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系

合集下载

江苏省水系

江苏省水系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东濒黄海,海岸线长954千米。

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土地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江苏河流水系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共有长江、太湖、淮河、沂沭泗四大水系。

通扬运河及仪六丘陵山区以南属长江水系,总面积3.73万km2,其中长江南岸沿江高地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宜溧山地以北为太湖水系,面积 1.92万km2。

通扬运河及仪六丘陵山区以北,属淮河下游水系,面积6。

53万km2,其中废黄河以北属于沂沭泗水系,面积2。

56万km2。

全省大部分河道水系互相沟通,其中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纵贯全省,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邵伯湖和太湖6大湖泊,成为我省跨流域调水的骨干河道。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主流从三江营泄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流域面积19。

02万km2。

我省淮河水系主要位于淮河下游,范围为废黄河以南,东临黄海,南以江淮分水岭、老通扬公路、如泰运河与长江流域分界,包括洪泽湖周边及入湖段淮河干流沿岸,流域面积3.93万km2.上中游15.8万km2的淮河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主要经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和即将建设完成的淮河入海水道入江入海.沂沭泗河发源于沂蒙山区,由沂河、沭河和泗河组成,流域面积7.89万km2,我省位于沂沭泗水系下游,为废黄河以北,东临黄海,西北及北部分别与安徽、山东接壤,境内流域面积2。

55万km2。

全流域来水全部由我省出海,一部分南下经南四湖,流入我省骆马湖经新沂河至灌河口并港入海,另一部分洪水东调经分沂入沭至大官庄,再由我省境内石梁河水库泄入新沭河至临洪口入海.长江干流全长433km,流经沿江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市3个主城区(南京、镇江、南通)和部分郊区、及8市所属的沿江21个县(市)。

从上至下分为五个河段,南京河段:从苏皖交界处和尚港到三江口,长85.1km;镇扬河段:从三江口至五峰山,长73.3km;扬中河段:从五峰山至鹅鼻咀,长87。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自然灾害
淮河流域
气象水文
自然资源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 地(市),总人口为1.65亿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 /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 域人口密度之首。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耕地面积1333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 产量的17.3%。农业产值为3880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2433元, 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
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 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石铁路, 以及蚌合铁路和建设中的新长铁路等。
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 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
如:有效地种植水葫芦——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
寻找麦草的更多新出路——减少水体有机物排放 利用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水污染治理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贝类丰富,广泛分布于干流和与之相通的各种水体中。考虑到淮河 流域的水污染物主要是严重超标的COD ,氨氮这些都会影响到流域生活的贝类, 这些会影响到流域的贝类生活,同位素组成变化可能记录了污染物来源和食物 链的结构变化的信息。

Your company slogan
“九五”计划:安排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到2000年底,建成 并运行12座,占20.3%;在建32座,占54.2%;未动工的15 座,占25.4%。

Piper图解淮河流域江苏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

Piper图解淮河流域江苏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
+
Ca + N a & Na + Ca & Na , 成条带状分布, 高 邮 宝应 建湖 涟水 赣榆以西的广大平原地区 以 HCO3 - Ca ( ∋ N a ) 型 水 为 主 , 面 积 超 过
+ + + + +
HCO 3 ∋ C l- Ca ∋ N a 、 H CO3 - Ca∋ Na 等类型 , 大丰 滨海 灌南 连云港以东沿海地区则 C l- N a 型水 2 大量分布, 面积达 9812km ; 中间间夹有 C l∋ H CO3 - Ca ( ∋ N a) 、 C l∋ HCO3 - Na ∋ C a 、 H CO3 ∋ C lCa ( ∋ Na) 等类型水, 形态上狭而长 , 仅在里下河 洼地区分布广泛 , 因为该域地势低洼, 地下水径流 速度缓慢, 无机盐易于积累, 因而 TDS 相对于临近 地区为高, 总体特点符合传统意义上地下水溶质含 量从补给区 径 流区 排泄 区越来 越高 的分 布特 征 , 见图 2 。
31212咸化区域形成原因咸化区域本身天然水化学背景含量极低多为200400mgl已接近于河水上升空间极20世纪80年代淮河干流区浅层水tds的含量较低但经常被污染的淮河水对当地农田的灌溉及对浅层水的侧向垂直补给作用使环洪泽湖地区的tds存在大量超过1000mgl的样点20世纪80年代新东赣丘陵so含量均值仅为1514mgl含量迅速上升至8517mgl经分析日益频繁的酸雨可能是so接威胁着浅层地下水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hreatic water equality evolution by P iper diagra m in H uaihe river drainage area , Jiangsu province

