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 物理教学设计: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
气体的摩尔体积 (1)

《气体摩尔体积》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微观模型、搭建宏观模型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2.通过阅读教材、类比迁移认识新的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3.通过阅读科学史和实验探究理解气体体积的决定性因素,深化对气体摩尔体积内涵的理解4.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内涵,并建立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计算的模型【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初步了解影响物质的体积因素【活动1】如何建立物质的量与物质体积之间的关系?【活动2】结合“资料和微观模型”认识物质体积与状态有关阅读资料:(表格一)同种物质“固-液-气”状态的微观结构模型【活动3】搭建立方体,从宏观层面认识物质体积的影响因素现有篮球,乒乓球各若干个,现在用两种球搭建立方体,比一比体积的大小?初探结论:学习任务二、探讨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活动4】阅读教材P52“思考与讨论”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如下表所示,观察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与同学讨论:(表格二)1mol气体0 ℃、101 kPa时的体积/L1 mol液体20 ℃时体积/cm3 1 mol固体20 ℃时体积/cm3H222.4 H2O 18.0 Fe 7.12 O222.4 H2SO453.6 Al 10.0 发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小结2】结论1:1 mol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结论2: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入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占的体积。
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

化学教案-气体摩尔体积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和单位。
2.掌握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3.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
2.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摩尔质量、摩尔浓度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那么气体摩尔体积是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呢?2.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强调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L/mol。
举例说明: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氧气(O2)的体积为22.4L。
3.探讨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摩尔质量和密度,那么气体摩尔体积与这两个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呢?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公式:V=nVM=m/M=ρVM。
举例讲解:在标准状况下,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密度为1.429g/L,计算其摩尔体积。
4.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V=nVM。
讲解计算步骤:确定气体的摩尔数n,然后乘以气体摩尔体积VM,得到气体的体积V。
举例计算:计算标准状况下,2摩尔氧气(O2)的体积。
5.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通过PPT展示气体摩尔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体压缩、气体分离等。
举例讲解:在气体压缩过程中,如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压缩后的气体体积。
6.课堂小结强调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解释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写出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
3.计算标准状况下,1摩尔氢气(H2)的体积。
4.分析气体摩尔体积与摩尔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使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理念1、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本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欠缺的情况,采取“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
在气体摩尔体积的研究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
教材的电解水实验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
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了解XXX质量的作用,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研究惯有待继续培养。
三、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XXX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研究化学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法和数据的严谨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三、教学内容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3.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状态方程,并提出问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其中的气体粒子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后,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第二步:探究(30分钟)1.实验操作:实验装置为气体收集瓶、氢气生成器、瓶塞、温度计和压力计。
实验步骤如下:(1)将气体生成器接在气体收集瓶上,放入温度计和压力计。
(2)从气体生成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氢气,记录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
(3)反复进行实验,改变氢气的摩尔量,记录数据。
2.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气体摩尔体积,讨论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温度、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成正比,与摩尔量成反比的规律。
第三步:总结(15分钟)教师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并进行概念澄清。
第四步:拓展(2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果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或压强,气体摩尔体积会有何变化?”学生自由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辅导和引导。
第五步: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实验结果反馈并讨论。
第六步:反思(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案例案例一: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氢气的摩尔体积是20L,氧气的摩尔体积是40L,求氢气和氧气的摩尔量比。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气体摩尔体积》是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的标题是“从实验学化学”,教材把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且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一方面,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揭示了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了化学实验淡化了化学计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便于前后衔接;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提供基础。
二、学情分析能力分析: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
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究欲。
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并且学生已经做过电解水的实验,通过验证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但并没有研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另外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
其实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从微观上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③从宏观上了解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
④通过讨论,培养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1)

