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分析及应用
浅析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及应用

2 ) 注 浆管 的 下放 与安 装 : 注浆 管一 般应 该 点焊 在 钢筋 笼 的 内 圈上 。安 装 注浆 管 时 , 必 须保 证 注 浆管 之 间 的准 确 顺 直对 接 , 确保 焊缝 饱 满 、 连续 、 密 封 良好 ; 端部 花管 、 注浆 管 连接 完毕 后 , 要 对 每节 用具 有 一定 压 力 的 自来水 灌 水 检验 其密 封性 能 。 此外 , 注浆 管 顶应 该低 于 地面 0 . 2 ~ 0 . 3 m, 防止 钻 机移 位 时碰
4 ) 注浆 施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浆过程 中要着重控制好注浆压力 、 浆液水灰比、 注浆水泥量这三个指
标。 注 浆压 力 的大 小根 据工 程 具体 状况 的不 同而变 化 , 并 非 固定 不变 。 施 工 时 应 该根 据 压水 试 验 结果 , 结 合土 的 类别 、 土 的饱 和度 、 地 层 岩 土性 状 、 桩 的 长 度 等 因素适 当调整 , 并通 过现 场 试注 浆确 定 。常 以 压水 压 力作 为 注浆 的起 始 压力, 注 浆 的终压 力 为初 压 的2 ~ 3 倍 为宜 。 浆 液 水灰 比的控 制 原则 是 一 般 先用 稀 浆 , 再用 中等 浓 度浆 液 , 最 后 注浓 浆 。水 灰 比的控 制 要求 为 : 地 下 水位 以下 0 . 4 5 ~ 0 . 7 : 1 , 地 下 水位 以上0 . 7 ~ 0 . 9: 1 为 宜 。注浆 时应 根 据桩 端 持力 层 的岩 土性 状 和沉 渣量 等 因素 , 事 先计 算 所需 注 浆量 。 注浆 结束 的标 注 是注 浆压 力 达到 终压 , 此 时吸 浆 量逐 步 变小 并 稳定 5 ~ 1 5 ai r n , 完成 设 计 的注 入 量及 浆 液 体积 , 终 压 稳定 条 件 下 , 达 到大 于 设计 要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此文简单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了运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标签: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桩基础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如今也逐渐的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来,刚投入运用便展现了其强大的优势。
有力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桩体沉降及沉渣、泥皮等的出现,大幅提高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既通过减少材料的投入和减轻了施工量而节约了一定的施工成本,又大幅提高了工程质量。
一、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作用(1)灌注桩后注浆对桩端持力层进行加固,提高了桩体的承载力。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预埋在装体内的注浆管,在下桩后进行注浆,使泥浆更好地贴补桩体与土地的间隙,更加强力地稳固了桩端,使桩端处在一个非常牢固的环境中。
(2)灌注桩后注浆固化了桩端沉渣,促进了桩体低端效能的发挥。
以前的注浆技术不能很好地清理桩体低端的沉渣和泥皮,导致桩体不稳固,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预留注浆管这一方式,很好地固定了桩体低端的沉渣,大幅提高了工程建造质量。
(3)灌注桩后注浆使桩体侧面的沉渣泥皮固定,增加了侧阻力,从而提高了侧阻力的发挥效力。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使注浆全面而匀速的灌注到施工所需要的缝隙中,使桩体侧面的沉渣泥皮得到了固定,从而加固桩体。
(4)桩体整体进行的注浆,导致整个桩体群基底更加牢固,形成一个整体的持力,从而减少沉降等事故的发生,使楼体均匀沉降。
(5)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桩体底端部位和桩侧部位都进行了稳固化的处理,为提高整体的称重量与荷载量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6)桩体的侧后注浆对桩侧的沉渣等物体和周围的土地进行了加固与渗透,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从而提高桩基的竖向抗拔力,使地下室等纵向承托力有了更加稳固的保障[1]。
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注浆参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参数的准确与否关乎到工程质量和设备保养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确定好注浆参数,将会大幅降低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发布时间:2022-08-26T08:05:05.265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2期作者:吴阳[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用于各类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淤渣、泥皮、桩底、桩侧一定范围的土层吴阳扬州恒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 225131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用于各类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淤渣、泥皮、桩底、桩侧一定范围的土层,采用事先埋设在桩中的管道将水、泥浆的混合液注入,以增强桩端和桩侧的沉渣,提高桩身的承载力。
注浆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后期沉陷,减少工程造价,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承载力;工程造价引言: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量的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建设费用,推动了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
