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病理表现

合集下载

《宫颈癌说课》课件

《宫颈癌说课》课件

占0%-2%,形态多样, 分化程度低。
宫颈癌的病理分级
G1
高分化,细胞核改变轻微,核分 裂像少。
G2
中分化,细胞核改变中度,核分裂 像较多。
G3
低分化,细胞核改变明显,核分裂 像多。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
01
02
03
04
Ⅰ期
癌局限于宫颈,未扩散至宫体 外。
Ⅱ期
癌已扩散至宫体以外,但未超 过骨盆壁或未到达阴道下1/3
04
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01
手术类型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旨在
彻底切除肿瘤,而姑息性手术则针对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存期。
02
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特别是Ⅰ期和Ⅱ期患者,以及部分Ⅲ
期患者。对于晚期患者,手术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03
手术效果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患
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早期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放疗类型
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类型,外照射主要 使用放疗设备对肿瘤区域进行照射,内照射则是将放射性 物质植入肿瘤组织内。
放疗适应症
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患者,特别是不能耐受手术或 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对于晚期患者,放疗可以缓解症状 并延长生存期。
、质地硬。
宫颈癌的诊断方法
宫颈细胞学检查
通过宫颈刮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 异常细胞。
阴道镜检查
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和 上皮结构,发现异常病变。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切术获取组织 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宫颈 癌的金标准。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10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0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防 、治 疗 和 治 愈 的 肿 瘤 ,早 期 诊 断 和 随 访 ,积 极 处 理 癌 前
[ ] 连 利 娟.林 巧 稚 妇 科 肿 瘤 学 [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1 M1
l 96. 2 9 89
[ ]乐杰.妇产科 学 [ .第 6 2 M1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 .28 05 8. [ ] 郎景 和.子 宫 颈 病 变 防治 的几 个 问题 .世 界 医学 杂 志,20 .8 3 04
(1 1 ):1 .
[ ]张美琴.陈鸣之.年轻妇女宫颈癌 1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中华妇产科 4 7
杂 志 ,20 .3 ( 1 :6 9 03 8 1) 8 .
[ ]章文华. 白萍.吴令英 3 5 5岁以下妇 女宫颈癌 中国肿瘤与康复. 1 9 9 , 9
6 ( ):3 6 9
[ ] 陈惠贞.蔡红兵 实用妇科肿瘤学.武汉 :湖北科技 出版社.20 .3 6 6 0 6 9
出血 4 0例 (8 ;②不规则 阴道 流血 3 例 (0 ) 3 %) 1 3 % ;③ 绝经后不规 则 阴道 流血 1 8例 ( 8 ) 1 % ;④ 阴道 排液 2例 (% ) 2 ;⑤腹痛 、腹胀 等其 他症状 4例 ( % ) 4 ;⑥ 无症 状 体检发现 8例 (% ) 8 。本组资料显示宫颈癌 的主要体征是 : ①菜花 状外 生型 4 4例 ( 2 ;② 糜 烂 溃 疡 型 4 4 %) 1例 (8 ) 3 % ,其 中轻度糜烂 7例 ( % ) 8 ;③ 宫颈管膨 大增 生 6 例 ( %) 7 ;④宫颈光 滑 5例 ( %) 5 。 22 按 FG 20 . I0 00年 临床 分期 标 准 :I 2 a期 3例 ( 3 , 2 %) I 期4 b 7例 ( 5 ) 1a 3 4% I 期 3例 (2 ) 3% : 23 浸润与转移 :I . 的病 人 有 官 颈 浅 肌 层 浸 润 者 4例 , b期 I 的病人宫颈深 肌层浸 润者 1 b期 2例 ;Ia 的病人 宫体 I期 浅肌层浸润者 8例 ,宫体 深肌层 浸润者 2例 ,盆 腔淋 巴结 转 移 者 3例 。 24 治疗 0 9 例 I . )1 b和 Ia期 的患 者术 前新辅 助化疗后 I 行广泛性 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例 ( 1 ) 8 % ,其 中 8 例并行一侧卵巢移位术例 ( %) 4 ;有 4例 Ia期的患者术 I 后补充放疗 ( % ) 4 ;②I 期 患者术后行次广 泛子宫切 除术 a + 腔 淋 巴结 清 扫术 2 例 ( 3 ) 盆 3 2% 。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哪些种类及其详细内容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哪些种类及其详细内容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哪些种类及其详细内容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分期是判断宫颈癌发展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宫颈癌病理分期系统是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发布的第8版分期系统,其将宫颈癌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第Ⅰ期宫颈癌:-Ⅰa期:肿瘤仅侵犯宫颈上1/3或更浅的深度组织。

