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铁规划高清图(近期规划-徐州地铁公司公布
徐州市高铁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一、位置与范围二、自然条件三、土地利用现状四、行政归属与人口分布第二章各类用地现状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现状三、工业、仓储用地现状四、特殊用地现状五、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现状第四章市政公用设施现状一、供水二、雨水三、污水四、供电五、电信六、燃气七、供热八、消防第二部分规划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依据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第三章用地策划一、开发潜力分析二、功能定位三、规划布局四、道路交通规划第四章绿地与景观规划一、绿地系统规划二、景观规划三、高度分区第五章分期建设第六章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污水工程规划三、雨水工程规划四、供电工程规划五、电信工程规划六、燃气工程规划七、供热工程规划八、环卫工程规划九、综合防灾规划十、综合管线规划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一、位置与范围高铁客站地块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部,距离正在规划建设的徐州新区仅3公里,距离徐州市老城区仅6公里,距离城东新区2.5公里,距离金山桥开发区1.5公里。
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规划范围南起郭庄路延长线,北至城东大道,西至规划中的金山桥至徐州新区快速路,东至京沪高速铁路,总用地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区属于平原多山地区,呈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
规划区内部有4座山体,分别为长山、翠屏山、珠山、凤凰山。
其中长山、翠屏山海拔高程分别为91米和79米,珠山和凤凰山海拔高程分别为89.5米和103.49米,其它平原地区海拔高程为29-40米之间。
规划区内有房亭河由北向西南流过,向西接三八河;西南部有道中河由南向北流过,接三八河。
三、土地利用现状(一)、基本特征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地处坝山组团的东侧,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周围地区的农村地区。
目前本地区除村镇建设用地、军事用地和山体外,大部为农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徐州矿大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摘要根据杭州市总体规划,杭州将从西湖时代进入钱塘江时代,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钱江新城区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则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它的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会展、商贸、文化、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业。
因此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合理规划设计对钱江区乃至整个杭州市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是在完成地面规划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核心区实现立体空间开发,而对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地下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并从总体说明,地下交通规划,主要节点地区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共同沟规划,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以及人文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设计。
从而让钱江新区发挥地面和地下空间开发最大的功能效应。
关键词: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市政设施轨道交通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钱江新城位于杭州地理几何中心和交通中心,紧依钱塘江北岸,距西湖风景区4.5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8公里。
钱江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
新城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由清江路、秋涛路、庆春东路和钱塘江围合而成的4.02平方公里钱江新城核心区,是优先建设的重点区域,功能定位是杭州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核心区可建建筑面积约为650万平方米,包括八个功能区,即行政办公区、金融办公区、商务办公区、商贸会展区、文化休闲区、商业娱乐综合区、办公园区和滨江休闲游游憩区。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杭州CBD)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它将平行于钱塘江的富春江路作为核心区商务发展轴,将是钱江新城最长、最繁华的景观道路;新城核心区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向江形成中轴线,两侧将建设杭州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
彭城广场站

截至2019年9月,彭城广场站站厅层《一城青山半城湖》文化墙采用镶嵌工艺,将老东门、体育馆、钟鼓楼、 苏公塔、徐州音乐厅、海底世界、五省通衢牌坊、徐州艺术馆、徐州电视塔、徐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徐州东站、 徐州市市政府、徐州城市规划馆、苏宁大厦等徐州城市标志建筑,倒映在这一城青山与半城湖水的相互掩映中 。
彭城广场站周边环境十分敏感、工程与水文地质问题格外突出、车站结构异常复杂。该车站同时采用明挖、 暗挖、半盖挖三种工法进行施工,同类车站在中国国内尚属首例。
文化特色
截至2019年9月,彭城广场站设有《古城雄姿》文化墙,整面文化墙采用大理石浮雕的表现形式,于日月光 辉中、云水山峦间呈现一片历史文化盛景,形成一幅蕴含着苏公塔、云汇桥、户部山古民居、快哉亭、彭祖楼、 云龙山牌坊等文化符号的城市画卷。将不同时期占据着徐州重要历史节点、重要领域的人物—彭祖、徐偃王、项 羽、汉高祖刘邦、宋武帝刘裕、苏轼汇聚在一起奔向光明,隐喻徐州厚重的文化灿烂辉煌,表现城市发展的活力, 体现徐州在城市发展中的包容性 。
