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强夯地基检测报告

强夯地基检测报告

目录一、序言-------------------------------------------3页(一)、工程概况------------------------------------3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页(三)、采用人工地基类型-----------------------------4页二、检测依据---------------------------------------4页三、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及检测工作量-----------------4页(一)、设计要求-------------------------------------4页(二)、检测内容-------------------------------------4页(三)、检测工作量-----------------------------------6页四、检测结果评价----------------------------------6页(一)、载荷试验-------------------------------------6页(二)、重型圆锥动力角探N63.5-------------------------7页五、检测结论--------------------------------------8页附件:1、检测点平面布置图--------------------------1张2、载荷试验P-s曲线图------------------------3张3、载荷试验s-lgt曲线图----------------------3张4、载荷试验数据汇总表------------------------3张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统计表------------1张6、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Z关系图-------------6张批准:审核:工程负责:一、序言(一)、工程概况(二)、原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2006年4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拟建场地原地貌属于剥蚀低丘陵地貌单元,现被人为改造。

6127C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

6127C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标准贯入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MMJC-6127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根据《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厚度约0.4~4.8m。

2、中砂:灰黄色,饱和,稍密,厚度约0.85~5.6m。

3、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厚度约0.9~23.8m。

4、全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硬塑状,岩芯呈砂土状,风化裂隙极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

厚度约0.5~28.35m。

5、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岩芯呈砂土状,致密,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厚度约2.4~14.4m。

6、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灰黄、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块状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7、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岩芯成柱、短柱状,裂隙尚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0MPa。

土石工程分级为Ⅴ~Ⅵ级,未揭穿。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对XXX工程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标贯试验,确认其地基土强夯之后的承载力增长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场地完成标贯试验6个点。

三、检测原理及仪器标准贯入试验(SPT)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触探试验,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它适用于砂土、粉土、一般黏性土等。

标准贯入试验的指标N值定义为:用质量为(63.5±0.5)kg的穿心锤,以(76±2)cm的落距,将一定规格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位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

现场试验设备为XY-1钻机,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落锤重63.5±0.5kg,落距76±2cm ,钻杆直径42mm ,采用对开管贯入器,贯入器长度大于500mm ,外径51mm ,内径35mm ,设备编号HSJC-134D-2。

强夯试夯报告

强夯试夯报告

中石油云南石化厂区铁路强夯试验报告一、工程概述本施工方案设计内容为ZDK3+070~ZDK3+549.83区间路基人工填筑土层强夯地基处理施工。

施工设计范围内地基土表层为近期填筑的人工弃土,主要成份为黏性土,含碎、块石,为炼油厂场地平整堆(弃)土,结构松散。

为确定合理的强夯施工选取576㎡作为试夯区。

按设计图纸要求的布点方式进行夯点布置,进行试夯处理。

二、编制依据1.1《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图厂区铁路装卸场路基设计图第一册》,《ZDK3+070~ZDK3+549.83人工填筑土地基处理路基工点图》。

1.2《中石油云南石化铁路专用线项目施工图厂区铁路装卸场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第三册》。

1.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J 1078-20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J 945-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三、试夯目的1.为有效解决人工填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高人工填土强度,减小沉降变形,设计采用强夯法对人工填土进行加固处理。

在场地强夯全面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区段划分试验区,进行强夯试验,通过试夯,选择适宜本场地具体的施工参数,满足施工要求,试夯应达到以下目的:(1)验证本工程人工填土进行强夯加固处理的可行性;(2)通过试夯确定最佳夯击能量、最佳夯击锤数;(3)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2.目标控制值强夯加固后的人工填土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0.15MPa。

四、试夯施工准备1.施工工艺流程设定试夯区双桥静力触探试验第一遍夯点放样第一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二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三遍4000能级点夯回填整平,夯点放样第四遍1000能级满夯回填及整平碾压双桥静力触探试验试验报告2.试夯设备2.1强夯机:杭重QH3000C机液一体式强夯机。

