管理者的正确决策不仅能带领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利于企业利于职工的方针政策;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的更新换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一个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能认真负责地对待他所生产的每一件产品从而杜绝次品的产生,一句话,每一个能胜任他本职工作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随着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这个时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舆论导向就能鼓舞士气、对职工起到精神激励、团结稳定的作用。 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历史包袱和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给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压力。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就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是企业的人才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磐石,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职工爱企业的思想实在是迫在眉睫,对企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企业如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在生产工作中的潜力,做到人与生产相匹配,就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最终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中做细做扎实,才能使企业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推动企业顺利运转。 二、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忽视”,甚至越来不去做,究其原因与有些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有关。一个企业,若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首当注重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以其模范行为去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要想实现工作目标,领导干部要力求做到“四个听取”和“一个做到”:一要听取上级意见,掌握大政方针,明确部门或者是车间在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听取中层领导的意见,综合考虑他们的建议;三要听取基层意见,了解和掌握企业广大员工的基本情况;四要听取劳务工的意见,充分尊重这些劳务工;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做好以上四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做到谨言慎行,率先垂范,立党为公,为政清廉。在现今招工难的时代里,只有留住了企业的优秀人才并且培养得当,才能避免在将来企业大发展中出现人才的断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闭路电视、企业报等宣传媒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才能做到发挥其最佳的有效性。 三、加强留住人才的实效,把握好新形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放到群众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发挥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去,营造关心帮助、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公司可以对那些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奖励,激发员工劳动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职工队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精神旗帜,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出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企业,只有把握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进入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还应当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激发全体员工投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造就出一批爱企业真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甘心付出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综上所述,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是每个企业的当务之急,需要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企业人才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每个人才真正在企业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国企党建探索与实践.中共福建省政府国资委委员会.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 [3]覃敏健.以党建国:国家整合之中国式路径2011(5).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特点和公司治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委托代理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趋于明晰,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得到强化,委托代理问题得到缓解,但仍然在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上面临一些困难。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理论思考: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和产权特点的原因,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在实践中十分困难,在理论上也存在着相当的难度。总的来说,现有的委托代理理论是以西方现代企业契约关系和管理制度为基础的,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契约关系和管理制度上均有自身的特点,如果简单套用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些现有结论,很可能会陷入逻辑的困境。 (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客观地看,在上文所阐述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三条主要弊端中,委托人层级复杂、定位不清和契约关系非市场化更多地是国有企业的特有矛盾,而代理人行为短期化虽然在其他所有制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其自身特点。换言之,国有企业现有的产权和体制特性与这些弊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的固有弊病,势必造成其经济效率的损失,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国家经济安全和就业安置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单纯从经济效率来看,国有企业是无效的。事实上,关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的确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西方的主流理论中,公共财产管理的低效性和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观点一度被广为接受,并被视为经济制度的固有缺陷。 事实上,公共财产的治理与国有企业管理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可类比性,例如产权均为公众所有;使用权占有者均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监督难度较大,且直接关系到资源使用和运行的效率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资源管理的研究逻辑可以类比到国有企业治理,既然在信息沟通充分、惩罚机制公开透明且经过占用者公认等前提下,公共资源的治理可以符合经济效率,那么,使用权分配相对更加明确、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业已成型的国有企业完全可能接近经济效率的最优结果。从理论上来看,经济效率能否实现取决于三点,一是信息传递,即在各个层级委托人之间关于代理人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的信息必须得到充分传递,并且不能失真;二是激励机制必须公开并得到认可,关于惩罚或激励的承诺必须可信,这将直接影响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博弈中的行为;三是监督必须有力有效,这是保证信息真实传递和激励机制切实落实的保障。显然,这三个关键点并未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所属直接相关,即并不是产权国有的企业就必然产生或无法克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弊病,产权的特点更多是在技术性的层面上显现其影响。 (二)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存在弊端的重要外部保障。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监督者、委托人、代理人三个体系的重叠。外部监督的本意在于借助第三方力量,保证委托人和代理人严格履行契约规定的职责和义务,防范其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外部监督相对容易实现,例如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等,都是外部监督的形式,监督人和企业成员特别是代理人利益通常相互独立,使得监督能够实现客观有效。然而,国有企业产权国有,其社会性较其他企业更加明显,因此与社会接触的边界也更加宽泛,企业组织更容易向社会延伸,这就决定了其外部空间要比一般企业广阔,或者说更容易将各种与企业相关的关系和事物包括监督内部化,导致监督主体丧失独立性。对于企业代理人体系而言,它又是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人。三个角色的重叠,使其容易模糊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特别是在承担企业外部监督角色的环节上,可能失去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从而使得这一环节的外部监督流于形式。一旦外部监督不力,委托代理契约中的约束将会松弛,委托人和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受到惩罚的预期成本下降,不尽职的风险上升。

2018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最新版

HT-2018-0103 合同编号: 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_____年___月___日 _____________制定 签订地点__________