-Ⅰb期:肿瘤侵犯宫颈下2/3或更深的深度组织。

Ⅰb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Ⅰb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Ⅰb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2.第Ⅱ期宫颈癌:-Ⅱa期:肿瘤侵犯宫颈上2/3或更多的深度组织,但未侵犯骨盆壁。

Ⅱa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Ⅱa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Ⅱa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Ⅱb期:肿瘤侵犯宫颈下2/3或更多的深度组织,但未侵犯骨盆壁。

3.第Ⅲ期宫颈癌:-Ⅲa期:肿瘤侵犯骨盆壁,但未侵犯腹壁或膀胱。

Ⅲa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Ⅲa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Ⅲa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Ⅲb期:肿瘤侵犯腹壁或膀胱。

4.第Ⅳ期宫颈癌:-Ⅳa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膀胱或直肠。

-Ⅳb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肺、骨、肝等。

宫颈癌病理分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肿瘤的深度侵犯程度(包括浸润深度和累及范围)、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此外,对于宫颈癌的分期,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宫颈活检结果以及术中所见进行综合判断。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早期宫颈癌(Ⅰ、Ⅱ期)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治愈率较高,预后也相对较好。

而晚期宫颈癌(Ⅲ、Ⅳ期)治疗相对困难,预后较差,需要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病理分期的结果需要由病理学家根据手术标本或活检标本来进行评估,并在临床上得到确认。

因此,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注重病理学的重要性,以便为宫颈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以上是关于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详细内容。

5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5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颈癌知识水平 , 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和人性化原则 , 尽量保 留生育和女性 内分泌功 能, 同时应强调综合性治疗 。 【 关键词】 宫颈癌 ; 年轻 ; 中老年 ; 临床特征
随着宫颈癌治疗手段 的不断更新 , 国宫颈癌死 亡率每 我 年以 5 的速度 下降 , % 存活 5年 以上甚至达 7 % 以上 , 年轻 0 但
5 O例 年轻 宫 颈癌 患者 的临床 及 病 理 特 点
董 小艳
【 摘要 】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 患者的I 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 法 20 03年 1 ~ 0 7 1 月 收治年轻官 颈癌 月 20 年 2
患者 ( 5岁 )O例作为观察组 , ≤3 5 按照 1 1比例选择同期年龄大于 3 : 6岁 的 中老年宫 颈癌患者作为对 照组 , 比较 两组
Sn r ,B S 也 随之上 升 J ydo F S ) me 。而棘 突椎 板 复合 体 回植成
形术是 防止脊柱不稳 , 防止 医源性 滑 脱和狭 窄 的有 效手 段 。
近年来被广泛 应 用于 临床 J 。笔者 将此 手术 扩 大应 用 范
围, 广泛应用于其他脊柱手术 中 , 取得 了 良好 的临床效 果。 也
植来解决瘢痕 卡压 的问题等 , 但是 都存在 相应 的不足之 处和
局限性 。而棘 突椎 板复合 体 回植成 形术 虽 能解 决脊 柱后 部
结构切除后 的脊柱 不稳 和瘢痕再次形 成椎管 狭窄 的问题 , 但
回植后其稳定性 、 骨融合率问题亦 有待 进一步 研究 。有应 用
( 本文编辑 : 陈丹云 )
中国医学创新
2 1 8月 第 8卷第 2 期 0 1年 3
M d a Invt no hn , uut2 1 , o 8N .3 e i l noai f i A g s 0 1V 1 o2 c o C a . .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关。年轻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差还可能涉及肿瘤 的凋亡、 浸润转移
相关分子 。S rin是其中新 近克 隆的凋亡抑制蛋 白( P 家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v i v I ) A
同族体 , 性表达 于常见 的恶 性肿 瘤 , 选择 而在癌 旁正常组 织和
成人 分化组织并不表达 。研究表 明,uv i Srin是迄今发现最强的 v 凋亡抑制 因子 , 与肿瘤 的发生 、 发展密切相关四 本研究发现 , 。 年
2 结 果
青年组 早期宫 颈癌 的比例显著 高于对照组 ( 65 , < x=. P 4
00 )瘤 体 直径 /4m, 年 组 所 占 比例 与对 照 组 比较 , 异 有显 . ; 5 > e 青 差
患者 6 8例作为青年组 , 龄分布 2 3 , 年 1 8岁 中位年龄 3 1岁 , 均 有 3 以上性生活史 。 年 随机选择 同期>3 5岁的 3 0例宫颈癌患者
【 y wo d 】C ria a cr Yo n o n; iio ah lg Ke r s evc cn e ; u g w ma Cl c p too y l n
近年来 随着 子宫颈癌筛查 的普遍开展 和筛查 技术 的提高 ,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有明显下 降 , 但有年轻化趋势 , 目前 已引起
Ne eln s 9 9— 9 : e rae o q a usc l Cl iol n le h t ra d 1 8 1 98 d ce s f su mo el a' n na i od r c
妇女腺癌比例增加是其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
年轻妇女宫颈癌具有相对高 危的病理 因素 ,本组研 究资料 表 明年轻妇女 宫颈癌病理特点有淋 巴结转移率高 、易深 间质浸