彭城广场站局部
彭城广场站是一个L型车站,共五层,地下1层(含地下1层夹层)为大型商业开发,地下2层为车站站厅层, 地下3层为2号线站台层,设置一座岛式站台,地下4层为1号线站台层,设置一座岛式站台 。
彭城广场站中南北走向、毗邻彭城路的部分为2号线换乘部分;东西走向、毗邻淮海路的部分为1号线换乘部 分。彭城广场站1号线车站采用分离岛车站形式,右线为地下单层车站,左线为地下4层车站。彭城广场站2号线 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
彭城广场站通过站台层的双向换乘楼梯及L型站厅层实现双向换乘 。
整体布局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设备设施
据2021年12月徐州地铁官显示,彭城广场站运营时间如下表: 参考资料:
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江苏省环科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零⼀五年五⽉1项⽬概况1.1项⽬名称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1.2项⽬规模与线路⾛向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由下淀站⾄创业园站,沿线主要穿越了⿎楼区、⽼城区、泉⼭区、铜⼭⽚区等,成为⿎楼区、徐州⽕车站、汽车客运中⼼站、翟⼭⽚区、铜⼭中⼼、⾼新技术开发区等重要区域,是贯穿徐州城的南北向辅助主⾻⼲线。
线路的主要⾛向为:下淀路→⼤庆路→复兴南路→淮塔东路→解放南路→北京路→长江路→黄⼭路→银⼭路,⼯程设银⼭车辆段⼀座,主变电站2座。
线路全长约18.3km,共设15座车站,换乘站4座,计划于2016年开⼯建设,2020年建成,总⼯期5年。
具体⾛向及位置见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线路⾛向⽰意图。
1.3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1.4相关背景2012年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并编制完成了《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12年3⽉8⽇,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在江苏省徐州市主持召开了《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2012年6⽉,环境保护部下达了《关于<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2]168号)审查意见。
1.5本项⽬评价⼯作概要受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江苏省环科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作。
项⽬组对⼯程研究范围进⾏了详细的现场踏勘,收集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要求,于2015年3⽉20⽇在江苏环保公众⽹上进⾏了第⼀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
图1 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线路⾛向⽰意图2⼯程概况与⼯程分析2.1⼟建⼯程1.车站徐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期⼯程全部采⽤地下敷设⽅式,共设15座车站。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原则施工平面布置及场地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使用场地,满足正常施工作业和生产管理需要,功能完善布置合理,经济高效;(2)节约用地,减少对城市的影响,少占地、少扰民、不扰民;(3)保护环境,使环境不遭受破坏,尽可能保持和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功能;(4)满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满足业主的各项要求,美化施工环境,体现一个文明工地的精神风貌;(5)严格遵守业主及有关部门的要求、规定,满足防火、防风、防爆、防震、防雨、防盗、防尘的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
(6)现场平面布置必须合理,满足安全文明施工、卫生防疫、消防等要求,相应设备齐备。
2、项目经理部临建建设(1)项目经理部驻地布置本着生活区与办公区分开设立的原则,“轨道交通*号线二标第五项目盾构工区”驻地设置于蟠龙站东侧,生活区及办公区均布置在该驻地内,按照实地情况根据使用功效进行区域划分,目前已建设完成并达到正常办公、生活条件。
(2)办公区布置办公室的选取应满足“统一管理,集中办公”的需要,尽量靠近区间盾构始发站点蟠龙站施工现场,便于现场施工管理。
办公驻地设在轨道交通*号线二标第五项目部。
3、施工现场临建建设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施工场地平整压实后,采用C25混凝土硬化处理,非行车区域硬化厚度10cm,行车区域基底铺设20cm厚碎石、20cm厚C20混凝土。
计划采用两层有轨式移动钢筋棚进行钢筋加工。
根据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有关规定及临时设施修建标准、消防、防雷、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参照现场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结果,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
力求做到现场布置紧凑,施工流畅,整齐美观,并符合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见附图盾构施工总平面图)(1)场地围挡的施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期围挡施工。
①施工场地所有围挡按和业主的规定及要求进行采购并进行施工。
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采用灰色企口型钢板围挡,直线段选用市政类B2型,围挡板为宽6.16m、高1.9m;围挡转角处选用市政类B1型,围挡板为宽3.08m、高1.9m。
徐州地铁3号线银山车辆段项目策划汇报

3
征地补偿包干协议已签订,资金已拨付至铜山区政府,预计2017年7月25日 启动征地拆迁。
第 16 页
16
4 图纸情况
单体 综合楼维修中心 司机食堂及公寓
综合楼
银山车辆段近期出图计划
图纸 基础结构设计图 结构设计图 基础结构设计图 结构设计图 基础结构设计图 结构设计图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CHINA CONSTRUCTIONG FIRST GROUP
管理体系
标准化安全防护
设置安全体验馆、应 急小组
①项目部设置安全部 ,工区设安全组; ②策划、方案、交底 、人员、培训、验收 、监督、应急预案等 “八个到位”管控。