水系系列——淮河水系

水系系列——淮河水系

水系系列——淮河水系一、流域概况淮河是位于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

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

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至此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

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

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

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m³,其中淮河水系453亿m³,沂沭泗水系168亿m³。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淮河镇的交界处,干流全长1000km。

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

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

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脉与黄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长江的支流汉水流域分界;北以从河南省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从兰考到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及通扬运河、东串场河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汉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东濒黄海。

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

由于里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通扬运河及东串场河以北的苏北平原,共计有22440平方公里面积,水流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实际汇水面积为16450平方公里。

淮安主要水系湖泊及其演变情况

淮安主要水系湖泊及其演变情况

淮安主要水系湖泊及其演变情况刘颖历史学院041301018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因淮河入海故道被黄河淤废,从此淮河不能直接入海,由于黄河夺泗夺淮,使泗、沂、沭河水无出路,侵占苏北的排涝河道入海。

洪泽湖以下的淮河入江水道逐步形成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水位抬高,面积扩大,而淮河下游运西、运东地区的水灾也日益加重。

在淮河水系内还有两条人工运河,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之间的水运。

一是鸿沟,是战国初期魏国开凿,从郑州东引黄河水,为沟通古代黄河和颍水的著名水道,向东可通济水、泗水、汶水、交通之利达于江淮,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古人工运河。

二是邗沟,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在今江苏扬州市蜀岗邗城,开凿长江与淮河之间运河,称为邗沟。

当时的邗沟路线,南自长江茱萸湾引水,经樊梁、武广、博芝、射阳、白马诸湖至淮安末口入淮河与泗、汴相通。

邗沟又称为运河。

原运河、清江浦河间通航,需由淮安末口转口。

明代后期,运河在城西掉头,向北直通清江浦河,形成南起扬州、北至淮阴(今淮阴县码头镇)连通江淮的顺直运河。

清代,为有别于中运河,淮阴、扬州间运河改称里运河。

黄河水系中,徐州至淮阴段,兼作运河,是南北大运河中“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的一段,明嘉靖以后何患多集中在本段。

隆庆时,河工重点已经“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在徐、邳”。

万历6、7年潘季驯第三次任总河时,主要致力于本段的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大清后继续推行潘季驯的治河方针,于是河床不断被抬高。

淮阴至河口段。

今江苏淮安市西是当时黄淮交汇口,又称清口。

由于“黄强淮弱”,汛期到来时,黄河水往往倒灌由清口进入洪泽湖,洪泽湖水抬高后,就易决破高家堰,泻入里下河地区。

同时由于全河夺淮后长期待的堆积,致使入清以后,决溢地点逐渐下移。

康熙十六年勒辅出任河道总督之初,即将治河的重点放在清口以下的河口段。

18世纪以后黄河下游河道已淤废不堪,防御不慎,就会发生决口。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主要产业:纺织、食品、电 子、机械等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辅
工业布局:沿淮河两岸分布, 形成多个工业园区
工业发展特点:注重环保,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城市数量:淮河流域共有100多个城市 城市规模:其中大城市数量较多,中小城市数量较少 城市分布:城市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为辅
淮河源头:位于河南省桐柏山, 风景秀丽,水源丰富
淮河中游:流经安徽省,有黄 山、九华山等著名景点
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省,有南 京、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淮河入海口:位于江苏省连云 港市,有连岛、花果山等著名 景点
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如秧歌、龙舞等
当代淮河流域:经过治理和开发,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PART THREE
淮河流域水资源 总量:约1000亿 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上 游水量较少,中 下游水量较多
水资源利用:农 业灌溉、工业生 产、生活用水等
水资源保护:加 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资源环境
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 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提升旅游设施和 服务水平:加大 对旅游设施的投 入,提高旅游服 务水平,提升游 客体验。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合作,共同打 造具有竞争力的 文化旅游品牌。
汇报人:

