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装配标准.
电动三轮车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5、安装过程中注意对零部件的防护,不要
划伤。
备注
编制
校对
审核
会签
批准
适用车型
三轮车
车型编号
CT500HET-4A
序号
3 装配名称 预安装仪表总成
装配级别 A1 工位 F3 人数 2 工时(分钟)
日期
2013-5-28
工具、工装及辅料 十 字 螺 丝 刀 , 十 字 槽 盘 头 自 攻 螺 丝 零部件内六方、
干净湿抹布、
操作内容
标准要求
仪表罩 1、五大开关 1 套、仪表、车吧、刹把、把套(1 套)
检测方法
备注
1、安装五大开关:将喇叭开关(2 个)、转向开
关、远近光开关、前大灯开关依次安装在仪表罩
相应安装孔上。
2、预安装刹把:将刹把套入车把,调整到合适位
检测方法
1、将外胎胎线以内均匀涂抹硅油。
1、在工作台上应铺护毯以防零部件的损 目视、压力表
2、将内外胎安装到轮圈上。
伤。
3、用充气压表充气少许、用手轻轻敲打轮胎一圈、 2、胎花方向安装正确
然后充气至规定气压值。
3、胎线与轮圈边缘平行,不能外凸或凹陷、
4、将充气嘴护罩拧入充气嘴并拧紧。
压胎现象。
4、胎压符合规定要求 240-280kpa。
1、注意泥板左右支架不要装反。 2、安装过程中注意对零部件的防护,不要 划伤。安装前鼓刹和前叉时,注意限位装 置。 3、力矩要求:50-80 N·m,力矩扳,听 到咔嚓声结束,用力矩标笔作标识。
目视、检査 扭力搬手: 0-100N
编制
校对
审核
会签
批准
适用车型
三轮车
车型编号
CT500HET-4A
电动车装配标准(内部资料)

电动车装配操作标准一、装配操作前的检查装配操作人员在装配之前需要对本工序将要装配的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检查。
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进行装配。
不能将上道工序中的问题带到本工序。
1、首先检查在本工序所需要安装的部装总成或者零部件是否正确。
进入本工序的部装总成装配是否安全;其零部件的装配是否正确;紧固件是否紧固良好;运动件是否灵便。
2、检查在本工序安装使用的紧固件是否良好。
如果螺栓、螺母浮现罗纹损坏,则应放置在指定位置,进行更换。
3、检查本工序所需要安装的零部件和部装总成的外观是否良好,有无损伤、划痕;外装饰是否完整、有无装饰外观缺陷和电镀缺陷。
4、检查本工序所需要安装的焊接件。
其焊接部位是否存在虚焊、漏焊;焊缝的均匀程度;有无气孔、沙眼;有无焊瘤、焊渣存在。
5、检查车架等大型焊接件和其它零部件、塑料件的安装孔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浮现较大的差异,则应该即将进行更换。
6、如果浮现装配部件不到位,活动部件运动不良,错装、漏装现象,以及损伤等等质量问题,应该退回予以返工。
7、检查装配使用的工具是否良好。
二、控制器检查这里是装配前控制器的检查1、外观应该清洁干净,出厂号码、专用等标记清晰。
各部位无裂痕、缺损。
螺钉紧固可*。
2、控制器的接头插口、插座应能够插接到位,无松动现象。
3、刹车控制应该断电灵敏。
4、控制器对电动机的控制检查:应该保证电动机运转稳定,输出功率达到预定的要求。
电动机的调速应连续、稳定。
5、欠压保护:; 36v 蓄电池为31.5±0.5v; 48v 蓄电池为42±0.5v。
6 过流保护:无刷电动机为14 ±1.0a;有刷电动机为19±1.0a。
7 骑行时,调速应该连续、稳定、可*。
8 控制器的功率消耗应不大于电动机的 4%。
9 控制器在使用时的温度应该小于50℃(在环境温度为25℃时;炎热天气温度可以稍有提高)。
如果温升过快或者温度过高,应该予以更换。
(检测控制器温度超标的简单方法:手背放置在控制器的外壳上,如果感觉温度难以接受,既有可能浮现超标的情况。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相关规定范围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1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Elect ricbicycles -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国家标准GB17761-1999)。