第三章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在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3、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气体的摩尔体积。
难点:阿伏加德罗定律。
第一课时
探究问题框架:
1、我们已经知道1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构成它的基本微粒,那么1mol不同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它们的体积是否也相同呢?(自主探究)
2、决定物质大小的因素有那些?(阅读自主探究)
3、如何计算在标准状况一定量气体的体积(引导探究)
【随堂练习】
1、在标准状况下,4gH2的体积是L
2、求下列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将数值填在方框内。
(1)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1.25g/L。
(2)常温常压下0.05mol某气体的质量为
3.2g。
3、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NH
3 B、HCl C、CO D、SO
2
4、在标准状况下,aL某容器中充满SO
2气体,计算此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教案标题:气体摩尔体积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力、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3. 进行实验观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通过引入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工业生产中的气体体积计算、气体瓶的设计等,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吗?它与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摩尔数有什么关系呢?”Step 2: 理论讲解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解释其中的符号和单位。
2. 教师讲解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力、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摩尔体积的变化原因和规律。
Step 3: 实验演示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如何通过实验测量气体摩尔体积。
2. 教师详细解释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 实验数据分析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压力、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Step 5: 讨论与总结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并与学生一起归纳相关规律。
Step 6: 拓展应用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拓展应用题目,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Step 7: 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进一步深入研究气体摩尔体积与其他气体性质的关系,如气体扩散速率、气体化学反应速率等。
2. 学生可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验证和应用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方法。
气体摩尔体积公开课教案

2011 年巢湖市私立斯辰学校高一年级化学公开课教案授课人:李昊授课时间:2011年9月27日(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高一(1)班授课内容: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气体摩尔体积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李道斌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影响气体体积大小因素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认识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教学难点:引入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教学方法:设疑、导思、归纳、应用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教学过程:[投影]教学目标[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都不相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板书] 一、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1.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提问]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学生回答:m=Vρ(1)[思考与交流]通过学习我们知道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都不相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2)[投影] 1mol物质的体积18cm个18.3cm37.12cm3 10.0cm31molFe 1molAl 1molPb 1molH2SO4 1molH2O不同的气体物质的体积是 相同 的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 不相同 。
[想一想]:在相同状况下,为什么1mol 不同的固态和液态物质的体积不同,而气态物质的体积却几乎相同呢?(用乒乓球和篮球的例子进行比较) [投影]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粒子数目多少 (2)粒子本身大小 (3)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投影]固体、液体与气体分子之间排列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物理教学设计:气体摩尔体积[第
一课时]》
摘要: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致相同,1.气体摩尔体积1mol某气体的体积即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本节是今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基础。
本节教材首先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得出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设问: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然后介绍气态物质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强的关系,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最后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计算。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1.认真钻研新教材,正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原必修本39页“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认为“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新教材52页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即Vm=V/n。
”由此可以看出,气体摩尔体积是任意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而22.4L/mol是在特定条件(如: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注意:当温度高于0℃,压强大于101Kpa时,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
教学中要给学生讲清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的关系。
2.本节引入方法
⑴计算法:全班学生分成3组,分别计算1mol固、液态几种物质的体积并填表。
物质
粒子数
1mol物质质量(g)
20℃密度(g/cm
体积(cm
Fe
6.02×10
56
7.8
Al
6.02×10
27
2.7
Pb
6.02×10
207
11.3
H
6.02×10
18
1(4℃)
H
6.02×10
98
1.83
⑵实物展示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分别展示1molFe、Al、Pb、H
3.列表比较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用“√”表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示)
物质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间平均距离
粒子本身大小
固、液态
√
√
气态
√
√
讲清当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体积由粒子大小决定,气体体积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
举例:50个乒乓球和50个篮球紧密堆积或间隔1米摆放,前者球的大小决定体积,后者球
间的距离决定体积。
4.充分运用多媒体素材,展示微观的变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应用微机
显示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固、液、气态物质粒子间距离;1mol液态水(0℃,
18mL),加热到100℃气化为水蒸气的体积变化等。
5.通过阅读、设问、讨论,突破难点。
讨论题有: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与哪些微观因素?决
定固、液、气态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在粒子数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距离?为什么比较一定量气体的体积,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才有意义?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
致相同?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是否相同?为什么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体积由18mL变为3.06×104mL体积扩大1700倍?
6.在理解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这一特例时,应强调以下4点:①标准状况②物质的量为
1mol③任何气体物质④约为22.4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22.4L才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因此,非标准状况下或固、液态物质,不能使用22.4L/mol.
7.教材52页“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应
指出这个结论即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简单介绍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几个重要推论。
8.教材53页的例题2,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教学中应指出密度法是计算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即M=ρVm如果是标准状况下,则:M=ρ·22.4L/mol
9.在V、n、m、N之间的关系可放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例题前进行,也可放在课后小结进行。
教学建议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1mol某气体的体积即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
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
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
3.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
即气体密度。
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
常见的有:
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
标准状况:0℃,101Kp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即阿伏加德罗定律。
应用:同温同压:,还可推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