宫颈癌类型划分

宫颈癌类型划分

宫颈癌类型划分一、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的大多数,约占70%-80%。

它们由宫颈上皮组成,通常开始在子宫颈表层的变异区域(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处)。

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宫颈癌的80%到90%。

鳞状细胞癌通常起源于宫颈外口的上皮细胞,然后逐渐扩散至深层组织。

鳞状细胞癌根据细胞类型和病理学特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非角化鳞状细胞癌(Non-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这种类型的鳞状细胞癌在病理上分为两种亚型,分别是非角化非滋养细胞型和非角化基底细胞型。

非角化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比角化鳞状细胞癌高。

角化鳞状细胞癌(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这种类型的鳞状细胞癌的特点是癌细胞中含有角蛋白,通常恶性程度较低。

未分化鳞状细胞癌(Un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这种类型的鳞状细胞癌具有高度的恶性程度,通常是由于肿瘤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异型增生而导致的。

良性鳞状细胞瘤(Benign squamous cell tumor):这种类型的肿瘤通常不具有恶性,是由于上皮细胞增生导致的。

二、腺癌占宫颈癌的约15%。

它们起源于宫颈上皮内的腺体细胞,通常在宫颈内部的黏膜表面开始形成。

腺癌在早期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因此很难早期发现。

宫颈癌中的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宫颈腺体的恶性肿瘤。

腺癌的发生率相对于鳞状细胞癌较低,但却比鳞状细胞癌更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腺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内膜型和外膜型。

1.内膜型腺癌内膜型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宫颈内膜的腺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女性。

内膜型腺癌的病理特征是癌细胞形态与内膜细胞类似,通常呈现为单个或多个息肉状病灶,易误诊为宫颈息肉。

内膜型腺癌的早期症状和鳞状细胞癌相似,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和性交疼痛等。

内膜型腺癌常常与鳞状细胞癌混合出现。

2.外膜型腺癌外膜型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宫颈外膜的腺癌,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

病理学理论指导:子宫颈癌(cervicalcarcinoma)

病理学理论指导:子宫颈癌(cervicalcarcinoma)

一、子宫颈鳞癌最常见,发生率占子宫颈恶性肿瘤的90%以上。

根据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类型:1.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上皮全层内,尚未穿破上皮基底膜侵入下方固有膜。

镜下,上皮层完全为癌细胞所取代,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极向消失。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偶见巨核、多核细胞;核大浓染,大小及形状不一,染色质增粗,核分裂像常见,有病理性核分裂像;核/浆比值增大。

原位癌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使整个腺管或某一部分为癌细胞取代,但腺体轮廓尚存,腺体基底膜完整,癌细胞未浸润到固有膜。