2前言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5.1.1最高车速、5.2.1制动性能、5.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为强制性条款;其余各技术要求均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行业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自行车集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志诚、姜晓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761一19993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
4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自行车安全要求自行车装配要求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自行车车架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自行车反射器5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动自行车electricbicycle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电动车装配工艺要求

电动车装配工艺要求淘宝店铺:技术案例设计A和B表示流水线作业,C和D表示预装工位。
C1 剥车架子,预装车架;打号、压碗1、剥车架子时要轻拿轻放,保证车架无磕碰、无划漆;2、车架打号时,须做到以下三个要领:“稳”、“准”、“狠”。
即:车架要“稳”,打号位置和号码要“准”,“狠”表示打号要清晰。
3、车架在压上下碗时要确保上下碗的规格大小符合要求,上、下碗应与车架前脸管两端相平行。
A1 车架上线、安装前叉、中轴死碗1、车架上线时,确保立柱插入到位,车架能平稳转动,防止车架磕碰划伤;2、选择正确规格的前叉来进行安装;保证前叉回转灵活且无轴向松动,外观良好。
3、安装中轴前,先将传感器按正确方向套入死碗中,然后将其安装在五通的左侧(车架倒立时);死碗锁紧的紧固力矩不小于30 N.m,且安装必须到位。
A2(外)安装前泥板、前轮1、选择正确配色、正确规格、烤漆良好的前泥板进行安装;2、泥板装配后,不得有明显的扭曲。
A2(里)安装中轴、磁环1、选择正确规格的中轴:41-97-412、紧固中轴碗琐母时,其紧固力矩不小于30 N.m 。
3、中轴安装完成后,用曲柄带动中轴转动,中轴应回转灵活且无松动。
4、将磁环按正确方向套装在传感线(死碗)的一侧,磁环距感应头约 1mm—3mm,且间隙均匀。
A3 安装链轮、曲柄、后泥板、1、选择正确的曲柄链轮:2、安装曲柄链轮时其锁紧螺母的扭矩不小于30N.M;两曲柄的安装方向应相反,中轴两端应与曲柄外侧装平;曲柄帽必须压紧,压实,且无破裂和损坏现象。
3、后泥板装配后,不得有明显的扭曲。
A4 装链条、后轮、双支1、选择正确长度的链条。
2、安装链条时,弹簧卡片应安装在链条的外侧,开口端方向和链条运动方向相反。
3、给后轮挂上链条,调整链条的松紧程度,保证链条不紧不松;A5 装支撑片、抱闸卡子、紧后轮1、支撑片有斜口的方向应朝前安装。
2、在紧后轮前,确保后轮在后平叉的中间位置,与后平叉间隙应左右对称。
电动车标准作业操作手册

电动车标准作业操作手册Electric vehicle standard operation manual2016-08 发布 2016-08 实施黑龙江省悦恒电动车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的实施对象:两轮电动车。
◆本规范的拟定及归口单位:生产部。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动车的通用零部件装配和操作。
针对具体车型,需结合该车型的装配作业指导书执行。
◆定义:《标准作业操作手册》主要是指工艺标准化,它全面介绍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大量的图表、技巧解说,生动、直观地将标准作业过程展现出来。
工艺标准化是标准化原理在工艺中的应用。
是实现产品设计、指导产品加工、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生产设备、计划调度、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和工人进行正确操作的主要技术依据。
工艺标准化是工艺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目的和意义:为建立和完善工艺文件和工艺标准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工艺工作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生产部结合目前公司产品生产实际,编写了这本《悦恒电动车标准作业操作手册》,用予指导电动车整车的装配,对两轮电动车的所有工序进行合并、细化,为生产一线员工提供了详实可行的操作指导文件,方便员工熟悉与掌握电动车的整车工艺与操作注意事项。