①“四口、五临边” 工具式标准化防护; ②“四节一环保”, 360°全方位节能减排 绿色施工; ③做好限高、灯光、 扬尘、标识等工作。
①利用VR等技术进行 安全体验; ②成立应急小组、制 定预防措施、组织应 急演练。
锅炉房 门卫一 门卫二 大车停车棚及自行车棚 合计
1.3 结构概况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CHINA CONSTRUCTIONG FIRST GROUP
层数
1F 3F 1F、辅跨2F 1F、辅跨2F 1F 1F 1F 1F 5F、维修中心2F 3F、食堂1F 1F 1F 1F 1F 1F 1F 1F 1F
结构型式
施工每道工序前项目 内部对本道工序进行 提前策划,实际施工 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 ,找出偏差、分析原 因、研究措施、及时 调整。
9
2 工程重难点
2.1 管理类重难点
2.1.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是重点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CHINA CONSTRUCTIONG FIRST GROUP
徐州地铁运营调整方案

徐州地铁运营调整方案一、背景徐州位于江苏省东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徐州地铁成为了城市交通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徐州地铁的运营状况也面临了诸多挑战。
为了提升徐州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营调整方案。
二、现状分析1. 运营线路目前,徐州地铁线路主要分为1号线和2号线。
1号线全长28.2公里,共设有21个车站,连接了城区南部和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圈以及居住区。
2号线全长31.4公里,共设有24个车站,连接了城区东部和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商圈以及居住区。
两条线路构成了徐州地铁的骨架,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2. 运营状况目前,徐州地铁的客流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地铁线路的客流量更是达到了峰值。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客流高峰时段集中,地铁站点拥挤,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地铁运营的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调整方案1. 运营时段考虑到徐州市的特点和城市发展情况,我们建议将地铁的运营时段进行调整。
具体方案如下:(1)早晚高峰时段加密班次。
根据客流量的特点,我们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适量增加地铁班次,以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
(2)非高峰时段缩减班次。
为了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我们建议在非高峰时段适量缩减地铁班次,以避免空驶的情况发生。
2. 线路运营在线路运营方面,我们也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案:(1)增加区间车站。
当前,地铁线路的站点布局不够合理,直达性不强。
为了提升地铁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建议增加适量的区间车站,以提升线路的覆盖范围。
(2)优化线路运营模式。
当前,地铁运营的模式主要以定时发车为主,但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我们建议优化线路运营模式,引入按需发车的方式,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客流分布。
3. 客流疏导为了解决早晚高峰时段地铁站点拥挤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客流疏导方案:(1)推广多式联运。
环评报告表-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撰咨询

商业秘密编号: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稿)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4年5月武汉1……1……3……17……19……20……21……22……24……24……26……35……35……47……57……57……76……76……79……82……84……86……112……112……112……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走向示意图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工法示意图1 总论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2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及落实情况1.3 编制依据1.4 评价指导思想1.5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1.7 评价工作等级1.8 评价因子1.9 评价标准1.10 环境保护目标2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1 工程概况2.2 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说明2.3 影响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2.4 工程与城市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3 项目影响区域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特征3.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3.3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3.4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3.5 环境质量概况4 声环境影响评价4.1 概述4.2 噪声源类比调查与分析1115……121……125……126……126……126……127……134……138……139……141……141……141……144……145……145……148……153……157……158……158……159……160……160……163……176……179……182……4.3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4.