2.2装载机:徐工ZL50GL轮式装载机。

强夯检测报告

强夯检测报告

强夯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检测时间:20XX年X月X日检测地点:XXX工地1. 检测目的及范围本次检测旨在对XXX工地进行强夯检测,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强夯设备进行检测和对强夯后土层的检测。

检测范围为工地内所有强夯施工区域。

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观察、测量、采样及化验等。

2.1 实地观察检测人员对工地内所有强夯设备进行了实地观察,包括设备的型号、规格、工作状态等。

2.2 测量对所检测地点地面进行了水平测量,并根据不同地点及强夯次数进行了多次测量,获得了多组测量数据。

2.3 采样及化验对不同深度土层进行了采样,样品共8份,并进行了化验,得到了提取土壤样品的粒度分析、含水率分析、压缩试验、抗剪试验等多项数据。

3. 检测结果及分析3.1 强夯设备检测结果所有强夯设备均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工作状态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

3.2 土层检测结果3.2.1 地面水平测量结果在强夯前,地面高度平均为XXcm。

在不同强夯次数后,地面高度分别为:1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2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3次强夯后平均高度为XXcm。

结果表明,强夯次数越多,地面高度越高。

3.2.2 土壤采样及化验结果经过化验,得到土壤样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间排列紧密,在抗剪强度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承载能力。

压缩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具有很好的压缩性能,在强夯后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压缩性。

除此之外,土壤含水率一般,自重大,表现出了很好的自承载能力。

4. 结论经过强夯检测,现场工作设备齐备,工作状态正常。

土层具有良好的自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具备强夯施工条件。

5.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强夯的次数及强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除此之外,建议进行重复性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6. 检测机构信息XXX检测机构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地址:XXX以上是本次强夯检测报告,如有疑问请联系检测机构。

强夯检测报告

强夯检测报告
三、检测方法
3.1反力装置
反力装置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配重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 上,承压板面积为0.5 m2,型式为正方形,总配重按250 kN考虑。
3.2加荷装置
采用1台50t千斤顶手动加荷并用联于千斤顶 100MPa压力表控制加
荷。
3.3沉降观测系统
在承压板两个对角线方向对称安装4个30mm行程的百分表,测定地
XX合同段XX段 强夯处理软弱地基试夯区
检测报告
一、工程简述
本合同段路线经过K546+173.5~K553+200处,为呼伦贝尔草原及
二卡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路线位于海拉尔河河漫滩,地表为塔头、
芦苇等喜水草类,以下为草根、泥炭腐质土或淤泥亚粘土,总厚度
0.4~1.5米。
为确定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在K552+600~553+200之间先选取 524m2作为试夯区。按方案中规定的布点方式进行夯点布置,进行强
(4) 沉降量与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 0.06(即42.4mm)。
(5) 达到最终加荷量200kN。
四、检测结果
4.1 Z1、Z3(夯点)试验点承载力的确定: Z1点加荷至400kPa时,已达到要求荷载,故停止加荷。沉降量累计
值为6.88mm,试验完毕未出现任何破坏特征。p~s曲线未出现明显的比 例界限点,也未出现极限荷载,采用s/b=0.008对应的荷载确定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由此确定该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48kPa,但大于最大加载 值的一半,故取该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
按原夯
第三、
点正三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
四遍填 2000 角形布 5-8 150 2.5 13.3
同上