通用作业规范即标准化作业是我公司从工序流程化向准时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录第一章简介◆定义 ------------------------------------------------------- 5 ◆结构、示意图 ----------------------------------------------- 5 ◆工序、性能分类 --------------------------------------------- 6 ◆技术要求 --------------------------------------------------- 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性能描述 --------------------------------- 7 第二章扭矩装配标准◆定义 ------------------------------------------------------- 9◆作用、意义 ------------------------------------------------- 9◆常用装配、测量工具介绍 ------------------------------------- 9◆通用扭矩标准 ----------------------------------------------- 10第三章标准件使用规范◆定义 ------------------------------------------------------ 11 ◆分类 ------------------------------------------------------ 11 ◆常用标准件明细及要求 -------------------------------------- 11 第四章黄油涂抹作业规范◆简介 ------------------------------------------------------- 13 ◆黄油涂抹作业规范 ------------------------------------------- 13 第五章布线作业规范◆布线原则 --------------------------------------------------- 16 ◆布线作业规范 ----------------------------------------------- 16 第六章电器件装配作业规范◆电源锁装配 ------------------------------------------------- 19 ◆喇叭装配 --------------------------------------------------- 20 ◆控制器装配 ------------------------------------------------- 20 ◆报警器装配 ------------------------------------------------- 21 ◆转换器装配 ------------------------------------------------- 21 ◆接线排装配 ------------------------------------------------- 22 ◆接插控制器线束 --------------------------------------------- 23 ◆车体锁装配 ------------------------------------------------- 24 ◆前轮装配 --------------------------------------------------- 24 ◆电机装配 --------------------------------------------------- 27 ◆流水线通电检测 --------------------------------------------- 32 第七章铁件装配作业规范◆压碗 ------------------------------------------------------- 33 ◆中轴装配 --------------------------------------------------- 34◆中撑及缓冲垫装配 ------------------------------------------ 35 ◆偏撑装配 -------------------------------------------------- 36 ◆弹簧装配 -------------------------------------------------- 36 ◆平叉装配 -------------------------------------------------- 37 ◆减震装配 -------------------------------------------------- 38 ◆链条装配 -------------------------------------------------- 40 ◆前叉装配 -------------------------------------------------- 41 ◆车把装配 -------------------------------------------------- 43 第八章塑件装配作业规范◆头罩装配 -------------------------------------------------- 48 ◆仪表罩装配 ------------------------------------------------ 48 ◆挡风装配 -------------------------------------------------- 49 ◆脚踏板装配 ------------------------------------------------ 49 ◆前围装配 -------------------------------------------------- 50 ◆面板装配 -------------------------------------------------- 50 ◆后泥板装配 ------------------------------------------------ 51 ◆车体装配 -------------------------------------------------- 53 ◆中心罩装配 ------------------------------------------------ 54 ◆侧板装配 -------------------------------------------------- 55 ◆平叉护板装配 ---------------------------------------------- 56 ◆座桶装配 -------------------------------------------------- 57 ◆鞍座装配 -------------------------------------------------- 58 ◆尾箱装配 -------------------------------------------------- 59 第九章五金件装配作业规范◆前刹线装配 ------------------------------------------------ 62 ◆后刹线装配 ------------------------------------------------ 63 ◆鞍座锁板装配 ---------------------------------------------- 64 ◆曲柄装配 -------------------------------------------------- 65 ◆后衣架装配 ------------------------------------------------ 66 第十章附件、包装作业规范◆附件发放 -------------------------------------------------- 67 ◆贴膜 ------------------------------------------------------ 67 ◆套袋 ------------------------------------------------------ 68 ◆包装 ------------------------------------------------------ 68 ◆储存与运输 ------------------------------------------------ 77第一章 简 介◆定义下文所讲的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电动车装配作业指导书

4、如图五、六所示:将内胎全部塞到轮圈内。
5、如图七所示:充气80%,拧上气门盖。
6、如图八所示:将前轮轴组件拆开,将前轴棍从前轮右侧穿入,左侧装入毂盖,右侧Ø16*Ø10.2*19衬套1个,外加安全挂钩防转垫片1颗,Ø10.2*2.5mm 垫圈1颗,M10*1.00螺母1颗微紧,左侧外加安全挂钩防转垫片1颗,Ø10.2*2.5mm 垫圈1颗,M10*1.00螺母1颗微紧。
1、内胎不得有明显扭曲,气门零部件工具 序号 名称 数序名称数序名称型号1 前轮外胎 1件 7 1 气压表2 前轮内胎 1件 8 2 打气管3 前轮毂 1件 93 打气接4 前轮毂盖 1件 10 4 专用扒5 前轮轴组件1套 11 5 工艺要求11.03.图一 图二 图七图八11.03.1、检查各部件外观,规格是否符合配置要求。
2、如图一、二、三所示:取后轮内胎,取下气门盖,将气嘴插入前轮毂气嘴盖孔,取外胎,一边扣到气嘴处轮圈内,依次将周边扣入,压一侧外胎入轮圈。
然后将内胎全部塞到轮圈内。
3、如图四所示:充气80%,拧上气门盖。
4、如图五、六所示:在电机右部(无线端)加厚度为2.5mm 飞轮垫圈(O 型圈)2个,将飞轮(有声16T 公制螺纹)安装在电机右端盖,装防转垫片1颗,M14*1.5螺母1颗。