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4.5 评价小结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5.1 概述5.2 振动类比调查与分析5.3 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建议5.5 振动对文物的影响5.6 评价小结6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6.1 评价范围、内容与标准6.2 电磁污染源特性6.3 治理措施及建议7 水环境影响评价7.1 概述7.2 杏山子车辆段污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7.3 高铁停车场污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7.4 车站污水排放影响评述7.5 全线污水排放量汇总7.6 全线污水处理措施汇总7.7 结论8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8.1 概述8.2 工程对地下水水位及水量影响预测与评价8.3 工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8.4 工程引起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8.5 车辆段位于灰岩裸露区的影响分析2184……194……196……198……198……198……201……202……203……204……204……204……205……206……206……206……206……208……209……225……227……227……228……228……229……233……236……238……8.6 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8.7 环境保护措施8.8 结论9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9.1 概述9.2 风亭排放异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9.3 补漆作业环境影响9.4 替代公汽运输所减少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9.5 小结10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0.1 概述10.2 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其处置情况10.3 小结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1 评价原则11.2 评价范围11.3 评价内容、重点及保护目标11.4 评价方法11.5 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6 结论与建议1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2.1 施工方案合理性分析12.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及重点12.3 施工期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4 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2.5 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6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7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3239……241……242……242……242……243……244……245……246……247……247……249……249……249……249……249……257……258……259……259……259……260……261……261……261……262……263……263……12.8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2.9 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13 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13.1 施工准备阶段环保措施13.2 施工期环保措施13.3 规划、环境保护设计、管理性建议13.4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措施13.5 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13.6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3.7 排风亭异味防治措施13.8 环保工程投资14 公众参与14.1 公众参与目的14.2 公众参与原则14.3 公众参与方式14.4 公众参与实施14.5 公众意见采纳及反馈落实情况14.6 结论与建议1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1 评价分析方法15.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3 评价结论16 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16.1 总量控制对象16.2 总量控制建议17 环境风险评价18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18.1 建设前期环境管理4263……267……268……269……269……271……271……271……272……277……18.2 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控18.3 运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18.4 环境监理18.5 诱发环境影响的监控与管理18.6 工程竣工环保验收1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1 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概况19.2 工程概况19.3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19.4 总结论5中撰投资 中撰投资 中撰投资 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1 总 论1.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1.1.3 项目建设地点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西端起于杏山子大道的杏山子站,沿老徐萧公路—西三环路—淮海西路—淮海东路—徐州火车站—淮海东路延长段—东三环路—和平路—高铁徐州东站走行,途径西客运站、人民广场、彭城广场、徐州火车站、徐州民营工业园、止于高铁徐州东站,长度20.047km ;全线共设17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在徐萧公路南侧,龟山以西,花头山以北设杏山子车辆段;在京沪高速铁路以东、京福高速公路以西,徐连公路以北设高铁停车场;在韩山商业街站、一号路站附近分别设主变电站;在一号路站附近设控制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轻轨规划高清图(近期规划)-徐州地铁公司公布徐州轨道交通,又称徐州地铁。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到2020年,我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67公里,其中地下段60.6公里,高架段6.4公里,建设项目总投资443.28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62亿元/km。