强夯地基初检报告

强夯地基初检报告
皋兰330kV变电站工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黄土湿陷性已基本消除;具备转序验收条件。
验收负责人(签字):日期:________年___月___日
强夯地基监理初检收记录表
序号
部位
质量标准
单位
检查项目
备注
1
1号试夯区所代表区域
≤30
mm
表面平整度
`13
15
12
11
15
10
10
14
本期建设360MVA主变压器两台,远期最终为3台;330kV出线远期7回,本期出线4回,分别至330kV兰州西变两回,至330kV东台变一回,至330kV银城变一回;110kV出线远期16回,本期出线6回,分别至徐家川变、西岔变、龙川变各2回。
单位(分部)工程名称
开 工 时 间
完 工 时 间
备 注
1号试夯区域所代表区域
16
8
12
14
14
15
12
15
12
10
10
12
8
10
Hale Waihona Puke 13142011
10
8
7
8
±20
mm
顶面标高偏差
-17
-15
+10
-5
-12
+10
+8
-7
+10
-5
-18
-10
+12
-10
+8
0
0
+10
+10
-5
+12
-14
+10
+10
-15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模板(含参考数据)

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模板(含参考数据)

地基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委托单位:检测日期:报告编号:(检测机构名称)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工程名称)地基土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审核:上岗证号:批准:声明:1.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未加盖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4.未经本公司批准,不得部分复制(完整复制除外)本报告;5.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出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检测机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目录封面-----------------------------------------------------第1页签名页-----------------------------------------------------第2页目录-----------------------------------------------------第3页1.工程概况----------------------------------------------第4页2.工程地质概况-----------------------------------------第5页3.检测方法、设备及标准-----------------------------------第5页4.受检点设计及施工概况-----------------------------------第7页5.检测结果--------------------------------------------第8页6.结论-------------------------------------------------第9页7.附图表-------------------------------------------------第9页7.1受检点位平面示意图---------------------------------------------共1页7.2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共5页7.3标准贯入试验曲线----------------------------------------------共10页7.4芯样照片-----------------------------------------------------共5页1工程概况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检测机构名称)于2023年11月11日对(工程名称)的发电机/水箱基础天然地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目的是鉴别地基土的岩土性状及推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强夯试验总结报告

强夯试验总结报告

盂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电商冷链建设项目强夯试验总结报告山西承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一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强夯试验依据 (4)第三章强夯试验目的和试验参数 (4)第四章强夯试验机械 (7)第五章强夯试验 (7)第六章总结 (9)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强夯试验区现状情况:地面为回填渣土层,回填时间2年。

第二章强夯试验依据1、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图纸。

第三章强夯试验目的和试验参数1、强夯试验目的1)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

2)确定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承载力和变形指标。

3)确定合适的夯击能、夯锤尺寸、落距等施工参数。

4)校核强夯后场地的沉降量或抬升量,为确定起夯面的标高提供依据。

5)确定夯点间距、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夯沉量和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

6)确定强夯施工停夯标准等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7)为全面铺开强夯施工提供施工参数。

3.2 强夯试验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一、强夯试验设计参数1、点夯两遍,满夯两遍。

点夯夯击能为2500 KN.m,第一遍点夯设计锤击数7-12击,第二遍点夯设计锤击数6-10击。

满夯两遍,夯击能为1200 KN.m,夯击数均为2击。

2、点夯布置:点夯夯点按三角布置,隔行隔点跳夯。

满夯锤印搭接1/4锤径。

3、收锤标准: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4、夯机:采用宇通450B夯机,锤选用直径为2.7m,锤重48.3t的铁饼锤。

点夯锤落距5.3m,满夯锤落距2.6m具体见下面图示:三、强夯试验技术要求1、施工前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夯地基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强夯地基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模拟试验工程
工程地点:武汉市
委托单位:无
检测日期:2016-08-14
报告总页数:7页(含此页)
报告编号:YL-xxxxxxxx2
检测单位:___
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审核人:
批准人:
声明:
1.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4.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授权签字人签字无效;
5.未经书面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或作为他用;
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
后15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___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阳光大道紫昕科技园1号楼
邮编:
xxxxxxxxxxxx
传真:xxxxxxxxxxxx
联系人:代卫兵
目录
1 概况
1.1 工程概况
1.2 地质概况
2 检测日期与工作量
3 检测目的与依据
3.1 检测目的
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次检测的工程名称为模拟试验工程,地点位于武汉市。