1、内胎不得有明显扭曲,气门嘴不得偏斜,气嘴弯向右、胎标中心与气嘴对齐±10mm 、按(夏天240~370kpa ,冬天260~300 kpa )充上气2、飞轮应旋转灵活性,飞轮倒转应灵活无卡住现象,安装扭力不小于25N.m 。
工具 数序名称型号1 气压表2 打气管3 打气接4 专用扒5 壁纸刀作业内容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图七工艺要求11.07.1、检查各部件外观,否符合配置要求。
2、如图所示:在电机右部(无线端)加厚度为2.5mm (O 型圈)2个,将飞轮公制螺纹)安装在电机右端盖。
如何组装电动车?电动车组装篇

全球电动车网提供:如何组装电动车?电动车组装篇眼下电动车也越来越多的款式,而对于那些喜欢DIY的电动车迷们来说,各大零件如何安装成一辆能骑的电动车或许很多人都不清楚,一辆电动车整车由电动车塑件.车架.电动车配件及附件部分构成.下面就从电动车套件散件购买之后如何安装成电动车的过程我们全球电动车网详细的介绍一下。
.1.将前轮钢圈和电机装上气门嘴后,再装上真空胎,充气后备用.此图是在某电动车厂拍摄的,师傅们凭两只手不借用任何工具轻松安装真空胎.上图为摇臂组装好以后的前轮总成3.将电动车车架前立管上下管压入钢碗后,装配时有点紧,要用榔头敲下去.备用.小沙钢碗上下钢碗大小不一样,装配时注意小的在上,大的装下立管上.部分车款配中沙钢碗4.将车架大撑和主车架用螺栓连接.注意大撑和车架连接时中间有个大撑衬套要装进去,否则螺丝装紧后会卡得比较紧.同时装上弹簧及橡皮缓冲块.完后再装好单撑及弹簧.注意大撑要套上衬套,方向从内往外装入,然后和车架连接拧紧单撑螺丝拧紧减震螺丝5.将平叉用平叉轴和主车架连接.平叉轴较长,一般12X280左右,甚至更长,比较好认,装6.将后减一头装入主车架吊耳位置用螺栓连接.另一头和平叉吊耳用螺栓连接.注意使用液压减震时储油筒部分在下,防止倒装后漏油.7.将后轮电机装入平叉卡槽内,注意调整位置,使电机处在平叉的中心位置,同时注意鼓盖拉条和平叉的连接(电摩有拉条,电动车无鼓盖拉条).电动车电机鼓盖用螺丝和平叉限位片连接拧紧.平叉上有一孔是电机保护条孔,用6M的螺丝.电摩平叉内平面还有一个鼓盖固定条,注意螺丝连接.8.将前叉钢碗(注意和车架立管的钢碗不一样)压入前叉立管根部,再装上轴承,装轴承时再涂上一层黄油保持轴承不磨损.完后套上喷漆好后的前围装入主车架立管.9.在车架主立管的上部装入一个钢碗轴承,并涂上黄油,将7的前叉穿过立管后用配套大螺母压紧后,再压上一个配套的小螺母压紧.压紧后转动一下前叉,如果转动灵活且无间隙可以使用转入下一道工序.如果转动不灵活,那是螺母压得太紧,可松一点螺母间隙,调到灵活且好为止.10.将电门锁装入车架电门锁位置,用螺丝拧紧.将锁板装入车架后部专用位置用螺丝拧紧.(这一工序也可预先装好备用)电门锁可预先和车架装配好后备用.锁板可预先和车架装配好备用11.将方向把和车架前叉用专用螺栓拧紧,注意装方向把时有一配套圆型压紧衬套,有方向,有槽的朝内,同时装入方向把大螺丝孔内用螺栓和前叉连接拧紧.12.将前轮用前轮轴和前叉摇臂连接.此时目测整车前后轮是否处在同一条直线上.13.将电缆线沿车架边管用扎带扎好,注意装配时的位置,使其处于在各电器连接件连接时的且当位置.把电缆线固定在车架上把电缆线固定在车架上把电门锁和刹车线铺好电缆线在平叉及前后轮装好后即可沿边管铺好备用.14.将仪表和后头罩用螺丝拧紧装配好,同时将五大开关压入后头罩.备用.(这一工序也可预先装好备用.).同时将前头罩大灯或转向灯装配好后备用.将后头罩和仪表配好备用将五大开关压入仪表罩内把前大灯和前大板装配好后备用把前围和转向灯装配好后备用把转向灯和前头罩装配好后备用15.将前大灯和转向灯和前大板用螺丝装配好后备用.16.将左右装饰板和后尾灯及后泥板用螺丝装配好后备用.正在装配中的左右装饰板.尾灯连成一体整车厂也是这样操作,我们也可以这样组装看到了吗,装配好后的左右装饰板和尾灯一体,最好把泥板也装上,往车架上一套就行17.将左右刹把用螺丝和方向把连接拧紧,将调速把套入方向把管内,用内六角拧紧.注意位置使其不和头罩干涉.同时在刹把内装入前后刹线,用扎带扎好.(脚刹在脚踏板位置).将刹把装好后再装调速把,用内六角拧紧18.将后头罩和方向把用螺丝拧紧装配好.19.将置物箱和前围用自攻螺丝连接.同时将脚踏板四个孔位和车架用螺丝拧紧并将置物箱和脚踏板卡槽连接.20.将16工序的装配好后的后围整体套入后部车架,,并用螺丝拧紧.21.装上中心盖(座桶前围),注意和装饰板的连接.22.装上左右边条,注意和脚踏板及装饰板的连接.23.将座垫锁装入左装饰板锁孔位置,同时连接好锁线,使其转动灵活.座垫锁和左装饰板也可预先装配好后备用24.装上座桶和座垫.用螺丝拧紧.注意开闭座垫时锁是否灵活打开.25.装上喇叭.喇叭位置看前面部分有无位置可装,选一个合适位置按装.注意使其不和前面板干涉.以防喇叭沙哑.闪光器.后视镜等附件,连接好各灯线.最后装上前大板及前头罩.装上前叉护板装上平叉护板装上后衣架尾箱,保险杠等,此时整车塑件全部装配完毕,接下去就要接控制器和电池的下一道工序了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车配件等行业信息,开设电动车商情、电动车人才招聘以及二手电动车团购,电动车论坛,及电动车电池,电动车电机等电动车配件的信息资讯与电动车维修技术及相关商务服务。