有效地降低了桩身沉陷、沉渣、泥皮等问题,使桩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还可降低材料的消耗、减轻施工工作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现已证明,后注浆技术是一种很实用、操作简单、理论简单、值得推广和得到业界一致好评的技术。
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作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按其作用位置划分,可分为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
在后注浆技术中,桩头后注浆和桩侧后注浆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桩侧后灌浆技术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高铁、大型地下基础的抗拔桩、基础拖换、既有桩基础加固、既有建筑物的纠偏等。
目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施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1)采用注浆法加固桩端持力层,使桩身承载能力得到改善。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将注浆管预先埋设于灌浆管内,然后在下桩后进行注浆,这样可以充分弥补桩身与土壤之间的空隙,并能较大程度地加固桩端,从而保证桩端处于一个十分稳定的状态。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分析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分析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型、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建筑桩基底泥皮和沉渣的出现,还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地质土壤条件,科学有效的利用建筑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建筑生产成本,还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应用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施工技术被衍生出来,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大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建筑工程谋求更大利益做出了突出贡献。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注浆管的制作、安装以及下放,合理配比水泥以及石灰等材料,完成灌注桩的注浆和浇筑。
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而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变地基沉渣现象的出现,提升桩基整体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为建筑工程整体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看来,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创新型施工技术,能使桩基稳固性以及承载能力得到增强,有效满足建筑施工中对质量以及安全的需求。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注浆施工技术,此种技术不仅涉及劈裂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涵盖渗透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而这其中所涉及的两种注浆施工技术,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其中的劈裂注浆施工技术,是在相应的压力作用情况下,以注浆管为载体,将水泥浆液采用高压形式,逐渐灌注到桩体的侧部孔隙内,使灌注桩相邻的土质条件得到进一步固化和改变,从而使桩端阻力及摩擦系数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土体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并逐步满足和适应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同时,对于土体所具有的初始压应力,采用高压注入的水泥漿液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克服,这也使得土体中存在的受力生成劈裂和破坏等现象,能够通过水泥浆液的逐步灌注与在裂缝中的渗入等,使此内的虚土沉渣在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方面的性能,都发生较大改变,并且,灌注桩与其相邻的岩层土体条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武学文王玉梅郭晓品(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秦皇岛066000)摘要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的重要桩型之一,由于桩侧泥皮及桩底沉渣的客观存在,其承载力的发挥和提高均受到限制。
