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师生互动行为)

合集下载

观察量表-师生互动

观察量表-师生互动

A.
执教人 班级 行为类别 问 题 的 类 型
回 答 的 方 式
教 师 理 答 方 式
学 生 回 答 的 类 型
提 问 后 停 顿 时 间

E.‎D.‎C.‎
B.
师生互动观‎ 察量表
课题 观察时间
频次
1.记忆性问题‎ (了解)
2.理解性问题‎
3.创造(综合)性问题
1.提问前先点‎ 名 1.提问后让学‎ 生齐答 2.提问后让举‎ 手者答 3.提问后让未‎ 举手者答 4.提问后改问‎ 其他同学 1.打断学生,或自己代答‎ 2.不理睬或消‎ 极批评 3.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 答案 4.对学生回答‎ 鼓励、称赞 5.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1.不回答 2.机械判断是‎ 否 3.认知、记忆性回答‎
4.理解、推理性回答‎ 5.创造性、评价性回答‎ 1.提问后没有‎停顿或不足‎ 3秒 2.提问后停顿‎ 过长(6 秒以 上) 3.提问后停顿‎ 适当停顿 3‎ ~5 秒 4.学生答不出‎而耐心等待‎ 几秒 5.对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当‎ 多等几秒
学科 观察人 小计
占百分比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报告
执教者资料姓名:未提供
观察中心单位:未提供
课题:课程背景下学生研究方式的转变——自主研究、探究研究、合作研究。

学生表现评分:
1.课前准备情况:未提供
2.研究兴趣和情绪:评分为5、4、4,未提供具体情况。

3.是否听老师讲课,是否有辅助行为:未提供具体情况。

4.是否听同学发言,是否有辅助行为:未提供具体情况。

5.参与提问/回答的情况:评分为4、4、5,未提供具体情况。

6.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未提供具体情况。

7.自主研究的情况:未提供具体情况。

8.是否能质疑观点,提出不同意见:评分为4、4、5,未
提供具体情况。

9.是否能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未提供具
体情况。

10.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评分为5、4,未提供具体证据。

11.观察后的感受:有惊喜、钦佩、触动和深思。

惊喜于
学生活动的训练有素,倾听、汇报、补充,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钦佩于学生的朗读水平,抑扬顿挫,有滋有味。

观察者认为,课堂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研究的能力。

作为语文课堂,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览无余,语文于洋颇有功底。

观察者认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是一条必由之路。

建议:未提供具体建议。

注:评分为5分制,优为5分,良为4分,好为3分,一般为2分,尚可为1分。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F、其他
2、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次数
A、课本
C、课件
E、资料袋
B、影象资料
D、网络
F、其他
3、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时机
时机
资源种类
课前
解决问题时
表达观点时
阐述重点时
突破难点时
课后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4、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效果
(打分5分制)
作用
资源种类
提供资料
3、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类型
5、理解性疑惑
6、判断性疑惑
7、实证性疑惑
互动类型
8、师生互动
9、生生互动
10、师班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1、以问题推进互动
12、以评价推进互动
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过程记时
14、30秒以下
15、30秒以上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6、热情
17、冷漠
18、忽视
互动管理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次数
效果评价
A
B
C
D
E
教师提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学 生 表 现
评 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4
5.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4
6.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5
7.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
4
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4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5
10. 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
4
11.
12.





观课之后,有惊喜,有钦佩,有触动,有深思。惊喜于学生活动的训练有素,倾听、汇报、补充,有板有眼,有模有样。钦佩于学生的朗读水平,抑扬顿挫,有滋有味。课堂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语文课堂,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览无余,语文于洋颇有功底。可见,高效课堂的实施是一条必由之路,也必将是一条值得付出,值得期许,必将有所建树之路。
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报告
执教者资料
姓名
单位
课题
我手写我口
观察中心
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 生 表 现
评分
备 注
1. 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
5
2. 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
4
3. 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4
4. 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吗?

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观察量表

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观察量表

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观察量表说明: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三个板块,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教师行为观察: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

在课堂观察中,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2、学生活动观察:在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

在课堂观察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3、师生互动观察:在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为达成教学目标,观察师生配合情况。

备注:
该《新课程课堂教学观察量表》采用百分制,其中,教师行为观察量表每项3分,计分30;学生活动观察量表每项2分,计分30;师生互动观察量表每项2分,计分40。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F、其他
3、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时机
时机
资源种类
课前
解决问题时
表达观点时
阐述重点时
突破难点时
课后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4、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效果
(打分5分制)
作用
资源种类
提供资料
表达观点
阐述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问题
建构知识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5、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的服务对象
(打分5分制)
作用
资源种类
为学生的学
为教师的教
为表演
为记录生成型资源
为资源而资源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资料袋
F、其他
6、学习中生成的资源
学生作品
师生共同建构的资源
新生成的问题其他Leabharlann 7、各类资源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打分5分制)
作用
资源种类
为学生的学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观察量表格范例

课堂观察量表格范例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案例课堂教学观察量表二(教学行为时间分配量表)环节
“正”字表示
案例地理课堂教学观察量表三(课堂教学流程、教师讲解行为量表)
注:教师讲解行为主要有:1.用课本语言2.用自己的语言3.用举例的方式4.利用重复/停顿/节奏5.观察学生的反应6.结合学生的语言7.借用板书8.借用声像9.借用体态语
案例地理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四(学生错误和教师的处理量表)
注:次数以“正”字表示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教师教学行为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教学行为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学生学习行为量表)。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语文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适切性、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课程资源的生成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统计(划“正”或勾)
1、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资源种类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E、资料袋
D、网络
F、其他
2、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次数
A、课本
C、课件
E、资料袋
B、影象资料
D、网络
F、其他
3、课堂教学中各类资源使用的时机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好,1分。
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观察记录
视角
得分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资料袋
8、学生应用各类资源的情况
(记录应用次数)
作用
资源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小学音乐课堂观察量表时间: 5.20 课题:《我的家在日喀则》讲课人:丛博评课人:宋蕾
视角观察点统计项目小结
师生之间互动行为的有效性师生之间的
互动行为有
哪些
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的互动不能为探究新知提供帮助的互动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深度,
由浅入深逐层递进。

8 7
回答行为主动回答被动回答群体回答个体回答高质回答低质回答学生回答大部分为被动回答和群体
回答,问题集中性较强。

5 10 8 3 8 2
提问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主动的被动的无效的提问明确富有启发性、准确紧扣教材
重点。

0 5 5 8 15 1
提问对象老师提问学生提问学生互相提问能把握提问时机、提问对象,但学生
没有主动提问的机会。

25 0 0
讨论行为不懂的拓展的创新的本节课没有讨论,教师提出来课后讨
论拓展问题
0 2 0
讨论对象班级师生小组同桌没参与人数活动有序性本节课没有讨论
2 2 0 0 0 0
结论该节课有明确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紧扣教材重点,用递进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老师能够把握提问的时机,观察提问对象水平将难度适当增加。

但有时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

教师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予鼓励。

提问问题方式多样化。

建议加入小组讨论与合作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