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维的翅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集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阶段。

语文思维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问、解读并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习优秀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写作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归纳总结,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用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再次,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批判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文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进行分析,并促使学生评价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开展小组合作、主题探究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思维能力是指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运用思维方式和方法,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分析、判断、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浅谈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1. 多角度阅读高中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本。

例如,可以根据文本的主题、作者的态度、人物的性格等进行思考和剖析。

通过多角度阅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挖掘能力。

2.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语文思维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高中学生在写作和解析文章时,需要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合理推理和论证。

通过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性和论证能力,使文章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

3. 区分主次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区分主次,抓住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

只有将主要内容与细枝末节区分开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要点和论据。

通过区分主次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文本的把握能力,增强阅读和写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4. 异变分析语文思维能力还涉及对文本中的异变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异变分析是指对文章中的比喻、转折、对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剖析,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通过异变分析,学生可以培养敏感性和理解力,提高对语文表达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5.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丰富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6. 创新思维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还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独立思考、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7. 多样化评价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打牢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写作能力,进行思维训练并培养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训练、文学欣赏、批评能力、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1. 引言1.1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任务。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通过文字来思考、表达和交流,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1.2 语文思维能力的定义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够思考、分析、推理、创新、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运用和创造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的深入思考和评判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拓展认知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在当今信息爆炸和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 创 设 问 题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思维 学 习是 “ 无疑、 生疑 、 解疑 、 领悟 ” 的过程 , 创造 性 思 维 教 学
要 求 学 生 能 在 无 疑 中生 疑 、 解疑 , 或 当学 生 不 能生 疑 、 质疑 时, 教 师质 疑 ,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 带 着 求 知 的渴 望 和 探 索 的 激情 , 攻 克 疑难 , 逾越障碍。 疑问是创造性思维的“ 导火线” , 疑 问是 创 新 的开 始 , 创 设问题情境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 对 学 生
我在讲授《 面朝 大海 , 春暖花开》 时, 首 先 要 求 学 生 在读 的 基础上背诵课文 。 通 过 背 诵 把 握 诗 人 的 思 想情 感 。 这 首 诗语 言 朴实 、 清新明朗 , 意象单纯明净。 学 生 诵 读后 基本 把 握 了诗 情 , 了解 了海 子 的真 诚 善 良 , 这 只 是 初 步 的 感 知 印象 。 细 心 的 学 生 能从诗人语言的反复 ( 两处“ 从 明天 起 ” , 两处 “ 幸福” ) , 语 言 的 对 比( 三处 “ 愿” 和一处 “ 只愿 ” ) , 诗 中平 凡 单 纯 的意 象 ( 喂马 、 劈柴 、 粮食 、 蔬菜 、 大海 、 花开等 ) 中发 现 诗 中所 倾 诉 的 诗 人 内 心 的另 一 种 情 愫 。 这种情愫是什 么呢? 为什 么诗 人 这 样 写 ? 它 需 要 学 生 对 其 探 究— — 不 是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口若 悬 河 , 为 什 么 是“ 从 明天 起 ” 而不是 “ 从 今 天起 ” 。 今天如 何?为什 么“ 幸 福” 对 诗人 而言 是 “ 喂马 、 劈柴 、 粮食 、 蔬菜 、 周 游 世界 ” , 而 不 是 “ 金钱 、 地位 、 事业 、 家庭” ( 人们 常有的幸福 观) ? 为 什 么 给 山 河 温 暖 的名 字 、 给陌生人美好 的祝福 , 自 己却 吝 啬 地 只愿 “ 面 朝大海 、 春 暖花 开 ” ?让学 生从这些 “ 果” 中求 “ 因” . 从 语 言 文 字之“ 本” 探索追究诗人思想之 “ 源” 。学 生 最 终 通 过 教 师 的 引 导逐渐触及 到诗人的灵魂世界 , 了解到一个孤 僻 、 封闭 、 不 善 交流 、 因崇 高 的理 想 追 求 和 冷 峻 的 现 实 无 法 融 合 的 真 实 的 海 子, 一个 善 良而不幸 的海子 , 一 个 可 以 把 生 命 献 给 诗 歌 的 伟 大 的 海 子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和文字阅读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理解语言的含义,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语文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思维的训练,才能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词汇扩展训练,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积累更多的词汇量;可以通过语法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和句子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只有在这些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思维的训练。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能力是学生掌握语文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而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推广,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运用中,能够进行辨析、抽象、归纳、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迫切和重要。

