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共68页文档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与分析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越来越关注。
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对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测定和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对我们了解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灵敏度,可以准确地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测定食品中铁、锌、铜等元素的含量,而质谱法则适用于测定食品中镉、铅等重金属元素。
其次,在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的过程中,还需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样品采集需要遵循科学的操作流程,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同时,在样品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与外界环境接触,以防止微量元素的丢失或污染。
此外,还需要使用纯净的溶剂和试剂,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在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分析。
从测定结果中,我们可以了解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评估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例如,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测定食品中铁的含量来判断其对贫血预防的效果。
锌则是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测定食品中锌的含量,可以判断其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此外,通过比较不同品牌或不同产地的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我们还可以评价其质量差异。
例如,同一种果蔬在不同土壤中生长,其吸收的微量元素含量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测定这些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我们可以评估它们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以便做出更好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一方面,样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测定过程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测定方法的选择和准确性也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测定方法,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分析是了解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手段。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与检测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与检测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很低,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检测。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与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一、食品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所需量极少的元素,但却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铁会导致贫血;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缺乏锌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因此,合理摄入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测量样品中微量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选择性的优点,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的分析。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转化为离子状态,然后利用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从而确定元素的含量。
ICP-MS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
三、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技术1.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它通过测量样品中微量元素荧光光谱的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非破坏性的特点,适用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2.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电位滴定法等,通过测量样品中微量元素的电化学行为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适用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四、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常见问题1.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中元素含量、植物吸收能力等。
因此,不同地区和不同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存在差异。
2.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微量元素的损失或增加。
例如,高温烹调会导致一些易挥发的微量元素损失,而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增加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
第六章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三、铅的测定
2.分光光度法(二硫腙比色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分析步骤 (5)结果计算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四、汞的测定
1.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操作步骤 (5)结果计算
八、锰的测定
1.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操作步骤 (5)结果计算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八、锰的测定
2.分光光度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分析步骤 (5)结果计算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九、铬的测定
1.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操作步骤 (5)结果计算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离子选择电极 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等。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一、铁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邻二氮菲法) (1)原理 (2)试剂 (3)测定方法 (4)结果计算
第六章 第二节 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一、铁的测定
2.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2)试剂 (3)仪器 (4)操作步骤 (5)结果计算
食品分析(第三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食品分析检验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第四章 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第六章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CONTENTS
第七章 食品中农药及药物(兽药)残留的测定 第八章 食品中毒素和激素的测定 第九章 食品中安全热点物质的测定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微量元素
必需 元素
+
有毒 元素
自然条件 决定的
强化营养添加 到食品中的
加工、包装、 加工、包装、 贮存时污染
进入人体的渠 道(主要是食 物)
新材料及工 业三废等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原子荧光光谱法 (2)原子荧光光谱法 (3)分光光度计法 (3)分光光度计法 (4)比色法 (4)比色法 (5)滴定法 (5)滴定法
注
• 1.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显色时间的 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显色时间的 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影响可与绘制吸收曲线同步进行。 影响可与绘制吸收曲线同步进行。 • 2.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后应摇匀,使Fe3+ 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后应摇匀, 加入盐酸羟胺溶液后应摇匀
意
完全还原为Fe 后再加入显色剂。 完全还原为 2+后再加入显色剂
(3)萃取溶剂的选择: 萃取溶剂的选择: 溶剂是否有利于萃取的分离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般尽量采用惰性溶剂,避免产生副反应。 ①一般尽量采用惰性溶剂,避免产生副反应。 根据螯合物的结构,由相似相溶原理来选: ②根据螯合物的结构,由相似相溶原理来选: 含烷基螯合物选卤代烃( 含烷基螯合物选卤代烃(CCl4、CHCl3等), 含芳香基螯合物选芳香烃( 甲苯等) 含芳香基螯合物选芳香烃(苯、甲苯等) 溶剂的相对密度与溶液差别要大、粘度小。 ③溶剂的相对密度与溶液差别要大、粘度小。 ④无毒。无特殊气体、挥发性较小。 无毒。无特殊气体、挥发性较小。
Fe3+与邻菲罗啉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稳 与邻菲罗啉作用生成蓝色配合物, 定性较差。 定性较差。样品中若有 Fe3+,应在酸性溶液中 加入盐酸羟胺(还原剂)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 加入盐酸羟胺(还原剂) 盐酸羟胺 铁。此时测定的是总铁含量。 此时测定的是总铁含量。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常规检验方法