后注浆技术可有效提高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减小基础沉降量。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工程应用时要合理确定承载力、注浆工艺参数等。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承载力;注浆参数;经济性中图分类号:TQ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987(2021)06-0043-05Applic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Post-Grouting Technology for Bored PileWU Xuewen,WANG Yumei,GUO Xiaopin(Qinhuangdao Glas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Qinhuangdao066000,China)Abstract:Bored pile is an important type in pile foundation.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ud skin on the side of pile and sediment at the bottom of pile,the exer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ts bearing capacity are limited. Post-grout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bored pile and reduce the foundation settlement.When the post-grouting technology of bored pile is applied in engineering,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grouting process parameters should be reasonably determined.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and econom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st-grouting technology for bored pile by citing the examples.Key Words:bored pile,post-grouting,bearing capacity,grouting parameters,economy0引言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大体型建筑以及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不断涌现。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一、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基本介绍及优势 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基本介绍。
在建筑工程当中桩基是主要的承载体,但是桩基成桩之后在建筑后续的施工当中会经常出现桩端沉降、桩侧沉渣和泥皮的现象。
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在桩基内预设注浆导管,向桩端和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起到加固和稳定的作用,以此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减小桩基沉降的程度。
如此一来,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当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助力。
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优势。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当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必定是有很多优势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当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以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而且它的施工效率高、质量好但成本却很低,是非常经济实用的施工技术。
这些都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地质种类是不同的,会根据不同的地质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
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则不然,它在任何的地质当中都能够应用。
并且通过技术研究人员不断的改进,它应用的施工范围逐渐拓宽。
在原有的应用范围上还增加了在灌注桩工程的应用。
(2)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
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桩基在建筑工程的当中是主要的承重体,但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桩基灌注施工时桩基建设完成后,会经常出现沉降、侧桩沉渣、泥皮等现象严重降低了桩基的承重能力。
运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桩基成桩的承重力,不会再出现沉降等现象。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3)效率高、成本低。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程支出,降低施工成本。
在建筑工程在进行灌桩施工时的桩径会很长,而且施工程序较为复杂。
浅谈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研究及应用

Cn N cogs d ru! ha eT h li a o: i w enoe n Pd t c s
浅谈灌注桩 后注浆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景 民 付振 国