下面就浅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名家散文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只有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才能够逐渐形成辩证思维和归纳思维,提高语文思维水平。

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法的运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法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活动;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活动;还可以运用讨论法、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

只有通过多种教学手法的运用,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多种教学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希望在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能够重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字】。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适时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阅读理解中,教师可以提供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和归纳来解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通过诗歌创作、小说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刺激学生思维的素材,如一幅图片、一段音乐或者一则新闻,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和批判。

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方式,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政治等,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进行跨学科的思维。

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学习需求。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和表达,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浅议。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推理作者的观点等,从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维整合、逻辑推理,这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且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的解读、作文的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读,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通过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思维的翅膀——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18-10-12T16:36:08.1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5期作者:孔祥娟[导读]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第三高级中学122100
摘要:本文向大家介绍了如何解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受限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除了更新教学理念,还要在课堂环节上用心。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触动心弦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每一堂课的序曲,它能引发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思维活动。

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一个电影的宣传片,它能吸引你去观看影片,有效的课堂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走到一堂课的学习中去。

例如《雷雨》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截取《雷雨》话剧表演的图片,配以音乐,在凄婉的音乐中,我说道:“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给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儿子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抱着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时隔三十年,周朴园和鲁侍萍居然戏剧性地又相见了,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纠葛,下面请同学们走入文本,去一探究竟。

”这个导入中我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了。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种文体,要求我们教师准确把握每一种文体的教学特点,以便设计适合激发学生思维的导入。

二、激起思维之浪的问题设计。

课堂上一个好的问题,犹如水中投石,能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

而这千层浪花,涟漪阵阵,波澜迭起正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的过程,所以要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例如,在《边城》一课的教学中,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有很多语言平实、简明,却含蓄地表达出了翠翠的内心情感,你能找出一例给同学们分析吗?有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迅速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分析,边组织语言准备给同学们展示。

继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为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

经过几个学生展示过后,翠翠那个情窦初开的纯洁少女形象在课堂上鲜活起来了。

而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三、激情碰撞的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质疑、深思、感悟、论辩,展示自己的个性,与同学之间发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这种思维碰撞可以让学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

比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让同学们讨论故事的结尾好不好。

有的同学认为悲剧结尾太令人遗憾了,可以将故事结局改编成令人高兴的喜剧结局;有的同学认为应该让焦母和刘兰芝的兄长都受到惩罚;还有的同学思维非常敏捷,在想到喜剧结局时立即就想到:大家都喜欢喜剧结局,可作者为什么偏偏以悲剧结局呢?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辩驳,最终大家得出了结论——这种悲剧结局更有利于诗歌主题的体现。

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进行了独立的思维活动,还进行了同学间的思维碰撞。

在这种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生们提升了自己的认知,也发展了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一些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争辩、切磋,让他们的思维在讨论中碰撞出激情。

四、慷慨的鼓励。

世界上不会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课堂上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回答,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类鼓励性评价语言,分享给大家。

一是对问题回答得优秀的同学我们要大加赞扬。

如“你真厉害!”、“我真佩服你!”、“你真行,这么难你都能想得出来。

”二是对问题回答仅仅是正确的同学要予以肯定。

如“回答得很标准,相信你下次会更有文采的。

”在鼓励的同时对他提出了希望。

三是对问题回答错误的同学要用宽容的态度,千万不能打击,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阻止他们思维的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再想想。

”、“你能行,换个思路考虑。

”有了这样慷慨的鼓励,再加之因势利导,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勇于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表自已的意见,充分展示自已的思想。

五、启迪思维的练习与作业。

练习与作业是每堂课的重要环节,它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展、提升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

新课程理念在练习与作业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其中的种种能力都关涉到学生思维的训练,因而我们在设置练习与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怎样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戴湘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中国冶金教育,2003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