生态修复:加 强淮河流域生 态修复,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

水资源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 资源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水资
源状况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减少污染 生态修复:恢复河流生态,保护湿地,改善水质 绿色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汇总淮河水系示意图

汇总淮河水系示意图

淮河水系示意图整理人尼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简介1概述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四省,主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km,总落差约200m。

淮河干流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约360km,地面落差约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至中渡(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约490km,落差约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约150km,地面落差约6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51万km2。

洪泽湖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面积的洪水,总库容169亿m3,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综合利用平原湖泊型水库,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地和南水北调东线的调蓄水库。

洪泽湖大堤保护区面积2.7万km2,耕地1900多万亩,人口1800万人,并有扬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十数座大中型工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2727亿元,粮食产量1166万t,工农业总产值2962亿元。

该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之一,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是我国经济开发程度较高地区之一。

区内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纵贯南北。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经过清浦、淮安、阜宁、滨海、射阳等县(区)和省淮海农场,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全长162.3km。

淮河入海水道现状工程于1999年9月经批复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6月完工通水,2006年10月全面建成,并通过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

入海水道现设计排洪流量2270m3/s。

入海水道除与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共同承泄洪泽湖以上15.8万km2的来水外,还兼顾渠北地区1710km2的排涝。

入海水道一期工程的实施虽然使淮河下游出路由13000m3/s~16000m3/s扩大到15270~18270m3/s,在洪泽湖周边圩区滞洪的条件下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但洪泽湖作为一个巨型水库,现状标准尚达不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如遇100年一遇以上洪水,就要采取非常措施分洪。

浅析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浅析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3 水 生 态 功 能 下降 、
随着 社 会经 济 活 动 的发 展 和工 业
控制 ,部分河段水体功能得到一定恢 亿 m3 河 流域较 大 的湖泊 有城 西 化 、 。淮 城镇化 进程 的加快 , 围湖造 田 、 网箱 复, 但与国家水污染防治 目标和水生态 湖 、 东湖 、 城 瓦埠湖 、 洪泽 湖 、 高邮湖 、 养殖 、农 药化肥施用等 人类活动影响流 系统承载能力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水 文 水 资 源
库正常 的生态水 位不能维持 ,水体 自 净
能力明显减弱。
2 水 污 染 严 重 、
浅 淮流水态统保 与复 析 河 域 生 系 的 护 修
20入 河 排 污 量 为 7 .5万 t 7 7万 t 3 3 和 . 9 ,
度, 不要单 纯追求数量 , 也不要 过于复 险点 的部位各项制 度。特别是关 系到 威性和严肃性 , 确保各项制 度规定真正 杂, 要适合 基层 单位的管理实 际 , 简 领导 班子建设 和单位 的发展稳定等决 落到实处■ 要 便易行 , 于操 作 , 真正具有 可操 作 策 、 便 要 议事工作制度要抓紧清理和修订。 对 性, 能解决实际问题 。 ( 者系淮委监察 ( 作 审计 ) 处处长 )
比 2o 0 6年削减 了 1 . 1 3万 t 2 8万 t 8 和 . O , 但是 与淮河流域水功能 区限制排污总量
目标 ( 0 8 l, 氮 26 c D3./氨 2a .6万 t ) 有 ,仍 a
较大差距 , 其中氨氮超标 2倍 。 淮 河流域供水水质安 全问题 同样不 容忽 视 ,根据反映全流域供水水 质状况 的 l3个重 点水 功能 区 20 5 0 7年 监测结
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 ,水生态 系统 山区平行 南下 ,沂 河在 江苏省邳州市 源使用功能 ,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 遭受严 重破坏 , 出现河道断流 、 湖泊萎 入骆马湖 , 由新沂河人海 。 淮河流域湖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缩、 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等现象 。 虽经多 泊众多 , 水面 面积约 7 0 k 总蓄水 00m , 年治理 , 淮河流域水污染恶化得到有效 能力 20亿 n3 8 1 ,其 中兴利 蓄水量 6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淮河水系淮河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