2.早期浸润癌或微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在固有膜内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

早期浸润癌可来源于原位癌的进展或由其他上皮异常或正常鳞状上皮增生直接发展而来。

3.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癌组织浸润间质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

肉眼观,主要为内生浸润型、溃疡状、外生乳头状、菜花状。

镜下,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型:高分化:约占20%,癌细胞主要为多角形,棘细胞样,有角化及癌珠形成,核分裂像不多,对放射治疗不敏感。

中分化:约占60%,癌细胞主要为大细胞形或大梭形,无明显癌珠,核分裂像和细胞异型性较明显,对放射治疗较敏感。

低分化:约占20%,多为小细胞型,细胞呈小梭形,似基底细胞,核分裂像和细胞异型性很明显,对放射治疗最敏感,但预后较差。

二、子宫颈腺癌较少见,其组织来源主要是宫颈表面及腺体的柱状上皮。

镜下:呈一般腺癌结构,有的表现为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腺棘癌、腺鳞癌。

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易早期转移,愈后比宫颈鳞癌差。

三、宫颈癌的扩展和转移1.直接蔓延:向下侵犯阴道,向上蔓延至宫体,向两侧可延及宫旁及盆壁组织。

晚期可侵犯膀胱和直肠。

2.淋巴道转移:是宫颈癌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病理表现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宫颈不典型增生:镜下见底层细胞增生,从1~2层增至多层,甚至占据上皮大部分,且有细胞排列紊乱,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

轻度时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中度时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重度时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均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别。

(2)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

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

但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未穿透,间质无浸润。

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保持完整,称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2.宫颈浸润癌
(1)鳞状细胞癌:占95%。

鳞癌与腺癌在外观上无特殊差异,两者均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

1)巨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步发展,有以下4种类型:
①外生型:最常见。

病灶向外生长,状如菜花又称菜花型。

组织脆,初起为,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为向阴道呵突出时菜花状赘生物,触之易出血。

②内生型:癌灶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使宫颈扩张并侵犯子宫峡部。

宫颈肥大而硬,表面光滑或仅见轻度糜烂,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③溃疡型:上述两型癌灶继续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空洞样形如火山口。

④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隐蔽在宫颈管;侵入宫颈及子宫峡部供血层以及转移到盆壁的淋巴结,不同于内生型,后者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

2)显微镜检
①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癌基础上,在镜下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

锯齿状穿破基底膜,或进而出现膨胀性间质浸润。

镜下早期浸润癌的标准参见临床分期。

②宫颈浸润癌:指癌灶辉润间质的范围己超出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呈网状或团块状融合浸润间质。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Ⅰ级,即角化性大细胞型。

分化较好,癌巢中有多数角化现象,可见癌珠,核分裂相<2/高倍视野。

Ⅱ级,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

中度分化,达宫颈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细胞大小不一,癌巢中无明显角化现象,核分裂相2~4/高倍视野。

Ⅲ级,即小细胞型。

多为未分化的小细胞(相当于宫颈上皮底层的未分化细胞),核分裂相>4/高倍视野。

(2)腺癌:占5~10%。

1)巨检:来自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

当癌灶长至一定程度即突向宫颈外口,常侵犯宫旁组织。

癌灶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

病灶向宫颈管内生长,宫颈外观完全正常,但宫颈管膨大如桶状。

2)显微镜检:有下列3型。

①粘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粘膜柱状粘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腔内有乳头状突起,腺上皮增生为多层,细胞低矮,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相,细胞内含粘液。

②宫颈恶性腺瘤:又称偏差极小的腺癌。

肿瘤细胞貌似良性,腺体由柱状上皮覆盖,细胞无异型性,表皮为正常宫颈管粘膜腺体,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常含点状突起,浸润宫颈壁深层,并有间质反应包绕。

③鳞腺癌:来源于宫颈粘膜柱状细胞,较少见,癌细胞幼稚,同时向腺癌和鳞癌方向发展故名。

是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癌和不典型鳞状上皮化生发展而成。

两种上皮性癌在同一部位紧密结合,有时可见从一种上皮癌过渡到另一种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