形成连接徐州老城区至新城区、铜山新区、坝山片区、城东新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中文名徐州轨道交通外文名Xuzhou City Railway Transit运营单位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开工时间2014年通车时间2017年底(计划)近期线路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目录1简介2线路介绍▪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试验段)▪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徐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和五号线3服务区域▪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和四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五号线4车型线路▪车型▪线路▪设施5现状进度▪正式批复▪投资计划▪征集轨道交通标志方案▪徐州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征集入围投票▪第一次环评公示▪工程进展▪相关单位对接6市民声音简介2013年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批准江苏省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徐州市成为江苏省第5个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
[2]徐州轨道线网规划体现分阶段城市建设重点,考虑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保持一定弹性等原则,但总体规划思路和交通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徐州城市发展存在两条主轴线,分别是东西向(老城——坝山方向)和东南向(老城——徐州新区方向),规划的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分别对应两条主轴线。
“十一五”期末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启动时期,分期建设规划以2013年为起点。
本次轨道网线重点规划范围为城市主城区约3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范围和铜山新区约8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范围。
其他规划范围为:(1)老城核心区:以二环路、京沪铁路、湖北路、西三环路包围的范围作为徐州老城核心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2)徐州新区核心区:以104国道以北的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作为徐州新区的核心区域,包含了新区的行政、商务中心以及主要居住区,面积约18平方公里。
(3)都市发展区:徐州都市区是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色生态空间相隔离,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高度城市化地区。
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铜山、利国、贾汪、大许、双沟、郑集为6个重点发展组团及柳新镇、青山泉镇、汴塘镇、大吴镇、茅村镇、大彭镇、汉王镇、三堡镇、棠张镇、张集镇10个镇适度发展的“众星拱月”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徐州市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放射状+半环形”的网络结构,由4条放射线和1条半环线路组成,总长约151.9公里。
建设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67km。
1号线一期工程自汉王新城站至高速铁路站,线路长约23.1公里,设站16座,投资150.1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3-2017年。
2号线一期工程自新台子河站至新区东站,线路长约26.6公里,设站21座,投资175.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8年。
3号线一期工程自大庆路站至创业园站,线路长约17.3公里,设站15座,投资117.6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2]线路介绍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汉王新城—安然片区)1号线一期线路长23.1公里,设车站16座,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2座。
车辆段、停车场各一处。
西端起点两站两区间为高架线,长3.71公里,地下线19.39公里。
线路走向:西起汉王新城,沿老徐萧公路—淮海西路—淮海东路—三环东路—和平路—高铁徐州站—徐连一级公路敷设,途经西客运站、人民广场、彭城广场、徐州火车站、徐州民营工业园、高铁徐州站[4]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是沿徐州市东西向发展主轴的骨干线路,沿淮海路和和平路敷设。
西起杏山子站东至徐州东站站,全长20.1km,设站17座,其中换乘站5座,控制中心一座,主变2座,车辆段及停车场各一座。
[5]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试验段)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本次实施范围全长3348.676米,设两站两区间,敷设方式全部采用地下线。
[6]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市政工程规模为三站两区间,三站分别为:一号路站、振兴路站及徐州东站站。
敷设方式全部采用地下线,三个车站,均有条件采用明挖法施工;一号路站~振兴路站区间拟采用矿山法施工,振兴路站~徐州东站站区间拟采用明挖法和矿山法施工。
[7]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新台子河—李井片区)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北起新台子河,止于新区东站。
线路长26.6公里,设站21座,其中地下站19座,高架站2座。