( 河北钢铁集 团矿业有限公 司, 河北 唐 山 0 3 0 ) 6 7 1 摘 要: 灌注桩后注浆是利用预先装设于灌注桩底、 桩侧的注浆 系统和延伸至桩顶的注浆钢管进行高压注浆, 通过渗入 、 劈裂、 压密 桩 底 沉渣 和桩 侧 泥皮 和 土层 , 固结桩 端 沉渣及 桩侧 泥皮 和一 定 范 围 内土 层 , 大幅 度提 高桩 侧 摩 阻力和 桩端 承 载 力 , 应减 少桩 基的 相 沉 降 , 同条件 下桩 基承 载 力 可提 高 5 %g上 。 在 0 . Z 关键 词 : 注桩 后 注浆 ; 入 ; 裂 ; 密 灌 渗 劈 压
中 图分 类号 :D2 54 T 6 . 文 献标识 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端、 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 , 使桩端 、 桩侧土 沿钢 筋笼 圆周 对称设 置 2 ; 于 d 60 m 根 对 <  ̄ 0m 体( 包括沉渣和泥皮 ) 得到加 固, 从而提高单 的桩 , 置 1 ; 于 10 m d 0 0 m 可设 根 对 0 0 m< ≤2 0 m 桩 承载 , 小沉 降 。 注 桩后 注浆 是一 种提 的桩 , I减 丁 灌 宜对 称设 置 3 4 。 ~根 高桩基承载力的辅助措施 , 而不是成桩方法。 31 对 于桩 长 超 过 1m且 承载 力 增 幅 .. 3 5 宜采 桩侧 几种 : 预埋于桩底的装有碎石的预载箱 、 注浆 后 注浆 的效果 取决 于土 层 性质 、注 浆 的工艺 要 求较 高者 , 用桩底 桩侧 复式 注浆 。 腔、 U形管 阀; 桩侧后注浆装置为设置于钢筋 流 程 、 数 和控制 标 准等 因素 。 参 后注 浆管 阀设 置数 量应 综合 地层 情况 、 长 、 桩 2灌 注桩 后 注浆 技术 的基 本原 理 承 载力增 幅要求 等 因素 确定 , 在 离桩 底 5 可 ~ 笼上的带套袖阀的钢管。国外灌注桩后注浆 技术的特点是工艺复杂 , 附加费用高, 桩侧注 21基本 原理 . 1m 以 上 每 隔 6 1m 于 粗 粒 土 层 下 部 设 置 5 -2 灌注桩后注浆基本原理 :一是通过桩底 道 ( 作 业成 孑灌 注 桩 宜设 于粗 粒 土层 中 干 L 浆需在成桩后 2天内通过高压射水冲破混凝 。 土 保 护层 来 实 施 。 18 93年 , 届 欧 洲 土力 和桩侧后注浆加固桩底沉渣( 第八 虚土) 和桩侧泥 上部 ) 学与基础会议论文集中有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皮 ,二 是对 桩底 和桩 侧一 定 范 围的 土体 通过 31 对 于非通 长 配筋 的桩 , .. 4 下部 应 有不 渗入( 粗颗粒 土 )劈 裂 ( 、 细粒 土 ) 和压 密 ( 非饱 少 于 2 与注 浆管 等长 的 主筋组 成 的钢筋 笼 根 论 文若 干 篇 。 我 国关 于 灌 注桩 后 注 浆 的最 早 报 道 , 是 和松散土)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 , 从而增大桩侧 通底 。 31 钢筋 笼应 沉放 到 底 ,不 得悬 吊 , .. 5 下 交通部一航局设计院 17 94年在天津塘沽采 阻力和 桩端 阻 力 ,提高 单桩 承 载力 ,减 少沉 笼 受阻 时不得 撞笼 、 笼 、 墩 扭笼 。 用 氰 凝 固结 桩 端 土 的试 验 ;0年 代初 ,北 京 降 。 8 市 建 研 所 在 灌 注 桩 桩 底 设 置 隔 离钣 ,采 用 21 .1渗 入作 用 : 液 颗粒 尺 寸不 大 于 . 当浆 3 . 注浆 管 阀应具 备下列 性 能 2后 3 . 管阀应能承受 1 P .1 2 M a以上 静 水 压 P C管作为注浆管进行后注浆试验 。上述两 孔隙尺寸 , V 浆液有良好的流动性能, 特别是砂 在 力 ; 阀外部 保护 层应 能抵 抗砂 、 等硬 质物 管 石 单位的技术当时是在干作业灌注桩 中试验和 层 , 压力 下渗 入土 中孔 隙 。 应用的,因此注浆阀无需具备抵抗泥浆和静 21 .2劈 裂作 用 : 压浆 液 克服 土体 最 小 的刮撞 而不 至使管 阀受损 。 . 带 3 . 管 阀应具 备逆 止功 能 。 .2 2 止水压力的功能, 且桩长较短 , 相对简单。9 主应力面或软弱结构面上的初始应力和抗拉 O 3 浆液配 比、 止注浆压力 、 量 、 - 3 终 流 注 年 代初 ,在 徐州 和郑 州 地 区有 了关 于后 注 浆 强度 , 使其劈裂 , 浆液沿劈裂面注入土体 , 连 技 术 应 用 于泥 浆 护 壁灌 注桩 工 程 的报 道 , 前 续 不断 地在 注浆 点周 围形 成 网状 浆 脉 。劈裂 浆 量等参 数设 计应 符合 下列规 定 粉土 、 细砂 中 。 粉 3 . 液的 水灰 比应 根据 土 的饱 和度 、 .1浆 3 者 是 将 2根 注浆 管 埋 设 在 桩 底 虚 土 的 碎 石 注浆一 般 发生 在粘 性土 、 中 , 由一 管 注 入 清水 , 先 由另 一 管 排 除 泥浆 , 21 .3压 密作 用 :浆 液在 压力 作 用下 , . 强 渗 透性 确 定 ,对 于饱 和 土宜 为 0 5 0 5对 . ~. , 4 6 . .松 ~ f 砂 随后压入水泥浆, 其承载力增幅较小, 后者由 行 挤 向注 浆点 附近 的薄 弱 区域 ,形 成球 状浆 于 非饱 和土 宜为 0709 散碎 石 土 、 砾宜 西南交通大学岩土所与郑州铁路局郑州设计 泡 , 压土 体 , 非饱 和松 散 土压密 。 挤 使 为 0 — . ;低 水 灰 比浆液 宜掺 入减 水 剂 ; . 06 5 ) 地 上 述 三 种 加 固作 用 在 注浆 过 程 当 中 , 大 下 水处 于流 动状态 时 , 掺入 速凝 剂 。 应 院进行的某桥梁桩基注浆试验 ,是在桩底设 置橡胶囊 ,由带钢球的单向阀钢管与注浆腔 多为相 互交 叉综 合作 用 。 33 桩 底 注 浆终 止工 作 压 力应 根 据 土 .2 . 相 联 , 后 向囊 中注 浆 , 成桩 其加 固机 理 主要 靠 22加 固机 理 . 层 性 质 、 浆点 深 度 确定 , 注 对于 风 化岩 、 非饱 2. . 1充填 胶结 效应 : 2 在砂 层 中实现 渗 入 和粘 性 土 、 土 , 为 3 1M a对 于 饱 和 土 粉 宜 -0 p ; 注浆囊 的膨胀压密和扩底作用 ,同时应用套 管法于成桩后 1 小时 内冲破混凝土保护层 注浆 , 孑 隙被浆 液 充填 , 粒被 胶结 在 一 层 宜 为 1 — M a 软 土 取 低 值 , 2 土体 L 散 . 4p, 2 密实 粘 性 土 土 取 高值 ;桩侧 注浆 终 止压 力宜 为桩 底 注浆 终 实 施桩 侧 注浆 的试 验 。 的说 来 , 总 上述 国内灌 起 , 体强 度 和刚度 大 幅度提 高 。 / 2 22 .. 筋 效应 : 粘性 土 中实 现劈 裂 注 止 压力 的 1 。 2加 在 注桩后注浆装置与 国外技术类似 ,安装较复 3_ .3注浆 流量 不宜 超过 7 Lmn 3 5/ i。 杂 ,成 本 高 ,且 与 桩体 施 工有 一定 程度 的交 浆 ,土 被 网状结 石 分割 并产 生 加筋 作用 进 而 叉。 生成 复合 土体 。网状结 石 的作 用使 复合 土 体 33 单桩 注 浆 量 的设 计 主要 应 考 虑 桩 .