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如下:
1.2 地质概况
经过实地勘探,该工程地点的地质构造为岩石层和土层相互交替,岩石层较为坚硬,土层较为松软。

检测日期与工作量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2016年8月14日进行了本次检测。

检测的工作量为标准贯入试验。

检测目的与依据
3.1 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对强夯地基的质量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强夯地基标准贯入检测报告
1.概述
1.1 工程概况
本次模拟试验工程位于西外环线东侧,厂房部分地段基础位于填土层上,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设计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方案。

设计要求是:基础范围内填土深度小于5米采用1500kN·m,5—8米采用2000kN·m,8米以上采用3000kN·m。

强夯后地基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达到180kPa,压缩模量
达到7.0MPa;室内及道路达到120kPa,压缩模量达到
6.0MPa。

拟建物为一层钢结构,部分地段拟以强夯地基为持
力层,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1.5m左右,基底宽度3.0m左右。

相关责任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质监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___
1.2 地质概况
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有关地层资料,结合本次检测的钻探
成果,施工场地土层分层特征如下。

1.2.1 强夯土1:(碎石土)新近堆填,经强夯处理,紫灰、灰、灰黄色,主要为中风化泥岩碎块、强风化泥岩碎块及小量粉质粘土组成,夹少量的建筑垃圾,分布极不均匀,岩块含量超过50%,粒径0.25~200mm,局部粒径大于1.0m。

该层各检测孔均可见,层厚2.5~8.0米。

1.2.2 强夯土2(粉质粘土):杂色,见团块状花斑,局部含砾,部分岩芯原岩微层理清晰,局部可见微层理有扭屈现象。

可塑--硬塑状态,干强度较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岩芯呈
柱状,较完整,该层受到强夯作用的干扰,力学性质有所变化。

该层局部分布,层厚0~2.0米。

2.检测依据
3.检测仪器设备
4.检测方法与结果
5.结论
1.2.3 强夯土3(残积土)是黄褐色或杂色,并且会出现团块状花斑。

其成分主要包括粘性土和粉土,还夹带大量未风化完全的泥岩碎块。

部分岩芯原岩微层理清晰。

该层经过强夯后,其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层厚为0~2.0米。

1.2.4 强风化泥岩为灰一紫灰色,岩石裂隙极其发育,局
部裂隙中充填有白色方解石脉。

该岩石层理及微层理现象明显,大部分层理面上可见紫红色铁质膜。

岩芯较为破碎,局部地段风化呈残积土状。

钻探控制厚度为0~5.2米。

2、检测日期与工作量
本次检测的工作量由建设方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定。

实际检测工作量因地层等原因有所变动,具体数量见工作量表,检测位置见检测平面布置图。

检测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1 标准贯入试验 5点 2016.08.14
3、检测目的与依据
3.1 检测目的:
1) 详细查明强夯地基的影响深度、夯填土密实度、强度、压缩性。

2) 根据现场原位测试验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

3) 检验加固后土层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4) 根据检测结果,对强夯地基质量进行评价。

3.2 检测依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79-2012;
2)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 340-2015;
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2001(2009版);
4) 委托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

4、检测仪器设备
本次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4-1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1 钻机 XY-3001
5、检测方法与结果
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在现场用63.5kg的穿心锤,以76cm 落距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带有小型取土筒的标准贯入器打入土中,记录打入30cm的锤击数(即标准贯入击数N),并以此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的原位试验。

本次试验在5个钻探孔中进行,每孔从0.15~5米开始,每米施工一组(三阵N63.5)贯入,并及时准确地作好现场原始记录。

标准贯入结果及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见下表:
土栋号层名称浸水条件动力触探类型孔号
ZK1 ZK1 ZK1 ZK1 ZK1
ZK2 ZK2 ZK2
ZK3 ZK3 ZK3 ZK3 ZK3
ZK4 ZK4 ZK4 ZK4
ZK5 ZK5 ZK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