古淮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

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与淮河分离,淮河在淮阴以西壅塞潴积成洪泽湖。

黄淮交相侵犯,洪泽湖大堤不断溃决,洪水又泛滥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并逐步南移泄入长江。

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穿高宝湖、邵伯湖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

咸丰五年黄河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从源头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都在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

江苏淮河水系的范围,为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面积 3.79万平方公里。

洪泽湖承接淮河干支流来水,洪泽湖以下称为淮河下游。

经过建国后的治理,淮河下游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简称“灌溉总渠”或“总渠”)、淮沭新河(淮沭河段)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入海。

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腹部及滨海垦区各河,直接排水入海。

江苏淮河水系分为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下游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系、滨海垦区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等5个水系。

(一)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拦洪蓄水库。

淮河干流过浮山后,经泊岗引河南下,在盱眙老子山入湖;南岸有池河、北岸有漴潼河(现怀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等支流直接入湖;周边沿湖地区还有10多条引排河道直接入湖。

洪泽湖是在黄河夺淮期间,黄淮水不断壅积,由破釜、白水、万家、泥墩、富陵等湖逐渐串连扩大,至明万历七年(1579年)基本形成。

洪泽湖大堤经历代修筑,成为淮河下游防洪屏障。

大堤南自盱眙县张大庄,经洪泽县蒋坝、高良涧,至淮阴县码头镇老坝头,长67.25公里,控制淮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湖底高程10~11米。

在湖水位13米时平蓄不破圩,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1957年资料);最高水位17米时沿湖破圩后最大水面积为4222平方公里。

死水位为11.0米,库容 6.4亿立方米。

80年代后期,死水位调整为11.3米,死库容10.45亿立方米。

在湖水位13米时,库容41.92亿立方米。

最高洪水位17米时,库容176亿立方米。

淮河干流从淮源到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段,长364公里,流域面积 3.06万平方公里。

洪河口到洪泽湖三河闸为中段,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2.74万平方公里。

三河闸至入江口三江营为下段,长158公里,流域面积 3.2万平方公里。

汇入淮河的支流,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1000~2000平方公里的有21条。

淮河干流过蚌埠、临淮关、五河,东流至浮山入江苏境,后又转向东北经峰山、双沟又折向南,沿苏皖边界至七里湖再入江苏,东北流经盱眙至老子山入洪泽湖。

1952年兴建五河内外水分流工程,将淮河干流在浮山对岸的潼河口筑潼河坝,窑河口筑窑河坝,在下草湾以下堵断淮河干流,然后自大柳巷至下草湾裁弯取直开泊岗引河,接原道折向南流,至花园嘴向东北经盱眙老子山入洪泽湖。

在江苏境内入洪泽湖的支流有池河、漴潼河、新汴河、新濉河、汴河、濉河(老濉河)、徐洪河(安河)等。

漴潼河为淮河北岸支流,承纳浍河、澥河、北淝河、香涧湖、沱湖、南北沱河、石梁河、天井湖等来水,于下草湾引河入洪泽湖,流域面积 1.2万平方公里,在江苏境内长35公里。