食品中微量兀素的常规检验方法食品中微量兀素的常规检验方法摘要:现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社会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较为关注,尤其是对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对食品安全有严重的威胁。
因此,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检查中的核心工作内容。
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测定与问题分析相比较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量元素检验测定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难题和挑战,对于政府的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和生产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国现有的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完善的检验方式,一门新兴的边缘化科学“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由此应运而生。
本文就当前常规的食品微量元素的检验方法及其测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每种元素的原子荧光强度都是特定的,根据此原理就可以检验出待测的元素含量。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实施过程中的干扰比较少,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并且能够将较多的元素放在一起同时检测分析。
NaBH4与汞离子、SnCL2与汞离子都可以反应形成原子态的汞,在室温环境中能够被相互作用从而变成汞原子荧光,这种方式叫做冷原子荧光光谱法,也可以称作冷蒸汽法。
因为AFS的测定方法对检验汞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在分析样品汞含量的时候通常较多的运用冷原子荧光与无焰、有焰HG-AFG^几种测定方式。
如果想要检验大米当中的汞元素就可以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它是通过微波加热的方式使样品在温度较高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消解样品。
同时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检验错这一微量元素,它多存在于保健食品当中。
可以研究酸介质和氢氧化物等因素对检验所产生的影响。
把仪器最适宜的工作条件选定出来,用酒石酸来进行检验,不仅能够打破干扰因素共存离子,还能够增敏,可以适用于在室温原子化环境下检验错在保健食品中的痕量。
食品中常见微量元素的测定

微量元素是浓度(或其它量的度量)非常低(“微量”)的化学元素。
不同科学领域对微量元素的定义不同。
在身体内含量低于0.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所以微量元素是一类的总称。
常见的有锌铁钙镁铜铅镉锰磷等等。
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微量元素检测范围:砷、铅、汞、镉、铬、钠、镁、铁、铝、钾、锌、铜、锰、硒、硼、钙、磷、钴、镍、锡、锑、钡等二十多种元素微量元素检测项目:1. 金属元素重金属元素:铅Pb、铬Cr、汞Hg、砷As、镉Cd、六价铬Cr6+贵金属元素:金Au、银Ag、铂Pt、锇Os、铱ilr、钌Ru、铑Rh、钯Pd金属元素:锂Li、铍Be、钠Na、镁Mg、铝Al、钾K、钙Ca、钪Sc、钛Ti、钒V、铭Cr、锰Mn、铁Fe、钻Co、镍Ni、铜Cu,锌Zn、镓Ga、锗Ge、铷Rb、锶Sr、钇Y、锆Zr、铌Nb、钼Mo、铟in、锡Sn、锑Sb、碲Te、铯Cs、钡Ba、给Hf、钨W、铼Re、铊Tl、铋Bi、硒Se及其氧化物稀土金属元素:镧La、铈Ce、错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钪Sc及其氧化物、稀土总量金属元素全扫:X R F-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全扫测试,无损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检测2. 非金属元素检测元素和检测方法检测元素:卤素:氟F、氯CI、溴Br、碘|检测方法:氧弹-IC、电位滴定/BSEN14582:2007检测元素:碳C、氢H、氧O、氮N、硫S检测方法:氧氮分析仪、碳硫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检测元素:硼B、硅Si、磷P检测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分光光度法UV-Vis3. 阴阳离子常见阴离子:磷酸根离子PO43-、甲酸根离子HCOO-、醋酸根(乙酸根)离子AC-、草酸根离子C2O42-、硝酸根NO3-、亚硝酸根离子NO2-、硫酸根离子SO42-、氟离子F-、氯离子CI-、溴离子Br-、碘离子I-常见阳离子: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铵根离子NH4+。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各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准确地了解食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就需要进行分析和检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待检测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转化为气态原子,然后测量样品溶液中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的含量。
不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条件,成本较高。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待检测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转化为气态原子,利用高温的等离子体激发原子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这些特定波长的光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相比于原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且检测限度更低。
但是,该方法的设备和运行成本较高,需要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ICP-MS是一种先进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结合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与质谱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待检测样品中的微量元素转化为气态原子,然后通过质谱仪来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与前两种方法相比,ICP-MS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并且可以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微量元素。
然而,ICP-MS设备的价格昂贵,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四、荧光光谱法(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方法。
运用科学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

食品检测FOOD INSPECTION运用科学检测方法准确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文I吕亚宁广东东方纵横检测有限公司B前,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验检测是食品检验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对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检验方法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样品的前处理食品中的微量元素都是以组合状态存在,很多微量元素的检测都要从元素的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或者以破坏其他物质的方法来进行检验检测。
因此,在检验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前,首先要进行前处理。
常用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十法灰化处理,一种是湿法消化处理。
干法灰化处理是指首先将样品中的杂物清除掉,然后将一定克数的样品放置于瓷锅中,尽量先用微火进行干燥处理,这样做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易挥发物质。
随后将其放置在高温环境下锻烧,再把燃烧后的灰分与盐酸溶液浸湿,加热燃烧,等到适宜时间将溶液移入容器中备用。
这种方法能迅速溶解样品,不受到试剂污染,且成本低,缺点是消耗了大量的低沸点的元素。
湿法消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分解法.是将液体或者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作为氧化养料,在一定温度下将有机物质分解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法对温度没有要求,而是依靠氧化养料的氧化能力来进行分解物质分解。
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做完样品的前处理.就要进行微量元素的分析了。
结合秦广阔的相关研究,常用到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两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主要测量目标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部分不含金属元素的原子,是一种通过检测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进而对原子谱线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具有精准度高、适用范围广、密透性强以及灵活性高等优点。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的操作方法是先对样品进行喷雾使其雾化,再使其引入到高频等离子体的火焰中,激发后就能产生亮度,由此产生的亮度透过分光器形成光谱,进而得到分析元素的光谱线,利用此光转换的电流输送到测光设备,反复监测电流变化的数值,就能检测出样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