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_教案教学设计
课文《牛郎织女》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篇

课文《牛郎织女》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体会故事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民间故事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经代代人的口口相传,许多故事我们已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也来聊一聊叶圣陶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2、告诉老师,我们应该去聊些故事中的什么?(板书:情节、人物、感情)二、梳理人物关系1、要说故事就是围绕一连串的人物展开。
这个故事,写了哪些人物?自读课文,交流。
(板书:牛郎、兄嫂、织女、王母、老牛、喜鹊。
)2、中心人物是谁?(牛郎)3、让我们聊聊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
(此处让学生随意说)(1)与兄嫂的关系不好。
(朗读课文该处。
然后反衬,与老牛的关系好。
)(2)与老牛的关系好。
(也找到相应段落,读读。
)a对牛好:照顾牛的吃喝;(周到)b牛报恩:给婚姻、给牛皮。
(补充叶圣陶的名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为什么是牛而不是马?中国是农耕文化,牛是半动物半神的。
(3)与织女的关系:甜蜜、美满(由于两个人是主角,一会儿我们再细细聊。
)(4)与王母的关系:王母是个破坏者。
找到相关段落读。
4、对人物归类。
(边板书边补充上面的板书)(1)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神”。
(板书)(2)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间,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天上”。
(板书)(3)人与天要建立联系要有个桥,就是老牛、喜鹊。
(4)找到喜鹊搭桥的段落,一起读一读。
(5)文章表面是喜鹊搭桥,其实,还有一座隐性的桥,就是老牛。
有了老牛,才结成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有了老牛,才有了牛郎上天追织女的可能,也才有了那鹊桥。
5、师小结:民间故事特点一: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异想天开的成分,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牛郎织女(二)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由来和习俗。
2.能够理解并表达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2.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牛郎织女(二)》课文、课外活动材料2.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兴趣并复习相关词汇。
Step 2:讲述并理解课文(15分钟)1.教师呈现《牛郎织女(二)》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加深理解和记忆。
Step 3:词汇学习(10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和解释一些关键词汇和短语,如七夕、织女、牵牛、搭桥等。
2.教师布置学生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造句或做练习。
Step 4:理解课文(20分钟)1.教师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每段落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提问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一起完成课文理解的练习题。
Step 5: 创作活动(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认为牛郎和织女之间有什么样的爱情呢?”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可以运用图片、卡片等辅助工具,增加表达的可视性。
Step 6:拓展阅读(15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与七夕节相关的古代诗词,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默读,并思考这首诗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Step 7:小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提问学生针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并通过学习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
11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1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继续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述牛郎织女故事的后续发展,以及其中的转折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深刻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和毅力,以及传统文化中对忠贞爱情的尊重。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牛郎织女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他们为重逢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爱情的价值观。
学习难点:分析牛郎织女形象的塑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聆听了牛郎与织女之间美丽而感人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真挚情感。
但故事并未结束,他们的爱情遭受了重重阻碍。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牛郎织女(二)》,探寻这对恩爱夫妻遭遇的挑战和最终的命运。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努力争取幸福的?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这个令人期待的故事续篇,共同感受爱情的坚守与力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3.请学生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提高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品析人物1.段落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牛郎织女的生活篇章:和谐、温馨与隐隐的担忧这段描述为我们展现了牛郎与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情景。
两人分工明确,牛郎负责地里的耕种,织女则在家里纺织。
这种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画面,展现了他们生活的和谐与勤劳。
而织女有时也会帮助牛郎干地里的活,展现了她的贤惠与对牛郎的关心。
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勤劳节俭,这种态度使得他们的日子过得挺美满。
这种美满的生活,又通过他们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两三个年头过去,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两个孩子的出生,无疑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温馨。
五年级语文《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案

5.这篇课文和第10课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上一课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为主线展开故事,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作为插叙。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奋力抗争)为主线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因此,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必须把前后两课一起把握。
课后反思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勤劳节俭。日子过得很美满。“美满”是美好圆满的意思。说明牛郎织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在写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布置作业
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画配什么语言文字?(可结合每一段的小标题来进行)
课堂小结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中国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希望大家能多读一读,感受一下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板书设计
教学难点
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
准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师
课件,朗诵视频
学生
预习课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看结局,体会感情 。
1. 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怎么样?主要表现在哪里。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了。
播放《喜鹊搭桥》的对话。
2.课前回顾:本文体裁是什么(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些故事大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探究故事:(从民间故事的特点入手)(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简单复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孤苦伶仃结识织女生活美满不幸降临鹊桥相会)(二)鲜明的人物性格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2.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想对————说——————。
(三)丰富的想象力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现实的想象的内容。
(四)表达的情感师生共同总结。
三、结束: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并呼吁学生仰望星空,许下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作业布置:把《牛郎织女》讲给家人听,并阅读一则其它民间故事,来校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
了解古诗发展趋向,感受故事结局。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平实、浅显易懂。
学做民间故事的传播者。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8篇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8篇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同学们,相信你们平时都喜欢读神话故事,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猜猜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看大屏幕:1、课件逐一出示:老师:(4)她怀抱玉兔,在月宫遥望亲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牛郎织女》(二)是一篇略读课文。
主要介绍了牛郎织女组成家庭后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但是王母娘娘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了他们的家庭,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喜鹊相助,搭起鹊桥让他们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基于课标要求及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采用快速浏览、默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了解故事的曲折情节。
提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引导学生尝试用连环画的方式来表现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给每幅画配上合适的文字,提高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
注重拓展,融入了与这个民间故事相关的诗词,扩展了阅读面,深入理解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黄梅戏《牛郎织女》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设疑导入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牛郎织女》(一)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牛郎孤苦伶仃,在老牛的帮助下遇到了织女,织女决定和牛郎结婚,一起在人间过日子。
)2.牛郎和织女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牛郎孤苦伶仃、勤劳善良;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3.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的形象特点,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从中我们又能有哪些新的感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特点,为新课的学习架起桥梁。
二、自主阅读,了解大意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2.引导学生回忆:在上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哪些快速默读的方法呢?预设: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等。
3.学生默读,教师关注学生默读的时间。
4.总结学生默读情况。
部编版《11.牛郎织女(二)》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1.牛郎织女(二)》教案【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
本文是关于《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佚名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
(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
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