1972年,安徽省兴办怀洪新河工程,从漴潼河入洪泽湖,1980年停缓建(1991年复建)。

池河为淮河南岸支流,自安徽省明光县北流,经女山湖,转七里湖入江苏境,汇入淮河干流,流域面积5021平方公里。

濉河古称濉水,为泗水支流,承河南、安徽来水,经江苏睢宁县,于宿迁县小河口入泗。

黄河夺淮以后,濉河南移至汴河下段入洪泽湖,东侧故道形成安河。

民国4年(1915年)治理濉河,自青阳镇向东开新河,经坝头折向东南入洪泽湖,自此濉河至青阳镇分为两支入湖,东支称濉河,西支称老汴河。

濉河全长230公里,流域面积7448平方公里。

1966年治理时,分段截流入新汴河、新濉河、濉河(老濉河)。

新濉河自安徽泗县东流经江苏泗洪,至青阳镇西洪庄改道南入溧河洼,在江苏境内长29公里。

濉河自安徽泗县刘圩南流至江苏泗洪小韩庄沿新濉河北岸入溧河洼,在江苏境内长13公里,流域面积643平方公里。

洪庄以下的濉河、汴河老道,成为泗洪县中部地区的排水干河。

新汴河主干自安徽省宿县截引沱河、濉河上游支流,经灵璧县、泗县南入江苏泗洪县,至溧河洼入洪泽湖,全长127公里(江苏境内29公里),流域面积6562平方公里。

徐州境内的奎河、运料河为濉河支流。

奎河源于铜山汉王,穿云龙湖水库,经市区南流,于安徽宿县入新濉河,长75公里(江苏境内23公里),流域面积1287平方公里(江苏境内365平方公里)。

运料河源于铜山张集,南流至安徽灵璧入濉河,江苏境内17.6公里,流域面积169平方公里。

徐洪河北起邳县房亭河刘集地涵,向南经睢宁、宿迁、泗洪等县到洪泽湖(下段淮阴市境内系利用安河拓浚),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2316平方公里,是一条排水和调水的河道。

主要支流有西沙河、龙河、潼河等。

徐洪河自1976年动工开挖,至1980年停建,完成七咀以下经大口子至顾勒河口入湖通道,长56公里;七咀以上挖至睢宁县沙集,长17公里;废黄河北堤至刘集闸南,长18公里(1990~1992年复建完成)。

洪泽湖周边还有张福河、黄码河、安东河、溧西引河、西民便河、仇集大涧、维桥河等区域性河流入湖。

(二)洪泽湖下游水系淮河出洪泽湖的河流,原有淮河入江水道、里运河及废黄河下段。

建国后又增辟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

淮河入江水道上起洪泽湖三河闸,由三河东流入白马湖、宝应湖迂回南下,经高邮湖、邵伯湖至扬州市附近,由归江河道汇入长江。

1957年筑白马湖隔堤,实施洪涝分开。

1969年兴办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在金湖县新辟金沟改道段,直接由三河南下入高邮湖,水道缩短为158公里。

入江水道分为三段:上段从三河闸至施尖入高邮湖,长55公里,由三河与金沟改道段组成。

中段从高邮湖施尖到邵伯湖六闸,长55公里,为湖区行洪。

下段从六闸至三江营,长48公里,由运盐河及金湾河汇入芒稻河;太平、凤凰、壁虎、新河汇入廖家沟;芒稻河与廖家沟汇于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

设计排泄淮河洪水12000立方米每秒。

沿线区间汇水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其中江苏境内5476平方公里),除白马湖、宝应湖地区外,有汪木排河、利农河、杨寿涧、方巷河、槐泗河及安徽省境内的铜龙河、白塔河、秦栏河、天菱河等支流汇入。

水道沿线湖泊众多。

白马湖底一般高程 5.5米,在水位 6.5米时,水面积110平方公里,湖容积0.95亿立方米。

宝应湖面积原有192平方公里,与淮河入江水道分离后,湖区围垦,湖面积减为42.8平方公里。

高邮湖底一般高程 4.5米,在水位6米时,水面积700平方公里,湖容积10.8亿立方米;在水位9米时,水面积780平方公里,湖容积34亿立方米。

邵伯湖底一般高程 3.5米,在水位 4.5米时,水面积120平方公里,湖容积 1.7亿立方米;在水位8.5米时,水面积220平方公里,湖容积9亿立方米。

苏北灌溉总渠是1951年开挖的大型人工河道,西起洪泽湖高良涧闸,流经淮安城南与里运河平交,至射阳县六垛扁担港口入海,全长168公里,排泄淮河洪水800立方米每秒。