电动车车架标准模板

部件技术要求
1 关重部件结构形式
5.1.1 前立管:前立管结构形式及使用范围见3.2.1及4.2。 5.1.2主管:主管 同 前 立 管 组 合 部 位 需 做 出 圆 弧 状 与 前 立 管 相 配 合 , 焊 缝 的 单 边 间 隙 不 得 大 于 2 m m 。 5.1.3 侧管:侧管与主管结合部需压扁成弧状与主管壁贴合,压扁后焊缝长度不小于40mm(特殊 情况不能达到40mm需经过确认),焊缝的单边间隙不得大于2 mm,特殊设计不能压扁的,需经 过确认后使用。
2管件技术要求
1
2
5.2.1所有管件符合GB/T 13793-1992 直缝电焊钢管中D3类及以上钢管的要求。
5.2.2管件加工过程中折弯处的失圆率外 露部位不大于管径的15%,非外露部位不 大于管径的20%,同时不得起皱。
3
5.2.3除3.5的规定外,其余管件沿轴线的 折弯半径R≥2φ(管外径),同一部件的 多处折弯半径应当一致,管件自身的焊缝 应放置在折弯方向的侧面。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 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6-2003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GB/T 197-2003 普通螺纹 公差 GB/T 700-2008 碳素结构钢 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3793-1992 直缝电焊钢管
前言
前言
车架是电动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 到用户人身安全。目前尚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 统一本公司对车架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而制定本标准。 电动车车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指电动机在蓄电池的 标定电压和设置的标定电流下电动机达到的转速。
1.3.7 电动机的类别
( 1)按照电动机的通电型式区分,可以分为有 刷电动机和无刷电动机。 (2)从电动机机械传动方式上是否为齿轮传动 区分,可以分为有齿和无齿二类。 (3)从电动机的转速区分,可分为高速电动机 与低速电动机。一般来说,高速电动机带有减速 装置。低速电动机则为直接驱动轮毂。
1.3.2 电动机的最大输入功率:为电动车电动机 设置的最大电流与蓄电池标定电压的乘积。它表 示了电动机在标定电源条件下可以输入的最大能 量。 1.3.3 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指电动机在标定 电压和设置的标定电流情况下,可以达到的实际 连续输出功率。也就是平常讲的电动机功率。一 般要求不大于240W。 1.3.4 电动机最大输出扭矩:为电动机在额定输 入电压下,可以达到的最高输出扭矩。 1.3.5 电动机的额定扭矩:为电动机在标定电压 和电流下可以连续输出的扭矩。
1.3.15 最高速度:电动车在标准行驶状况下,可 以达到的骑行最高速度。国家标准要 求为20公里。 厂家可以根据电动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1.3.16 制动性能:电动车以最高车速在一级以上 公路骑行时,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实行刹 车操作,制动距离应该小于4m。湿态道路的制动 距离不大于15m。 1.3.17 蓄电池的充电时间:指蓄电池正常放电达 到欠压数值,按照蓄电池的标准充电 要求充电,至蓄电池标称容量的100%时,所需要 时间的总和。
( 1)全电动自行车:可以脚踏骑行,也可 以纯电力驱动。电力驱动无须借助人力,利用 手把控制速度。实现速度由零至最高车速之间 的无级任意变速。
(2)智能助动型电动自行车:智能助动型 自行车靠人力为主,电力为辅,为真正的助动 车。具有与自行车相似的操作方式,可以人力 骑行,也可以电力助动。但没有单纯的电力驱 动。车辆在骑行中,利用传感器来检测接受外 力的作用,通过控制系统做出响应,进行电力 助动。实际是由人力骑行力的大小来控制电流 供应大小,实现人力与电力1:1的组合。人力 越大,电力供应也就越大。当速度达到24km/h 时电力停止供应。与纯电力驱动相比,同样容 量的电池行驶里程可提高一倍。可称其为“1: 1助力功能”。其脚踏力矩和速度的检测以及 电动机的控制,由控制器来解决。