- 4 变形 的直 径 、 度 、 长 桩底 桩侧 土 层 性质 、 桩 承 载 单 中 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地 基 基 础 研 究 所 强度 、 性质 大 为改 善 。 22 固化 效应 : 端沉 渣 和桩 侧泥 皮 与 力 增 幅 、 .. 3 桩 是否 复式 注浆 等 因素 确定 , 可按 下 式 9 年 代 中期 研究 开 发 的灌 注 桩后 注浆 技术 , O 其 预 置 注浆 阀 、 管构 造 简 单 、 装 方 便 、 本 浆 液发 生 物理 化学 反应 而 固化 。 外 , 等 厚 估 算 : 安 成 此 不 G ad a d = n+ n () 1 较 低 、 靠 性 高 ; 浆 时 间 限制 小 , 与 成 桩 度 的水 泥 结石 固着 于桩 端 , 到 了扩底 效应 。 可 注 不 起 式 中 、一 a 分别 为桩底 、 侧注 浆量 经 验 桩 作 业 交 叉 , 破 坏桩 身 混 凝 土 ; 浆模 式 、 不 注 注 22 .4压 密 效应 : 体压 密 , 大 了桩侧 、 . 土 增 浆 量可 根 据土 层性 质 、承 载力 增 幅要求 进 行 桩 端 阻力 ,对 中短桩 而 言增 强 效果 主要 集 中 系数 ,D1 ~ ., .~.; a . 1 a 5 0 对于 卵 、 石 、 = 5 8 0 7 砾 中 粗 砂取 较 高值 ; 调 控 ;注 浆装 置 中的钢 管 可与 桩身 完 整性 检 在桩 端 。 测管结合使用 、 注浆导管可等强度取代钢筋 , 2 _ 用范 围 3适 n 桩 侧注 浆断 面数 ; 一 灌注 桩后 注浆 工法 适 用于 各类 泥浆 护 壁 d 桩 直径 m ; 一 ) 降低后注浆附加费用。19 99年中国建筑科学 G ,注浆 量 , 以水 泥重 量计 (。 t ) 研 究 院制 定 了该企 业技 术 规程 ,灌 注 桩后 注 和干作业的钻 、 、 《 挖 冲孔灌注桩。 3灌 注桩后 注浆 工 法要 点 浆技术规程) QJ 1— 99 o ) / 4 19 目前, ( Y 该技术已 独立单桩 、 桩距大于 6 d的群桩和群桩初 获 两 项 国 家实 用 新 型 专利 和 两 项 发 明专 利 , 31 后 注 浆 装 置 的 设 置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始��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推荐文章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论文热度:建筑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热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热度: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热度:教师专业技术年终工作总结热度:后注浆技术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下面是店铺整理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篇一建筑工程中的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摘要:后注浆技术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渗透注浆(粗粒土)或劈裂灌浆(土),它不仅克服了桩孔技术固有的缺陷(如沉积物的底桩和桩侧泥,土壤的扰动和松弛等),也起到了加固桩底与桩侧一定范围内的土体,从而大大提高了桩基的承载能力。
本文分析了施工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并讨论了这项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注浆技术低噪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无挤土效应等特点使钻孔灌注桩得以应用于高层建筑,改造老城区的优势,但在建设施工中的孔底沉渣的形成是不易于清洁和效果的发挥,壁形成泥皮效应也影响桩周阻力的发挥。
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项目采用了后注浆技术,预埋注浆管,并在注浆桩混凝土凝结到一定强度后,通过预埋注浆管,用高压灌浆泵以恒压将预定的水灰比的水泥砂浆压入桩底,对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及桩泥渗透,劈裂充填,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并通过压实和巩固疗效,减少其变形。
一、后注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在当前建设项目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落后,导致各种技术研究存在不足的现象,这样的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技术在应用存在施工效率低,质量和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其施工工艺逐步完善,出现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大型高层建筑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对于施工人员和工程技术要求更是广泛关注。
泥浆护臂成桩施工技术之中,通过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田间管理以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多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对经常会出现孔底沉渣,桩侧泥皮现象加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灌注桩后注浆的技术分析及应用摘要:文章对后注浆灌注桩技术做了简介,其施工影响要素主要有: 孔底沉渣不易清除、侧壁因泥浆护壁形成泥皮, 针对其原因采用后注浆技术有显著的施工效果!本文就采用后注浆法提高桩端进入砂层的钻孔灌注桩垂直承载力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分析;应用
在桩基础施工有着一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无挤土效应等特点的施工工艺,它就是―钻孔灌注桩!在高层建筑、旧城改造的桩基础中被广泛应用。
但在这同意工艺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所影响因素的,以下就是对这因素的分析及应用的探讨!