甲方(受援学校): 联系方式: 地址: 乙方(支援学校): 联系方式: 地址: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经甲方与乙方共同协商,双方就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性质及方式 本协议所谓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即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市教育局领导和支持下,乙方支持甲方办学,由乙方向甲方选派具备资质的优秀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并根据本协议规定,双方分别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共同推进甲方实现优质发展。 二、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期限 1、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期限为_______年。 2、本协议有效期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3、甲方所属区教育局每年对委托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协议不能执行的,双方协商后予以解决。 三、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目标 乙方支持甲方,双方共同努力,用_______年时间,促进甲方办成一所办学理念

明晰、管理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牌学校。 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主动发展愿望强,干部、教师有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积极配合乙方开展委托管理工作,为乙方实施委托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拥有对学校资产(包括校园、校舍以及甲方投资形成的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所有权。甲方负责学校校舍及办学设施设备日常维护、改造费用。甲方负责完成各项设施设备的配置,确保所需资金。办学标准如有特殊需求,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申请立项由甲方予以解决。 4、按照相关规定,提供项目所需专项经费,确保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委托管理工作。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具有支持、帮助甲方优质发展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 2、协议有效期内,选派并保证有_______名以上优秀管理人员或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在甲方工作,且管理人员不少于_______人。 3、按照相关规定,有获取合理报酬的权利。 4、帮助甲方提升办学理念,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5、指导甲方开展基于学科、课堂、校本的各项研修活动,健全研修制度,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教育科研能力。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804694.html,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张静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9期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的 较量,人才队伍的素质,体现着国有企业的实力,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本文试从国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和增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激活人才要素支撑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高效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育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逐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日趋科学,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但也应看到,与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人才选用方式单一。企业选用人才通常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途径,通过内部培养出来的人才通常比较熟悉工作,了解企业文化,忠诚度较高,但是容易产生工作思路僵化,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企业从外部引进人才,可以快速缓解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也可以取得“鲶鱼效应”,给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活力,有利于促进员工队伍的竞争和创新。而目前国企选人用人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靠内部培养选拔,而在外部招募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化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得很不够。 1.2 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的督促和对员工行为、工作业绩的正面引导,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实际结果来看,绩效考核不能实现企业战略目的现象十分常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把生产经营目标与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挂钩,从而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员工存在做多做少都一样,做好做坏都一样的心理,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难以贯彻。 1.3 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人才观念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采用高薪等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却不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培养人才。短期来看,高薪聘请是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配套政