(1)从电动机的结构和驱动形式上区分,又 分为轮毂式电动机和非轮毂式电动机。 a.其中轮毂式电动机是最常用的。电动机旋 转时车轮即随之转动。它的转速与车轮的轮径 配合,使电动车的行驶达到要求的速度。所以, 不同的轮径,需要配置不同转速的电动机。轮 毂式电动机根据其有无电刷,亦分为有刷和无 刷二种。 b.非轮毂式电动机存在多种类型。有侧挂 式电动机、中置式电动机、摩擦式电动机,等 等。一般地,此类电动机的机电转换效率要比 轮毂式电动机低。
1.3.11 欠压保护:是保护蓄电池的一种方法。 当蓄电池电压因为放电降低以后,如果 继续 放电, 由于蓄电池的内阻增大,会因放电过量造成蓄电 池发热,易于至损。所以蓄电池电压降低到一定 程度,就需要由控制器自动停止蓄电池给电机供 电。 1.3.12 过流保护:这也是保护蓄电池的一种方法。 由控制器限制蓄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以保证蓄 电池不至因为放电电流过大造成损坏。 1.3.13 中心距:为电动车前后车轮轮轴中心之间 的距离。它间接地表示出了电动车的大小。 1.3.14 百公里耗电:为电动车在标准行驶状况下, 骑行至100公里(Km)时的总耗电量。此数值一般 是计算出来的。应该不大于1.2kW· h。ຫໍສະໝຸດ 1.2电动车的类型
1.2.1 从蓄电池的安装位置区分,有:前置式; 中置式;后置式。 1.2.2 从电动机的安装位置区分,有:前置式; 中置式;后置式。 1.2.3 从电动机驱动位置上分类,有:中轴驱 动,后轮驱动。 ( 1 )中轴链轮传动型电动自行车:车架中 轴处经特殊设计安放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带 动中轴,再由中轴通过链条带动后轮。
1.3.8 蓄电池型式:分为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鋰离子电池;胶体电池;等等。其中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最为成熟、常用的蓄电池。镍 镉电池具有记忆效应,电池电量必须完全放尽才 能充电,目前很少使用。 1.3.10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指蓄电池按照每格2 伏(V)的国家标准,串联起来的计算电压。电动 车的单体蓄电池一般为3格和6格二种。标称电压 是6伏(V)与12伏(V)。常用的是6格,12伏 (V)。根据电动机的电压要求,使用时将几块单 体蓄电池串联起来。
(2)后轮驱动式电动车现在多数为轮毂驱 动型。电动机安装在车轮的轮毂里,轮毂由辐 条(辐板)与车圈连接,直接带动车轮转动。 设计 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与其他传 动形式相比,能耗低、效率高。 1.2.4 从电动机传动方式上分类,有:轮毂驱 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摩擦传动;轴传动。 1.2.5 从外形和结构上分,有摩托化电动车和 自行车化电动车。 1.2.6 从控制角度上区分,有电动和智能助动 型。
北京新日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车装配通则(试行)
技术研发中心 技术资源部
1.电动车性能篇
1.1 为了保证公司电动车产 品的装配质量,特制定本通则。
1.1.1 本通则适用于电动车的通用装配和操作。 对于具体不同的车型,需要根据该款式的装配 要求,结合本通则执行。 1.1.2 电动自行车的概念:国家标准GB 17761 -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定义为: 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二个车轮,能够 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者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 行车。
1.3 电动车的常用参数与术语
1.3.1 续行里程:新电池充满电时,电动车在 标准行驶状况下(骑行者的重量配置至 75 公斤; 环境温度为- 5℃~ 30℃之间,且天气无雨雪, 风速不大于每秒 3 米;于平坦的沥青或者混凝 土路面上),以最高车速电动行驶骑行,到控 制器欠压保护出现反应,停止供电时为止(蓄 电池电压降低至小于每单节蓄电池 10.5V 时控 制器予以断电)。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骑行 里程称为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应该不小于 2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