1 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受现有施工工艺的限制,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土体的扰动,以及成桩后桩底沉渣较厚和桩侧泥皮过厚等因素,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
无论是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施工的桩或正循环还是反循环清孔的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
如某办公楼项目,采用φ800~φ1400mm的钻孔灌注桩,由静载检测实验得到的单桩极限垂直承载力(以沉降量来判定)最大为4250kn,最小仅有2500kn,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7 倍,经动测法检测,发现该工程桩的桩身砼质量均为良好,无断桩、缩颈、离析等不良现象,桩长也满足设计要求。
由于桩的承载力包括桩自身结构承载力和地基土对桩的支承力,所以可以认为上述工程桩的承载力明显偏低并非桩身结构强度引起,而是地基土的支承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现
就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1.1 桩底沉渣厚,桩端承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桩端进入密实砂层的桩尤为明显。
目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无论是正循环法还是反循环法,孔底证沉渣均难保100%的清除达到设计要求,即使二次清孔也是如此,
这从沉渣厚度测试仪测试及静载检测的结果可以得到证明。
有相当一部分静载压桩实验,当加载到某一荷载时,桩顶急速下沉,并满足规范规定的破坏条件,此时如继续加载,让桩沉到某一位置时,桩的沉降速率明显减慢并稳定,再继续加载还可能会稳定,此时桩顶荷载会达到原先破坏荷载的1.5 倍甚至更大,这说明桩底沉渣清除干净后桩的承载力会明显提高。
1.2 在施工过程中桩侧泥皮厚,导致侧摩阻力明显下降对不同工程中几根承载力明显偏低且桩身砼完整的桩进行分析,发现有些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泥浆护壁过长。
1.3 孔壁受扰动。
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当钻孔进入密实砂层较深的桩的时候,出现孔壁受扰动这一问题,成孔后孔壁附近土中应力释放,出现“松弛”现象,孔直径越大,影响越明显。
由于邻近桩壁一层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静压桩时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支承力下降。
针对钻孔灌注桩存在上述常见问题,如何解决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 后注浆技术的工作机理
笼统地说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就是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所谓劈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
如注浆区在桩底,则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
从大量试桩实测资料可看出,桩底注浆后不仅桩的端承力提高了,在桩端以上5m 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较大提高。
如果在桩侧某段面注浆,同样该断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明显提高。
3 注浆前后桩的垂直承载力的对比
上表是桩工程施工中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垂直承载力在的工程实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3.1桩底注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比未注浆的承载力的都大出30%~60%桩侧、桩底同时注浆,单桩垂直承载力提高幅度更大,达到了85%。
3.2 桩底进入砂层程度的深浅与后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的关系成正比, 桩底进入砂层得深后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的幅度也随之提升.因此可以认为,当钻孔灌注桩进入砂层一定深度时,采用后注浆效果更佳。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某地区5m 左右的短桩,当桩底进入中粗
砂及砾石层时,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后,其单桩垂直承载力可提高35%~100%;另一地区地区桩底进入砂层的30m 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力可提高40%~45%;又另一地区桩底进入粉细砂层的20~30m 中长桩,在桩底注浆后承载力可提高10%~20%。
由此可见注浆后单桩垂直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与桩底和桩侧土层性质关系极大,因此,在砂层区,采用桩底注浆工艺,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4灌注桩后注浆分析与应用
要想把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提高,经过我们建筑工作者的
努力,国内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曾采用过许多方法,后注浆法就是其中较常用且有效的一种。
所谓后注浆,就是在成桩后在桩身砼达到一定强度时,通过预埋管道用高压泵向桩的某些部位灌注水泥浆,提高局部位置的土体强度。
目前后注浆有以下几种工艺:
4.1 底部设立注浆室。
钢筋笼也下到桩底。
4.2 在桩施工过程成孔后,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设出浆口,浆口可用胶带或塑料膜密封。
孔底比出浆口低30~50cm即可。
灌注砼前先往孔底倒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进行砼灌筑。
4.3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的就是把钢筋笼(钢管或黑铁管)的下面固定好注浆管,并在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的方法把注浆管压入桩底土中30~50cm。
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在进行桩身砼浇注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时浆液也不会回流。
在上述方法中每种工艺都有着其各自的优势略势第一种方法工
艺复杂,成本高,国内并不提倡广泛使用。
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桩底加固,在国内已有过多次实验或使用,但由于工艺过于简单,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
第三种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注浆成功率可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