2018最新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2018最新学校委托管理协议书范本 (文中蓝色字体下载后有风险提示) 甲方(受援学校): 联系方式: 地址:   乙方(支援学校): 联系方式: 地址: 风险提示: 在委托合同中,应对委托事务的基本信息进行准确、详细约定,尤其是委托事务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受托人能够很好地完成委托事务,同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进行活动,如果受托人超越权限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或委托人减少其相应的报酬。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经甲方与乙方共同协商,双方就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风险提示: 委托合同中要明确约定委托事务,应对期限进行明确约定。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若委托合同是有偿的,因受托人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是,因委托人自己指示不当或其他过错致使受托人遭受不应有损失的,该损失由委托人自行承担;若委托合同是无偿的,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一、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性质及方式 本协议所谓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即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市教育局领导和支持下,乙方支持甲方办学,由乙方向甲方选派具备资质的优秀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并根据本协议规定,双方分别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共同推进甲方实现优质发展。 二、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期限 1、委托管理(合作办学)期限为_______年。 2、本协议有效期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3、甲方所属区教育局每年对委托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协议不能执行的,双方协商后予以解决。 三、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目标 乙方支持甲方,双方共同努力,用_______年时间,促进甲方办成一所办学理念明晰、管理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优质品牌学校。 风险提示: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利于受委托人在权利范围内完全履行义务,顺利完成委托事项,如果在合同履行期间内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也有清楚的尺度衡量自己行为得失,便于争议的解决。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主动发展愿望强,干部、教师有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积极配合乙方开展委托管理工作,为乙方实施委托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拥有对学校资产(包括校园、校舍以及甲方投资形成的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所有权。甲方负责学校校舍及办学设施设备日常维护、改造费用。甲方负责完成各项设施设备的配置,确保所需资金。办学标准如有特殊需求,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申请立项由甲方予以解决。 4、按照相关规定,提供项目所需专项经费,确保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委托管理工作。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发表时间:2017-07-13T15:40:35.5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下作者:陈健平[导读] 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更加自由地流动,国有企业在吸引和使用人才方面也获得了更大空间。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1730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面临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一切竞争追根究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要如何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我从个人的观点入手,浅谈一下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吸引;留住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更加自由地流动,国有企业在吸引和使用人才方面也获得了更大空间。同时,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人才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如何吸引和留住,有效控制、防范甚至化解人才流失风险,是国有企业 决策者需要从战略高度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国有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分析(一)人才观念错位 企业通常存在的人才观念的误区有:重文凭轻能力,重资历轻品德,重招聘轻使用,大材小用、人才错用,重考绩轻开发,急功近利等等。如果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那么即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招揽到的各类人才,也较难真正的使用、开发好人才,最终很难发挥人才潜能并留住人才。(二)激励措施不到位 激励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它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二方面,也是导致了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薪酬制度,显然,在实务中不同企业间的薪资待遇是存在差别甚至很大差别的,如果国有企业一方面不能提供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满足人才精神需要的具有企业特色的非物质待遇,很难想象企业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三)人才调配不当 因为企业的人才观念问题,常常会引发相应的人才调配问题。只有将人才放到最合适的职位上,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潜能。如果在人才配置时没有做到人事相宜,造成专业不对口,工作缺乏挑战性,人事错位,人才闲置,当然会影响人才为企业贡献才智的主观愿望。同时人才与职位或工作内容的最佳配合是动态的、变化的。当人才能力提升、个人兴趣转移、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变化时,如果未及时对人才进行适当调配,不仅影响人才才能提升和发挥,甚至于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心理愤而去职。(四)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是企业员工间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以情感为纽带的相互联系。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人际沟通的结果也是影响人际沟通过程的因素。现代社会任何一项项目、任务或工作的完成很少由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做到的。人际关系与企业的氛围直接相关,好的氛围能调动每一个成员的激情,并使整个工作群体协调配合而形成出色的团队。因此,良好、和谐、包容、感情型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工作团队目标、发挥人才效用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是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 二、建立留住人才机制的途径(一)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 企业在选人的时候,绝对不能以学历的高低作为评判标准,而要重点考察受聘人员能力素质是否与岗位相适应。更不能以貌取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员工。每一个人在他自己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关键要看怎么合理的挖掘他的潜能。很多传统的国有企业,普通员工在岗位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提拔,干劲和激情逐渐消退。国有企业要努力杜绝实现唯才是用,才能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积极性。 国有企业领导在用人的时候,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特别对重要岗位的员工,既然委以重任,就要充分信任,大力支持。一个得到充分信任的员工,才会有认同感,才会更加尽职尽责的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二)用科学的制度管理人 当前我国许多的国有企业,不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往往大打折扣,仍旧无法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国有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既要规范严格又要合情合理,管理者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折不扣、体现公平,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和约束。 (三)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人企业文化是任何企业的灵魂,文化蕴藏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规模和行业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对内是核心的象征,对外是宣传的品质。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留住人才;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四)增强公司的透明度 让员工随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是提高人员稳定性的好方法。不仅把好的消息与大家分享,也要将公司面临的一些困难、问题与员工沟通。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也可以增加员工在公司中参与决策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开动脑筋,立足高处,为企业出谋划策。 (五)强化培训 要使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岗位,有全面的培训,有系统的学习,有整体的关心,给目标、给提升、给机会、铺就成才之路。为有才能的人制定职业生涯,这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更为重要。就是给他成功的阶梯,大多数人才在这个时候都会安心留下。宝洁公司、微软公司人才流失率低于5%,原因就在于此。(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与利益冲突

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与利益冲突 摘要:作为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以及重要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委托代理制度不仅有效地优化了企业治理结构,有利于使经理人员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而且有利于实现所有者即委托人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导致“代理问题”而要解决这一“代理问题”,必须尽快建立新型的激励约束机制。 关键字:委托代理关系、利益冲突、激励 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所谓委托代理关系, 是指这样一种契约关系, 在该契约下, 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授权另一个人( 代理人) 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目标最大化而从事某些活动, 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利, 利用报酬激励吸引代理人, 并对代理人进行约束监督等。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存在于一切组织中, 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 2.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3.代理关系问题与利益冲突 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带来相应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斯蒂格利茨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营行为,在这里“一个个人——委托人,可以设计一个用来激发另一个个人——代理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而行为的报酬体系。” 与委托代理问题有关的利益冲突是财务管理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及其

校园军事化委托管理协议书

学校军事化委托管理 协议书 学校 年月日

学校军事化委托管理协议书 甲方:学校(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激活办学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与效益,拓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双方就甲方所属民办学校的委托管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经双方友好协商,订立本协议,以资共同信守: 一、委托管理对象及其性质 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由甲方创办的一所寄宿制封闭式学校,现配套教育教学设施已完成到位,办学规模为小学24个班,中学36个班。 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事业机构,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甲方将所属学校班级及学生个人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校园秩序管理委托给乙方管理。管理期间,学校的民办性质保持不变。 二、管理目标与要求 乙方在受托管理期间,将坚持学校办学方向,遵守国家和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长沙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多种资源和方式发展长沙基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建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管理中期,被委托管理的学校要求取得明显的学生管理成效。该成效的具体考核标准是学校督导组的考核和评估以及社会的评价和反响。 三、管理期限与形式 委托管理期限为个教学周期,共年,从年月 日起至年月日止,管理期满,双方协商一致可根据法律政策续签托管协议。 管理形式为民办学校,由法人单位管理。如果管理期间发生办学体制变更等有关事宜,应按规定的申报、审批顺序办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