2号线一期工程是联系老城区和徐州新城区的快速通道,连接彭城广场和徐州新城区商贸与金融中心,串联了客运北站、矿业大学、客运南站、新城区行政中心等大型客流集散点。
2号线一期连接九里山片区、老城区和新城区,线路北段的九里山片区是休闲旅游、居住、对外物资集散和工业的综合性片区,规划人口14.6万人,线路南段的徐州新城区,是徐州市未来高层次第三产业发展区,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规划人口22万人,及时建设2号线一期,有利于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加快徐州新城区和九里山片区的开发建设。
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大庆路站—铜山新区的创业园)3号线一期线路长17.3公里,设车站15座,全为地下线,车辆段一处。
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大庆路站,止于位于铜山新区的创业园。
3号线一期连接老城区和铜山新区两个片区中心,促进了两片区间的联系和发展。
3号线一期联系老城区和铜山新区,铜山新区以发展高新技术、机械为主,努力建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市副中心,2020年规划人口48万人。
及时建设3号线一期,加强了两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
徐州轨道交通四号线和五号线徐州市远景年轨道交通线网是由5条线组成,是在远期线网4条线的基础上,新增一条5号线和4号线西延至矿大新校区。
线网全长151.9公里,共设车站112座。
“4号线为一条辅助线,贯穿城市发展次轴,覆盖城市东部南北向客流走廊,联系金山桥片区、坝山片区、徐州新城区和铜山新区,引导促进金山桥片区、徐州新城区和铜山新区的发展。
5号线也是一条辅助线,计划起于徐矿城,止于三堡。
”[8]服务区域徐州轨道交通一号线1号线一期是贯通徐州市东西向的骨干线路,线路西段位于老城区内,老城区是全市商业、金融和旅游中心区,规划人口96.3万人,线路东段位于坝山、高铁生态商务区内,坝山片区主要以居住、教育科研为主,规划人口23.9万人,高铁生态商务区将打造成为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
建设区间从杏山子工业园到高速铁路站,形成主城区东西向主轴线。
连接老城3个商业中心(彭城广场、人民广场、淮海广场)和2个铁路枢纽(徐州火车站、高铁客运东站)及1个片区中心(坝山片区中心)和沿线重要地区(医疗,教育等);在1号线西端设置一处停车场,在1号线高速铁路车站东侧适当延伸线路设置一处车辆段,并利用既有地方铁路支线与国铁系统沟通。
[4]徐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建设区间从霸王山南侧到新城区东,将连接2个市级中心(老城中心和徐州新区中心)、3个公路客运枢纽(客运北站、客运南站、新区客运站)以及市场群、医疗、体育、展览公共服务设施、区政府。
城市“双心”组团将形成直达轨道联系,促进新区发展;主城区形成“十字型”骨架轨道线网,发挥线网的整体效益;带动沿线土地开发,特别是引导新区开发,促进老城区改造,发挥轨道交通的引导作用。
[4]徐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和四号线3、4号线(2021年—2050年)在既有骨干轨道网络基础上扩展线网,加强“双心”组团与各外围组团的轨道联系;加密轨道线网密度和覆盖范围,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和水平;加强主城区轨道线网与都市区外围组团的联系;合理衔接轨道线网与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
3号线北起后蟠桃村,沿驮蓝山路—下淀路—大庆路—复兴北路—复兴南路—淮塔东路—解放南路—北京路—黄山路—规划路敷设,途经徐州火车站、客运总站、中国矿业大学,止于林场站。
4号线计划走向为:起于驮蓝山路,止于矿大新校区。
[4]徐州轨道交通五号线5号线计划起于徐矿城,止于三堡。
[4]车型线路车型车辆编组:B型车5节编组[9]线路线路总长59.6公里,其中地下线50.92公里、地上线8.65公里。
[10]设施共设车站46座、车辆基地1处、车辆段1处、停车场2处、主变电站4座和控制中心1处。
[10]现状进度正式批复2013年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批准我省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013-2020年)建设规划,徐州市成为我省第5个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
投资计划根据规划,1号线一期工程投资150.1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3-2017年。
2号线一期工程投资175.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8年。
3号线一期工程投资117.6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截止2013年建设项目总投资为443.28亿元,其中,资本金177.31亿元,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征集轨道交通标志方案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将用1个月时间向全社会征集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徐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集标志图案在内容上要求彰显徐州的城市特色、文化底蕴、意向特征,体现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环保等特点。
[11]徐州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征集入围投票2013年7月1日,从徐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徐州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初选作品,开始网络投票。
据介绍,自2013年2月25日开始,徐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及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
截至3月31日,共收到近400幅作品。
经指挥部和轨道公司组织专家进行初评,评选出10幅初步入围作品。
为确保评选结果公平公正,将对初步入围作品,由公众进行网络投票。
据悉,徐州城市轨道交通标志图形初选作品投票时间为6月28日9时至7月15日17时。
市民可登录中国徐州网、中国淮海网、徐州市国资委网站、徐州国投集团网站、徐州轨道交通官网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将作为作品最终入围参考。
[12]第一次环评公示项目名称: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受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徐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