灌溉总渠开挖后,原南流进入白马湖、射阳河的排水河道被切断。

灌溉总渠以北、废黄河以南1967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形成渠北水系。

1953年沿灌溉总渠北侧开挖一条渠北排水渠,西起里运河穿运地下涵洞,东至扁担港,长135公里。

渠北运西有古盐河,运东有南支河、渔滨河、衡河等河流汇入。

从70年代起,陆续兴建茭陵站、周门站、单港站、北沙站、大套站,抽排涝水入废黄河。

中山河与废黄河之间有翻身河,废黄河与排水渠之间有北八滩河、中八滩河、南八滩河,各自排水入海。

在灌溉总渠以南运西白马湖地区,建有淮安抽水站可结合抽排白马湖涝水入灌溉总渠。

淮沭新河是1958年开挖的大型人工河道,长172.9公里,连接淮河和沂沭泗两大水系,可伺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也可调送淮水和江水至淮北地区用于灌溉、航运及城市用水。

全河分三段,南段起自洪泽湖二河闸,于淮阴杨庄与中运河、里运河、废黄河、盐河交汇,长31.5公里,称二河。

中段自杨庄淮阴闸至沭阳闸入新沂河,长66.1公里,称淮沭河。

北段过新沂河至新浦洪门桥,长75.3公里,称沭新河。

里运河原为通航河道,南起邗江县瓜洲,向南入长江与江南运河衔接,向北至淮阴市,在杨庄与中运河相接。

黄河夺淮后期,里运河一度承泄淮河洪水入江归海。

建国后,治淮防洪工程陆续兴建后,里运河不再行洪,成为灌溉、排水、通航河道,或北承洪泽湖水南送沿运灌区灌溉,或南接江都抽水站提引长江水北调。

建在西堤上的南运西闸和运西闸伺机排湖西地区涝水入里运河。

经过多年整治,里运河为京杭运河的一段,南起六圩,北至淮安城南与灌溉总渠平交,于淮阴杨庄接中运河,长168.4公里。

邵伯高家圩(运盐河口)至大汕子隔堤的里运河西堤,即入江水道东堤,使里运河与邵伯湖、高邮湖分隔。

至淮安城南,东有斜河通运东闸下灌溉总渠,西有沙庄引河至淮安抽水站。

(三)里下河腹部水系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地区,历史上是淮河洪水走廊。

建国后,经过不断治理,淮河洪水不再东溃,中部地区与渠北、通南、垦区分隔,形成北界灌溉总渠、南界通扬运河、西界里运河、东至通榆河的腹部水系,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

区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分别由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排水入海,南部地区又可汇水入新通扬运河,经江都抽水站抽排入江。

射阳河为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南起射阳湖荡,东出射阳河闸入海,全长198公里。

经整治后,由阜宁收成庄至射阳河闸,长161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

沿线有头溪河、岔溪河、涧河、塘河、渔滨河、海陵河、戛粮河、西塘河、张家河、通洋河等支流汇入。

黄沙港原为垦区排水河道,属射阳河支流,西自建湖上冈,东流至中兴桥、射海出老黄沙港闸入射阳河。

1971年整治,从建湖黄土沟利用西塘河南段拓浚,经建湖镇向东拓浚老黄沙港,在射阳河交会处新建黄沙港闸,成为里下河腹部排水干河之一,全长88.9公里,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

1978年又自黄土沟向南延伸至兴化县沙沟,称沙黄河,长17公里,上端支流有宝射河、向阳河、芦氾河等。

新洋港原起盐城天妃闸,与串场河相接,东流至新淤尖入海,长80公里。

经治理,从盐城县(今盐都县)北门至新洋港闸,长63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

1957年建成新洋港闸。

自1975年起,从盐城九里窑向东拓浚裁弯取直,至射阳新民河口,长23.4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